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第五章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必须十分重视把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深刻理解英语学习动机理论对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英语的教授过程中,教师或者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必须要多渠道构建全面而优质的英语学习环境,形成一整套完整科学的英语授课体系,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英语学习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
5.1注重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过程总是常常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但是当情感因素得不到释放或者发扬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也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与学生的交往中,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个整体时,才能从内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教师角度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朋友之间或者师长之间的关系,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多注意研究心理学,力争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创新,采用生动形象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的教育方式,形成积极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一直保持着对知识的高度的渴求欲望,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
生发展的课堂气氛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十分重要。那么班级的学习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力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有利于施展自己的个性和宽容的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减少担心和焦虑,努力让学生在成熟中发展自己,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高中英语的课堂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大部分失去了它应该具有的语言工具的特点。如何让学生在获取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乐学愿学,把枯燥的知识学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是摆在每个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5.2创新教育理念,积极完善和提高课堂效率,对于高中英语的四方面要素即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创新实践,改变教法,活学活用。高中英语教学中最难的部分就是在新授课的过程当中,把这四项微机能有效的统一
结合到学案中来,最大限度从动机培养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迄今为止,笔者己经在中学进行了近十年的一线高中教学。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笔者也尽力的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其是在新授课英语单词方面都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因为目前困扰高中生英语学习的主要问题在于词汇量的扩展,英语单词的记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最头疼的问题,所以如何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学生单词记忆和学习的规律,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突破词汇。
5.3课堂实践教学注重塑造情景,打造和谐民主课堂
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两种(工nstrumental Motivation and工ntegrativeMotivation)。同时‘区分了工具型动
机和融合型动机的区别,指出人们学习语言要么是因为人们想和目标语国家的人交往或融合(融合型动机),要么是因为获得一份好工作,从物质方面讲是为了挣更多的钱或通过考试(工具型动机),是把学习作为一种手段来实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它主要得益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得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在的教材,注意把教材用活,同时努力营造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这一点对英语教学是特别重要的。采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生动的呈现教学内容,更加全面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多种角色尤其是英语环境中得到技能的操练和在不同的活动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把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刺激和愉悦,提高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注重情景教学,尽可能营造“问题情境”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当然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要具体切忌泛泛而谈,所设想的问题要建立在学生生活实际基础之上,贴近生活,是情景教学的本质和根源,切勿和学生的实际差距太大,以便造成所教与所学有较大差距。所提问题在同学们回答之前,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大力提倡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学到新的东西,扩大其认知结构,让学生能够更清楚自己己有的知识构成,通过相互讨论对比自己的知识构成,检验与别人不同的认知结构和问题的理解,以便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新构建。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
发学生的成功欲望,形成学习的动力。
5.4课堂上要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注重评价的正确性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强化来说明学习行为的产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他们极力主张用S-R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激发与作用。在他们看来,人们的某种学习行为,来源于人们一开始所存有的某种学习动机,正是这种学习动机的激发作用,使得学习这项活动得以产生和持续。为了采用合适的手段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巩固和发展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要采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在评价和表扬或者批评孩子时,要让学生清晰的认识老师的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避免孩子的逆反心理,正确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正刺激,这些刺激如果在学生心中得以强化和保持,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正发挥,并且使学习的积极性得以保持;恰当的批评属于负刺激,负刺激如果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不但不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动机,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当然,表扬与批评务必要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要讲究不同的方法,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从多方面稳定和和保持其积极的心态和动机;对于淘气易于犯错误的同学,应该要掌握批评的尺度,不挖苦学生,不要伤到孩子的自尊心。从总体上还是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任课老师应
该坚持说理与批评相结合,通过说理,以理服人,让学生从内心中意识到“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坏的习惯得不到改正的话,它有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通过讲道理,而不是一味的挖苦甚至体罚,向学生指出“今后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批评教育也是行为动机原理的重要体现,目的是让正确的动机来引导学生的行为;英语老师平常在与老师交流时也是如此,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表明,批评与讲道理相结合,比一味的批评的效果要好。高中学生基本上趋向于成熟,作为高中教师应该要对批评与表扬进行适当的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最高境界,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
5.5塑造充满浓厚英语氛围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学校中的主体在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学校中的主体主要是由学生和老师组成的,其中学生是构成学校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我们可以考虑在学校面貌和学校的氛围上注入英语的气息,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尤其是在中国环境下学习英语,我们需要尽力的塑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学习并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例如笔者所了解潍坊市一所高中潍坊四中,上课和下课的铃声都改为了英语的名言名句,每月或者每周进行定期的更新,下课的时候播放两遍,上课的时候播放两遍,这样一天算来学生能听接近}}o遍,很自然他们在无形中接触到了英语,所以说学生的作文进步很大,能够很合理的运用名言名句。欧洲现代第一所新式学校的创办人雷迪指出:“学校不应该成为
