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好能源计量“小算盘” 做好节能降耗“大文章”
——打好能源计量“小算盘” 做好节能降耗“大文章”
节能降耗,简言之就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用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只有低成本,才有高效益。节能降耗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谁怠慢了它,轻视了它,谁就会失去立足之基。就如:“大河无水小河干”,“先有大家,然后才会有小家”,如果我们不注意平时工作中的节俭,肆意浪费资源,企业赢利就无从谈起,自身的报酬也会有相应的影响。董事长多次强调,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就是要把“公司先赢,个人后赢”的思想观念刻入我们的脑海中,在工作中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利益的来源,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帮公司节成本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谋报酬。我们不能不屑一顾于一滴水、一度电、一块煤的价值,那是企业效益的根本所在。我们作为兴达的一员都应自觉地投入到节能降耗降活动中去,坚持不懈地做好节约降耗工作,以最小最合理的支出,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董事长说过: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要,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努力开发新产品,这无疑是要我们去细化制定合理、科学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提升监督过程的执行力。例如:目前我司各分厂所使用的电能变压器由以往的S9型的逐步更改为S11新型的,这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变压器的电能损耗;在生产工序上将以往所使用的进口电镀线改为国产化,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无谓的浪费;能源计量方面,仪器仪表的改进由以往精度一般的仪器仪表更改为精度较高的,精度要求有所提高,(比如:工业水以往所使用的1.0级的流量计已更改为现在所使用的0.05级超声波流量计),照明灯由以往大功率的汞灯、碘钨灯、镝灯改为节能灯等,这一系列的改进都无疑为都是为了围绕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双赢。
随着节能降耗工作抓得越来越精细化,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重视一些小的细节,显得尤为重要。热电厂供电煤耗、各分厂用电率、帘线损耗率、天然气消耗量等指标对我司的整体效益影响很大,公司多次通过加大采取技术投入、优化运行方式等措施,得到了立竿见影地效果;例如,分厂车间一支150瓦的灯每天多亮1小时,按一个分厂1000盏灯计算,一年就会多耗电几十万度;又如,一个自来水龙头持续漏水,据专家计算,24小时的泄漏量约为1吨,而我们每个分厂前道工序又有多少个阀门,有些还是天然气,如果严密性存在问题,损失积累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而有些节能工作,如阀门的微漏、水笼头滴水、照明灯常亮等细节问题,治理起来花费精力大,有些员工还认为不值得小题大做,其实我们每个人应树立“细节化”与“大题小做”的节能观念,从细节处着手,从实施细节开始,源头抓起,从办公室里少用一度电做起。话说:“不省不成家”,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家庭,都不会不提倡节省节俭,因为只有节俭才能持家,只有这个“大家”发展了,我们各自的“小家”才会殷实,也就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话所讲的道理孕育的深刻含义。在企业里,树立节约意识、节约观念,倡导节约文化、节约文明,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在员工的耳朵里听起来,好像
是个庞大的工程,但是做起来,对于我们每一位兴达人来说,不过就是一些微乎其微的小事,每个人从细节入手,以认真的态度厉行节约。为打造百年不衰兴达而奠定基础!
