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角度案例(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5:1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角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角度案例》。

第一篇:新闻角度案例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制片人夏骏的报告 内容: 夏骏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介绍了新闻调查节目的产生以及策划、选题与制作,还谈到了电视业的竞争。

关于夏骏讲课的报道,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开头——选择这样几种新闻角度:

1、长达45分钟的《新闻调查》,对它的制作人夏骏称为“勇气性的节目”。因为他是中央电视台时间最长的新闻节目。业内人士都知道,新闻节目每延长10分钟,对编导和记者能力的要求呈几何级数递增。

夏俊今天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讲课时说,3年前,他参与创办的这个节目,也是中国电视界第一个进行深度报道的节目。

这个角度是从新闻调查节目入手的,要挖掘的新闻价值是中国电视界第一个深度报道节目创办的经验与意义。

2、面对新闻学子,资深电视人夏骏语出惊人:“你们站着一个很好的产业上。但新闻学科的厚度不够,能给予你们的知识准备和知识联想力不足。”他表示,在他麾下效力的出色的编导和记者都不是学新闻出身的。”

这个角度的选择,显示记者感兴趣并认为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是夏骏对新闻教育的批评。

3、当年精英文化代表作—大型电视政论片《河殇》的制片人之一夏骏,如今主持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他说“揭

竿而起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一个市民时代,要有耐心,要踏实地做事,要进行文化积累,这个就是现代化。”

夏骏于1990年至1995年进行了中国农村调查,其中用两年的时间跑了18个省、149个贫困县。它对当年的精英文化进行了反思,认识到中国知识分子脱离社会实际的弱点,调整了自己的位置与心态。报道从这个角度入手,要挖掘的思想主题涉及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在现实的社会变革中实现自身价值与理想。

4、《新闻调查》栏目打的是记者的品牌。它的制片人夏骏称:“45分钟的节目一定要做出记者调查的魅力。”今天在中国人民大学讲课时,他千呼万唤名记者的出现。当然,他承认:“拥有这样的记者还需要时间”。

报道通过“记者品牌”这个的角度,想探讨的是有关中国出名记者的问题。

5、电视竞争进入了战国时代。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制片人夏骏面对各省节目纷纷上天的是热闹局面,开始怀疑中央电视台是否有必要要搞8个频道。他说:“当没有人看的时候,你在天上飘着,还有什么意义?”。

这个角度显然是从电视界的竞争切入的,它所要表现的新闻事实与体现的新闻价值当然不会和以上四个雷同。

第二篇:新闻角度

第三章 新闻角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新闻角度对新闻写作的重要意义以及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选择新闻角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闻角度的意义和作用

一、新闻角度的含义

新闻角度: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二、新闻角度的由来

一是报道者的立场、观点决定了角度;

二是媒体风格、定位决定了角度;

三、角度选择得意义和作用

1.新闻角度选得好,新闻的价值倍增

一个角度好比一个“窗口”,从不同的“窗口”看去,所见的风景不一样。角度选准了,就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就容易表现其新闻价值。

2.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

由于事实本身其有多面性,因此对同一件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角度不同,新闻价值可能不同,因此表达的思想意义也就不同。

3.不同的新闻角度,可以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

新闻事物包含着多侧面、多层次的内容信息。不同的新闻角度,会满足不同受众对同一新闻的不同需求。

新闻角度实际上包含着这样一对基本矛盾:即新闻事实的多样性与新闻报道必须进行选择之间的矛盾,选择恰当的新闻切入点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方法。

4.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当今在新闻时效性的激烈竟争中,通过打时间差获取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困难。在不同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受众更多关注的是谁的新闻更好看,谁的新闻更具有吸引力,也就是新闻的独家性。而要独辟蹊径,就要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别人所未走过的路径发掘出事实的新的新闻价值。获取非时间差独家新闻,便成为记者们努力的方向。

“要使人们真正发现美,就需换一个角度。”

第二节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一、寻找最佳新闻角度

什么是最佳角度?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也是选择新闻角度的坚实基础。构成事物的诸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哪些因素、哪些侧面会给人以新的感觉、新的启示、新的教育、新的指导,选择哪一个侧面更鲜明、更能叩响读者的心弦,就应该选择哪个侧面作为新闻报道的角度。这个角度既能深刻反映报道对象的本

