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经》中的“道”

时间:2019-05-15 04:4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道德经》中的“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道德经》中的“道”》。

第一篇:关于《道德经》中的“道”

关于《道德经》中的“道”
说到《道德经》,我们不得不说到老子,大家都知道,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是“道”。至于对“道”的完整 的定义,我觉得这并不是能用一些词语就能概括得清的。因此,我只能通过一些 例子来解释其中的一些思想。当然,我所表述的这些一定是不够完善的。老子是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 的意志。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 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从哲学方面有 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他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 心思想是: “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所以,他推崇的是“无为”的思想。单从表面上理解,很容易把“无为”理 解为无所作为、什么都不干。也就难免会错误的认为老子的这个无为的思想是消 极的。但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为所欲为,不胡作非为。“无 为”是顺道而为,即按自然规律办事,而不是破坏自然规律的人为,是一种积极 的态度。它包含着三层含义:自然、无事、善为。自然,即要求我们要顺应自然 规律,要无为而治;无事,即要我们要有烹小鱼般的办事理念。老子说: “道常 无为而无不为。”讲的是“道”永远顺其自然无所为而没有什么不是它所为,这 一句又向我们阐述了老子认为“道”是万物本源的思想。它虽无为却无不为,即 万物无不由“道”的作用而成。同时这句话向我们传达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就是 要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无为。只有做到无为,才能无不为。近代以来很多人都推崇认定胜天的理念,一心想要征服自然,不断地去改变 自然。但是,在征服自然是时候,我们也正在被自然征服。我们今天面临着各种 各样环境问题,并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人们又开始提出可 持续发展战略,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途径; 这就需要我们顺应自然规律,不要逆道而行。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真正的智慧。“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等等这些思想都是极辩证的思想,是科学的思 想,永远都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做人处事、学习工作等方面,“

第二篇:吾行吾道(道德经读后感)

吾行吾道(《道德经》读后感)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所追求的东西也改变了,从而放弃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当下有的人为了追求外表的华丽、生活的奢华;放弃了内在的修养、精神的升华; 放弃了人性的本质、道德的考量;放弃了执著是追求、梦想的坚持。而因为这些事情所导致的后果我们屡见不鲜。是他们迷茫了还是现实脱轨了呢?

同样是敲键盘、按鼠标,有的人玩出的是未来的光明、人生的风光;有的人玩出的是金钱的富足、生活的奢侈;有的人玩出的是时光的流逝、岁月的蹉跎;有的人玩出的是人脉的宽广、情义的深刻;有的人玩出的是名声的折损、信誉的折扣;同样是敲键盘、按鼠标,有的人揭露的是世间百态、人间冷暖;有的人揭露的是道德万象、人性美丑;有的人揭露的是社会幕后、现实真假。当我们想到这些的时候,是不是在问自己我们的路在哪里呢?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道,不管你曾经经历过什么,失去过什么,那都是注定的,我们不需要去效仿别人,也不需要去走别人的道。你就是你,你就是道!但活在当下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如何学会为人处世,更应该注重的是修身!古语有云“轻财而聚之,律己而服人,身先而率之,量宽而得之。”“吾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在我国有一些经典的古代文学巨著,我们称之为“国学”。国学展现的是古代的哲学理论,它们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比如:道家思想,道家的经典名著是老子的《道德经》。儒家思想,儒家的经典名著是孔子的《论语》等。其中《道德经》的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还影响了全世界。鲁迅说:“懂得道家,便懂得中国……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其实道家和道教是两个概念,道家是指一种流派思想而道教是一个宗教,它以道家思想为中心思想,奉老子为其老祖即太上老君。著名的美学家叶朗先生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美学的开端,这个开端是一“个灿烂的日出。”由此可见《道德经》对我国文学和社会的深远影响。《老子》其实就是《道德经》,因为《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所以又叫做《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经主要讲的是修身,德经主要讲的是治国,而我们主要的是修身。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过《道德经》之后的感想。

道经中修身的中心思想是抱朴、守中、守柔。

老子提倡的处世原则为谦恭退让、柔弱无为、外柔守静、以退为进。抱朴---我们要有有复归思想,“夫芸芸众生,各复归其根”,正所谓“饮水思源”“落叶归根”它告诉我们的就是只要知道事物的本源,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同样我们如果要知道事情的真相,首先得了解人,因为事是由人做出来的。人因事变,事因人变。事情对一个人的改变程度取决于这个人的心态;一个人的心态和处事态度也就决定了这件事的结果。所以一切还在于人。就像查案一样,只要了解与这件事有关的人的性格、做事方法还有表情,事情就可以解决了。电视剧《读心神探》和美剧《别对我说谎》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守中---做事不走极端,所有事物都有一个度,事情做得太过了就不会长久。正所谓“物极必反”。

