第一篇:一生只做一件事 读后感
《一生只做一件事》读书笔记
《一生只做一件事》是植风寅先生的作品,植风寅先生的作品很多,其中我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是《一生最爱一个人》,而这次读的《一生只做一件事》也让我思考良多,从中我体会了到了成功的真谛。
目标就像是灯塔,只能有一个,比尔盖茨说过“如果你想要同时坐两把椅子,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上的地上,我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我一生只选定了一把椅子。”记得书中提到一个小故事,小鱼向往大海,所以它下定决心去寻找大海,它一直往上游,它克服了很多困难,最后当它浮出水面时,它才知道自己错了,面前的一片白取代了它心中的蓝,而回去的路已经冻结了,它游到了冰山。小鱼为了自己的目标很努力的在奋斗,然而最初方向的选择却让它付出了惨痛的教训,因为一生只做一件事,所以选择很重要。选定方向后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且勿分心,切勿贪多,贪多最终是嚼不烂的。
理想需要一步步实现,很多人做事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大。而是觉得距成功太遥远,他们不是因失败而放弃,而是因心中无明确的目标而失败,如果我们懂得分解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得向前走,也许成功就在眼前,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不要做没有目标的盲目人,有了目标才有了精彩活着的动力,有了目标后要学会将自己的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能让自己在实现目标中感受到更多成功的乐趣,做生活的强者。
相信有事者事竟成,在目标恒定中一心向前,学会专注,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没几个人能坚持下去,这就是大多数人失败的原因,要懂得,征服自己 才能征服一切,人最大的挑战不是别的,而是自己,挖掘出自己潜在的能力,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观点,稳步向前,不要总依赖统筹法,因为统筹法并不是万能的。
世界上最长的是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是时间,因为她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所以对于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快乐的人,时间最快。想要成功,就要学会运用好时间,不要浪费每一分钟,因为一分钟创造出的价值无可估量,能有效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会让自己在众事环绕的时候任可有条有理,要驯服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抱着自己始终如一的热忱,即使眼前困难很大,要相信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不管是自己的事业,学业,还是自己的爱情。都要有这么一个热枕,让它激发你的力量,你将会发现这个充满坎坷的过程也会是一段开心的回忆。
生活中的困难几乎不在,有人说人生就像心电图,如果平平静静,就说明你玩完了。短短的几十年,没一点挫折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困难可以毁掉一个人,也可以历练一个人,关键看个人,我们要学会用智慧很勇气扫荡一切苦难,一生只做一件事,不成功,便失败。我们别无选择。所以,面对困难,只有聚智者所有之智,勇者所有之勇,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勇者永远无惧。
记得高中的时候,老师就经常告戒我们,心态决定一切,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对于生活,我们要学乐观,并守住自己乐观的心境,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信,要学会自我暗示,激发自己。同时还要学会宽容,因为这是成大者必有的胸怀。
学完马克思后都懂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就像再多的甜言蜜语也抵不过一个拥抱一样。但同时也要有静观其变的本领,要学会等待,在等待中静观其变,待时而动,必有所获。但是有一样要记得,我们不能一味的等待,要知道,幸福是等不来的。
