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由呼吸演讲稿
希贵精神伴我行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希贵精神伴我行》。
捧着李希贵老师的著作,《自由呼吸的教育》这个题名深深吸引着我,读完书中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一个鲜活的教育大师形象印刻在我的脑海。“抓小偷”的故事体现了勇于认错,一次次的教育改革彰显了他的敢于创新,改革创新后的总结正是他善于反思的印证。
回想自己已经走过的十几年的教育之路,有过风雨,有过欢笑,有过辛苦耕耘,有过丰硕的收获。
曾记得第一次踏上讲台,望着我们那位女校长热切的目光,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伴着孩子们纯洁的笑容,一种无形的动力推动着我,激励着我。没有学具,我带领孩子自制;没有教参,我每天苦读教材。破旧的教室里有我忙碌的身影,泥泞的土路上留下我匆忙的脚印。虽然条件艰苦,但每天我过得的充实,活的快乐。
斗转星移,我从村小调到中心小学,从农村小学调入城里小学,也开始了我教育之路上很多的第一次。曾记得,第一次参加说课比赛自己的手足无措;曾记得,第一次参加优质课比赛紧张的心情;曾记得,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错乱的感情抒发。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对自己否定、失望,无情的岁月磨灭了我的斗志,渐渐我看清了事实:自己没有能力,确实技不如人。都已经30多的人了,还有什么值得去拼的?就平平淡淡熬到退休吧。浑浑噩噩中日子一天天过去,倒也过得悠闲自在。
春节时,为了完成任务,忙中偷闲,翻开《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著作,书中一个个类似自己的教学案例,深深地吸引着我。用了两三天的夜晚,匆匆浏览了一边,还是觉得不解其中含义,又捧着细细读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教书?是为了这份表面上听起来光鲜的职业?还是为了每个月稳拿的那一千多块钱?还是为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果是为了证明自己,那怎样才能证明呢?
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一项项教研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多媒体课件大赛开始了,已经报名的我因为没有做好准备,偷偷把名单划去了,诚实的说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准备,更不想再去触碰心里的疼。还记得去年的优质课大赛,和二小的刘影选择了同是《倒数》,而我惨遭淘汰。我一直思考:自己失败在哪里?是教学设计上,还是课堂调控上?看到我划去的名单,付校长找到我,先是批评,后是鼓励,在校领导的逼迫下,我又再一次参加了大赛,参赛的还是《倒数》,虽然我又失败了,但听到评委对我教学设计的肯定,我觉得付出的值了。我想,如果没有校领导的逼迫,我不会有勇气走上大赛的舞台;如果没有逼迫,我不会勇敢面对自己;如果没有在座每一位的帮助,我一定不会使自己的教学上一个台阶。在此,我想说:“尊敬的各位老师,谢谢你
们!我的教学之路因为有了你们而宽敞,因为有你们的帮助而平坦,因为有了你们而更精彩!
以后,我的教学之路只要有“勇于认错、敢于创新、善于反思”的希贵精神,我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篇:教育自由呼吸
名校经典:教育自由呼吸
来源:《教育名家》2014年第6期
转载
高海燕
在今年北京十一学校召开的教育年会上,一位旁听的外校老师向作完主题发言的潘国双提问:“你觉得十一学校与你之前所在的单位相比,有何不同?”潘国双曾在北京一所高校任教6年,2009年从北师大数学系博士毕业后来到这所中学。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我不喜欢太多人管我,也不喜欢被规章制度限制,限制越多,就越不想干事。”但这位年轻博士每天都马不停蹄,有时累得“像刚生完孩子的产妇”,却依然乐此不疲。
36岁的潘国双在课程研究院领衔课程“数学V”的开发。2012年10月,校方还为他成立了“潘国双高端数学研究室”,让他和学校里最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待在一起。当时他教的是高二,根据正常的安排,去年他应该跟上教高三。但为了潜心课程开发,他提出不跟高三,也
如愿以偿。
建设“家”一样的学校,是去年与来自上海的同行交流时,十一学校工会主席马玉琴的报告题目,而这也契合潘国双对十一学校的感觉:自由自在。
让人感到自由而非被控制
十一学校的老师累,有目共睹。该校从去年开始实行小班化教学,每个教学班最多不超过24人,这使得老师教的班级增多,工作量翻倍。按高二学部主任王春易的说法,一位老师大致要承担这些工作: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的实施,落实个别化教学,兼顾教育的责任,在各种分布式领导中负责某项工作。
上海迎园中学校长祝郁在十一学校学习期间,好奇地问授课的老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但他们说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刘伟发现,如果与十一学校的同事谈论房子、车子或者去哪里旅游等话题,“很难引起大家的兴趣”,“他们的兴趣点都在学生,都是教育”。