质,又能准确体现时代的需要,及时回答受众欲知、应知却未知的问题———这就是新闻报道的最佳新闻角度。

西方记者有这样几种选择的标准:切中要害,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读者最易接受的角度;读者最关心的角度;时空距离读者最近的角度;最有人情味的角度。

我们注意到,除了第一条,其他四条都与读者有密切关系。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读者的需要就是最佳角度。

二、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角度的选择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辨角度,即选择哪些新闻素材说明问题;二是表现角度,即从哪里下手具体切人。两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有几种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可供参考:

1.全局高度找角度(全)

所谓全局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和大局念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寻找最佳新闻角度需要这种登高效应。

2.关注民生选角度。(民)

如果我们的新闻抓住这些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报道,读者会普遍乐于接受的。受众关心的问题,就是记者和新闻媒介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

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报道,对于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暴露什么,在客观上起着引导和监督舆论的作用。社会上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动向,群众中一时议论最多的共性话题,常常是新闻报道应选取的最佳话题。

3.人情味中选角度。(情)

西方新闻学者把“人情味”列入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正确运用人情味因素,可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新闻被称为“事学”,事都是人做的,必然会有情感流淌其中。

4.时空近处选角度。(近)

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

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告诉我们,努力寻找所报道事实与受众在时间、地点、心理或者利益上的接近点,是选择最佳新闻角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抓住特点选角度(特)

记者写新闻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发展变化、有共性有个性的。我们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不会写成千篇一律,才会受读者欢迎。

6.切中要害选角度。(要)

批评性报道、“问题”新闻发挥着舆论监督批评的重要作用。采写这类报道时,需要一针见血,切中要害选取新闻角度。只有这样才能直面问题,突出报道的力度和深度。

7.推陈出新找角度(新)

推陈出新找角度,就是要求记者在报道老题材、老话题时,要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推陈出新。犹如老树开新花,找到新花,就容易写出新意。

8.以小见大找角度(小)

以小见大指的是表现大主题可以选择小角度,即“寓大于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好一个小角度,像钉子一样,入口小、钻得深,容易把握,并能够写得具体。

9.求异思维选角度。(异)

千古文章重独至,陈陈相因无好文。新闻角度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独特、新颖。

⑴ “同中见异”,求得与众不同。

⑵ 逆向思维找角度

10.分析比较选角度。(比)

比较是识别客观事物、选择报道角度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所谓比较,就是现在同过去比,正面同反面比,先进同落后比,正确与错误比,此一事物与同类事物相比,此一人物与同类人物相比。通过研究、分析、比较,弄清哪些思想和角度是陈旧的,以往报道中已经用过;哪些思想和角度是新鲜的,报道中尚未用过,从中筛选出最佳的独特的报道角度。

11.侧面切入选角度。(侧)

选取一个侧面去报道,角度小了,报道面窄了,材料相对集中,报道反显得精悍、活泼、可读性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虚中觅实找角度(实)

所谓虚中觅实,主要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要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入手表现整个事实的新闻价值。“虚中觅实”找角度对改进会议报道其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选择新闻角度时应避免的两种倾向

一是没有角度。

二是强扭角度。

第三篇:新闻角度例子

【政府角度】

浙广电否认“封杀”一说

日前,舞蹈家金星因变性经历被浙江省广电局“封杀”一事引起社会关注。昨日浙江省广电局回应称,未向浙江卫视下达封杀令。昨日金星在受访时称:“既然否认,就给一个不让我当评审的理由,不然大家出来对质。”

据新华网报道,浙江省广电局表示并未向栏目组下发过对于金星的封杀令,浙江省广电局办公室主任胡键说:“没有这回事情,我们从来没有因为„变性问题‟干涉过任何电视台对于评委的选择,这是浙江卫视自己做出的调整。”到记者发稿时为止,浙江卫视及《非同凡响》方面依然拒绝对此事回应。

(来源:凤凰网)

【专业角度】

广电总局封杀变性艺人 金星退出《非同凡响》

2011-09-22 10:49:48 来源:国际在线娱乐

[提要] 广电总局肃整荧屏娱乐节目的力度越来越大――在严词批判本届“快女”严重超时后,昨日广电总局下属单位浙江省广播电视厅,对浙江卫视《非同凡响》栏目下文,要求禁止变性艺人金星担任总决赛评委。

广电总局肃整荧屏娱乐节目的力度越来越大――在严词批判本届“快女”严重超时后,昨日广电总局下属单位浙江省广播电视厅,对浙江卫视《非同凡响》栏目下文,要求禁止变性艺人金星担任总决赛评委。

金星在其微博中证实了此事,并且愤怒地表示:“很遗憾!这个周末的总决赛我不会出现了。因为节目组刚刚接到发自浙江省广电总剧的通知,禁止我出现在评委席上。原因是我的变性经历!对此我深表愤慨!作不作评委对我来说不重要,但公然对一个公民的性别歧视我是决不接受的!回见!朋友们!”

