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专题

时间:2019-05-15 05:3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关系史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关系史专题》。

第一篇:国际关系史专题

国际关系史专题

国际关系主要指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当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世界越来越联系为一体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才开始出现。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2.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3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本专题包括1、2两种类型。第3种类型另外组成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一、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发展史

1.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为夺取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先后同西班牙、荷兰、法国多次交战,最终确立了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

主要内容有:

(1)早期殖民斗争:主要表现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在早期殖民扩张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目的是争夺殖民霸权。

(2)法国与其他欧洲列强的关系:时间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主要表现为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及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主要目的是争夺欧洲霸权以及恢复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3)主要是克里米亚战争及德国统一中与邻国的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是英法与俄国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殖民战争;普法战争以色当战役为界,之前法国是非正义的侵略性战争,普是为完成统一的正义战争,之后性质变化。(全面把握普法战争的影响)在欧洲以外,欧美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又勾结起来,英、法联合出兵,充当元凶,俄、美充当帮凶,共同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美洲,在拉美独立战争基本胜利后,欧洲列强想乘机填补西、葡留下的殖民空缺,俄国还加紧向阿拉斯加扩张。美国竭力阻止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包含着“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原则的“门罗主义”在这一背景下出台,排斥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美国甚至还从欧洲列强手中攫取其在美洲的殖民地:1846年从英国手中得到俄勒冈,1867年从俄手中廉价购得阿拉斯加。

2.19世纪晚期至一战

列强的关系即斗争又勾结,以斗争为主。

主要内容:随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之间围绕着重新瓜分世界,进行了愈演愈烈的斗争,列强之间形成三对主要矛盾,并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终于导致了一战的爆发。除此之外,还有因争夺我国东北领土而发生的三国干涉还辽、第一场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美西战争、为争夺我国东北的日俄战争。另外:帝国主义国家的勾结协调有: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的形成,以美国“门户开放”为基础的共同宰割中国同盟形成、三国干涉还辽。他们的勾结恰恰反映矛盾尖锐。

3、两次大战期间

主要内容:(1)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由协约国干涉苏俄到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基本上是和平共处。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亚太地区的利益关系,世界局势趋向平稳。

(3)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使30年代主要矛盾演变为法西斯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之间的矛盾。但由于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和苏联从自己的安全出发,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最终未能遏制战争爆发。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不同制度的国家形成合作)

4、二战后至今

主要内容: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霸、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和主要国际形势。

二、主要认识

1、国际关系是人类历史最为复杂的一页,整个国际关系史实际上是一部冲突、合作并存与交替、相互促进与转换的历史。其主线包括三个方面──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对外政策)、国际格局的演变、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

2、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变换多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两个方面:(1)利益。在国际关系中,民族与国家的利益总是放在第一位的,它决定着外交的方向。(2)实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根源,实力是外交的后盾,国际关系大多情况下体现的是强权政治。

三、专题梳理

1、各时期国际关系总体特征、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简表

时期 总体特征 主要矛盾变化

16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 国际关系的中心在欧洲;

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从英西、英荷矛盾──英法矛盾

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中期 国际关系的中心仍在欧洲;

列强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 从英法矛盾──英俄矛盾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19-1945 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

先是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和平发展,继而30年代的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从英美矛盾──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之间的矛盾。

1945-从两个阵营到三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2、世界格局的变化

维也纳体系(略)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需要建立一个国际新秩序。(分赃、反苏)

(2)实质:帝国主义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3)内容:

(4)维护机构:国际联盟(宗旨、实质、地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联合国的成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瓦解:

凯末尔土耳其革命最早冲击凡尔赛体系,废除《色佛尔条约》签订《洛桑和约》,在凡尔赛体系打开一个缺口。

1935年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军,1936年德军开进莱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

1939年德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雅尔塔体系:

形成背景: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内容:(1)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

(2)重新确定欧亚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占领区的疆界

(3)建立联合国

评价:积极:倡导和平、民主原则;消极:实质是美苏根据自己战略需要的两分天下 演变:(1)50年代中期形成两极格局

(2)5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形成美苏争霸(形成、三个阶段、对中国的态度)

