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考察》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05:3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考察》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考察》读后感》。

第一篇:《对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考察》读后感

《对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考察》读后感

读《对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考察——来自昆山的报告》,文章主要就“苏南模式”对昆山乡镇企业的改制情况作了一次比较详细的调查。调查中,作者就很多问题进行了调查,并谈了许多现实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就乡镇企业改革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是在乡镇企业改革中政府的角色问题。在改革前,我们的众多乡镇企业是政企不分的,但是在进入市场经济后,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效率低下、管理问题等等,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往往竞争力低下。政府在乡镇企业管理中,不是宏观调节,而是微观干预,管的过死、过多。改制的初始阶段,政府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当改制全面推开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后,政府的作用将转到重点对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的监管上;最后,改革将改到政府头上,当企业按新的体制和机制运行后,政府机关的设置将随之调整。彻底放手后,政府应该扮演宏观调控者的角色,该自己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该自己管的一定不去管。政府应该去更多的关注民生的问题上去,如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环保问题,公益事业等等。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应该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需要的关系才对,这才是正常的、良性的、健康的政企关系。

二是关于在乡镇企业改革中企业经营者的问题。在改制前,企业的经营者多是政府任命的,计划是上面下达的,工作是相对不复杂的。而在改制后,会面临众多的考验,特别是在管理问题上的考验。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如何选拔出能够胜任的经营管理者的确是一个难题。昆山的做法有它的好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优先选用原法人代表,熟悉销售渠道,熟悉各方面的关系,可以防止应收帐款、存贷等流动资产的流失,但是在面临众多的管理问题,它是不是有能力去应对,这是个问题。毕竟现在不同以往了,有政府撑腰。

三是关于在乡镇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企业相关配套措施的问题。乡镇企业改革的确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乡镇企业的改革光靠改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搞好企业内部的相关配套措施的改革,如人事制度的改革、分配制度的改革等等。企业改制后,应该特别重视维护职工的权益。企业不仅要活,还要有凝聚力。因此企业必须自觉地将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统筹等纳入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工会在新企业制度下的实质性作用,如建立职工持股会,工资由工会出面与经营者集体谈判等等。

四是关于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无人对企业资产真正负责的状况,把企业的盛衰和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捆在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昆山的调查来看,对于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有效地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划清了政府与企业的界限,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五是关于苏南模式问题。众所周知,苏南模式是以政府推动、乡镇企业以及集体经济性质为特征的。在特定历史阶段,政府推动对

苏南乡镇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政府推动,使社会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迅速形成生产力;政府推动,使各业之间保持了一种稳定的协调关系,使从事各业的人员的报酬得到了兼顾,农业没有萎缩;政府推动,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方面办成一些大事,促进了社区繁荣。苏南模式是我国原有乡镇企业的一种典型代表,对其进行改革,对于我国其他地方乡镇企业改制问题能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第二篇:乡镇企业走在改制十字路口

“目前全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既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开始步入低谷,但也并非蓬勃兴盛,渐入佳境。事实上,经历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股份合作制等令人瞩目的经济模式的探索之后,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趋缓,并且转向体制创新、质量提高的轨道。截至目前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乡镇企业转制为股份制或民营制的已达95%。”这是国家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卢永军近日在甘肃酒泉参加2004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的信息。

乡镇企业仍有生命力

目前,乡镇企业占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例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

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头已经减缓,但并不意味着其已进入衰退阶段。事实上,乡镇企业正期待着一种素质和效益上的综合提高。目前,在我国西部的一些城镇,乡镇企业的发展趋势看好,例如:根据统计,去年是甘肃乡镇企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乡镇企业项目建设投资到位资金最多的一年。全省乡镇企业达到25.5万个,完成增加值278.6亿元,增长18.1%。

而来自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全国乡镇企业改制率已达95%。其中70%以上改制为个体私营,另外有不到25%的企业改制为股份制。

卢永军还提到这样一个事实,国家在实施“抓大放小”,即国有企业有步骤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过程中,不少国企的股份被乡镇企业收购了,所以国有企业改制的结果是扩大了乡镇企业的数量。可见,乡镇企业仍有着存在的生命力。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

卢永军回顾了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他认为,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历程中,乡镇企业是先驱。这是一个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所公认的结论。