作为目前国内最知名的现代舞蹈家之一,金星本为男性,但于1995年接受变性手术,并于2005年与德国丈夫结婚,共同抚养三个来自北京、重庆和东北的孩子。

有部分网友为她感到不平,认为变性并不等于变态,个人取向应该得到尊重;另一部分网友则赞同总局的规定,认为“这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事儿,确实不应该在公共媒体平台上宣扬。”

可以肯定的是,虽然此前并未严格查整,但是总局对变性人上卫视的规定一直存在――此前,金星从未上过央视任何栏目。搜狐供稿 转载请注明

【百姓(个人)角度】

《舞林》评委金星:让我“下课”理由太恶心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09月24日16:45 金羊网-羊城晚报

身兼东方卫视《舞林大会》、浙江卫视《非同凡响》节目评委的舞蹈家金星(微博)日前连发两条微博,自爆无缘《非同凡响》总决赛,原因是浙江广电因其变性经历而向节目组下发了“下课”通知。昨日凌晨1时半,金星发出第三条微博,希望有关方面公开道歉:“„„有句话我特别推崇:‘不管你是男人、女人,实现自我就是好人!’所以别再瞎折腾了,赶紧出来道个歉,这事儿就过去啦!”

前晚,在录制《舞林大会》的第二场半决赛前,金星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她对无端“被下课”一事依然心有不忿:“这种理由太恶心、太龌龊了。国家发给我的身份证上性别一栏早已是‘女’,国家都已经承认了,难道还有什么问题?”

【关键词:下课】 “这种理由太恶心、太龌龊”

《非同凡响》对她的“下课”通知,金星是从多年好友、节目组导演曹启泰处得知的。她说:“我跟曹启泰那么熟,他不会骗我。如果他不是总导演、制作人,我是不会做这个节目的。曹启泰很严谨也很严肃,电视台一直想弄些猫腻,比如挖选手的花边新闻,说选手的同性恋性倾向等,特别恶心,但都被曹先生挡回去了。他的严肃令我特别敬佩。所以他们通知曹启泰让我‘下课’时,曹启泰根本不相信,最后他们拿出文件来给曹启泰看,他看到并确认后才给我打了电话。”

得知这一结果后,金星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很无聊”:“我觉得他们说其他任何一个理由我都接受。比如说这个是纯音乐比赛,金星不能做音乐评委,或者她哪一句说得不好了,再哪怕说我是外行,我都可以接受———但是现在的这种理由太恶心、太龌龊了。国家发给我的身份证上性别一栏早已是‘女’,如果没有这个身份,我如何与德国丈夫结婚,还收养了三个孩子?!国家都已经承认了,难道还有什么问题?”

对于“被下课”,金星并不认为是种损失,也不会追究浙江卫视“违约”的法律责任:“这个节目是外包的,跟浙江卫视没有直接关系,而我是不会追究曹启泰先生的。”

【关键词:毒舌】

“我的狠话是针灸加穴位理疗”

对于加盟浙江卫视《非同凡响》和东方卫视《舞林大会》,金星觉得在哪儿都挺好的,因为工作团队让人感到开心,“我不跟领导打交道,也不陪领导吃饭,我就是个做事的人,做完了走人”。

金星对舞台上的明星评头品足,有些被认为是“尖酸刻薄”。金星否认自己受到过任何压力:“压力到不了我这儿来,我抗压能力和屏蔽能力都很强”。

有人称金星为“毒舌”,也有人称她为“收视率救心丸”。听到这个称呼,正在化妆的金星变得乐不可支:“这个称呼比‘毒舌评委’好———‘金星牌速效救心丸’!哪个节目快死掉,快把金星叫„„”对于被称为“毒舌”,她轻松地说:“我不过是以毒攻毒。”她还拿自己与另一位评委方俊作比较:“方老师是精油按摩,我的狠话是针灸加穴位理疗。”

有人认为,从柯以敏、杨二车娜姆开始,选秀节目进入了以“评委毒舌”为看点的怪圈时代,对此,金星语出惊人地说:“他们太不清楚了,国际上的选秀节目70%是看评委的。评委才是主角!”说到当评委的表现,金星给自己的打分是“永远在85分以上”。

【关键词:非议】

“有本事站在我眼前指着我鼻子骂,那才算有种!”

