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产调度室正点工程及不正常费用控制
生产调度室正点工程及不正常费用控制
情况报告
自04年起公司将“旅客、联检、安检”原因延误航班和不正常费用控制归由地服部管理,将其作为地服部的经营考核项目之一。05年公司下达的“旅客、联检、安检、设备”延误考核指标为43班;不正常费用指标为2300万,赔偿费用400万。围绕航班正点保障和不正常费用控制,生产调度室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
一、航班正点保障情况
一)、重管理,抓贯彻
从管理入手,认真逐级宣贯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航班正点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员工安全、正点意识。
二)、制定强力措施
制定了相关人为原因导致航班延误或质量差错的专项处罚规定等。在广泛征求了意见后,于05年2月出台了《航班延误举证管理规定》,确保延误一班查明一班;于05年4月修定了《航班正点关键控制点》,并对各基层单位对其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走访,广泛征求各部门对保障航班正点采取的有利措施的意见。
三)、加强现场指挥、临场决策
自04年起地服领导增强了正点意识,在旺季(如春运、7—10月、黄金周等)以及其他特殊情况时,地服部值班经理实行双岗值班制度,从组织领导上提高保障能力。
四)、抓好航班正点保障关键控制点
1、根据航班正点运行保障,从九个航班正点保障工作的关键控制点入手,提高正点保障能力。(正点关键控制点附后)
2、召开航班正点保障月例会
组织各现场生产单位在每月上旬召开以航班正点保障为主题的专题会议,及时就现场出现的影响航班正点的因素进行分析,及时制定措施。04年四月初地服部根据九寨、拉萨航线中转需求日益上升的趋势,及时组织各相关保障单位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克服了机场无专用中转区域和相关保障设施的困难,制定了机门对机门的“快速中转流程”。该流程在去年九寨、拉萨航班频繁延误的情况下,对后续航班的正点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大量中转旅客误机情况的发生(04年共办理中转旅客14634人次)。
六)、与相关保障单位积极协调,保障航班正点工作的持续、有效运行和顺利开展。与安检协调开设了快速安检通道和隔离区内中转通道;与各驻场外航代办协调达成航空公司间的快速中转保障程序等。
二、不正常航班保障及费用控制
04年公司共执行航班6.34万架次,同比增长18.5%;因受3、4、7、8月拉萨、九寨天气持续恶化影响(拉萨持续扬沙80多天),全年航班正常率仅为62.1%,较03年下降9%。04年7月民航总局出台了《航班延误旅客经济补偿指导性意见》,旅客对其理解片面,加大了航班正点保障和不正常航班费用控制的难度。7—11月,公司航班在成都航站共发生占机、拒登机、冲登机口事件50余起。
以上情况增大了对不正常费用的控制难度,为确保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不正常费用支出,生产调度室积极采取措施,严格费用控制。在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地服(2004)33号文件《航班不正常费用控制管理办法》执行。
一)、积极参与航班不正常谈判
在04年4月地服部成立了不正常航班谈判小组。在发生航班长时间延误或其他特殊情况时,21及其他生产调度室的谈判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旅客的疏导和谈判,避免了因个别延误航班的特殊情况导致其他正常航班疏于指挥、监控,有效保障了其他航班的正常、正点运行。
二)、积极与外站协调
与不正常航班多发的主要航站积极主动沟通与协调,共同做好外站延误航班的指挥、处置工作:及时通报信息,提前制定处置预案,减少外站不正常费用开支,尽量避免旅客在外站发生拒登机,到本站拒下机的过激行为发生。
04年生产调度室针对个别航站不正常费用偏高情况(03年拉萨、昌都航站发生的不正常费用占公司全年不正常费用的44%),派人先后赴拉萨、广州、九寨等机场协调,通过协调受到了良好的费用控制效果。04年拉萨航站在不正常航班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发生的不正常费用较上年下降226万。
三)、充分发挥调度室信息发布中心和指挥中心的功能
跟踪发生长时间延误的航班,主动了解旅客情况,提前制定预案,采取措施。04年3—4月拉萨航班发生不正常时及时与总控沟通,共计锁定座位5000多个,以80元/人计算,仅此项便节省费用40万元。
在关键时刻灵活指挥,果敢决断,维护大部分旅客及公司的利益,避免延误航班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缩短航班的延误时间和减少不正常费用的支出。
五)、积极协作,共同做好不正常航班的旅客服务
与其他部门通力配合,加强信息沟通,做好预案,在发生航班不正常时及时发布信息,提供旅客改签、换乘等方案,疏散旅客,减少费用支出。