改革开放之后,乡镇企业应运而迅速发展。后来,就出现了所谓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最初是从江苏南部一些集体资金比较雄厚的公社、大队起步的。他们以集体积累的资金办企业,因为有政府支持,依靠银行贷款,因此规模较大。与苏南模式截然不同的是,温州一带集体经济力量比较薄弱,但由于地处东南沿海,交通发达,与外界接触很多,民间多有经商倾向,最重要的一点,这里有很雄厚的手工业基础,因此,从最初一家一户“起家”的纽扣、皮鞋、打火机作坊,到几家几户联手而成的私营企业,构成了我国最初的典型的市场经济雏形。它的产权非常明晰,利益机制非常紧密,用银行贷款较少,主要出自于自发的经济活力。

这两种经济模式的产生都是由当时我国特殊的经济条件所决定,但决不是一成不变的。经济模式的发展都必须根据市场竞争的要求而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温州模式逐渐反映出其固有的缺陷,从它自身的发展来说,也需要一种完善和规范。

股份制和民营制改造

于是,温州率先试点搞起了“股份合作制”。这也是一种当时政策体制下的特殊产物。国外的股份制是一股一票,而合作制则是一人一票,按理来说是不相融合的两种经济模式,而中国的乡镇企业则将此二者融合到一起,创立了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组织”。但因为它最终没能解决是以股来决策还是以人来决策的问题,于是,发展到一定程度,股份合作制又开始分化。一种是转向正规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另一种则退回到个体私营经济。事实上,这两种趋向正是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要求,即转向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

而苏南模式也出现了不适应性,首先,它产权不明晰;其次,企业发展好坏与个人经济利益不挂钩,因此缺乏最终的发展动力。苏南模式最终也与温州模式殊途同归,走向股份制和民营制改造。

乡镇企业未到“退出”时

卢永军反对将乡镇企业与中小企业混为一谈,他认为,国际上有中小企业的概念,但乡镇企业是我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不可混为一谈。乡镇企业原来的定义是,农民投资为主体,或农村集体投资为主体,以吸收农民就业为主,主要办在农村或小城镇,同时承担一定支农义务的企业。但现在有些人认为,目前一些乡镇企业的规模不比国有大企业差,为什么还要叫乡镇企业,不如取消这一概念,与国际接轨,都叫中小企业。

事实上,我国乡镇企业的存在是以二元城乡结构的存在为基础的,只有消灭了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乡镇企业才可能最终完成其历史使命。

卢永军说,其它国家不存在乡镇企业的概念,是因为它们不像我国那样长期存在二元城乡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就是在农村搞农业,在城市搞工业,搞二、三产业,但一部分农民最先在农村发展二、三产业作为种养业的补充,成为连接城乡、地区、工农的一条纽带。这是一个不能逾越的历史阶段,只有消灭了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乡镇企业才可能最终完成其历史使命。

第三篇:对乡镇企业的心得体会

个人心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个人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只有三天,但获益匪浅。

这次实践活动主要是调查城镇企业的发展,通过走访参观、与负责人交流沟通、并亲身实践等实践形式展开。

第一天主要是参观了服装厂车间、仓库、宿舍、食堂等各个部门及运作情况,其余两天进行了亲自实践,与员工一起做裁剪,一起打包装,并进行验活„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很多道理。首先,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懂得了钱的来之不易,更加体会到父母亲的不容易,从今以后,一定不能再浪费,懂得利用好父母的每一分血汗钱,并孝顺父母。

再者,企业发展确实很迅速,短短几年,从几十人的小工厂发展到了几百人的企业,并不断接手李宁等名牌服装的制作,不管是规模技术还是工人工资待遇都还算是令人满意的。

最重要的,我更加了解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好的方面:有一批技术先进的工人作为后盾,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并采用流水线的方式作业,质量过关,利润丰厚,员工工资安全有保证

不好的方面:宿舍食堂的环境较差,工人年龄参差不齐,工作有快有慢,并且还有很多童工,工作时间太长(一天11小时)

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很多乡镇企业正在与世界接轨,正朝着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总之,乡镇企业还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

第四篇:赴苏南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赴苏南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陈勇

市委、市政府:

2月10日到15日,我与县大班子有关同志和各镇(办)党委书记、县直有关部门和部分骨干企业负责人一行共人,赴江苏省常州市、江阴市、武进区、无锡市、苏州工业园及江西省景德镇市进行学习考察,重点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理念,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经验和做法,谋划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所到之处,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热情接待,对考察活动做出了周到安排。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学,感受很深,启发很大,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学到了经验,更加坚定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现就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参观地区的基本情况

