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秋品读经典,塑造自我大学精神
金秋品读经典,塑造自我大学精神
半部论语治天下,阐经典之意,明德性本源,立精神家园之旨归。品读论语先要明其神,后习其形晓其义。不要求能够逐句翻译看懂。论语是让我们学会如何修身,该从那些方面来做。学会修己达人构建自我内心的一个价值判断标准。懂得明确人生价值,构造独特人格;产生独立思想,养成良好心态;辨别是非曲直,追求德性修养,塑造自我大学精神。
美句品读学而第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为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勉,说话却小心谨慎,能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就可以说好学习了。
.交友选友方面:如果我们在交朋友或者想看清那个人是怎样的人,能不能值得深交。我们可以通过看其对生活的态度。如果其对饮食过分追求,喜爱沉迷于舒适的环境,那其必难担大任,难以有所作为。如果你一旦落难或失势,其必定会远离你,不会与你共患难。有的甚至为了利益有可能对你落井下石。
正如前几日管理学部邀请的著名企业家唐建荣董事长来华立讲座时说过现在的大多数企业需求大学生要有信心,有耐心,肯吃苦,能耐的住寂寞,从基层做起,专注炼就专业,专业成就专家。所以我们自己不要过分关注华立的饮食和生活条件。华立食堂的东西虽然不好吃,宿舍又没有空调夏天时热的要死,让我们感到非常的烦恼但换成儒学角度来思索,正是这些条件的影响让我们每天都在磨练自己的耐心,让我们更能够吃苦。当我们毕业后进入基层与那些重点大学且环境条件好的学生比起来我们更能吃苦更能耐得住寂寞,才更有可能在基础中脱颖而出。
做人做事方面:我们工作时勤勉是为了保持谦虚更加的踏实和务实。说话时小心谨慎,能够让我们少犯错防止祸从口出,而且不易让人通过交谈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能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是我们提升自己的一大保障,不管学历高低年龄大小职位轻重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向最有经验的人请教学习才是最有可能从基层中脱颖而出。
我们品读论语不是一次两次的诵读也不是两三次的所感。温故而知新,我们经常不断的品读结合自己所经历的不同事情,不断感悟到新的体会。这体会可能不同于译文所说,但却好在实用可以充分运用于生活实际,这就是经典文化比其他学科所独有的特点,能够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不断的感悟,不断的思索使自身越来越精明,思想的得以升华使自己视野达到另一高度。因此不断的培养人文素养才能更好的塑造自我的大学精神。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10计算机班肖泰强
2012年10月28日
第二篇:品读自我
1、品读自我小草不因自己弱小而自卑,因为它相信终有一天大地会绿草如茵;寒梅不因自己渺小而孤独,因为它相信只要勇于绽放就会成为山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小鸟不因自己弱小而自卑,因为它相信只要有大鹏展翅的信念,终会“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我绝不因自己平凡而堕落,我相信这世界需要我。我虽渺小,但我很重要。我们要学会品读自我,因为你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品读自我,在田园风光。
你可曾记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他,一位伟大的田园诗人,钟情于山水之间,他或许就是这大自然的一粒尘埃,但因为品读自我,审视自己的人生路,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情调,他与自然相拥,与田园之景为伴,他在风光秀丽的田园中品读自我。
品读自我,在月下美景。
你又可曾记得,那豁达不羁,不慕权贵的青莲居士?当倾国倾城的贵妃为他研磨,当不可一世的高力士为他脱靴的那一刻,他似乎懂了,他想要的生活不是这样的,于是他放弃了高官厚禄,重新品读自我,他想过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平凡人,但是要让人生更加精彩,于是在花前月下,饮酒赋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的一生是旷达的,他带着对自我的品读,对人生的思考,在月光美景之下,吟唱出了千古佳作。
品读自我,在山光水色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把情感寄托山水风光,道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品读自我,思考过去,没人能明了他内心的情感,他带着对自我的品读,有游玩于山水之间,著成《醉翁亭记》。他懂得自己随渺小,但是却很重要,他对自我的品读高于他对事业的追求。所以,我们时刻品读自我。
我们要记住;不要因为渺小,就自甘平庸,因为我们还很重要。这世界需要你,需要你去品读自我,创造新天地。
没人明了此处的风景是为谁而存在,没人明了此处的船只为谁而停,或许你就是那风景中的一个!品读自我,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品读自我,你的无悔选择!
2、为我而世界造
即使我只是一粒尘埃,我也会汇聚成为沙滩,沙隆,大漠„„
即使我只是一只雏雁,我也会翱翔蓝天,感受万物的壮美。
即使我只是一颗流星,我也会在划破夜空时照耀大地。
——题记
回眸仰望,她已成就一段千古传奇,她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神话,以一个女子的担当指点江山,改写了女子不如男的流传,开创了大唐的又一盛世。即使面对“狐媚偏能惑主”的辱骂也没有触动她心中的向往,即便在那样一个极
度男尊女卑的社会,她依然点亮了自我,高高地坐在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任天地唯他主宰。从一个渺小的女子到成为一代女皇,她将世界为我而造抒写的透彻淋漓。
梦游天姥,放白鹿于青崖间在他的生命中定格。他放浪不羁,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将谁人放在眼里?让杨贵妃研磨的是他,让高力士脱靴的是他,在皇权大如天的年代不听从皇命的还是他。威威大唐中,他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他的我行我素,世界以他为主的性格却将他推到了大唐史诗上的巅峰,成为最耀眼的一颗星,一直发光,发亮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大地之中,我们又算得了什么?
还记得星光大道上那个一直微笑着的盲人女孩吗?还记得弹奏《梦中的婚礼》的断臂男孩吗?还记得母亲那句:“我的孩子真棒!”的话语吗?我们都记得,流水的冲痕不会淡化我们,反而让我们看到其实我们并不渺小。相信世界为我而造,相信你的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中华浩浩荡荡五千年,我们看到司马迁的背影,看到屈原在汨罗江畔缓缓而行,看到了苏武、文天祥、杜甫、鲁迅„„那么多那么多生来渺小却成就伟大的人。
泛黄的书页蒸腾了千年的墨香,点一缕烛光,品一杯香茗,细细咀嚼这书的味道,原来我们并不渺小。
点亮人生,你不渺小,我不渺小,世界为我们而造。我们为世界创造精彩!
