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老人的唠叨与一个时代的伤痛
一个老人的唠叨与一个时代的伤痛
——《王蒙自传.第2部,大块文章》读后
写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时,王蒙年仅22岁,当他出版《王蒙自传》的时候,他已经72岁了。时间的力量,体现在能将一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小伙,变成一个唠唠叨叨的老人上。前几年,当王蒙在向我们贩卖他的“人生哲学”(《我的人生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的时候,我颇有点不以为然的,自以为一个曾经身在高位的老人,向我们兜售的不过是一些关于犬儒主义、明哲保身之类的东西。看完他的自传,我没有了那份心底的不屑,多了一份对一个时代的伤痛和对一个忍受苦难的老人的宽容。
在时代的重压下,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即使与第一部《半生多事》的压抑比起来,《大块文章》的文字氛围,因为时代的松动已经有一丝清新的气息,但当你看到作者笔下的那些人物(其实都是一些声名赫赫的作家)在政策的重压下摸着石头过河般写作、小心翼翼的样子,你会感觉到一种悲凉与绝望。聪明有才的如王蒙者,当第一次看到《班主任》这样的作品,也不禁感叹,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人物的伤痛。其实以王蒙之才,班主作表现出来的深刻又何足道也。王蒙的感概,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遥想此君当年写《组织部里来了一个年轻人》体现出来的观察力与勇气,早非后来的“红学大师”刘心武可比。然而悲剧正是滥觞于个人的追求与大时代产生冲突,当你还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诸如“批判”、“启蒙”的事业中,时代却要求你歌颂大好形势。而更关键的是,时代的重压不单表现在精神层面,而更是在现实层面。17年的封杀加新疆下放的经历,使这个曾经书生意气的少年成为一个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精神“侏儒”。可以想像当年的《班主任》破冰之作,在文学界无疑是扔下了一个炸弹,王蒙的感叹,不仅是他自己的,而且是属于那在时代重压之下的所有精神“侏儒”的感叹。自此之后,那一部部小心翼翼地触摸着雷区而写作的文学作品,与其说是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分,不如说是文革后中国思想解放史的一部分。文学更多地承担了其社会功能,而失去了其审美功能,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最大的不幸。在王蒙的笔下,我终于触摸到这些曾经战战競競、如履薄冰的心灵,那些逐渐离我们远去的,卑微而可怜的灵魂,他们内心有如玻璃穿透了皮肤的伤痛,他们忍受苦难的那种坚毅与隐忍,他们跌入地狱而又在地狱窥见光明的幸福。
自传第二部真实表现了王蒙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生活,坦诚细述了他这10年间的心路历程。在唠唠叨叫叨的文字背后,他力图客观真实地再展他一个人的“国家日记”,在对待具体的人和事时,作者表现出其作为一个小说家应有的理性与冷静。这段时期,日益开放的政治环境使得知识分子积累在胸中的块垒渐渐消融,历史有如破冰之船一样从黑暗驶向光明。对于王蒙来说,这段时期无疑是他创作的第二个春天(第一个春天刚开始便夭折了),他的很多重要作品,如《春之歌》、《活动变人形》都是在这段时间里完成的。这本自传里,其实他说得最多的,还是他自己对于一个时代的感受和他为这个时代有感而写的作品。他不厌其烦地引述自己作品中的文字,其实也是一个作家对自己精神生产的一种自豪和满足。
这段时期,也是他政治得意的时期。他复出不久,即进入文化界高级领导层。先是出任《人民文学》主编,继而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后又担任文化部部长;1982年后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委员。可以说,一个作家能当到的最大的官,他都当到了。在一个纷繁复杂、新旧思想交替之际,一个文人直上高位,而且做的还是管文化的官,其压力与难度可想而知。虽然千百年来,文人从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但王蒙本质上只是王作家,从他内心的愿望里,他更加认为自己是王作家而非王部长。