一是经济综合实力强。

二是科学发展理念新。

三是发展速度快后劲足。

四是发展质量好。

五是产业支撑力强。

六是科技创新能力强

二、参观地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这次考察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亮点很多、经验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始终保持率先发展的创业激情。

(二)调整结构、优化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四)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

(五)环保优先、集约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今后的工作措施和打算

通过对三市一园的考察学习,进一步印证了市委提出的“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城乡统筹、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等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也印证了桓台全面实施城市化战略及“城乡统筹、建设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示范县”是完全符合实际的。我们将以这次学习考察为动力,在解放思想中开阔眼界,在横向比较中寻找差距,在学习借鉴中创新思路,奋发有为地推进桓台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扭住科学发展不放松,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转方式调结构,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三必须坚定不移地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生态和谐人文桓台建设。

四必须坚定不移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

强保障。

六是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化发展环境,为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五篇:苏南软件园考察情况报告

苏南软件园考察情况报告

汤新明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当前,信息化建设为软件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全球服务外包的迅猛发展为软件企业驰骋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机遇,各地为抢得发展先机都将发展软件产业作为加快产业调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当务之急。5月11日至13日和18日至19日,参观考察了苏州科技城、常州科技城、南京徐庄软件园、南京雨花软件园和相关软件企业,并与部分软件园管委会领导、软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给我以深刻启示。

一、赴苏南考察学习的印象

1.软件产业发展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全省各地加快推进软件产业集聚载体建设,形成了“一城三地五园一带”的发展格局,成为软件企业、人才、信息等多类要素集聚的重要平台。(“一城”,即打造南京中国软件名城;“三地”,即建设苏州嵌入式软件产业基地,无锡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常州动漫产业基地;“五园”,即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五个国家级软件园;“一带”,即沿沪宁线软件产业密集带)。江苏软件园2000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2001年7月被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命名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2005年11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设计软件产业基地”,目前初步形成了“江苏软件园城中园、玄武徐庄孵化研发基地、江宁吉山产业化及出口基地”一园两基地的发展格局,拥有软件企业400余家。南京软件园2000年成为国家火炬设计软件产业基地,先后获得“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称号,拥有软件企业280家,成为南京发展软件产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苏州软件园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火炬设计软件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由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园、苏州高新区软件园、昆山软件园和吴江软件园组成,形成了“一园四区”建设模式,苏州软件园现有使用面积89万平方米,有350多家软件企业。常州软件园2004年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目前入驻企业180余家,软件企业的技术及产品以应用软件为主,集中在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集成电器设计等方面,涉及金融、财税、通信、医院、教育、企业、商业、政府等各个领域。无锡软件园坐落于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目前园区累计建成载体50余万平方米,从事与软件开发、服务相关企业400多家,初步形成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IC设计、动漫游戏等特色产业。五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中除无锡软件园以外,其余4个园都去参观了,他们均投入大量物力、财力、精力,高起点规划,政府加大投入,出台配套优惠政策,加大软件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软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2.软件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软件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不仅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税收回报,而且集聚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切实提升了产业层次和城市能级,增强了地方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大大加快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不断改造提升其他产业,为

区域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南京徐庄软件产业基地,是国内最大的通信软件园区,是江苏省目前最大的专业化软件产业基地,也是南京市十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之一,从2005年末至今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作,预计到2012年全面完成园区建设,届时将引进入园企业400家以上,集聚各类人才5万人以上,年产值达到200亿元。南京雨花软件园围绕建成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第一基地”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2008年园区实现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110亿元,同比增长180%,实现税收7.01亿元。2009年园区目标是实现税收9亿元,软件及系统集成收入165亿元,实现服务外包48.6亿元,新增软件产业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1-5月份预计园区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亿元,实现税收3.54亿元,软件及系统集成收入66亿元。