用百分之百的努力迎接百分之一的机会,成功不可能没有机会,然后闪烁在生命长河中的机会少之又少,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一跃而起,等不到机会,就要学会自己创造机会,果断出击。
有些困难既然无法逃避,为何不挺身而出,在泥泞的征途上,用只执著的心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为自己开辟一条辉煌之路,要有毅力与恒心,用不言败,坚持到底。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终于懂得了专一成就辉煌,回想自己往日的生活,无论是感情还是学业,都是抱着贪多与急于求成的心态,从而失去了很多,也伤害了很多,包括自己。因为不理智和幼稚犯下了很多错误。这本书把我从从前的深渊中拉了出来,让我知道原来自己以前的生活过的一塌糊涂,它教会了我坚持,教会了我努力,更教会了我调整自己的心态,从此,我相信自己会慢慢感受生活的真谛,坚持自己正在坚持的东西,抱着自己的那个热枕,一心向前,过去的永远成为历史,从现在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第二篇:一生只做一件事读后感
一生只做一件事
寒假布置了一个看一本好书,读后感的作业,印象中还真是好久没有写读后感了,闲适在家吃吃喝喝的胖了不少,可精神食量却没有增加。
恰巧,老妈看到我在看这个通知,给了我一本书说,这是他们董事长自己写的一本书,也是他一生的写照,让我可以学习一下。
拿起这本书也不厚,精致的一本书,在这也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几句话:一切都要讲究设计,凡是涉及设计的每一个部分,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设计是质量之源。人是有气质的,每个人气质不同,我说这个产品气质也一样,气质就是感觉,就是魅力,就是风采,就是品牌,就是静销力。一个人,一首歌,一篇文章,一本书也许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此前我不相信,但现在我深有体会,《一生只做一件事——杰森品牌创始人的传奇故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这么意志坚定,一生只做一件事,又是什么事?好奇心让我坐在书架的角落仔细翻阅起这本书。不知不觉中一个下午就很快过去,我合起书,脑海里尽是杰森厨具吴伟宏的励志故事。
一个理发学徒工,考上大学,在乡镇和伙伴一起创建了全国知名企业,后来又自己独立创办杰森厨具,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是自己的创业梦想,还是为中国亿万家庭解决厨房油烟净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我在书中都看见了。最让我值得敬佩的还是吴伟宏对待年轻人的态度,是帮助,是关爱,是扶持。书中提到一位二十八岁的年轻人与吴伟宏之间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一个怀揣创业梦想的小青年到杰森企业申请合作要求,然而缺乏经商经验,资金有限的他,又如何能和那些实力较强的中年商人竞争地区经销权呢?
然而最终吴伟宏推掉了其它两位中年“大款”的代理要求,而把地区代理权给了那位二十八岁的年轻人,用吴伟宏先生的话说,“我从这位年轻人的眼神中看见了强烈渴望成功的决心,交给他不会错”。事实也证明,这位踏实的年轻人不夸海口,勤勤恳恳每年都能完成厂家下达的销售任务。
我想说也许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年轻,我也许还是不能够做到一生只做一件事,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学习谋出路,好好工作,成家立业,也许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我会用我自己的双手把握住更美好的明天。
——谢观阳
第三篇:《一生只做一件事》读后感
暑假里偶尔在网络上查找到了《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电子书,《一生只做一件事》读后感。初看题目之时,心里有一些惊愕:怎么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呢?再一思量,又感觉有点搞笑,用人一生的时间,也就是50、60年左右的光景只做一件事情,是不是有一点傻呢?