一块人工造成的地方,专靠书本做媒介,而不与生活相通连。”从这句话我们可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如果学生是在英语不是母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无法感受到英语学习的紧迫性,也缺少了学习英语的机会。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实施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和意义上强调了英语的重要性,但这些对于尚未真正接触社会的高中生来说很难体会到这一点,而光靠老师家长的讲道理作用甚微。所以我们可以在校园文化上多做工作,让他们随时尽可能的多接触英语,让他们在无形的英语氛围中得到英语的熏陶,迸发出一种学习的欲望。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张贴英语手抄报,在教学楼的走廊上用英语介绍一下名人简历以及他们的主要成就,在走廊里展示学生作文、在公开栏和阅报栏里张贴21st century等等。笔者所在的潍坊一中高一教学部的每一级楼梯上都有一句英语谚语或警句,这样就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学英语的欲望。同时潍坊一中每学年会有为期一个月的英语节,包含着各项英语活动,例如单词拼写大赛、创意树作文大赛、英语演讲大赛、英语书法大赛、英语歌曲比赛以及英语话本剧演出比赛等,这也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在他周围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这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更加强调了环境塑造的重要性。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和建设者,甚至可以建议所在学校的领导注重英语文化的重要性,在更大程度上塑造一个好的环境。
第二篇: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郭宝娟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它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为避免过多地失败,而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另外,一些学生由于过度焦虑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知识,从而使学习成绩下降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对于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需要。”可见,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至关重要。我在日常教学中,通常使用以下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期望激励策略
“教师的期望是对学生潜能的认可,对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说来,高期望会带来强动机。”(王笃勤,2002)不论是对全班同学提出期望还是对个别学生提出期望,也不管是对优生还是对差生,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会对我的学生说:“最近你考单词比原来有进步了,单词竞赛你一定能参加。”“我发现你做阅读比以前强很多了,这次考试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2.目标激励策略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我觉信这是个真理。”所以远大的学习目标必将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激发人为之奋斗,坚持不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该策略可通过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确定行动的措施。如:一个学生的近期目标是在英语作文中取得A,他的措施是:每天背诵一段精美英语短文;每天结合当天所学课文写下文章的主要内容;每天结合自己的生活或学习写下至少10句话的日记;经常把自己所写的拿给同学校对或给老师批改。然后将该目标和措施制成卡片保存或粘贴在课桌上,以便经常对照检查。此外,我们在每天授课前也应让学生明确该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产生达到目标的欲望,才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
3.及时反馈策略
布克和诺凡尔(W.F.Book & L.Norvell, 1923)的实验表明,让学生及时知道成绩,比不了解者的学习动机要强(刘善循, 2000)。因为学习结果的反馈具有信息作用,通过结果反馈,学生能够知道在学习上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作文或作业的批改评价应及时告诉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间隔越短,效果越显著。
4.评价激励策略
评价是指在分数之外,教师还可评等级、写评语、表扬或批评等,这种评价可以起强化动机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活动的参与、课外作业、英语作文、甚至测验的试卷都不可只打一个分数或等级,必须根据各自的答题情况、个性特点及性别差异加上适当的评语、进行表扬或批评。我给学生判作业时,在每个学生作业后面都会附上一句话,比如:今天的作业书法很棒;今天课上回答问题很积极,继续努力;今天你上课走思了,下次注意哦;等等。有时就画个笑脸,或画个大拇指;也有画个哭脸的时候。每次发作业本,学生都会翻开看看,老师给了我什么评价,还会互相比比。
第三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认真回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这门课,课程中哪一个观点或一句话让您印象最深?给您什么启发或反思?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所学课程的重大价值,只有明确认识到当前所学与将来所用的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出对所学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以掌握为目标的动机,以此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克服失败的意向。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1、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例如:在讲《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提出:说说你生活中常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你认为解决不了的困难?你是怎么想的、做的?从中你吸取了哪些经验?这样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又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创设参与机会,使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中学阶段学生的参与意识急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唤起他们更强的表现欲,就更会注意完善自己的形象,需要没有或没能充分得到满足时,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但他们不认输,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奋起直追,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体会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满足感。从而又促进了他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我们的教学活动需要适应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尊重他们的需要,随时创设能使学生表现自己的情境,使他们受尊重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为了多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我认为语文课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开设讨论课,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使学生的表现欲驱使内部动机产生积极效应,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强化和巩固。
3、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在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上常常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具体、复杂的。教学有规可寻,但教无定法。我有待于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总结、提高。
第四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作业
观看了马晓晶等几位老师的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视频的讲解,我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认识有了很大改观,产生了很多见解和认识,现总结如下: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指在学生有一定潜在的学习动机,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来,也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潜在的学习动机是指教师通过采用一些措施进行教育,把学生还没有或很少的学习动机发展起来。因此,培养学习动机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激发是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已有的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我有如下的体会。
一、有效的外部奖赏