(3)解体: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

多极化格局:

形成原因:根源于经济多极化趋势;直接因素在于苏联解体。

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

(1)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格局交替的过程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

(2)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斗争的焦点: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3)当今世界格局表现为支配力量是一超多强(五个国家),多极化是趋势。

(4)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个体系比较:

背景:①这三个体系都在战争之后建立起来。维也纳体系在拿破仑帝国战争失败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后。②都是战胜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形成。维也纳体系通过维也纳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体系通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

目的:都是战胜国中的大国、强国寻求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和平。

内容:①从体系的建立者来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者除英国外,都是封建国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者是帝国主义列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者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英。②从具体条款看,都反映了大国的利益。维也纳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俄、普、奥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法、美等国,雅尔塔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美、苏等。③都有维护体系的国际组织。维也纳体系是“神圣同盟”“四国同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国际联盟;雅尔塔体系是联合国。④从格局看,前两个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的两极格局。⑤从范围看,维也纳体系主要限于欧洲,后两者带有全球性。

瓦解的原因: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激化可了大小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在一系列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瓦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大小国家之间的矛盾,德、意、日都对这一体系不满,随着德国重新的崛起,三国联合起来打破了这一体系。雅尔塔体系使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处于“冷战”对峙状态,由于苏联的瓦解而结束了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

评价:(1)三者都具有进步性,但大小不一。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局面;国际联盟的建立,初步克服了世界的无政府状态,为联合国的工作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在~定程度上承认了民族自决。雅尔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的原则,表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只要相互尊重,愿意合作,可以和平共处,使世界顺利地实现了由战争向和平构转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出现。

(2)都有负面甚至反动作用。维也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一种

历史的反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掠夺分赃,激化了各种矛盾,很快导致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在此体系下的和平只是20年的休战。雅尔塔体系造成了北约、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大战危险的根源,这一体系下美、苏凭实力重划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

规律性认识:

首先: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增长以及对比的变化。

其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第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3、主要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对外政策

(1)国际组织

军事组织:反法同盟、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北约和华约(双重性)

政治组织:国联、联合国、欧盟(双重性)

经济组织:欧共体、亚太经合组织、欧佩克、WTO

(2)国际会议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

反法西斯会议:共产国际七大、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东京审判、纽沦堡审判。

反霸权主义:亚非会议

(3)对外政策

英国的“势力均衡”政策:

指英国为维护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持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牵制的关系,防止他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为此,英国在很长时间内不与欧洲大陆的国家结盟,所谓“光荣孤立”。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由于英德矛盾尖锐,英国放弃“孤立”,转而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共同对付德国,以维持“势力均衡”。

美国的霸权政策:

(1)19世纪直至一战前,扩张的重点在拉丁美洲,先后推行门罗主义、泛美主义、大棒政策、金元外交。

(2)一战后开始向世界各地扩张势力,先后推行金元外交,中立政策(不同时期政策演变)等。

(3)20世纪前期,把向中国扩张作为重点,先后推行门户开放,扶蒋反共等政策。

(4)二战以后确立了全球战略,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先后出笼了冷战政策、尼克松主义、里根主义等战略。

日本的“大陆政策”:

明治年间确立下来,以“征韩侵华”为核心,逐步由日本列岛向亚洲大陆发展势力,进而征服世界的政策。为实施此政策,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发动日俄战争、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山东并签定二十一条;后来1927年“田中奏折”,明确提出占领中国东北,九一八事件后达到目的;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制定“国策基准”,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具体实施,1941年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使美日矛盾激化;二战中,日本法西斯战败,大陆政策破灭。

绥靖政策

含义:绥靖政策是二战前30年代英、法、美等国推行的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

原因: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根源

(1)英法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不敢同德、意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2)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极力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论调。

(3)30年代的危机使英法两国的政局动荡,不得脱身。

(4)英法对弱小国家存有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本能的仇视希特勒的宣传造成惟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绥靖政策对于英国来说是“势力均衡”政策的特殊体现。对美国来说,中立法实质上是美国式的绥靖政策。

