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戍边申请
我的戍边申请书
(2007-03-26 08:41:13)
转载
尊敬的党支部: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年的军校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又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毕业分配,四年来在母校“三到一长期”的雪莲精神感染下,我早已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这春光明媚的五月,我庄严的向党组织提出申请:请把我分配到边疆去,分配到艰苦的地方去,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少时,父亲就教育我长大后一定要从军报国,以完成他未了的报国从军梦。从那时起我的心里便充满了对军营的向往。初中时看的一部电视剧《红十字方队》让我彻底坚定了报考军校的信念。剧中那严肃、紧张、活泼的军校生活一直是我青春时的梦。四年前,在那火红的七月,我毅然在报考志愿上填写了昆明陆军学院,在别人看来,军校的生活是那么的艰苦、那么的乏味,但为了我的梦想,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在母校的四年,我就像一条游进大海的小鱼,尽情的徜徉在母校的怀抱里。母校“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一直鞭策着我刻苦学习,努力训练;教员的谆谆教诲让我的文化水平不断的提高;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帮助让我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艰苦的训练不仅增强了我的体质,也磨练了我坚忍不拔的意志;丰富的理论教育让我的思想更加坚定,“三到一长期”的雪莲精神更是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学校和军队里的先进事迹也深深的感染着我:看着我国的航天员驾驶飞船遨游太空,作为军人的我无比自豪,看到杨业功将军“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八个大字,我也感到身上的担子沉重........现在,我国的周边还不太平,台独分子的气焰也比较嚣张,我军所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能否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我军的历史使命是摆在我军面前的严峻课题。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员,我能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就是发挥自己在学校所学的本领,为部队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那么我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呢?“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院的雪莲精神像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道路。在雪莲精神的召唤下,无数的学长相继踏上了戍守边关的道路,他们在边疆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高山、海岛、雪原、戈壁......今天我也要向学长们看齐,用自己的青春去谱写光辉的篇章。我想请求组织把我分配到祖国的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一定不辜负祖国的厚望,扎根边疆,建功立业。
此致
军礼
第二篇:学习戍边英雄事迹感悟
学习戍边英雄事迹感悟
脚下是前线,身后是祖国,宁可向前十步死,绝不退后半步生。2020年6月,在我国边防境界的喀喇昆仑山上,印度外军严重违反与我国的协定协议,蓄意挑起事端,越线挑衅!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带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仅和几名官兵前去交涉,不料却遭到对方蓄谋暴力的攻击。但他们没有退缩,在敌方军力强于我方的情况下英勇抗争,保卫边防。祁发宝团长身先士卒,张开双臂挡在外军前面,用他的血肉之躯撑起祖国的长城。面对外军,他大声呵斥道:“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因此,他也成为了敌方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受重创。但他仍旧保持克制与冷静,尽最大诚意维护着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这无一不体现了中国军人的素养。
在这次激烈的斗争中,祁发宝团长被尖锐的利器击中头部,身负重伤。而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这四名年轻的英雄,面对来犯之敌,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而牺牲的烈士之中,年龄最大的陈红军牺牲时仅有33岁,年龄最小的陈祥榕年仅18岁,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祖国山河,寸土不让;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年轻的生命为国捐躯,也触动着许多人。在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牺牲的四名将士,皆被授予了国家荣誉。陈红军被赋予为国戍边英雄的荣誉称号,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更体现了铁血男儿的英雄本色!
陈红军曾说,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高原深处的加勒万河谷,严寒彻骨,大河冰封,群山耸立。陈红军和他的战友们扎进这茫茫群山,挺立冰封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了这座巍峨界碑。他敢于抗争,从不说辛苦,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忠诚于国、忠心于党,把自己放在了守卫祖国山河的岗位上,努力的建功立业。
宁洒热血,不失寸土。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战士王珏发现陈红军等人牺牲现场,他看到一名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这名战士正是四名烈士中,最年轻的陈祥榕。他是这次牺牲的战士中,年龄最小的00后,他牺牲时还不到19岁。陈祥榕出生在农村家庭,父亲过世。当母亲得知儿子牺牲时觉得天都塌了。母亲到部队了解情况,看到儿子的日记上写到最清澈的爱,留给祖国。当被问到家里有什么困难时,他的母亲只是问到,我的儿子在战斗时勇不勇敢?或许陈祥榕的战斗记录可以回答他的母亲。陈祥榕在一次战斗记录中写道,“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面对爱子痛失,陈母仅问:“吾儿勇乎?”
