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行车盗窃活动的现状与治理修1(本站推荐)
当前自行车盗窃活动的现状与治理
余达红
内容摘要:当前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被盗现象的普遍存在,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公害”。自行车被盗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只有在深刻了解和认识自行车盗窃活动规律、特点的基础上,才能从系统、整体的层面角度出发,解决和治理好自行车被盗问题,还社会于和谐状态。
关键词:自行车盗窃治理
中国素有“自行车王国”的美称。简便、经济实惠、利用率高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在较长时间内仍是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无法取代的。而自行车被盗现象的普遍存在,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公害”。无论是以户为单位,还是以个人为单位,恐怕都有被偷盗自行车情况的发生。其危害与影响是巨大的:
一是侵犯公民的财产权利。在我国,自行车是城乡群众基本的代步工具。据统计,2005年,我国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120辆自行车,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98.4辆自行车。全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4.7亿辆,其中普通自行车为4.2亿辆,电动自行车5000万辆。可以说,自行车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自行车安全管理一直是影响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民生问题。据调查,近几年来,全国每年被盗自行车近400万辆,其中电动自行车是70多万辆,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注:新华网2007年2月28日报道)。总体上看,当前的自行车被盗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些地方甚至愈演愈烈,直接侵犯了公民的财产安全。
二是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当前,自行车被盗数量多、涉及面广,发案数量呈增多趋势,尤其是电动自行车被盗案件大幅上升。近一半的城市普通居民家庭都有自行车被盗的经历,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家庭被盗自行车在两辆以上,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直接的治安问题。“自行车被盗问题已经成为群众‘讲着烦、听着忧、想着堵’的大事”。它涉及千家万户,涉及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三是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建设发展。自行车被盗已经成为当前大范围、大面积、普遍性的治安问题。对弱势群体或普通家庭而言,自行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自行车被盗侵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破坏的是社会和谐与治安稳定。“群众利益无小事”。若是任自行车被盗蔓延和扩大,将使公众产生极大的心理逆反,对政府形象大打折扣,出现社会矛盾的隐性积累,威胁和破坏社会治安的稳定。同时,自行车被盗延伸出自行车的修理、改装、加工的一度恶性发展,购买赃车严重,使得自行车正常的市场秩序受到冲击,严重威胁到经济建设的发展。
因此,打击自行车盗窃活动,已经成为当前突出的治安问题。
一、自行车盗窃活动的现状
(一)自行车防范手段不力
中国人口密集,自行车数量多,使用率高,成为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但车主停车随意性大,且大多无人看管,有时还可以发现未锁的自行车,为窃贼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自行车锁防盗性能差,很多自行车锁很容易被其他自行车钥匙套开,或一撬就开,不能起到防盗的作用,以至有的车主为防盗在一辆自行车上配上多个车锁。
(二)销售赃车容易
对盗窃自行车者来讲,除少数是供自己或亲友使用外,绝大多数是卖出去获得金钱。随着市场经济的带动,全国各地旧货市场有很大发展,普遍存在销售二手自行车的地下市场,且交易很活跃,一辆档次不错的自行车一般几十元就能买到,其来源多为被盗自行车。
(三)购买赃车廉价
自行车是城乡群众基本的代步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些低收入群体的重要财产。大多数骑车族的法制观念是较强的,他们尽管也有车被盗的时候,但从来都是到正式商店购买自行车。然而也有很大部分人员,则往往看重廉价的赃车,哪便宜哪方便就到哪里买。他们在黑市、在街边以低价购车,客观上造成了销赃的场所,为偷车人的暴利提供了方便,刺激了赃车的“盗、销”两旺,助长了盗车人的嚣张气焰。求购者贪图便宜,为盗车者提供了市场;盗车者则盗车、卖车,从中渔利;地下交易市场的存在,形成了盗车者盗车、卖车,车主买车、丢车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又直接或间接刺激盗车者继续疯狂作案。
