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9-05-15 05:5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高职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引言

高职教育的教育目的是毕业生在高职院校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后获得一种工作技能,成为今后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熟练掌握英语,特别是具备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高职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英语水平的高低对于高职生在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高职英语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便显得尤为重要。

2.高职生英语水平现状及原因分析

2.1.高职生生源问题导致英语水平基础差

笔者通过高职生的生源信息表了解有相当数量的高职生来自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贫乏、教育水平比较落后,这些客观因素直接导致了高职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加上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在初中阶段并未打好英语基础,造成他们英语语言基础薄弱,知识断层,进入高中后有学生希望提高英语成绩,但因基础偏差的原因,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停留在初中阶段。

2.2.高职生学习英语的不良习惯现状

笔者通过日常教学和对学生的走访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高职生因为英语水平基础较差而无法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非常浅显的语句,并且发音错误、语法混乱、词汇量低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更是缺乏。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不同语境下,套用适当的句型进行交际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样的培养目标适合高职学生,但高职生因为在初、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过多注重英语语法的学习,而忽略了听、说、读、写等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他们心理转换的困难,学习英语仍然停留在背语法的阶段,认为诸如听力、对话、写作等部分的组成模块可有可无。因此,大部分高职生很难接受这样的培养目标,他们认为应该学习更深层次的语言知识,而不是实用英语。他们往往把两者对立起来,而忽视了这两者的统一性,加之英语水平的普遍偏低,导致其自身在心理上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失去积极性。

3.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3.1.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转变思想

学习英语首先应该明白英语这门语言的实质。英语同样是一门语言,尽管英汉本身存在着很多差异,但高职生在学习英语时可以对两种语言求同存异,反思汉语的学习方法,从

而应用于英语学习。很多高职生意识不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认为大学英语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仅是为了考级考证需要,有许多高职生的英语成绩在入学时比较优秀,但在后来的学习中往往忽略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自己良好的英语基础不再存在,变得泯然众人矣。因此高职生首先需要在英语学习中转变思想,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我院将英语列为学生的必考科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重视英语学习的程度。

3.2.合理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水平确定英语学习目标并确定相应的学习方法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学习英语上亦是如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自身的英语水平,发现自己学习中的缺点和不足,从而确定自身的英语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是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的依据,同时也是教与学的方法论。实际上,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时都在进行着自身的一套学习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及自身地不断学习,参考其它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善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逐步形成一套新的学习方法来逐步代替原有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

3.3.以课堂授课作为载体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主要是采取课堂授课的方式。而课堂授课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高职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课堂授课作为英语学习的载体,弥补自身基础薄弱、知识断层的现象,提升自身英语口语表达和应用的能力。高职生可以利用课堂一方面锻炼口语,另一方面提高交际能力。主动地参与和表达,不仅锻炼了口头的表达能力,更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外还大大激发了其学习兴趣、自信心和主动性。同时,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3.4.教师应注重高职生自学能力方面的培养

高职生的英语学习较多属于被动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的高职生在英语学习中仅限于课堂授课,课后很少积极主动的进行英语学习。然而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时有很大的差别,有的高职生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却不知该如何入手,甚至只是一时热情,热度一过便将书籍束之高阁。因此高职生应该慢慢学会在老师的指引下,结合自身英语基础和学习条件,培养自学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循序渐进的实施。

3.5.注重引导学生重视平时积累

英语学习渗透于平时的点点滴滴,因此平时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高职生可以通过听广播或课文磁带的方法,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模仿磁带中的发音,模仿能熟悉每个单词的发音,端正语音,在模仿中感觉自己的语音语调与正确的语音语调的差距,及时纠正。注意培养晨读的习惯。另外词汇量和基础语法的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词汇和语法就好像一座建筑物需

要的砖石,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万丈高楼平地起。

3.6.教师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授课方式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高职生的英语基本应用能力相对较薄弱。学生的三步问好法(即-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I am fine,too.)比比皆是。高职生在以前并没有学会运用好的英语学习策略,在大学课堂上仍然像中学时代那样忙于听讲、记笔记,下课后忙于记单词、完成作业,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授课方式。笔者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将课堂大致分为课前表演、课堂讲授和习语归纳三大版块。课前表演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可以讲述自己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可以描述自己近期的所闻所见,同样可以跟自己的同学扮演对话。通过课前表演的版块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的转移到课堂上来,也为下面的课堂讲授版块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课堂讲授版块主要是讲解教材,完成教学任务。习语归纳版块则是将笔者收集的习语、常用语等的英语表达方法归纳给学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表达能力。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的本质和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决定了高职英语教育必须不断进行反思,全面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高职英语教育应该从高职生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因材施教,注重培养高职生英语学习兴趣,探索适合高职生的英语学习方法,推动高职英语教育水平再创新高。

