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英国父母不一样的“育儿经”
看英国父母不一样的“育儿经”
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那就是父母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道德不靠教导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小孩不是白纸
我们小时候背毛主席语录:“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后来,大家以为小孩子也跟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一位英国朋友说,西方人过去也有“白纸”论,认为小孩子都是“Tabularsa”(即空白状态),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地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纸论”是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花钱培养孩子顽皮
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孩子从来不出去乱跑为榜样来教育我们。可是在英国,孩子们永远顽皮或者说父母是花钱培养他们顽皮。他们每个周末都有活动,不是到某个朋友家吃饭(往往是全家一起去,父母辈的聊天,孩子辈的玩耍)就是有某个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或者是去游泳、踢球。总之,周末差不多就是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日,在这期间,很少有人呆在家里看电视之类的。
英国的家庭教育
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
杜绝偏食、挑食。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幼儿时期的偏食、挑食情况,如幼儿一个劲儿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原来,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
本文由经典时尚网提供http://
第二篇:单亲父母的育儿经
单亲父母的育儿经
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爱的关怀。
单亲家庭的一个较大问题就是“教育功能欠缺”或“教育功能不全”。这是因为对子女的教育本就是父母双方的责任,缺少一方,有些作用是难以代替的,而且双亲都在身边给孩子带来更高的安全感和情感满足,这是单亲家庭所不具备的。另一个问题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急躁或沉郁,在群体交往中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成为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造成身心发展方面不够健康。
•父母调整心理情绪,不在孩子心中培植仇恨
夫妻离异后,一方要尽快与孩子谈清楚,把离异的主要原因告诉孩子。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要尽量客观,不能故意说对方的坏话,以免在孩子心中培植仇恨。如有些离婚女性不乐意孩子与父亲相会,让孩子疏远父亲。其实是对孩子的天性、幼小心灵的一种伤害。因此,单身母亲应该明白,拔去仇恨的荆棘,心里才能开满友善的鲜花,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开阔的胸怀。
•注意自身的言行,不在孩子心中培植负疚感
离婚,不是父母大多罪过。带着“赎罪”心理对儿女有求必应的母亲,要么培养出一个不会体谅别人的冷血孩子,要么给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还债”负担。太无微不至的爱怜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包袱,也容易加深孩子对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的关注。因此,单亲父母要检查自身的言谈与行为,对孩子不能过于关怀,过于体贴,过于照顾,有时也需要对他加以一定的“惩罚”。
•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不在孩子心中培植惟我独尊
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容易不合群,孤僻,拘谨、沉默寡言、缺少和其他人相处的能力,这种不良心理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父母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有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搭伴回家,一起度周末,不给孩子提供形成孤僻性格的土壤。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父母不妨找那个同学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父母这样做,不但不丢脸面,反而是一种教育行为。也可以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正确对待这种情况,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最后,单亲家庭的父母,要多给孩子当家作主的机会,让他们多为父母分忧,这有利于他们尽快成熟起来。如果因为是单亲家庭,就包办代替太多,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第三篇:谈谈我的育儿经
谈谈我的育儿经
转眼间,我们家的小子已经即将从幼儿园毕业了。这几年也积累了一些育儿心得,以下我就从五方面谈谈自己几年来的育儿心得:
一、先倾听再出主意
孩子会经历很多“危急时刻”,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忧无虑。不仅要帮孩子走过这段时刻,而且帮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气、失望、尴尬、伤心这些情绪,对于父母来说是很关键的。先是应该多倾听孩子,确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当军师,这样孩子会学会在困境中和他人沟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会跟孩子说一次“我爱你”,每天都会给孩子一个拥抱
我跟淳淳爸爸约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说一次“我爱你”,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行,有时候是她刚睡醒,有时候是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有时候是去接她放学的路上。这时候,孩子也会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说“我也爱你”。我们总认为爱是应该用行动来表示的,但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怎样去表达,我们还是应该要常常虚实结合一下。
三、善用表扬和鼓励
由于淳淳吃饭有包饭的习惯,而且吃一口饭要非常久的时间,以至于吃顿饭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每次喂饭都催她要吃快点,不能慢吞吞的,再后来我就只有夸奖她了,她吃进一口我就表扬一下。可是到现在已经夸成了习惯,她也不以为然,无所谓了。所以,家长一定不要滥用表扬,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该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类)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