守柔---大智若愚,柔弱无为,以退为进,谦退无私。柔弱并不代表懦弱,这里的柔指的是处世的一种方法。做人不能太过张扬,不可以居功自傲,不可以自以为是。要懂得藏锋,不露锋芒,要懂得守静,诸葛亮也曾说过:“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其实守柔是为了储备实力,以备更好的出击。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楚汉之争就是一个史例,正因为刘邦当初不与诸侯争权夺利,万事小心谨慎,不露锋芒,甘愿谦卑守柔,屈尊处下。就这样刘邦从一小股看似不成气候的力量一步一步积聚自己的实力,到后来才形成了楚汉对立的局面,也就是最后刘邦打败了不可一世项羽建立了汉朝基业。在楚汉之争中,韩信的“多多益善”露出了自己的锋芒,他居功自傲,唯我独尊的处世原则最终害了自己,使自己最终在成就了他的萧何的计策下被吕雉处死。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而锐之,不可常保。”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勾践灭吴。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后,在吴国经常被侮辱,但是勾践自己心中有自己的复国大计,他并没有忘记灭国的耻辱,他时刻都想着复国,但是要复国自己就必须先活着,所以他在吴国三年一直忍辱负重,饱受欺凌。甚至在一次夫差病倒时,亲尝吴王的粪便来为他判断病症,使夫差很受感动。最终决定释放勾践回国,勾践回国之后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在吴国所受的屈辱,他每天睡草席尝苦胆,他一边为了讨好吴王,赠送给他美女,一边暗自在计划自己的复国大计,鼓励民生,强化军队,励精图治。最后终于将吴国消灭了。这才有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所以人必须学会忍受屈辱,必须学会处柔卑下,这样是是为了保全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的长久发展。这就是大智若愚、以退为进的处世艺术。放弃是为了拥有,需懂得放弃。“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认为水最接近道,“上善若水”因为水处在低洼的地方,也就是处下,它宽容博大,它汇百川而流大海。水看起来柔弱,但是却可以摧毁房屋,埋没山川。故柔弱也可以胜刚强。所以我们应该学习水的品德,柔弱处下。

老子还提倡为而不争,谦卑处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学,博者不知。

处实去华,避虚就实---务实求真,实事求是。人应该去除外表的华丽,不要太注重自己的外在,要充实自己的内在修养。人生来就一无所有,死后还是一无所有。唯一可以遗留的就是人的精神,精神就是内在表现。就像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随物赋形,推己及人---做事的时候需要换位思考,也就是将心比心。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自己立足了也要让曾经帮过自己的人也能够立足,自己发达了也要让曾经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发达起来。“苟富贵,勿相忘。”说的就是这个。这个在曾国藩的处世哲学中更加得到了体现,在晚清的官员中,有很多都是曾国藩提拔上来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事要从容易的事情开始,大事要从小事做起。这就是说我们做事要注重细节,把握细节,从小处着手。在职场中称之为“破窗效应”。海尔老总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祸兮,福之所倚靠。福兮,祸之所伏。---狮子和羚羊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要过于安逸而丧失了危机感。

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利己则利他。也就是所谓的“给别人留路就是给自己留路”。

老子还教导我们要自知、自胜。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甘堕落,要懂得弥补自己的缺点和超越自己。

这些就是我在《道德经》中得到的处世哲学。不得不说看完之后,感触很深,可以说是直接触及到心灵。让我不得不感叹老祖宗的智慧。读完之后,思索良久,遂称此文,一字一句皆自肺腑。望观者有所得!