第二篇:浅析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模式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模式 评定机制

论文摘要: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高校实施了全面的教学改革。本文依据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倡构建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模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品德教育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创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英语能力评定机制。

一、导言

国家教育部在20世纪末就提出了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改革,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下功夫。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笔者总结了近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在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教改与实践。

二、实施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特点,导致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恶劣局面,而且由于缺乏学生实践的过程,它不仅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精选教授内容,挖掘重点、难点,突出要点,让精讲成为教学的点睛之笔,把教师解放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

1、精讲——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摈除传统的填鸭式的授课格局,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特点,创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恰好体现语言习得的规律,并使得学习过程轻松、快捷,使学生的多项技能得到全面地发展。

例如:在讲授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区别时,让学生上黑板造句,通过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时态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后,再进行点拨,以比较的方式总结出二者的区别,同时辅以典型的练习,达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例句:谁(已)打开了窗户?谁打开过窗户?

造句:Whohasalreadyopened

thewindow?Whoopenedthewindowbefore?

时态: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

构成:have/has+Ved(过去分词)Ved(过去式)

比较:窗户现在还开着窗户过去被开过

点拨:可与just,yet,already,since,for等词连用只与过去时间状语连用

重点:对现在产生影响只表示过去的一个动作

总结:现在完成时的动作现在可能已完成,也可能会继续延续下去。

一般过去时的动作只发生在过去,一般现在不再做。

练习:(1)我已入团三年了/三年前我入团了。

(2)自从我来到包头就一直住在这里/我以前住过这里。

(3)她刚刚洗完衣服/她早就洗完衣服了。

通过分析、总结后,把时态重点体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使讲授的知识有授必果。

2、多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本单元特点,认真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训练计划,确保每次有一个主题,通过相关词汇、句型、语言点的整合,使学生自然记忆、轻松吸收、快捷掌握,以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1)练习活动:通过课上学生之间(同桌、小组)及师生之间互动交际,提供足够的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练中习得语言能力。

(2)练习内容:练习的内容要在讲解的基础上扩大、延伸。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使学生不仅掌握授课的内容,也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一般将来时时,不仅训练学生will/shall与begoingto的用法,而且扩展了趋向动词come、leave等词+ing后表示将来的语法现象,还让学生领会beto/beaboutto等短语的应用区别。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运用相关知识的技能。

3、广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检测的内容全面化——超越出讲、练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检测的形式多样化——与讲、练的内容、形式等相互呼应,使学生在题型方面见多识广,以便能从容应对以后的各种测试。

(3)检测的结果促进化——多方面、多角度地反馈信息,可检测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发挥教与学的反拨作用。

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灵活多样的小测试活动,在自愿组成的小组之间进行,如:听力测试、语法专项测试、英语对话、问题抢答等,目的是使学生们在听(听力测试)、说(演讲比赛、对话)、读(朗读比赛)、写(作文比赛)、译(上黑板翻译语法句子、问题抢答)各方面都得到实践体验。

例如:测试冠词时,让各组代表上黑板翻译句子,经过三轮比拼后,全班给各组打分,最后对优胜小组通过展板给予表扬。

这种随时进行、了解学生掌握专项知识的检测,不但不会对学生造成心里压力,相反会使学生获得很强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的优秀成绩可给予记载,作为期末总评的有利条件。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抢答、踊跃表现。学生认为:通过打破由一卷定成绩的僵化、不合理的评定机制,建立起富有弹性的学期成绩评定机制,更能公平、全面、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英语实践运用能力。

三、建立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和自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应按新世纪教育的要求教书育人。在教师施教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行为、品德问题的矫正、生活经验的获得、做人准则的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健全的个性的形成更是依靠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以及依靠对教师的品格、风范、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模仿学习来获得。因此,教师的自身素质如何就成了育人成败的关键。