正是带着对本书题目的质疑,慢慢地细品该作品。不过,一读之后,方知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书中所说的事情,可不是芝麻绿豆点的小事,要干好还真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是一种经验的总结,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不难,一生专心地做一件事,一生毫不后悔地只做一件事,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王顺友几十年默默走在崎岖的邮路上,感动了每一个人;袁隆平数十年磨一剑成为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一生只会做一件事的数学大师陈省身,为了美丽的计算倾注一生所有。与其说成功选择了他们,倒不如说他们选择了一生只做一件事。比尔·盖茨说:“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就会掉到两把子之间的地上。我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我一生只选择了一把椅子。”
一生只做一件事,心中要有一个理想。理想和灯塔一样,只能有一个,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全力以赴,凝聚自己的所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这一生需要什么,要向哪个方向努力才会成功。但很多人就是达不到目的,原因就在于浮躁。
浮躁是导致失败的根源之一,浮躁是导致人们不能专一的罪魁祸首。现在的大学生已很难平静地听完老师和家长的话,难以看完一本名著或欣赏完一首名曲,他们坚持不到听完最后一堂课,他们对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希望一堂课可以学完一生的内容,希望获取知识像每天摄取食物一样简单,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费力地变成天才,读后感《《一生只做一件事》读后感》。大学生如此,小学生也是如此。浮躁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小学生而言,老师的导向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的可塑性很强,他们身上不乏有老师的影子。学生学校走,带着父母的手;反过来说,学生校外走,也带着老师的手。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计算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作为教师传授知识只是工作中的一部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下课会骂人却不会走路,上课交头接耳回答问题却只言片语,传纸条你来我往,写答案却缺少得可怜。老师难道没有责任吗?有。作为教师一生的目标就是要为人师表,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更要随时随地履行教师的职责。
一个学生不擅长数学,却擅长语文;不擅长语文,却擅长音乐;不擅长音乐,却擅长绘画;不擅长绘画,却擅长体育;不擅长体育,却擅长舞蹈…总有一样东西,会让人大放异彩、出类拔萃。只是有很多人,在寻找的途中,因为困难,因为压力,因为气馁,便轻言放弃。而我们教师一生要做的,就是要用我们满腔的热忱,引导学生接受压力,帮助学生把压力变成动力,寻找自己的闪光的一面,找准方向,为走向成功奠定比较扎实的基础。
第四篇:一生只做一件事(定稿)
我想请大家先跟我一起看一个动画片„„我想很多人在生活中排队都遇到过这种情景,我们很多人还扮演着其中那个小熊的角色。我们站在路的这一头,看见一个路口,就想那条路的尽头,肯定有非常美丽的风景吧。于是就走下去了,走走走,旁边又出现一个岔路口。于是乎,我们又改变方向往这儿走,就这样反反复复犹豫彷徨。这样的迷茫,每个人都遭遇过,有人迷茫了1个月,有人迷茫了1年,有人迷茫了一辈子,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是因为搞不懂要做什么,其实无论事业也罢爱情也罢,我们为什么烦恼纠结,那是因为我们心中没有一棵大树,如果人心中没有大树,就会杂草丛生,就会患得患失,而如果心中有了那棵大树,就会心无杂念,就会勇往直前。六小龄童,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大艺术家,由他主演的电视剧《西游记》先后重播了3000多遍,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他塑造的美猴王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观众眼里,似乎六小龄童就是孙悟空的化身,甚至,六小龄童就是为演孙悟空而生的。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最初在他们这个猴戏世家里,演美猴王最合适的人是他二哥——小六龄童,他的二哥三岁开始学艺,表演天分极高,1961年,他十二岁的时候,就曾到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三打白骨精”,并获得一致好评,可惜二哥后来患了不治之症——白血病,十七岁的时候就病逝了。二哥离世之前,年仅7岁的的弟弟六小龄童问“我能再见到你吗”“我怎么样才能再见到你”,二哥说“当你演成美猴王的时候,你就能再次看见我”,就是哥哥这临终前的一句话,在六小龄童心中播下了一颗大树的种子,也划定了他一生的艺术追求,别无选择、义无反顾,他必须要去演孙悟空,而且要演好孙悟空。
