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舞蹈艺术通论复习资料总结范文
中国古代舞蹈文化的四个高峰: 第一个高峰—西周雅乐 第二个高峰—汉朝俗乐 第三个高峰—唐朝燕乐 第四个高峰—宋代民间舞蹈。
中国舞蹈观念的演进: 答:1.从娱神到娱人。2.从仪式性到反仪式。3.从专业到非专业。西方舞蹈观念的变迁: 答:1.从古典到新古典。2.从表现到后现代。3.从整体到多元化。为什么学习舞蹈历史?(目的)答:1增加舞蹈历史知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中外舞蹈历史发展脉络和时代背景关系。3温故而知新一史为鉴,4对于历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5促进名族团结与发展。6中国自古与周边国家交流增进了解促进经济。
研究舞蹈发生的方法:? 答:1从发掘出的原始时期的人类艺术品上遗留的舞蹈形象中进行实证性的研究。
2从古籍文献中记载的有关舞蹈的神话传说或描述性文字资料中进行旁证性的研究。3从现代留存的原始名族、部落的舞蹈遗风中进行类比性的研究。作为推测舞蹈发生年代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答:1973年秋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家寨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1是先民们劳动丰收厚的自娱性舞蹈。2是狩猎舞。3祈求繁衍的神器。为什么舞蹈?
答:1为求得精神寄托而舞蹈。(图腾舞:“图腾”是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在原始社会中,初民们认为某种动植物或无生物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便把这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奉为本氏族的始祖,并作为本氏族的徽号,迷信它是本氏族命运的主宰,能给氏族成员带来幸福安宁,保佑本族兴旺发达。巫舞)2为求得情感宣泄而舞蹈。(求偶舞。庆功舞)什么是舞蹈?
答:舞蹈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
舞蹈的艺术特征?
答:1形体表现性。2直观动态性。3综合展演性。舞蹈分类?
答:1根据目的和作用:生活。艺术舞蹈。2风格特点:古典,民间,现代舞。3构成形式:单,双,三,群舞。4表达方式:抒情,叙事,舞剧。古典舞?
答:(1954)年古代流传下来而被后人认为有典范性,代表性的舞蹈。1中国古典舞(欧阳予倩)声韵的特点(于平):1强调人体运动的“划圆轨迹”。2“划圆”运动中的“反胴”倾向3以腰为轴提取出“冲、靠、含、腆、移”的要素。4以神领行,内气引导,在呼吸中体现“提、沉”动律。
古典舞创作的特点:1以意象形的实现途径—夸张变形。2以虚就实的实现途径—计黑当白。3以形求变—移步换形。4以境传神—象外之象。
代表作:《秦俑魂》《黄河》《梁
祝》
明间舞蹈的主要变现形式:1以反映该民族风土人情为主的。2借用某民族的舞蹈元素表述特定艺术构思的。
现代舞: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反对古典芭蕾循规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自由的书法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张扬个性,由此发展出诸多流派。原始舞蹈的内容?
1原始舞蹈是反映劳动生产和与自然斗争的舞蹈。2反映青年男女的性爱生活和生殖崇拜。3反映战争生活和原始舞蹈。4颂扬氏族英雄和领袖功绩。5反映原始信仰和宗教活动的内容。原始舞蹈的社会作用? 1娱乐作用。2传授生产经验和组织劳动。3锻炼舞士和教育儿童。4历史的记述和氏族传统教育。5医治疾病。6迷信活动工具。
原始舞蹈:黄帝乐舞《云门》,尧《大章》,舜《大韶》,禹《大夏》。
什么叫“燕乐”?‘燕’即‘宴’饮宴音乐。
健舞:指动作劲健爽朗、热情洒脱、节奏明快的乐舞。软舞:指姿态柔婉、节奏舒缓的舞蹈。
为什么说《霓裳羽衣舞》是唐代的舞蹈精品?
答:《霓裳羽衣曲》是唐代的最著名的一首大曲。因为相传唐玄宗创作《霓裳羽衣曲》后,杨贵妃稍加浏览,便依韵而舞歌声宛若风鸣莺啼,舞姿翩若天女散花,表现了一种飘渺神奇的情景,她对乐曲的领悟之深,表现
力之强《霓裳羽衣舞》的表演形式也多样化,有独舞,双人舞,群舞,文宗时期竟达到了300人工舞的壮观场面。
黄帝的《云门》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歌颂黄帝创造万物,团结万民,功德就像天上祥云一般表现天地万物周而复始的规律和相比之下生命的短暂,接着表现万物刚柔相济的调和,使人看后安心舒顺,于是觉得懈怠,最后表现的是生和死,无声无形的境界,未来世界当然让人感到迷惑不解,一个人能在开始时感到害怕而警觉,继而倦怠而懂得逃避,最后在迷惑中认清自己的本性应是反朴归真。
舜的《大韶》反映什么内容? 答:反映了舜的品德好,能以身作则,并且尧命的典乐把部落成员教育成真正又温顺,宽原有严肃,有文学修养,能诗歌发言致意,又有音乐修养,能协调八音,指认神以和的人,此乃尽没唉,有尽善也。
尧的《大章》反映什么内容? 答:相传尧很节俭,人们依附他若依附太阳。创造者是尧的臣子质。《吕氏春秋。古月》记:“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善林溪谷之音一歌,乃以麋革各置击而鼓之,乃附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这里说的“舞百兽”,应该是人所扮演的模拟各种野兽的舞蹈,《大章》很可能就是传说中最早的鼓舞和拟兽舞。
西周的“雅乐”:作为一种统治手段,礼乐教化的工具乐舞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称之为“雅乐”。它一直是我国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几经兴衰呆在几
千年封建生活中。始终居于乐舞的正统地位。
“乐舞”的发展形势?
答:1宫廷“雅乐”体系的确立。2制定了“乐舞”教育制度,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乐舞学校。3以部分宗教祭祀舞蹈,发展成为全民性的歌舞节目活动。汉代舞蹈兴盛的原因? 答;1秦代统一了中国汉初人们得到休养身心,生产力得到提高,舞蹈文化也有了很大发展。2汉武帝模仿周朝“采诗”的例子,设立了官方机构叫“乐府”广泛采集民间乐舞。3张骞痛使西域。4对外宣传的需要和王公贵族的娱乐。5两汉时期的皇权豪门追求声歌色舞培养出了许多歌舞伎人。
唐代舞蹈高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1唐代国事强大,版图辽阔,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开放了外支政策人民生活安定。2丝绸之路长痛,民族大融合,大发展交流。3唐代是集大成的时代,吧汉魏南北朝的舞蹈结合起来,加以集成,并在集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4碳带的文学诗歌的兴盛推动了舞蹈的发展。5宫廷的重视,培养了大批的表演人才,使乐舞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完整的表演艺术。6舞蹈活动的相当普遍有的供欣赏,有的则可以自娱。7帝王的酷爱重视和提倡并参与创造和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舞蹈的发展。8唐代的民间舞相当兴盛,它是唐代舞发展的基础,在广阔深厚的国内外各民族民间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舞极附生命力。9唐代舞蹈规模巨大,演技高超,艺人倍出,代表作为《破阵乐》《圣寿乐》等成为舞蹈发展史上的里程
碑。
“舞队”:是一种以歌舞为主并包括舞蹈化,表演化的武术,杂技,说唱,带戏情节的民间游行表演不仅规模大,名目也极多。“队舞”:在宫廷中的以唐“大曲”为基础结构配以诗歌,道白,能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多场舞蹈表演,在宋代被称之为“队舞”。
六大类型区:1秧歌舞蹈文化区,2花鼓舞蹈文化区,3藏舞,4西域乐舞,5蒙古族,6铜鼓 五种文化类型的特点:1农耕文化型,2草原,3海洋,4农牧,绿洲。
汉族秧歌;1东北(轻抬慢落水上漂)2山东鼓子(憨直,英勇,气势磅礴)3安徽花鼓灯(矫健轻捷,风流洒脱)
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是谁?及其主要作品
黎锦晖。主要作品《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三蝴蝶》《小小画家》《月明之夜》《小羊救母》《春天的快乐》《最后的胜利》歌舞《可怜的秋香》等。
答:1>裕容龄,清末的宫廷舞蹈家,她出身贵族,由于酷爱舞蹈,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重重压力和束缚,坚持学习、创业、表演舞蹈。在创作中,努力运用自己在国外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创作表演具有中国风格的作品,她的艺术活动虽主要限于宫廷,但她为中国舞蹈史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成为中国第一个向西方学习芭蕾舞、现代舞的艺术家。2>著名的舞蹈艺术家,舞蹈理论家,舞蹈教育家吴晓邦是二十世纪新舞蹈事业的开拓者和
奠基人,为新中国舞蹈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以人生而舞,为人民而舞,为大众而舞’的艺术主张和毕生实践,将中国舞蹈艺术引上了社会之路,大众之路和革命之路,他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舞》等舞蹈作品给予民众巨大鼓舞,他的《游击队员之歌》、《饮水》等作品被誉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舞蹈学校,举办了我国第一个个人舞蹈晚会,出著了第一本舞蹈艺术概论的书籍,并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舞蹈艺术的表演和创作人才,对我国舞蹈艺术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3>先后随多位著名舞蹈家学习芭蕾舞和现代舞,抗战爆发后,全身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是新舞蹈运动的重要人物。戴爱莲最主要的贡献是对中华民族舞蹈的挖掘与发展,为国人打开了民族民间舞蹈宝库。‘边疆舞’是她舞蹈创作中最有影响的系列舞蹈,她被人们亲切的称为边疆舞蹈家。戴爱莲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中不可多得的人物,为中国的舞蹈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民国时期,提出美育教育思想的人是谁?其对中国舞蹈发展的作用?
