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老人守住的一个山村子

2019-10-12 19:3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九个老人守住的一个山村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个老人守住的一个山村子》。

行走杨集庵:九个老人守住一个村子

自从2013年夏天爬过峨庄的海上房之后,我便无可救药地迷恋上了这个虽然名字中有海,但实际上跟大海一点也不沾边的小山村。

虽然海上房早已破落,除了五六户舍不得本乡本土的老人之外,其余村民早就搬到了大山的外面,但我依然被它的沧桑、古朴所吸引。每每回想起海上房的残垣断瓦、老树昏鸦,回想起在那种恶劣环境下顽强而豁达生活着的耄耋老人,我都能发自内心地感觉,其实自以为混得灰头土脸的生活原来竟也是一种幸福。

再后来,我又爬了比海上房还要荒凉还要惊悚的源泉大寨。由一根八公里长土制索道跟大山外面相连的荒村,只有69岁的老赵一人留守。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飞扬浮躁的时代,那种貌似执拗的怀旧跟坚守,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终于,选定一个周末,我和朋友一行四人再赴峨庄,目标是跟海上房、大寨环境极其相似的偏僻山村——杨集庵。

杨集庵虽和峨庄搭界,但隶属于青州市庙子镇,海拔800多米,跟大山外面的交通极不便利。为了走出困境,父母都千方百计帮着自己的孩子走出了大山,原本140多人的村子,如今就剩下了九个老人常驻。这些老人年龄中最大的83岁,最小也有71岁。

2011年3月20日,《潍坊晚报》刊发的杨集庵系列报道让这个藏在深山中的小山村逐渐被外人知晓。很多看过那期报道的人都被震惊了,没想到就在自己身边竟然还有这么贫困落后的地方。

从此来自潍坊和淄博两地的义工经常来山上看望慰问这些孤独老人,沉寂了许久的小山村终于跟热闹沾上了边。

带队的朋友老家就在峨庄,因此我们此行并不绕道青州,而是从峨庄柏树村开始爬山。由于道路崎岖,我们的车子只能停靠在柏树村村口,从这里到爬杨集庵的山脚下还有大约六华里的山路。没等走到山脚,已经有一位朋友嫌累退出,于是我们杨集庵此行出师未捷先折一员女将,只剩下三个老爷们坚定地向山顶的那个村庄攀登。

在网上,驴友们谈及杨集庵,不乏“走不动爬,爬不动滚”这种既冷幽默又很真实的话语。一直在山脊上蜿蜒的石路,让我这种安逸惯了的大胖子苦不堪言。在休息了四回儿、新买的JEEP裤子被撕烂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杨集庵村头的那株老槐树。

村头的这株老槐树是杨集庵的标志之一,来村的驴友必在此拍照留念。我身后是同行的朋友在打电话,据说在这棵树下就是淄博本地信号,往里走一点就成了潍坊长途。

自从2011年3月潍坊晚报做了系列报道之后,这个偏僻的山村开始声名鹊起,我们刚进村就遇到了来自张店的两帮驴友团队。一年又一年,来村里探险的人越来越多,但村里居住的人却越来越少。

这老两口就是在驴友中口碑颇佳的彭先收老两口,老头今年77,老伴李守英也已70了。巧的很,李守英的娘家正是山下峨庄的东坡村,跟同去朋友的婶子还认识。

因为生活条件恶劣,老彭两个儿子都像其他村里的许多青壮年一样“嫁”到了淄博,女儿也嫁到了山下的一个村子,只剩下他和老伴相依度日。由于腰椎盘突出,行动不便,老彭的庄稼地都已荒废,只能靠5棵柿子树、10棵山楂树和10棵杏树维持生计。但老人并不悲观,认为这样的生活已经比老辈子强了许多。

由于多次上报纸和电视,老彭已经俨然成了杨集庵的名人,很多来此的驴友都在老彭家喝水休憩。后面用石块垒起的是老彭的祖宅,已经传了好几代,到他这里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

老彭特意领我去他家的堂屋看照片,其中最令他骄傲的就是那几个一年之中并不常来的儿女们。

这是2013年6月村里给七十岁以上老人拍的照,我说你俩62年结婚,那时已经是金婚了,不简单。老彭满脸疑惑地问我,金婚啥意思?