总之,牺牲弱小国家维护自身利益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

实质:避战求和,牺牲弱小甚至盟国利益、纵容侵略、祸水东引。

主要推行者:英、法、美

主要形式: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及国联名不副实的制裁等。

主要表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联未制裁日本,主张把中国东北变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未对意禁运石油等重要物资,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继续供意大利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向双方运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意大利;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德意援助叛军,公开武装干涉。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禁止西班牙内战双方购买的武器过境,但对德意向佛朗哥提供武器听之任之。美国继续实行中立法;1938年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企图祸水东引,绥靖政策达到顶点;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的“奇怪战争”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危害: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使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受挫,暴露了西方大国的软弱,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因素

国际关系的特点受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各国制定和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是由国际国内的各方面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有:

(1)各国的历史传统。各国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自己的特色。近代中期,俄国、日本、德国的积极扩张政策与他们的军国主义、封建主义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2)各国的国家实力。各国国家实力的变化必然引起各国国家利益的变化,为此,必然调整外交政策。19世纪末德国的扩张政策、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都是他们国家势力膨胀的结果。

(3)各国的国家利益。谋求国家利益是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国家利益的有无、得失、大小,决定着外交政策的走向。

(4)各国的意思形态。一国的意识形态反映这个国家的社会需求,影响到其外交政策的制定。极端的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是负面的,正常的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5)各国的国内斗争。在近代民主制度下,使得对外政策的制定带有党派斗争的色彩。

4、大国双边及多边关系

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始终围绕大国关系的演变而变化,竞争、冲突、勾结、合作构成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内容。

①英法关系。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后打败了法国。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在克里木战争中打败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缔结协约,共同对德。一战后,英法在西线对德作战。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主张削弱德国,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

手欧洲事务。20年代,在赔款和安全问题上,英国采取了一些不利于法国而有利于德国的行动。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都采取了绥靖政策。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战后,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60年代以后,两国先后成为欧共体成员,经济利益趋向一致,90年代共建欧盟。

②法德关系。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助世纪初,法国同德国均加强了军备竞赛。一战爆发后,法英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巴黎和会后,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巴黎和会后,法国成为严格限制德国的凡尔赛和约的维护派。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二战初期,法国沦亡。后来法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1945年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并加入北约组织。1967年,法国与联邦德国共建欧共体,在经济上建立伙伴关系。90年代共建欧盟。

③英德关系。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始终联合普奥反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0世纪初,英国同德国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一战爆发后,英法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30年代,英国对法西斯德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二战爆发后,英军在亚、非、欧同德国作战。60年代中期,与西德共同加入欧共体。

④英美关系。1783年,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引起英国不满。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政策,首先得到英国承认。一战后期,美国参战企图同英、法等国争夺战利品。一战后,英美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美在武装干涉苏俄、德国赔款问题和绥靖政策等方面态度相近。二战爆发后,英美协调行动。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排斥英国势力,并形成了事实上的主从关系。

⑤美日关系。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20世纪初,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比较突出。一战期间,日美在侵略中国问题上一度达到妥协。一战后初期,美国加紧在东亚和太平洋的争夺,美日矛盾尖锐起来。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美支持蒋介石抵抗日本侵略。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后又极力扶植日本。在日本经济重新崛起后,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趋势增强,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⑥美苏关系。十月革命后,美国武装干涉苏俄。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表示援助苏联,美苏走上战时合作道路。二战后期,苏、美首脑讨论协同打败法西斯和战后合作问题。战后初期,美苏同盟破裂。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苏联则以华约组织相对抗。50年代中后期,出现苏美争霸。70年代,美国转入战略防御,尼克松强调以谈判代替对抗。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重新采取强硬政策。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和苏美争霸的局面结束。

5、近现代国际关系的中国

自从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闭关锁国的门户后,中国便被动地进入近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但是,直到20世纪初期,作为落后国家,一直是列强瓜分、掠夺、欺凌对象,毫无国际地位可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取得了战胜国地位,但是由于是弱国,根本无法保障自己的国际权益。即使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列强放弃在中国特权后,中国的主权仍然受到侵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始在国际舞台上产生强大的影响。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国际会议、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等都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0世纪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国际关系史》参考书目