中国的战场没有逃兵,中国的军人生死与共。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挺身而出,战至生命最后一刻。肖思远牺牲后,战友们整理遗物时,看见他在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肖思远是祖国的战士,同时也是他父母的儿子。他的父母不善言谈,他却总是想逗父母开心。让他们放心自己,开心过好每一天。肖思远牺牲后,她的母亲说她每天都在思念自己的儿子,有时候电话响了,总感觉是儿子打来的。作为母亲,她明白儿子的职责,保家卫国,决不能后退。但是她也只是一个母亲,单纯地想念,爱着自己已经牺牲的孩子。
对于战士们来说,战友是天,战友是地,有了战友就会顶天立地。战士王焯冉在渡河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滨河之中。那天23岁的王焯冉和战友们连夜渡河增援一线,在第四次趟过河水,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战友拼尽全力,将三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突然,王焯冉的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隙中,危机时刻,他将战友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战友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执行任务前,王焯冉写下家书,“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当年,20岁的王焯冉瞒着家里,偷偷报名参军。他的父亲说,当王焯冉回来跟家里说要去当兵之后,家里人都很尊重他的决定,他觉得儿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理想。可是,当孩子的噩耗传来,一向坚强的父亲终究没有忍住,落下了眼泪。他说,儿子是他的骄傲!身为军人,为国尽忠是他的职责,只是作为父亲,遗憾儿子再也没办法回到自己的身边,再也无法和亲人们团聚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祖国山河,一寸也不能丢!自古以来,每一位中国军人就是一座界碑,他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捍卫守候。不论寒风刺骨,还是酷暑炙热,他们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雪山回荡着英雄本色,风雪边关书写着中国军人的赤胆忠诚。其实军人也是普通人,他们有铁骨,也有柔肠,但守护祖国的河山、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是其职责和使命,因此他们时刻将胸膛迎向重围,将后背留给祖国,将一切的儿女情长、青春之火暂时收藏。这群最可爱的人在边境保卫着国家的领土主权,守护着国家边疆的安定。虽处于最恶劣的环境,却从不言苦,面对极限生理挑战时,他们也从不畏难,哪怕遭到生命威胁更是毫不退缩,始终在边疆高原展现着中国铁血军人的风貌。
我们身处的和平时代,其实是每一个军人,用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甚至是生命在守护着。身处和平年代,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是国家的军人守护了我们这份和平,为我们负重前行,也正因为有他们的守护,我们大多数人才得以安康度日,才能在节假日得以与亲人们团圆。
历史终将铭记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和人民永远感恩默默奉献、守护国家安定的人,我之所以幸运,正是因有英雄们保护着!致敬英雄们,致敬每一位中国军人!
第三篇:范仲淹戍边与民族融合
范仲淹戍边与民族融合
吴锋锋
(庆城博物馆 庆城 745100)
【摘要】范仲淹曾在北宋庆历年间担任庆州知州,主持西北军务。此地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能否正确处理各民族关系成为关乎宋夏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他对待诸羌恩威并施、安抚笼络,并对其中的熟户、生户,分而治之以争取民心。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巩固了西北边防,促进了边地开发,而且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和团结,加速了民族融合趋势的发展。【关键词】范仲淹;民族融合
庆阳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地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同时又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场所。北宋建立后,此地便成为边防重镇,成为拱卫关中的前哨。庆历元年(1041年),范仲淹迁知庆州。他安抚诸羌,调整民族关系;兴利除弊,整肃军队;增修城堡,巩固边防;实行军屯,发展生产;施行仁政,惠及于民;填词写诗,以壮边声。他竭尽全力,上为朝廷尽忠,下为黎民免灾,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实践了“先忧后乐”的誓言,以自己的杰出政治军事才华,为其不平凡的一生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一、元昊称帝与宋夏战争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在唐末和五代时期逐渐强大起来,党项族李继迁联合契丹抗宋,取得了陕西北部,并向庆州,环州,延州扩展。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历史上称为西夏。元昊称帝后,向宋仁宗提出“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1]的要求,被北宋当局拒绝,随后关闭榷场,禁止互市,双方矛盾激化,宋夏关系破裂。