通过以上措施的保障,确保了04年航班延误考核指标和不正常航班费用指标均控制在考核范围以内,全年发生“运输、旅客、联检、安检”原因共计47班,大大低于253班的指标;不正常费用2000万,仅增加44万(航班量增加18.5%,正常率下降9%)。今年截止3月底,成都共计发生因“旅客、联检、安检、设备”延误12班;不正常费用302.2万,为全年指标的13.9%;赔偿费用19.38万,为全年指标的4.85%。
附:《航班延误举证管理工作》
《航班正点关键控制点》
《航班不正常费用管理办法》
生产调度室
第二篇:生产调度室正点工程及不正常费用控制
生产调度室正点工程及不正常费用控制情况报告自04年起公司将“旅客、联检、安检”原因延误航班和不正常费用控制归由地服部管理,将其作为地服部的经营考核项目之一。05年公司下达的“旅客、联检、安检、设备”延误考核指标为43班;不正常费用指标为2300万,赔偿费用400万。围绕航班正点保障和不正常费用控制,生产调度室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
一、航班正点保障情况一)、重管理,抓贯彻从管理入手,认真逐级宣贯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航班正点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员工安全、正点意识。二)、制定强力措施制定了相关人为原因导致航班延误或质量差错的专项处罚规定等。在广泛征求了意见后,于05年2月出台了《航班延误举证管理规定》,确保延误一班查明一班;于05年4月修定了《航班正点关键控制点》,并对各基层单位对其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走访,广泛征求各部门对保障航班正点采取的有利措施的意见。三)、加强现场指挥、临场决策自04年起地服领导增强了正点意识,在旺季(如春运、7—10月、黄金周等)以及其他特殊情况时,地服部值班经理实行双岗值班制度,从组织领导上提高保障能力。四)、抓好航班正点保障关键控制点
1、根据航班正点运行保障,从九个航班正点保障工作的关键控制点入手,提高正点保障能力。(正点关键控制点附后)
2、召开航班正点保障月例会组织各现场生产单位在每月上旬召开以航班正点保障为主题的专题会议,及时就现场出现的影响航班正点的因素进行分析,及时制定措施。04年四月初地服部根据九寨、拉萨航线中转需求日益上升的趋势,及时组织各相关保障单位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克服了机场无专用中转区域和相关保障设施的困难,制定了机门对机门的“快速中转流程”。该流程在去年九寨、拉萨航班频繁延误的情况下,对后续航班的正点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大量中转旅客误机情况的发生(04年共办理中转旅客14634人次)。六)、与相关保障单位积极协调,保障航班正点工作的持续、有效运行和顺利开展。与安检协调开设了快速安检通道和隔离区内中转通道;与各驻场外航代办协调达成航空公司间的快速中转保障程序等。
二、不正常航班保障及费用控制04年公司共执行航班6.34万架次,同比增长18.5%;因受3、4、7、8月拉萨、九寨天气持续恶化影响(拉萨持续扬沙80多天),全年航班正常率仅为62.1%,较03年下降9%。04年7月民航总局出台了《航班延误旅客经济补偿指导性意见》,旅客对其理解片面,加大了航班正点保障和不正常航班费用控制的难度。7—11月,公司航班在成都航站共发生占机、拒登机、冲登机口事件50余起。以上情况增大了对不正常费用的控制难度,为确保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不正常费用支出,生产调度室积极采取措施,严格费用控制。在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地服(2004)33号文件《航班不正常费用控制管理办法》执行。一)、积极参与航班不正常谈判在04年4月地服部成立了不正常航班谈判小组。在发生航班长时间延误或其他特殊情况时,21及其他生产调度室的谈判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旅客的疏导和谈判,避免了因个别延误航班的特殊情况导致其他正常航班疏于指挥、监控,有效保障了其他航班的正常、正点运行。二)、积极与外站协调与不正常航班多发的主要航站积极主动沟通与协调,共同做好外站延误航班的指挥、处置工作:及时通报信息,提前制定处置预案,减少外站不正常费用开支,尽量避免旅客在外站发生拒登机,到本站拒下机的过激行为发生。04年生产调度室针对个别航站不正常费用偏高情况(03年拉萨、昌都航站发生的不正常费用占公司全年不正常费用的44%),派人先后赴拉萨、广州、九寨等机场协调,通过协调受到了良好的费用控制效果。04年拉萨航站在不正常航班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发生的不正常费用较上年下降226万。三)、充分发挥调度室信息发布中心和指挥中心的功能跟踪发生长时间延误的航班,主动了解旅客情况,提前制定预案,采取措施。04年3—4月拉萨航班发生不正常时及时与总控沟通,共计锁定座位5000多个,以80元/人计算,仅此项便节省费用40万元。在关键时刻灵活指挥,果敢决断,维护大部分旅客及公司的利益,避免延误航班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缩短航班的延误时间和减少不正常费用的支出。五)、积极协作,共同做好不正常航班的旅客服务&nbs
