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自荐书的八忌
写 自荐 书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谁都明白,就是得到你追求的那个职位,这是最终的目标。
要达这个最终目标,第一步是尽可能地使招聘单位对你产生注意,发生兴趣,这样你才可能顺利的进入 面试。要引起招聘单位的注意,自荐 书中要有闪光点,比如:你的书法不错,你就充分展示你的书法水平;你的文章写得好,你就在介绍自己时充分表现你的文章;你的学历高,你就突出写明你所学的知识;你的专业正好与招聘职业相符,你就应该充分显示一下自己本专业上较深的造诣;假如你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你可以通过简要罗列,引起单位的兴趣;假如你是俊男或靓女,也可选取自己最可心的照片贴上去,甚至身高和体重,学生期间是否当过干部,是否党团员等等都可以成为亮点,都是你的资本。恰到好处的利用这些资本,就是求职的决窍,会利用这些资本宣传自己,推销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个有经验的求职者。
求职应该明白,你想去的单位,应聘者决不可能只你一人,在众多的应聘者中,你能否不被筛选掉,获得 面试 机会,主要看专业对不对路,水平高低,但在同等条件下,自荐 书写得如何就成为能否进入 面试 阶段的关键。所以,谁要拿写自荐书当儿戏,那最后被戏弄的肯定是他自己。
上面谈了如何写自荐,下面再谈谈如何写好自荐书。要写好自荐书,应该做到八要八忌:
1、要凝炼精干,忌长篇大论..精炼的文风反映一个人干炼的作用,如果你的自荐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辞不达意,招聘主管不仅看不下去,而且会得出你这个人不干炼的结论。
2、要充分展示,忌过于简单.自荐过于粗略,招聘单位无法了解你的基本情况,也就不可能对你的资历和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从而影响面试机会的获得。
3、要层次分明,忌条理不清.自荐书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如果布局不合理,结构混乱,逻辑上颠三倒四,会造成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会引起招聘主管的反感。
4、要实事求是,忌虚假夸张。有人为了获得职位,不惜捏造事实或夸大其词,以为说得越好,成功的机会越大。须知纸是包不住火的,即使蒙混过了关,一接触实际工作就会露陷。应聘中做个老实人,一是一,二是二,使人感到你平实可信,这样成功的机会倒会更多,获得机会也会干得长久。
5、要态度认真,忌错漏百出。写自荐要有个严肃认真的态度,这是对招聘主管及其单位的尊重,也是你对到该单位工作诚意的表露。你的自荐书错字别字一大篇,内容不完整,关键项目不填写,错误漏洞百出,那你还指望着这个单位录用你吗?
6、要书写工整,忌潦草不清。自荐书有书写的,也有打印的。书写的自荐书要书写工整,不管你的书法水平高低,清楚工整是起码要求。如果你的自荐书是打印的要符合文本规范,复印时一定要注意质量,有的缺行少字,有的黑乎乎一张大花脸,这是最令招聘主管头疼的。
7、要朴素平实,忌稀奇怪异,自荐书中的遣词用字以朴素平实为好,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文学才华,故意堆砌形容词,或半文半白,或挟杂许多生僻,花哨词语,看了令人哭笑不得,这样的卖弄,实在是既可怜又可笑。
8、要心中有数,忌目标不明。自荐书是推销自己的工具,你的专长、能力、兴趣、爱好一定要写得很明确,特别是与应聘职位相关的专长、学历、能力要突出出来。有的自荐书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说明他应聘的目标不明确,是失败的自荐。
第二篇:标语写作和使用八忌
导语:标语,意义鲜明又简单易理解,还带动了人一定的积极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标语都可以起到正面的作用。标语,也是有讲究的。在此说明了标语写作的八忌:
一、忌违法
某乡政府在公路边的民房后墙壁上刷写了这样一条标语:“狠狠打击越级上访的犯罪分子!”既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又违反国家法律,还极大伤害了上访群众的感情,很容易激化矛盾,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二、忌误导
“光纤没铜,偷也没用!”这个标语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会不会误导人去偷含铜的电线呢?