1、注重学生思想教育

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笔者始终怀着一颗热爱学生的心、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来对待学生,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而又理智地要求学生,对每个学生都真诚地爱护,热情地关切,深切地同情、友善地对待,平等地尊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精神高雅、品德高尚、遵纪守法,讲社会公德、具有良好个人修养的国家栋梁之才。

(1)在奥运火炬手到达本市期间,通过组织学生到市府广场列队欢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奥运会举办成功的良好祝愿;在玉树地震后在班里号召学生捐款表示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倡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醒学生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饭;笔者在课后关掉一些教室的长明灯、拧紧长流水的水龙头都设法为学生起着表率作用。

(2)安排学生结成对子(对助人者总评可加分),互帮互学;组织各小组用英文进行演讲、书法、歌曲、单词接龙等竞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明显,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观念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更体现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除了严格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复习、练习外,还要竭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使用几种常用的英语字典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英文报纸、收听BBC、VOA英语广播等内容,通过让学生用英文进行自我介绍、写求职信、网上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精神。

四、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英语能力评定机制

科学的教学检测和评定为教学提供了科学的反馈,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方向。笔者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新的英语能力评定机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英语能力评定过程中,笔者将各种评定方法进行量化,改变了仅以试卷来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或能力的做法,建立起富有弹性的成绩评定机制:学期总评成绩100%=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期中卷面+测试+作业+学习态度各10%,学习态度:刻苦学习、主动提问、踊跃发言、帮助同学、协助老师、积极建议、参加竞赛活动、出勤等)。由此,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例如:某学生的期末卷面70分,期中卷面为75分;他参加了听力测试、演讲、朗读、抢答、翻译等活动;作业全面、但出错;学习态度:刻苦学习、帮助同学、协助老师,但有缺勤;那么其学期总评成绩为:期末成绩42(60%x70),期中卷面8(10%x75)、测试10(10%)、作业8(10%)、学习态度8(10%),总计:42+8+10+8+8=76。

这种评定机制切实作到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程监测,使科学的素质教育方法与科学的评定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五、结语

教学过程应以学习为主、以学生为主。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评定机制应监测全部教学过程。经过从教学、教学管理模式的尝试到英语能力评定机制的改进,笔者期望英语教学能最终实现全面的变革,切实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高秀丽.大学专科英语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38.[2]刘春林.高职教育中教师的自我更新与完善[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6-278.[3]刘靖.新形式下大学英语素质教育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6,12(下).□

第三篇: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采取“一二三”培养模式,即确立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的一条教学主线,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与“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两个教学体系,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与学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可以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后劲”的高职通信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通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作为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构建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特征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三网合一的脚步加快,技术方面正在向软交换、下一代互联网NGI、3G和后3G、智能光网络和宽带接入共同构成的下一代网络NGN技术发展,通信企业的经营转型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高职通信人才的培养目标

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充分了解和研究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卫通)及一些依托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增值电信服务商与支撑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了通信类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通信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后劲”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通信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既掌握通信技术知识,又懂市场营销,能进行通信设备维护管理、设备营销管理、通信工程施工的复合型营销人才。

“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后,我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三加强一紧跟”(即加强英语教学,加强计算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紧跟通信技术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按照为邮电通信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构建了“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依据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科学地安排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使学生从入学就接触专业,专业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断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推进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一”是确立一条教学主线。即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

“二”是构建两个教学体系。即“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专业人才培养的框架。通过课程的模块化与综合化、课程的整合与重组,优化课程内容,弱化课程的学科性,强化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突出高职特色。从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出发,以应用为主旨,以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三”是实施三个结合。即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与学相结合。实施“三个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基本方法,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产与学相结合就是学校与企业结成伙伴关系,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权利与义务对等、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制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两种学习环境(学校与企业)、两类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两种课堂(教室、实验室与生产现场),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中,可及时获得最新的实用技术信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就是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进行相关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制定具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深入通信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通信类专业学生就业针对的岗位群是通信设备的安装、调配、测试、维护以及线路和杆塔工程的施工、安装、建设等一线岗位。通过对职业岗位群技能要求与知识结构要求的分析,确定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将职业能力分解为综合能力、职业基础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将知识分解为思想政治基础知识、计算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强调计算机、英语、专业技术等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围绕岗位关键能力组织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教学计划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根据教学计划确定相应的课程,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综合素质分析与培养见图1,专业素质分析与培养见图2。“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的建立基本做法是:在前两个学期,通信类专业所有学生学同样的课程(基础平台),完成基础共同课和专业共同课的学习,从第三学期开始,分专业完成专业方向(专业模块)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

