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重要意义。建设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对于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缓解“行路停车难”,对于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绿色杭州”,对于建设健康城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公司运作、规范经营,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求,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设施、统一平台”和“网络布点、通存通取”的管理办法,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提供免费、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破解“行路停车难”,打响“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
3、建设目标。到2009年底,完成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一期工程,服务网点达到1000个以上,公共自行车数量达到50000辆以上。在主城区建成网点布局合理、服务质量优良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二、加强经营管理
4、组建运营主体。依托市公交集团公司,组建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运营主体,承担有关建设和运营工作。
5、坚持免费服务。实行有限时间内的免费租赁,倡导“随用随
骑、骑后速还”的用车理念,鼓励市民选择公交、自行车换乘等方式出行,并对公共自行车与公交换乘乘客实行优惠。
6、建设信息系统。加强车辆管理信息系统、车辆调运管理系统、IC卡资信收费系统、自行车停车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和自行车防盗系统等的建设,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
7、提高运作能力。在坚持公益性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广告代理的合作模式,拓宽项目收入来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8、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内部运作基础管理规章及安全预案制度,拟定服务公约、服务须知、自行车乘行指南等,明确服务对象、使用者义务,简化租还手续,建立服务投诉处理体系。
9、提高队伍素质。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服务人员主要通过招聘“4050”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公交富余人员等方式解决,并开展相应培训,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管理、规范服务、文明待客,提升服务品质。
三、加快建设服务网络
10、编制网点布局规划。市规划局负责编制杭州市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服务网点布局规划,在科学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发展预留空间。
11、明确配套设施用地。新建、扩建、改建道路及铁路客运站、长途汽车站、客运码头、地铁站点、公交中心站及首末站、大型文化娱乐场所、大型居住中心、旅游景点和体育场馆等项目时,按规划应设置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设施的,在工程方案设计中要明确配套用地。市建委要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把关。
12、加快服务网点建设。需利用原有城市公共设施设置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设施的,其具体选址在征求所在地城管部门、街道社区的意见后,报市城管办确认。市城管办要做好相关的选址协调工作。
四、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13、编制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由市规划局负责,编制和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以促进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14、加强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市建委要结合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做好自行车道建设工作,建设慢行交通系统示范区。
15、规范慢行交通系统管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要加强交通综合管理,改善慢行交通环境,防止机动车等对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等慢行道路的侵占,切实保障行人和自行车路权优先,提高慢行交通系统使用效率。
五、做好保障工作
16、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快网点建设、加强运行监管、强化运营保障、加大协调力度,建立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有关区政府、市发改委、市建委、市城管办、市规划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物价局、市法制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市城投集团、市公交集团等单位有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办。
17、强化社会监督。建立社会参与及监督机制,由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负责,成立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社会监督委员会,在公共自行
车网点规划、建设及服务规范、标准制订等工作中,通过听证会、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征求市民意见。
18、规范行业秩序。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市城管办全面负责公共自行车服务的管理工作。市工商局、市城管执法局分别对无照或超范围经营自行车租赁业务和未经审批擅自占道设置存放点的行为进行查处。
19、加强安全保障。不断提高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安全防盗水平。市公安局负责各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的夜间管控巡防工作,加大对恶意破坏城市公共自行车和服务网点设施、偷窃公共自行车、故意扰乱经营秩序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20、倡导社会诚信。将个人信用作为公共自行车租赁依据,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1、加大宣传力度。市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对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宣传推广力度,倡导市民绿色出行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鼓励利用公共自行车开展竞技、健身、旅游等多种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和中外游客了解和使用公共自行车。
第二篇:公共自行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范文]
