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与产业考察(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05:0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陶瓷文化与产业考察(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陶瓷文化与产业考察(最终版)》。

第一篇:陶瓷文化与产业考察(最终版)

陶瓷文化与产业考察结课小结

姓名:徐军彪

学号:201010160206

专业:10陶工2班

导师:唐珂 陶瓷文化与产业考察这么专业课使我们得到第二次外出实践考察的机会。在为期五天的考察时间里,我们总共穿越了三个城市,从景德镇到吉安,吉安到南昌,南昌到高安,高安到南昌,我们不停地穿越与城市之间。从远古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当代的盛世繁荣;从天文到地理;从人文到艺术,让我感受到了文化与艺术的浓厚的气息。火车上的嬉笑声,文天祥“留取丹青照汗青”的精神;气势磅礴的滕王阁以及宏伟壮观的江西省博物馆,无不让我难以释怀,永远铭记在心。从瓷都出发到的第一站则是吉安站,到站以后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找到歇脚之处,因为休息时为了后面更好的长征。老师带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是吉安的渼陂古村,站在村门的牌坊下就感受到了里面浓厚的文化气息。渼陂古村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它以厚重的历史、古典的明清建筑群、璀璨的明清雕刻艺术及可敬可颂的红色文化,受到世人的瞩目。村中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代和近现代文化印迹,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渼陂也因此闻名遐迩。

第二站是吉州窑。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在吉州窑的展厅里我看到了有“先有吉州窑,后有景德镇”这样的批语,足以见得吉州窑在中国 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吉州窑在学习定窑、龙泉窑、景德镇窑艺术的同时,又独具风格,创造出“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等别具匠心、独一无二的名贵产品。文天祥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与岳飞有共同影响力的一位抗击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他英勇就义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南昌市江西省的省会,也是中国共产党发起革命最重要的根据地之一。1921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全体义士在此发动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站在八一广场的旗帜下面也仿佛感受到了当年

革命者们起义的呼声。南昌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我站在巍巍阁楼的顶层,俯看周围的市容,美不胜收,潺潺的赣江之水,浩浩荡荡,向北流去,好一派一览众山小的景象。随后我们又去了附近的江西省博物馆,看了博物馆我又对江西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馆内罗列了从天文到地理,包含了大量艺术与文化的宝贵遗产与信息。有战国时的铜鼎、石斧、陶器等;还有古代的陶瓷,如唯美典雅的唐三彩;宋代著名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我自认为最具意义的是江西的客家文化,客家盛行的名族宗祠、牌坊、方言等等都是它的代表形象。客家文化源远流长,主要遍布于岭南一带,其中赣南是主要聚集地之一。

此次外出考察的最后一站是八大山人纪念馆,也是最具艺术气息旅游圣地。八大山人是明清书画禅师朱耷的称号。朱耷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他幼时天资聪颖,承袭儒学,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过着王孙贵族生活。甲申之变,清政权的建立,使十九岁的朱耷承受了国破家亡的承重打击,他曾剃发为僧,皈依佛门,苦心修练“无数年竖拂称宗师”。后还俗隐于书画,并将儒、释、道思想融入书画艺术中,集遗民、禅师、画家于一身,以那奇情逸韵,拔立尘表的手笔,屹立于艺术之林,成为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巨匠。老师也非常称赞八大山人的艺术修为,世人也公认他为艺术界的一把奇葩,为后世学习与推崇。

以上为我此次考察的一点总结,考察回来之后,我认真总结出来了一句话,“何为经典?经典即是经得住千千万万人的阅历与千百年的考验与沉淀的东西”。我认为我们游览过的地方都是经典,都有非凡的学习价值与意义。

在这五天的考察与游览中,我受益匪浅,学生在此感谢老师的辅导与精心照料。

第二篇:景德镇文化复兴与陶瓷产业的发展

景德镇文化复兴与陶瓷产业的发展 10文管一班刘燕宁36号

景德镇古称昌南,因瓷美得宋真宗的年号而名,之后不论历史如何变幻,景德镇的瓷业都一直立于中国陶瓷工艺的巅峰。宋代揭开了景德镇千年瓷都传奇的序幕,而元代则是景德镇陶瓷称雄的开始,景德镇的青花瓷从此声名远扬;到明清两代,古老的千年瓷都步入了鼎盛时期。