3、品读自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是渺小的,就像一粒尘埃,芸芸众生中,我轻如鸿毛,微不足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是重要的,就像架梁之椽,茫茫天地之间,我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捧一杯香茗,躺一架摇椅,心香伴随着馨香,静下心来,品读自我„„
一、渺小的自我我似黄土高原的一粒沙,和同伴相依为命,我是黄土的一个分子,爱着我的母亲,我的家。
我若滔滔长江的一滴水,积小流以成江海,我是平凡的,过着平凡人的流淌生活,快乐着,喜悦着。
我如高山的一块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静静的站立着,等待游人的观赏,不是观赏我,而是我们。
二、独一无二的我我就是我,一个不可替代的我,有优点又有缺点。
孟佩杰的孝令我叹服,贫困中,他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驱散种种不幸;在艰苦中,他无怨无悔,她的孝心布满每个细节,两千多个日子里,她笑靥如花。
我没有孟佩杰的伟大,但我会为疲惫的妈妈捶背擦汗,我用我独特的孝向妈妈诠释我的爱,她懂。
我就是这样一个有孝心、爱心、进取心的女孩。品读自我,原来我既是渺小的又是重要的。
品读自我,原来我是世界的一小分子;品读自我,原来这个世界需要我。想起了最美妈妈吴菊萍,当小小的孩子处于危难之中,她毫不犹豫的托住了生命,托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她不高大,但足以让我们仰望;她是渺小的,可足以让我们崇拜。
哦,原来渺小和高大可以转化!
品读自我,我愿成为天空的一颗星,虽为一颗,但足以点亮苍穹!品读自我,唱响人生!
4、世界由尘埃所造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你是一粒尘埃,世界也是因你的存在而存在的。
有这样一则犹太谚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一张上面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事实如此,我们应该坚持不懈的去创造世界。
曾经的市侩,不被人所敬重,甚至被人唾骂,然而他却能成就帝业,逼项羽自尽,巩固自己的政权,曾经的一粒尘埃,没有放弃过自己,自信自强,抓住了机会,一举成功。有谁敢说他以前不是一粒尘埃呢?我们需要仔细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坚信自我。
一则寓言故事,一个瞎子和一个拐子同时困在了火场,这时拐子爬上瞎子身上说:“我做你的眼睛,你做我的腿”,就这样,他们逃过了火场,耳聪目明。所以,任何时候都要记住,世界由尘埃所造,不要小看了你自己。
坏了一个马蹄,失了一匹马;死了一个将军,丢了一场胜战,从而失了整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看似微小的东西却在时刻起着重要的作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功亏一篑,这一句句古训不时徘徊在我们耳边。
爱迪生晚年刚愎自用,大力阻止交流电的发展,甚至嘲笑交流电只能做电椅杀人,殊不知当今社会,交流电正在发挥着意想不到的功能。不要排斥其他事物,组成这个世界的每个部分都有其作用,哪怕它也很微小。
流星因为短暂而美丽,划过黑寂的夜空,释放出那一闪而逝的光芒,虽然微弱,但却没有人敢忽视它。人生犹如流星,充满了传奇与精彩,而是不是一闪而过,别人决定不了,靠的只有你自己,如果可以,流星也能成为永恒。
相信自己,哪怕只是一粒尘埃,混沌的世界不正是由你所造吗?
5、渺小却很重要
红烛燃起一段不朽的往事,沉香撩起一份亘古的情怀,纵然我没有火焰的绚丽,我会执着的点燃生命的火焰,绽放自己的美丽。
——题记
虽然我只是一粒尘埃,但经过蚌的磨损也可以变成一颗明亮的珍珠;虽然我只是一条小溪,但也可以滋润一方土地;虽然我只是一棵小树,也可以为烈日下的行人提供凉爽。
我就是这样的渺小,但我却可以创造辉煌。
司马迁受尽极刑无愠色,出狱后仍坚持创作,最终成绩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佳作,为后人所赞赏,如果没有司马迁,我们可能无法欣赏到如此好的《史记》。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终成名将,带兵杀敌,保卫国家,为人所敬仰。若韩信受辱后不再为君主卖命,或许无法成就汉室伟业。
李白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起初追求功名,希望为百姓办实事,但却被统治者要求写一些云为衣裳花想容的文章时,他毅然辞官去过青崖放白鹿,于轩辕台观雪的生活,为我们创作了许多清新飘逸的名诗佳句,被誉为诗仙,当之无愧,若李白一心想做官,中国或许会缺少一颗星光灿烂的明星,或许中国人无法感受到他的飘逸洒脱。
是的,我很渺小,但也可以很伟大,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名普通人,但举手投足间,凡人也变得不平凡。
最美妈妈吴菊萍因救不小心从楼上摔下来的妞妞而受伤,她为此不能亲自为两个月大的孩子喂奶,此时这个平凡的妈妈在人们心中变得伟大,如果没有她或许妞妞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孟佩杰,一个渺小的身躯却担负起照顾整个家和瘫痪在床的养母的重担,在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享受童年生活的时候,她却像一个大人一样一边忙于学习,一边赚钱养家,此时的她变得很伟大。
是啊,我们很渺小,但我们也可以燃烧自己的生命,让其绚丽夺目,绽放光彩。
6、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也算是给生命一个交待。
——题记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如是说。
点,没有长度、高度、宽度,但它却可以创造出线、面、体,没错,小小的点就是这样了不起。
其实,点很像你。的确,你很渺小,置身芸芸众生中,沧海一粟,轻如鸿毛;可你又是那么重要,立于茫茫天地之间,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包括你。所以,认
识你自己吧!
