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

时间:2019-05-15 03:5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岩松: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岩松: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

第一篇:白岩松: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

白岩松: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f,不要因为出发的太久,而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来源: 赵岩的日志

10年前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出版,曾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这5个字不仅仅是白岩松自己心情的写照,也是当时大家普遍的一种感受。又有痛,又有快,又有快乐,因为往前走急匆匆,发展的速度很重要。10年之后,他的新作《幸福了吗?》再次引起社会回响,各方探讨“幸福”的声音不绝于耳,“幸福”甚至成为了最热的网络词汇。如果说10年前《痛并快乐着》透着一种乐观和坚定,那么10年后,《幸福了吗?》就透着一种深深的犹豫和不确定。

“改革开放30余年,最初的20多年,目标很物化:温饱、小康、翻两番。每一个中国人都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但是到了最近10年,当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如约而至,反倒是抱怨、不安、焦虑,甚至暴力因子,充斥在各个阶层的人群之中。人们似乎‘除了幸福什么都有’,‘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深谙个体命运与民族命运及历史潮流密不可分的他,作为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了10年来发生在每个中国人身边的大事小情,以及“名利场”中的冷暖百态。他试图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解读“幸福”这个看似简单,却事关人人的重大命题。白岩松担当着这个时代热诚的发问者和冷静的思考者。我们也从他的讲述中透视出时代前进中的某些欣喜与无奈。

“没有任何物质条件,可以让我从央视离开”

“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到现在整整17个年头。17年,说短也长,把自己从25岁的青年变成42岁的中年,这样的17年,说是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也不为过„„对于CCTV这艘大船来说,我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是主人,但更清醒地明白自己也就是个过客。”白岩松说,“前几年,曾有两家很大的国际猎头公司找到我,聊天中都会问到:‘什么可以让你离开这里?’或者,更直接地说:‘是什么样的价码?’我的回答也都很直接:‘起码从目前看,没有任何物质条件可以让我从央视离开。’这个回答,不仅仅因为多年的感情或成长的感恩,又或者是冰冷大机构中一个又一个活生生常给我温暖的同行者。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至少在当下的中国,当越来越多的卫视由于现实的难题或者更快可以看到的目标纷纷放弃新闻阵地的时候,想做电视新闻,这里依然是离新闻与战场最近的地方。对一个新闻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诱惑。”尽管白岩松说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评价与现状:你干的事再漂亮,也别指望人家太多的喝彩,因为这是正常的,因为你在央视;而你哪一点干得不好或者出了漏洞,就必须接受人们的冷嘲热讽,因为你在央视。白岩松说,真正的危机感,不仅是一种动力,还应该是一种新生。

这种清醒的自省经常会让他与电视上那个叫“白岩松”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他的被异化,观察与思考这个人身上的有趣之处,看他与社会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或许我有幸运的地方,刚一走进电视圈,接触的就是‘东方之子’,那是一群有名有利有权有信仰有地位的人。在太多的人眼里,包括在我当时的眼里,如果达到他们的程度,还不得幸福死?然而,当我真的走近他们之后,才慢慢明白: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那些外在的东西,与幸福并不真正挂钩。时间长了,也就释然。这个时候,我妈说过一句话就起了作用,她说:人的一生,不管贫富贵贱,最后加减乘除,一算分,都一样。”2010年,白岩松中学毕业25年聚会,酒席上,轮到他发言,他说自己掏心窝子的说了几句

肺腑之言:所谓混得好的,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痛苦与要付出的代价;所谓混得不好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平静。就看你怎么看待它,怎么善待拥有的好。所谓名人,首先或本质上只是个更多人知道他(她)名字的人,有好有坏、被更多诱惑也有更多约束的人。

“其实我们都是灾民,要一起去面对那些打击和伤痛”

2008年4月中旬到5月上旬,白岩松两次近20天的时间在日本进行采访和报道,尤其是后一个10天,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媒体称之为“暖春之旅”。《岩松看日本》专门制作了一集日本的防震减灾专题,而他在日本也赶上了一场不算大的地震。一切报道完毕,5月11日晚9点他从日本回到北京。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在日本之行中甚至算不上回忆的一部分,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仅仅一天后,四川汶川便发生了一场让全体中国人痛彻心扉的大地震。