对于公司而言,节能节约并不是单纯的口号,节能节约的理念应该深入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体现在平时的细小举动。“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因此,我们每一名员工都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以不断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提高公司能源的使用效率,来实现节能降耗。
相信我们每位员工在工作中,只要各尽其职的把每件事情都做对、做好,认真的贯彻落实董事长的每次讲话精神,理清工作思路,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为百年不衰的兴达、许下自己的一份心愿。
作者:刘国萍
2012年2月8日
第二篇:多措并举做好节能降耗大文章
多措并举做好节能降耗大文章
节能降耗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近年来集团公司以节能、节约物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精化细化管理为手段,推进技术革新,强化全员节约意识,建立健全节约机制,已逐步形成节约型的企业。原料厂积极响应公司号召降低成本等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多措并举,着力做好节能降耗大文章。
在设备改造中实现节能降耗新突破。原料厂坚持“逢修必改”的方针,加强节能项目的建设。为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设立革新奖,鼓励员工通过技术改造节约生产成本、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工艺节能。混匀料车间4台混匀取料机大齿圈的成本比较高,为此该车间利用废旧皮带坐挡料皮,由原来的铁磨皮改成胶磨皮,再经常换和修补料斗、调整上支撑轮,实践证明,经过此改造大齿轮使用寿命可延长1-2年,每年可节约100多万元。今年5月份,对Z9-1专用皮带机进行改造,改造后可减少一号汽车受矿槽卸焦碳线10小时运行时间,解决了卸焦碳与卸大列的冲突,每天可多卸原料4000吨;并且减少了5条皮带机的运行,年可节约滚筒、拖辊及皮带消耗30万元,年可节约电能68万元;不仅减少了装载机使用量,而且加强了焦炭混匀,有力的保证了高炉正常生产的需求。另外在在改造合理经济实用的前提下,利用检修的机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代替技术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设备和零部件,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工艺流程中“挖潜”节能降耗新形势。只有低成本,才有高效
益,原料厂在卸料、混匀料等工艺程序上挖足各自潜力,大幅度提高了各种原料的利用率。首先大幅提高进厂大列机卸率,降低站台倒运费用,2009年各种大列累计卸车70375节,站台卸车率为45.43%,比上年降低3.29个百分点。七道卸车由去年7225节提高到今年的10118节,多卸车2893节,节省倒运费用26万元以上。为进一步降低混匀料生产成本,在目前混匀料充分消化吸收氧化铁皮、钢污泥、湿石粉、烧结除尘灰的基础上,与兄弟单位合作,将铁污泥精选粉代替精矿粉使用。同时在高炉除尘灰与铁污泥混合提纯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扩大提纯量,变废为宝,再次利用。再次,提高炉前渣和铸铁渣的回收利用价值,降低生产成本,将各高炉的废铁渣和铸铁渣回收加工成精粉、铁粒和铁块,供原料厂、炼铁厂、炼钢厂等单位生产使用。筛出焦沫用于烧结生产,既减轻了烧结四辊破碎压力,延长了备件使用寿命,又保证了烧结矿成份的稳定;其中筛出焦粒出售14397吨,白煤代替焦沫使用可直接节省费用374万元。还将定期对原料进行清底的基础上,再次对各处杂料及铺底料进行清理,仅去年就清得杂料47030余吨。多种方案并进,有效地缓解了原料紧张压力。
在修旧利废中提升节能降耗大空间。原料厂每个车间在消耗的各类配件中,很多具有修复后可以再利用的价值,为了让职工形成惜“旧”如新的观念,切实加强降本增效和节能降耗的理念,鼓励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合理地节约,各尽所能修旧利废以降低生产成本。对岗位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知识培训,强化岗位人员“预知维修”的判断能力,减少“事后维修”,维修人员对大型重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将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因故障产生大量的维修费用。其次加大修旧利废力度,提高设备利用率,以班组为单位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实行修旧利废奖励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修旧利废,减少新材料费用的投入。统一将维修后的旧件进行回收,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对换下的配件采取新旧搭配、制作零件、组合修复等多种方法,加大修旧利废力度,拓宽修旧渠道。对易耗设备配件进行多次重复利用,杜绝浪费,对陈旧落后进一步维修价值不大的设备,按手续进行报废,并更换先进的设备,减少维修次数。在节约挖潜上动脑筋、想办法,推广小改小革创新技术,按实际价值给予一定的奖金。A101a皮带磨损严重,卸料车间利用废旧皮带,进行更换,为此节约3000元左右;仅2010年上半年对更换的废旧三联托辊拼装60余件,上下调心支架组装20 余件,利用废旧皮带对地沟三台皮带挡料皮进行更换约1100米;利用废机油100余公斤对3台链斗机以及重锤拉紧、液力拉紧钢丝绳、行走链条、钢丝绳和料斗螺丝进行润滑保养等都是修旧利废的先进实例。
在严细管理中推动节能降耗强发展。原料厂下设六个车间、五个职能科室,每个科室都详细的制定了节能降耗管理方案,强化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从车间、班组到个人的三级能源节约管理网络,层层落实工作职责形成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参与节约创建的格局,实现“人人肩上有重担,个个头上定指标”的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机物料等消耗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的关键所在。首先对车间的每台设备全部责任到人,严格控制皮带运
转时间。要求点检工每天必须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做好详细记录,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其次严格执行以旧换新制度,合理申报备件计划,控制库存积压。对办公用品的购买和发放、劳保用品、计算机耗材等发放实行专人负责,在保证供给的基础上,杜绝多领多占的不良现象,制定消耗标杆,目标层层分解,考核到个人。
在舆论声中倡导节能降耗企业文化。为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的深入展开,充分认识节能降耗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厂部要求各车间召开以“节能降耗,从我做起”的专题会议,并制定详细的奖罚方案。倡导广大员工从实际出发,无论在生产还是生活中,都要注意节能降耗,从每个人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充分认识“节能降耗是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工作,节能降耗就意味着增效,只有增效我们的企业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不断增强员工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提高企业能源的使用效率,节能降耗。
