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口工业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秩序不容扰乱
出口工业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秩序不容扰乱
——苏州局查获一起服装企业不如实申报案近日,苏州某服装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向苏州局报检出口一批棉制女裙。苏州局轻纺人员到该企业检验时,发现这批女裙并非该公司生产,实际是苏州另外一家服装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生产。由于A公司已涉嫌不如实申报,苏州局遂对此事立案调查。据查,B公司为三类出口企业,而A公司为二类出口企业,B公司之所以请求A公司为其冒名出口,目的是为了逃避查验。
为实现科学管理、监管有效、促进出口的目标,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管理水平、检测能力、产品质量状况和产品风险程度,国家对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采取了不同检验监管模式的分类管理。根据《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三类企业要批批检验,而对一类企业和二类企业则实施不同比例的抽批检验。该案中,B公司请求A公司代为报检出口就是为了降低被检验的批次。A公司碍于情面或为利所诱,不惜冒险试法,结果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此类扰乱国家分类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需引起检验检疫机构的重视。同时也提醒出口生产企业要增强诚信和自律意识,而对那些已列入一类或二类企业管理的出口企业,一定要珍惜获得的信任,切莫铤而走险,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损失和不良影响。
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陈亚军
第二篇:CQC生产企业分类管理要求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生产企业分类管理要求
第一条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QC)对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的生产企业实施企业分类管理。
第二条
CQC根据获证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以及确保所有获证产品持续满足认证要求的能力,对生产企业进行分类。原则上分为四类,分别用A类(产品质量稳定且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B类、C类、D类表示。
第三条
企业分类管理的建立应基于发证前后所能获取的所有与生产企业及获证产品质量相关的信息,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厂检查结果(包括初始工厂检查和获证后的跟踪检查);(2)样品检测和/或监督抽样的检测结果(包括企业送样、生产现场抽样或市场抽样等)及样品真伪;
(3)国抽、省抽、CCC专项抽查等检测结果;
(4)认证委托人、生产者(制造商)、生产企业对获证后监督的配合情况;
(5)司法判决、申投诉仲裁、媒体曝光及消费者质量信息反馈等;(6)认证产品的质量状况和/或设计、检测能力;(7)其他信息。
第四条
分类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A类企业:原则上,由B类企业提供符合性资料,分中心或产品处室对所收集的质量信息和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综合打分评估,确定分类结果。评估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1.近两年内,工厂检查结论未发现与认证产品质量有关的严重不符合项;
2.近两年内,产品检测和/或监督抽样检测结果未发生产品安全性能问题的;
3.近两年内,国抽、省抽、CCC专项抽查等结论未发生产品安全性能问题的;
4.近两年内,司法判决、申投诉仲裁、媒体曝光及消费者质量信息反馈等无产品安全性能问题的;
5.有证据表明企业在持续、稳定、批量的生产获证产品必要时具备一定的产品设计、检测能力,以便能够对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整改和/或纠正预防措施。
6.如有特殊要求的,应在细则中予以规定,如:轮胎产品,企业生产和检测过程无分包。
(二)B类企业:除A类、C类、D类的其他生产企业。对没有任何质量信息的生产企业,其分类定级默认为B类。
(三)C类企业: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均可列入C类企业: 1.最近一次工厂检查结论判定为“现场验证”且系认证产品质量问题的;
2.产品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且系企业责任,但不涉及暂停、撤销认证证书的;
3.根据生产企业及认证产品的相关质量信息综合评价结果认为需调整为C类的。
(四)D类企业: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均可列入D类企业: 1.最近一次工厂检查结论判定为“不通过”且系认证产品质量问题的; 2.监督抽样检测结果为不合格且影响到产品安全性能问题的; 3.无正当理由拒绝检查和/或监督抽样的;
4.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且系企业责任,可直接暂停、撤销认证证书的;
5.国家级、省级的各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CCC专项检查等检测结果为不合格且影响到产品安全性能问题的;
6.根据生产企业及认证产品相关质量信息综合评价结果认为需调整为D类的。
第五条
当同一企业涉及多类产品生产时,应综合评估企业对所有获证产品的生产控制能力和质量信息,设定适当的企业类别。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所有产品类别均能满足A类企业条件,企业分为A类企业,按照相应产品实施规则、实施细则对A类企业的要求实施认证;
(二)所有产品类别均能满足B类企业条件,其中部分产品满足A类企业条件时,企业仍为B类企业,但对不同产品在设计认证方案和分类结果的应用上应差异化管理。原则上,不同的产品类别按照各自能符合的企业类别相应的实施规则、实施细则的要求实施认证和获证后监督。