第三篇:生产调度室正点工程及不正常费用控制
生产调度室正点工程及不正常费用
控制
生产调度室正点工程及不正常费用控制 情况报告
自04年起公司将“旅客、联检、安检”原因延误航班和不正常费用控制归由地服部管理,将其作为地服部的经营考核项目之一。05年公司下达的“旅客、联检、安检、设备”延误考核指标为43班;不正常费用指标为2300万,赔偿费用400万。围绕航班正点保障和不正常费用控制,生产调度室高度重
视,积极采取措施。
一、航班正点保障情况 一)、重管理,抓贯彻 从管理入手,认真逐级宣贯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航班正点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员工安全、正点意识。二)、制定强力措施
制定了相关人为原因导致航班延误或质量差错的专项处罚规定等。在广泛征求了意见后,于05年2月出台了《航班延误举证管理规定》,确保延误一班查明一班;于05年4月修定了《航班正点关键控制点》,并对各基层单位对其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走访,广泛征求各部门对保障航班正点采取的有利措施的意见。三)、加强现场指挥、临场决策
自04年起地服领导增强了正点意识,在旺季(如春运、7—10月、黄金周等)以及其他特殊情况时,地服部值班经理实行双岗值班制度,从组织领导上提高保障能力。四)、抓好航班正点保障关键控制点
1、根据航班正点运行保障,从九个航班正点保障工作的关键控制点入手,提高正点保障能力。(正点关键控制点附后)
2、召开航班正点保障月例会
组织各现场生产单位在每月上旬召开以航班正点保障为主题的专题会议,及时就现场出现的影响航班正点的因素进行分析,及时制定措施。04年四月初地服部根据九寨、拉萨航线中转需求日益上升的趋势,及时组织各相关保障单位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克服了机场无专用中转区域和相关保障设施的困难,制定了机门对机门的“快速中转流程”。该流程在去年九寨、拉萨航班频繁延误的情况下,对后续航班的正点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大量中转旅客误机情况的发生(04年共办理中转旅客14634人次)。六)、与相关保障单位积极协调,保障航班正点工作的持续、有效运行和顺利开展。与安检协调开设了快速安检通道和隔离区内中转通道;与各驻场外航代办协调达成航空公司间的快速中转保障程序等。
二、不正常航班保障及费用控制
04年公司共执行航班万架次,同比增长;因受3、4、7、8月拉萨、九寨天气持续恶化影响(拉萨持续扬沙80多天),全年航班正常率仅为,较03年下降9。04年7月民航总局出台了《航班延误旅客经济补偿指导性意见》,旅客对其理解片面,加大了航班正点保障和不正常航班费用控制的难度。7—11月,公司航班在成都航站共发生占机、拒登机、冲登机口事件50余起。
以上情况增大了对不正常费用的控制难度,为确保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不正常费用支出,生产调度室积极采取措施,严格费用控制。在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地服(2004)33号文件《航班不正常费用控制管理办法》执行。一)、积极参与航班不正常谈判
在04年4月地服部成立了不正常航班谈判小组。在发生航班长时间延误或其他特殊情况时,21及其他生产调度室的谈判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旅客的疏导和谈判,避免了因个别延误航班的特殊情况
导致其他正常航班疏于指挥、监控,有效保障了其他航班的正常、正点运行。二)、积极与外站协调
与不正常航班多发的主要航站积极主动沟通与协调,共同做好外站延误航班的指挥、处置工作:及时通报信息,提前制定处置预案,减少外站不正常费用开支,尽量避免旅客在外站发生拒登机,到本站拒下机的过激行为发生。
04年生产调度室针对个别航站不正常费用偏高情况(03年拉萨、昌都航站发生的不正常费用占公司全年不正常费用的44),派人先后赴拉萨、广州、九寨等机场协调,通过协调受到了良好的费用控制效果。04年拉萨航站在不正常航班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发生的不正常费用较上年下降226万。三)、充分发挥调度室信息发布中心和指挥中心的功能
跟踪发生长时间延误的航班,主动了解旅客情况,提前制定预案,采取措施。04年3—4月拉萨航班发生不正常时及
时与总控沟通,共计锁定座位5000多个,以80元/人计算,仅此项便节省费用40万元。
在关键时刻灵活指挥,果敢决断,维护大部分旅客及公司的利益,避免延误航班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缩短航班的延误时间和减少不正常费用的支出。五)、积极协作,共同做好不正常航班的旅客服务
与其他部门通力配合,加强信息沟通,做好预案,在发生航班不正常时及时发布信息,提供旅客改签、换乘等方案,疏散旅客,减少费用支出。