当今时代把“能耗”作为评价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印证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能耗指标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节能就意味着增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原料厂全体人员将按照公司和厂部节能降耗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到节能降耗工作具体化、细致化、实效化,确保我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第三篇:质监局节能降耗能源计量工作的情况总结
为了加强能源计量工作,提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落实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节能目标,根据《计量法》、《节约能源法》和省、市局的文件通知要求,我局从能源计量工作入手,认真组织实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责任到人
为加强全县能源计量工作的领导和实施,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我局
成立了以分管计量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业务股、计量测试所、特监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能源计量工作领导小组和能源计量工作服务队。建立能源计量工作的责任制,把责任分解到相关的股室,明确到所有参加活动的具体人员,切实有效地推动了我县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
二、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结合“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活动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能源和计量的宣传活动。一是强化了能源形势宣传。大力宣传我县能源形势,大力宣传能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全社会对节约能源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资源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二是加强了能源与计量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公众和企业法人代表的能源意识和能源计量工作的法制意识。三是普及了能源计量知识。积极宣传计量知识、先进的能源计量仪表和检测技术信息、能源计量工作方面的典型经验、涌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使节约能源成为每个企业的自觉行动。
三、建立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档案,制定节能降耗措施
我局按照省、市局下达的工作要求,以煤炭、石油、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耗能企业为重点,深入到全县40家耗能企业进行摸底,认真了解了企业基本情况、主要能源消耗、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能源计量检测和使用、能源计量产生的效益情况。通过认真调查,建立了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档案5份,与15家企业签订了《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共同推进节能降耗工作责任书》。组织专家对企业能源计量情况进行诊断、分析,了解企业需求,找出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制定节能降耗服务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企业节能降耗计量服务活动。
四、抓好技术服务,促进节能降耗。
我局的计量能源服务队,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人员提供技术培训3期;为企业免费提供计量方面的法律、法规,提供计量方面及节能降耗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100多次;提供国内外有关计量及节能降耗最新技术法规和信息、资料200多份。同时计量技术人员深入达开水泥有限公司、翰田坝煤矿、梨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研究企业从原料购进、生产损耗、成品入库、产品包装等各个环节的计量控制,帮助企业不断补充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提高计量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
五、下一阶段的工作打算
下一阶段,我局将总结经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开展节能降耗计量服务活动。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依据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指导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提高企业计量检测能力,建立有效的计量监控、节能评价体系,发挥计量检测数据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并按照计量法律、法规要求,要督促企业按期对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计量检定技术机构要积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计量检定/校准服务,保证企业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
二是依据国家标准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对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鼓励企业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组织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培训、节能经验交流等活动,组织有资质的检测队伍或专家,积极为企业提供节能降耗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和培训,为企业耗能设备进行测试及效率分析,根据测试的结果,指导企业制定技术改进方案和节能降耗的改进措施,增强企业对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技术保障能力。