1.搭好“基础平台”,培养综合素质。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礼仪》等必修课程和《书法艺术》、《文学欣赏》等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举办《健美操》、《诗歌欣赏》等讲座以及开展书画比赛、朗诵比赛等课外活动搭建“基础平台”。在“基础平台”类课程的教学中,创新方法,注重素质培养。在学生人文素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提出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德育环境的有机结合,整合德育资源,建立一体化德育网络的理念与具体构想,并在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分析与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2.重视“专业模块”,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一方面加大“专业模块”课程建设力度。一是根据通信技术发展方向和电信企业转型需要,开发新课程,如根据ADSL的安装与维护的需要,开发新课程《ADSL技术》。二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如分别在《现代通信网》课程中增加软交换的新内容,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增加IPV6的有关内容,在《现代交换技术》课程中增加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有关内容,使专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更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三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建设,注重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如已将《光纤通信原理》、《通信电缆线路》和《通信英语》等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将《数字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等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此外不断开发企业急需的培训课程,在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的同时,组织毕业班学生进行培训,学习《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等课程。另一方面在“专业模块”课程的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注重能力锻炼。如在《现代通信网》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完成《×××通信网络系统设计方案》,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着重强调知识性、模拟性和参与性。将学生分成几个项目小组,每组设项目经理1名,技术总监1名,工程师若干名。项目经理以自荐形式产生,任职条件是能组建一支10人左右的团队;技术总监由项目经理任命,负责方案的架构设计、进度监测等;组员由技术总监根据能力和特长分工,分别承担子系统的设计、资料收集、方案文本打印等工作。同时成立一个10人评审小组模拟实际评标,负责答辩工作并评出各组的成绩和名次。实践活动模拟了实际的工作环节,达到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的实训目的,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竞争力。

“仿真﹢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三个训练(课程单项训练、专业综合训练、职业素质训练)、五个环节(课程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构成的。

1.实习实训的内容逐年递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实训安排上“年年有实习,期期有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有机结合。第一学期安排入学教育、军训与认识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职业意识。以后每学期集中安排为期2~3周的实习实训,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实训操作,了解和掌握今后就业的岗位群的技能要求,树立知识与技能的感性认识。暑假安排社会实践活

动,重在培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第六学期安排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2.实训方案的设计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课程平台及实训阶段,采取形式多样的实训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一是实施单项实训,如在物理课单项实训中开设设计性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按照课题的要求,根据相关原理设计实验方案、选用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全过程。在《电工与电子》课程实训周,按照规定题目要求学生完成电路板的设计、制作、测试等工作,最后进行课题鉴定。二是开展校内综合实训。按照教学计划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要求,在校内实训基地熟悉通信企业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完成通信网中交换、接入、传输等各个岗位的操作训练。三是完成阶段性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通信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不同岗位的基本要求,加深对未来就业岗位群的认识。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通信企业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带着课题到企业实践锻炼,在企业实训教师或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能力。

“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一二三”通信类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已显现成效。一是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二是毕业生成为深受通信行业与企业欢迎的“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后劲”的高技能人才。我院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统计表明,80%以上的毕业生都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增值电信运营企业实现了就业。我院2005届毕业生被选聘到四川通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在参加华为设备认证工程师考核时,成绩列前8名的均为通信类专业的学生。