(三)一旦企业满足C类或D类企业分类条件时,企业降级为C类或D类,所有产品均按照实施规则、实施细则中对应企业类别的要求实施认证。
第六条
分类结果应用于设计认证方案,至少应体现在认证模式确定、认证单元划分、生产企业自有检测资源的利用、获证后监督的方案、供方符合性声明的使用等方面。根据产品行业风险、企业情况和实施规则、实施细则要求等,可采取单一模式或组合形式的管理措施。
(一)分类结果应用于认证模式确定、认证单元划分及供方符合性声明的适用等方面时,依据不同产品的实施规则、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
(二)分类结果应用于生产企业自有检测资源的利用方面时,依据现场检测控制要求。
(三)分类结果应用于获证后监督方案的确定时,应在跟踪检查的频次、内容和方式,以及监督抽样检测等方面加以区分。1.A类企业的证后监督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则上,A类企业每两年至少完成一次跟踪检查和/或监督抽样检测,企业需在未进行跟踪检查的根据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进行自查,并向分中心提交自查报告;
(2)跟踪检查可采取预先不通知的检查方式,监督抽样检测采取工厂现场抽样或市场抽/买样的抽样方式。
2.B类企业的证后监督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监督周期内至少完成一次跟踪检查和/或监督抽样检测;(2)跟踪检查可采取预先不通知的检查方式,监督抽样检测采取工厂现场抽样或市场抽/买样的抽样方式。
3.C类企业的证后监督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监督周期内至少完成一次跟踪检查和/或监督抽样检测;(2)跟踪检查采取预先不通知的检查方式,监督抽样检测采取工厂现场抽样或市场抽/买样的抽样方式;
(3)必要时,增加实施预先不通知的检查或市场抽/买样的监管方式; 4.D类企业的证后监督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监督周期内至少完成两次跟踪检查和 /或监督抽样检测;(2)至少一次跟踪检查采取预先不通知的检查方式,监督抽样检测采取工厂现场抽样或市场抽/买样的抽样方式;
(3)证书已全部暂停的企业,可根据情况实施调查、预先不通知的检查和/或市场抽/买样。
第七条
CQC根据认证实施过程中发现的质量信息,对企业分类实施动态化管理。企业可通过CQC官网客户端申请界面查看具体企业类别情况。
第三篇:商务部美国制裁中国有关企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
商务部:美国制裁中国有关企业扰乱国际贸易
秩序
新华网记者
2013-2-14 5:31:06来源:2013年02月13日 19:19:1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3日电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3日表示,美国国务院不负责任地对中国企业和个人实施制裁,且不提供任何证据,这种肆意的单边主义作法已多次发生。美方行径损害中国企业利益,扰乱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不利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沈丹阳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各国在处理国际经贸问题时,应基于准确的事实,按国际规则行事。他说,我们要求美方纠正错误作法,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美国国务院日前以违反美国内有关防扩散法律和行政令为由,宣布对中国有关企业和中国公民实施制裁。
第四篇: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例题
(一)准确理解免、抵、退税的具体含义
免、抵、退税是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管理办法。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生产企业,是指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继续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
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留抵)予以退税。
(二)掌握免、抵、退税的计算办法
免、抵、退税是将退税和征税结合一起计算的,需要通过应纳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等分项目的计算,才能计算出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1.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其中,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如果当期没有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上述公式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以及后面公式中的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就不用计算。
2.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3.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例1: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棉纺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生产的混纺布的增值税征税率为17%,退税率14%。该厂2008年11月从国内累计采购生产所需原材料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进项税额102万元;上期留抵税额为72万元。本月内销销售额为400万元,自营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1000万元,成本率60%。本期申报的免抵退税所对应的外销收入为2000万元(单证齐全)。
根据上述资料有关分录为:
⑴购入原材料。
借:材料采购或原材料 6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 贷:银行存款 702