三是指导企业建立计量能源管理机构,健全机制,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相应的计量管理制度,包括能源计量管理机构职责及人员岗位责任、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等规章制度。把资源节约的责任纳入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之中,纳入各单位的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四是指导企业加强对能源计量检测数据的应用,推广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系统,促进企业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合理使用能源,加强对合理使用能源的控制,使我县节能降耗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
我局通过开展计量节能降耗工作,促进我县企业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夯实企业计量工作基础,提高企业能源计量水平,促进企业节能降耗。
第四篇:做好降本增效大文章
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炼铁工区应对危机多措并举
做好降本增效大文章
在当前钢铁企业遭遇市场“寒冬”的大背景下,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炼铁工区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多措并举,在工区范围内大力开展 “认清形势、应对挑战、多做贡献、降本增效”活动。使区域职工树立了危机意识,坚定了一线职工同企业共度难关的信心。
该工区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和设备检修协力中心既定的奋斗目标,主动把过“紧日子”、搞好降本降耗工作作为今年的长效活动来抓。在日前召开的干部大会上,该工区专门就进一步做好降本增效工作进行了总动员,并结合各个维护区域的实际,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多做贡献,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并积极行动起来,掀起“降成本、增效益”的热潮。同时,该工区还针对目前鞍钢企业的现状广泛开展“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的形势任务教育活动。
这个工区把打造“优质服务年”活动同降本增效工作有效结合,提出“主体光荣我光荣,我为主体争光荣”的保产服务口号,通过对维护区域设备的保养、修旧利废、双增双节等多种手段来为主体厂节省设备成本,保证优质服务。同时,该工区还把科技创新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向科技要效益,下大力气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此来降低劳动强度,节省检修成本。该工区号召全体职工向炼钢工区“工人发明家”李新林学习,用创新展现自身价值,并鼓励职工在工
作中推陈出新,建立惩奖机制,保持职工的创新热情。与此同时,该中心还广泛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只要是有利于降本增效的建议,一经采纳,就会给予一定奖励。此外,该工区还广泛发动各级组织,利用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开展了“争创岗位创新能手”、“我为成本管理献一计”以及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练内功、降成本、增效益”的工作上来,在全工区形成“爱岗敬业做贡献、奋勇争先降成本”的良好氛围。(王旭)
第五篇:着眼于做好国企改革大文章
-着眼于做好国企改革大文章
作者:宋方敏 发布时间:2014-05-09 来源:红旗文稿字体: 大|中|小应当严禁以国企改制为名,放弃国资控股权,改变国企性质。在国企发展混合经济中,国资不坚持控股,而民资相对弱小,外资就必然乘虚而入,抢盘夺主,那就不仅是私有化,而且是附庸化!
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必须深刻理解、严格遵循总书记在2014年人大会议上的两段重要讲话精神。一段是在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讲:“深化国企改革是大文章,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国有企业加强是在深化改革中通过自我完善,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而不是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不思改革,确实要担当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在推动改革措施上加大力度。”一段是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改革关键是公开透明。”这两段话至关重要,指明了深化国企改革的总目标、总要求、总原则、总政策,为做好国企改革这篇大文章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照此办就有希望,否则就会偏离方向,遭受失败,自毁国基社稷于一旦。
一、把握总目标:要“加强”而不能“削弱”
“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这是深化国企改革要达到的总目标。为何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1.宪法不容违。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一个“主体”,一个“全民”,说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性质是有根本区别的,违宪行为不能干!有人提出要修宪,但去掉了这一条就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只能加强而绝不能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该改的要坚决改,不该改的永远也不能改。
2.经济法则不可逆。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导和带动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通则,是囯家有效调控宏观经济、纠治市场失效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决定性条件。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理应比在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发挥更重大的作用。
3.所有制结构不是虚的。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不只是一句无法捉摸的口号,必须从质和量上给出科学界定。在质上,国有资本应能掌握优质的原材料、科技、人力等资源,物化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高效竞争运营、控制经济命脉、引领战略发展、为国家提供较多税利的优质实体经济;在量上,国有经济无论是资本价值形态还是企业资产形态,都应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足以保证其发挥主导作用的规模比例。西方国家不止二战后,即使在80年代经济私有化、自由化浪潮后,仍保有相当高的国有化程度。据统计资料,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国有企业依然占有20%的投资和5%的就业,并在一些国家产出中占比高达40%以上。例如,挪威2008年国