3岁女童照顾截瘫父亲,让你震惊,让你感动。3岁的孩子稚嫩,脆弱,渺小的如同一个点,站在人群中,可能会被人海吞噬。她彷徨啊,但在父亲面前,3岁的女童,成熟,坚强,强大得如同“迪加”,照顾父亲,给予父亲活下去的力量。
“断臂王子”刘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绽放梦想。你激动,你开始敬畏生命。在所有健全人面前,刘伟残缺渺小的如同一个点,需要人们的关心,可在钢琴面前,刘伟健全,用双脚将每一个琴键征服,把自己的梦想奏响。
百万富翁高逸峰一夜破产,富豪沦为“包子铺”老板,你叹息,但你为他重新开始而高兴,在妻子面前,高逸峰脆弱,渺小,落魄的他不能再给妻子依靠,可在挫折面前,他拼搏,他不服输,他靠自己的双手保护他们的家,他使自已继续成为妻子的依靠。他们幸福,很知足。
你看,每个人都是处在渺小与强大的统一体之中。你渺小时,你要积蓄力量,把自己变强大;你强大时,不要忘记自己曾“渺小”过。
人生变幻莫测,没有定数,认识你自己,固然很重要。不论成败,你都要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你虽渺小,但你却独特,相信你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你娇妻的依靠,或者你成为一个家的保护者。
认识你自己吧,我借你一双慧眼,虽然你只是一个点,但是,当线与线有了交集,就会出现你存在的痕迹。
第三篇:自我塑造
行为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创新,最终也可以演变成习惯性的创新。
由此,足见习惯的力量。一切的想法,一切的做法,最终都必须归结为一种习惯,这样,才会对人的成功产生持续的力量。
另一个研究结论是: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形成习惯性动作。同理,同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的想法。
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验证了21次以上,它十有八九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可能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
习惯构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没有改变不了的习惯,只有你不怎么想改变的习惯。
没有改变不了的性格,只有你不怎么想改变的性格。
没有改变不了的命运,只有你不怎么想要做好的事情。
做一个计划成功者,去有计划地为自己塑造好习惯。
成功是因为习惯,一旦养成了成功者身上所有的好习惯,你会发现自己“不成功都很难”。
六年来,此表经过“影响力训练”机构成千上万的学员无数次的实践应用证明: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影响力黄金表”训练法已被申请专利,被喻为“价值百万的黄金训练”。
“影响力黄金表”使用说明:
1、“训练项目”是指你特别需要的某种观念、心态、习惯等等。如:不说可能、准时起床、每天做俯卧撑、不训斥下属、赞美别人、倾听„„
2、此表每月一张,训练项目一月更换一次。
3、表中每个方格左上角中,请你自己填上当月相应的日期。
4、随时每天睡觉前,在方格中用“错”或“对”记录一天的执行结果。
“对”表示已做到,包括刻意做的与不经意做的;
“错”表示未做到,包括没有做好的与没有做而事后意识到的。
5、每一个“错”或“对”都会有一个古故事,你最好另加注明,以便强化。
6、你可以自己动手将此表结合在一年的每个月的月历上,也可以把它结合在你每天都会使用的工作日记本上,如书本稍后会提到的“影响力效率手册”;或者,将它做成单独的卡片,摆放或张贴在床头边、办公室屏风上,或者你每天都能很方便地看见并记录的在方。
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有一著名观点: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按穷人的方式思考问题,养成了穷人的习惯;富人之所以富裕,是因为他按照富人的方式思考问题,养成了富人的习惯。
成功是因为习惯,失败也是因为习惯。
那么,成功者的习惯是什么?许多著名书籍上曾告诉我们成功者应具备的好习惯,如美国著名训练专家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就认为高效人士应该具备7个好习惯:
1、操之在我2、确立目标
3、要事优先
4、双赢思考
5、集思广益
6、设身处地
7、均衡发展
现在,“影响力训练”向您推荐日常生活工作中34个好习惯
本帖隐藏的内容
1、不说“不可能”三个字。
2、凡事第一反应: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
3、遇到挫折对自己大声说:太棒了!
4、不说消极因素的话,不落入消极情绪,一旦出现立即正面处理。
5、凡是先订立目标,并且尽量制作“梦想板”。
6、凡事预先作计划,尽量将目标视觉化。
7、六点优先工作制。每一分,每一秒做最有生产力的事情。
8、随时用零碎的时间(如等人、排队)做零碎的小活。
9、守时。
10、写下来。不要太依靠脑袋记忆,因为记忆的信息太容易因为更多新信息的覆盖而产生“健忘”。
11、随时记录灵感。
12、把重要的观念、方法写下来,并贴起来、以随时提醒自己。
13、走路比平时快30%。走路时,脚尖稍用力推进;肢体语言健康有力,不懒散、萎靡。
14、每天出门照镜子、给自己一个自信的笑容,并向自己伸出一个大拇指:你真棒!