其实六小龄童的性格最初是不适于演戏的,他小时候很内向,家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叫他小女孩,六小龄童自己也说,小时候很胆小,上课时老师问1+1等于几,很简单的题,自己也知道答案但就是不敢举手回答,很羞怯。六小龄童的眼睛也是不适合演孙悟空的,孙悟空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但是生活中的六小龄童却是个大大的近视眼,六百度近视两百度散光,这如何展现出美猴王的火眼金睛来,但是当年二哥撒在他心中的那棵大树种子一直以来牢牢地生根发芽,推动他一心要演好孙悟空这个角色,最终,虽然天性羞怯,但他却成功演绎出了桀骜不驯、神通广大、英雄豪气的齐天大圣的角色,虽然眼睛高度近视,但是却练出了一双火眼金睛,如电的双目,令观众印象深刻„„一生只做一件事,六小龄童用全部的心血,甚至生命,哺育着心中那棵大树,让它开花、结果,最终塑造出了至今难以超越的荧屏美猴王的完美形象。
2010年1月,有一条新闻轰动了世界,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消防站,有一只灯泡度过了它的109岁生日,在一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这只灯泡熄灭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星期,其他的时间都在发光发亮。在109年前,谁有这么神奇的技术,使一只灯泡的光亮穿越了一个多世纪?人们纷纷猜测,这只神奇的灯泡,这只光耀百年的灯泡,它的发明者到底是谁呢?研究者通过查阅当时的相关资料,发现:1901年,电灯刚发明不久,美国电气公司组织了一场电灯实验竞赛,爱迪生等一批发明家都参加了这场比赛。当举办人将电压逐渐提高时,一只只灯泡都相继炸了,最后惟独留下一只灯泡还亮着。而这只灯泡的研制者,并不是当时名气冲天的爱迪生,而是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的发明家柴莱特。2010年1月记者报道的那只灯泡,正是这只柴莱特发明的、光耀了一个多世纪、使用寿命达到109年的灯泡!
在那个电灯刚发明不久的年代,为什么柴莱特能研制出如此高质量的灯泡呢?研究者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有这样一段记载:1901年,那场电灯实验竞赛结束后,爱迪生出于对柴莱特的欣赏,邀请他一起参加碱性电池的研究。面对大发明家的邀请,柴莱特却拒绝了这个好机会,他指着在比赛中获奖的那只灯泡说:“我只适合研究它。”后来,有人在柴莱特的日记中读到了这样一句话:“一生只亮一盏灯,守到群火熄灭,照样耀泽天空。!”
一生只研究灯泡,不管这个领域之外有多少难得的机会,有多少美丽的诱惑,也不为所动,这也许就是柴莱特研制的灯泡,为什么能穿越历史的尘埃、光耀百年的秘诀和根源吧。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亮一盏灯,这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与执着,也是一种参透人生百态的睿智和厚重。一辈子的坚守不容易,选择用一生的坚持,完成一件事,其结果或许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或许默默无闻、微不足道,但其透露出的人生态度,都让人感动和钦佩。六小龄童先生心中的大树是演绎好美猴王这个角色,柴莱特心中的大树是造出世界上照耀百年的灯泡,朋友们,我们心中的大树呢,它可以是一个梦想,一个榜样,一个信念,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你心中的那棵大树,一定也会开出最美丽的花。
第五篇:一生只做一件事 简介
内容简介
《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才能成功》适合所有职场人士阅读,尤其适合作为职场新人职场生涯的指导用书。很多工作本身并不难做,也不是人们不会做,但许多人就是做不好,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不够专注。只有专注才能专业,只有专注才能造就成功。
《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才能成功》从专注的重要性人手,重点介绍了作为一名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职场人士应该专注的7个方面,即专注小事、专注难事、专注过程、专注结果、专注领域、专注市场、专注服务,同时介绍了实现专注的4个步骤,即目标、计划、行动、坚持。编辑推荐
《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才能成功》:专注——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拥有了专注,你就拥有了成功的钥匙、支撑事业的力量;它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能否专注做事,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
媒体推荐
成功与运气无关,所谓成功的密码其实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专注。
——腾讯公司总裁 马化腾
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专注才能更好地生存。——百度公司总裁 李彦宏
我和99%的中国青年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喜欢玩游戏并不纯粹是件坏事,关键是要玩得“精”。我就是玩游戏玩出创业灵感的。大学生创业完全可以从身边找到灵感,找到机遇。但无论做什么,都要专注。
——盛大网络公刮CEO 陈天桥