然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多次表明自己更适合当一个作家无果的时候,我想能够说服王蒙从政的最大理由是植根于他内心的济世热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长期底层生活练就的精明练达、敦厚圆融使得他能够很好地周旋于各种利害冲突之间。有时艰难晦涩,见招拆招;有时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有时弯弯绕绕,闪闪烁烁;有时硬顶硬撞,舍身成仁。在恪守着中庸之道的同时,在小心翼翼的之余,又能勇往直前地坚持一些理性的看法。作为王部长蒙,笔者认为他是成功的,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王蒙自传》无疑具有文学史及政治文化史的双重意义。
然而政治与文学似乎在本质上是对立的,政治要求讲究纪律、责任、大局、圆融、现实,而文学却要求率性、自然、个性、真实、幻想,政治的目的是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建立理性的现实秩序,而文学的目的是协调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人类心灵的秩序。现实太沉重,一个囿于建立社会现实秩序的人,必然会被现实的琐碎及家常俚短所束缚,加上中国官场文化的惯性,那些欲以建立理性秩序的官员(好官),更多地跌入了人事纷争、利益角逐的怪圈中。一个过多地留连官场的人,必然离自由、幻想、个性这些文学所要求的元素越走越远。正如书中提到的一个外国友人对王蒙说的话:“你是艺术家,这(指行政工作)会毁了你的。”游走在政治与文学的冲突间,王蒙的内心其实是伤痛的,他在书中这样说:“我完全相信,全心全意地投入政治会使我更像一个真正的男人,勇于承担,敢于出手,不怕牺牲,意志如钢,目光远大。而文学与艺术更多的是女性的事业,许多符号(包括话语),许多情感,许多幻想,许多眼泪。我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正是作家与官员的双重身份,使他在政治与文学两个领域都有点无所适从,精神陷入窘迫,他多次自问自己会不会异化为另一个王蒙。在他与黄秋耘等友人的对话里,我们不难感觉到他内心隐隐的痛,完全不像现在某些少年作家,总在炫耀自己的双重身份——在作家里,我是出色的赛车手,在赛车手里,我是优秀的作家。
“起码80年代,文人们对高官有疏离感,不像现在,愈来愈多的文人认同咱们的体制与风习,不掩盖自己谋个一官半职的心思。”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如果王蒙现在出任文化部长,怕是没有了当初的隐痛与窘迫了吧。我却在王蒙的隐痛中,看到了一个老人精神最高贵的一面和他对文学最大的敬意,而在现实的对官本位思想的剧烈认同中,看到了一个时代心灵的萎缩和精神的堕落。
(《王蒙自传.第2部,大块文章》,王蒙著,花城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定价33.00元)
第二篇:因为一个老人(500字作文)
因为一个老人_500字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来了,圣诞老人也来了,小孩子们都挂着圣诞袜,都希望有一个大大的礼物。
在一条街上,老人说:小妹妹,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礼物呢?我想得到一个圣诞老人,小妹妹天真的说。为什么?老人不解的问。我家十分的穷,弟弟被饿死了,妈妈也失踪了,爸爸把食物给了我,也饿死了。小女孩说完就大声的哭了起来,接着,她又说:有一次,舅舅他也饿的不行了,我去给他找吃的,回来时,他也说到这里,她哭的更厉害了,那你要用圣诞老人干什么呢?我想要他给没钱人家的孩子送美食,很多很多的美食,让他们吃的饱饱的,不用担心吃了这顿没有下顿了。老人听了,把她带回了家,并给了她一个圣诞袜,帮她挂在床头,说:你会得到你想要的礼物。真的吗?小女孩又问,老人点了点头。
凌晨三点,老人又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
梦想,要靠自己去完成。
还标着拼音。
小女孩,并没有哭,而是四处捡破烂,维持生计,五年过去了,小女孩以经成为了有钱人,但她还是穿的脏衣服,四处捡破烂,她朋友问她:你那么有钱,为什么舍不得用呢?她说:我要的,是成为有钱人,帮助别人。朋友又问:你怎么成为有钱人的?因为,一个老人。
因为一个老人,她成为了人身赢家!六年级:邓恒曦
第三篇:一个老人的问题
读《一个老人的问题》有感