15、每天自我反省一次。反省方法如《成功一定有方法》书中介绍:清晨六问与静夜六思。
16、每天坚持一次运动。如慢跑15分钟,散步半小时,跳操,做俯卧撑且每天增加一个,打太极拳等等。
17、听心跳一分钟。指在做重要事前,疲劳量,心情烦躁时,紧张时。
18、开会坐在前排。
19、微笑。
20、用心倾听,不打断对方说话。
21、说话时,声音有力。感觉自己声音似乎能产生有感染力的磁场。
22、同理心,说话之前,先考虑一下对的感受。
23、每天有意识、真诚地赞美别人三次以上。
24、及时写感谢卡,哪怕是用便笺写。
25、不用诉斥、指责的口吻跟别人说话。
26、控制不要让自己做出为自己辩护的第一反应。
27、每天多做一件“份外事”。
28、不管任何方面,每天必须至少做到一次“进步一点点”。
29、每天提前15分钟上班,推迟30分钟下班。
30、每天在下班前用五分钟时间作一天的整理性工作。如整理办公桌、整理文档、检查一天工作绩效等。
31、定期存钱。
32、节俭。台塑大王王永庆的名言:节约一块钱,远比赚一块钱来得容易。节俭习惯的蝴蝶效应是:财富能被积累。
33、时常运用“头脑风暴”。
34、恪守诚信,说到做到。
如果你愿意坚持用“影响力黄金表”针对以上34点作一个为期两年共24个月的自我习惯训练,你将拥有以上全部的成功习惯。
(注:有时候你一个月可以同时训练2个以上相关习惯)
两年之后,我们一定会发现自己“不成功也很难”因为我们已完全习惯成功。
第四篇:论文:中国大学精神的塑造
大一统“文化中国”观念与中国大学精神的塑造
程世和
[摘 要]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不惟指一个疆域辽阔、政治统一的地理中国,而且指一个重诗书礼乐、重人文教化的文化中国。重统一大局、重人文教化这两方面内涵的结合,构成了大一统“文化中国”的观念。赖有这种大一统“文化中国”观念,中国的传统教育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既能吐纳诗文英华又足以护持大一统政治中国、大一统文化中国之运命的士人群体。对比中国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在文化素质上存在着问题,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对中国的人文文化传统缺乏一种敬重与认同。因此,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够只是为学生多增加一些校园文化生活而已,必须以弘扬中国人文价值观念为要务,必须以着重培养中华民族气骨与中国文化情怀为核心内容。倘若不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优良传统予以一种历史性的确认,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就难以造就出千百万足以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任的时代精英,难以构建出一个具有中国气派并能以这种中国气派与西方对话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 大一统“文化中国”观念;中国高等教育;文化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 程世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陕西西安 710062)
针对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不足的突出问题,一批著名学者如杨叔子先生、张岂之先生等在中国高教界发起了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倡议。从1995年9月国家教育部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以来,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已走过了近11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就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还浮于表层,其中的一大表现为在许多高校,对“文化素质”的理解往往与“思想素质”、“综合素质”相混淆,致使“文化素质教育”因缺少核心内容而表现出泛化或空心化的倾向。在我们看来,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之所以缺少核心内容,关键在于未能从中国大学精神的塑造这一战略高度赋予文化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未能充分意识到从中国大学精神的塑造这一战略高度赋予文化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从泛化的表层理解中走出来,以着重培养中华民族气骨与中国文化情怀为核心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但无庸讳言,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学生文化素质水平的不高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一般意义上,我们都会认可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大学所培养的人材,不惟能在专业领域胜任职责,而是也应有着较高的精神境界。对此,张岂之先生曾作出这样精辟的论述:“只有当大学培养出优秀综合素质的人才,特别是他们具有比较深厚的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能够成为社会的中坚,从而引领社会前进;只 有当大学具有高文化品位,在社会塑造了使人信得过的美好形象,能够持续地产生文化科学方面的辐射作用,这样才可以体现大学的先导性。” 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高等教育中,多有一种重专业、重技能的功利化倾向,而对于大学引领社会文明的神圣天职缺乏一种必要的关怀。与这样一种功利化的教学模式相对应,我们的大学生在精神层面上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忧心忡忡,对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出了一声声赤诚的呼告:“1982年,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有几位外籍华人教授跟我说,大陆的教育有缺陷,来到国外的学生,懂得ABC,懂得XYZ,懂得美元、英镑,就是不了解长城、黄河,不懂《四书》、《史记》,他们怎么可能为中华民族献身?”“我们高等教育中,急功近利的‘功利化’倾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德与智,轻德重智;对智,‘专业’与‘基础’。工作中似乎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对工科学生,忽视数理基础与技术基础,对理工科学生,更加忽视如何做人的文化教育,忽视文化这一更加重要的做人的基础;表面看来,似乎这些基础在业务工作中并不直接有用,并不立竿见影。似乎我们的教育只是为了物质文明建设,只是为了经济建设,乃至只是为了市场经济而服务的。”②正是出于对我国高校忽视文化素质教育这一不足的深切忧虑,杨叔子先生、张岂之先生等在中国高教界发起了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倡议。“纪念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十周年”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的隆重召开,印证了这些先生十多年来为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倾尽心力的热忱与苦辛。
回顾我国高校十余年来文化素质教育的历程,我们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一些高校,尤其是华中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在杨叔子先生、张岂之先生的直接组织下,业已成为我国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典范。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就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还浮于表层,其中的一大表现为在许多高校,对“文化素质”的理解往往与“思想素质”、“综合素质”相混淆,致使“文化素质教育”因缺少核心内容而表现出泛化或空心化的倾向。以本次清华大学会议为例,所提交的论文多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大学文化为依托深化人文素质教育”之类泛化而流于形式的语词为论题,明显表现出一种习惯于以日常思维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弊端。即令有些论文虽则口不离“文化素质”或“人文素质”,但从字里行间看,仍不过是一种缺少核心内容的大众化的理解。在我们看来,以这样一种缺少核心内容的大众化的理解,难以有效地将青年学生锻造为足以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社会精英。