然而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景德镇陶瓷,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逐渐没落。景德镇在市场份额上,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景德镇陶瓷产品所占比例都不具备优势,超市货架上满眼的潮州制造,而鲜见景德镇精品。景德镇从辉煌鼎盛落得如此尴尬的境地,不得不让人思考其中的缘由。

首先,原因之一就是千年瓷都留下的贡品文化。景德镇陶瓷产业将精力集中于工艺改造上,市场和成本意识淡薄。虽然看到日用瓷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的现实,却宁愿生活在辉煌的艺术瓷的记忆中。因此景德镇的民用瓷上的进展几乎是一片空白。当景德镇人意识到民用瓷的重要性时,一个小镇居然出现最多时四千多个小作坊,不仅是景瓷产品系列化、配套化的优势消失殆尽,还带来了层出不穷的假冒伪劣事件。

其次,当地政府的乱作为。政府的职责是帮助景德镇经营者们规范其在出国展销等经营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而非因噎废食,一下将他们全部限制。这些靠景瓷养家糊口的个体户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边县市的商户们拉着景德镇的陶瓷到国外赚取外汇。这是景德镇民营企业海外开拓的严重挫折。

另外,价格肉搏和造假猖獗是进一步使得景德镇声誉和市场下降的原因。景德镇的出路在哪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瓷器产业中保持景德镇的优势,应该把目光放到景德镇特有的千年瓷都历史文化上,提高品牌效应。景德镇拥有庞大规模的、完整复杂古瓷业体系遗存。加之历史遗存中承载的如民俗、礼仪、节庆、传说、制瓷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规划了陶瓷文化保护区。相继开发“瓷乐、茶艺”表演,将景德镇“一瓷二茶”的特色展示于世人。文化输出产生品牌效应,利用文物资源和陶瓷藏品资源开发文化会展业,是景德镇文化输出,打响品牌的又一思路,走出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展示,根本目的在于吸引。2006年,被业界称为景德镇陶瓷的复兴年,在文化产业的带动下,陶瓷出口创汇3793万美元。和往年相比景德镇打破了市场狭小的尴尬局面。景德镇的宣传大使——女子瓷乐团。她们每年大量赴外演出,让景德镇文化在海外声名大振。我国素有用陶乐器演奏的传统,女子瓷乐团的独特之处在于乐器全部都是由陶瓷制作而成。经过陶瓷大师的研发,乐团已经拥有了瓷编钟、瓷鼓、瓷笛、瓷唢呐、瓷二胡、瓷萧等一套完整的瓷乐器。不仅使失传的瓷乐器重见天日,传统工艺和现代乐器的结合创造出新的瓷乐器也是演出的亮点。挖掘千年瓷都的历史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用现代视角重新打造包装,使其成为陶瓷业文化产业链的灵魂,而瓷器本身变成了这条产业链的一个环节。这就是景德镇文化的复兴之路,带给陶瓷产业的发展。

第三篇:陶瓷市场考察

佛山市陶瓷企业考察报告

考察日期:2013.3.25-2013.3.27

考察企业:佛山盛晖陶瓷

佛山威尔斯陶瓷展厅

佛山金环球陶瓷

佛山工艺美术陶瓷厂

佛山南风古灶主题街区

佛山陶瓷产业总部基地

(迪加瓷砖展厅、明盛发建材有限公司展厅、卓远陶瓷展厅、艾俐缇·微晶世家展厅)

佛山华夏建筑陶瓷研究中心

交流活动:佛山陶瓷交流会(企业、陶瓷专家)

环球陶瓷交流会(企业、原料商)

佛山华夏建筑陶瓷研究中心交流会(陶瓷检测研发机构)

2013年3月,集团董事长周红带队赴佛山对佛山的陶瓷企业现状进行考察,为珙县西部溪谷项目招商事宜进行前期资料收集。通过3天对佛山陶瓷企业的考察和交流,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路,受益匪浅。通过会议座谈、走访企业等形式使我们近距离的和陶瓷企业、研究中心的专家、原料供应商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这些方式来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专家对于陶瓷产业发展的看法,了解原料商对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建议,同时对于陶瓷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和提升所关注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了解。