⑵实现销售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1468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0×17%)68 产品销售收入—内销 400 —外销 1000
⑶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
借:产品销售成本—内销(400×60%)240
—外销(1000×60%)600 贷:产成品 840
⑷计算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调整出口货物产品销售成本时。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0×(17%-14%)= 60 借:产品销售成本—外销 6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0
⑸计算当期申报的应纳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400×17%-(102-60)-72=-46(万元)为留抵。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0×14%=280(万元)。
因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280万元,则当期应退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税额=280-46=234(万元)。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应纳税额为负数,反映的是留抵税额,说明企业出口货物准予抵扣和退税的进项税额,没有在内销货物应纳税额中得到全部抵减,未抵减的部分需要退税。但由于当期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只能按当期留抵税额退税,也就是说退税金额不能超过企业实际缴纳给国家的金额。
取得《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后做如下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34 借:应收出口退税 46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8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T形帐户明细
借 方 贷方
上期留抵本期进项抵内销***40000680000本期销项600000进项转出2800000免抵退税额4080000
4080000
例2:假设例1中的上期留抵税额为346万元,其他资料不变,则当期应纳税额=400×17%-(102-60)-346=-320(万元)。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320万元,此时因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32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280万元,则当期应退税额=280万元,当期免抵税额=280-280=0,11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320-280=4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0 借:应收出口退税 28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80
例3:假设例1中的上期留抵税额为2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则当期应纳税额=400×17%-(102-60)-20=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2000×14%=280(万元),当期应退税额=0,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280-0=28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80 借:应收出口退税 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80
第五篇: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常见问题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009-04-12 08:53
问题1:企业在申报时不能录入部分商品代码,无法正常申报,怎么办? 答:该问题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系统中输入商品代码后系统提示该商品代码为非基本商品码。该种情况为该商品代码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征、退税率,国家税务总局在该商品代码后增加一位附加码以区分不同的征、退税率。各地退税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要求企业录入不同的附加码。总局附加码有两种:一种附加码是1或2或3。例如:商品代码为0407009990,该商品有附加码1、2、3三种,企业可以根据该商品不同的征退税率选择不同的附加码进行录入;另一种附加码为1或是8。除了是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可以选择附加码8外,其他企业均应该选用附加码1。第二种情况;在录入商品代码时系统提示:“无此商品码”。这种情况是由于今年海关使用了部分新的海关代码,而税务部门的商品代码未更新所致。如发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要求企业使用在软件中与海关报关单中商品代码相近的海关商品码代替,所选用的替代商品码与报关单上商品必须名称和退税率都要相同。例如:今年新的商品代码44103090,在我们的申报软件中无此商品码,我们可以在软件菜单的系统维护——代码维护——海关商品码选项下使用搜索功能搜索44103100处,我们通过比较可以选手该商品码作为替代商品码在软件中录入。并填写《扩展码填入说明书》企业在进行这样的处理之前要无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对这种情况形成的审核疑点,必须填写疑点挑过说明表,并经税务部门审批后方可人工挑过。
问题2:上一期的出口货物已经向税务部门申报并审核通过,但当期发生退运,应该如何处理?同样,如果上一期出口的,当期发生退运,又要如何处理? 答:对于发生退运的,可以在系统当期出口明细数据中录入一笔负数进行冲减,报关单号输入退运的进口报关单。同理,发生退料的处理方法也一样。
问题3:进料加工的进口料件转为内销后,已经由海关补税,那么应该在系统中如何处理?