蔡元培。他提倡的美育在中国引起很大的影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他的思想对五四时期音乐舞蹈教育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早期的舞蹈艺术,特别是儿童的歌舞艺术,就是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在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美育理论倡导下发展起来的。
现代舞在中国舞的发展 建立了现代舞蹈团。主要有广东
实验现代舞团,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大专班,北京现代舞团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等
创作现代舞作品《传音》《太极印象》《问世》《红扇儿》《红与黑》等
参加国际现代舞蹈大赛成绩斐然。1990年11月第四季国际舞蹈大赛中现代舞《传音》及《太极印象》获现代舞双人舞大奖。1996年第九届维捷布斯克国际现代舞比赛中广东现代舞团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比赛,便包揽了金银铜奖
现代舞已经进入了高等院校的课程之中
中国编导吸取了现代舞编创手法,创作了很多作品
20世纪末中国舞剧发展的几个特征
中国舞剧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高潮
50年代,以《宝莲灯》为先导掀起了第一次舞剧发展高潮。其特点是,民族舞剧的建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80年代由《丝路花雨》为首的第二次舞剧发展高潮。其特点是:舞剧的语汇,题材,体裁形式,风格,全方位多样化的发展。以《阿诗玛》为代表而掀起第三次舞剧发展高潮。其特点是,舞剧题材语汇,风格综合开阔,形成了以立体系统,网络式丰富多彩的景象。
中国舞剧三个类型特点 答:①解放后至文革前,民族舞剧得天独厚②文革十年,芭蕾舞剧无我独尊 ③改革开放以后,现代舞剧奋起争衡
当今中国舞蹈有何发展和创新 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华当代舞蹈全面多元的发展时期。在继承50年代舞蹈创作,重视
民族风格和社会作用的传统的同时,吸取西方现代文化精华,探索中国舞蹈发展道路。因而舞蹈创作更加重视舞蹈的概括力与表现力,强化舞蹈的艺术质量与审美情趣,并在新的题材形式舞蹈创作中,致力于民族精神于时代精神的体现,标志着当代中华舞蹈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舞蹈走向繁荣昌盛的新时期。芭蕾
1.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与法国、鼎盛与俄罗斯和丹麦、有“西方文明的结晶”和“贵族艺术”“严肃艺术”“高雅艺术”“脚尖舞”的别称。
2.六大学派:意大利、法兰西、俄罗斯、丹麦、美国、英国。3.五大时期:早期、浪漫、古典、现代、当代
4.形式:马术、席间、幕间、喜剧、歌剧、芭蕾歌剧、戏剧、心理、交响、爵士、摇滚 5.何谓芭蕾中审美“条件”与“能力”?
答:“三长一小一个高,二十公分顶重要,开、崩、直、立爹妈给(条件),轻、快、高、稳师傅教(能力)”。
早期芭蕾(1500—1832): 1581年第一部真正的芭蕾《皇后的喜剧芭蕾》
1661年路易十四创办了皇家舞蹈学院.让-乔治 诺维尔;法国芭蕾表演家,编导家,教育家和理论家。1727-1810,情节芭蕾之父,中国的节日1749.一生创作150多部,青史留名1760舞蹈与舞剧书信集,被誉为‘‘舞蹈的莎士比亚’让·多贝瓦尔;法国1742-1806,1789首演了最成功的关不住的女儿,波尔多大
剧院,第一部真正的芭蕾舞作品。
浪漫芭蕾;1832-1876,被称为‘‘白裙芭蕾’:“浪漫芭蕾”的别称,引起主体形象多为身过膝白色长裙的仙女,精灵,幽灵等而得名。
《仙女》:浪漫处女作和早期代表作,是芭蕾史上开脚尖舞之先河的里程碑之作。1832年“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首演。编导“塔里奥尼”仙女由“塔里奥尼”扮演。
《吉赛尔》创作灵感来自海涅的《妖精的故事》文豪雨果的《东方诗集》中的一首诗《幽灵》 戴爱莲:皇家舞蹈学院大厅里中国舞蹈家戴爱莲的头像。1877——18980)
“鼎盛”形成与法国,巅峰之作《睡美人》《胡桃夹子》和《天鹅湖》是19世纪最富盛名的作品,形成“双人舞”和“性歌舞”两大模式。
《关不住的女儿》的历史意义? 1,18世纪法国芭蕾改革家诺维尔发展了情节芭蕾。2第一次用贵族风范的芭蕾成功表现了农家芭蕾的故事。3将民间舞颁上了芭蕾舞台,为“性格舞”奠定了基础。
《仙女》的历史意义?1提出了现实与悲观现实人间与非人间两个方面同时并存于一部舞剧中的结构形式,构成了浪漫芭蕾的主要特征。2脚尖技术的成功运用,加快了使这种迷人的技巧成为女舞蹈家表演时不可缺少的部分。3《仙女》中塔里奥尼身穿白色纱裙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它为以后的演出浪漫芭蕾的服装设计树立了典型。浪漫主义芭蕾的特点:1内容和
题材的变化。超凡脱俗的仙女、幽灵代替了神话传说和古代英雄故事中的人物。2舞蹈技巧和表演都有了重大发展,脚尖舞技巧成为女舞蹈家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男子舞蹈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在演出形式上,采用了瓦斯灯的照明和大幕,改革了芭蕾服装和舞鞋,产生一种诗意轻盈的风格。早期芭蕾:在戏剧结构和演出形式上,早期借鉴了希腊的悲剧和喜剧,罗马的拟剧乃至于世界的职业生涯,罗马拟剧对芭蕾的哑剧形成重要作用。
答:经典芭蕾舞局,自首演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至今在世界各国仍受到广大观众喜爱,成为芭蕾的代名词,《天鹅湖》一起感人肺腑的浪漫爱情,对比鲜明舞剧结构,如梦如幻的舞蹈段落,洁白无瑕的天鹅短裙和优美动听的旋律,经受住了110多年时间的考验,尤其是发生在“天鹅湖”畔这个标题场景中的第二幕,可谓全剧场景的微缩景观,《白天鹅双人舞》,《四小天鹅》《四大天鹅》《天鹅大群舞》这些美轮美奂的无端标志着芭蕾艺术在19世纪末取的最高成就,历来让各国观众陶醉其中,体现出芭蕾美学抒情之上,技术其次,的诗意品味,故常在晚会上单独演出。
国际舞坛发展的是大趋势:年轻、放松、轻松、科学、知识、现代、环境、多元、小型、全球。《绿桌》反战题材的作品,他战胜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不仅冲锋表现编导家尤斯对第二次大战迫在眉睫的政治敏感,更大胆的泄露出道貌岸然的强烈们在象征和平的绿桌两旁瓜分世界肮脏内幕,明确指出了战争只能给平民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而死神则不会放过任何人,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为什么邓肯高呼古典芭蕾一点都不美?
答:邓肯主张的是最自由的身体内藴,藏着最高的智慧,人认为芭蕾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束缚甚至扭曲了人类美好的肉体与心灵。
现代舞的基本特征?
1乐观向上,随遇而安,兼容开放,顺其自然,以新为美,求异存同。
2量的概念在现代舞中是第一位的。
3唯美主义的概念在现代舞中没有一席之地。
4新与旧的概念在现代舞中不是绝对的非关系。
5看现代舞作品,应尽力避免是非曲直的判断。
6看现代舞,尤其是是新作品,学习的习作作品,最好不要做判断,因竭力挖掘其潜力。7一切舞蹈创作归根结底都是无意有意的探索“舞蹈是什么” 8没有“可舞性”这么一说,因为在现代舞者眼里一不是在跳舞
9现代舞跳、思想
10现代舞不是廉价的讨好或技术的炫耀。
欣赏现代舞,为什么要做个名副其实的现代舞?