观众对于金星的态度呈两极分化,不过即便觉得她“毒舌”的人,也无法否认她的“专业”。金星说:“你骂我是什么舌都可以,无所谓。专业人做专业事,当评委是要有原则的。只有明白了专业的知识,我才能说到点儿上。不懂的东西我绝对不会去做———你看我做过股票、财经、房地产的节目吗?批评我的这些人都不用脑子。”

对于“谩骂”,金星显得不屑一顾:“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太正常了!这叫人气知道吗?肯定的人吹气说你,骂的人也在吹气说你,你就有人气了„„那些谩骂的人,他们背着小马甲,根本不敢露自己的名字,那种骂一点儿都不值钱,连灰尘都算不上。有本事站在我眼前指着我鼻子骂,那才算有种!”

在《舞林大会》里看着明星在舞台上参差不齐的表现,金星倒是有了很多感悟:“不要把它当作百分之百的纯舞蹈比赛,电视节目是有娱乐性质的———娱乐在先,专业第二。形式呢,就是明星们跳业余舞蹈。我要是按照专业的标准来评分,他们谁也上不了台„„做这样一个节目的评委,一点都不容易———要说到点儿上,还要有娱乐性,这得有很高的智商。”羊城晚报记者 肖执缨 实习生 陈健玮

第四篇:试论新闻角度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点”、“观察点”等。文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这两句诗,看似描绘庐山在不同视域中所展现的千姿百态,实则以形象寓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得出的结论会不尽相同。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流和文字交流中,角度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事,说法和表述各异,效果各异。清朝湘军统帅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把草拟的“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里的“战”和“败”两个字仅仅只是调换了个位置,看待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

新闻报道作为文字交流的一种形式,其角度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新闻角度的选择是新闻写作中的重要一环。它把握得如何,是直接关系一篇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传播者对采集的新闻素材,总是要进行分析比较,找准最佳视点,选取最佳材料,择其最佳表现手法,来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

浅谈到新闻角度,有人以上就会同报道的主题选择联系起来,甚至把这二者划上等号,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它方面,这是不全面的,那么,新闻角度究竟涵盖哪些方面呢?假如有这样一件事:一个人乱扔烟头,引起一场火灾,由于广大群众的奋力扑救,保住了国家财产。这件事,可以反映这样两个主题:一是防火,二是赞主人翁精神。报道究竟反映什么,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看待问题的视角。主题视角定下以后,就要以此为据来确定选材视角,如果以防火为主题,选材视角就要着眼乱扔烟头方面的事实;如果以赞主人翁精神为主题,就要侧重选群众不顾个人安危,奋力灭火方面的事实。主题和题材一旦确定,就要设计好报道结构,考虑如何安排题材和表现主题了。可见,一堆新闻素材,摆在新闻传播者面前,从哪个方面写,写什么,采用什么表现手法,都涉及新闻角度问题。另外,受众在阅读或收听新闻报道时,也有一个角度问题。受众站的角度不同,对报道的看法和反映也会不同。这就是经常出现的,同一篇报道,有时会引起不同意见甚至截然相反意见的缘故。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闻角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新闻的立意角度——新闻主题的选择;新闻的选材角度——报道所用题材的选择视角;新闻的表现角度——新闻写作技法的运用;新闻的接受角度——受众在接受新闻报道事实时所持的观点。前三个角度,是从新闻主体——新闻传播者这个方面研究问题的,而后一个角度谈的是新闻客体——受众的问题。

下面着重探讨一下新闻角度与新闻主体有关的三个方面。

清初学者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在这里肯定了立意在文章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意又称作主题的确定。在新闻报道活动中,主题被视为报道的灵魂,因此,报道确定什么样的立意角度,即选择什么主题,是关系到给报道铸造什么灵魂的大事,是确定什么导向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新闻立意角度的正确把握,既是业务问题,又是政治问题,是新闻报道活动中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那么,在选择新闻的立意角度时,应该把握哪些东西呢?