第四篇: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探索与实践

陈 航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650211)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信息化机构建设相对滞后,本文就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对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的合理设置和相关职能,作了一些探索研究,提出了建设建议和实践措施,以此推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机构设置;建议和措施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information institute construction at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Hang(Yun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Judicial Police, Kunming, Yunnan 650211)Abstract: These year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significant advance, b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institute is relatively backward.Fo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thesis has made som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about the reasonable setting and relativ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institute at vocational colleges.According to these, this thesis has putted forward some construction suggestions and practices for pushing forward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institution setting;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信息化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信息化是高职院校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信息化是高职院校实现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同时,高校信息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加快构筑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 确保教学、管理和科研三大功能的有效发挥, 这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和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我国各类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工作成绩显著, 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资源库开发与整合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以教育信息化为手段、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正在被各个高职院校重视及实施。然而,由于信息化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也给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一、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设置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机构设置是学习模仿我国本科院校传统的信息化机构体系建立的,一般来说,负责院校整体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部门是诸如信息中心、网络中心或教育技术中心这类的学校下设业务部门,就工作职责来说,业务部门主要负责院校信息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校园信息应用支持和维护,即依据院校信息化规划和工作安排进行技术实施。就更高层次的立足院校实际,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安排实施计划等这些具有学校战略性的工作,业务部门做起来则力不从心,即使勉强为之也很难达到要求,分析原因,一是业务部门的工作职权和统筹能力决定其无法达到总揽院校信息化建设全局的高度;二是业务部门负责院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日常的校园信息环境维护和管理工作,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高难度的技术要求也使得业务部门没有过多精力来全盘思考及研究学院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性问题。近几年来,许多高职院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领导兼任组长提高权威性,领导小组统一管理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这当然是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保障机制,但由于职责不明确、人员构成不科学、定位不准确等原因,造成领导小组仅仅起到信息化建设中辅助协调相关部门工作关系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把握信息化战略方向、指导和决策信息化建设的职能却没有发挥,院校信息化建设整体战备规划和建设方案往往还是交由相关业务部门来完成,依据这种缺乏科学论证及评审的规划方案建设校园信息化存在着极大风险,甚至造成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损失。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设置的信息化机构及职能定位,其职责主要是根据院校办学的需求提供具体的信息技术及教育技术辅助,完成校园信息环境的常规管理和应用支持。还无法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全面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本质要求。现行的信息化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不仅制约了高职院校信息化的建设水平,也严重的制约着校园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信息资源和技术的潜能无法真正发挥,校园信息化难以成为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科学设置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

借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我国著名高校的成功经验,笔者又实地考察了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昆明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高职及高专院校的信息化机构设置及相关职责,结合高职院校的普遍性特点,认为:高职院校要设置适合自身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的机构,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建立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的理念基础。信息化机构不仅仅是对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软硬件的管理和应用支持,更在于科学规划并指导规范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立新的信息化观念以及管理的新思路,科学组合信息技术并充分应用于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同时对信息资源及其有效利用进行充分发掘,探索与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重新优化管理流程,全面拓展信息应用领域,提高信息管理决策水平,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2、科学定位高职院校信息机构及其职能。

在校园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得以普遍的应用,从而巨大的促进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建立起以网络为构架,以信息资源库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共享和即时学习为理念的信息化教育模式,极大地扩大了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能和教育时空范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必须适应变化,在掌握着巨大信息资源和新的教学手段(教育技术应用)的条件下,定位于全面建立校园信息化工作理念,充分统筹应用信息资源,优化管理流程,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面信息化。因此,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的设置,首先要明确信息化机构在院校运作决策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在设置权限方面要有更加科学的定位,要把校园信息化纳入院校办学理念,使信息化全面应用于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之中。

3、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引入CIO体制

信息化建设需要学校高层领导的介入,需要科学的管理机构。校级领导直接参与高校的领导决策, 全面负责高校信息化推进的规划和实施, 是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化保证。美国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方面起步较早,在信息化机构建设、管理职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在高校建立信息管理CIO体制,这种体制在许多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得以引入,成为高校信息化机构建设的成功模式。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国内一般称为首席信息官、信息主管等。美国《CIO》杂志对CIO 的定义是:CIO 是负责一个公司信息技术和系统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指导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公司的目标。他们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常常是将组织的技术调配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选。CIO 体制是基于CIO 职位的针对组织内信息技术和系统之间全面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和。这里有一个高校采用CIO体制的案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技术委员会”制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由学院教务长任主席,学院各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教育技术委员会”,负责提供学院信息建设和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战略方针和策略建议,“教育技术委员会”的权限高于信息技术部门(如信息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等)。这一模式使学院能够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全面进行优化组合,并有效应用于学院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以开放性为特征的校园信息化教育模式,极大的改进了学院办学效果和活力。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技术委员会”职责除了提供学院信息建设和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战略方针、策略建议和建设方向的指导外,还包括总体规划指导学院的信息和教育技术全面建设发展,对信息和教育技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统筹,实验、评估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运用效果。在“教育技术委员会”的领导下,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涵盖33个不同学科的900多门开放式网络在线课程,向世界范围提供免费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今天,遍及全世界的许多高水平大学都借鉴或引入了CIO体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高校的CIO 体制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中山大学等许多高校在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中引入了CIO的建设思想,在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借鉴CIO思想,搭建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