(四)安全管理不严,法律惩处力度较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的普及,自行车的管理出现一些漏洞。近年来,多数地方对自行车不再发牌发证,一些地方缺少自行车存放场所,并且缺乏看护力量,相应的管理措施没有跟上,使得自行车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在打击自行车盗窃方面,群众报案少、报案难,民警查破案件难度大,取证难,没有形成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的合力,缺乏专门的研究和专项治理。从法律适用上看,多数地区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在1000元以上,盗窃一辆普通自行车够不上刑事案件标准,使得自行车盗窃案件法律惩处力度不够,客观上造成自行车被盗的泛滥。
近年来,盗窃自行车问题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和安全感。为此,公安部、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六部委决定自2007年3月至7月,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活动,迅速遏止自行车被盗案件高发势头,维护广
1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自行车盗窃活动的特点
(一)手段的多样性
盗窃自行车,关键是开车锁,只要打开车锁,而且无需太复杂的工具,就能实现对自行车占有、使用、处置及受益。当前,自行车盗窃手段主要表现为:
1.顺手牵羊
车主一时疏忽大意,匆忙中忘记锁车或,只需离开短暂时间而不锁车,正好给盗车贼顺手牵羊创造有利的条件,乘机将自行车偷走。这种盗窃案作案方式时间短、速度快,不易被发现,是盗车贼最理想的盗车方式。
2.守株待兔
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出没于自行车频繁停放的场所,并蹲点守候,一旦发现车主将车停下又忘了上锁,随即将车盗走。
3.单刀直入
直接利用钢锯、锉刀、螺丝刀、铁锤等工具,通过锯、钳、扭、砸等方式将自行车车锁损坏,盗走自行车。一般适用于无人看管的自行车。此种作案手段多1(注:中国新闻网2007年2月28日报道)
在晚上使用,但应用较少。
4.移花接木
盗车人先将自行车搬到隐蔽角落或者用其他交通工具转移自行车,再通过开锁方式打开自行车。这种盗窃自行车手段适用范围广,对所有的自行车均可适用,但作案时间较长,易被发现。
5.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即套锁。盗车贼事先准备一套或一串钥匙,利用自行车车锁防盗性差、容易被“套开”的情况,套开车锁,盗窃他人自行车。这种作案手段隐蔽性强,不易发现,且成功率高,应用较多。
(二)“盗、销、购”自成体系
与入室盗窃比较,作案难度相对较大,从踩点、撬门、寻找财物、携物离开到销赃等,费时费力,故行为性成本较大。而盗窃自行车则全然不同,只要选准目标,很少不成功的,所花费的时间一般在三分钟之内,熟练者可在一分钟内得手。作案后,随手将所盗的车骑走,现场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行为成本很小。一旦得手,则随即销往旧货市场或者专门从事自行车加工的行业,对车辆进行翻新或改装,这些为盗车者提供了巨大的利益空间和条件。与此同时,社会众多的消费者,一些人道德水准低下,法治意识淡薄,对赃车等非法物品情有独钟,趋之若骛,贪图小利,形成了旺盛的赃车需求。需求的大量存在,无疑会诱发自行车盗窃,导致自行车被盗问题陷入恶性循环。这些,在客观上形成了盗窃、销售、购买的产业链接,也是自行车盗窃问题难以禁绝的重要因素。
(三)作案成本低,成功率高
自行车在中国是非常普及的交通工具,居民楼院、大型商场、超市、网吧、银行门口、医院、学校、宾馆、饭店等,随处都有。从对自行车目标的选择上看,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作案时间的选择也非常灵活,白天、黑夜、清晨、傍晚等,只要机会存在,任何时间都是作案的时机,没有固定模式可言。自行车盗窃的物质成本也很小。大多作案工具价值极为低廉,多为旧的螺丝刀或钢筋、扳手等自行加工而成的工具,作案者投入很小。同时,自行车盗窃的法律风险也不高。许多作案人被抓获后,仅仅承认被抓的那一次行为,对于其他作案情况矢口否认,而对于自行车盗窃中的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各地并不统一,使得作案人常常只是以行政处罚结案,难以起到震慑作用。另外,在自行车盗窃中,成功率非常高,这也是案件增多的一个原因。
(四)作案行动诡秘
行为嫌疑人作案时目光集中注视于车锁。一般正常人行走时,目光是平视追随行人,走动没有目的性。而偷盗自行车嫌疑人因自身惯用的盗窃手段不同,在作案时会挑选自身手段能够打开的车锁,嫌疑人会尽量靠近成排的自行车低头行走,用余光观察,以便能看清车锁。初次作案者在自行车停放处经过时,往往低头左右寻找目标,一旦选定目标立即下手作案,或前行数米后返回作案。“惯偷”则从自行车停放处经过时,一般低头用眼睛余光寻找目标,有时用打手机、挠头、系鞋带等行为掩饰。一旦选定目标不会立即作案,而是继续前行离开目标一段距离后,站着或坐着观察四周情况,或者在现场往返行走数次,确定安全后才返回作案。有的嫌疑人甚至在选定目标后离开现场,到附近胡同、小区等人员稀少的地方,再突然转身观察身后有无跟踪人员等。一旦嫌疑人察觉情况异常,会立即终止作案,逃离现场。
三、整治自行车盗窃活动的基本对策
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自行车盗窃作案者,排除盗车自用外,都是要将赃车转变为金钱。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盗车过程大致由盗车、藏匿(或者拼装、组装)、寻找“客户”、“销售”等四个环节组成,而且作案人都是尽可能以最小成本(风险)取得最大效益。要治理自行车被盗,必须从盗车的各个环节入手,最大限度的抑制盗车各环节的成功率。但这项工作涉及面广,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整体、系统出发,需要付出极大努力。