答:做个名副其实的现代舞,据说的是,就是确立现代人应有的健康心态,做个心胸开阔,思维敏捷,勇敢接受各种新事物,并且真正于迎接甚至寻找各种新挑战的现代人,既不要以行家里自居,也不要以门外汉态度初而
产生反感,继而滋生敌意,终而加以诋毁,根本原因在于,再好的东西也用不着人人必须喜欢,就像川菜和北京烤鸭好吃,不等于说就非得人人都爱吃,不爱吃者变为无知或白痴一样。“倒地-爬起”美国现代舞重要技术体系的动作原理和简称,由美丽古典现代舞大师韩芙丽发展出来,基本过程为产生于失衡阶段与相对平衡阶段这两级之间相互作用的统一,实际上存在三个部分,到底爬起和暂停,是平稳与失衡这两阶段之间的交替。
“收缩与放松”美国现代舞重要技术体系的动作原理和简称,由美国古典现代舞大师格莱姆发展出来其基本不特征包括对呼吸的能动把握,对脊椎灵活性的训练,腹肌痉挛般的收缩放缩以及三者间协调作用产生的表现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者在台上的瞬间辉煌的确是汗水搅拌着泪水,交织着伤痛,燃烧着生命而放射出来的。“机遇编舞法”后现代舞的基本创作观念和方法之一,创始人是德国的拉板,魏格曼,以“非确定性”为动作及其组合的基本原则,以激活舞者随时创造,随时扑捉动作的能力,并逐渐学会自编自演。
“双人舞”古典芭蕾时期,有芭蕾大师彼季帕定型的舞蹈模式,按照A-B-A的三欧式结构来表演。
“即兴编舞法”后现代舞的基本创作观念和方法之一,创始人是美国现代舞大师堪宁汉,其核心性的非确定性,思想和投抛硬币的方法来源于中国古代《易经》具有严格的客观性也可以用来
设计动作。
第二篇: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资料
1.试述儒家教育思想
儒家教育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教人如何“做人”,如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入世精神。儒家教育思想是乐观的“乐感教育”;是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是以群体为本位的;强调在学校、家庭及日常生活中积累到的行为,加强自身修养;追求道德的“自律”,反对“他律”。
1、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提倡“有教无类”可以说是其办学方针,不分等级、地区、年龄限制,平等入学
2、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伦理本位:儒家认为,治理国家除了让国家富足,还要对民众进行,伦理教育。即教育的目的一是培养人才,二是社会教化。同时孔子阐明在有了人口财富之后,才能进行教化。提出了富国教民和保国教民的思想,揭示了教育的作用。
3、关于教育目的思想:《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进行伦理教化。
4、关于教学理论的思想:
(1)主张要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知之”、“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重视反复学习,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思并重,学思结合的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思考却不能理解透彻时,需要老师启发引导。
5、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立志有恒:“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克己内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改过迁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慎言民行、言行一致由“敏于事而慎于言”、“言必行,行必果”
6、关于教师的思想:
(1)因材施教:儒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实践者,孟子曾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总结出了五种因材施教的办法。
(2)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热爱学生,忠于职守: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人人有受教育机会。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
孔子认为,人虽有贵贱、贫富、智愚、善恶的差别,但教育不应该分贵贱、贤愚、亲疏。他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的这一思想,打破了当时教育是贵族的专利的现象,使教育扩大到平民,这对提高当时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启发诱导”强调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等。
2.试述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情况
中国拥有历史悠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虽发源于中国社会,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成分,并把它们改造成自己的东西。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吸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已在中国扎下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先进国家。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政策,对儒释道三教都予以扶植,此时佛教进人鼎盛时期。宋代以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更加强固,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指导思想。在这种形势下,佛教日益与儒道相融合,一些主要佛教教派的基本观点为宋明理学所吸收,佛教日渐衰微。
东汉初年,佛教只是作为当时流行黄老方术的一种,用于祭祀活动当中,只是受到统治阶级上层中极少数人的信奉,但是还没有在民间产生广泛的群众影响。
三国时期,佛教以佛经翻译活动为主,大量的佛教典籍被翻译成汉文,培养了许多佛教理论人才,极大促进了佛学理论的发展,为后世佛教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西晋时期,民间自由信仰佛教的人数日益增加;知识分子也逐渐在将近百年间,接受了佛学思想,并结合实际便形成了两晋时期的玄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分裂战乱,现实的苦难使普通群众希望在求神拜佛中获得安慰;统治者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又大力提倡佛教:佛典的大量翻译,佛教著述的大量出现,民间信仰者剧增,这一切汇成了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后,即下诏在五岳胜地修建寺院各一座,并恢复了在北周禁佛时期所破坏的寺佛像。种种措施使得佛教十分兴盛。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即位后,下诏在全国“交兵之处”建立寺刹,请国内外名僧进行翻译经书、宣传佛教的感化事业,并且培养出了大批高僧、学者。高宗在帝都和各州设官寺;武则天令各州设大云寺。但是到了会昌五年(845),由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发生了大规模的禁佛事件,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
元代佛教有了自宋以来最大规模的发展。至元代中叶时,僧尼总人数约超过百万。
清初皇室崇奉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采取限制的政策。康熙时禁令稍微松弛一些。雍正虽重视藏传佛教,但主张儒佛道异用而同体,并行不悖,提倡佛教各派融合。乾隆时刊行《龙藏》,对佛教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清末以来,杨文会、欧阳竞无等在日本和西欧佛学研究的推动下,创办刻经处、佛学院、佛学会等,为佛教义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家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等都受过佛学的影响。佛学思想曾是谭嗣同所建立的《仁学》体系的思想渊源之一。此外,一批名僧如月霞、谛闲、圆瑛、太虚、弘一等也都奋起从事振兴、弘扬佛教的工作,使佛教产生了新的气象。清代佛教宗派主要有禅宗、净土、天台、华严、律宗、法相等。其中禅宗最为兴盛,净土为各宗共同信仰,其他则相对微弱。
3.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思想文化方面
1、丰富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
2、道教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贡献。道教为追求长生不死,即生成仙,从一开始起便十分重视修炼方术。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有关领域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这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民间习俗的影响。例,对城隍、土地、灶君之崇拜和祭祀,几乎便及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乃至各家各户。
(三)道教保留至今的图画、雕塑、建筑、音乐又对传统艺术有很大影响。
(四)道教对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影响深远。
1、从有著录的绘画来看早在三国时就有以道教为题材的画,是杨修画的《严君平卖卜图》。
2、道教的雕塑也有较高艺术水平。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老子雕像,四川大足县的道教石窟造像
3、现存道教斋礁仪式中的音乐,则是一种“活化石”,与我国的传统戏曲有着血肉联系。
4.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特点:
从内容到形式考察,科举制度的重要特征是:
1.分科取士:科举即分科举人之义。封建王朝设立一定科目来公开招考人才。考试科目繁多,有常设科目和特设科目
2.考试为主、定期举行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考试。科举制与选举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考试为主,后者以察举(推荐)为主 3.自由报考:这是科举制度区别于前代选举制度的本质特征。它是科举制度自由竞争、机会均等精神的体现。读书人不论出身、地位和财产,自行报名申请考试,不必由官吏举荐。4.文衡与择优录用 :科举制度以一种严格、规范的文化知识(主要是经学知识)作为公开招考、甄选人才的客观标准,突出了知识才学的重要性。政府不问士人的出身门第,“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考试优劣和才能高低定资格,录用考试的优胜者。它不同于汉代察举制重德行、名声,也不同于九品中正制重门第出身。中国的科举制度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立法保护,稳定延续。
(1)它是教育进行和结束阶段选拔的人才的一个手段,因而也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始至终与教育密不可分;
(2)它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或者说主要不是看重干才,而是看重文才。(3)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教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黄帝的工具和奴仆。
(4)它所造成的社会结构是官贵民轻,从而形成一个官吏社会。其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统一了价值,延续了文化;推动了教育,培养了人才;稳定了政治,推动了发展。其负面作用表现为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离,内容单一,文体要求走向极端等。总之,因为有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官僚体制的稳定中的延续,也因为有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曲折中的发展。
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有益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对古代教育和儒家文化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
1.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对文化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大大调动了各阶层读书做官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民智的开发。
2.科举制度的平等、公正带来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官政治的成熟。而由于文官政治的成熟,把权利、财富、地位与学识结合起来。就造成了中华民族极端重视教育、刻苦勤奋读书的传统素质。
3.科举制度对文化思想的凝聚整合起着重大的作用
第三篇:2015大众传媒通论复习资料
1、什么是新闻和信息,新闻与信息有哪些异同? 29
2、新闻价值要素和新闻传播的要求各有哪些?新闻生产的要素是什么?什么是消息来源?29 34 38
3、什么是传播、新闻和宣传?三者有怎样的关系?