第三篇: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对我们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也有着宝贵的启示作用。

关于《道德经》,后代解读的各家说法很多,很多专家也都说了,对于“道”每个人的感悟都不相同,有很多可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谛。今天我和大家分享《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我也苦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并不丰富,所以主要是通过搜集很多专家的观点和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希望能通过我的浅薄的分享,激发大家对传统精华的重新重视和对人生的一些思考,也就是我此次论文分享的最大收获了。

刚才已经给大家分享了,《道德经》共五千余字,虽然简短,但却内容丰厚,不但可以说是章章精辟,甚至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内涵深远。我主要将其中一些与我们生活贴近的智慧与大家分享一下,由浅入深,我从个人、家庭、事业等角度,分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作为女生,我首先关注了《道德经》中对女性智慧的赞美。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普遍受到传统女性三从四德思想以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女性地位普遍低下,而在古代社会中为数不多推崇女性地位的思想家中,最早的正是老子,而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的思想家,最推崇女性的也是老子,老子是2500年前第一个女权主义者。

老子认为在女性身上蕴含着极大的力量,老子之所以认为看似柔

软的女性身上有着极大的力量,是因为她们有三个特点:老子认为女人强大力量的第一个来源正是安静。比起男性,女性更加沉稳。老子说:“牝以静胜牡”。就像我们走在野外仰望浩瀚的星空,宇宙是安静的,正是这种安静的力量才是更本质的力量。

老子认为女性的第二个力量来源是柔弱。柔弱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关于柔软,老子和他的老师有一个故事。说老子在他老师临终前,请教他的老师,说老师您在临走前还有什么要交付于我的么?老师说,你认为牙齿和舌头,哪个刚强哪个软弱?老子说当然是舌头软弱。这时老师张开嘴让老子看,老师因为年老,牙齿已经都掉落了,而软弱的舌头还在。老子因此而悟道。

关于软弱胜刚强,我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欧洲十世纪的时候,有位康拉特三世,他有一个仇敌巴伐利亚公爵,在一次交战中,康拉特三世将巴伐利亚公爵逼回城内,并把全城包围了起来,决定一举战胜仇敌。但是在欧洲的骑士有一种风度,不伤害女人。所以这个康拉特三世就对城内喊话了,说你们城里的这些女人,我允许你们撤出城去。女人们就问可不可以带一些需要的东西,康拉特三世就想人都放了还差点东西么,再说女人那么柔弱能带多少东西,就同意了。过了不久城门打开,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女人们纷纷走出来,并且全部抱着自己的孩子背着自己的丈夫,有的还用工具拖拉自己的父母,就连巴伐利亚公爵也坐在他妻子的肩上。虽然早已超过了女人们能承受的负荷,但是为了他们爱的人,他们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康拉特三世本来杀人不眨眼,但是看到这一幕,他也留下了眼泪,他也被感

动了。这些女人向敌人证实了一点“软弱胜刚强”。

那么老子认为女人第三个强大的力量来源,那就是当女性成为母亲的时候,有句古话说“女子虽弱,为母则强”。母爱也许是世界上最柔软又最强大的东西。所以第三个来源正是母性。母爱的故事很多很多,这里我分享一个母亲舍身救子的故事。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中,搜救人员通过探测,发现了废墟下一个奄奄一息的母亲,用双手撑地用后背挡住上面坍塌下来的墙壁,身下留出了一空间,他的出生不久的孩子就在下面。当搜救人员救起孩子时,孩子已经死了。但搜救人员不得不骗这位母亲说他的孩子还活着,因为一旦知道孩子已经死了,她一定会失去最后支撑的力量。当艰难的救出这位母亲时,她的两臂因为长时间支撑,已经无法弯曲,而这个柔软的身体并发出撑起几吨重石块的力量,却感动了所有人。这样的故事不断上演着。一位母亲发现自己的孩子从6层高楼坠落,以惊人的速度冲到楼下,用双手托住了孩子,给了孩子生的希望。事后专家们发现,这位母亲奔跑的速度甚至超过了世界冠军。母性迸发的力量着实让人敬佩。

以上我们分享了老子对女性的推崇,那么在老子思想的影响下,古代的女性地位提升,最原始的男女平等的就免,出现在魏晋时期,那时候男性以阴柔为美,女性以刚强为美,那时的女性可以自由的欣赏男性,古代著名的美男子潘安,就是那个时期的人。不代表其他朝代没有美男,只是说明在当时男女平等,女性自由表达对男性的欣赏,是一种原始的人性解放。

上面分享了女性智慧,我们再看看《道德经》中,老子对男女婚

姻的大智慧。我们看看男女择偶的标准,一般传统男性的择偶标准“郎才女貌”,男人自古爱美女,而老子不以为然,他说了一句话“美之与恶,相去若何”,老子认为美丑是相对的,互相变化的,美可以变成丑,丑也可以经过修饰变成美。老子也说了“五色使人目盲。”只关注美色,会使人烦恼。老子更一段话“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字面意思就是君子为了果腹,为了生活,而不会只为了眼睛。因此在择偶标准上实用是最实在的。