紧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心工作,是选择新闻立意角度首先要把握的。新闻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我们无产阶级的新闻报道在立意时,其角度就是要符合我们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为此,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便正确导向,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对人民群众有引导作用。只有这样的新闻,才会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权威的指导性。

紧扣受众心理是选择新闻立意角度需要把握的另一具方面。新闻报道不仅要有指导性、引导性,还必须具有针对性,没有针对性、指导性、引导性就无从谈起。新闻应该面向大众,读者和听众有什么认识需要澄清,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报道的立意角度就要针对这些作出选择。新闻还应具有贴近性(或称接近性),即新闻必须贴近受众。群众是最活跃的生产力,是新生活的创造者。新闻如果不贴近他们,而是远离他们,也就一文不值。所以,读者和听众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新闻的立意角度就要对准什么,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具有可读性和可听性。

紧扣新闻的价值,也是新闻立意角度必须把握的一个方面。事物是复杂的,人们观察事物也是多侧面的,所以要从多角度中去比较主题,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新闻价值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客观地摆在那里,如何把它挖掘出来,并使立意角度与之紧扣,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这个主体的功夫。“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这两句哲理性很强的诗告诉我们:只有手指拨动琴弦,即主体与客体相结合,才会有琴声。新闻传播者应该做高明的琴师,去拨动新闻事实这根琴弦,使选择的新闻主题这首曲子产生出绕梁三日的动听旋律。

下面再来看看新闻的选材角度。面对一大堆新闻素材,选择怎样的新闻题材,选择题材的角度如何掌握,是每一个新闻传播者在写作报道时首先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选材是把原始材料变成表现主题的题材的提炼过程。这个提炼过程是报道写作的又一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报道内容是否充实、扎实、精当,关系到报道意图能否得到充分体现。主题犹如报道的灵魂,题材好比报道的血肉,一个人肌体健康与否与血肉好坏直接相关,一篇报道的成败与选材角度是否恰当密不可分。

新闻选材角度的把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与报道的主题需要相吻合。新闻主题靠新闻题材体现,不同主题需要不同的题材。一旦报道的主题确定以后,选材角度就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寻觅材料,使稳定取的题材紧扣这个主题,为表现这个主题服务。因此,新闻的选材角度一定要把住“主题需要”这一关。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就是这方面的范例。这篇通讯的主题是要表现出铁人王进喜为迅速改变我国石油落后面貌而英勇奋战的崇高思想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作者围绕这个主题,把选材角度对准了这样几个题材;没有吊车,就带领大家用绳子拉、撬扛推,终于把钻机从火车上卸了下来;打井缺水,就用盆子端来;他腿被砸伤,仍然坚持上井场,指挥钻井;为了压住井喷,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子搅拌水泥浆。这些题材,件件闪耀着王进喜铁人性格的光彩,件件表现了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可见,选材角度吻合了主题的需要,就能使报道主题得到充分展现。

要瞄准典型材料。要使题材很好地表现报道的主题,就需要从占有的大量新闻素材中,瞄准并选择那些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本质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好地揭示新闻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新闻事物的本质,从而深刻地表现报道的主题。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体会中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会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因此,在选择新闻题材时,角度一定要对准以一当十的典型题材,忍痛割舍那些虽然生动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

新闻的选材角度还应对准新闻的主角。

最后谈谈新闻的表现角度。新闻写作除了好的立意和题材,还必须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最佳表现角度,就是新闻传播者在写作时要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方面去表现事实、反映事实,也就是说要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和新颖构思,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语言怎样表达才精美,结构怎样安排才合理,如何构思才新颖,都是表现角度涉及的范畴。我们这里谈的表现角度,主要指构思方向的问题。

表现角度也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环节,与报道能否充分表现题材和深刻揭示主题关系极大。报道的主题定得再好,选择的题材再生动,表现角度不新,这个报道就会一般化;在题材一般,主题老套的情况下,表现角度的正确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表现角度,直接关系到报道的外包装,是报道能否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同样的主题和材料,外包装不同,宣传效果大不一样。