阅读书目

[1].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0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

[2].(英)巴里·布赞.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北京:求实出版社,1998

[4].(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信强、何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刘金质.冷战史(上、中、下三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约翰·伊肯伯里主编.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美)罗伯特·吉尔平.杨宇光等译.全球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美)托马斯·弗里德曼.黄其祥等译.直面全球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

[16].(美)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7].陶文钊.中美关系史(全三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72年

[19].列宁.列宁选集(1-2).人民出版社,1972年

[20].胡莹.地理空间与全球霸权.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22].(加)卡列维·霍尔斯蒂.和平与战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阅读期刊

《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世界经济与政治》,《美国研究》、《欧洲研究》、《日本学刊》、《德国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国际问题研究》 学习网站

http://.cn/ http:///

第三篇:国际关系史论文

盐城师范学院课程论文

浅析文革背景下的中、苏、美三国外交关系

【摘要】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初,中国经历了十年文革,社会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其中也取得了一些卓越的成就,包括外交关系上与多国建交,特别是与当时美苏争霸中的美国进行建交,中美邦交恢复正常化,而此时中苏关系则由之前的亲密紧跟转而出现裂缝,冲突不断加剧,三国外交关系错综复杂,联系紧密。本文试以文革的背景来研究这一时期三国的外交关系的演变,希望有所收获。

【关键词】中苏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文化大革命

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研究,过去主要是以冷战为背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讨的:一是美国国力相对下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而急需联华制苏;二是中苏关系彻底破裂走向对抗,苏联的强大威胁使中国不得不考虑改善对美关系以维和国家安全形势。这两点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当时中国正处在文革时期,而这两者又正好是处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前后,故本文试从文革这一角度,来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希望有所收获。

文革发生前,中苏关系已经走向破裂,在分析文革爆发原因时,中苏关系的破裂被认为是文革发生的一个导火索。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做了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并提出“通过议会”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中共认为借反对“个人崇拜”而全盘否定斯大林是错误的。对和平时期如何过渡和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成为中苏两党产生分歧的两个核心问题。

1958年赫鲁晓夫提出中苏在我国沿海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对于所属权的问题双方闹的很不愉快。同年8月,中共炮击金门马祖。赫鲁晓夫访美后谴责中国。1959年中印在边界发生武装冲突,苏联公开袒护印度,并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和贷款。中苏矛盾进一步激化。

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苏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公开论战,双方在报纸电台杂志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进行辩论。中国方面1964年7月发表的《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编辑部的第九篇论战系列文章《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扩大了攻击苏联领袖的范围。四个月后,赫鲁晓夫下台,周恩来赴莫斯科希望能够改善关系,但苏联方面仍旧维持的是强硬路线,这种强硬预示了苏方对中国的激烈对抗,不是莫斯科领导层更换所能改变的,将长期影响对华政策。

苏联对于斯大林的全盘否定,以及赫鲁晓夫的言论和他的下台让毛泽东意识到自己身处在危机中,他意识到中国也有可能发生在苏联身上发生的事情,加上

盐城师范学院课程论文

之前大跃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彭德怀等人对自己政策的批判让毛泽东觉得党内右倾主义抬头,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因此他决心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肃清党内队伍,防止中国走上苏联的老路。

“文革”核心宗旨是“反修防修”,而苏联被认定为修正主义最典型的代表,故必须与之断绝友好关系,并敌视对抗,从而牢固文革的理论基础。两党两国自此几乎断绝了正式往来。

1969年3月中苏珍宝岛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发生后,4月1日中共九大在北京召开,由林彪在经同毛泽东讨论确定的政治报告中宣称“一个反对美帝、苏修的历史新时期已经开始。”中国同美帝、苏修划清了界限。“号召:所有受到美帝、苏修侵略、控制、干涉和欺负的国家和人民联合起来,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打倒我们共同的敌人。”中苏关系进入战争的边缘,又向美国发出信息:苏联和美国对中国构成了同等威胁,而事实上苏联被视为更主要的敌人;中国不会主动在印支战场上挑起对美国的战争。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针对苏联的战备高潮。”