(一)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防范控制水平。
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1.积极推进自行车看管力量建设。紧密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会同各级综合理治部门,增设自行车停放点,建立专职治安巡防队、停车管理员,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动态巡控和静态安防能力;
2.推进技防设施建设。在偷盗自行车案件高发社区、部位,安装监控探头,实施动态监控;当然,还可以从自行车的锁具入手,开发一种实用、廉价且不易为作案者掌握的锁具,以增加作案难度,延长作案时间。
3.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综治、街道、居委会,以及物业、停车管理等单位,在人流量大、易发生丢失被盗地区专门设立了自行车存放处,安装“地桩锁”。同时,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将自行车存放设施与新建、改建居民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从源头上解决自行车看护问题;
4.大力推进宣传教育工作。通过采取媒体宣传、举行发还仪式、张贴悬挂标语等形式,营造打击治理工作的强大声势,并教育群众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安全有序停放自行车,不购买来路不明自行车,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达到减少违法犯罪的目的。
(二)抓意识防范,强化群众防盗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将教育宣传作为防范的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多途径全方面加强对群众的安全防范宣传,不断提高防控盗窃的能力,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防范的“有心人”。要针对自行车盗窃案件发案规律特点,采取相应的宣传方式提醒群众、单位加强防范。通过采用流动黑板报、张贴提示宣传画、治安信息栏等形式在案件易发地段部位、小区出入口处宣传,编印车辆防范知识的安全防范手册,发放到辖区每户居民家中。在街面安装各类广告牌、悬挂横幅,重点宣传反盗车,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定期向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发布预警信息,征求防范意见和建议。此外,对停放在街面过夜的车辆,由巡逻队员在车辆上放置“防范提示卡”,提醒车主增强防盗意识。
(三)强化行业场所管理,增加街面见警密度,全面提高阵地和社会面控制水平。
通过加强治安防控网建设,不断强化对行业场所的管控力度与深度,特别是以自行车修理点、二手市场、旧货市场等行业场所为重点,开展网上侦控和实地摸排,准确掌握偷盗自行车的重点地区和收销赃犯罪交易的窝点,并逐一建立台账,适时开展多警种、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打击整治,彻底铲除违法犯罪窝点。刑侦部门依托违法犯罪信息系统,建立了盗、销自行车违法犯罪人员“黑名单信息库”,定期将偷盗自行车案件的分析和高危人群情况通报相关部门,协调组织警力围绕偷盗自行车警情高发部位、高发时段,有针对性地加大防控力度,增加街面有警时间和有警密度。同时,针对自行车非法交易活动频繁的区域,设立了二手自行车临时销售点,方便群众购买自行车,切断盗、销自行车违法犯罪活动的链条。
(四)抓巡逻查控,全力打击盗、销自行车现行犯罪。
要根据自行车被盗案件发案规律特点,及时调整警力布局,把警力投放在案件高发时段、高发地段和高发部位,紧扣“查、卡、巡、盯、守”五个环节,在盗窃自行车易发案区域和重点部位进行蹲点守侯、巡逻盘查,努力查获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现行,有效遏制自行车被盗案件的发生。对二手自行车交易市场、废旧物资收购站点、自行车维修点等重点行业以及出租房屋、废旧仓库、施工工地等重点部位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有针对性的大力物建治安信息员和特情耳目等秘密力量,进一步加强阵地控制。
第二篇: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盗窃案件
在“三访三评”大走访活动中群众
最为关注的问题思考之四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案件
一、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案件犯罪分子作案的特点
作案人员的构成。作案人员主要是相邻县市乡镇无业人员为主,有时又有熟悉情况的当地人员掺杂其中,他们中大多数文化程度低、年龄在15至30岁之间,没有正当的收入,多数有盗窃前科,结伙在一起流窜作案,得手后立即逃离作案地藏匿赃物或者直接驶向事先联系好的买主。
(一)作案的手法。犯罪分子选定的目标主要是以未加防盗锁或只安装简易链条锁的车辆,而犯罪分子使用简易的改锥、十字锥等工具只需半分钟到几分钟就可以将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车锁撬开,然后从容的发动车辆离开。但也出现过极少数团伙将上锁车辆抬上面包车或货车的案例。最近的盗窃电动车的案件有向只盗取价值较高的蓄电池的发展趋势。