公共自行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 公共自行车项目要被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唯有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才能奏效。理由如下:
1)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依靠租金收费、商业广告经营不足以长效发展;
2)政府才可以对项目的整体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规划;
3)政府出面,才可以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对项目建设和运维管理的有效支持与合理配置;
4)政府倡导并大力宣传推广,才可以使民众转变交通出行观念。
时至今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实践都证明,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是该项目成功的基础。那些宣称不要政府投资甚至还可以补贴政府的公司在运作该项目后往往留给政府一个“烂尾”工程。
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广告经营是否能够对运营费用进行全额补贴?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来看,设想通过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广告经营全额补贴运营费用或者项目的整体设备投资都是行不通的。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广告资源应该适度开发。目前国内尝试的开发方向过于简单,基本上是纯粹模仿公共汽车站台的形式而忽略了公共自行车站点的独特性以及服务受众的人群特点和需求。我们认
为,“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广告形式应突出其服务性、便利性和惠民性的特点。
第三篇:南京财经大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
南京财经大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人才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工作水平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实验室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工作,在学校整体改革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做好实验室建设工作,切实发挥实验室在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的作用,经学校研究,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教学科研为宗旨,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加强协调,强化管理,提高效率,构建具有南京财经大学特色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原则
1、适应需要原则
实验室建设必须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相协调,并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为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撑。公共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应以满足全校公共基础课教学需要为目标,建设规模应以在校生(设计)规模、上机与实验课程门数、上机与实验(听力)课时数等主要因素为依据确定;学科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应以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为目标,建设规模应根据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及学科、专业的建设目标等因素确定。
2、统一规划原则
实验室建设应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新建与改造相结合并以集中建设为主的思路进行统一规划,实行分类指导,采取委托管理的模式,加强协调,强化管理,提高效率。公共基础实验室委托学校实验与教育技术中心直接管理;学科专业实验室所有权属学校,但委托相关院(系)代理日常管理,实验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分步实施原则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和部门财力的实际,有重点地分步实施建设。
4、资源共享原则
各类实验室均有义务按其功能在全校范围内提供资源共享。教务处代表学校行使实验室资源调度使用之职权,物资设备处代表学校行使实验室资产监管之职权,各受托管理单位有义务履行实验室财产保全之职责。
三、实验室分类及其服务功能
学校实验室分为两大类四小类:
(一)公共基础类实验室
1、公共基础实验室
面向全校服务,满足全校公共基础课、部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上机和实验(听力)教学的需要。
(二)学科专业类实验室
1、省级重点实验室
面向全校及社会服务,满足相关学科、专业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并为社会服务提供支持。
2、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面向全校服务,满足相关学科、专业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并为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创造条件。
3、普通实验室
面向所在院(系、部),在为所在院(系、部)各专业教学及教师科研服务的同时,根据需要有义务接受学校安排承担其他院(系、部)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体制
1、校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
为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学校成立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分管校领导、教务处、科研处、物资设备处、实验与教育技术中心、监审处、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及实验室建设项目论证的组织、实验室使用效益评价的组织、实验室财产与安全的督查等工作。
2、教务处
负责各类实验室建设的规划管理、实验教学的调度安排、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
3、科研处
负责我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检查、指导、评估、验收和科研项目立项管理等各项工作。
4、物资设备处
负责各类实验室设备与仪器的组织采购和监管工作。
5、实验与教育技术中心
受学校委托,直接负责公共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并制订相应管理规章制度;协助做好学科专业类实验室的有关技术保障。
6、学科专业类实验室各受托单位
受学校委托,负责各实验室的业务建设、接受并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实验室日常维护与管理、实验室与财产安全等工作,制订相应的管理实施细则。
7、实验室主任
各实验室必须聘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由各受托单位负责聘任并报学校人事处、教务处备案。实验室主任主要负责组织各实验室的业务建设、日常维护、安全管理、承接和落实教学及科研任务、管理实验室兼职队伍等工作。
五、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运行流程
1、制定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建设计划