经历了文革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为了捍卫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全国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文化大革命,全国都处在革命的热潮中,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人力、物力、经济等损失不计其数。这就导致了这样的一种局面:前期中苏关系恶劣,中国企图改善两国关系但苏方强硬拒绝,而到了文革时期,苏联即使是出于国际战略的考虑企图改善双方关系,却变成了中国的强硬拒绝且抗战到底。这主要是由于中苏关系的改善,一则无法向正身处“文革”“反修防修”的狂热政治气氛中的国人交代,二则危及“文革”的正当性—若与时为“修正主义”的典型—苏联和好,就将使以“反修防修”为根本宗旨的“文革”严重失去说服力。故此时中苏关系破镜重圆显得根本不可能。面临苏联近在咫尺的严峻威胁,中国只能选择亲近美国,打破中美关系二十余年的坚冰,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必要性。

1970年9月,毛主席在同斯诺谈话时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当作旅行者也行,当作总统来谈也行。总而言之,都行。”次年,中方便积极热情的配合基辛格秘密访华商讨尼克松访华事宜。从美国方面来说,美苏争霸它处于守势,想要取得突破就必须要有所改变。而当时恢复了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同亚非拉各国关系融洽,成为了第三世界领袖的中国,就成了它“结盟”的首选对象,既可以拉拢中国更好地抑制苏联,还可以 2

盐城师范学院课程论文

通过中国这一跳板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提升自己的外交实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文革”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前提条件。其实,“文革”还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提供了部分重要的可能性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林彪集团的倒台。

林彪及其同党是不赞成同美国缓和关系的,更不用说恢复正常化的两国关系了。“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说:‘有一伙反动分子反对我们和你们搞好关系,结果,他们乘飞机逃到国外去了’。这就十分明显的表明了林彪对中美关系正常化持反对态度。基辛格访华后,军方只有叶剑英到机场迎接基辛格。1971年建军节上,总参谋长黄永胜对美猛烈抨击,说美苏一样威胁中国,这表明林彪的同党也持反对态度。可想而知,若不是林彪反革命集团在文革中的倒台,中美邦交正常化可能还没有这么迅速、顺利,必然会遭到林彪集团的阻挠和反对。同时,林彪集团的倒台还提高增强了党内主张联美制苏的温和稳健力量的地位,如: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大批老干部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或位居更为重要的领导岗位,客观上也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重要的人事保障。

此后,中美之间通过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等系列外交活动,终于在1972年2月28日,两国在上海签订《上海公报》,奠定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至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综上所述,通过文革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去分析会发现,如果少了文革这一特殊的背景,中美关系很难在当时向正常化发展。实际上是,中苏关系的破裂是文革的发生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而文革的发生则导致了中苏关系缓和的可能性的彻底破灭,而中苏关系缓和的不可能性则推动中国走向和美国关系的缓和。一环套着一环,三者关系紧密,缺一不可,少了中间任何一环中美关系在当时都不可能走向正常化。

最后套用一句外交上的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美关系正常化正是在双方利益的共同要求而促成了。从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角度看,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只是没有中苏关系的破裂,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洗礼的,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化的步伐也许就不会那么快,也许也就不会留下“小球转动大球”的外交美谈了。

以上就是我关于国际关系史的论文,不足之处,希望老师予以指出,谢谢!