通过以上措施的保障,确保了04年航班延误考核指标和不正常航班费用指标均控制在考核范围以内,全年发生“运输、旅客、联检、安检”原因共计47班,12全文查看
第四篇:生产调度室正点工程及不正常费用控制
生产调度室正点工程及不正常费用控制情况报告自04年起公司将“旅客、联检、安检”原因延误航班和不正常费用控制归由地服部管理,将其作为地服部的经营考核项目之一,生产调度室正点工程及不正常费用控制。05年公司下达的“旅客、联检、安检、设备”延误考核指标为43班;不正常费用指标为2300万,赔偿费用400万。围绕航班正点保障和不正常费用控制,生产调度室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
一、航班正点保障情况一)、重管理,抓贯彻· 从管理入手,认真逐级宣贯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航班正点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员工安全、正点意识。二)、制定强力措施制定了相关人为原因导致航班延误或质量差错的专项处罚规定等。在广泛征求了意见后,于05年2月出台了《航班延误举证管理规定》,确保延误一班查明一班;于05年4月修定了《航班正点关键控制点》,并对各基层单位对其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走访,广泛征求各部门对保障航班正点采取的有利措施的意见。三)、加强现场指挥、临场决策自04年起地服领导增强了正点意识,在旺季(如春运、7—10月、黄金周等)以及其他特殊情况时,地服部值班经理实行双岗值班制度,从组织领导上提高保障能力。四)、抓好航班正点保障关键控制点
1、根据航班正点运行保障,从九个航班正点保障工作的关键控制点入手,提高正点保障能力。(正点关键控制点附后)
2、召开航班正点保障月例会组织各现场生产单位在每月上旬召开以航班正点保障为主题的专题会议,及时就现场出现的影响航班正点的因素进行分析,及时制定措施。04年四月初地服部根据九寨、拉萨航线中转需求日益上升的趋势,及时组织各相关保障单位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克服了机场无专用中转区域和相关保障设施的困难,制定了机门对机门的“快速中转流程”。该流程在去年九寨、拉萨航班频繁延误的情况下,对后续航班的正点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大量中转旅客误机情况的发生(04年共办理中转旅客14634人次)。六)、与相关保障单位积极协调,保障航班正点工作的持续、有效运行和顺利开展。与安检协调开设了快速安检通道和隔离区内中转通道;与各驻场外航代办协调达成航空公司间的快速中转保障程序等,工作汇报《生产调度室正点工程及不正常费用控制》。
二、不正常航班保障及费用控制· 04年公司共执行航班6.34万架次,同比增长18.5%;因受3、4、7、8月拉萨、九寨天气持续恶化影响(拉萨持续扬沙80多天),全年航班正常率仅为62.1%,较03年下降9%。04年7月民航总局出台了《航班延误旅客经济补偿指导性意见》,旅客对其理解片面,加大了航班正点保障和不正常航班费用控制的难度。7—11月,公司航班在成都航站共发生占机、拒登机、冲登机口事件50余起。· 以上情况增大了对不正常费用的控制难度,为确保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不正常费用支出,生产调度室积极采取措施,严格费用控制。在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地服(2004)33号文件《航班不正常费用控制管理办法》执行。一)、积极参与航班不正常谈判在04年4月地服部成立了不正常航班谈判小组。在发生航班长时间延误或其他特殊情况时,21及其他生产调度室的谈判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旅客的疏导和谈判,避免了因个别延误航班的特殊情况导致其他正常航班疏于指挥、监控,有效保障了其他航班的正常、正点运行。二)、积极与外站协调· 与不正常航班多发的主要航站积极主动沟通与协调,共同做好外站延误航班的指挥、处置工作:及时通报信息,提前制定处置预案,减少外站不正常费用开支,尽量避免旅客在外站发生拒登机,到本站拒下机的过激行为发生。04年生产调度室针对个别航站不正常费用偏高情况(03年拉萨、昌都航站发生的不正常费用占公司全年不正常费用的44%),派人先后赴拉萨、广州、九寨等机场协调,通过协调受到了良好的费用控制效果。04年拉萨航站在不正常航班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发生的不正常费用较上年下降226万。三)、充分发挥调度室信息发布中心和指挥中心的功能· 跟踪发生长时间延误的航班,主动了解旅客情况,提前制定预案,采取措施。04年3—4月拉萨航班发生不正常时及时与总控沟通,共计锁定座位5000多个,以80元/人计算,仅此项便节省费用40万元。在关键时刻灵活指挥,果敢决断,维护大部分旅客及公司的利益,避免延误航班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缩短航班的延误时间和减少不正常费用的支出。五)、积极协作,共同做好不正常航班的旅客服务· 与其他部门通力配合,加强信息沟通,做好预案,在发生航班不正常时及时发布信息,提供旅客改签、换乘等方案,疏散旅客,减少费用支出。· 通过以上措施的保障,确保了04年航班延误考核指标和不正常航班费用指标均控制在考核范围以内,全年发生“运输、旅客、联检、安检”原因共计47班,大大低于253班的指标;不正常费用2000万,仅增加44万(航班量增加18.5%,正常率下降9%)。今年截止3月底,成都共计发生因“旅客、联检、安检、设备”延误12班;不正常费用302.2万,为全年指标的13.9%;赔偿费用19.38万,为全年指标的4.85%。附:《航班延误举证管理工作》· 《航班正点关键控制点》· 《航班不正常费用管理办法》······ ······ 生产调度室··········· 2005年4月15日