在我们看来,我国大学生之所以文化素质水平的不高,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对中国悠久的人文文化传统缺乏一种起码的敬重与认同。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一种妄自尊大的无知对文化传统进行“革命”性的批判。“文化大革命”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以“革命”名义批判我们文化传统的最为极端最为全面的表现。殊不知,“文化大革命”“革”的正是人格尊严与文化尊严之“命”,导致了一种反文明、反秩序的社会恶习。只要看看我们周围各种欺诈现象的广泛存在以及电视频道对武打片、阴谋片的大量播放,就会深感到中国大众社会确实存在着与五千年文明古国极不相称的不文明习气。在这种“革”中国文化之“命”的流毒影响下,我们大学生因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与有力支撑,内心世界变得枯萎无华。尤为可怕的是,没有了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敬重与认同,我们的学生也 2 很容易以身为中国人而感到不幸与困苦。中国的大学培养出一些没有中国情怀而有着欧美情怀的青年学生,这无疑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失误。
西方的大学不惟以培养西方的专业精英为目标,而且也以负载、传播西方的人文价值观念为己任。中国的大学置身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是需要培养出千万计能够负载、传播中国人文价值观念的民族精英。不从这样一个战略高度实施我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计划,我们的所谓文化素质教育只不过给学生多增加一些校园文化生活而已,只不过让学生多学会一些看似优雅的举动而已;而这样的文化素质教育,并不能确保我们的学生能够成为既有世界眼光又深具中国气骨与中国情怀的精神传人。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周作人的所谓文化素质不可谓不高,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优雅”或可超过了“吾以吾血荐轩辕”的鲁迅,但就是这个“优雅”的周作人附庸到了日本人的生活中,成为一条断了脊梁的文化汉奸。由此看来,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计划,必须以弘扬中国人文价值观念为要务,必须以着重培养中华民族气骨与中国文化情怀为核心内容。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是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在1988年巴黎宣言上发出的世界性呼吁。当西方大学日益注重以虔诚的心情对经典文本进行理解、诠释、研究的时候,我们的大学理应让渐趋弱小的中国文化的声音变得恢宏起来,以“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③而不是以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去教导我们的学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培养出中华民族的气骨与中国文化的情怀。在我们看来,这才是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正途之所在。
二、从周之小一统中国到汉之大一统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统一大局、重人文教化的“文化中国”观念,由此奠定了大一统中国历经数千年艰难历程而绵延至今的精神根基
面对世界地图,我们不难有这样的发现:以国土面积而论,在数以百计的国家中,堪称大国的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这四个国家;而在这四个大国中,只有中国为文明古国。以地理位势而论,四大国中,只有中国、美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俄罗斯、加拿大位于冰土地带而给人周天寒彻之感,而中国、美国则幸运地位于不热不寒的温带,内外又有江河湖海的萦绕,最适合于人类诗意的栖居。不过,美国是人类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所建立的后起国家。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人类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中国堪为世界上地理位势最为优越的泱泱大国。
以一种感恩之情观照我们的国土,就自会感受到大一统中国的辽阔壮丽:泱泱中华,既有南中国的富足优美,又有北中国的俶傥瑰玮;既有东部海滨的平阔辽远,又有西部大漠的苍凉雄壮。泱泱中华,东西南北悬隔万里,风土人情迥然有别,但都在统一的疆域内遥相映照,一同烘托出大一统中国江海策应、山川表里的宏大格局,足使生息于这一中国疆域中的万千人民能够行走万里而游于无穷。身处于这样一个“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④的美丽之大中国,我们怎不生发出一种“乐生中国”之感?又何以能“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⑤而不对创建并传送大一统中国于后世的古人们表示一种深深的敬意?
诚如钱穆先生所言:“我中国此种立国规模,乃经我先民数百年惨澹经营,艰难缔构,仅而得之。”⑥大一统中国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的艰难历程而一直绵 延至今,其中的一大根由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种大一统“文化中国”之大义,就在于历代志士仁人竭诚护卫大一统“文化中国”的文化信念。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不惟指一个疆域辽阔、政治统一的地理中国,而且指一个重诗书礼乐、重人文教化的文化中国、礼义中国。重统一大局、重人文教化这两方面内涵的结合,构成了大一统“文化中国”的观念。在我们看来,对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中国”观念的由来进行一种历时态的回顾,我们当能更自觉地热爱吾美丽之大中华,更自觉地肩负起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
中华,古称华夏。华者,光华也;夏者,大也。故此,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曰:“中国有文章光华礼义之大。”早在西周立朝开始,中华民族就致力于礼乐文化的建设。《礼记·王制》云:“乐工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士”由“诗书礼乐”而造就,不惟传达出了周以诗书礼乐立教的人文气息,而且开启了后世中国重视以人文主义教育造就贤士大夫的历史先河。周人之所以立诗书礼乐为教,根源于“以文化成天下”的政治理念、文化理念。《周易·贲卦·象传》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赖以这样一种“以文化成天下”的政治理念、文化理念,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诞育出了一个以诗书礼乐化治天下的文明之世,诞育出了一个“济济多士”(《诗经·文王》)、“蔼蔼王多吉士”(《诗经·卷阿》)的“赫赫宗周”(《诗经·正月》)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周以诗书礼乐化治天下,一方面促成了一个“赫赫宗周”的文化中国、礼义中国的出现,一方面又造就了一批竭诚护卫周之文化中国、礼义中国的士之群体。“济济多士,秉文之德”(《诗经·清庙》)、“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诗经·文王》),说明了周以诗书礼乐造士而士又反过来护卫周之天下的历史消息。而当周之天下日渐破败之时,周之士人又复表现出一种不忍离别的悲念之情。《黍离》等“变风变雅”之作,尽现出周之士人“闵宗周之颠覆”而痛楚难抑的内心真实。从周之士人对周之天下毁灭的悲悼中可以看出,只要现实中还有挽救周之天下于不倒的一线希望,周之士人就会拼以自己的全部努力。究其原因,就在于周之天下曾是一个足以让人感念的具有“文章光华礼义之大”的文化中国、礼义中国。文化对于维系天下的久长意义,正由此可见。