有企业权益接近GDP的70%;瑞典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在欧洲国家最高,一度达到50%;意大利全国100个最大工业公司的增加值中,国家参与制企业占50%;在新加坡,国有经济效益超过了非国有经济。当前,有人竟鼓吹要把中国国有经济比重降到10%左右,这样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深化国企改革的结果,总体上只宜提高而不可再降低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否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无法解释。
4.国企作用不能否定。近年实践证明,我国仅存不多的大型国企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但在推进改革开放、维系国计民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和支撑国家经济战略发展大局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内地企业有89家进入,其中82家为国企。特别是许多大型国企“走出去”力度不断加大,在境外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5-2012年间,我国央企纯境外单位资产平均年增25.3%,营业收入平均年增25.9%,利润总额平均年增7%。中国国企越来越融入全球化竞争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影响力,成为美欧等跨国公司的强劲对手,打乱了它们的发展布局和扩张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说,国企是我们共和国经济的“航空母舰”,是美国等西方垄断资本财团的最大威胁。正因为这样,近年国内一些人里应外合掀起“倒中国国企”的浪潮,企图摧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支柱。反倒是一些有公正心的外国人士,在为中国国企呼吁和担忧。例如,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指出:“今后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你会看到这些国有企业释放的价值,它们是中国人民的命根子。”法国地缘政治学家皮埃尔·皮卡尔认为:“中国的发展不可能仿效别国模式。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巨大的国家里,国有经济在引导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国有经济是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实践都证明,新自由主义私有化并没有带来经济成功发展,相反出现了严重危机。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逆私有化”加强国有企业,出现了不少成功范例。如新加坡国资控股的淡马锡公司,2011年拥有总资产2979亿新元,相当于该国当年GDP的91.2%,且始终保持了17%的高回报率。更不用说,中国经济崛起一枝独秀,国有企业立下汗马功劳。事实证明,国有并不必然低效率,私有也并不必然高效率,国企私有化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二、把握总要求:“自我完善”和“浴火重生”
如何着眼“加强”来深化国企改革?不是抱残守缺、原地踏步,而是“在深化改革中通过自我完善,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这说明改革的总要求是,加大改革措施力度,做到两种程度的加强,一是原有基础上的“自我完善”,二是改制重组性的“浴火重生”。总的是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效益,规范行为约束,增强实力、活力、竞争力和控制力。
1.自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公司制,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形式。目前,中央企业中公司制企业比例已达89%,混合所有制企业比例已达52%。截至2012年底,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已有378户,地方国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已有681户,非国有股权比例分别超过53%和60%。央企资产总额的56.97%、净资产的75.62%和营业收入的60.56%都已在上市公司。有些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不一定需要上市。也有的国企因为经营领域、职能、规模、安全性等方面的特殊性,不适宜向社会融资和实行股份制。所以,应当因情制宜,区别对待。要立足实际,科学定位,选
择适合自己的形式,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行为约束,加强管理监督,提高经营效益。在原有基础上自我完善,这是一般性、普遍性的要求。
2.浴火重生。对相当一部分国企来说,要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股份制改造为重点,“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实质是在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利用这样的资产组织形式,可对内规范产权约束,完善治理结构,对外吸引社会融资,扩大影响力,增强创新力,为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服务。混合经济有利于壮大资本实力,强化互相监督,规范法人治理,增强竞争活力,但绝不是简单地让国企出卖产权,退出阵地,收缩规模,搞什么“国退民进”或“中退外进”。
3.控股是关键。混合所有制是一种经济共同体,其性质取决于谁控股。在国企发展混合经济中,国资不坚持控股,而民资相对弱小,外资就必然乘虚而入,抢盘夺主,那就不仅是私有化,而且是附庸化!有些人鼓吹:加入WTO,就世界一体化了,我们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都放开了,实行商业化、市场化运作,可以敞开胸怀,拥抱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不要老想着谁控股。这种言论危害极大!事实告诉我们,入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依存度在提高,竞争和较量也更加激烈,拳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决定国家的命运。连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做不到将本国的经济命脉、战略产业栓到人家的战车上!试想,如果社会主义中国的金融系统、核能源、粮食、军工、核心通信、主干铁路以及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的支线铁路,掌控在外国资本或私人资本手里,会对国家安全带来何等严重的政治后果?