“在直播开始前,我认真思考了很久,这个时候,媒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我的答案是:在悲伤与加油的情感表达中,必须去推动和帮助整个救灾更有效率地朝更准确的方向行进。悲伤中,如果也能给理性一点空间,我们的损失会更少。”白岩松说,“面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这一次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藏、躲、瞒,而是快速透明地让媒体参与其中,并且不止是中国媒体,还包括世界各地的媒体,这是一种进步。在巨大的悲情与苦难中,我们坚定地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然而随着直播的继续以及观众们期望值的提高,压力也变得空前增大且愈发复杂,这是一种因痛苦而产生的绝不宽容的情绪,任何一个小小疏忽与口误,都可能立即被定性为没有同情心或者不是有爱之人。到了全国哀悼日的时候,这种压力达到极致,每个人都绷紧神经,生怕说错话,表错情。白岩松安慰身边的同事:“别担心,相信自己的内心情感,这是真实的存在。相由心生,心里有真情,脸上的表情与语言表达一定是对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怕出错才会不出错、少出错,越怕出错反而越出错,这已经是直播中的金科玉律。大地震的直播,同样如此。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强震,我又瞬时想到了那一段时间自己的心情,可能也是人到中年,与年轻时相比,就觉得对阳光和温暖有特别的渴望。在这两年中,两场大地震让每一个中国人不管身处何方,都无处躲闪。其实,我们都是灾民,都要一起去面对那些打击和伤痛。”白岩松说。“走得太远,别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2008年年底,《东方时空》主要创建人之一陈虻不幸去世,终年48岁。午夜的北京街头,白岩松驱车赶往医院,他说那种表情肯定十分怪异:“不是哭不是笑,只是觉得荒唐,似乎要送别的不是一个人,还有一个时代。仅有送别还不是大问题,而是为什么会送别得这样早?”

陈虻用《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为包括白岩松在内一批《东方时空》培养起来的优秀新闻人的骄傲记忆。白岩松回忆到:“由于陈虻的优秀,他被提拔了。一个中国惯有的逻辑,我们总能发现,谁优秀了,似乎只能用提拔他当官来奖励他,但我们也恰恰用这种方式毁了很多人。这可不是电视圈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有的人适合当官,有的人不适合,陈虻是后者。于是,你发现,他时常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是新的位置,一方面是过去的理想。于是,这个文人气十足的带兵打仗者,就不得不时常坐在办公室里让思想乱飞。估计像他这样的思想者,总会在脑海中,拥有很多美妙的栏目构想和节目设计,以及让人叫绝的细节。然而这一切都可能像礼花一样发射了,灿烂了,又慢慢地熄灭。从头到尾,他是礼花唯一的观众。直到他匆匆走了,开始深深触动我们,一群或主动或被动已经开始有些麻木的人们。那一段送别陈虻的日子,集体悲凉,不仅是因为一个人走了,还有清醒地看到,或被动或主动地,理想也似乎走了很多。”

“如果理想,只是一瞬的绽放,之后,只在凭吊中使用,那么,理想有什么意义?如果激情,只是青春时的一种荷尔蒙,只在多年后痛哭时才知自己有过,那么,激情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哀痛中,我们不再出发,你的离去,又有什么意义?”在纪念陈虻的文章里,白岩松最后写下这样的话,他说这也是对自己说的。因为陈虻曾反复向当初还刚工作不久的他说“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

也许10年之后,白岩松说他依然会写下一本这样的书,名字叫《终于信仰》,期待能记录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突破之后的如释重负或者即将突破的兴奋与好奇。

第二篇:成长与困惑

成长与困惑

眨眼间,工作已经近三年了,回顾这段匆忙而充实的日子,从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激动到第一次站上讲台的紧张与不安,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仍然历历在目。虽然在这期间一直能保持一种饱满的激情,但是仍然有许多在专业成长中的困惑。为了能让自己更快更好得成长和发展,成为让领导放心、家长承认、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别制定了自己未来三年的的成长计划:

一.坚持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完善:

1、争做学习型教师(1)、提高专业水平

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多读教育专著,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为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引方向。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的课堂教学。

2、争做反思型教师

在以前的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我往往容易忽略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善于反思对于一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养成多思多想的习惯,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在反思中,我们学会了理性思考,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我们不再只是辛勤的耕耘者,更是教研工作者。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对于自己的每一次实践要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不断总结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在解决矛盾中促进发展。只有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才能尽快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加快自己成长的速度。

具体要求:

1.认真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做好记录,写出反思; ②、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相关知识,做好业务积累;

③、认真观摩名家课堂教学实录,并向校内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④、坚持每天读教育教学方面的刊物,坚持写读书笔记,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⑤、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多渠道广泛学习的原则,切实提高专业水平,教育教学理念;

⑥、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参加课题研究(可以先有自己的小课题),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⑦、养成良好的反思、写作习惯,在反思中成长、奋进、创新;

2、认真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成绩和水平

①、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

②、力争每学期在学校规定的数量基础上多执教公开课,构建自主合作、探究高效的理想的课堂;

③、及时搜集资料,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以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表达能力;

④、进一步提高自己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⑤、加强对后进学生的辅导工作,力争每学期都能有人进步提高; ⑥、坚持往博客和网站上多传文章。

⑦、努力优化教法,勇于创新、从而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⑧、与他人进行专业合作,实现同伴互助。

二.加强自身的师德教育

首先要保持教师的专业情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自己的岗位当做自己的事业来追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所以要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教师就要具备激情。充满激情的开展教学工作才能激起学生的激情,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教学。其次就是要提高个人素质,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育人,所以教师本身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更要注重个人品质的提高。

三.虚心求教

对于像我这样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教学经验的匮乏使教学工作的开展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要向身边的老师学起,或许尽管他们的学历没你高,但是他们却有丰富的阅历和成败的经验。作为新教师的我,想要更快更好是发展自己就要不断地向他们请教,抓住一切机会向同行学习。并且始终保持“学生”的心态,虚心求教。其次,要多听公开课,因为这些课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汇集了很多精华,所以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并且仔细作好评课笔记,参与讨论和倾听。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用心,没有做不好的事!只要我用心,有不足就学习,有困难就探索,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情!

第三篇:一个人与一个时代———伟大的周恩来总理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伟大的周恩来总理

1976年1月8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全中国,全世界都为失去了这么一位伟人而感到悲痛和惋惜。人们用各种方式来悼念他,以表达对他的无限哀思,寄托对他的真挚感情。在他去世的第二天。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

在中外的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受人爱戴和崇敬的伟人,然而,却很少有哪位伟人能够周恩来这样深深地感染了整个民族乃至赢得了整个世界的崇敬。他的一生真正地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无私奉献里没有一句空话。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更是彻底的“无产者”,虽然连骸骨都没有留下,却在无数后人心中留下了值得永远效法的崇高榜样。行高于众而人不妒,公高天下而不自私,这种力量叫做人格,这种鞠躬叫做尽瘁!众所周知,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物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他对中华民族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表现出炽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他早年经历了长期艰苦的探索,然而,一旦当他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他便以崇高的共产主义为毕生的的信仰,全心全意地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党的伟大事业。他对党的建设和发展,对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壮大,对统一战线的开辟和维护,对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周总理是现代中国最具有持续影响力,最具有感染力的领导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卓越的中国人。它体现了本世纪中国的历史,代表并象征着一个伟大的民族。

如果可以,似乎几句话就可以把周总理传奇的一生概括完了,但是他那崇高的品质和独特的人格精神,给身边的人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以至在总理逝世的30几年后,我们读起这些故事时,心里还会微微地颤抖