相对于后世的中国大一统而言,“赫赫宗周”因其地域的不甚辽阔而只能称之为小一统的文化中国、礼义中国。但中华民族正赖以对周之礼义文化的追思与阐释,大一统的文化中国、礼义中国才得以形成于后世。需要强调的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孔子对周之礼义文化的传承与阐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继之以“变风变雅的“闵宗周”,孔子发出了“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喟叹。正因如此,孔子在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成为周之礼乐文化最为自觉的传承者。他以《五经》、“六艺”作为孔门教育的核心内容,由此创立了自有其礼乐诗书文化渊源的儒家学派。自此而后,由儒家导引的中国教育也就形成了一种以人文主义为其特色的优良传统。倘若不对中国教育的这一优良传统予以一种历史性的确认,中国的当代高等教育就难以构建出一个具有中国气派并能以这种中国气派与西方文化相对话的教学体系。
继之以周之小一统之后,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帝国。然而,秦帝国因受法家重权势、轻文化思想所限,缺乏宏阔深邃的政治远识与文化胸怀,造成了与天下士众为敌的严峻对局以至于不及二世而亡。秦之所以短命而亡,固然有种种政治军事上的原因,但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否弃了文化化成天下的深远作用,不能以仁义治天下。继起于暴秦之后,汉代中国则因推重儒 学,以儒学为国统,以儒之礼义教化造成了一个“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统业”(《史记·太史公自序》)、“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班固《两都赋序》)的盛世之局的形成。由此,中华民族得以结束了自战国乱世、赢秦暴政以至楚汉相争的数百年之久的天下大乱,而终由周之小一统礼义中国、文化中国进至于长达四百年之运命的大一统礼义中国、文化中国。
汉之所以造成了一个大一统礼义中国、文化中国的长期存在,不能不归功于汉代士人对暴秦因“无文”不及二世而亡的历史反思,不能不归功于汉代士人对“以文化成天下”儒学大义的极力推阐。早在汉兴之初,陆贾就向汉高祖刘邦进言诗书礼义对于安邦定国的重要性:“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向使秦以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汉书·陆贾传》)继之于陆贾,贾谊在《陈政事疏》中又进一步地对儒之礼义教化作出推阐。值得注意的是,贾谊《陈政事疏》中的“礼义”之论始于对秦政、秦俗的历史检视与批判:“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贾谊在这一段相当于对秦代的“民俗文化调查报告”中,以其深微透辟的文化眼力指出:秦自商鞅变法后,遗弃了礼义仁恩这一维系世道人心的文化传统,只求一味地政治推进与军事推进,一味地以法令为治,对世风民俗缺乏起码的文化关怀,结果导致了家庭人伦亲情的丧失与社会互爱精神的沦亡。从家庭内部父母子女、公媳妇姑间几同禽兽般的“立而谇语”、“反唇而相稽”到公众社会践踏人性的“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所显露出的正是秦因信威任力而带来的普遍暴力化的社会乱相。秦在统一中国后,本应“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以造就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具有内在凝聚力的统一整体;然而秦之统治者仍不改废礼崇法之故辙,以为政法严密就能控驭天下,结果人情民心因缺乏精神关怀一败再败而一发不可收拾,终于导致了秦大一统天下的土崩瓦解。正基于以上对从秦俗破败的社会层面上分析秦灭亡的内在原因,贾谊发出了以儒之礼治精神“移风易俗”并进而建立一个“厉廉耻行礼谊”的社会秩序的时代呼唤。
由陆贾开启并由贾谊、董仲舒等人接续的对于文化中国、礼义中国的精神呼唤与现实努力,终究促成了一个“炳焉与三代同风”的大汉盛世之局的出现。大汉为我中华造千古不灭大一统中国之华夏,为我中华立代代相承之儒学国统,可谓功在当世而泽被万代。对于两汉开大一统文化中国盛世之局的时代意义,两汉士人大体上都予以了一致认同:“四海之内,靡不受获。于斯之时,天下大说,乡风而听,随流而化,芔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王,而功羡于五帝”(司马相如《上林赋》),“今朝廷纯仁,遵道显义,并包书林,圣风云靡。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普天所覆,莫不沾濡。士有不谈王道者,则樵夫笑之”(扬雄《长杨赋》),“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因相与嗟叹玄德,谠言弘说。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班固《两都赋》),“方今圣上同天,号于帝皇,掩四海而为家,富有之业,莫我大也”(张衡《二京赋》)。所言种种,印证了我们民族经过上古以至汉初三千年的艰难历程而终于迎来了她傲视世界 的第一个强盛时代,终于显示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中国泱泱气象。
对于这样一个既有无限山川风物之美又有“文章光华礼义之大”的大一统汉代中国,两汉士人不惟给予了的一致认同,而且表现出竭诚护卫的“金诚之心”。从汉初贾谊的忧世而泣、晁错的为国殒身到汉末以李固、陈蕃为首的士林群体为挽救汉末危局拚尽死力的壮烈之举,历时态地显示了两汉士人的精神气骨。大一统汉代中国之所以能延续四百年的历史,一大根由在于有一个砥砺志节、合力维护大一统政局的士林群体的广泛存在。而两汉士人之所以形成一种“依仁蹈义,舍命不渝”的浩然士风,又与汉代中国竭力推重儒学、推重人文教化有着直接的关联。因两汉士人注重儒学修养,承继有礼乐诗书的文化传统,两汉士人以经训为法,以仁义修身,注重政治志节与精神操守,从而成为两汉重统一大局的主体力量。人文教化对于维系天下的久长意义,在此又一次得到了充足的证明。
接续于两汉士人之后,中国士人之无数个体饱读经史诗文,集政治理性与文化胸襟于一体,识通古今之变,胸怀天地人心,既能以诗书发抒情性又能以仁义修身行事,成为护持大一统政治中国、大一统文化中国之运命的精神脊梁。绵延二千年之久的中国士人群体不惟是一种政治存在,也复为一种既沉博又飘逸、既有风骨又具才情的文化存在。面对这样一种重统一大局、重人文教化、重宇宙大观、重宏博气象的中国士人的历史性存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不能不作出认真的反思。
三、中国之所以自秦汉经唐宋明清以至于近现代始终具有一种大国体式与大国风范,根源于中国文化足以化育出万千与之共命同尽的民族精血,根源于中国有一种一家一姓之天下可亡而大一统文化中国之天下不可亡的文化信念
以“文化中国”这一视角观照中国历史,我们大体上可以将周至清代的中国历史划分为以下六个时期:(1)周,小一统文化中国形成与崩裂时期;(2)秦汉,创设并努力护持大一统文化中国时期;(3)魏晋南北朝,大一统文化中国暂时分裂与渴望恢复时期;(4)唐代,大一统诗性中国时期;(5)北宋、南宋,文化中国内忧外患与士大夫感奋时期;(6)元明清,中国屡败而大一统文化中国之天下不亡时期。
从现象上看,中国的历史呈现出分裂与统一两相交替的过程。而观察中国一时之分裂,一则根源于中国内部政体之纷乱,一则根源于外部强敌之侵扰。由于中国“居天下之膏腴”,而其四周又布满了崇尚武力的强悍民族,故而历史上不断滋生出所谓“蛮夷”民族对中华文明毁灭性的掠击。在中国的四周威胁中,来自于东北关外、正北大漠与西北高原的异族因占据着高悬于中国之上的不知其几千万里的北方大块,能够居高临下地对中国的华北平原、中部平原与关中平原予以一马平川似的千里奔袭。而在中国的南端,虽也有一些边患,但因有南方大山大水的阻隔,又因南方异族较为弱小而缺乏一种狂飙突进般的进击之势,故而中国南方的边患远不如北方的边患。
对于中国的北方边患之大,两汉时期的士人早有论述并一再申明攘击匈奴之大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曰:“自三代以来,匈奴常为中国患害。欲知强弱之时,设备征讨,作《匈奴列传》。”扬雄《谏不受单于朝书》:“唯北狄为不然,真中国之坚敌,三垂比之悬矣。前世重之滋甚,未易可轻也”。凡此种种,莫不显示出一种护卫中国文明、抗击“北狄”这一“真中国之坚敌”的精神要旨。然而,尽管中国历代都有志士仁人一再申明攘击“北狄”之大义并以英雄壮气自 觉担承起守卫中国之责,但“北狄”的巨大威胁始终难以解除。究其原因,其中的一大根由就在于有一个不知其几千万里的北方大块高悬于中国之上。较之与同纬度的西方世界,西方民族则“幸运”地位居于一个由东向西逐渐缩小的欧洲半岛,在地理上不存在类似中国的巨大北方威胁,故而基本上能不受外部“蛮夷”强敌的侵扰而中断其内在的文明进程。中国没有西方世界的这一先天性的历史幸运,因此往往陷于一种惨遭异族铁蹄蹂躏的民族险境中。不明于此,我们就容易对中国的历史作出不切实际的贬损。