应当严禁以国企改制为名,放弃国资控股权,改变国企性质。混合是为了促进竞争,控股并不是垄断。控股是一种产权竞争,是在融资共进中竞大竞强。特别是在上市的情况下,对国有资本的运作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绝不像有人说的一“混”了事,可以当甩手掌柜了。要服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做到开而有节,放而有度,守住底线,竞争发展,尤其要确保国有资本在重要骨干企业有效控股和保值增值,支持重点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力军作用。在总体上,应形成四种类型:一是关系国家核心安全的部门赔钱也得干,不能融资,但可以国资拆分竞争;二是经济命脉、战略产业可以吸引融资,但必须国资绝对控股,重在提高国际竞争力;三是重要的竞争性行业要混合共进,国资可保持相对控股,在竞争中保值增值,做大做强。四是对于一些普通的一般竞争企业,国资不一定控股。需要强调,对这类情况,目前应主要指现有的效益较好且需国家支持的非公企业,国资可以参股形式,主动“混”进去,组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借鸡下蛋,赢得更好的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混合”就应该是双向、平等的,如果只许民资、外资“混”进来,不让国资“混”出去,那是不公平的。
4.重视实体经济。深化国企改革,要求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由实物形态管理为主转变为价值形态管理为主,这不等于说今后可以不重视国企发展,只重视国资运作。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能光看资本增值数量,更要看资产实际质量,关键和基础还在于实体经济。中国不是新加坡,上海不是香港,靠炒股票,是炒不出“中国梦”的!资本富国,不等于经济强国。只重资本价值形态,不顾实物形态,一个大国经济就成为建在虚拟世界的空中楼阁。在资本市场上,无论是让国资被人家玩于股掌,还是为国资保值而将关系国计民生的实体经济抛于不顾,都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不负责任。说到底,搞好做强国企,才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立于不败的支柱和基石,靠别的是靠不住的。
三、把握总原则:不能借改革化公为私谋取暴利
总书记对国企改革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得很明白,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人想借改革之机,搞国企私有化、化公为私谋取暴利。
1.私有化必然带来严重的腐败。有人称,国有就是腐败根源,国企私有化才能从体制上根本反腐。其实,国企私有化不但不是反腐,恰恰是最大最彻底的腐败。所谓腐败,本质就是化公为私,用国企私有化的办法解决腐败问题,正中腐败分子下怀,实质是搞了彻头彻尾的公权私化、公利私有,从根本制度上实现化公为私的腐败目的。目前,国内外某些势力正盯着这块肥肉,认为这是本世纪从中国可捞取的最后最难得的一份“改革红利”。如果国企改革成为腐败分子的红利,那党中央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就将威望扫地,打虎拍蝇都会成为笑话。因此,在国企发展混合经济和股份制改造中,务必抓住要害,堵住化公为私的路子和漏洞。
2.国有资产既不能内部折股瓜分,也不能价值低估。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全民所有的法定资产,全体国民都是“股东”,任何人也没有权力以改革之名将其变为某一部分人的私产。产权明晰首先要保证国有资产神圣不可侵犯,即使国企内部的职工和领导,也不能自己决定给自己分股送股,把全民的公产变成个人的私产,这是违宪的。推行职工持股试点,可以自己掏钱买股增资,而不能把国有资产打折分股。国企搞股份制,无论是将来可上市的资本部分,还是不能上市的资产部分,都必须如实评估,不能低估。
3.国有资产不能任意出卖转让。发展混合经济,既可以搞新项目合资合股,也可以老项目吸收参股增资扩股,完全没有必要走卖产权之路。“混合”不一定“我退你进”、“我卖你买”,基本做法应该是“多元投资”、“合力共进”,要“做加法不做减法”。如果以改革之名,强制要求国企向外资、私资出卖产权,那就不是为了加强国企,而是为了搞掉国企!近期传闻,有的国企盈利状况不错,也不乏扩张资金,但为贯彻上面的指示,降低门槛引进外资、私资,准备拿优质资产当非优质资产出卖,认为不是优质资产人家不买,把优质资产和赚钱部门拱手相让,以显示“诚意”。这是什么“诚意”,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吗?简直是天大笑话!