第四篇:国际关系史论文

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题目: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2级外国语学院 英语十班 赵莉雯

摘要:现当代国际关系复杂多变,造成各国关系的缓和跟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源还是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行为体,因此每个国家都会从自己的国家利益作为对外关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总是千方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本文将对中国与日本、美国的国家关系的变化等进行研究,进一步阐述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 外交政策

同盟

一、国家利益直接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的和舰只的损失加速了美国的参战。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并没有参战,而是进行军工经济,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对之后的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德国的潜艇战侵犯了美国的安全利益,从而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全球通史》下 2006年版

P657

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03年,美国伊拉克发动战争。当时美国政府提出了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消除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减少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促进伊拉克和周围地区的民主。其实国际上都清楚美国更主要的动机在于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伊拉克蕴藏石油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美国首先想通过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然后控制伊拉克甚至中东的石油,促进美国军工的发展。以此获得经济利益。再次通过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起到威慑作用,达到其政治利益。

二、国家利益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方针与原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其中“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因为当时中国依附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而当时的国际关系是两极对峙,美国与苏联的对抗。因此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中国,并在经济上鼓励、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包围中国。但是20世纪70 年代,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对华关系方面采取了一次额放宽措施。如: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行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20年的禁制美中贸易的法令等。

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 08 卷(1949-1959)p13

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这些措施所包含的信息,加上在这之前尼克松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赛斯库的渠道向中国传递的谋求美中接近的信息,得到了中国方面的积极响应。3中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防和外交上取的了突出的成就。与亚非拉等地区的二十多个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而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中国的顾忌地位。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综合国力不断增、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国家,在当时两极格局下,和谁关系和好,都会打破两极格局的实力平衡的倾向。这样,在美苏争霸中出于守势的美国为了牵制苏联,开始向中国伸出橄榄枝,来改善中美关系。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缓和可以牵制和对付苏联。苏联陈兵中苏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而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和保守倾向很明显,已经不是中国主要威胁,可见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和对付苏联的威胁都是有利的。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促使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

三、相同国家利益与同盟的确立

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 10 卷(1970-1979)p344

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战后以来,由于战略利益的驱使,美国选择日本作为远东的核心盟国。冷战后,助于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加强了4美日同盟关系。在二战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么恩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

5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名族的事业一样。”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也因内部不和而走向分裂,并在两三年内便为时常像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替代。6 国家利益的变化决定了国家之间的联盟和紧张。

四、小结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由于各国都以本国利益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因而形成了国家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即国家之间既存在共同的利益,又存在对立的利益。

高兰 《冷战后美日同盟的强化与中美日关系的互动发展——从战略思想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 上海社会科学院 亚太研究所 5 W.S.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Grand Alliance(Houghton Mifflin 出版社,1950),p.373 6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全球通史》下2006年版 p.750

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对本国国家利益的追求不仅不会损害另一个国家对其国家利益的追求,反而有利于另一个国家对其国家利益的追求,因而,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在利益对立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对本国利益的追求必然损害另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因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如领土纠纷、资源分配、贸易争端。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的利益,处理国家间的矛盾,以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国际关系史(历史)[模版]

第二章西方的强盛和近代国际关系的肇始

名词解释:

1、掷出窗外事件:是指1618年布拉格发生的新教徒 起义事件。波西米亚于1526年并于神圣罗马帝国,介于其经济和政治的双重优越性,使皇帝马特亚力图保持天主教势力在波希米亚的统治地位。1618年波希米亚王位空缺,马特亚便安置狂热的天主教徒费迪南公爵担任国王,引起波希米亚贵族的不满。特别是费迪南任国王后,大肆反对宗教改革运动,残酷迫害新教徒。1618年5月23日,愤怒的布拉格新教贵族和群众手持铁棍,长矛,齐声呐喊冲入王宫,按照布拉格古老传统将费迪南派遣的两名天主教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掷出窗外。“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2、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是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同帝国境内德意志新教诸侯缔结的和约。1555年在奥格斯堡签订。它是在查理五世长期镇压新教,新教诸侯发起反抗的背景下,经长期谈判而缔结的。主要内容:帝国各邦均不得以宗教理由挑起战争;承认路德教和天主教的信仰自由,两者平等,有同等权力;根据“教随国定”原则,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决定本人及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等等。和约结束了天主教在德意志一统的局面,是路德新教与天主教在德意志平等存在的法律依据,德意志诸侯通过和约扩大了政治和宗教权势,侯国分立体制进一步巩固。