现在网络流行一个测试,100位女性投票,西游记师徒四人你选谁做老公?结果是唐僧0票,悟空10票,沙僧16票,老猪74票。这个结果大大出乎很多男性的意料。因为男同志们很多从小就想当唐僧、孙悟空,几乎没人愿做猪八戒。而现代女性的选择正是暗合了老子对于择偶的标准。我们看看女性的分析,唐僧这个人不阴不阳、胆小怕事、是非不分,就会念紧箍咒。而女人们认为孙悟空太不顾家了,一出差十万八千里,整天闲云野鹤,领导一念紧箍咒就滴溜溜转,也不好。这有点像现代的事业型男人,女人其实也不满意。再看沙僧,太老实了,没情调,只会挑担子。最后看老猪,女人们认为猪八戒够热情,疼媳妇,没事就惦记回高老庄找媳妇,知道往家划拉东西,知道关心人,还不记仇。虽然有点小毛病,可有时候领导也喜欢啊,论事业猪八戒也不输给悟空,悟空虽然净干露脸的事了,可是八戒和领导关系好啊,你看唐僧老是赶悟空走,可从来没有不要过猪八戒呀。

所以在择偶问题上,还是女性更贴近老子的智慧。

说完了择偶,我们再看看婚姻后的相处,看看在婚姻中,老子给

了我们什么智慧。这里我们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略)

王子第一次用宝剑屠龙救了公主。第二次公主让王子用绳套;第三次让王子用毒药。王子最后拂袖而去。

我们分别分享一下王子和公主的做法。

首先看看王子,也就是代表婚姻中的男人。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意思是不自我表现,他就能够明智,不自以为是,他就能够看清楚问题,不自我吹嘘,他就能取得光荣,不自我炫耀,他的事业就能长久。老子对有些人的批判,其实老子也是对男人的批判,男人认为世界上的事就是一个任务,他要完成这个任务完不完成和他的自尊心有极大的关系。男人不喜欢别人干涉他。就像有时候丈夫开车,妻子坐在旁边一个劲的指挥,一般都会吵起来。男人要克服这个问题,从自我中解脱出来,不妨把自己打开,抛却自我,听听自己亲爱的另一半的声音。男人也不妨学学猪八戒,不记仇,女菩萨和你说说话,不要像孙悟空,不爱听了一跺脚登天走了,回花果山了,不要这么任性。

下面我们再看看一片好心的公主,也就是代表婚姻中的女人。老子对婚姻的女人也有话要说,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女人有时候说的话,把对方引入一种窘迫的状态,那不如保持缄默,保持安静,去一个中性的姿态。女人在帮助男人的时候、指导男人的时候,不比当众搓他的锋芒,刚才满城的人都看着呢,这个公主就是做的不恰当,女人如水,婚姻中女人就要发挥柔性,来个水滴石穿,一点一

滴的给他解释,帮助他,不要想在最关键的时刻,在一分钟内改造他。

那么老子综合对于男女说了一句话:“知其雄,守其雌。”正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间万物有阴有阳。阴阳一冲就产生了和。因此和气从哪儿产生,就是男女间的交流,女性保持女性的特点,男性了解并克制自己的急性,相互体谅,相互了解,就能产生团团和气。

在现代社会,对《道德经》中引用最多或者说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莫过于“上善若水”。老子对于水极度的推崇和偏爱,在道德经第八章中,集中讲述了水的力量来源。在道德经中,老子一般都是隐晦的讲道理,需要我们自己感悟,而在对于水的讲述中,老子实在不愿意故弄玄虚了。他通过水的七个特点,教给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七种武器。

水的第一个特点,居善地。水总是处在最好的地方,就像我们现在买房子,海边的喜欢守着海,有湖的喜欢靠着湖。水有灵性,水聚财,往往成功人士都喜欢与水为邻。

第二招,心善渊。心要像水一样渊博、深沉、开阔。我们分享一个心善渊的故事。一个大师有一个徒弟,徒弟很喜欢抱怨,啥都不满意,总是心情沮丧。这个大师就要教育他,这个大师让他去买一袋盐,让徒弟倒一杯水,把整袋盐倒进去,让徒弟尝一口,徒弟觉得又咸又苦。这时大师带这个徒弟来到湖边,把整杯水倒入湖里,再让他舀一瓢尝尝,这会儿水变得清爽可口。大师就告诉这个徒弟,生活中的痛苦、不足、不满意就像这包盐,对你对我对他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