4.国企改革要强调国有资本控股。在国企改制中必须坚持国资控股,不控股就是私有化,就不是国企。由外资或私资控制的混合企业,是向私人资本负责,为私人资本利益服务的,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在逃税漏税、经营不规范等方面,只会比国企更差更难控制;其内部贫富两极分化也不受控制。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2003—2012年私企数量增长2.84倍(年均增长14.4%),资产总额增长17.4倍(年均增长33.1%),主营收入增长22.9倍(年均增长37.3%),利润总额增长40.2倍(年均增长45.0%),堪称世界上增长最快、最赚钱的企业群体,而同期国企的户数、资产和主营收入在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都急剧下降。但在向国家缴纳的税金及附加比例中,2012年私企仅占13.0%,国企占70.3%。对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不但要公平税赋,合理规范上缴利润,还要加强党的领导和民主管理监督,防止在政府“松绑”、企业自主的情况下内部搞腐败。
四、把握总政策:关键是“公开透明”
混合经济和股份制改造是个“筐”,要有效防止有人在这个“筐”里揣私货、黑货,借改革化公为私谋暴利,就必须把握一个总政策,即总书记讲的“改革关键是公开透明”。公开透明,就要坚决破除“神秘主义”,把改革的“暗筐”变成“玻璃筐”,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让黑腐行为无处藏匿。
1.方案细则公开。国企改革方针政策、总体方案和措施细则要公开,接受人民质疑,听取群众意见,修改完善后,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才能实施。每个国企改革的具体方案、实施细则及理由也要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质疑,接受国家安全部门、经济主管部门和纪检司法部门的共同审查。在改革中,全民所有的企业产权能否出卖转让,不能企业领导说了算,也不能政府部门说了算,必须提交人大审议决定。
2.资产评估公开。国企资产评估要逐项公开,从评估对象、项目,评估人的资格和社会公信度,到评估结果和依据,都要向全社会公示,召开听证会,利用包括网媒在内的各种渠道,接受社会质疑。如有疑义,必须重新审核。
3.实施过程公开。无论是国企内部资产评估核算、组织调整、职工持股试点,还是与什么对象合作、怎么合作,股份混合公司的组成、资产来源和配比,以及控股情况等,要全过程地公开信息、公开操作,接受社会舆论、专门机构和企业职工的共同监督。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制止和查处。
4.资本交易公开。原则上只有批准上市的国资部分才能出售,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交易。个别未上市国资部分经法定程序批准转让,也必须在资本市场上公开竞价,不能搞私下交易。
建议党中央运用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派出由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的中央国企改革巡视检查小组,到各地听取群众意见,监督国企改革实施全过程,坚决制止和查办改革过程中的一切违宪违法腐败行为,验收评估国企改革成效,向全国人大报告,并向广大人民群众通报。
本轮国企改革的验收标准,至少应有三条:(1)在社会总资产中,国有资产比重和国资所控制的资产比重,均比过去有明显提高;(2)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更好,资产经营效益更好,给国家上缴的税利水平明显提高;(3)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没有发生国有资产流失和化公为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