4、什么是大众传媒?新闻传媒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如何?
(第6-7页的传播媒介变迁大事记列表需要了解)
5、传统上指传播范围广大的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六种传媒(前三种又称印刷传媒、后三种又称电子传媒)
6、大众传媒特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五种传媒,这些传媒与新闻传播关系密切,即以新闻传播为重要使命,因此又被成为新闻传媒。
7、根据历史演进时序,我们可以将传播媒介分为六大类:原始媒介、口语媒介、书写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新媒介。
8、传播分为哪些层次?大众传播有什么特点,意义与局限何在?
9、大众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第四章:报纸
1、什么是报纸、它的媒介特点是什么?
2、现存最早的邸报是唐朝的《敦煌进奏院状》,原件存于英国伦敦。
3、纽约时报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日报,1851年9月16日创刊,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报纸是《今日美国》。
4、中国报纸上的新闻通常分为三类,即消息、通讯和特稿。
5、倒金字塔结构
6、简要说明杂志与报纸的主要差别。
7、消息是由新闻标题、消息头、导语、新闻躯干(又称主体)、新闻背景和新闻结尾构成的。
第五章:杂志
1、什么是杂志,其媒介特征是什么?和其他媒介的共性和区别是什么?
2、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是英国传教士米怜在1815年8月15日创办于马六甲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3、英国现有杂志7000余种,其中创办于1843年的老牌杂志《经济学家》以国内外政治、经济的评论和报道为主,是英国最有影响、最富权威性的大型综合周刊。
4、试以一份新闻刊物来论述新闻刊物编辑出版的特色。
第六章:广播
1、什么是广播,它的媒介特性是什么?和报纸媒介相比较优势是什么?
2、从广义上来讲,广播按照传播信号分为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3、1920.10.27,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成立,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第一家电 台。它的播音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4、1940.12.30,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广播电台。
5、广播新闻的结构形式有哪几种。
6、广播新闻采访报道的特点。
第七章:电视
1、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2、电视的媒介特点。
3、二十世纪中国电视发展的新气象?
4、找出一档你感兴趣的、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体会其对于电视媒介特点的运用、分析其背后投射出的观众的文化诉求。,第八章:电影
1、电影诞生的基本知识背景
2、蒙太奇理论
3、什么是长镜头、场面调度长镜头(景深镜头)?
3、电影的媒介材料及其特点是什么?
第九章:网络与新媒体
1、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域名?web2.0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2、网络传播的特点。传统媒体应该如何进行媒介融合?
3、什么是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有什么功能和角色的变化?什么是网络暴力?
4、什么是新媒体?什么是PUGC?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10分)
二、名词解释(20分)
三、简答题(40分)
四、论述题(30分)
第四篇:2014年植物保护通论期末复习资料
2014年植物保护通论期末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部分
1.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2.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呈病态,甚至死亡的现象。
3.病征:是指在植物病部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的组织结构。
4.病状:受致病因子的影响在植物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某种异常状态。
5.稀释限点:病毒保持浸染力的最高稀释浓度。
6.钝化温度:恒温处理10分钟后,使病毒丧失活性的最低温度。
7.体外存活期:在20-22 ℃条件下,病毒汁液在离体条件下,保持侵染能力的时间。
8.局部侵染:病原物侵入后扩展的范围局限于侵入点附近,所形成的病害称为局部性病害。大多数植物病害属于局部性病害。
9.系统侵染:病原物从侵入点扩展到寄主的大部分或全株,所引起的病害称为系统性病害。
10.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子(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可在植物个体间传染,故也称传染性病害。
1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子(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无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传染,故也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12.单主寄生:在同一寄主上完成真菌的生活史,称为单主寄生。
13.转主寄生:需要在不同寄主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14.真菌的多型性:指在整个真菌的生活史中,可产生两种以上孢子类型的现象。
15.专化型:是指病原物种内对寄主植物的科和属具有不同致病力的专化类型。
16.生理小种:原来同一种的病原物,分化为若干个形态上虽然一样,但其寄主范围,寄生性和致病性都不同的类型,这不同类型的真菌为生理小种。
17.性二型现象:同一种昆虫的雌雄成虫除了第一性征(生殖器官)不同外,有些昆虫雌雄两性在触角、身体大小、体色及其他形态特征上有明显的区别,这种现象称为性二型现象。
18.多型现象:在同一种昆虫中,除雌雄异型外,在相同的性别中,还具有2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个体,称为多型现象。
19.变态: 昆虫在从卵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的阶段性变化,即经过若干次由量变到质变的几个不同发育阶段,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20.年生活史:是指一种昆虫从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在一年内的发生过程。
21.休眠: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昆虫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环境条件一旦转变为适宜,即可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22.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合与否,而出现的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现象,称为滞育。影响因素:外因(光周期、温度、食物、湿度和种群密度)和内因(激素)。
23.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二、填空题部分
24.同昆虫对食物有不同的要求,按食物性质可分为植食性(单食性、寡食性和多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
25.按刺激物的性质,趋性可分为:趋光性、趋温性、趋化性、趋湿性和趋地性等。
26.病害的空间分布型的类型主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核心分布;嵌纹分布。
孤狼一号
27.病害调查通常分为一般调查、重点调查和调查研究三种。
28.环境因素对病原物侵入的影响:以湿度和温度影响最大。
29.病原物越冬和越夏有寄生、腐生和休眠三种方式。
30.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的场所: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器官,田间病株,病株残体,土壤,粪肥,昆虫或其他介体。
31.病原物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气流传播、雨水传播、昆虫及其他介体传播和人为因素传播。
32.依据菌量积累所需时间的长短和度量病害流行时间尺度的不同,将流行病害划分为两大类型,即单年流行病害和积年流行病害。
33.触角的基本构造,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触角类型是种类鉴定和区别雌雄的重要依据。
34.昆虫的口气一般分咀嚼式和吸收式两类,后者因吸收方式不同又分为刺吸式(蝉)、虹吸式(蛾蝶类)和锉吸式(蓟马)等类型。