在职业倦怠感突出存在的基础教育界,这群中学老师的精神状态确实令人惊讶。
一群外地教师在一个周末参观十一学校时,在教室里遇到不少伏案工作的老师,当他们得知这些人是自愿前来,而且没有加班费时,有人嘀咕:“那他们干嘛来呢?”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十一学校老师常说的,“我们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在经历“课堂成长年”、“课程成长年”之后,十一学校的老师今年迎来了“反思年”。“要静下心来,找到真正的问题”。校长说,接下来的3年,选课走班下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是重大的挑战,“只有应对好,学校才会安全,才能始终保持优质教育的状态”。
十一学校的改革不搞一刀切的模式,但强调共同的价值追求。发动老师研究制定《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是李希贵出任校长后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弄清楚我们到底要干什么,提倡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这是任何变革的一个基础。”他说,在课程改革之前进行学校行动纲要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学校文化„股份制‟,让价值追求成为
每一个人的事,而不是校长的事。”
从2007年的暑期工作会开始,共有475人次参与了三轮次的大讨论,校方收到各类意见和建议684条。于振丽老师说,从教数十年来从没有这样与同事们酣畅淋漓地争论过。从那以后,这样的争论成了他们工作中的一部分,一名外校来的挂职干部因此惊讶于他们之
间的坦诚,“甚至担心他们会打起来”。
“这个争论的过程让行动纲要成了大家共同的作品。”魏勇说,在激烈的交锋中,一些老师固有的想法开始动摇。2009年11月,学校召开教代会对行动纲要的试行进行表决,以97.4%的赞成率获得通过。其中对教师职业的定位,成为引用率颇高的“名言”:教师从事的是世间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在学生今日之爱戴与未来之追忆中,寻找富有乐趣的教育人生。
十一学校认为,优秀的领导者能让人感到自由而不是感到被控制。为此,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行政的力量,这里的老师不会被要求写教案,学校也不检查他们的考勤、课堂教学及批改作业的情况,想怎么上课都行,只要有利于学生。而且,只要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学校就可以包容他的某些“缺点”。
数学教师潘国双几乎不给学生留作业,因为他读中学时最烦老师这一点;语文老师黄娟开设的“立人•表达”选修课,追求“真实的表达”与“表达的真实”,上学期的“考试”,是同学们自
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剧——“洞穴之光”。
“我很难想象学校能给我们这么大的自由度。”贾祥雪老师说,“学校不要求一些琐碎的形
式,解放了我们很多时间。”
鼓励先进,允许落后
伴随改革而生的一些新举措,对一些老师来说,以前闻所未闻。而这种颠覆式的改革没有引起教师内心普遍的恐慌,得益于学校倡导的一种改革文化:鼓励先进,允许落后。
“允许落后,我们就有一种被理解的心情,研究能力和上进心就会被激发。”语文教师闫
存林说,“越压制,反而越不愿改变。”
孟邻老师过去4年都在高三学部,因为那些年高三尚未启动改革,她似乎置身于这场改革之外。去年高考一结束,高三学部召开教师会议,她以为是庆功会,没想到是培训,主题是“转变角色迎接挑战”。会上不断被提及的一些名词:分布式领导、教育顾问、咨询师、过程性评价、自主管理学院等,让她感觉“真是一头雾水,非常茫然,想象不出这些工作该怎
么做”。
在高一学部工作半年后,孟老师在教育年会上分享自己的转变时说:“不知道我是不是最后一个进入课改的老师,大家都已经跟课改结了婚,而我才开始谈恋爱。”
“允许落后应该成为组织推进变革的重要策略。”李希贵说,在我们身边,确有一些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接受某些新生事物的同事,“要允许没有赶上的同事在后面,给他们一个旁观、思考、彷徨的过程,否则他们就会焦虑。”
孟邻老师经历了“谈恋爱时的激情、苦涩和甜蜜后”,认识到“这场改革是回归教育的本质,是要减少教师对学生的控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会选择”。她说,只有内心认可,才会真心实践,因此她必须振作精神,而不是怨天尤人。
语文和英语学科也没有参加最初进行的分层、分类、综合的课程设计,“因为当时这些课程的老师还没有完全想清楚,经过一年的思考、彷徨,特别是在其他学科的影响和感召下,语文和英语在第二年才进入”。
十一学校推动变革的另一策略是“鼓励先进”,让他们传递变革的希望与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同事。譬如创立“王春易教学方式变革研究室”、“方习鹏教学评价研究室”、“周志英探究教学研究室”、“贺千红过程评价工作坊”、“侯敏华学生咨询工作坊”等等。学校还会创造各种机会让这些“先行者”在各种大小场合现身说法,把他们的照片与主要事迹贴在学校主
道旁的宣传栏里。
破除组织结构的障碍