郑淳淳的胆子不够大,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敢尝试。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依赖我们给她做,这样什么事都指望我们怎么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时候试着鼓励她,她平时在家也喜欢画图画剪纸,可她拿着笔又不知怎么画,于是就老叫“妈妈你给我画”,我就把笔拿在她手上,鼓励她说“你一定会画得比妈妈好”就听了这句话,她会很快的画好。现在她已经会拿着笔没事就画,画圆呀,三角形,还会一一把画的图案剪出来。
四、避免批评和指责
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特别是当已经有人对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评的时候,再在旁边横加指责,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那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时候,就应该心平气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她自己对故事中的行为进行评判,然后将故事中的行为与他的行为进行对比,让她知道自己的过错,最后表扬一番她的长处,告诉她这件事虽然做错了,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改正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棒,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那样不仅使她找回自信,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一定会改正的。
五、让孩子帮忙做事
平时在家我总是让淳友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杂事,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她帮我端只小凳子。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相信各位家长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儿方法。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时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四篇:新生家长浅谈育儿经
新生家长浅谈育儿经
昼夜更替、四季轮回,就这样不经意间,我们的孩子从一个呀呀学语的孩童变成了初入学堂的学生,而家长们看孩子、哄孩子的职能也逐步转变教育孩子。作为一个“新手”,我想说: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我不想提怎么给孩子多做题加强学习,也不想说要多去什么样的学习班、特长班,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我和每个家长都一样,都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是非常好的。可是在陪太子读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有时失去了耐心,用凶狠的训斥和责备笼罩着孩子,甚至使用“暴力”。每当出现这种剧情过后,看着孩子满脸泪水、无助的表情和被泪水浸湿的作业,我得到的只不过是片刻的彷徨和无比的后悔。
一个平时那么可爱的孩子,只是因为学习,被我逼成这个样子。我想,这可能就是我把成年人的思维压迫到一个几岁的孩子身上所造成的结果。
回想,他4岁的时候,有一天起床,窗外耀眼的阳光让他睁不开眼,我连忙把窗帘拉上,他笑着对我说:“爸爸,我爱你。”当时的我,惊呆了一下,马上又回过神来说:“爸爸也爱你!”
这个4岁的小生命是第一个跟我说“我爱你”这三个字的人。他是我的孩子,是我最爱的人,我没有资格去伤害他!
慢慢的,我开始寻找转变,并努力转变:
一、尊重
这个世界上没有超人、也没有神童,每一个孩子都是普通的生命体。要知道我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多数都是基于成年人的思考,有很多对孩子来说都是苛刻的。想走进孩子的心,不能一味过于苛求,首先要去尊重他,在恰当的时机,采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与之沟通,倾听他的意见,并与之共同探讨。在生活中尽量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
孩子成人之后,彼此亲近的机会就少了,在他未成年的时候,多用一点时间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尊重他,千万不要让呵斥和哭泣成为主流声音,把可能的幸福变成彼此的折磨。切记,世界上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带来最大的伤害,而且长久。
二、朋友
我家的孩子是相对比较顽皮的,我害怕在家里独惯了,到了学校可能都没朋友,现在看来是我有些过分担心了,不过,还是要简单的说一说交朋友。
可能有人认为,小孩子交朋友嘛,无非就是在一起好好玩、别打架,玩得开心就好了。但是我觉得这只不过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而已。朋友对孩子们来说,不只是玩伴这么简单,通过交朋友能更好地树立孩子的自信,而且朋友里包含着“仁义礼智信”等诸多内容。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很优秀,只要你相信自己,并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去做,就一定会和朋友们一起有所收获。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和孩子成为朋友,要知道,在生活中某些特定的范围里,一个朋友的话比师者、长者的话更能对孩子产生影响。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朋友的心你要听听……
所以,放下你家长的姿态,去和孩子成为朋友,并且去和孩子的朋友成为朋友!
三、品性
面对着教育孩子的诸多问题,我最在意的并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孩子的品性修养。
第一,就是要真实。我举个例子:我上高中的时候,有段时间学习成绩超级差,但是在考试的时候,我宁愿接受什么也不会,交白卷,打0分,考完被大家“刮目相看”的一条龙服务。因为我知道,在那个考试抄袭的大环境里,只要我为了虚荣抄袭一次,我就会永久的披上虚假的外衣,同时这也是我宁死不看同学传的英语四级答案,造成千年差一分惨剧的原因。所以,我曾郑重地告诫孩子:只要你认真去学习、运用老师交给你的知识,打多少分爸爸都不会怪你!但如果你抄袭了别人的答案,那么你跟小偷就没有多大区别,偷答案和偷钱都是偷!
我希望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第二,要有侠义心肠,不要恃强凌弱。我们的小男孩终究有一天要变成大丈夫。有那么几次,我发现我的孩子对比较弱小的孩子凶巴巴的大吼大叫。虽然我及时制止了,但我从心里还是很正视这个问题的,从我来讲,我是很讨厌恃强凌弱的。很多家长朋友都经历过,孩子在学校里的打打闹闹、磕磕碰碰,很是操心。因此,我常会对孩子讲,不许欺负比你弱小的同学,不要跟同学打架。其实这种情况每发生一次就输一次,不是孩子输一次,而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输一次,同时也会给家长、老师、孩子带来不小的麻烦。
如果每个家长都教会孩子友爱、帮助别人,将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反之,终将自食其果。
第三,要尊师重道。尊师是传统美德,家长要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让孩子懂得尊师,否则又怎么能将教育进行到底呢?