35.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组成。
36.昆虫胸足的类型:步行足(步行虫、天牛)、跳跃足(蝗虫、蟋蟀)、捕捉足(螳螂、猎蝽)、开掘足(蝼蛄)、游泳足(龙虱、仰蝽)、抱握足(雄性龙虱)、携粉足(蜜蜂)、攀援足(虱类)。
37.产卵器常为管状构造,由背产卵瓣、腹产卵瓣和内产卵瓣组成。
38.咀嚼式口器的昆虫:消化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组成。
39.昆虫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40.昆虫对刺激反应的感觉器分为:感触器、感化器、听觉器和视觉器。
41.内激素是昆虫分泌在体内的激素,能支配和协调昆虫个体发育的各种生理功能,主要有脑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外激素包括性抑制激素、性外激素、集结外激素、标记外激素和告警外激素。
42.昆虫的繁殖方式:两性生殖、孤雌生殖(粉虱、介壳虫、蓟马)、卵胎生和多胚生殖(茧蜂科、跳小蜂科、广腹细蜂科)。
43.昆虫的发育分3个阶段:胚前发育、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44.昆虫的蛹分为离蛹、围蛹和被蛹。
45.孢子果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盘。
46.根据介体昆虫传播病毒的特性,植物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口针型、循回型和增殖型。
47.植物病原线虫中重要的五个属:粒线虫属、茎线虫属、异皮线虫属、根结线虫属、滑刃线虫属。
48.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免疫、抗病、耐病、感病。
49.病原物的侵染过程(4个时期):侵入前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50.病原物在寄主内扩展的两种类型: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
51.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的三种途径: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
52.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焉和畸形;病征主要有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和脓状物。
53.腐烂分为干腐、湿腐和软腐,根据失水的快慢又可分为干腐和湿腐,若胞壁中间层光受到破坏,出现细胞离析,后发生细胞消解,则称为软腐。
54.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3R问题: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獗和有害生物抗药性。
55.锈菌经过5个发育阶段,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5种孢子类型。
56.依据各虫态体节数目的变化、虫态的分化及翅的发生等特征,昆虫变态可分成5类,即增节变态、表变态、原变态、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其中后两者最为主要。
57.病害四角:人类、植物、环境和病原。
58.真菌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而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类型有:休眠孢子、子囊孢子、接合孢子、卵孢子和担孢子。
59.果实、嫩茎、块茎等的发病组织上局部木栓化,表面粗糙隆起,病部较浅的现象为疮痂,病部深入到皮层,组织坏死或腐烂,病部面积大,稍凹陷,周围的寄主细胞有时增生和木栓化为溃疡。
60.农业生产中由真菌引的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疫病等。
三、简答题部分
61.柯赫氏法则(侵染性病害特点——诊断依据):
(1)病植物上常伴随有病原物存在(2)该生物可在培养基上分离和培养
(3)将纯培养生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与原来一致的症状
(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后所获纯培养的特征与原来的记录(2)一致
据柯赫氏法则分离鉴定植物病原物的局限性:
(1)只适用于侵染性病害,不适用于非侵染性病害
(2)不适用于尚未能人工培养的绝大多数活体营养生物所致的病害
62.非侵染性病害特点——诊断依据:
(1)症状独特,病部无病征
(2)田间同时大面积发生,无明显发病中心
(3)病株表现症状的部位有一定规律性
(4)与发病因素密切相关,改变条件后植株一般可恢复健康
63.真菌的生活史:
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真菌的典型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
(1)真菌的有性阶段也称有性态,一般在植物生长或病菌侵染的后期只产生一次有性孢子,作用:繁衍后代;渡过不良环境,并作为病害最初侵染的来源。
(2)无性阶段也称无性态,在生长季节连续多次产生大量的无性孢子,利于病害传播。
64.细菌病害的特点:
(1)田间症状特点:
一是受害组织表面水渍状或油渍状,二是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黄褐或乳白色、胶黏、似水珠状的菌脓;
三是腐烂型病害患部往往有恶臭味。
(2)侵染和传播特点
细菌一般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如水孔或气孔)侵入寄主植物,主要通过流水(包括雨水、灌溉水等)进行传播。
(3)病原物的观察
细菌病害病部徒手切片的喷菌现象。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是区分细菌与真菌、病毒病害的最简便的手段之一。
65.病毒病害的特点:
(1)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主要特征是:
①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分子寄生物,主要由核酸及保护性衣壳组成;
②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其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寄主提供原料和场所。
(2)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病毒形态:基本形态为粒体,球状、杆状和线状,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状等。
病毒结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衣壳组成。
③主要成分:核酸和蛋白质。如果只有核酸而无蛋白衣壳,称为类病毒。
(3)生物学特性
传播性、滤过性、增殖性、移动性和理化性。
(4)传播方式
介体传播:根据介体昆虫传播病毒的特性,植物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口针型、循回型和增殖型。非介体传播:包括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
(5)病毒病害的特点及诊断
症状特点:类型:花叶、黄化、矮缩、丛枝等,少数为坏死斑点。
1)田间表现特点:
一般心叶首先出现症状,然后扩展至植株的其他部分。
系统侵染,引起的坏死斑点通常较均匀地分布于植株上,而不像真菌和细菌引起的局部斑点在植株上分布不均匀。
③随着气温的变化,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植物病毒病时常会发生隐症现象。
2)传播和流行特点:
主要通过昆虫等生物介体进行传播。病害的发生、流行及其在田间的分布往往与传毒昆虫密切相关。
66.病原物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1)气流传播
一些重要病原真菌的主要传播方式。例如,小麦锈菌、白粉菌,稻瘟病菌,玉米大、小斑病菌等。
(2)雨水传播
植物病原细菌和产生分子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器的病原真菌主要是雨水或露滴传播的。灌溉水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3)昆虫及其他介体传播
(4)人为因素传播
带有病原物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经过人们携带和调运,可以远距离传播。
67.单循环病害(积年流行病害)和多循环病害(单年流行病害)的特点和防治策略。
(1)单循环病害:病害从少量发生起,需要经过间的病原物积累过程,才能造成危害的病害。度量病害流行时间尺度一般以“年”为单位。
特点:
①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
②多为种传或土传的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能较小;
③病原物可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较高;
④寄主的感病期较短,潜育期长,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病害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
防治策略:控制每年初侵染数量和初始病情为主,繁殖材料上和土壤中病原数量常是预测预报的主要因子。