20年前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十一学校落实了这一条,因而催生了一句话:“聘任是最好的评价”。该校实行的是学部(年级)与教师之间的双向聘任制,每年一次。
学校把教师的聘任权放在了学部,校长只有确定学部主任的权力,接下来,就是主任与老师双向选择的过程。高三学部主任于振丽不希望自己的权力过大,她只选备课组长,请组长再去组建各自的小团队。一般来说,高三学部优先选择,但有条条框框限制它不能为所欲为把最好的老师“一网打尽”,而必须搭配各种层级的老师。老师们的职级分为8档,从“基础一”到“学科带头人一”,与工资待遇挂钩,特级教师不一定能拿到最高的待遇。
“这种双向选择的过程很刺激。”副校长田俊说,口碑好的老师会被学部主任争抢,碌碌无为者则会遭到冷遇。全校300多名教师中每年都有几位落聘,他们或者离开学校,或者转岗至非教学岗位,或者在学校的交流中心学习,等待机会。
如果学部主任给众人的印象是“不好共事”,或者“没水平”,到第二年双向聘任时,他可
能会因聘不到足够的教师而下台。
以年级为单位的“学部”,在十一学校的改革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集教育、教
学、科研、管理于一身,终于扬眉吐气。
从2007年开始,该校用了约三年时间,把10多个中层部门压缩至4个,他们不再行使管理权,只作为职能部门与年级以协商的方式进行合作。让企业界受益匪浅的“扁平化”组
织结构在这所中学扎根。
“谁都不会否认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但真正让这样的追求落地,并非易事,原因就是组织结构存在严重障碍。”李希贵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一般的学校里,普通师生与校长之间隔着四五个层级,“这样的结构会生出诸多繁文缛节,真的能够以学生为本实在只
能靠碰运气。”
几年前,当刘笑还是学校的年级主任时,教导处是她的上级,“我们按照它的各种指令行事,不用动多大脑筋。年级的自我设计与管理,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她转身成了教导处主任,却已经没有了前任的那种权力,属于她的关键词是“服务、规划、协调”。有
老师开玩笑说:见到教导处的不害怕了。
但从理念到行动,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不少教导处的职员依然怀念在办公室发号施令的工作方式。“服务?那岂不是比学部低一等,伺候别人?”他们这样说时,刘笑只好领着他们重新认识“服务”:不是伺候人,而是要给教育教学一线以有力的支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归根结底“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但刘笑也没想到,连装黑板那种原本属于总务处的活儿也落到了他们头上。刘笑找到校长说:“实在忙不过来,装黑板这个活儿能不能让总务处干?”校长反问她:“只要跟一线的教育教学有关系的事情,你认为总务处和教导处谁更了解?”“这句话点醒了我。”刘笑说。她在2013年暑假心甘情愿地待在学校,与黑板为伍。
自从学科教室出现后,每间教室都在追求各自的特点,“需要个性化设计”。不过,当老师们绞尽脑汁布置学科教室时,并没有想到它们有一天会成为高考考场。教导处去年布置考场时,把几间教室墙壁上的东西都摘了下来,把书柜搬了出去,“老师们在一旁心疼得直跺脚”。学校只好暂停这项工作,向海淀区教委申请用大白纸盖住教室四周,教委派人来到学
校,四处看了看后,终于点头。
今年,十一学校早早递交了报告,申请把考场挪到体育馆、篮球馆、羽毛球馆、报告厅等地,不再使用学科教室。刘笑说:“这样一来,布置考场的任务就变得更复杂了,但作为
教师文化象征的学科教室不会再受牵连。”
事实上,如果刘笑不能保护好老师的学科教室,可能会影响到她的满意度测评。从1988年开始实行的对校长信任投票制度、对干部满意投票制度仍在进行。当前者的信任率低于51%时,他将主动提出辞职;后者的满意率低于70%,将不适合承担干部职能。2013年8月28日,教代会公布了有贾祥雪等6位监计票人签字认可的“校长信任票统计结果通报”:正式代表105人,信任103票,不信任1票,弃权1票,信任率为98.1%。
魏勇是老师们选举出来的教代会代表,他说,投票是无记名的,根本不知道是谁投的票。“从校长到各个部门,如果服务不好,我们就会给差评”。
2013年春季的某一天,一位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十一学校的毕业生,在人人网上发帖讲述母校在北大的招聘会情况,其中附有一张广告牌的照片,上面有一句口号:“来北京十一学校,和我们一起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高三学生耿艺佳在网上看到这句话后,心潮澎湃,“一整天都平静不下来”。她说:“一定要回十一学校来做老师。”
田俊老师去年带队赴北大招聘,更多的是向同学们描述了十一学校正在发生的事,告诉北大的毕业生“我们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子”。他们希望通过描述一个共同的愿景,呼唤和
吸引那些有着共同教育理想的人进入学校
第三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演讲稿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读完《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我收获很多,体会也很多,这本书是李希贵局长从教二十多年的经验总结。书的内容虽然非常容易理解,但是里面的方法和意义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深思的。