总体来说,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规模小,师资弱,资金紧。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借鉴CIO模式,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的职责与权力应包括:

⑴以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为出发点,结合院校实际办学要求,规划校园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为院校的高层决策提供信息化方面的设想和依据。

⑵主导数字化校园建设, 决策院校的信息化规划、选择信息技术应用及优化信息服务工作。

⑶探索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调整信息化发展策略,对院校不协调的业务管理流程及时进行适应性改进。

⑷对院校的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全校性的信息制度、信息政策、信息标准,规范信息工作程序。

5、下面是笔者对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设置的一个模式设想。⑴信息化领导机构

成立信息化建设委员会,机构设为校级机构,成员由人、财、物、教学、科研、信息技术、学生管理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信息化建设委员会负责人由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院级领导担任,为院校首席信息主管(CIO)。

职责:全面领导和决策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制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方针和总体规划,把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审议信息化建设工程方案;预算院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跟随信息化建设进程优化整合信息管理流程和运行(服务)流程;全面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按照规划进行信息化建设和使用信息资源等。

⑵信息化评审机构

建立信息化建设评审组,该机构隶属信息化建设委员会,成员不但要有信息技术专家,也要有管理方面专家,可聘请部分校外专家与本校专家共同组成,增加权威性与客观性。

职责:独立评审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各类规划;独立评审院校信息化建设方案;检查评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等。

⑶信息化管理机构

建立信息化办公室(信息化处),该机构是信息化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级别为处(部)级,配置专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职责:为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院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制定;协调和管理院校信息化建设实施。⑷信息化实施机构

信息化建设的实施部门包括信息技术部门(如信息中心、网络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和学院各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建设信息化具体项目,充分用好校园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

职责:在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下,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具体信息建设方案的实施。相关部门配合信息技术部门共同完成项目建设,并最终成为用户。

结束语:

信息化机构,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体制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的科学性,将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成效。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切不可照搬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更不可想当然的随意应付,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建设理念,建立科学的信息化机构,在其具体管理指导下,才能建设成符合自身管理及发展要求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郭 鑫 高校信息化工作的思考和实践 中国电力教育/2005专刊

〔2〕孙强、樊仰月、李欢欢、王楠、赵杏梅 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探讨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1 〔3〕郑真真、马文娜、张芳 试析CIO体制之于高校信息化的意义 电脑知识与技术 第5卷第33 期

〔4〕王婷婷、阳征 我国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革新探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第7 卷第4 期

第五篇:试论高职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论文摘要:微生物课程是生物制药专业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在本专业的许多课程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从生物制药专业发展概况及培养目标入手,对微生物课程教学地位及教学目标进行分析,阐述了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物制药;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

生物制药专业发展概况及培养目标

生物制药是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研究成果并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制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生物产业”。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在医药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生物与医药类等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的发展壮大。其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并能从事药物的研发、药物的生产、药物的质量及安全检验、药理分析、药物的经营和销售等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微生物课程教学地位及教学目标分析

半个世纪以来,微生物转化在药物研制中一系列突破性的应用给医药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医疗价值和经济效益。随着新微生物资源的发现、新的药物筛选模型建立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新药所显现的优势将继续存在,事实证明微生物制药在整个生物制药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微生物学在理、工、农、医、师范院校与生物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由此可见,微生物课程也必然是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职业基础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微生物的分布、分类、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等理论与实验操作技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其后续课程包括发酵工程概论、生物技术制药、制药工艺学、药品分析与检验、药剂学、药事管理与基因工程技术概论等多门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微生物分类、结构、生理活动等基础知识,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有关微生物生产的必要基本技能操作,并掌握应用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为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与生产实践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长期以来,全国各高校微生物学教学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适量实验课。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方法常常是课上勤笔记少思考、课下不复习少作业,考前死记硬背、考后“完璧归赵”。为了提高微生物课程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实践技能,我们于2008年申报了《微生物及其应用》院级精品课程,并与全省其他高职院校的同仁一道对生物制药及相关专业的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

主要教学手段 合理利用学院优越的教学条件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在本课程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学院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电视显微镜设备组织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标本与即时的实验操作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同时,加强与本地区制药企业的联系,与企业一线生产人员共同探讨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探索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依据高职类学生文化基础、思维特征,针对不同的具体内容选择采取了项目教学法及案例导入法等多种“教学做合一”的形式开展教学,从而实