六年级四班 金烨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文章——《一个老人的问题》。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了我,更深深地教育了我。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老人经常去一家酒店吃饭。他为了让大家都注意他,所以每次来时总是询问酒店的小伙计一个古怪的问题——“有人问起过我吗?”。小伙计不认识老人,所以前几次都如实地回答老人说:“没人问过他”。在老人最后一次来到酒店,摔倒在地,挣扎着想起来时,小伙子赶忙奔过去,两眼涌着眼泪,哭着说:“最近好像有人问过你,爸爸!” 读完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一次次走进酒店的情景。他每次问着同一句话:“有人问起过我吗?”然后便是喝酒,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孤独老人渴望他人关爱的急切的心理和失望的悲哀。前几次,老人悲哀地那样问时,伙计虽然心有不安,但还是如实回答了。但在老人最后一次来到酒店,摔倒在地,挣扎着想起来时,小伙子却赶忙奔过去,两眼涌着眼泪,哭着说:“最近好像有人问过你,爸爸!” 为什么小伙子计的回答内容前后不一样呢?也许,这个老人长年累月地等待他的儿子,或许他的儿子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但他渴望得到儿子,或者说是社会的关怀,让他知道人们并没有遗忘他。伙计在老人数次暗示下醒悟了。文章呼吁全社会关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要让他们感觉到孤单寂寞。也许,是这位伙计看到这位老人如此渴望得到他人关爱的急切的心理和失望的悲哀,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到了他的父亲是那样得爱自己,虽然没有甜言蜜语,但一言一行却都流露出爱意。自己却只会索取,不懂得回报,所以才有感而发,给予老人关爱。
想想我们自己呢?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渴了,妈妈去倒水;生病了,急得父母手忙脚乱……但是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想过爸爸妈妈也需要我们的关爱。而父母整天早早上班,晚上又要做饭,又要帮我们辅导功课……而父母却从未抱怨过,我们也总是觉得理所应当的,似乎就该享受到父母的关爱。我们必须学会感恩父母,感谢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感谢他们给予了我们人间最浓的亲情和最深的挂念, 给了我们无尽的爱,他们教会了我们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走出第一步,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说第一句话,是他们教会了我们第一个字,如果没有亲爱的父母,就没有我们的存在!
第四篇:一个老人的问题
一个老人的问题
酒店快关门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迈进门来。酒店酒保惊奇地望着这位陌生客人。看上去,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满脸皱纹,步履蹒跚,走起路来甚至跌跌撞撞,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右手拄着一根看上去已经伴随着他二十多年的拐棍。
老人一屁股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打了个手势,请酒店酒保过来,声音颤抖地问:“有人问起过我吗?” 酒保闹懵了,忙说:“没有啊!”
老人抬起右手,用手指揩了一下脸上的汗水,伤感地说:“那么,请给我倒一杯酒来,先生。”
老人叹着气,两只眼睛忧愁地望着门口,慢慢饮完了酒。随后,他用拐棍支着地,弯着腰,低着头,好像寻找坟地似的步出酒店。酒保目送着他,觉得他既可怜又古怪。
十多天过去了。一天夜里,当酒店最后一个顾客走出门时,老人的面孔又出现在门口。他一声不吭地挪进屋内,又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悲哀地问:“有人问起过我吗?”
酒保不安地回答道:“没有!”
老人抬起右手,用手指揩了一下脸上的汗水,像受了伤似的,喃喃地说:“那么,请给我倒两杯酒来,先生。”
老人一口一口地呷着酒,两只眼呆呆地凝视着门口。酒杯空了,老人用拐棍拄着地,慢慢站起身,缓缓地挪动着步子,磨蹭着出了酒店大门。
几个月过去了。一天夜里,老人又来了。“有人问起过我吗?”老人的眼里露出绝望的神色。
“没有!”