自己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李元昊恼羞成怒,为了报复北宋,元昊举全国之力向宋王朝发动了战争。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七月,夏军十万围困延州,边境告急,宋朝大将刘平、石元孙奉命增援。当他们到了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时,遭到西夏军队偷袭,损失惨重。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西夏景宗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南下攻宋,大败宋军于好水川。此战宋师“将校士卒死者万三百,关右震动,仁宗为之旰食”[2]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元昊又大败宋军于定川寨。经过这三次大规模战役,宋朝西北边防空虚,城寨边堡失修废坏,致使“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3]。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临危受命,奔赴西北边疆。康定元年(1040年)5月,任陕西都转运使,7月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庆历元年(1041年)5月迁知庆州(甘肃庆阳),迁左司郎中,为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庆历四年(1044年),宋夏议和,范仲淹召拜枢密副使。至此,范仲淹知庆州共4年。
二、范仲淹的民族政策
有宋一代,宋王朝与西夏交界之地,即今宁夏中南部、甘肃南部以及陕西北部一带,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时称“蕃人”、“戎人”、“戎夷”、“羌人”、“羌夷”等等。这些蕃人,盖因其发展有先进后进之别,故有“生户”、“熟户”之称。当时羌人不仅集中居住在西夏国内,也散住于宋王朝西部边境内,即今延安的北部,庆阳、固原地区的周围。为了区分,将居住于宋王朝边境内的羌人称之为属羌。属羌,又称为熟户、熟羌。当时,由于生熟户对于宋夏双方来说,均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详后),所以,战事一起,双方都大力招诱。宋方不断招纳生户为熟户,西夏则“胁从山中熟户”。一旦战火平息,双方修好,则相约不得招诱和胁从。正是由于生熟户的分布广泛及对北宋国防的重要性,所以范仲淹知庆州期间,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来,在巩固宋朝边防的同时,也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的融合进步。
(一)恩威并施。范仲淹到庆州后立即检阅属羌的人马,调查了解他们的虚实,并以朝廷的名义,进行犒赏,争取他们转变立场,为宋朝所用。《名臣传》云:“公出巡边,至环州,点检环州管界熟户,蕃官共一千七十二人,与酒食管设,作圣恩等第支与彩绢、角茶、银碗、紫绫襖、黄花襖、银腰带、银裹头杖、帽子、旗枪、银交椅、红缨紫绫袋、全锦襖子等物,重立约束四件,对众告谕。寻令蕃部望阙谢恩,率皆喜躍。”在积极拉拢的同时,还对其进行教化和威慑。针对羌人偏居一偶,孤陋寡闻,范仲淹于战马倥偬之间,在庆州之北城门上修建镇朔楼一座。楼为七楹,高五十尺,深四十尺。高大雄伟,层檐翚飞,极具观瞻。威严壮丽的镇朔楼给人一种凛凛不可侵犯的感觉,意在昭示世人这块土地是大宋国土。
(二)重用边将。范仲淹在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期间,非常重视将才的选拔和培养,他认为,“备戎狄者,在乎育将才,实边郡,使夷不乱华也”[4]。行伍出身的狄青作战十分勇敢,临阵之时时常披头散发,头戴铜面具,在敌军中冲锋陷阵,所向披靡。范仲淹对狄青非常赏识,不仅给予优厚的待遇,得知狄青出身兵士,识字不多,于是赠予他《左氏春秋》,勉励他认真读书。在范仲淹的教导之下,狄青在战斗余暇便刻苦研读史书和兵书,自身修养不断得以提高,成为一名既能冲锋陷阵,又精通指挥艺术的智勇双全的将领,为大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官至掌握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枢密使。在重文轻武的宋代,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就这样,在范仲淹的率领下,西北军中涌现出许多像狄青、种世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能攻能守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此后,西夏不敢轻易来犯。
(三)发展生产,造福一方。范仲俺风尘仆仆来到处境险恶的边陲时,呈现在眼前的是战争给宋朝和边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到处是断壁残垣,茅庐草舍被焚烧成了废墟,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少数留下的也是无衣无食,无家可归,有家难回,范仲俺的心情十分沉重,当即写下一首《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他发誓要像当年东汉的窦宪击破匈奴登燕然山勒石纪功而还那样,保卫边疆,让百姓安居乐业。在其知庆州之际,先后向朝廷上《攻守议》《再议攻守》。针对当时“科率百端,民力大困,州县督责,不能存济”的情况,范仲淹决定改革旧制,以纾民力。他借鉴汉赵充国、三国曹魏,以及唐朝天宝八载屯田之策,决定“欲以本处渐兴田利”,“据亩定课,兵获余羡,人乐其勤,公收其利,则转输之患,久而自息矣。”范仲淹的建议被朝廷采纳。从此,宋夏边界上的军屯发展起来了。屯田养兵,且耕且战,闲时务农,战时出征,真正达到了防边省费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效果。