(二)作案的时间和地点。犯罪分子作案的时间偏爱于夜晚,这主要是晚上治安防范力量薄弱,加之居民多习惯将车辆停放在自己的住所或者休闲娱乐的场所附近,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因此成为犯罪分子夜间作案的理想目标。
二、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案件高发低破的原因
(一)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数量多、分布广。由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很普遍,实有数量和增长数量都很大,民众的需求非常旺盛。对于犯罪分子来说这无疑是容易得手的目标,再加上公安机关对于摩托车的管理不如汽车严格,电动车又不用上牌照,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统一的法律条款进行规范。
(二)车主的防范意识不强,防范措施单一。由于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已算不上是昂贵的消费品,车主一般对于它们的停放选择都比较随意,街边路口、居民楼梯口或小区车棚,即便是车棚也是敞开式,基本上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致使偷窃者有机可乘。另外,许多车辆没有安装防盗锁,或者是只有简单的链条锁,形同虚设。
(三)停车场所防范不到位。从发案的情况来看,车辆被盗地点多在商场门口或广场街道路口,这些场所人流量大,停放的车辆也多,来往人员复杂。涉及场所的单位对于门前停放的车辆多数处于不管不问的状态,认为应该属于公共交通部门管理,致使门前车辆乱停乱放,无专人管理,给盗车者可乘之机。
(四)防控网络不健全,防范手段单一。目前防控人员主要由巡逻民警、保安队伍和义务巡逻队构成。但是巡逻民警的巡逻面广、线长、人少,因此容易顾此失彼,给犯罪分子留下漏洞。同时,有的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和卡口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防范网络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技防的效果。
(五)打击力度不够,造成恶性循环。由于作案人员流动性很大,作案以后又迅速逃离现场,当地公安机关破获的案件主要是抓现行,导致破案率偏低。同时在公安机关抓获的嫌疑人中,青少年占很大的比例,有的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因此只能教育,经训诫后由家长领回家,无法给予刑事处罚。
(六)销赃容易、追赃困难。犯罪分子盗窃成功后急于出手,往往将车辆折很低的价出售,而部分群众对购买赃物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有侥幸心理,为了贪图便宜,置法律不顾,明知赃车也购买,成为盗车犯罪发展蔓延的推手。但是相对于盗窃成本,破案成本不但高,而且破案后,对于追赃来说,由于交易不受控制,买主身份确认等原因,往往十分费力且效果不佳。
三、打击和防范对策
(一)加强治安耳目和刑事特情建设。辖区派出所和一线案侦部门要切实加强治安耳目和刑事特情建设。在机动车修理、公共复杂场所、旅店业和娱乐场所等地方物建合格的人员建立治安耳目和刑事特情,随时为公安部门提供线索,对于为侦查破案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的人员和普通群众都要“舍得奖励、敢于奖励”,逐步建立起良性循环的情报网络体系。
(二)加强跨区域联系和重点人口的管理。公安机关要积极开展“涉盗人员”的摸排和日常管理工作,首先要将辖区内的有盗窃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前科人员全部纳入重点人员管控,其次摸底排查出和此类人员交往密切的可疑人员,将他们也纳入重点监控管理的对象。同时,由于盗窃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犯罪分子多选择相邻县市异地作案,我们还要将强和相邻县市的公安机关的联系和合作,建立起一条高效的信息资源流通、共享的渠道和平台,并通过此平台做到对临近县市周边地区“涉盗重点人员”的全盘掌握,随时监视他们的行踪,一旦作案可以点对点的精确打击,做到快速准确、出其不意。
(三)加强防范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张贴标语等多种媒体,加大安全防范宣传力度,使群众意识到盗窃摩托车犯罪对社会发展和治安稳定的危害性,了解到购买赃车是一种触犯法律和提高犯罪分子盗窃积极性的行为,要树立广大人民群众杜绝购赃、销赃的意识。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打击盗车犯罪。同时,教育市民不要随地停放车辆,将车辆停放入库或停放在有人看守的地方,锁好车锁以减少案件的发生。
(四)完善复杂场所人防技防。通过统筹规划完善“天网视频监控系统和治安卡口系统的建设,同时派出所和巡警大队在加大居民区内巡逻力度,加强对商
业网点门前的巡逻,提高在这类场所的“见警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动员大型商场、有关单位开展群防群治,有条件的采用技防和人防相结合,没有条件的要采用人防。如果这些网点和单位门前治安防范到位,盗窃车辆案件必定会有所下降。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以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在摩托车、电动车上推广安装价廉物美、操作简单的GPS定位追踪仪,一次性投入2、3百元,每年100元左右的服务费还是大多数车主可以承受的。GPS定位追踪仪的普及对于打击此类犯罪的作用十分明显,可以说式高科技打击预防犯罪的典型。