三、忌谩骂
“小孩毁树死父母,学生毁树罚家长。”这样的“骂街”标语,极不文明,应该切忌。
四、忌恐吓
“偷井盖者抓住剁手”,“谁烧山谁倾家荡产”,这样的标语带有明显威胁、恐吓的粗暴语气,实在有失文明。
五、忌命令
制作标语时将命令式的语气换成善意的提醒语言,改“损坏玻璃罚款10元”为“当心压坏玻璃受伤”;把指责的语言变成问候的语言,如改“不讲卫生可耻”为“养成卫生习惯,祝您身体健康”,将生硬的语气改为祈请的语气,如改“禁止随地吐痰”为“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随地吐痰”。
六、忌粗糙
标语属于应用文的一种,语言要简明,也要讲究语言美。“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像养头驴!”这样的标语语言粗俗,不堪入耳,应该切忌。
七、忌歧视
使用标语时不能借机歧视人。如某地标语写道“偷税漏税来世罚作尼姑。”明显对尼姑有偏见、歧视的意味。
八、忌错别字
如果在标语中出现错别字,那真是要贻笑大方了。
第三篇:自荐书忌贴金
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步形成,推销自己经逐渐被人们接受,给企业写自荐书,在媒体上刊登广告已成为求职者普通采用的方式。
但是,许多在报纸上刊登的自荐资料,有的给人一种华而不实之感。不论是向企业写自荐书,还是在媒介刊登求职广告,都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忌给自己戴高帽子。
有的求职者动辄就给自己戴上专家的帽子,这些东西让行家看了感到很虚伪。是不是专家,不是自己说的,也不是自己找几个朋友写几篇文章吹嘘一下就能成的。二.忌炫耀以往的经历。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走过许多弯路,在许多企业都干不长久,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个人的成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有的人却把这当成资本,到处炫耀,这就大错特错了。笔者认识一个30岁的年轻人,他表示,已经有在10多家企业当过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的辉煌经历了,并且都得到老板的赏识。有人不免产生质疑,为什么你还要离开?复杂的经历对人是一种磨练,但是在求职时企业更想知道你离开的原因,不妨把失败的原因也讲出来,这样反而给人一种诚实的感觉。不要过多指责前任上司不会用人。过多吹嘘自已,给人很肤浅的感觉,很难让新上司委以重任。
从自荐资料上不光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经历,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
第四篇:成语使用“八忌”
成语使用“八忌”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它是词语花园中的奇葩,它是诗文海洋里的珍珠,它是语言宝库中的美玉。由于成语简洁精辟,极富表现力,因此备受人们青睐。人们写文章大都喜欢运用一些成语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然而,由于成语数量众多,结构复杂,色彩有别,字面意义(表面意义)和实际意义大都有差异,因此要运用得准确恰当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别说一般的文章,就是那些经过作者和编辑反复审改后才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中,成语运用不当的病句也屡见不鲜。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八忌”。一忌:搭配不当所用的成语与句子的相关成分(或词语)在意义上或语言习惯上不能配合,导致“搭配不当”的语法错误。例如:①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②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例①中的“美轮美奂”与它所修饰的中心语“晚会”搭配不当。《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对“美轮美奂”的解释是:“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可知,“美轮美奂”只能用来形容物体,不能用来形容文艺晚会之类的活动。例②中“南腔北调”的意思是:形容口音不纯,掺杂方音。句中的“画卷”是成卷轴形的画,不是“口音”,因此不能与“南腔北调”搭配。二忌:褒贬不当成语和词一样可以按感情色彩进行分类,分为褒义成语、贬义成语和中性成语三类。一般来说,宣传、赞扬好人好事要用褒义成语,揭露、批判坏人坏事要用贬义成语。因此,运用成语不能不顾褒贬,否则就导致褒贬不当的错误。例如:①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②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例①中的“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该成语显然是一条贬义成语,不能用它来比喻上下班带头步行或骑车,“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的新局长。例②中的“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用该成语宣传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先进事迹,属于贬义成语褒用,感情色彩明显不恰当。三忌:对象不当成语大都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有的适用于事。无论适用于人,还是适用于物、适用于事的成语,每条成语各自又都有自己特定的、具体的适用对象,不能与其他成语混淆。因此,运用成语切忌不顾对象,否则就会导致张冠李戴。例如:①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②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例①中的“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该成语的适用对象是书籍,用它去形容橙子很多显然不恰当。例②中的“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把适用于女子的成语用到“儿子”头上,错误不言而喻。四忌:望文生义“成语在表意上与一般固定短语不同,它的意义往往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第3版,第317页)因此,运用成语时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去猜测、理解成语的含义,即“望文生义”。