(2)多循环病害: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病原物数量能不断积累并导致流行成灾的病害。度量病害流行进展的时间尺度,一般以“天”为单位。
特点:特点:
①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潜育期短,②病原物繁殖率高,对环境条件敏感,不利条件下迅速死亡;
③病原物越冬率低而不稳定,越冬后存活的病原物量(初始菌量)不高;
④病原物多为气流、雨水传播,传播距离较远;病害流行与否主要决定于病害流行速率的高低。防治策略:以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控制或降低当年病害流行速率为主。
68.植物病害流行的三要素:
①大量的强致病力的病原物。
②大面积集中栽培的感病寄主植物。
③有利于病原物发生和繁殖的环境条件。
69.昆虫纲的特征:
(1)体躯由若干体节组成,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3个体段。
(2)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生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
(3)胸部是运动的中心,生有3对足,2对翅。
(4)腹部是代谢和生殖的中心,由10节左右组成,腹腔内含有大部分内脏,腹末通常生有外生殖器官。
70.体壁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1)药剂必须接触虫体,若虫体多毛,药剂就不易与之接触。
(2)药剂进入虫体的难易,则与体表结构有关,蜡质厚、体壁坚硬,则药剂难以穿透。
(3)体壁各部分厚薄不一,骨片比膜片厚,药剂较易由膜区透入。感觉器最薄,因而成为药剂进入虫体的通道。
(4)上表皮的蜡层能阻止体内水分向外蒸发,阻止药剂进入体内。可施用惰性粉磨损昆虫表皮,使昆虫因体内失水而死。使用油剂或脂溶性药剂,可通过蜡层进入昆虫体内,达到防治目的。
71.消化系统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1)药剂被害虫吞食,其毒效的高低与昆虫中肠消化道的酸碱度有关。酸性胃毒剂在碱性中肠中易于溶解,毒效较高;而在酸性条件下毒效较低。
(2)同一种昆虫,在不同龄期消化液的酸碱度有变化,对同一种药剂的毒力反应也有差异。
(3)应用拒食剂来破坏昆虫的食欲和消化能力,阻止害虫继续取食,以致饥饿而死。
72.呼吸系统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1)昆虫的呼吸主要靠空气的扩散作用和通风作用,利用熏蒸杀虫剂防治害虫。
(2)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昆虫活动旺盛,呼吸加剧,气门开放也越大,熏蒸效果也越显著。
(3)昆虫的气门具有疏水性,因而乳油剂的杀虫效果优于其它剂型。
73.神经系统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1)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导致突触部位积累大量的乙酰胆碱,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虫体颤抖、痉挛等,如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2)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竞争性结合,这些药剂与受体结合后,阻塞神经冲动的传导,如烟碱、吡虫啉及沙蚕毒素类等。
(3)作用于神经纤维膜,改变膜的离子通透性,特别是延迟Na+通道的关闭,使中毒昆虫高度兴奋或产生痉挛,并进入麻痹状态,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4)抑制γ-氨基丁酸受体,导致神经系统兴奋和痉挛,如锐劲特、阿维菌素等。
74.生殖系统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1)解剖雌成虫卵巢观察其发育情况和抱卵量,为预测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提供依据。
(2)用射线处理雄虫,使生殖细胞死亡而导致昆虫节育;使用化学不育剂、激素不育使雄虫绝育。
(3)应用人工合成性外激素诱集和诱杀害虫。
(4)利用遗传工程培育不育后代,释放到田间,可造成害虫种群的自然灭亡。
75.田间诊断的程序
(1)做好准备工作
(2)询问了解相关情况
(3)查看病害发生分布样式
(4)检查病株症状
(5)采集标本
(6)给出诊断结果
76.预测预报的意义
(1)了解害虫的种类、分类、为害和发生规律
(2)可以掌握防治害虫的有利时机
(3)对未来时期内的害虫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制定正确的治理策略
(4)使防治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
(5)了解天敌的种类及数量,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
78.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1)病害发生规律:
侵染过程及环境条件的影响 :夏孢子从气孔和直接侵入,孢子萌发需水滴;潜育受温度影响较大,如条锈菌需要较低的温度(适温为9-11 ℃),夏孢子才能萌发。菌丝发育最适温度为13-16 ℃。
(2)病害循环:
1)越夏:A:越夏条件:夏季最热月份(7-8月)旬均温低于20℃,能安全越夏,大于23℃不能越夏;B:越夏寄主:晚熟的冬春麦或自生麦苗。C:
越夏基地:以陇南陇东、青海的东部、川西北部、宁夏的南部晚熟冬春麦区为主;
2)秋苗发病:离越夏基地越近、小麦播种越早发病越重、发病越早;相反则病轻、病晚。
3)越冬:以潜育菌丝在麦叶组织中越冬;冬季最冷月份(1月份)月均温-6℃~-7℃(若有积雪覆盖低于-10℃)可安全越冬;华北石德线到山西介休、陕西黄陵一线以南为主要越冬基地。
4)春季流行:春季发病以及流行主要决定于春季降雨或结露。当地菌源为主的春季流行特点为从单片叶片发病逐渐形成发病中心,再到全田普发,病害发生越早发病越重;外地菌源为主的流行特点:中后期爆发式流行;大面积同时发生,发展速度快;田间病叶分布均匀,多在上部。
(3)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栽培防治为辅”的防治策略。引入、选育和推广抗、耐锈品种;农业防治以调节播期,铲除自生麦苗,肥水管理等措施;药剂防治可采用粉锈宁拌种或早期对幼苗喷药。79.简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环。
(1)该病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包子在病稻草和病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和带菌谷种是来年病害发生的主要初侵染来源。
(2)在草堆等处越冬的病菌在第二年气温回升到20℃左右时,遇降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孢子借风雨传播,昆虫也可传播。
(3)孢子接触稻株后,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并从表皮的机动细胞或伤口侵入。
第五篇:体育舞蹈复习资料
体育舞蹈复习资料
1.体育舞蹈是有属于文艺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它兼有文艺和体育的特点,是介于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是以竞赛为目的,具有自娱性和表演观赏性的竞技舞蹈。
2.体育舞蹈的特点:
1、严格的规范性;规范性首先表现在体育舞蹈是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如同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一样,它是经过数百年历史的锤炼,几代人的加工而成的;其次表现在技术的规范性上,它严格到多一份嫌过,少一分欠火。
2、表演观赏性;体育舞蹈融音乐、服装、风度、体态美于一体,既有观赏的价值又有参与的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艺术。
3、体育性;一方面体现在竞技性,即比赛,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表现在锻炼价值上,它引起人的生理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是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一种极好形式。
3.体育舞蹈的产生:舞蹈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劳动和情感,是一种人体文化。舞蹈艺术居艺术之首,它随着人类的社会演变和文化进程而发展。研究表明,各种舞蹈都起源于原始舞蹈,那么体育舞蹈也不例外。体育舞蹈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原始舞蹈——公众舞——民间舞——宫廷舞——社交舞——国际标准交际舞——体育舞蹈等发展阶段。4.体育舞蹈的主要特征:
1、技巧性
2、思想性
3.表演观赏性
4、抒情性
5、注重风格。
5.体育舞蹈的分类:按舞蹈的风格和技术结构,分为标准舞(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按竞赛项目可分为三大类;即标准舞、拉丁舞和团体舞。
标准舞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维也纳华尔兹5种舞;拉丁舞包括桑巴、恰恰恰、伦巴、斗牛舞和牛仔舞5种舞。6.民间舞:文艺复兴前夕,欧洲各发达国家原有的民间舞(即原始舞或土风舞)大半处于消亡状态,而新的民间交谊舞则方兴未艾。