(五)交警部门和派出所加强源头管理。交警部门要加强对摩托车、电动车的路查路检,一旦查获可疑的车辆要立即扣下,并及时联系派出所对车辆进行进一步核查,发现赃车务必要做到顺藤摸瓜、一查到底。派出所要安排布置警力对各种容易藏匿赃车的场所进行日常性的清查、让被盗车辆失去藏身之所。
(六)加大打击力度。摩托车和电动车犯罪一直是百姓最深恶痛绝的,它严重影响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因此要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出发,组织精干警力、发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多破一些盗车案件,多抓一些盗车犯罪嫌疑人。特别是要严惩盗车团伙成员,做到发现一个、打击一个,还辖区群众一个安宁和谐的治安环境。
(七)要严密堵塞销赃渠道。要加强对电动车修理店和废旧金属回收站的管控。派出所要加大对辖区内的特种行业的管控力度,经常检查,堵塞盗车犯罪的销赃渠道。加强对业主的教育宣传,使其守法经营,对来路不明的车辆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对那些明知赃车而收购的,要予以严厉打击。
第三篇:2009年自行车反盗窃专项整治总结
尉犁镇2009年自行车反盗窃 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县政法委关于在全县开展预防打击盗窃自行车案件专项行动的文件精神,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针对我镇当前盗窃自行车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现状。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开展预防、打击盗窃自行车案专项行动,为此特成立了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建立有效措施。
打击盗窃自行车专项整治活动是一项得民心工程,为切实对专项活动的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综治办,成立了尉犁镇预防、打击盗窃自行车案件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同镇武装部、司法所、派出所各部门抽出专人由综治办、联防队组成工作组,综治办同派出所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负责制订全乡盗窃自行车问题专项整治的总体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打击盗窃自行车案件的具体工作,及时向各村、社区下发专项整治文件,通报各村开展工作情况,协调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镇综治办、司法所在整治工作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农民居住区、学校、流动人口密集处进行宣传,挂横幅8条,张贴小标语230余份。我镇司法所干部用生动教材,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校宣传法律基本常识,多角度地宣传专项行动的意义,让各族农牧民群众了解,感受党和政府在解决群众关注治安热点、难点问题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宣传提高了种族农牧民群众自我防范的意识。
二、全面落实治安防范措施。
综治办同派出所一起组织干部、联防队员为全镇三个行政村、七个社区统一安排好时间热情为各族农牧民群众服务。现场给自行车打号、挂牌、发证,到学校给学生车辆打号,累计打号挂牌1600余辆,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达200多条,利用村广播宣传专项整治活动内容,联防大队同村联防队员一起检查车辆,建立长效机制。在开展宣传工作中重点在流动人口中宣传,通过强大的宣传,教育广大群众、流动人口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管理能力,加强自行车管理,杜绝和减少案件的发生。
三、进一步落实自行车统一牌照发放管理制度。加强村委会、农民居住区的自行车存放工作,建立完善防范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有专人管理、镇、村联防队员要检查各种无牌照车辆的来历,实行统一管理检查。
四、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各部门要发挥好职能部门的作用。
通过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自行车违法犯罪活动。根据我镇所发生的自行车盗窃发生的特点,制定了长期目标实施方案,不断加强打击工作力度,扩大和巩固专项整治斗争成果。
尉犁镇综治办 二○○九年十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校园盗窃自行车 夫妇抱孩来合作
校园盗窃自行车 夫妇抱孩来合作
2013年10月24日 14:32 来源:海南特区报
前晚,一对夫妇以小孩作掩护,在海南大学九号教学楼前盗窃自行车,被该校保卫处发现报警,小偷夫妇被现场抓获。通过监控发现,21日晚,这对夫妇在海大校园偷了4辆自行车。目前,实施盗窃的丈夫已被警方刑拘。警方表示,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22日晚,海南大学陈同学向本报记者反映,他同学的自行车差点被小偷偷走,幸好保卫处及时发现,而偷车的人居然是一对夫妇,还带着个孩子。“这两夫妇是惯偷,我们从监控发现了他们。”海南大学保卫处处长黄海宁对记者说,这对夫妇2011年偷车曾被抓,还接受过一年劳改,出来后他们还多次行窃,属于惯偷了。22日晚9时许,通过监控,他们发现一对带孩子的夫妻在九号楼前搬单车,行动非常可疑。于是,他们仔细观察,发现该男子在剪车锁,随后,他们马上向辖区派出所报了警。民警抵达作案现场时,小偷夫妇已经将一辆车的车锁剪开,正在对第二辆自行车下手,两人被警方当场抓获。