答:海关补税单可以作为增值税进项抵扣,相应的进口料值也要在当期扣减(具体方法见问题2),扣减额为海关代征增值税缴款书上的海关完税价格。如果对于没有在当期作扣减的,也可以在手册核销时将转内销的金额填入其他调减料件中去。
问题4: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汇总表20栏当期应退税额数据自动生成,新办企业无法调整为0,怎么办?
答:系统已经提供免抵(不退)的计税计算方法,在申报系统的系统维护——系统配置——系统配置设置与修改菜单下对配置信息进行修改,将计税计算方法选项修改为4:免抵(不退),系统就会在生成汇总表时自动计算免抵税额,不计算退税额。满一年后,重新修改系统配置即可。问题5:企业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已经收到,但电子口岸仍没有该笔业务的电子信息,该如何处理? 答:出现该种情况时,请企业报关员先确定是否在电子口岸将该报关单的电子信息已提交,已提交需要企业与海关联系,可以采用税局发的协查函,由海关重新在电子口岸中输入该条出口报关单的信息。否则如超过六个月时间则视同单证不齐作内销补税处理。
问题6:多份出口发票对应一张报关单和一张核销单时,无法输入多个发票号码,怎么办?
答:遇到这种情况,企业只需要输入一张主要出口发票的号码,金额输入所有相关发票的合计数。具体情况可以在填出口发票与出口报关单时对应关系表中反映出来。
问题7:进口余料复出口(没有退税专用联)如何反映? 答:在进口料件明细录入时以一笔负数冲减该手册进口料件;另外也可在当期手册核销时列入其他调减速料件中去。
问题8:黄联报关单已经齐全,而预审反馈信息中为什么会出现:“无此报关单”? 答:由于新的免抵退税规程规定,企业申报的进出口数据需要同海关的电子数据进行核对,而海关电子数据从海关总署经国家税务总局到各地区国家税务局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海关信息没有到达税局之前,税局没有企业的出口电子信息,所以税局审核时会显示:“无此报关单”,即系统中所指的报关信息不齐,企业只需在:“预审反馈信息处理”中读入税局反馈信息,并将其更新后即可,待税局有了该笔出口电子信息后,自然会参与当月的免抵退计算。
问题9:有国内转厂业务的企业进口料件如何进行转出? 答:对于转厂业务,系统会待虚拟手册核销时根据手册中的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比例自动进行进口料件转出。
问题10:如果当月没有发生业务,能否通过软件打印空表?若能,应如何打印? 答:当月没有发生业务也应进行“免、抵、退”税的申报,具体是先录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再自动生成免抵退汇总申报表,然后申报汇总数据及打印汇总表(当月发生数据为空,但有其他数据,所以不是空表),明细表无需打印。
问题11: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如何办理退税业务?
答: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在:“免、抵、退”申报系统中不能直接录入,可用外贸企业申报录入专用税票数据,比照外贸企业对碰专用税票电子信息办法对碰信息、审核办理退税。
问题12:生产企业出口视同自产产品在系统中如何录入?
答:生产企业出口视同自产产品可在:“免、抵、退”税申报系统中直接录入,但其专用税票的录入与对碰,也比照外贸企业审核专用税票信息办法进行对碰。问题13:没有出口料件是否需要在系统里作手册登记录入?
答:没有进口料件的不需要作手册登记录入,但只要有一笔免税进料发生,则当期必须作虚拟手册登记录入,同时所有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单证都必须录入虚拟的手册号,最后作虚拟手册的核销。
问题14:出口商品的离岸价应当以发票的价格还是关单的价格录入申报系统? 答:关于出口明细数据中的离岸价应当以实际结算价格录入申报系统,可通过对应报关单的出口数量乘以实际结算价格(财务账上出口销售科目贷方发生额反映,借方也需予以参考)确定外币离岸价,以及按照月初规定的汇率计算人民币离岸价录入申报系统。一般来说,出口离岸价应当与账面原币金额、发票开具金额相符。
问题15:手册核销时发生的余料转出如何在系统中处理?