并通过考察南风古灶主题社区和佛山陶瓷总部基地中企业的产品展厅对于产业园内部的分区构成有了一个更明确的发展方向。

全国主要陶瓷产区

陶瓷产业目前五大产区:佛山、淄博、福建、四川夹江(87年开始建立陶瓷生产)、江西。同时新兴的沈阳法库(2002年开始建立陶瓷生产)、河北高义、云南的易门、新疆的米泉(米东市)等地也是在建设陶瓷产业基地。2012年夹江产区在全国产区来说是最差的,50%的窑炉停产。要在区域内考虑联合经营,和自贡白塔如何形成联合,和夹江在定位上如何差异化,也是本项目要考虑的重点。

全国陶瓷业的经济形势不断提升,目前建筑陶瓷瓷砖的年产量在90亿平方米,中国人均6平米,瓷砖目前人均占有率排名在世界第一。欧洲金融危机之前只有西班牙达到这一水平,但是金融危机后西班牙人均占有率下降到人均3平米。陶瓷行业2012年增长3.35%,2004年至2012年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专家预测2013年,陶瓷行业将维持5%-10%的增长。

佛山市陶瓷企业现状

佛山市原有陶瓷企业320多家,但经过陶瓷产业转移调整之后,现在存留的大型企业只有64家,目前佛山的陶瓷企业在外省成功的不多,迁往青远、恩平、肇庆、广西去的比较多。

佛山目前的陶瓷产业链的年产值在800-1000个亿。单独来看陶瓷业对当地的经济带动性并不是很高,但是整合产业链来看,陶瓷行业具有产业链广,产业链长的特征,所以实际上来说对于带动当地的就业和收入,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有着实际的意义。同时陶瓷产业对于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配套环境比较依赖,目前广东陶瓷企业产业转移一般很少出省,所以如何让打造一个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的大环境就成为西部瓷谷产城综合体项目的一个重要阶段目标。做好服务是招商引资的一个大前提。

现有产业园区招商模式:

1、小企业进入,缓慢发展,优势是低门槛,进入性强。弊端则在于品质不高,难以形成集群效益和规模化。

2、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和附属企业。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形成规模

化,弊端在于对于配套产业的需求会很大。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财政支持、金融配套、基础设施配套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目前各地政府也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招商政策,如鄂尔多斯招商是配套开矿指标,及一个入驻企业可以根据所占面积取得一

个或几个矿山的开采指标,同时在各地政府在土地政策上也进行相应的优惠,从佛山资料来看,佛山企业拿地价成本价基本在1-1.5万,同时用优惠价10-15W一亩的价格配有总占地面积10%的商业配套用地。

产业园招商六大要素:

对于产业园区的招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是要先完善自身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之后会对招商的顺利开展有着良好的效果。陶瓷专家对产业园的招商基础提出了以下6大要素,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指导数据作为支撑。

1、原料:按照现有生产模式,计算出原料从开采到企业的所有成本,包含开采、加工、运输等成本,最后到达陶瓷企业堆场的一顿配方料在多少钱,1吨在100元以下,才有优势。

2、燃料:按照佛山的生产经验,燃料费用占陶瓷企业生产费用的40%为了规避环保环节,注重生态节能,废弃旧的燃煤方式,使用环保的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主要生产燃料,珠海的天然气目前费用在4元/立方米,产业园提供的燃料费用在3元/立方米以下才有优势。

3、运输:陶瓷企业属于大进大出的生产型企业,一条生产线一天的进出量就是500吨。传统的铁公机(铁路、公路、飞机)式运输成本较高,建议使用水路运输,水路运输费用是公路运输的1/10。需要详