1927年3月21日邓颖超生产,但因为胎儿过大又是难产,生了三天三夜也没生下来。最后医生动用了产钳把孩子夹了出来,婴儿的头颅受了伤,刚生下来就夭折了。由于环境的艰苦,邓颖超没能好好保养身体,以后都不能再怀孕了,总理这一生也就不曾有过自己的孩子

在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时候,蒋介石曾经悬赏两万大洋要捉拿或杀死周恩来,在周总理顺利逃脱离开上海后,他仍然是蒋介石悬赏捉拿的对象,而且这时的悬赏奖金已近增至8万元。

长征时过草地常常会遇到河流。有一次,周恩来和邓颖超不得不冒着大雨,趟过一条齐胸腰的河。由于水流湍急,脚下的淤泥松动,周总理让同志们解下脚上的绷带,做成一根绳子,三人一组地牵着过河,可是,绳子后来断了。他们便做成了一条更粗的绳子,分成更小的小组过河。轮到周总理时,部下们说他太虚弱了,趟水过河会受寒,病又会复发,最后,周总理只好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被人抬过了河。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总理工作量不减,饭量不减,但变化还是在悄悄发生了…… 总理喜欢和群众一道吃饭,在田间地头,他与农民一道吃饭;在工厂矿山,他与工人一道吃饭;在招待所,饭店,他喜欢与服务员一道用饭;在水库工地,他和农民工一块啃窝头咸菜…..有一次,总理陪外宾外出参观。那几天他吃饭很费力。吃得慢,吃的少,工作人员心里很犯急,忙问:“总理,你身体不舒服吗?” “不,我身体很好……”总理说得肯定。“总理,你肯定有什么事吧?”“嗯,”总理略一沉吟,望住工作人员,用商量的语气说:“这次活动,吃饭要一起吃。你看,能不能设法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 “可以。饭都是盛好了才端上来

么。” “搞特殊了。”总理笑了笑,有些不安和苦涩。他忽然轻轻叹出一口气:“唉,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

总理发出这声轻叹时,工作人员看清了他变得灰白了的头发;曾经英气勃勃的脸孔已经血肉耗尽,脸孔和脖颈的皮肤松弛下坠,并且出现了老年斑;他那威武明锐的双眼也深深地凹陷下去…… 在晚年时,总理乘坐的飞机座位隔壁都会放着一个氧气瓶,总理的护士解释说,总理总是随身带一个氧气瓶是以备不时之需的。

提到周总理这三个字,敬意便会从亿万国人心底油然而生。他的人格风范为人称颂,历史功绩丰碑永树。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说:“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西哈努克夫人莫尼克公主也说过:“周恩来是我唯一的偶像!”总理才华横溢,满腹经纶,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一心为公,艰苦朴素,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对待同志如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如严冬的寒风,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使我们中国从灾难中走出,他是中华民族智慧,勇气,道德,风度的优秀代表。

总理,您永远是我们人民心目中的好总理,虽然您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但您在我们的心中却不曾走过,因为您为新中国所做的一切一切,您那把个人有限的生命完全溶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人格精神;您那那临危不乱、多谋善断的非凡决策和指挥能力;您那务实求真、明达磊落、睿智超群的气度,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不争功不诿过的自谦品德;将会使我们永远怀念,在您身上。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官员才是“人民公仆”,读懂了什么叫鞠躬尽瘁!

第四篇:困惑与快乐伴我成长

困惑与快乐伴我成长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难忘的故事,回忆起来就像一个自己拥有的多宝盒,里面有悲伤的、苦恼的、快乐的、幸福的„„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让我认字,背唐诗宋词,那时候,我觉得识字非常的有趣;妈妈经常带着我去公园玩,走在路上,我和妈妈一起读着公路两旁招牌上写的字,一旦有什么不会读的字,妈妈就告诉我。有一次,我和妈妈走到了一家银行旁,我就大声地念起来“中国建没银行!”妈妈突然笑了,我不解的问:“妈妈您笑什么,难道我读错了吗?”妈妈说:“那个词读‘建设’不是读‘建没’。”“那妈妈,您不是教过我认字的法则是‘有边读边,无边读中间’吗?”“不同的字有不同的认法,还需要你自己慢慢地去积累。”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了学好汉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可还有一件事让我哭笑不得:记得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有时做作业不是很认真,妈妈用白话说我:“你真的太‘yiyao’了!”。有一次,在写课堂练习时,我竟然把“仔细”的反义词写成“yiyao”了,还连累了同桌,他问我答案,我告诉他是“yiyao”,他又写成了“一呀”,真是太“害人”了!