在世界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民族象中国这样身处于“北狄”“常为中国患害”的历史性境遇,更无一个民族象中华民族这样虽屡遭江山破碎之苦却至今仍不失其大一统之泱泱气象。泱泱中华之所以能独创出这一绝无仅有的人间奇迹,一方面根源于中国总有一些民族的精血风起云涌,争赴死地;一方面又复根源于中华文明以其“礼义文章光华之大”化成一切南下“北狄”以入中华的强大生力。就后一个方面而言,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有诸多的论述:“汉代之覆亡,特一时王室与上层政府之腐败;而所由缔构此政府、推戴此王室之整个民族与文化,则仍自有其生命与力量。故汉末变乱,特如江上风起,水面波兴,而此滔滔江流,不为废绝。且当时五胡诸蛮族,中国延之以入内地者,自始即与以中国传统文化之熏陶,故彼辈虽乘机骚动,而彼辈固已同饮此文化之洪流,以浇灌其生机,而浸润其生命。”⑦因有这样一种融化一切南下“北狄”以入中华的强大生力,中华民族不但屡屡摆脱了文化灭绝的危险,而且每在民族厄难之后又日渐显露出活泼浩大之声势。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渡为例,晋室南渡后整个北中国大地已沦陷于异族之手长达近三百年之久,如此时间跨度之长足令一种文化销声匿迹,但随后又有隋唐统一盛运特别是唐代大一统诗性中国的诞生。此后,不论是攻覆南宋江山的蒙古铁骑还是乘虚入关的满清贵族,都无一例外地被中国文化所同化,而中华文明之疆域也一直绵延至今。反观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都难逃覆亡之厄运,我们就尤能凸现出中华文明绵绵不绝的生命活力。
大一统中华文明之不灭的另外一种根由,在于中国文化能不断化育出一大批竭诚护卫中国的志节之士。以两宋士大夫为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辛弃疾、陈亮、张孝祥、陆游、文天祥诸贤前后相续,无不具有一种恢廓充实的国士气象。正赖以这样一种士大夫群体的存在,两宋中国在辽、西夏、金、元四大“真中国之坚敌”不断进击的危难之局中而得以延续了三百余年的历史。两宋之局危如累卵,但两宋士大夫群体却能一再尽现其高昂之士气。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具有一种恢廓充实的化育之力。
中国文化对两宋士大夫的化育之力,仅以宋初范仲淹、欧阳修、苏轼三人为例即可获得证明。据《宋史·范仲淹传》载,范仲淹二岁丧父,家境寒苦,但少有志操,好读圣贤之书,故能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有这样一种感奋于圣贤胸怀的精神砥砺,范仲淹入仕后表现出精于论析政治实务、深谙边防武备的经国才略。当他受命经略陕西并兼知延州时,负抵御西夏之任达四年之久,被称为“胸中有数万甲兵”,“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书生英雄的胆略由此可见。纵观两宋士大夫的精神历史,从范仲淹以《岳阳楼记》发唱于宋初到文天祥以《正气歌》结响于宋末,说明了两宋士大夫 “益天下之心,垂千古之志”的恢廓胸襟。《宋史·范仲淹传》称范仲淹:“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凸现出范仲淹以其精神高义为两宋贤士大夫之英雄豪杰导夫先路的精神作用。而范仲淹精神高义之所从由来,根抵在于中国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与范仲淹同为两宋贤士大夫的精神先导,欧阳修也同样幼年丧父,家境寒苦。据《宋史·欧阳修传》载,母亲郑氏为了教子成人,“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并一再谆谆告诫儿子砥砺风节,安贫乐道:“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正是在母亲的精神导引下,欧阳修不惟在政治上守正不阿,而且自觉肩负起护卫中国文化道统的历史责任,“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由此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首倡者。在中国的历史上,象郑氏这样以儒之精神大义教子成人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何止千万?也正赖有这样一种文化精神,中**亲在平凡中成就了她们感人至深的伟大。
中**亲的伟大也同样体现在苏轼母亲程氏的身上。《宋史·苏轼传》称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母滂邪!’”范滂为东汉反宦官黑暗政治的志节之士,在临刑就义前劝慰母亲“勿增感戚”,而范母则反过来劝慰儿子道:“汝今得以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苏轼母子二人以这一“子伏其死而母欢其义”的节义故事相互激荡,成为苏轼至死都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纵观苏轼一生,虽半世贬谪以至天涯海角却能够坦然自若,自与苏轼内心保有一种挺立为人的精神志节有关。传论称苏轼“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道出了节义为立身之本的重要性。
以上三位宋初贤士大夫的人生事例,说明了中国文化足以化育无数贤士大夫英雄豪杰的历史作用。我们完全可以作这样的推断:假令范仲淹、欧阳修、苏轼三人身处南宋之末,他们也一定会成为文天祥一样的志节之士。由此以观,中国之所以不断涌现出贾谊、李固、陈膺、范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辛弃疾、陈亮、张孝祥、陆游、文天祥、王夫之、顾炎武、辛弃疾、陈亮、张孝祥、陆游、文天祥、谭嗣同、梁启超、秋瑾这样具有“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贤士大夫英雄豪杰,中国之所以自秦汉经唐宋明清以至于近现代始终具有一种大国体式与大国风范,根源于中国文化足以造就万千与之共命同尽的民族精血,根源于中国有一种一家一姓之天下可亡而大一统文化中国之天下不可亡的文化信念。
人是一种具有精神广延性的存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我们不但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也应是一种与自己的文化传统紧密联系的历史性的存在。如果我们遗忘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遗忘了中国文化中重统一大局、重人文教化、重宇宙大观、重宏博气象的优秀品质,我们就缺少了一个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精神本源。文化的绝灭,是一个民族最为可悲的生命的自杀行为。近年来所发生的不顾婴幼儿死活的阜阳假奶粉事件,致多人于死地的山西假酒事件,说明了我们“革”文化之命后所造成的“大义之不明于天下”的直接恶果。因缺乏一种礼义精神的维系,国人与国人间的关系日趋诈伪。同样,在我们大学生中所存在的“有知识,无文化”,“高学历,低素养”的种种现象,也正是一种优秀人文精神传统严重缺失的必然表现。正因如此,“一切有远见的人都在呼吁:要加强人格教育,特别是加强儿童与青少年的人格教育!以优秀的人文文化去教育未冠者!”⑧
结语 加强中国人文传统的教育与大一统“文化中国”观念的申发,我国的高等教育才有可能造就出千百万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任的时代精英,才有可能构建出一个具有中国气派的教学体系 中华民族以其卓绝于世的文化创造力,造就了一个大一统“文化中国”的诞生并使其长期存在。在这一重诗书、重经史的大一统“文化中国”中,累积有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出现了无数识通古今之变、胸怀天地人心、以诗书发抒情性、以仁义修身行事的才俊之士。泱泱中华,真可谓名士云集,佳篇万千,才思泉涌,逸兴云飞,连续而富有诗情,有多少激扬文字,有多少生命的飘逸与宏放。尽管大一统“文化中国”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尽管大一统“文化中国”屡屡遭受外敌的强暴而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但由于大一统“文化中国”能够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竭诚护卫“文化中国”的志节之士,一个美丽之大中华得以完整地传承至今而成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迹。美丽之大中华历经数千年艰难伟大的历史运命而不灭,无疑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是中国文化的光荣。