学校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建设计划。
2、实验室建设立项申请报告的提出
实验室建设立项申请报告由立项申请单位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立项申请单位根据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建设计划,可提出立项申请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简况、项目概况与覆盖课程、项目任务与基本定位、项目设计方案与建设计划、项目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资金与人力等实施条件、可能的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专家组论证意见等。
3、组织论证
教务处受理立项申请报告之后,提请校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论证。
4、实施建设
立项申请通过论证之后,由学校物资设备处牵头组织设备和仪器的采购,立项申请单位须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立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5、投入使用
实验室建成之后即投入运行和使用。运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及后续建设,按照前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体制”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实验室效益评估与年检
定期检查和评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情况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一环。学校建立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每年对各实验室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与质量、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设备完好率、实验室制度建设、实验室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效益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院(系、部)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七、实验室建设经费来源
实验室建设经费要采取多渠道筹集的方法。
1、上级财政拨款
2、学校资助
3、院(系、部)配套
各院(系、部)应根据本单位创收情况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特别是实验室后续内部建设。
4、对外社会服务及科研服务收入
在保证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前提下,凡利用实验室进行对外有偿服务的,应将其收入的10%投入实验室建设。
5、对外合作获得的资助和捐助
在对外合作过程中,合作对方给与的专项资助和捐款应当投入实验室建设。
八、本实施意见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公共自行车使用管理和借用服务方案
晋江世茂御龙湾 世茂御龙湾公共自行车使用管理借用服务方案
目的:为提升晋江城市文明水平,促进城市和谐,全民投入健康健身
适用:晋江世茂御龙湾公园
开放类型:公益(免费)
公益项目:多人骑自行车
开放时间:冬季08:00~17:00夏季:08:00~18:00
现场管理人员:待定
车辆借用/归还地点:城市之眼之眼广场
车辆使用管理
一、车辆管控路线及人员安排
1、行驶路线:城市之眼广场~世茂售楼处环湖路~东广场~世茂二期展示区;
2、车辆停放:城市之眼广场;
3、车辆管理人员为:4人(3班运转,白班2人,夜班1人,休息1人),白班1人负责车辆借用登记,另一人负责登记和现场应急巡查;
二、车辆借用/归还管控
1、借用者凭借使用协议签订边条作为归还换取证件依据;
2、车辆借用:需凭有效证件作为借用抵押条件(身份证、驾驶证等);
3、车辆押金:100元;
4、车辆借用/归还管控:一次性借用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若超过2小时则按每分钟1%从押金中抵扣直至扣完;
三、车辆借用条件
1、借用者需凭有效证件和押金作为保证抵押,并签订“车辆使用承诺书”;
2、需年满18~60周岁者;
3、身体无任何使用障碍者;
4、无酗酒、精神等疾病患者;
5、使用过程中需文明遵守交通规定和路线(详细签订使用承诺书);
四、车辆损坏赔偿
1、车辆丢失:赔偿2000元(车辆购买及喷绘价格成本为每辆2000元),签订“车辆借用承诺书”;
2、车辆借出后:爆胎赔偿50元,刮伤50~100元,撞坏200~500元;
五、特别声明
车辆借出后造成任何意外均由借用者全权负责。
晋江世茂御龙湾售楼处
2012年12月21日星期五
第五篇:班组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
班组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
一、开展班组建设的总体思路
班组是企业内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它是根据企业内部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作业单位。是一个企业的最基本单元,企业各项具体工作要通过班组来完成,企业的安全生产要靠班组来实现。班组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具体实践者。班组素质的高低,体现和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参与市场的竞争力。班组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决定着企业整体实力,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进一步全面提升我局的管理水平,根据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动员我局全体职工积极参与,有效地开展班组建设,按照我局生产经营的需要和专业配备,大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岗位比武,培养和造就一批岗位能手和技术标兵,促进和带动全局职工业务技能的不断提高。
完善班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定置管理水平,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工作规范、培训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班组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行为准则,在管理办法上不断创新,不断强化班组长的科学管理培训,深化细化班组科学管理,努力拓宽班组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推动班组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开展班组建设,增强班组的职工光荣感和责任感,有效激发所有职工的工作激情,使职工通过劳动和创造获得企业认同感和成就感,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职工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技术素质,齐心协力干好工作,加强班组整体战斗力,将我局各班组逐步建设成为一个个团结协作、敢于吃苦,能打硬仗的集体。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
二、班组建设规划
遵循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按照电力市场发展要求,建立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选树、培养以专业技术带头人、专家能手、高级技师、核心工种为主体的企业职工骨干群体。