表现角度的选择应把握住两点。首先是要扣住新闻的本质,不能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我们说报道要形式新颖,要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其前提是要有利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要在真实反映题材,深刻揭示主题的情况下力求形式的新颖,不能讲究形式而损害主题和内容。其次是要独辟蹊径,敢于创新。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创新,是新闻传播者应该着力探索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传播者并不是每天都能抓到新鲜的东西,而新闻的性质又要求报道不断给受众以新鲜感。这样一来,就给新闻传播者提出了善于和敢于创新的要求。同样一个事实,同样一个主题,转变一个表现角度,换一种手法来写,就可以写出不同新意。

上面初略分析了新闻写作中的立意角度、选材角度和表现角度,最后要提起注意的是,不论是选择新闻的立意角度,还是选材角度或表现角度,一定要突出一个“新”字。新闻姓“新”,所以报道所选的角度必须做到立意新,题材新,表现手法新。选择新闻角度还要切忌牵强附会。“材料不是万能的‘钥匙’,什么锁都能开;不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预制件’,建什么楼房都行;不是有伸缩、可大小的‘面团’,既可以做小馒头,又可做大蛋糕;不是画家配色盘中的颜料,想配成什么色就配什么色。”(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传播者要切记:不要以偏概全,有了成绩乱找经验,不顾事实乱贴标签。

第五篇:新闻角度作业点评

作业五点评:

《300小考生“妖魔化”妈妈》

角度分析基本没有问题,但是也有少数人发生了偏差

1、小孩为了得高分说假话

2、母子之间沟通不好,相互不理解

3、为什么要办作文竞赛?

4、母子关系紧张

5、缺乏母爱

出现以上问题是没有准确提炼出这篇新闻报道的主题

《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 绝大多数人掉进陷阱里了——大学生不懂得感恩,冷漠,教育出现了问题

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捐助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是要受助人感恩吗?(联系灾区人民受到的救助,还有国外那么多慈善家他们也是要感恩的吗?)

2、受助者怎样才能算是达到的受助的目的?

写信?学习好?

3、贫困大学生即使知道感恩一定要写信吗?一定要表达出来吗?不表达是不是就补知道感恩?

4、这篇稿件涉及到几方?记者选取了哪一方?选取的这一方能够说明问题吗?

5、稿件中选择了一位男生能代表所

有的贫困生吗?(新闻源至少两个以上为什么又忘了)

6、记者选取大学生不感恩是结果还是原因?

7、大学生不感恩仅仅是教育出了问题?

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质疑与批判意识与能力

以下19位同学在思考方面的质疑的意识值得狠狠表扬

龚再前、曾婷、梁倩、陈晓航、罗锦怡、李素慧、凃冰妮、黄如庭、吴琳楠、陈伟强、黄翠莹、陈欢、陈冬萍、黄纬珊、莫玉蝉、肖玫丽、李丽丽、梁梦章、张鹏

下载新闻角度案例(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角度案例(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案例

    这一事件揭示出的一些媒体长期存在、甚至愈演愈烈的“媒介审判”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而在这报道狂潮中,媒体不自觉行使了“媒介审判”的功能。本文通过对药家鑫一案的分析,......

    新闻角度选择的方法

    一、以旧见新找角度 这里的旧,是指新闻报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年年重复的老题材,例如农业报道中“春种秋收四季歌”、如交通报道中的“冬运与春运”、教育报道中每年一度的高考,......

    新闻采访如何抓好角度

    新闻采访如何抓好角度 上官志春 新闻角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额闻的立意角度、新闻的选材角度和新闻的表现角度。 一、抓好新闻的立意角度。紧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八章新闻角度和新闻语言

    第八章新闻角度和新闻语言 第一节新闻角度 一、新闻角度是关系新闻成败的切入点 新闻角度: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实时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1、 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

    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摘要: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 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否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在......

    《惊爆内幕》新闻角度分析

    惊爆内幕新闻角度分析 迈克尔·曼在1999年讲述的《惊爆内幕》是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影片的内容是关于美国烟草业的,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涉案金额最高的一宗烟草诉讼案。......

    新闻采访中的角度求新

    新闻采访中的角度求新 笔者认为,新鲜脱俗的角度存在于新闻工作者深入细致的采访、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写作之中。也就是说,探索和选择新鲜脱俗的新闻角度应当贯穿于新闻采写的......

    选好新闻的主题与角度

    选好新闻的主题与角度 新闻的主题是什么?它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新闻主题是报道的核心内容,只有确定了报道主题才能围绕其建造起报道的结构,编织进报道的素材,展开报道的思路。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