7.宫廷舞:十一二世纪的欧洲,将民间交谊舞加以精炼和规范,形成宫廷舞。文艺复兴时代,带交谊特点的宫廷交谊舞在欧洲宫廷盛行。8.交谊舞:宫廷舞经历几个世纪,直到宫廷解体,才使这种舞蹈进入平民社会,变成普通的大众交谊舞。十七八世纪,具有骑士精神的西班牙舞蹈深刻地影响了法国,而法国的沙龙文化形态又造就了现代意义上的交谊舞,所以,此时的交谊舞又称为舞厅舞或社交舞。
9.标准舞:标准舞起源于欧洲,具有端庄、含蓄、稳重、典雅的风格和绅士风度。舞步流畅,轻柔洒脱,舞姿优美,起伏有序。其特点是由贴身握抱的姿势开始,步法规范严谨,沿舞程线方向绕场行进。
10.拉丁舞:拉丁舞起源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具有热情。奔放、浪漫的风格。舞伴间可贴身、可分离。舞蹈动作粗犷豪放、速度多变,手势和脚步内容丰富、充满激情,音乐节奏鲜明强烈。
11.团体舞:是标准舞或拉丁舞的混合舞,由8对选手组成,借助音乐的引导,将5种舞蹈在变化莫测的队形变化中编织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它将音乐、舞姿、队形、图案和选手们的和谐配合融为一体,使体育舞蹈的风格特点得到了更鲜明的表现。
12.华尔兹的风格特点:又称圆舞,其特点是庄重典雅,华丽多彩。舞步流畅起伏,婉转多变;舞姿飘逸优美,文静柔和。音乐3/4拍,每分钟28-30小节,每小节三拍为一组舞步,第一拍为重拍,三部一起伏循环。
13.华尔兹舞的起源:最早在12世纪的德国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维也纳地区的农民中流行,17世纪进入维也纳宫廷,18世纪正式出现在英国舞厅,被誉 为“欧洲宫廷舞之王”,19世纪初传人美国波士顿,20世纪重返欧洲。
14.探戈舞动作与音乐风格特点:舞步斜行横进,步步为营,俗称“蟹行猫步”,探戈动作刚劲锐利,潇洒豪放,身体无起伏,表情严肃,有左顾右盼的头部闪烁动作。探戈音乐速度中庸,2/4拍节奏,每分钟30-34小节,基本节奏是慢、慢、快、快(S.S.Q.Q)强调切分音。
15.探戈舞的起源:起源于非洲中西部的民间舞蹈——探戈诺舞,16-17世纪初,随着贩卖黑奴进入美洲,又融合了拉美民间舞蹈风格,在阿根廷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了阿根廷的国舞。随后又传入欧洲,融汇欧洲的民间舞蹈,现在体育舞蹈所跳的探戈称之为欧洲闪式探戈。
16.狐步舞的起源:起源于美国黑人舞蹈,1914年由美国演员哈利*福克斯模仿马在慢步行走时的动作,并设计了一种舞蹈形式,迅速在全美风行。因此,人们称为福克斯。现在国际上所跳的狐步舞是英国的约瑟芬*宾莉改编的。17.狐步舞的动作与音乐风格特点:动作舒展流畅、轻盈飘逸,舞步平稳大方,悠闲自在,方位多变且不并步。音乐4/4拍,每分钟28-32小节,基本步法是四拍走三步,基本节奏为;慢、快、快(S.Q.Q)
18.快步舞的起源:是从美国的民间舞改编而成,早期快步舞吸收了狐步舞的动作,后又引入了芭蕾舞的小动作,使动作显得更加轻快灵巧。
19.快步舞的动作与音乐特点:动作轻快活泼,富于激情。舞步洒脱自由,饱含动力感。音乐节奏为4/4拍,每分钟50小节左右每小节四拍,基本节奏是慢、快、快、慢。(S.Q.Q.S)
20.维也纳华尔兹的起源:起源于奥地利北部山区的农民舞,维也纳华尔兹又称“快三”,是由德国农村的土风舞和奥地利民间舞结合而成的。
21.维也纳华尔兹的风格特点:动作舒展大方,连绵起伏,舞步轻快流畅,旋转性强。音乐节奏清晰,旋律活泼,3/4拍节奏,每分钟56-60小节,每小节为3拍
22.伦巴舞的发展与起源:现代伦巴舞是由古巴舞蹈吸收非洲黑人和西班牙“波莱罗”舞蹈而逐渐完善的。相传在四、五百年前,非洲黑人被送到美洲沦为奴隶。黑奴们戴脚铐铁链服役,生活困苦,远离家园,由此产生了哀伤民歌。每遇思乡情怀涌上心头,非洲黑人不失血液中的豪迈天性,三五成群,抒发心中郁闷的情绪,但局限于脚链限制,无法尽情奔放,演变出走步方式的伦巴舞雏形。20世纪20-50年代又受美国爵士乐和舞蹈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由皮埃尔夫妇在英国表演和推广古巴伦巴舞受到极大欢迎,风行世界。23.伦巴舞动作与音乐风格特点:伦巴是融形、情为一体的表现男女之间爱情的舞蹈,所以又称爱之舞、情人舞。它主要展现女伴的妩媚、婀娜多姿。舞蹈时,男女舞伴面面相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含情脉脉。舞蹈动作曾受雄鸡走路的启发。舞步摇曳且柔媚抒情,髋部富有魅力的扭摆,上身自由舒展,缠绵抒情、柔媚浪漫。伦巴舞以柔为主、柔中藏刚、外柔内刚、力在其中。24.恰恰恰风格和特点:是由非洲传人拉美后,在古巴获得很大的发展,它是模仿企鹅姿态创编的舞蹈。在男女双方舞蹈时犹如两只企鹅。喜欢时,相对而舞,如女方感到不高兴或不满意时就转身离男方而去,不理睬男方。此时,男方应该主动地跟着跳到她的面前,以示和解。正因为如此,恰恰恰舞一反 男子领舞之常规,大体上是由女伴引导男伴进行舞蹈。男女动作不求统一。舞步诙谐、花俏,步频较快。音乐曲调欢快有趣,节奏欢快易记,节奏为4/4拍,每分钟30-32小节,每小节四拍,四拍走五步,包括3个慢步和2个快步。
25.桑巴舞的起源:是由巴西农村的摇摆桑巴舞传入城市演变而来的,当初是一种狂放,随心所欲的双人舞,后在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上公开表演后,以它微妙的节奏和强烈的感情倾倒了巴西人,逐渐形成为巴西的名族舞,是巴西音乐和舞蹈的灵魂。本世纪20-30年代传入欧美。
26.桑巴舞的风格特点:桑巴属行进间(或游走型)舞蹈,它是沿舞程线逆时针方向运动。它是模仿南美洲的椰子树摆荡而创造出来的,最大的特点是按照一定的节奏体现出的“颤悠性”。这种颤悠性具体表现在膝部如弹簧般的上下伸直和屈曲并配合,整体胯部的前后的摆动,其形象如热带的椰林,随风摇曳。
动作粗犷,起伏强烈,舞步奔放,敏捷,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桑巴音乐欢快热烈,节奏为2/4拍,每分钟48-56小节。
27.斗牛舞的起源:源于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法国,盛行于欧洲西部伊比利亚半岛以斗牛竞技世界闻名的西班牙,所以又称西班牙斗牛舞。它是模仿斗牛士动作,有西班牙风格的进行曲伴奏的拉丁舞。
28.斗牛舞的风格特点:该舞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并具有情节性、象征性。男士象征斗牛士,强壮英武、气宇轩昂、刚劲威猛;而女士则象征着斗牛士手中的吸引公牛注意的红色斗篷,英姿飒爽。动作表现出男子强壮英武和豪迈,舞步流动大,沿舞程线绕场行进。动静鲜明、力度感强,发力迅速,收步敏捷顿挫。音乐旋律高昂雄壮,节奏为2/4拍,每分钟60小节,一拍跳一步,8拍一循环。
29.牛仔舞的起源:起源于美国西部,原是美国西部牛仔所跳的爵士摇摆舞,30年代随着爵士乐的流行,加速和完善了这种舞蹈。该舞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美国水兵带到了欧洲,其后介绍到世界各地。故有人称它是水兵舞。早期在我国沿海城市称之为吉特巴。
30.牛仔舞的风格特点:动作表现了牛仔的刚健、浪漫、豪爽的气派和自由奔放的情绪。舞步花哨,转体、换位较多,通过有节律的周期性摆胯动作显得活泼自由,欢快雀跃,令人感到眼花缭乱。亢奋热烈。乐曲节奏清晰明快,节奏为4/4拍,每分钟40-46小节。
31.体育舞蹈的基本概念:体育舞蹈是由社交舞和民族舞发展起来的,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进行的,是以人体运动创造美,用美的人体运动表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舞蹈文化。以双人或集体成套动作练习为主要运动形式的娱乐型体育运动项目。
32.拉丁舞的起源及其发展:拉丁舞是流行于拉丁美洲的民间舞蹈,它是以男女对舞为基本形态。其舞步和风格基本源于自该地区的土风舞、拉丁舞的起源与非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非洲黑奴的贩卖而进入美洲,这些黑人将具有浓郁的热带非洲特色的民间舞蹈带进了拉美,它影响着拉美并融入其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拉丁美洲特色的拉丁舞。
33.拉丁舞的风格特点:
1、在拉丁舞中,腰胯的扭摆这一技巧性动作最突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它刻意追求人体曲线美的展示,在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
2、男女舞伴对舞时,具有相对的随意性和自由性。舞伴间可若即若离,有分有合,多自我表现。舞步多变、活泼。
3、女伴是舞蹈的主体和主要表现 者。在男伴的衬托下突出女伴丰富的富于表现力的形体动作,以展示女伴的婀娜多姿和柔媚灵巧。
4、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浪漫情调,富有感染力,强调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情节性。男女舞伴间多以面目和眼神的微妙变化进行感情交流。
5、拉丁舞(除个别舞种外)不受舞程线的束缚和制约,属定位舞,也就是说,它在赛场或舞场内的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舞蹈。步幅不大,活动范围较小。
6、服饰突出了拉美风格。服饰是舞蹈艺术不可缺少的辅助性因素,服装的形与色应与地方性、民族性和谐统一。
7、拉丁舞音乐多沿用爵士乐的韵律。常见切分音,即半拍和附点性变化。节奏鲜明,富于弹性且热情洋溢。
34.拉丁舞主要特征:
1、技巧性
2、思想性
3、表演观赏性
4、抒情性
5、注重风格。
35.基本名词与动作术语
36.舞程线:在舞池中,为避免互相碰撞而严格按逆时针方向运行的路线叫—— 37.舞姿:泛指舞者跳舞时的身体姿态。
38.闭式舞姿:指男女面对面双手扶握的身体姿势。
39.侧行位舞姿:指男士的右侧与女士的左侧身体紧密贴靠,身体的另一侧略向外展成”V”型的站立或行进的身体位置。
40.外侧位舞姿:在标准舞中,男女舞伴的一方向另一方的右外侧所形成的身体位置。
41.并肩位舞姿:指在拉丁舞中,男女面对同一方向肩臂相并的身体位置。42.影子位舞姿:指男女舞伴面向同一方向,形影相随的身体位置。