庆阳乃周祖发源之地,农耕文化发达。相传周先祖不曾率族人“奔戎狄(今庆阳)之间”,与其子鞠陶、孙公刘等“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之先河。范仲淹在《十事疏》中说“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他来庆州之后,在戎马倥偬之际,仍不忘发展当地农耕生产。著名的《劝农诗》,就是范仲淹知庆州时的杰作。诗云:“烹葵剥枣古年丰,莫管时殊俗自同;太守劝农农勉听,从今再愿调豳风。”诗中豳地乃是庆阳旧称。经过范仲淹的积极引导和勉励,庆阳地区残破的农业得到恢复,该地区又重新兴盛起来,成为粮草丰茂、兵强马壮的边防重镇。
(四)善待各民族,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范仲淹不仅对汉民关怀备至,对羌民亦复如此。他的亲民、惠民的思想,不分民族,不分国界。他在《答赵元昊书》中说:“朝廷以王者无外,有生之民,皆为赤子,何蕃汉之限哉?何胜负之言哉?”范仲淹修筑的城寨除作为屯兵防守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安置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属羌和愿意归附的降羌。据《庆阳县志》载,范仲淹令官军在庆州之北七十里处、桥川与柔远川交汇之地,筑城一座,收纳内附的羌人,使其安居乐业,故名城曰“业乐”,后传讹音成为“悦楼”、“悦乐”,即今甘肃省华池县悦乐镇。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范仲淹由此赢得了羌人的爱戴。他们呼范仲淹为“龙图老子”,“皆画像立生祠事之”。當范仲淹去逝后,消息传到环庆,“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5]
三、宋夏议和与民族融合的发展
经过范仲淹的苦心经营,环庆路的防御力量得到大大加强。在此后的战争中,西夏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宋朝的损失却大大减小。随着战争的进行,西夏国困民怨。“元昊虽数胜,但财力不给,国中为‘十不如’之谣以怨之。”[6]由于战争损耗及宋夏间榷场贸易停止,经济受损,民怨四起。经过反复的苦战李元昊一无所获,遂寻求与宋议和。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宋夏双方达成和议。
宋夏和议后,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两国重开沿边榷场贸易,恢复民间商贩往来。宋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夏得以休养生息,经济文化得到快速发展,如西夏本来没有瓷器,瓷器靠掠夺宋人来获得。宋夏庆历和议以后,西夏与汉族人民交往的同时学会了制瓷技术。西夏毅宗时期,西夏开始兴建瓷窑,开始生产自己的瓷器,发展制瓷业。双方维持有二十余年的和平相处。以后双方曾有过几次战争与和议,但和平时期超过对抗时期。夏宋双方的议和,不仅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造福一方百姓,而且促进了西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之间交融和发展,为元朝实现中华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6]宋史 夏国传[Z].[3][5]宋史 范仲淹列传[Z].[4]范文正公集 上执政书[Z].作者简介:吴锋锋(1984-),男,甘肃庆阳市,庆城博物馆 联系方式:地址,庆城博物馆;邮编,745100;电话,***
邮箱,wu135157@sina.com
第四篇:八一建军节演讲稿:为国戍边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搜索了这篇《八一建军节演讲稿:为国戍边》的文章,希望对大家的演讲有所帮助!在这里无忧考网祝全国所有军人节日快乐!八一建军节演讲稿:为国戍边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国戍边、无怨无悔,用青春践行新时期的边防精神》
在毗邻港澳的南海之滨,在对外开放的东方前哨,时时处处都能看到我们深圳支队官兵们手握钢枪的身影。他们带着家人的思念,坚守在祖国边防第一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顶着狂风巨浪日夜在海上穿梭。他们强忍着恶劣环境栉风沐雨,时刻保护着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切的一切,浸染了多少边防卫士的汗水,又承载了多少边防官兵的悲欢离合。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他们也没有波澜壮阔,却用忠诚演绎了情感的执着,是他们以青春与行动默默地践行着新时期的边防精神。
雷锋同志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镙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岗位?这段话我曾经看过无数遍,但从没有今天这般深刻的理解和由衷的感动。为什么?因为在我身边,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有如雷锋精神一般伟大、无私的边防精神。