老人凄惨地说:“那么,请给我拿一瓶酒来,先生!” 酒保同情地问:“一瓶酒?”
老人点点头,抬眼看了看他,好像明白他正在故意找话说。
酒拿来了,老人喝着,喝着,喝光了一瓶。酒保的眼睛始终注视着他的脸。
老人用拐棍吃力地撑起身,向酒店大门方向挪动着步子。但一个趔趄,拐棍滑出手,他一下跌在地上。
他的两腿神经质地勾住一张桌子,颤颤巍巍地伸出右手,抓住桌子腿,挣扎着想站起来,但桌子倒了。
酒保赶忙奔过去,两眼涌着泪水,哭着说:“最近好像有人问起过你,爸爸!”
第五篇:关于老人的一个故事
关于一个老人的一个故事
五(1)班
汤初豪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想这也是全世界的美德。在我的老家有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王奶奶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她的老伴去世早,王奶奶一人把这五个小孩辛苦的都拉扯大,并且还帮他们成家立业了。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王奶奶到山上去捡木材,一不小心从山崖上掉了下来,把腿摔伤了,由于年纪高又摔得重,当时在医院是花了不少钱。后来还是落下了病根,导致行动不便。
出院那天兄妹们都为了付药费的事情,吵翻了天。王奶奶本想在老大家住几天,可被老大的借口推了回去,她又去老
二、老
三、老
四、老五家,都和老大的做法一样,推了回去。王奶奶只好无奈的住回了原来的那间土房子,那里不仅没有水电,而且又黑又潮,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村民们个个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刚开始兄妹们天天都送吃的去看王奶奶,可时间一长,他们都不愿意去了。说:“你送的少,我送的多,不公平!”你推我,我推你,从此送去的饭菜次数越来越少,可怜的王奶奶最后仿佛瘦如柴骨,但偶尔有些好心的邻居拉着这位王奶奶去她家吃饭。每晚,王奶奶总是以泪洗面。
有一个星期天,天气特别的好,躺在床上的王奶奶隐约听见有一群小孩在玩耍的声音,她艰难地爬到门口,对他们招手,叫他们过来,当小孩围来时,王奶奶白乎乎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她求孩子们帮她告诉村上的人说:“我有一个传家宝,一定要说你们看到了,是一块玉在一个杯子里,杯子是黑色、封闭的。”孩子们都非常乐意帮助她,几天的时间整个村子都知道了这件事,她的儿女们也晓得了这件事,并且都抢着去接老人到他们家住,照顾她。那间土房子里再也没有了哭声,只有在儿女们关爱下欢快的笑声,而且迎接她的是每天有人用轮椅推在树下和邻居们,朋友们谈有趣的事。
九年后的一天,王奶奶在他的儿女子孙的包围下,带着微笑走进了天国。临死前,她把杯子交给了村长,叫村长在他的儿女子孙们都到齐的时候打开给他们。那一天,她的儿女子孙们都到齐了,在众人的监督下,小心翼翼地打开杯子,杯子里有一张红纸,纸上画着有五个小孩围成一个圈,中间有一个大人,五个小孩分别拿着蜜,好像有要递给大人的意思。大家也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时她的大孙子看出来了,说:“意思是要让我们天天给父母甜蜜,感到开心。”说完,少年跑到他父亲的怀里说:“我一定会尊您,敬您,爱您的!”
王奶奶的儿女们顿时恍然大悟,含着眼泪,内心的惭愧显现出来。他们说道:“是的,这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啊!” 这一个故事值得我们去深思: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作为一名国家的少先队员,学校的学生,家庭的一份子,我们一定要在心里铭记,尊老、敬老、爱老,并且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和心里是相同的,因为我们照顾老人没有公不公平,没有借口,只有我们应该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