两个以上的目标就等于没有目标。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口号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纪晓岚
每个人整天都在做事。其中大多数人每天要做很多事情,而我却只做一件事情。假如你们把这些时间用在一件事情、一个方向上,那么,你们同样会取得成功。
——爱迪生
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不参与。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丁肇中
作者简介
成毅,毕业于江苏大学,10年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经验。先后任美的集团厨具有限公司生产部生产现场管理与技术支持专员、LG泰州电子冷机有限公司采购主管、冰箱制造室Team长、冰箱资材Group长等职,工作经验丰富,擅长组织管理,团队建设。
目录
上篇 专注造就成功
1.专注是灵,执著是魂/3
成功的秘诀在于专注/3
专注:成功者最可贵的品质/7
见异思迁会使你一无所获/10
专注是一种执著/1
32.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15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15
专注的员工备受青睐/18
专注的企业基业长青/21
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2
4中篇 你该如何专注
1.专注小事,小事不小/29
成大事者须先专小事/29
悲剧是由忽略造成的/3l
工作本身无大小之分/33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36
2.专注难事,难事不难/40
勇敢地挑战更高难度/40
积极应对任何困难/43
智慧地思考所有难题/46
耐心地攻克一切难关/49
3.专注过程,细节完美/52
用心做事,专注细节/52
好过程造就好结果/55
执行到位最重要/58
将过程做细、做完美/6
14.专注结果,万事可就/64
没有什么比结果更重要/64
完成任务≠有了结果/68
专注于结果才会更出色/71
为结果用尽全部力量/7
45.专注领域,成就卓越/76
学会经营自己的强项/76
专心投身于一种行业/79
专注自己熟悉的领域/81
从平庸迈向卓越/8
36.专注市场,占尽商机/85
目光聚焦市场第一线/85
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87
发掘与众不同的模式/90
为产品增添新的亮点/93
7.专注服务,顾客满意/95
服务生的工作最重要/95
让顾客感到备受欢迎/98
为顾客提供最佳服务/102
有效解决顾客的抱怨/107
下篇 专注的4个步骤
1.每阶段只设定一个目标/113
一定要带着目标上路/113
两个目标=没有目标/116
目标明确才更为可行/119
2.制订合理可行的计划/122
好计划才会有好行动/122
计划不周,面临困局/125
周密计划,高效有序/129
3.以最大的热情去行动/133
不要拖延,立即行动/133
专注于最重要的工作/136
明智地利用时间/140
4.专注+坚持=成功/143
不能轻易地改变方向/143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146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149
序言
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只有播下专注的种子,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优秀的职场人之所以能在竞争中常胜不败,之所以事业有成,之所以不可替代,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寻常人所不具备的专注精神。
专注可以自知,专注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要想创造出比其他人更大的价值,除了忠诚、责任、态度、敬业外,你还要具备专心和专注的精神。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无论做任何事,专注于自己的专长,心无旁骛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才是重中之重。一个人不会因为打翻一篮子鸡蛋就一无所有,但是会因为缺乏专注而满盘皆输。急功近利、朝三暮
四、见异思迁、心存杂念,都是成功的绊脚石和拦路虎,这些习惯会让你输得一无所有!
后记
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只有播下专注的种子,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专注才能取得成功。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里的“有心人”就是那些能够专注地做事的人。
本书就是专为解决职场人士应该专注什么和如何才能做到专注而著。本书从专注的重要性人手,重点介绍了作为一名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职场人士应该专注的7个方面,即专注小事、专注难事、专注过程、专注结果、专注领域、专注市场、专注服务,同时介绍了实现专注的4个步骤,即目标、计划、行动、坚持。
本书的很多内容,笔者在以前的培训中都曾经使用过,但培训资料毕竟不同于书稿。幸好我的身后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在支持我完成这本书。王波、李作学为整理、编撰本书中的部分故事,付出了很多;在图书初稿完成后,金成哲、叶亚宁又对个别章节内容的增删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