第五篇:费用估算及控制要点
费用估算与控制要点
一、总承包项目的费用
(一)费用估算及其构成
(1)公司本部费用。包括工程公司本部设计人工时、设计可控、管理工时和管理可控等费用。(2)设备材料费用。包括设备、散装材料及其直接相关费用,采购分包合同、采购管理工时和采购可控成本费用等。
(3)施工费用。包括施工人工费、施工辅材和机械费以及施工相关费用等。
(4)现场管理费。包括现场项目管理人员人工时费用、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可控费用和现场管理相关费用等。
(5)其它费用。指应列入项目费用估算的各种杂项费用,如代理人费、专利费、银行保证金、保险费、税金、公司管理费以及未可预见费用等。
(二)项目费用估算的层次及作用
(1)初期控制估算(ICE)。在总承包合同谈判阶段,根据可行性研究估算做出ICE ,它是工程公司同业主签订总承包合同的依据。
(2)批准的控制估算(IAC)。项目合同生效后,在工艺设计阶段,即应根据合同价款进行费用分解,以ICE 和当时的用户变更为基础编制一版估算,此估算一旦经公司批准,将作为总承包项目整个实施期间进行费用控制的基准。
(3)首次核定估算(FCE)。FCE 是在基础工程设计完成时,以基础设计(或前期工作)图纸及已知的主要设备费用为基础进行编制的。该估算是详细设计阶段的费用控制基准。
(4)二次核定估算(PCE)。PCE 在详细工程设计完成时编制,主要用来较为准确地分析和预测项目竣工时的最终费用,为工程施工结算奠定基础。这种估算的土建、电气、仪表、管道公用工程等工程量均取自设计图纸,所有设备、材料均取自较准确的市场价格或厂商报价;施工临时设施及施工人工费用根据建厂地点的实际情况计算得出。
随着项目的进展,费用估算误差不断降低,精度不断提高,如图1 所示。
图1 各阶段估算的精度与误差
二、设计阶段的费用控制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
图2 为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从该图可以看出,对项目投资影响最 大的阶段是设计阶段,尤其是工艺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而在施工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仅占5 %~10 %。显然,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之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 而不在施工阶段。
为了控制设计阶段的费用,主要应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利用价值工程原理 强化对设计前期阶段的方案比较与控制
图2 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
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强化对工艺方案、装置占地、建筑装修标准、设备选型及材料使用的优化、评审和控制,确定一套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建筑装修标准、设备选型和选材标准,不盲目追求高标准,并通过优化装置设备布置来减少装置的占地面积。
(二)以IAC 和FCE 为依据 大力推行限额设计
在基础设计阶段,以IAC 为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各个专业设计人员,设计人员根据限额开展基础设计。在详细设计阶段,则以FCE 为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落实到人,设计人员根据限额开展设计工作。为了推行限额设计,加强了费用控制工程师对设计过程的跟踪检查和分阶段费用核算,并开发使用了限额设计管理软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加强设计阶段的材料控制 严格控制材料数量 设备材料的费用约占项目总投资的60 % ,因此设备材料的控制对费用控制起重要作用。为此,需加强配备材料控制工程师,对设备材料的选用标准和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包括确定设计优先采用的材料的品种和规格、确定设备备用和备品备件原则、确定大宗材料的设计裕量,规定并控制、审核确认设备材料设计数量和请购数量等。材料控制的加强,使材料统计更加精确,减少了材料浪费。