对此,海口人民路派出所办案民警表示,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校园监控显示,这对夫妇曾在13日、21日偷过单车,其中21日晚偷了4辆。
海南大学保卫处处长黄海宁发了一则微博称:“带着小孩来偷车,夫妻两贼太不讲道义了吧,该不该好好教育教育。两辆自行车一辆车锁被剪开,一辆未被剪断,原因为啥?同学们最好选用较粗的U型锁。”同时,海南大学保卫处提醒学生: 一是请将非机动车辆停放在有人值守的地方; 二是请将非机动车辆停放在视频监控区域内; 三是请使用材质较硬、较粗的U型锁,切勿使用软锁,以防盗窃。(记者 张云 文/图)
第五篇:电动自行车治理方案
??医院
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切实从源头上消除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预防和遏制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根据***文件要求,中心将于7月-12月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结合中心实际,现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集中排查整治电动自行车使用管理方面问题,全面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广泛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力争通过综合治理,确保无论是医院工作人员,还是服务对象,都规范有序,平安无事。
二、组织领导
为扎实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工作,特成立中心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工作措施
1、强化重点区域的火灾隐患整治。排查治理公共区域、楼道、楼梯间的电动车,坚决清除违规停放在消防车通道、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的电动车,彻底整治电动车充电线路私拉乱接、超时充电等安全隐患,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不间断加强巡查看护,严防清理后出现反弹。
2、认真开展“三清三查”工作。查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查初起火灾扑救准备工作是否到位;清理疏散楼梯、走廊、食堂等公共区域可燃杂物,清理交通工具违规存放问题,清理管道竖井防火封堵不严以及堆放可燃杂物问题。
3、加强停车棚和充电的管理。对电动自行车实行集中存放、集中管理,职工电动车统一停放到医院食堂东侧停车棚,群众电动自行车统一停放在门诊楼南侧停车棚,门卫定期进行巡逻,对违规停放电动车进行记录并上报;职工不能私拉乱接充电线路、充电超过6小时,且不应在夜间充电,发现违规充电者将严肃处理。
4、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运用网络平台(公众号、钉钉),宣传违规生产、销售、改装和使用电动自行车的危害,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和典型火灾事故,普及电动自行车火灾危险性、初起火灾扑救和逃生自救方法等消防安全常识;在重点场所张贴《公安部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进一步提高中心职工和群众电动车消防安全意识。
四、治理时间和步骤
2018年7月开始至2018年底,分两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7月20日前)。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职责,细化工作标准,广泛宣传发动,迅速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2、集中整治阶段(2018年7月21日至12月31日)。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门诊、病房、药房、值班室、仓库、配电室、消防控制室、大厅、楼道、楼梯间、电梯口、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处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问题进行集中排查整治,分门别类,逐一采取相应治理措施,切实解决在公共走道、办公区域规停放、充电等问题。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开展电动车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细化工作措施,认真履行职责。各科室负责人务必高度重视,靠前指挥,狠抓落实,要督促本科室有电动车的职工遵守规定。
2、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各科室要将电动车管理列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坚持常抓不懈,有效提升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能力。
??医院
2018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