在全局范围内推进特色型班组建设,积极探索并建设一批安全自控型、优质服务型、营销创收型、成本控制型、民主管理型等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班组队伍,将我局班组逐步建设成专业技术领先,专业间相互协作具有强烈安全意识和技术优势的专业团队。
各管理科室间不断适应电力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和电力企业改革与发展新任务,大力推行学习型和创新型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创新能力,使学习成为组织运行的基本状态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开拓视野,认真把握电力行业发展的方向,推行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并指导全局职工明确学习方向,针对电力
系统新技术的应用,协助班组职工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掌握,指导工作实际。建立起具有导向化学习型组织的科室。
根据我局实际情况,将我局班组建设按四年时间,四个阶段分层次、分步骤,逐渐推进,从今年到2004年底,从班组基础性建设开始,按安全管理,生产技能培训提高,班组基础常规活动有效开展,使班组生产安全、检修工艺、现场文明等工作有长足的进步,并不断班组人员技能和素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各种技能、素质培训班、测评考试或技术比武,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提拔人才,将合适的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逐步将班组建设工作纳入规范化,正常化,形成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职工岗位技能不断提高和班组实力逐步增强。
2005年在班组基础建设和规范化建设进程中,过度到班组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班组工作和管理标准化,制定班组建设标准,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尽量详尽列出工作步骤,推敲方案安全可行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形成各自独特的班组施工工艺标准、安全控制标准,班组活动规范及标准,规范班组管理台帐,安全活动,班组的工器具管理,班委会、民主生活会以及政治学习会,QC小组活动,合理化建议,培训工作计划、试题库管理、培训记录,劳动管理,班长值班记录、值长值班记录、生产管理等班组管理和日常工作逐步标准化。
2006年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极推广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工具实现班组管理的现代化和无纸化,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局域网和信息管理功能,规范班组台帐,实现班组管理公用信息和技术资料的共享,实现企业内部技术资源的共享,如专业、班组的技术讲座等培训内容的学习和交流。减轻班组负担。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拓展识才、育才、纳才、容才渠道,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工作氛围,力争通过四年班组建设活动,使我局能够产生一到两个省公司系统业务水平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优秀班组,并力争培养和塑造出省公司系统专业技能标兵和专业突出的先进典型。
三、班组建设实施意见
1、班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按照我局班组专业分工、工种要求对全局各班组按安全自控型、优质服务型、营销创收型、成本控制型、民主管理型进行班组分类,制定各自班组建设目标,从安全工作、生产技术工作、营销工作、班务管理、员工培训、思想政治保证等方面全面展开,共同推进,确保班组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各职能管理科室、各部门协同各班组按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和企业内部劳动分工与协作对本部门、本班组的专业和任务要求,制定本班组班组建设目标和标准。
2、遵循电力生产规律,运用电力企业涉及的专业理论,依据国家和行业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程,结合电力企业各工种、各专业实际,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充分发挥企业安全检察管理组织功能,使企业安全管理机制有效运转,并注重不断完善和改进安全体系,使安全责任制真正落实到班组、落实到每一位职工,真正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岗位技能。
班组内部探索并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防范机制,从防止未遂、异常做起,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对每个岗位的工作及所管辖的设备和即将开始工作的危险点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测,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防范措施,保证设备和工作全过程的安全。分清明显的危险点和潜在的危险点。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预测危险点,对每一项工作、每一台设备、每一条线路、每一件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对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地点、环境、工作条件、使用的工器具和人员情况等,预测工作中可能出现危险点,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防范。分析、预测危险点的工作要从班组和每个人做起。确保每一位职工都能作到工作前分析工作危险性质,进行有效预防,在安全的范围内,按照本工种作业程序从事生产实践活动。使安全管理活动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始终,作到工作前预防,工作中可控,工作后总结,逐步建立形成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安全管理信息和思路。保证每个职工都切实负责,遵纪守规,使每个班组形成具有本工种特点的安全工作模式。
3、生产管理部门要对各生产班组技术现状进行调研,摸清全局各生产班组技术管理情况,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协助各建立和完善班组设备台帐、图纸资料、技术规范。
4、加强党委对班组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努力把工作落到实处 班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党政工团各个方面。因此,全局党政工团各级组织都要明确自己在班组建设中的职责,找准位置、选好角度,主动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优势,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紧密结合,经常了解分析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善于总结和推广班组建设工作的经验。
5、根据班组建设开展,努力研究和探索班组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保持班组建设连续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管理方法,将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运用到班组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提高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