三、严格物资采购管理 实行“五适”采购原则
在物资采购方面,推行了“适时、适量、适质、适地、适价”的“五适”采购原则,不仅保证了物资供应的及时、准确,对降低工程投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适时采购就是采购人员按计划要求的时间组织采购和到货,使物资供应进度与工程施工进度相匹配。如果到货太晚,必然对施工进度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起赶工,增加工程施工费用;到货太早,不仅会引起资金的过早投入,增加财务费用,而且会造成货物的积压,增加仓库储存、保管费用。
适地采购就是在满足设备材料的技术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采购地点要适当,尽可能靠近施工地点。这样一方面可节省物资的运输费用,另一方面还可方便厂家在施工和运行期间的技术服务。
适质采购就是要求所采购的设备材料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适当。既要满足设计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又不能采购明显高于设计要求的高标准材料,以免造成设备材料费用的浪费。
适量采购就是要求采购人员严格按照请购单批准的请购数量进行采购,控制采购裕量,避免材料浪费。
适价采购就是要求在进行采购时严格将采购单价控制在费用控制部门批准的采购限价范围内,不得突破。如采购限价确定偏低,则要向费用控制部门申请变更采购限价,经批准后按新的采购限价组织采购。
此外,还应加强采购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制定询价、报价评审制度,项目经理、控制经理、费用控制工程师及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都参与报价的评审。同时,着力提高采购技术含量,走专家采购的道路。在过去的工程总承包中按此程序实施,既保证了设备材料的技术质量,又可降低采购价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严格施工招标 进行施工阶段的费用控制
为了控制施工费用,首先从源头抓起,按国际通行的模式进行工程施工招标,通过招标选择信誉好、经验丰富、质量和进度有保证、报价合理的施工分承包商。招标程序是: ①成立招标小组,该小组由项目经理、控制经理、施工经理、合同管理工程师、费用控制工程师等人员组成;②从公司合格分承包商名单中选择邀请投标单位或对邀请投标单进行资质预审;③办理有关招标手续;④编制招标文件及合同条件与附件;⑤发出招标文件;⑥ 编制标底;⑦组织招标答疑和现场勘察;⑧接收投标文件;⑨开标、评标和决标;⑩签订施工分承包合同。
在招标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在招标文件及合同条件中,要尽可能细化,对工程量清单、报价要求、承包方式、工程款支付办法、设备材料供应方式和范围等进行逐一规定,使投标报价更加准确,减少评价和合同谈判的工作量。
(2)采用固定单价的方式进行分包,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有关费用实行包干使用,如大型机械进出厂费、大型机械使用费、工程技术措施费、特殊工种培训费、保健费、电价差、调迁费、高标准中交发生的人工费、防洪费、消耗材料价差、正常的成品保护费等。
(3)编制合理、可靠的标底,严格衡量和审定投标报价。编制标底时,不仅要以工程概算或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还要考虑施工工期、质量要求、施工组织、技术难度等因素,使标底更满足工程的实际情况。
(4)在确定施工分承包方时,要综合考虑技术、管理、质量、信誉、报价等方面的因素,不能以最低报价为唯一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①加强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严格控制变更费用;②进行进度费用综合检测,严格已完工程量的计量,按实际完成工程量支付工程费用。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开发的“进度费用综合检测软件”可根据进度检测结果自动计算工程施工费用,从而实现了进度费用的一体化管理。
施工结算是进行费用控制的最后一道环节。为了做好结算工作,专门成立由控制经理、施工经理、费用控制工程师、材料控制工程师和合同管理工程师等人员组成的结算小组进行结算。由于加强了施工过程的费用管理,施工结算工作相对简单,主要是进行工程变更费用的结算。
五、总结
在总承包的工程实践中,通过总承包项目的费用估算以及对其构成的分析,在设计阶段对各种费用进行严格控制,以适时、适量、适质、适地、适价的物资采购管理以及严格管理施工招标及费用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能够实现工程投资的良好控制,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