有几次作业多的时候,我会把老师的话告诉孩子:老师怕你写到晚上太累,可以明天到学校再写,但是爸爸还是希望你能写完,不要让老师失望。结果我懒惰的孩子总是能坚持写完。我要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老师不是凶神恶煞的怪兽,而是严厉与慈爱的化身。我想,那一刻我成功了。
我不盼着这么幼小的孩子立刻就能懂得什么,我希望多年以后当他回首往事,有所感悟。
以上是我的孩子入学一年以来,我对教育孩子的切身感受,有不得当的地方还请批评指正。
第五篇:我的育儿经 (家长)
我的育儿经
六年级二班魏携郎家长
苏晓
我曾经笑着对朋友说:“我的成就感就是别人夸我的孩子”。是的,孩子是我们每一个父母一辈子的财富,孩子是父母理想一定程度上的承载者,父母们把所有的幸福和苦痛交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们十分期待和盼望着孩子有美好的未来。父母可因为孩子快乐而快乐,可因为孩子烦恼而烦恼。孩子一生可能因父母而堕落,也可能因父母而进取。
那么,作为育儿的第一阵地家庭,该如何为孩子创建良好的环境,家长和孩子之间到底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下面就我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大家分享。
第一,父母要身先垂范,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用良好的家风影响孩子。以前,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只是在物质生活上尽量满足孩子,却从未注意过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直到那天,看了女儿的作文,我甚为吃惊,同时也很庆幸。记得那天,闲来无事,我随手翻开女儿的作文本,一篇《妈妈变了》的文章吸引了我,我迅速读了起来,“„„以前的妈妈乌黑光滑的头发而现在成了打着卷的黄发,以前妈妈每个晚上,在灯下不是批改作业就是一边看书一边摘抄,而现在不是网购就是聊天„„妈妈,我多么希望你能回到以前!……那个勤劳,酷爱读书的妈妈那去了„„”。
读着女儿的作文,我的眼前瞬间浮现出往日的情景:溶溶的灯光下,孩子们在桌旁认真地做作业,一边是专心读报的先生,一边是醉心阅读的我,那静谧的时刻只听见刷刷的写字声和偶尔哗啦一声的翻书声……。其实,实话说,这美好的环境并不是我有意而为之,那时吃住在学校,我又一直爱读书,但没想到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放下孩子的作文,我反省自己,常常抱怨孩子写作业慢,而我呢?从那以后,收拾完家务,我总会拿本书,坐在孩子旁边……
第二,为人之父母,千万不要往孩子的伤口上撒盐,更不能当着别人面说自己的孩子很笨。父母气急败坏地责骂孩子,会让孩子无地自容,妄自菲薄,不知所措。“你看看人家谁谁谁!”或许这是家长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了,而这样的话恰恰是孩子最讨厌的一句话,这句话最容易让孩子失去自信心。
记得一次中期考试结束了,儿子考得不理想而女儿却得了满分,我随口对儿子说:“你看你姐!”当时儿子的头一下子低下了,脸红到了耳朵根,我没太在意。可在后来,我越来越发现,我和女儿谈论数学题时,以往健谈的儿子却不啃声了,而且以往总是先写完数学作业再写语文作业,可现在恰好相反。本来我是想激一激他,却不想伤害了孩子,适得其反。假如我当时拍拍儿子的肩,“一次小失误,只要会就行了!”他肯定又会滔滔不绝的给我讲解那些题出错的原因。
第三,严父慈母,这是先辈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表述得最简单而又最朴素的观点。恨铁不成钢,是可怜天下父母们的心灵的写照,但用拔苗助长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是不应该提倡的,那样更多的是伤害孩子,我们应改恨铁不成钢为炼铁成钢。作为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及时、适度、准确。当然父母也应该是孩子的益友。朋友的关系是平等而又友爱的,也是相互尊重的。平时,孩子们有时会给我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这个星期天,女儿说:“妈妈,该回老家了!为奶奶洗头发的时间到了!”我说:“采纳!”当然,很多时候为了游戏的输赢,我们会唇枪舌战……,走进孩子的世界,其乐融融。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讲道理、教方法开始,自己从认知上不断提高,了解孩子,因材施教,发挥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动性;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成长,向着共同的美好目标前进,向行家靠拢,向榜样看齐;在交流、总结、探索中不断提高,实现让我们孩子成才的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