①军事专家认为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的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②歹徒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例①中“无地自容”的意思是: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可是句中所表达的意思却是“无处藏身”,运用的人显然是望文生义。例②中“死得其所”的意思是: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一个恶贯满盈的歹徒怎么会死得有意义、有价值呢?运用的人显然是把“死得其所”的意思理解为“死得是地方”了。五忌:重复累赘汉语中意思相同、相近的词语比较多,同一个意思大都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给写文章的人锤词炼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稍有不慎便会使句子表意重复。因此,运用成语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否则便会导致“成分赘余”的语法错误。例如:①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②俄罗斯专家建议,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查找白色粉末的来源,而不是盲目地去围堵浩如烟海的各种邮件。例①中的“津津乐道”指很有兴趣地谈论。该成语的含义明显与句中的“谈论”重复。例②中的“当务之急”指当前急切应办的事。该成语的含义中显然已经隐含着“目前”的意思,因此它前面不能再用“目前”进行限制。六忌:不合逻辑运用成语切忌不合逻辑。“这里所说的逻辑不一定严格地和逻辑学的范围相同,而是指一般人心目中的‘道理’。”(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不合逻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前后矛盾,二是不合事理。例如:①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②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例①中“在种种灾害面前”表明灾害已经发生(有第三个分句“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证),而“防患未然”的意思是: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在种种灾害面前”与成语“防患未然”所表达的意思显然前后矛盾。例②中的“自相矛盾”指自己跟自己矛盾,比喻言语或行动前后自相抵触。该句说“媒体报道”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明显不合事理,因为“媒体”和“美国官方、军方”是两方,不是同一方,因此不能说“自己与自己”。七忌:形近误用汉语中存在一些结构相同,形体相近的成语。这种形体相近的成语有的仅一字之差,但它们各自所表示的意思却相差甚远,可谓“一字千里”。因此,运用成语时一定要看准成语中的每一个字,切忌粗心大意,因形近而误用。例如:①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②有人把那些只知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例①中的“一挥而就”显然是被当做“一蹴而就”使用了。“一挥而就”的意思是:形容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一蹴而就”的意思是: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根据语境,句中理应用“一蹴而就”。例②中的“不假思索”被当做“不加思索”使用了。“不假思索”的意思是: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不加思索”的意思是:形容不认真考虑或不动脑筋。八忌:不合语境运用成语切忌不合语境,否则遣词造句就会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形。所谓不合语境,就是所用成语的意思与上下文的意思缺乏内在联系,彼此不一致,不相合。例如:①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作,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②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例①上下文的大意是,他因演讲的“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无关,所以没有获奖。“大题小作”的意思是:比喻把小事当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成语的意思与前后文的意思明显不一致,不相合,因此该成语的运用是错误的。例②中第三个分句要表达的意思是,因“字画不慎遗失”,他的计划无法实现了。“纸上谈兵”,指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成语的意思明显与字画遗失和“他的计划”没有任何联系。(徐家永本文选自《语言文字周报》,
第五篇:安全生产“八忌”
安全生产“八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许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快速发展的工业给安全管理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如何管好安全,安全工作中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和忌讳的是我们搞好安全生产需要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安全生产一忌视安全为儿戏,漠视生命,对安全置若罔闻。“重视安全,珍爱生命”一直以来是我们企业生存发展的宗旨。人身伤亡事故不仅对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难以消弥的痛苦,而且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留下难以消除的阴影。对一个有责任心和有远见的企业领导人来说,珍爱每一位员工的生命,消除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是最明智的做法。目前中国的国有企业和管理正规的私营企业基本能做到这一点,但一些小型的,管理混乱的企业却只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视安全,漠视生命。以煤矿为例,每年煤矿死亡人数有三分之二发生在乡镇企业煤矿和私营小煤窑中,这些小企业根本不具有安全生产的条件,企业主也根本不在意员工的生命安全,他们用别人的鲜血来谋取滚滚财富,他们是在犯罪。