细测算从项目出发到几个比较大的口岸所产生的运输成本,得出详细的数据才有可能对企业有吸引力。

4、市场:区域市场能消耗多少产品,周边500公里有多少地级市。

5、产业基础:陶瓷是集群式企业,规模效应,一个企业需要4条生产线才能形成规模,占地200亩左右。需要大量的配套产业。维修、原料等配套。

6、招商政策:如何正确的和政府协商,解决招商的政策优惠性,提高吸引力。政策的延续性,优惠性。同时政策不能离谱,稳扎稳打,服务为赢。

陶瓷企业关注的问题

除了前面的六点是招商必须要注意的事宜之外,陶瓷生产企业也对以下问题表示了关注。

1、政策的延续性:最重要的是政府政策的延续性。所以如何保证

政策的延续性,政策环境的稳定性也就是本项目的重中之重。希望政府少干预。

2、用工的延续性:当地的人工事宜,专业性。生产的延续性。季

节生产资料的转变对陶瓷厂的冲击

3、产业链的延续性:产业配套的完善性。产业链的完善、包装、模具、纸箱、化工、工业等。

同时,在于专家和企业的会谈中得出的进一步招商信息,招商地域可以扩展至山东省的青岛、淄博,目前两个地方的政府都在推行产业转移,对于陶瓷企业的冲击很大,年产量从11亿平方米下降到8亿平方米。福建晋江地区,最新的数据是广东山珠海的白珠陶瓷厂为了完成全部的产业转移在湖南优县奠基,占地2000亩,所有生产设施整体搬迁。景德镇的政策环境在发生转变,也可以纳入招商范围。

企业和专家对于项目的建议:

1、配套设施初期可以考虑联合珙县、宜宾现有的资源整合来对产

业园区进行配套服务。

2、注重环境:生产环境、居住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

3、建议建筑陶瓷为主,工艺陶瓷和日用陶瓷为辅。从产业效益来

看,做建筑陶瓷效益和发展前景最大。很容易形成产业规模。

4、做好产业配套、人才配套

5、如果能保障原料的供应,完善的配套服务,顺达的交通运输将

对陶瓷企业有着良好的吸引力。

6、运输环节应该大力重视

7、原料成本、燃料成本和运输成本的优势对于企业有很大的吸引

力。

第四篇:感受陶瓷文化

感受陶瓷文化

带着对陶瓷文化浓厚的兴趣,我和同学不远千里的从南昌来到景德镇,为的就是来一睹它的风采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来欣赏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和那儿的传统的名瓷精品。

陶瓷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景德镇更被誉为是中国的瓷都,他们的制瓷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为了更好的观赏瓷器,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例如御窑遗址景区,陶瓷馆,龙珠阁,浮梁古县衙,官窑博物馆和古窑民俗博览区。我们在那里发现了几千年前的精美的陶瓷珍品,进一步了解了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史和艺术成就,领略了它们的绝世风采,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望着那一个个精致的陶瓷我再心中感叹;他们的色泽是那么的晶莹剔透,形状标准,完美无缺,看不出任何瑕疵。我真是佩服当时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技艺是如此的高超,留给后世无限的遐想与感叹。由于大部分是博物馆,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孤品,绝品,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价值连城的国宝级的文物了。

当然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古窑民俗博物馆了。它是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我们在景区看到了古代制瓷作坊,了解了最古老的制瓷生产作业线。有几位陶瓷技艺的传承人也在当场为我们表演了制瓷的技艺。望着那精美的瓷器我真想上前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个,可惜不允许呀,真是有点小小的遗憾。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是感受到了我们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的。馆内还布有“明闾”、“清园”等明清古建筑群12栋,占地4600平方米,都是有些徽派建筑的风格。漫步在博览区内,我们顿时感受到了它的神韵与灵气。我最喜欢的瓷器是那种有着淡淡的忧郁蓝的清花瓷,显得那样典雅和清幽,瓷器上的图画雕刻的十分逼真,色泽鲜明,轻轻敲击一下还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好像在做表演一样。走在瓷器的周围,心境也变得很平静,说话都不敢太大声音,生怕碰坏了任何一样瓷器。不过,走走看看,还是挺保眼福的。

在快离开的时候我们还去了一趟景德镇的古街,看到了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它是一条仿古的街,所以走在里面好像进入了古代一样,感觉是那么奇妙。景德镇最尤特色的莫过于那里的路灯了,为了突出城市瓷文化品味,在新建或翻建的重要城市道路两边,都配有以青花为主色调的瓷柱路灯,非常有特色。并且 在多处城市道路的交汇处,有景德镇的瓷窑模型,都张显了瓷都的个性。最令人叫绝的甚至是连他们的垃圾桶也是用瓷器作的,真不愧为瓷都呀!