现了将过去以教室为中心的学习形式向以实验室工作过程为中心和“边教、边学、边做”形式的过渡。例如,将基础知识部分组织成多个承前启后的项目,微生物应用部分(如微生物与发酵、食用菌栽培与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检测等)采用案例法组织教学。通过启发与讨论、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等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供适量学时,鼓励有积极性的学生自选教学内容,采取合作或独立查阅资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的形式实现了师生主体角色的转换,从而使学习以形成综合能力为目的而非单纯的知识摄取。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兴趣进行微生物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在有了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基础上,我们认为利用适当的幽默或英文等教学技巧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良策。比如在要求学生列举已知的病毒时“特意提醒”不要自作聪明地制造“人瘟病毒”。在课堂中偶尔适时地穿插一个英语单词或简单的句子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往往能让喜欢或不喜欢英语的学生激发兴趣。

(二)认真整合教学内容

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007年下半年,在长期从事企业生产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共同参与下,我们编写出了一本较为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理念的湖北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微生物及其应用》并获2009年湖北省高职高专优秀规划教材奖。本教材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湖北省示范院校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要求建立课程教学标准与内容,按照“教学做合一”模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融合。在内容的组织上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与思维习惯,适当降低了理论知识部分的深度,强化了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将课程内容按照微生物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重新组合,首先使学生通过显微镜对各种微生物进行最基本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渐了解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从而顺其自然地完成对整个微生物课程内容由感知到认知的知识延伸与拓展过程。教学组织与实践 为了较好地落实高职教育所推崇的“边做边学,边学边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我们采取的是理论与相应实践操作(单元实验)相互融合的模式开展教学,并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本知识与技能”和“知识与能力运用”两大模块,其中包含了“微生物形态观察技术”、“微生物分布与生长控制技术”及“微生物应用与检测技术”三个单元与七个项目来实施教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开发了《微生物及其应用》院级精品课,并在教学中认真践行“边做边学,边学边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较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化了教学效果。重视第一次课设计 第一次课是一门课程的序曲,它是引导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强课程魅力的最佳向导。本课程的第一次课是通过“一个富有创造和启迪性的故事(列文虎克)”、“多幅彩色动静态图片的展示”和“一系列惊人的数字”等具有鲜明特色和感性认识的内容逐步展开的,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让学生产生了对微生物的浓厚兴趣,进而较好地激发了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心理,当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实践教学与考核

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打下良好基础,满足生物制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微生物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我们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模式将理论知识与有关实验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理论学时,相应增加了实验操作学时,使理论与实践学时之比将近1∶1。将课程的实验分为平时的单元实验、期末整周的综合实训、培养兴趣的自主实验(如对口腔、霉变水果中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等)几项,并着重培养学生的无菌操作技能和微生物实验安全意识。

改革实践考核制度 在对本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的同时,我们对其考试制度也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为主、实验为辅的考试为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核并重的新型综合考试制度。使实验成绩与理论成绩之比达到1∶1,其中实验考核以实践操作为主,口试、笔试为辅。同时,坚持平时表现与考试考核并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即按照平时考勤、提问和作业成绩占总成绩20%、理论考试和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操作考核、实验课表现、实验报告等)各占40%的分配比例进行课程成绩的综合评定,从而使本课程的成绩考核既符合高职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观和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观,又实现了考试过程的全程化和考试手段的多元化;既增加了考试的灵活性,又调动了学生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2008年和2009年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生物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两届生物技能大赛活动中(含微生物操作技能竞赛),我院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分别获得了团体一等奖一项、个人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的好成绩。

下载高职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模具专业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模具专业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徐政坤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6期 摘要: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工作能......

    高职院校文化品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文化品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韦荣(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摘要:本论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文化品牌的构成、特征、价值、功能等内涵要素,并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技能竞......

    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

    网络化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网络化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网络化英语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授人以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也有利于创新意识。本文主要回顾了一年来网......

    新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新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文章阐述了实践教学的内涵并对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实践教......

    基于高效英语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基于高效英语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刘忠保南通中学校长 一.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困惑 (一)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 1. 善于模仿,活泼大胆,追求新奇,争强好胜。 2. 短时记忆能......

    多元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 多元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60% 以上的高中、初中和教育基础较差的农村小学仍然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陈丹丹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