安全生产二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安全工作是科学的,严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今天你糊弄它,明天你就会付出血的代价。有的管理者应付上级检查头头是道,表面工作做得冠冕堂皇,博得管理有方的美名,把一切隐患和危险掩盖得严严实实,这是最大的危险!山西临汾蒲县“5.5”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后,记者对幸存的工友采访,工
友揭露了领导应付上级安全检查的真相:检查前一天已得到通知,用充足的时间做表面工作,检查团看到的是一片风平浪静,却不知下面暗涛汹涌。检查团走后,应付检查的防护器材收起了,工人不准使用。一位工友流着眼泪说,假如事故发生时有足够的防护器材,就不会有那么多生命消失了。辽宁铁岭钢水包倾覆事故发生后,记者看到标语上赫然写着“百日安全评比活动第99天”。从这些事例中我们看到只做安全表面文章的恶果。我们不应该掩盖缺点和漏洞,而是积极地发现和整治,把安全工作做到实处。
安全生产三忌节约安全成本,安全投入不够。我们应树立“安全出效益”的观念,不能为了短期效益而减少安全投入。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消防器材的数量,延长其使用期限,或是购买廉价过期或不合格的防护器材,这就造成安全生产的一个重大隐患。就好比战场上,等到短兵相接时,我们才发现枪里打出的是臭弹哑弹,或者根本没有子弹,那时我们只有徒呼奈何,以生命作代价。有备无患,我们只有在平时精心准备了,安全投入到位了,紧急状态下我们才能应付自如,将事故损失降到最小。我们经常在火灾现场看到狭窄的通道车辆无法进出,消防水栓放不出一滴水,望着火魔肆虐人们一筹莫展,这就是舍不得在安全上花钱的报应。
安全生产四忌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可以说是所有违章生产作业中隐蔽性和危害性最大的。违章不可怕,它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制止,而习惯性违章就不那么容易对付了。有的不安全行为,因为大小环境的因素,人们不觉得它是违章的,也不觉得它有危险性,就按惯性思维一直违章干下去,等到事故发生,损失无法挽回时人们才能发现其危害性,这种行为使人们不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能防患于未然,这就是它的可怕性。所以,要做到安全生产,我们要对我们的操作规程,操作指令严格把关,尽量做到安全科学,同时我们要多学习各种事故案例,多向其它企业借鉴先进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习惯,才能制止习惯性违章。
安全生产五忌冒进急躁心理。做任何事情,心浮气躁都是大忌,安全生产更是举重若轻,如履薄冰,一旦心有旁骛或是头脑发热就会带来灭顶之灾。许多事故,都是在一种冲动和不理智的思维下发生的。为了追求进度,为了追求产量,一些不科学的操作思路和方法产生了,并且付诸行动,轻则造成设备损坏,重则造成人员伤亡。曾经发生的吉化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沧州大化TDI公司爆炸事故都是因违章作业而造成,这些违章肯定是在一种急躁不理智不科学的心理下发生的。安全生产六忌没有长期性和持续性。安全生产不是短期行为,它必须融入我们的每年每天每分每秒。只要有生产,就必须有安全。有的企业在开展的安全月和百日安全活动中安全工作抓得风风火火,等到活动一过,安全工作就冷了下来,这样做的后果就会使员工觉得安全是一种应付,在活动后的安全生产中产生松懈心理,从而造成事故发生。我们应清楚,安全工作要长抓不懈,安全月和百安活动只是一种宣传和加强,而不是安全生产的全部和主体。
安全生产七忌安全管理没有实效性。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新装置不断建成投产,老装置在不断技改技革,安全管理工作也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随着生产技术的更新,国家行业标准的变化,如果安全工作再走老一套,不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安全管理就会落伍,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从而也可能造成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整治,造成事故多发。目前天华公司正在不断完善QEO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鼓励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组织全体员工参加危化品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证明我们对安全工作有着清醒的认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培训和学习,提高全员的安全理论和实践知识,未雨绸缪,以适应整个工业园区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八忌安全监管不力。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一团和气,不能秉公办事,就会助长企业违章生产的气焰。安全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人员必须立身清正,不和违法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才能执法严格公正。安监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分清职责,不能互相推诿,管理错位或是出现空白。事故发生后处罚要到位,真正做到警示后人的作用,这不仅需要执法部门秉公办事,也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法律。专家分析煤矿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管理错位,监管不力,处罚错位,起不住震慑违法者的作用,使他们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肆无忌惮,从而让无数无辜的生命消失。
中国正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而安全是构建和谐的最重要的因素。只有生命安全了,才没有孤儿寡母的眼泪,才没有贫富之间的仇视,才会有家家户户的欢笑,才会有稳定有序的社会。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和谐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更应是每个人内心的和谐。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如果每一个企业领导内心真正装着员工的安全,每一个员工内心真正装着自己,他人,设备的安全,就能真正达到安全,就能使企业和员工和谐发展,就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