本书关于教学方法的介绍很多,这些好的教育方法,不仅能够带来好的教学效果,还能使学生乐于学习,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学习,我觉得:课程需要改革,新课程改革必将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校长说过改革不是形式上的改革,应该是内在实质上的改革,要想让改革朝向正确的道路上发展,首先应该是思想上的改革,要有一颗敢于改革的心,不能畏首畏尾,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不敢改革,面对别人好的课改方法,成功的案例,只是觉得好,回去以后没有任何的改变,对于课程改革到底应该怎么改,朝什么方向改,有的人摸不着脑袋,看到别人课改很成功,自己也模仿着改,而这些改变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违背了课改的意义,每个人改革的方法可能并不相同,因为每个人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特征,因此,每位老师在课改的时候,应该找到适合所教群体特点的方式方法,百花齐放。
关于管理方法的介绍也给我很大的启示:李希贵局长的这本书讲述了很多管理的方式方法,他主张把矛盾消除在机制中,在教学工作中,会有很多矛盾出现,同事之间的矛盾,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报酬分配的矛盾等等。当这些矛盾出现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会让很多人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工作的效果,如果能找到好的机制进行改革,就会把这些矛盾解决掉,重新调动起老师工作的积极性。每一位老师也是一个“领导”,领导的对象就是学生,通过对李希贵局长的管理方法的学习,我改变了过去对学生强、打、压的管理方式,也像李希贵局长一样试着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当代教育家的教育经验,符合当代教育的发展,书中讲述的内容很多,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阅读和学习的。他能让我们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如何教学,还有很多人生的道理,正像李希贵局长说的一句话:“从教20多年,我自认为,我的成功不在于我从一个普通教师当了校长,当了局长,而在于我从读教育这本大书的过程中,感悟了人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命形态,找到了一条属于我自己的道理。”
第四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演讲稿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演讲稿
阅读成就梦想
关集中心小学孙桂敏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今人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更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故事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从书中寻找智慧的钥匙,寻求心灵的寄托,寻觅梦中的颜如玉.黄金屋,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
小时候,我极爱读书,但那时家里穷,藏书不多,只有几本表哥读过的连环画,还有外公发下的《党员生活》。宝碗.宝盆.宝葫芦.如何当好村干部,伴随了我的童年时代。渐渐的我长大了,能读到的书更多了,《红楼梦》.《三国演义》.《家》.《春》.《秋》等,其中包括爸爸的教师函授教材《卫星远程教育》,里面收录的高中语文课程深深的吸引着我的眼睛。比起同伴,我的视野可宽广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学生时代,我的作文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朗读,我也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我也曾经像李希贵老师那样,怀揣诗人的梦想吟诗颂词、涂过鸦。
踏入工作的岗位后,我也爱读书。苏霍姆林斯基.窦桂梅.于永正都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他们引导着我在教育的道路上从蹒跚学步到行走自如。
去年腊月二十七,当我从爱人手里接过一本李希贵老师的著作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时,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更没有想到读
起来一发而不可收拾。白天读,夜晚还惦记着,只好深夜爬起床挑灯
夜读。
李希贵的语言平和.温暖.让人如沐春风。书中感人的故事,独到的见解深深的感动着我,这,不就是指导我们工作的金玉良言吗?这,不就是我们实现梦想的指路明灯吗?