“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每当听到小小少年,这首歌,心里总是酸溜溜的„„

自从进入三年级以来,每次考试常常拿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分数,当拿到试卷时都懊悔不已。“难道是课程深了吗?”好像我并没有感觉,而且很自信、有时还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然而,考试时总是有一些该得分的却未得分,有的平时倒背如流的考试时我突然就记不起来了,有的明明平时会写的,却因写得不清晰白白埃扣了一分。数学考试就更冤枉了,最难的没问题最简单的却失分,是“粗心”还是“基础不扎实”?一直困惑着自己;虽然爸爸妈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鼓励我。但我还是放不下总是向自己疑问:“为什么我每次都拿不到最理想的分数呢?”

在成长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难忘的回忆,虽然其中并不全是快乐的但却是美好的„„

四年级:卡卡520

第五篇:网络,e时代的困惑-“我与网络”征文

网络,e时代的困惑

——合理使用网络,享受阳光生活

据有关部门统计,大学生网络成瘾率高达99.9%。近年来,因玩游戏导致在网吧晕倒事件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大学生因上网导致挂科现象此起彼伏。据调查,大学挂科和降级的学生中有80%是因为上网„„看着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不禁要问:网络究竟给了我们什么?

毫无疑问,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它让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它让诺大的地球成为“地球村”,它让“在家办公”成为可能。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作者也认为网络是将世界辗平的主要力量。然而,一次又一次的警钟在我们耳边敲响,网络所带来的困惑同样不可忽视,甚至已经摆在了更加严重和突出的位置。如果不处理好这些问题,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将蒙上一层阴影。那么,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它们呢?

(一)抹不掉的游戏情结

网络游戏者不仅可以感受到游戏本身的新奇刺激,而且能享受到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首先,长期以来,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堪重负。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渲泄途径。而玩网络游戏不仅能渲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游戏中暂时的受挫不但不会削弱他们的斗志,反而会使他们越战越勇,平时在现实生活的压抑感和不平衡在这里荡然无存。其次,游戏本身具有的娱乐性质使学生获得快感,当地市场上的网吧里的游戏多含有淫移、暴力、迷信等不健康内容。这些内容以形象生动和极富刺激性形式的出现对独立性相对较差的大学生在极大的诱惑力。另外,许多游戏内容具有挑战性和赌博性,而这洽洽又是人性的弱点。那么,众多大学生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也就不难理解了。总之,游戏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没有烦恼的完美世界,他们喜欢游戏,然后慢慢成瘾。

(二)王子公主式的爱情

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都期待王子公主式的爱情,他们期待完美的爱情,而忽视了现实性导致“玻璃爱情”。一旦这个美好的梦境破灭,她们就无法承受,认为失恋就是世界末日。在的学生甚至放弃生活中的一切,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度日如年,最后选择自杀来逃避现实世界。当她们无法打开心结时,网络成了她们的避难所。她们不向身边的朋友倾诉,却没日没夜的上网聊天,以此来弥补内心的空虚与孤独。你如果到附近的网吧看看,就不会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三)迷茫的人生前途

大学生普遍存在发展性问题。首先,大学的学习不仅内容多而且难度大,学习模式也与高中相差很大。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学,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也不明确。这些问题一时得不到解决,导致考试挂科。这时,又找不到适当的方式来增加信心,面对未来,反而更加迷茫,形成恶性循环。挂科成了学校里的一道流行风景线,有的学生称:大学生不挂科就不是真正的大学生。无奈之下,学生只好选择上网来舒缓他们紧张的神经。其次,大学生还有很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是一个人一生的转折点,进入大学就相当于一只脚步入了社会。他们肩上的责任与负担也与日俱增。一方面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价值、人生目标、生活方式等,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自然也没有生活的激情与动力。理想与现实的极大反差让他们对现实生活失去信心。于是,在校园里出现了“小老头”一族,他们虽然处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却激情不再。相反,网络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理想的新天地,在虚拟世界里,他们可以重新定位自己,把理想变成“现实”。