答:由于每一期都需要作虚拟手册的录入,余料转出在系统中无需处理,即免税进料申报明细不要求录入余料转入报关单,也不须在申报系统核销表中录入结转至其他手册料件(即余料转出)。
问题16:预审反馈信息出口无此报关单,为什么?
答:有两种可能:第一,由于企业没有在电子口岸出口退税子系统上进行出口报关单退税数据的确认和交单,致使审核时无报关单信息。请企业在收到出口报关单退税专用联时应立即进入电子口岸系统进行提交确认。第二,由于信息数据传递需要时间,导致数据更新不够及时,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问题1:报表打印出*号。答:出现该类问题原因很多,也有可能无法解决的,具体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点:
1、打印机驱动是否为原版;
2、出口退税申报系统重装(删除原安装文件夹);
3、在www.xiexiebang.com下载打印星号补丁.问题2:企业在进行明细数据录入,录入海关报关单上的商品编码时,系统显示为“非基本商品”,如何解决?
答:使用系统维护/代码维护/海关商品码/中的筛选功能,将字段含义选为“海关商口码”运算关系统选为“包含”,增加后点确定,得出一些带*号的基本商品,在其中找一个与之征税率相同的商品码替代关单上的商品进行录入,特别注意不能修改海关商品码库(提示:要事先咨询税局是否同意这种替代方式),申报时请填附表《扩展码填入说明表》。
问题3:在安装有旧版本电报系统是电脑中,安装完毕出口退税申报系统(新版本)后,系统登陆时,显示与系统资源存在冲突,造成旧版本与新版本均无法进入。
答:建议将两个系统不要装在一台机器上。如果一定须安装在一台电脑上,请注意将两个系统安装在不同的分区或文件夹中,同时一定要做好旧版本系统数据的备份。
问题4:用户名、密码遗忘或需要恢复默认用户情况。答:在申报系统的安装目录下有Pass.cdx、Pass.dbf两个文件,用来存储用户信息和密码信息,如果用户名或密码忘记,系统无法进入时,可在另外一台电脑中安装一个新的申报系统,在新的申报系统中找到上述两个文件,拷贝到原系统覆盖上述两个文件。覆盖后,用户以系统的初始用户名及密码登陆即可,原申报系统的数据并不会丢失。
问题5:出现不能备份的情况。答:把申报系统所在的文件移到其他目录下,并使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功能将原申报系统删除,再重新安装一个新系统,把原系统中的in-put、fk、out-put文件夹和sysinf.cdx、syscfg.dbf、syscfg.cdx和syscfg.dbf拷贝过来覆盖。
问题6:登陆或操作过程中系统提示内存不够或硬盘空间不够,造成系统无法运行。答:由于操作系统崩溃或突然断电造成系统安装目录下的syscfg.dbf文件损坏,因syscfg.dbf文件是用来存放系统信息的,该文件损坏扣,系统将无法进入,请用备份或新安装系统中的同名文件拷贝过来覆盖即可。
问题7:系统的备份路径不能放在根目录下面。答:因为系统的备份是将tssb.ex所在路径下内容全部复制一份。如果放在根目录下面会将整个硬盘的内容复制,造成极大的混乱。
问题8:正式报表打印是能预览但不能打印。
答:此类问题多半是计算机本身的系统问题,一般与出口退税软件无关,请检查打印机驱动是否原版,或重启动电脑。
问题9:取得出口报关单退税联(黄单)后如何在电子口岸提交? 报关出口的货物,必须及进登陆“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系统(以下简称“出口退税子系统”)。核查并予确认后,提交出口货物报关单(退税)“证明联”电子数据(以下简称“报关单电子数据”)。是时为避免由于误操作造成企业确认提交的报关电子数据与纸质报关单不符,建议采用:“查询报送”的方式进行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