3、七年战争:是指1756—1763年间,英法争夺殖民地和商业霸权,以及普奥争夺中欧霸权而引发的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奥地利战争后签订的《亚琛条约》不仅没有解决英法间和普奥的矛盾,反而添加了许多的矛盾。于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双方发生了混战,即“七年战争”。战争以1763年签订的《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为终结。这次战争波及整个欧洲,影响深远: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冲突和争霸更加激烈。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使俄国在东北欧事务中起决定性作用。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七年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4、条顿骑士团:是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1189—1192)来自德意志地区的骑士多次获赠土地和城堡,并逐渐在耶路撒冷地区形成势力的背景下,于1198年3月5日条顿骑士团成立于阿卡(今巴基斯坦境内)。其后一直以阿卡为总部至1291年。它的早期成员全来自德意志民族,骑士团屈服波兰后被迫接受波兰人和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一起并称“三大骑士团”。条顿骑士团的口号是“帮助、救治、守卫”条顿骑士团参加了多次战争,并于1285年征服普鲁士地区。但于1410年,骑士团与波兰—立 陶宛联盟进行斗争,失败后逐渐衰亡。

简答:为什么说《威斯特法利亚和约》是近代国际关系史形成的标志?

《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的签订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首先,它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以及战后情况处理的先例。和约把提请仲裁或者和谈作为解决争端的优先体制,反对首先使用武力。其次,和约确立了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是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在其后长达几百年里,依然是解决各国矛盾和冲突的基本原则。而且王权原则的确立为近代国际法创立奠定了基石。第三,和约废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统治西欧国家的神权政治体制,打破了西欧帝国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把国际法从神权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近代国际关系产生的起点。最后,和约缔结后,常驻外交代表机构制度走向确立。

总之《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结束了全欧规模的三十年战争,而且使欧洲大陆形成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产生了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体系—威斯特法利亚体系。威斯特法利亚体系虽然更多展现的是欧洲的国际秩序,但它所确立的一些原则都是全球性现代化国际关系原则。因此《威斯特法利亚和约》是国际关系史的一个划时代事件,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简述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

基本内容:维也纳会议期间所达成的一系列宣言决议加上会前与会后达成的一些相关协议就构成了一个对欧洲影响达半个多世界的完整的国际关系体系—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文件:1814年3月的《肖蒙条约》;1814年5月的《第一次巴黎和约》;1815年6月《最后议定书》;1815年9月《神圣同盟条约》;1815年11月《跌日巴黎和约》和《四国同盟条约》在军事上的保证就构成了“国际关系原则+保障体制=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经典完整模式。维也纳体系不仅仅是一种体系和格局,而且还是一种初级形态的国际秩序也是当时欧洲政治家们尝试建立某种国际新秩序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来看,确立了“正统主义”和“领土补偿”原则。(2)从保障这些原则实施的机制看,建立了“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以及1818年9月的亚琛会议中法国加入形成的“五国同盟”欧洲协调得到加强,定期举行国际会议,商讨有关共同利益的磋商机制。(3)从力量框架来看,形成五国共同支配的欧洲国际关系。

下载国际关系史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关系史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国际关系史论文

    当代国际关系史 ——浅谈我国与日本关系 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的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纵观种种国际关系,从一开......

    国际关系史论文大全

    学院:政法学院 姓名:廖德来 学号:1014503224 班级:10思政(2)班 20世纪80到90年代苏联改革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摘要 20世纪80到90年代,针对苏联的改革,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以及对人类文明和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 。战争分五个阶段。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

    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

    1648—1918欧洲军事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 “均势”思想是统领近代欧洲史的灵魂支柱。它欧洲史上的大国所推崇和坚守,它曾带给欧洲百年的和平,留给欧洲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兴起的稳定......

    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

    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 海洋力量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摘要:蔚蓝的深海激流澎湃,里面隐藏着诸多帝国发展的兴衰史。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海洋霸权的争夺从未消停过,海洋不仅是我们资源的丰......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大全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Post-Wa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32 4、学 分:2 5......

    国际关系史真题集

    国际关系史历年真题 1990 年国际关系史 1、试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2、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试述第二次世界大......

    学习习近平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国际关系史的心得体会 在这学期中,我们集中学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涉猎,我对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