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一定的奖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总认为外部奖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但研究表明,外部奖赏在一定条件下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内部动机。所以,教师实施奖赏要注意几个原则: 1.淡化奖赏的外部控制作用。
如果奖赏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奖赏物,则会使奖赏成为外部控制手段,反而抑制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奖赏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性评价,给予奖赏意丰对个人学有成效的肯定。教师过多依靠控制性奖赏会强化学习困难学生的消极动机模式。例如,对学习困难学生单纯强调分数的重要性无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有时反而会使他们厌恶分数。这时的分数对他们就是一种外部控制的手段,常常与他们的主观抉择相冲突,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2.奖赏要与学习困难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所给的奖赏应使他们感到自己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如果对他们解决了一些过分容易的任务而大大地奖赏,不会提高他们的自信,恰恰会增加他们的自卑,因为这样常会被同学认为是无能的标志。
3.奖赏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学习困难学生常常受人轻视或批评,社会评价较低。因此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奖励莫过于是别人的称赞和肯定。他们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而不是物质强化。4.注意惩罚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惩罚是与奖励相对的概念,是用不愉快的事件(或刺激)抑制或消除个体不适当行为的发生。比如,学生上课随便讲话,教师批评可以抑制这种违纪行为的发生。但若惩罚不当,非但不能改正学生错误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如教师对学生不交作业处以罚站、罚抄等惩罚,可能会引起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使他们更加痛恨作业。所以,教师对于惩罚要有正确认识和能合理使用。具体要注意:
(1)切忌体罚学生
惩罚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如体罚、训斥等),另一种是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等)。班杜拉认为,常使用体罚或变相体罚是为侵犯行为提供示范。此外,体罚有辱学生人。往往引起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因此,教师不应使用体罚,而宜采用后一种方法。
(2)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斯金纳主张通过奖赏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以抑制或消退其不良行为。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要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陋习,就需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抓起,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好方法。
二、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动机。
课堂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目前教学中的弊端之一是过于强调竞争,以为促进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竞争。其实课堂竞争中优胜者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学生是竞争的失败者,竞争恰恰更容易诱发学习困难学生的自卑、自弃心理。与此相反,合作的课堂气氛淡化了人际比较,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它旨在引导每个学生生成积极的动机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可采用如下措施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动机。
多媒体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优化教学环境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直观手段以图象、动画、影象、声音等多种媒体来反映事物本质,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二)利用合理的教具,激发学习动机。
通过展示新颖而有吸引力的直观教具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协作。教师与学生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也是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就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促进学习。同学之间的学习互助与协作,不仅可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改进学业,也使助人的学习优良学生进一步得到锻炼。我们曾在分层递进教学实验中采用不同层次学生组成异质组的课堂活动形式。实践表明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学习困难学生尤为如此。异质组中,学习困难学生并不完全是受助者,有时也是助人者,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又能加深其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将能使你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利用外界诱因,强化学习动机。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还应注意到高涨的学习动机是不稳定的,它会因不同的情况而发生变化。那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后还要强化学习动机。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会对学习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可以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反馈,能看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不仅知道该从哪方面努力,还能激发克服困难、力求成功的动机。
教师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表扬与批评都要根据具体情况及学生的个性而有针对性地采用。如对较优秀的学生,适当的批评可能会更有效,而对一贯受训的学生,赞许则更有显著作用。对自信心差的学生则应多鼓励、表扬,而对过于自负的学生,则应提出更多的要求。
分数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工具。坏分数常常使得学习困难学生心惊肉跳,常常使他们受人歧视。前苏联合作教育学派认为,简单地用坏分数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判决”,会直接挫伤他们学习的情绪与动机。他们主张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分数,或者在学生作业完成得不好时暂不打分,直至改正错误后再打个好分数。我们认为,这种记分方法对学习困难学生是可行的,尤其适合于平时的测验。因为平时测验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及时反馈纠正,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而不是为了给他们贴标签。再如,鼓励性评分也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方法,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可以得到一个好分数。我们在分层递进教学实验里的分层评价就是一种鼓励性评价,实践表明它对激发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动机是有效的。另外,向学生宣布学习成绩要谨慎。不少教师喜欢将全班学生成绩张榜公布,排名次。这样公开宣布成绩的形式具有较强的人际比较色彩,故在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中不宜采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手段、哪种教学设备,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认真回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这门课,课程中哪一个观点或一句话让您印象最深?给您什么启发或反思?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且表扬要多于批评。”这句话对我的印象最深。表扬是一种艺术,要用得恰到好处。第一,表扬要真诚,是表达对学生的由衷地欣赏。若老师是想控制学生而虚心假意的表扬,效果一定不好;第二,表扬要具体。如表扬要明确说明学生的哪些行为,这样让学生类似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会更大;第三,表扬要及时。跟反馈是一个道理,及时的表扬易巩固类似行为的再次出现;第四,表扬方式要个性化。不同的学生对表扬的需求和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内向的孩子,他们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会让他们紧张、不自在,老师要减少当中表扬他们,私下或小范围表扬会更好。
给我的启示是:
1、让学生明白等级评定的作用,并且教师在评定等级后再加上适当的评语,两者相结合,就会有较好的结果。
2、对天那些学习中处于劣势的学生,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3、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做好评价。教师不能简单的说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鼓励为主,尤其对那些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有效引导,一次鼓励远远胜过一次批评。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与判断能是老师评价的关键。老师要善于观察,作出客观的评价。
4、评价具有个体性,应该手段和方式是不同的。我们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