人常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通过阅读,我和
李希贵老师进行了心灵的交流。他在教师.校长.局长的三种角色变换
中,读书.思考.改革始终是他人的关键词,做语文教师,他改变了传
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放时间,放权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
且他始终奋力疾呼:“让孩子自由呼吸、自由成长”,这难道不是我们
所要追求,所要实现的吗?虽然他以后当了校长.局长,但他改革的脚步没有停止。他深入教育一线,调研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殚精竭虑,为实现自由呼吸的教育而努力!
李老师说,教育,就是多一份宽容,多一分真爱,李老师真真正
正的把他的一腔真爱献给了学生,献给了教育事业,他是我学习的榜
样,让我受益匪浅,将引领我以后的教育之路。
炉火的温暖,只有靠近他,你才能拥有;读书的幸福,只有一卷在手,你才能体会。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真正的读者,三尺书桌,一杯清茗,为我们的形象增一份厚重的质感;拒绝诱惑,摒弃陋习,为我们的生活添一份文化的雅致,为 我们的教育强国之梦添砖加瓦!蛟龙盛世,快马扬鞭,亲爱的老师们,2014,让我们在读书的道路上
同行……
第五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演讲稿
在教育的天地里自由呼吸
老实说,若不是为了读书笔记和演讲比赛,也许《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又会被我束之高阁,但——在任务的驱使下,我捧起了它。——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多么清新的名字啊,我不禁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随后打开了书的扉页。。。冬日的暖阳如同妈妈的手掌,甚是温暖,碧绿的茶叶散发出的阵阵清香,着实令人心旷神怡!我半倚在阳台的沙发上,细细地品读着文中的小故事,越陷越深~
李希贵老师用了最朴实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教育案例,把我也带回到了那个青涩年代——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细心贴心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感到自己的这份热情慢慢减退了。。去年学期末的时候,由于一位老师的身体不适,我临时接手了她的班级,从班主任给我的成绩单上来看,班里的成绩并不理想。我心想,不怕!只要孩子们肯学就没有学不会的,可是踏入班级没多久,就被课堂纪律搅得头脑发胀。心情非常糟糕。我苦口婆心地相劝,可谓是软硬兼施,可那些顽皮的孩子,依旧我行我素,我甚至怀疑起学生的素质来。真是让我苦不堪言,身心俱疲。,学校放寒假了。年三十的晚上,正当我正欢天喜地地擀着饺子皮的时候,叮铃铃短信响了。拿起来一看,是一个我根本对不上号的学生发的,心里面着实被感动了一下,更让我吃惊的是,伴随着浓浓的年味,叮铃铃居然一直欢快地响个不停。。其实,新年的信息祝福不并算什么新鲜事,但里面的内容却都是孩子们自己编辑的,而且语言中肯,还使用了敬语,面对此情此景,我还有什么理由再去质疑孩子们的素质呢?于是我便重新思考自己和自己的班级,到底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呢?即使二者都有,谁的问题更多呢?是不是我只看重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他们身上其它的闪光点呢?正当我困惑的时候,李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他说:“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因为,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际上就已经结束了。”真是一针见血哪!是呀,如果增加了评价的尺子,学会欣赏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还有什么做不好的呢?我沉思了良久。。也许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作为一线的老师,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师背后的辛酸和努力,多少次我备课到深夜,只有漫天的繁星与我相伴;多少次我把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宝宝丢给年近六十的母亲,而自己却伏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教育别人的孩子,纹丝不动;很多同事对我说你瘦了,你的皮肤也变差了,听了这些话我很迷茫,也很伤心。教师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教师的幸福感又在哪呢??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没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大无畏的精神。也没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牺牲精神!我只想做个简简单单的幸福的人!正当我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李老师的话再次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说:“我向来不赞成把教师仅仅看做蜡烛,春蚕,铺路石一类的角色,那种把一类人的工作视为仅仅为另一类人献身,一类人悲剧性地活着仅仅是为了造就另一类人幸福的说法,其实已经与我们这个世界本来的初衷相去甚远,教师应该是托起太阳的人,但同时也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成就自己!他的话重新点燃了我心底那份对教育的热爱!我想如果有了这种信念,我就能够在三尺讲台尽情释放激情,传递无穷的能量。真正实现在教育的天地里自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