就是看你的心事像一个杯子一样还是像一个湖水一样。如果能像湖水一样,那痛苦自然可以淡化,人生到处是光明,而如果心像杯子那么小,那这点盐就能把你苦死。所以我们要把心放的像湖水一样宽阔,将人生的痛苦都融化在其间。

第三招,与善仁。要像水一样,给予的时候要仁慈,要慷慨。老子口中的仁,不完全同于孔子,更偏向慷慨、无私的意思。要像水一样,润泽万物而没有索取,默默的奉献,不索取。

第四招,言善信。老子认为水是最讲信用的,潮起潮落。在美国有个黄石公园,里面有个间歇性喷泉叫老忠实泉,它每隔61到67分钟喷发一次,喷三四十米高,五光十色十分壮观。老忠实泉周而复始,您只要去等,绝不会让您落空。老子还有一句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漂亮的话往往不可信,而诚信的话往往并不悦耳。

水的第五招,政善治。这主要是指国家的治理,国家的系统要像水一样绵绵不绝的治理。水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这就牵扯到老子思想对古代治国的影响,老子提倡无为而治,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这些盛世景象,都是用到老子这种治国方略。

第六招,事善能。做事的时候要有能力,像水一样。水的能力既体现在动态也提现在静态。动态的时候,水的速度当达到每秒钟500到1500米的时候,可以击碎石块、可以切割钢铁,有一种刀就叫做水刀,水的力量在自古水力发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另外水的静的一面,就是水滴石穿的力量。

最后一招,可以说是水的看家本领,就是动善时。水在行动的时

候去的最佳时机,做事的时候做到点子上,水是最善于把握时机的,有一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雨就像好人一样,知道时节,不张扬,该来的时候自然就来了,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就悄悄的滋润了万物。而自私的人,是不会选择时机的,因为他只考虑自己最方便,所以他做的事一定是错的,一定最不在最好的时机。

我们讲完了水。最后,在和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老子思想的另一个核心,那就是无为。无为在现代社会被广为推崇,极大的应用在企业管理中,稍后宋部长也将从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角度与大家交流。在这里,我主要还是从生活角度上,与大家分享一下老子所说的无为已达到无所不为的应用。

这里的故事是赵襄子向王良学骑马。

王良给赵襄子分析,在驾马过程中,马要快你让它慢,马要慢你让它快,对马的干涉太多,不给马驰骋的机会。马有它自己的步伐,赵襄子一会左一会右,一会儿快一会儿慢,马的节奏被打乱了,不知道怎么跑了,这是第一。另一点,赵襄子你老是在想我在王良后面怎么样,又在前面了怎么样,始终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种大错,你必须要无我。这两点其实相通的,赵襄子太以自我为中心,一直盯着对手,患得患失,才没有认真去了解马的节奏,造成瞎指挥,最终落败。从这个比赛中,我们看到,赵襄子的注意力应该多在马的身上,毕竟是马在跑,又不是你在跑,你要赢还是要懂马的行动。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老子的无为观念中,“自”是极其

要不得的,一定不要总是把自己放在事情的中心,从自我意识中解放出来。道德经中说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意思就是说,不自我表现就能明智,不自以为是就能光荣,不自我夸耀就能立功,不自高自大就能长进。另一方面,从不要干涉马的典故中,我们知道在生活中也不要干涉别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别人充分发挥自己。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教。”就是说圣人用无为的方式来处理事情,用无言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静静的了解事物的规律。

我们尚不分析管理者应该怎么做,就谈谈我们作为夫妻间或者为人父母,是不是也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呢。凡事认真对待,夫妻间对对你的另一半用心,父母子女间多关心你的子女需求和想法,不要凡事都认真对待自己,抛弃以自我为中心,只要事情在正确良好的渠道上发展,就可以静观其变,关键时刻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轻轻一拨,可能凡事更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第四篇: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首家的主要经典,据传是由春秋末期李聃所著。

老聃,通称老子,是春秋时的思想家,首家学说的创始人。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做过周王管理藏书官。在当时,老子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其学识举世闻名。孔子就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并称他是为“龙”。由于周王室的衰弱各内乱,老子弃官归隐,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老子应关令尹喜的请求,写成一部书,这就是《道德经》