在中国的历史上,中国的传统教育建构了古代士人以道自任、热心担负社会使命的深层文化心理,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既能吐纳诗文英华又足以维系民族群体价值尊严、爱国保种、社稷永存的士人群体。当代的中国大学既以培养、造就千百万足以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任的学子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就不能不在业已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加强中国人文传统的教育,加强大一统“文化中国”精义的申发。只有当我们与古代的人文传统取得广泛的精神联系,我们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受教育者能够大其人于天下,成为热爱中国之过去、中国之现在、中国之将来的民族精英。也唯其如此,我们的大学在上承古代中国以“诗书礼乐造士”这一优良传统中,才有可能构建出一个具有中国气派并能以这种中国气派与西方对话的教学体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到来,有赖于对大一统文化中国传统的历史性确认,有赖于千千万万能够面向世界又深蕴民族气骨与中国情怀的时代精英的群体存在。
——————————
注释
①张岂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教育先导性》[A].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5.②杨叔子.《双翼健劲,长空竞胜》[A].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9.③⑤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扉页寄言.④陆贾语.《汉书·陆贾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62.2112.⑥⑦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引论”
14、19.⑧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A].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56.此文发于《社会科学战线》2007.1
第五篇:学习长征精神塑造和谐自我
学习长征精神塑造和谐自我近日,我们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通过对和谐社会和长征精神文件的深入学习,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长征精神的可贵。那些曾经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的长征战士们和所有为这一伟业英勇奋斗以至壮烈牺牲的英雄们,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并为之不断奋斗的中华民族人民应该永远学习弘扬的中国精神。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长征精神,塑造和谐自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与人和谐相处,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学习弘扬长征精神,塑造和谐自我,首先要学习红军战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伟大的红军战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二爬雪山、三过草地,转战12个省、88个县、6个少数民族地区,铁流滚滚二万五千里,几乎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在这种艰难困苦中,红军战士们“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使他们勇往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也证明:伟大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
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应该学习红军战士,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中华复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义无反顾地不懈奋斗、永不停息。
学习弘扬长征精神,塑造和谐自我,就是要学红军不畏困难、坚韧不拔、乐于奉献的精神。我们知道,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经历和承受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长征途中,红军冲破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四渡赤水,血战湘江,命悬铁桥,征服了雪山草地。那么大家究竟靠的是什么?除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而外,靠的就是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最后才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奇迹般地克服了无法想像的困难,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会遇到“雪山”、“草地”,也可能要跨越“大渡河”,这很需要我们学习当年红军那种不怕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敢于挑战自我,敢于挑战极限,敢于挑战命运,把这项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学习弘扬长征精神,塑造和谐自我,就是要学习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精神。对一个事业的发达来说,严守纪律和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长征的历史表
明,紧密团结、顾全大局是革命胜利的保证。在那艰难困苦的年代,红军战士们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互相帮扶,一双草鞋伙着穿,一块鼓皮分着吃,一匹军马让着骑,从而汇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铁流。红军长征充分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互助、不谋私利的精神境界。又如,党中央为了以严明的军纪保证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要求红军必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三大禁令、四大注意”。因此,守纪团结问题仍然内含着理想信念的能动性价值,是克敌制胜的一个法宝,也是事业永存生机的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同样需要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需要“手足情、同志心”,需要各方齐心协作,共渡难关。
学习弘扬长征精神,塑造和谐自我,更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人曾说:“长征是由一群孩子来完成的。”有资料表明,大约54%的长征者都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不少十二三岁的少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更是你、我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这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需要学习发扬红军精神,自觉担当起历史的重任。
决定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壮美蓝图。长征精神穿越时空,也已融入当今时
代,成了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带着这笔财富上路,在新的建设和谐社会的长征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去创造奇迹、谱写构建和谐社会的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