纵观这些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共同点:他们想摆脱由于各种原因带来的心理上的空虚和寂寞。因此,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也从这方面入手,尽可能的加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一,上网真的能得到解脱吗?正所谓“借酒销愁愁更愁”,如果上网能得到解脱,他们又何必成瘾呢。上网在一定程度上,有如吸食鸦片,你必须增加上网的时间与张力才能获得同等程度的满足。因此,我们必须明白,上网所带来的满足是暂时性的。一旦你回到现实世界,你依然无法摆脱那些烦恼,它们甚至变本加厉的加倍给你。上网不能真正解决本质问题。第二,解铃还需系铃人。假如你现在遇到了棘手的问题,那么,勇敢面对它,别逃避。“逃避是懦弱者的行径。”人生在世,谁能没有挫折,经历风雨才能看到彩虹。人在风雨中不断磨炼自己,才能有信心有实力去面对更大的挫折,人也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风雨中让自己更加坚强。人的一生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理想,只要有理想,就有继续走下去的激情和动力。现在问一下你自己,“我的理想的什么?”,然后向着这个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当你有一天战胜了那些心魔,实现了梦想时,你就是胜利者,你就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第三,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将不愉快的事释放掉。你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听听音乐,找一个可靠的朋友倾诉心情等等。你也可以到图书馆找一些书看,让那些高尚的灵魂净化自己的灵魂,让书中浩瀚的知识充实自己空虚的心灵。

从现在开始,去努力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现在开始,到图书馆去看看吧,那里有你需要的精神食粮;从现在开始,每天锻炼身体,充实地过好每一分钟,把消极的想法甩到脑后。网络只是工具,驾驭它还是被它驾驭由你自己决定。

合理使用网络,享受阳光生活。

网络之利,利之于此;网络之患,患在于此。

下载白岩松: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岩松: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困惑与心得

    困惑与心得 教学中的一点感受 ——翟家中学张叔杰 近期来教学上有些困惑:在七年级四班上数学课时,由于孩子们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太好,我总是大着嗓门,不停地调整课堂,维持秩序......

    创业与困惑

    创业与困惑 分类:默认栏目 创业与困惑创业有困惑更具模糊和混沌的特征,所以它不断地变化,常常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情况。 看似没有潜力或潜力很低的机会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问题与困惑

    初中物理教学实验中的问题与困惑刘洪卫 问题与困惑一:物理探究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差,怎么办? 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我们教研组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数字时代的学习与成长

    数字时代的学习与成长: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里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2014-06-26格智兴教育期刊 这个时代正在转变,传统教育当然面临挑战,如何学习?其前提其实是:学习方式已经改......

    一个老人的唠叨与一个时代的伤痛

    一个老人的唠叨与一个时代的伤痛 ——《王蒙自传.第2部,大块文章》读后 写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时,王蒙年仅22岁,当他出版《王蒙自传》的时候,他已经72岁了。时间的力量,体现......

    白岩松:幸福、信仰、与青春

    1.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 2.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理想,而是走向理想的过程。 3.只有童话的世界才会告诉你,王子和公主走向了幸福。 4.人生就是跑啊跑啊跑......

    巴金:这是一个人,一个时代(讲稿)[5篇材料]

    光明讲坛 巴金:这是一个人,一个时代 演讲人:周立民 地点:巴金故居 时间:2014年11月25日 周立民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27日 16 版 周立民 1973年出生于辽宁省庄河县。复旦大......

    家庭教育困惑与成功经验

    时间:10:00—10:30地点:搜狐网络大厦·大演播室嘉宾:陈向东 (新东方执行总裁)施钢(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搜狐教育主持人:各位搜狐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做客今天的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