《道德经》共5000余言,原分上下两篇,通常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全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等其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概括起来,《道德经》的见容主要有三,即谈宇宙、谈人生、谈政治。

《道德经》中明确提出,天地万物的本源不是天帝,而是“道”。《道德经》中谈道、谈天道,不仅仅是为了对宇宙的形成和自然霍华德做一个阐述,更是为了给探讨人生和社会政治准备一个前提,老子主张人法自然,道 的准则完全适合人类生活,老子的宇宙鸡肉是其人生观,政治观的基础。《道德经》中对人生、对政治的阐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道德经》中所体现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躯体 就人与人的关系 而言,主张柔弱不争。有道 的人少私寡欲,见朴抱素,

第五篇:道德经

《道德经》学习感悟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儒教,佛教相比,道教既没有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教的推崇,也没有历代君主大兴佛教对释家的重视。道教一直植根于民间,发展为与儒教,佛教并称的中华民族的三大宗教。而作为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其中一定蕴含着大智慧,大道理。

通过道德经的学习,《道德经》的博大精深的确深深地震撼了我。道德经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政治,社会到自然,几乎都能看到道德经的影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我最早接触的道德经中的论述。几千年前老子就提出了人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处于现代人的我们却一心想要改造自然,我们贪婪的掠夺着地球的资源,把生产生活中的垃圾都排向了自然,混凝土覆盖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我们本以为世界会更美丽,更和谐。却尴尬的发现天不在蓝了,水不在清了,空气不在新鲜了.....受到大自然惩罚的我们才提出了“环保”,“低碳”的概念。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水是最能体现其“道”的思想的,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所以君子要像水一样,温文尔雅,柔中带坚,为人处世要如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老子第三章说“为无为,则无不为”。老子的很多理论中都体现了无为,然而这里的无为并不是听之任之。“无为”指的是不要去特别地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如此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君子才能潇洒的为人处世,国君才能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社会的各个方面才能和谐的运转。

学习完《道德经》,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种种困难而我们又无从下手时,为什么不从道德经里汲取一些方法,经验亦或是一种心态。也许就能帮助我们度过人生中的一次磨练,从而获得处事不惊,临危不惧的心态。

在如今这个诱惑颇多烦恼也颇多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马不停蹄地追逐着功名利禄,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向生活索取,也许《道德经》中的气定神闲,宁静致远,淡泊名利能够帮我们平稳那颗为功名利禄所劳累的心灵。所以我们需要读《道德经》来陶冶我们的情操,来洗涤我们庸俗焦灼的心灵,来寄托我们无所栖息的灵魂,来指明我们前进中的道路。相信当你在生活,工作不顺心的时候读读《道德经》,仔细的聆听一下老子这个人中之龙对生活的见解,对为人,对处世的高见,你会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回答,而这会帮你走出生活的阴影,走向人生的巅峰。

下载关于《道德经》中的“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道德经》中的“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道德经

    《道德经》读后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于《道德经》,我很是惭愧只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来读,勉勉强强算是读完了。起初读起来很是费力,首先这是一篇先秦诸子时期的著作,其古......

    国学论文-道德经中的智慧

    道德经中的智慧学号:084020138班级:08政教B班姓名:农星州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

    《道德经》中的舍与得

    《道德经》中的舍与得 宋玥 2011级新闻学一班 *** 摘要:老子《道德经》作于礼乐崩坏的春秋时期,所以老子在书中写了很多理想化的治国之道,同时也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人生......

    中华商道读后感

    中华商道读后感本书是由李伯淳所写,李伯淳(号:山风)现为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主持人、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外企业家联合发展促进会顾问、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常务......

    道德经有感

    做一个“得道若水”的女子——读《道德经》后想说的倪燕记得学生时代读语文时,听说过《道德经》,知道它的作者是老子。仅如此。若干年也只是闻其名不知其样。刚刚握之在手,还觉......

    《道德经》--学习心得

    读《活学活用道德经》心得体会——凯瑞红山置业公司·丁超峰 集团·人力资源部在6月8日发出通知,组织全员学习《活学活用道德经》一书,本人不敢妄自谈论《道德经》,仅对学习后......

    《道德经》 读书笔记

    《道德经》 读书笔记学号:201106750049姓名:程霄黄冈班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

    道德经[定稿]

    初读道德经时,心中冒出许多个疑问,人是归属自然的,是自然很小的一部分,人的行为本身就是“自然”的,为什么要“法自然”?这样说就将人和自然分开对立开来了。本人认为,存在即有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