老彭给我看自己跟潍坊晚报记者们在村头大槐树下的合影,正是那几位记者让山外的人们认识了深山里的杨集庵,对此老彭是心怀感激,一个劲夸那几个记者是好人。

在杨集庵的后面偶遇一位开SUV上来的潍坊人,他说从那面上来的路非常惊险,不是特别熟悉的最好别开车,因为大部分路段无法错车。上面的那座白色简易房是系列报道之后由社区义工(潍坊)联合会与潍坊艺丰钢结构公司联合建造的爱心诊所,从此有医师执业资格的义工会轮流上山,为杨家庵的老人们定期、不定期地检查身体。

临走了,再看一眼这个大山里的小山村。我们相约,等连翘花开、漫山黄变的时候,我们再来!

本着不走回头路的原则,从杨集庵下山我们选择了另外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一边是山崖一边是峭壁,终点是从峨庄西岛坪的真武大帝庙出山。

当年正是《潍坊晚报》的这则报道让杨集庵这个山村被大家知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老人们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而言,那些有责任心的记者功莫大焉。

这是当年潍坊晚报刊发的一则照片,内容很煽情,说“山东潍坊青州市庙子镇杨集庵村,迎着晨曦,望眼欲穿的老人站在村头眺望着进山的小路,期待着孩子们那熟悉的身影出现,他的两个儿子,一年中只有他生日和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到他们的身边。”照片上的主人公正是招待我们热水喝的老彭——彭先收。

2011年3月。杨集庵九名全部常住村民跟村支部书记(左五)的“全家福”。当时这些老人年龄中最大的80岁,最小的68岁。2013年夏天,其中的一名老人因不堪病痛折磨在家上吊自杀,从此村里只剩下了八名常驻村民。

杨集庵的留守老人们相约到山下的杨集赶集,80岁的彭先用挑着老伴用了三天摘的20斤酸枣,走在崎岖的山上。

下载九个老人守住的一个山村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个老人守住的一个山村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们村子里最酷的老人

    我们村子里最酷的老人,终究还是死了。 这篇文章是知乎上一个问题的高票回答,问题是:你有没有特别想活出的样子?在此分享给大家。 ——社长 我们村子里最酷的老人,终究还是死了。......

    老人与山

    人物:老神头,老板A,杨树林,老板B,关头强,两个跟班。 道具:大山,铁锁,关头强的安全帽背心,杨树林正装,合同×3,笔×3。 第一幕 (倒数三声音效)画外音:现在插播一则最新消息,据传,有一身患绝症危在......

    读《一个村子里的中国》有感

    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 这本熊培云先生历时十年,花费大量心血的书和精力的著作,没花太多时间就读完了。从语言的角度讲,写的蛮精炼易懂的,“小堡村”的村民应该也读得懂。......

    一个老人的问题

    一个老人的问题 酒店快关门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迈进门来。酒店酒保惊奇地望着这位陌生客人。看上去,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满脸皱纹,步履蹒跚,走起路来甚至跌跌撞撞,鼻梁......

    一个老人的问题

    读《一个老人的问题》有感 六年级四班 金烨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文章——《一个老人的问题》。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了我,更深深地教育了我。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老人经常去一家酒......

    “四六”民主管理法造就了一个和谐的村子

    “四六”民主管理法造就了一个和谐的村子陈安村能够由乱到治,村民们普遍认为,关键是村党总支带领群众建立了一套村级事务民主管理的好办法。 村民议事“六日谈”。每月6日是村......

    关于老人的一个故事

    关于一个老人的一个故事 五(1)班 汤初豪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想这也是全世界的美德。 在我的老家有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王奶奶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她......

    因为一个老人(500字作文)

    因为一个老人_500字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来了,圣诞老人也来了,小孩子们都挂着圣诞袜,都希望有一个大大的礼物。 在一条街上,老人说:小妹妹,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礼物呢?我想得到一个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