此次的景德镇之行我还是收获颇多的,我真正领略到了真正的陶瓷文化,提升了自己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趣味,满足了精神上的享受和熏陶,吸收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财富,扩大了视野,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文化旅行。

第五篇:藤县陶瓷产业介绍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简介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以下简称中和集中区)位于藤县县城东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便利,是自治区27个重点园区之一,纳入自治区A类园区——藤县工业集中区统筹管理。该项目是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和工业发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开发高岭土资源需要,结合陶瓷产业发展趋势,以资源换产业(初步的勘探证实我县陶瓷土资源储藏量丰富,覆盖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矿藏的深度约100米以上,储量约6.7亿吨),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理念建设的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先进、生态环境优美的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21000亩,建设200条陶瓷窑炉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00亿元,配套产值达100亿元,可创税超10亿元,能安排10万多人就业。

目前已有新中陶陶瓷、新舵陶瓷、瑞远陶瓷、宇豪建材、中意陶瓷、宝富利陶瓷、宏俊陶瓷、佳和美陶瓷等13家陶瓷企业入驻中和集中区,总投资100.9亿元,建设151条陶瓷窑炉生产线,建成投产后产值将达220亿元。截至2012年1月底,园区建成和在建瓷砖生产线70条,其中已有65条瓷砖生产线建成、投产,5条瓷砖生产线正在进行调试,产品种类有抛光砖、瓷片、仿古砖、耐磨砖等,2012年计划新建瓷砖生产线15条。园区注重引进采用高新科技和知名品牌的陶瓷企业,加快陶瓷配套产业及商业物流中心建设。

中和集中区的建设对促进梧州高岭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升梧州建筑陶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陶瓷产业发展步伐,促进产业分工和集群,推动我县及梧州经济的提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载陶瓷文化与产业考察(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陶瓷文化与产业考察(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陶瓷文化艺术节

    第五届陶瓷艺术文化节策划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 2011-3-17 第五届"陶瓷艺术文化节"活动策划及安排 --"陶瓷走近生活"系列活动 主办: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委员会 承......

    第一章 中国陶瓷文化与审美教案

    第一章 中国陶瓷文化与审美(教案) 第一节 陶瓷文化的诞生 文化的概念。《周易系辞》曰:“文而明之,明而化之。”文明是发现,文化是传承,生生不息的过程就是人类永不停止的创造。陶......

    打造陶瓷新材料产业情况汇报

    打造陶瓷新材料产业情况 汇 报 推动陶瓷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做好特色陶瓷产业园发展规划,引进国内外大型陶瓷企业来我县投资开发,打造陶瓷新材料产业基地,努力在新材料产业上......

    开幕式策划陶瓷旅游产业

    湖南瓷旅之夜(开幕式)策划书 一、 活动目的 活动以旅游和陶瓷为主题,展现出近年来醴陵不断深入探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发展模式,着重“旅游+产业”的成果,从而实现陶瓷文化走......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五篇材料]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大格局、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注......

    日本、韩国文化创意产业考察调研报告

    日本、韩国文化创意产业考察调研报告 应日中交流促进会和韩国内容学会的邀请,为促进大兴区与日韩两国新媒体产业的交流合作,2006年4月23日至5月3日,由大兴区常务副区长金树东率......

    对XX县陶瓷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剖析“XX现象” 助推工业强省——对XX陶瓷产业的调查与思考XX陶瓷,从1987年的一眼孤窑,发展成今天年生产能力5亿平方米,名列全国四大陶瓷基地第三的“中国西部瓷都”,其惊人“蜕变”,......

    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申请

    关于将鹤壁市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 纳入省产业集聚区管理的申请 鹤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鹤壁市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位于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乡境内,是一个以承接沿海地区陶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