一等功臣章飞云,这个名字在我们心中已不再陌生,他的动人事迹,更是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作为一名边防军人,在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时,他总是冲在最前线,用实际行动感染着每一名战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他丝毫都没有动摇,在凶残的歹徒向他扑来的时候,他毫不畏俱邪恶的嚣张,决然与之斗争到底;而作为一名一等功臣,他却从未想过要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生活。他说:“我的付出相对于国家、集体和人民给我的一切是非常渺小的,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来报答我的祖国和人民。”多么朴实的话语啊!是啊,我们的国家正是由于有了像“章飞云”这样出色的水滴,才能融汇出这前仆后继的时代浪潮,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地推动着我们的公安边防事业不断向前。
有人说,生命可贵;也有人说,亲情伟大。可我的战友们说: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最崇高。他们付出了青春,舍弃了亲情,却无怨无悔。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也能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艾伟,是我们支队的一名老兵,还有一个月就要退伍了,恰在这时,有缉私任务,艾伟同志主动请缨,要求参加战斗,在战斗中,我支队官兵与走私分子在海上展来了殊死较量,走私分子见摆脱不了我方的追捕,竟疯狂地向我缉私艇猛烈撞击,艾伟同志身负重伤,被送往就近的医院抢救,终因伤势太重而光荣牺牲,年仅20岁。
漫漫的人生路上,艾伟只走了20年,就画上了一个句号,也许,他未能领略到世间奥妙的真谛,来不及体验人生的不尽之欢,甚至还来不及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就这样倒下去了,他带走的是人生无限的缺憾,交给党和人民的却是一份永恒的答卷。
第五篇:中国梦 我的戍边梦
中国梦 我的戍边梦
我的梦是天山上的雪,洁白无瑕,融化了滋润边疆的土地。
我的梦是玛河的水,平静祥和,蜿蜒着孕育了戈壁上的生灵。
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我立志坚守的地方,两千多万新疆人民将是我的第二个爹娘。精药济世,从不敢半点马虎!救死扶伤,绝没有一丝彷徨!
作为一个医药人,我有一个梦,戍边卫疆!
让我如雪莲一般屹立在天山顶端,那盛开的花瓣从新疆的东端飘过西端,滋润着戈壁滩上劳苦的新疆人民。
让我如红花一般,从昆仑山开始,唱着欢快的新疆民谣,一直红到阿尔泰山脉结束,疏通戈壁汉子的血脉,永葆沙漠女子的青春。
让我的足迹踏遍三山两盆,愿祖祖辈辈的新疆人沐浴着甘美的天山水,健康美满!幸福安康!
五千年民族魂,生生不息;一代代炎黄种,风雨前行;挥汗水洒热血,为边疆强盛、民族和谐。
亲爱的同学们!我想为你们唱首歌: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 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听着熟悉的旋律回到了晚上,年轻的锡伯族战士陈福森就要告别母亲归队戍边,母子俩依依惜别,泪流满面。
毕竟,陈福森还是一个孩子,他对母亲说:“娘呀,我有时真的很想家啊!”
听了这话,年迈的母亲慈祥的目光忽然间变得坚决了一些。转身走出门外,不一会抱着几棵树苗回来,对着陈福森“孩子!带上它吧!,种在哨所旁!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防!戍边卫疆!”老娘微笑着说。
扎根边防,戍边卫疆!不只是边防军人,还有在座的各位老师!他们都是小白杨的真实写照呀!
同学们!难道你年轻、炽热的心就没有沸腾吗?难你就没有梦吗?
一人梦民族梦,中国富强,边疆崛起。看历史长河,载着兴衰荣辱,奔流东去;听时代号角,吹响复兴强音,响彻云霄。
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召开,坚定了我的戍边梦。全会号召,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忘不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铮铮铁誓。忘不了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中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挺身而出的热血青年。忘不了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不懈奋斗的一代代的建设者。正是在一代代的奋斗中,我们的中国梦才能得以延续,我们的梦才能越飞越高。
我听见:边疆的天笑了,苍天笑,连绵春雨化去了烈日炎炎似火烧;
我听见:茫茫的戈壁滩笑了,大地笑,无边嫩草绿透了长城内外春意闹; 我听见:淳朴好客的新疆人民笑了,看不够山川河流添灵气;
我听见:伟大的中华民族笑了,千年复兴故梦依稀已可期。
想不完的憧憬,梦不完的前程,恰便似挡不住的江河滚滚,压不住的巨龙高飞!
雄关漫道真如铁,是对梦想的追求;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对梦想的执着!来吧,让我们携起手来,响应边疆的号召,为了美好的新疆,为了光荣的未来,前进吧!中国梦,我的戍边梦!
——药学一班 孟帅 2012515001
2013 10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