43.反身动作:一侧脚前进或后退时,异侧肩和胯后让或前进,使身体与舞步形成反向配合的身体动作。
44.升降动作:指在跳舞时的上升与下降。45.摆荡动作:指舞者在身体做斜向或横向移动时,像钟摆似的把身体摆动起来。46.倾斜动作:指在跳一些舞步时,身体的倾斜。是指肩的平行线向左或向右的倾斜,它与地面的水平线呈三角倾斜。47.音乐节奏:是指以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赋予音乐以性格的具有特色的节拍。48.音乐速度:即每一分钟内所演奏的小节总数。49.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舞步型的组合。50.套路:由若干组合而串编成一套的舞步型。
51.逗留步:脚下短暂停止运行而后改变运行方向的舞步。52.锁步:双脚一前一后交叉的舞步。
53.叉形步:男左脚与女右脚通过自己支撑脚做交叉的舞步。54.并步:指双脚并合的一种舞步。55.平衡:舞蹈中身体重心的准确分配。
56.基本舞步:构成一种特定舞蹈的基调舞步型。57.动作节奏:是指完成舞蹈动作时,身体和脚步以有序交替的形式出现的强弱、轻重、长短、快慢、松紧、张驰之间的变化,就是以各种运动因素综合而成的总序列。
58.音乐时值:是指音符或休止符之间的音乐长度。
59.音乐旋律:是指把高低、长短、不同的音乐按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与情感。
60.音乐与舞蹈的共同特点:
1、音乐与舞蹈具有时间性和过程性的特点。
2、音 乐与舞蹈具有最强烈的表情性与抒情性的特点。
3、音乐与舞蹈具有表演性的特点。
61.舞蹈表现力:是指舞者通过舞蹈时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抒发内在情感的能力。
62.舞蹈风格:是各民族生活习俗、民族性格的一种体现,也是区别各舞种的显著标志。它主要表现在节奏、韵律的不同。动作风格的特点是表演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63.标准舞必须掌握的5大技巧动作:
1、重心转移
2、升降、3、反身动作、4、摆荡、5、倾斜。
64.体育舞蹈与舞厅舞之间的区别:
1、在功能性方面:体育舞蹈除健身健美外,主要用于表演和比赛;而舞厅舞则属群众性的社交活动的自娱舞蹈。
2、在规范性和技巧性的要求方面:体育舞蹈属于标准化、规范化舞型,追求高超的艺术性,它的规范性要求和技巧展示占首要地位;而舞厅舞的舞蹈并不严谨,无需苛刻要求,一自娱自乐为第一需要。
3、在韵律节奏处理方面:从艺术审美的视角来看,体育舞蹈可对原来的音乐节拍进行特定音乐审美取向的节奏处理,使其由共性化向个性化发展;而舞厅舞是将共性化的节拍形式置于第一位,即按固定的音乐节拍跳出固定的舞步节奏就行了。
4、在场地要求方面:标准舞由于步幅较大,需要宽敞的大厅作为场地,应严格遵守舞程线、方位、角度等有关规定。而舞厅舞对场地的大小,宽窄并无要求,舞蹈时,只需沿舞程线方向行进,不要求方位。角度的精确性。
65.拉丁舞身体与足部之间的关系:
1、拉丁舞的下肢要坚固稳定。
2、上半身不要用太多的力量,要能自由移动。
3、身体的重心在中间,重心放在足中央。
4、腰部以下臀部肌肉紧收。
5、上半身脊椎向上拉直,双肩自然下垂。
6、两人跳舞时保持足够的空间,髋与足要同时运作。
66.体育舞蹈动作的记写形式:1连续式
2、连接式
3、顺序式
4、表格式
5、图文并茂式。
67.在体育舞蹈中规定了8条线:
1、面对舞程线
2、面斜墙壁
3、面对壁线
4、背对舞程线
6、背斜壁线
7、面对中央
8、面斜中央线。
68.淘汰法:体育舞蹈比赛从预赛至半决赛采用淘汰制比赛方法。即根据竞赛编排从参赛人数中按规定录取定量选手进入下一轮比赛,淘汰其余选手。69.顺位法:体育舞蹈决赛采用顺位法,决定单项和全能的名次。即将决赛时评委给选手打的各舞名次通过顺位的方法计算名次。
70.裁判组的组成:通常设裁判长一名,裁判员若干名,上场裁判必须是单数。全国性的大赛一般设裁判7——11名,裁判姓名用英文字母A.B.C.D……代表。
71.对体育舞蹈选手的规定:
1、不许在同类舞场中交换舞伴
2、准时入场,违者按弃权论处
3、编组后不能改变组别
4、标准舞必须男女交手跳舞,拉丁舞不许做肩上举等动作。
72.体育舞蹈评判要素:
1、基本技术(足部动作、姿态、平衡稳定、移动)
2、音乐表现力(节奏、风格的理解与体现)
3、舞蹈风格(细微区别各种不同舞种之间的风格、个人风格的展现)
4、动作编排(动作流畅新颖,运用自如,体现舞种的基本风韵并有一定技术难度、动作与音乐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场地)
5、临场表现(赛场上的应变能力、良好的竞技状态)
6、赛场效果(即舞者的风度、气质、仪表及出入场总体形象)73.体育舞蹈成套动作编排依据:
1、根据不同的目的任务
2、根据不同的对象特点
3、根据国际发展趋势
4、根据体育美学的形式法则。
74.体育舞蹈成套动作编排要素:
1、动作要素
2、节奏要素
3、空间要素
4、时间要素。
75.扇形舞姿:是指共舞双方单手相拉,无扶抱的开放式站立的位置。76.开式相对位置:是指共舞双方采用的单拉手,舞扶抱的面对面站立。
77.拉丁舞中手臂的作用:
1、起着平衡的作用
2、延伸身体的作用
3、修饰舞蹈动作的作用。
78.体育舞蹈动作编排就是将单个动作,按照一定的时间、场地、范围和方向路线,合理地连贯起来,组成一套动作。79.个人成套动作编排的组合(指定步法):主要是为了教学、考试和训练的需要。作为初级选手和低级水平的学生,应以指定步法为编排的主要内容,使整套动作编排更能突出个人特点和基本技术的掌握。
2、提高动作类型的组合:主要是为了比赛和表演所需,在已经掌握了基本技术和指定步法后,可以进行提高类型的动作组合编排,使个人成套动作在韵律节奏、速度、强度上更具竞技性、艺术性。
80.个人成套动作编排应注意的问题:
1、应注意难度数量的分布
2、应注意场地和方向的均衡性
3、应注意突出个人风格。
81.体育舞蹈的评判内容:
1、时值和基本节奏;裁判必须确定选手是否按时值和基本节奏进行表演。(基本节奏是指舞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保持舞步之间正确地时间关系)。(动作时值:是指每一步的时间正好与音乐合拍)。
2、身体线条:是指两位选手作为一个整体,在运动中身体各部位构成的整体效果,应表现出优美的舞姿。
3、整体动作:裁判必须确定选手是否正确掌握该舞蹈的风格特点。
4、节奏表现力:必须评价选手的舞蹈节奏表现力。这揭示出选手对舞蹈节奏的感受、理解的能力。
82.团体舞的编排要求及注意事项:
1、音乐的选编:在选编音乐时,应根据队员的实力、特点,合理地分布每个舞种的时间和交替次数。音乐多选用节奏清晰,气势宏大和优雅动听的舞曲。
2、队形的编排:应注意要大量地变换队形,组合出多姿、多彩的图案。
3、动作组合的编排:应优先考虑线条舒展、缓慢,节奏清晰,富有流动性的动作。
83.体育舞蹈动作的节奏性:动作的节奏性是舞蹈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艾·格罗塞曾经说过:“舞蹈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动作的节奏的顺序,没有一种舞蹈是没有节奏的。”假如,我们把节奏仅仅限于能跟上舞曲音乐的节拍跳舞的界定范围,这种认识未免太肤浅了。
动作的节奏性是指舞蹈的人体动作规律——动律始终是在一定的节奏中展现的。它不单指节奏的准确,更重要的是指对固定节拍的韵律节奏处理,或者说是对原舞步型的基本节奏给以多变节奏的变化,使其具有个性特征并更富有魅力,速度的快慢、动作力度的强弱、步幅的大小等对比变化。一句话,就是节奏的表现力。在舞蹈中能否运用节奏表现力是衡量舞者水平高低的分界线。在节奏的处理上,力度的强弱、步频的多少、步幅的大小并不都是平均分配的。如跳桑巴、牛仔,其律动在速度的快慢上显示出一定的时间差。有如,做转体或连续旋转时,由于恰到好处地掌握、运用了动作的节奏性,看起来显得干脆、利落、漂亮。反之,不讲究动作的节奏性,舞蹈就显得平淡无味、毫无生气。84.拉丁的引导与跟随:
(一)引导:引导是一种全身动作,良好的引导会产生良好的接触与舞姿。在男女共舞时,就该学会并掌握信息专递,这种信息专递是男女双方反馈式的双向信息专递。在舞蹈中,男伴以前胸、侧腰及后背动作,带领女伴手脚移动,让女伴清楚地感觉到男伴的引导。女伴回应男伴动作,要不留痕迹,即使不牵手,男伴也能用身体动作,让女伴感觉到该往何处移动,拉丁的引导可分为两种:
1、顺势引导法:是指在程式化套路组合中引导对方顺着力点的转移方向产生位移,使之到达预定位置,完成某个舞蹈动作或某组动作。
就握持的方法而言,以单拉手最为常见,使用频率最高。引导时主要是以男伴相牵之手由腰发力,通过大臂上的肱二头肌一收一伸的作用,小臂再传至腕部对女伴施加外力。这种信息专递方法又恰好符合力学的杠杆原理和作用。
2、形式引导:在完成某个舞蹈动作过程中,男伴运用手臂的不同位置和握持手的不同方法及身体的不同形式和体位顺势引导对方,我们称它为整体结构的形式引导。
(二)跟随:通常是指女伴的动作,女伴不可自行移动,但动作可以延迟一点,让男伴有瞬间时间差做出引导动作,女伴顺应男伴引导而移动,产生协调平衡动作。女伴在后退跟随时,脚先后退,随后以身体移动完成后退动作。
男女舞伴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在舞蹈中,衡量男伴领舞的信息专递是否适度、得当,取决于女伴在心理上引起的感受如何。作为领舞者要时刻考虑女伴的感觉是否处于最佳状态。平时练习时,需要随时相互纠正失误,以达到默契配合。同时,双方应加强领舞与跟随的培养,提高技巧水平。2)尽管男伴处于领舞的引导地位,但领舞意识的最终意向和目的是作为陪衬以突出展现女伴的风韵,而不是表现自己。3)虽然女伴是舞蹈的主体、主要表现者,但不能因此而争夺男伴的领舞主权。要知道,女伴是在男伴的引导下充分表现自我的,恰似电影,电视银幕上演员的个性展示是导演导出的一样。
85.拉丁舞“三动”——转动、律动、和移动:
1)转动:两脚原地不动,腰胯经由前、侧、后三个方向向上扭转。脊柱即上体超过腰胯转动,带动腰胯转动(这样就不会出现坐胯现象),腰胯与肩呈扭麻花状,伸膝,压踝,力量到达支撑脚的前脚掌,随惯性进入另一侧身体转动。2)律动:两脚原地不动,一腿尽量向前屈膝同时异侧腿超直伸膝,两膝间形成强烈的弓形,扭转腰胯,上体面朝正前方。3)移动:第2拍、第3拍原地律动,第4拍出脚,随即第1拍在第4拍的位置,原地压地转换重心。先转胯,再带动异侧腿被动出脚,两大腿根如同有绳索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