3.软件产业发展集聚效应明显。与其他产业相比,软件产业对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人力资源、信息共享、技术平台等具有特别的要求,具有更加明显的集聚效应,行业中“抱团取暖”、集中发展的趋势十分突出,因而更加适合以规划为导向、以园区为载体,推动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南京徐庄软件产业基地全面彰显品牌企业的集聚效应,引进知名品牌或规模科技软件(含信息服务外包)企业20家,其中从业人员100人以上的10家、300人以上的2-3家,逐步形成一批有品牌、有亮点的骨干企业群和有潜力、有特色的创新企业群,到年底园区将有80家企业正式入驻办公,从业人员超过6000人以上,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南京雨花软件园已有近百家软件企业入驻,有华为、中兴、宝信等5家全国软件企业前20强企业,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有3家,超千万元的有11家,园区形成了以中国通讯软件“三大巨头”—中兴、华为、普天为核心的通信软件集群,形成了以国内软件服务外包排名第一的东软以及文思创新、润和外包、软通动力、南大富士通等4家位列全国软件服务外包20强的服务外包企业为核心的软件外包产业集群,同时还有以宝信软件、宏图三胞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常州软件园目前进区企业达到270多家。

4.软件产业发展规划理念先进。苏州软件园规划2平方公里(整个苏州科技城规划25平方公里),工作、生活、文化规划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常州软件园规划30万平方米,已建10万平方米,5万平方米即将交付使用。南京徐庄软件产业基地总占地面积4042亩,平均容积率1,建筑密度25%,绿化覆盖率40%。按照“生态理念的软件公园、开放态度的软件社区、人文活力的软件基地、创新精神的软件先锋”的目标,规划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其中60%是研发用房、20%是商业配套、20%是居住公寓。南京雨花软件园坚持规划先行,园区成立后第一时间聘请、委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南京市规划设计院,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和发展定位,重新修编、制订《雨花软件园战略规划》《雨花软件园空间功能布局规划》,以此统筹谋划园区现阶段及中、长期战略部署,细化指导园区空间布局、功能配套及建设发展,为科学、合理、有序建设一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软件园区提供依据和保障。

5.软件产业发展基础配套设施齐全。苏州科技城已建300万平方米,每年100万平方米。投资18亿元修建科技城至火车站的高架桥,到城时间缩短为15分钟。常州软件园全由政府投资,可租可售,以26层的楼房为主。南京徐庄软件产业基地按照“合理的规划、高端的定位、周全的服务”的思路,园区建有5400平方米的体育中心、1.1万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还有供园区餐饮、休闲、娱乐、住宿的会所、超市、职工食堂、休闲中心、职工集体公寓等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和绿化景观工程基本完成,所有主干道已经建成并联网成环,水、电、气、通讯等管线同时下地,研发、商务用房总开工面积63万平方米、建成50万平方米。“园中园”江苏软件园13万平方米研发用房全部封顶,研发一区、动漫走廊已具备企业入驻条件。南京雨花软件园区域面积7.8平方公里,建成软件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其中有12万平方米孵化园区。今年以来园区投资1.46亿元,投资1000万元建设园区科技平台及软件企业服务中心,投资1000万元,大力推进和完善以软件大道为重点的园区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全力营造园区生态型生产、生活环境。

6.软件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完备。四大园区重点解决软件人才“食、住、行、娱、购”问题,确保银行、超市、花卉、票务、邮政、单身公寓、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全面投入使用,帮助高级人才解决户口落地、人事代理、子女入学等问题,逐步建立“人才为本”的服务体系,为软件人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优质服务。苏州科技城有独立财政体系,苏州市建设局和国土局在科技城设立了建管所与土管所。南京徐庄软件产业基地园区自建了政务服务中心、通信网络服务中心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拥有与中科院软件所合作建设的软件工程技术中心,为企业提供产品测试、质量保证、CMM/CMMI认证等专业服务,还将有一批法律、会计、培训等中介机构。南京雨花软件园在不断加强项目推进的同时,坚持企业为本的理念,积极、主动为园区企业服务,竭力为园区企业在融资、政策支持、生产经营、配套保障、上下游业务联系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以此努力实现企业与园区的互动发展。

7.软件产业发展市场运作稳步推进。苏州科技城下设两个开发公司,招聘了专业人才,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人员三种性质共有90人,人员不分性质使用。南京徐庄软件产业基地成立了产业服务部、招商服务部、财务部、规划部、综合部、通讯公司、广告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所建房子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买地自建,二是买房,三是租房,建好后交一个管理公司管理。2007年8月份引进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公司,与江苏软件园达成共识,形成了“资源共用、政策共享、统分结合、优势互补”的招商氛围,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发展的运作模式。在日常招商引资过程中,管委会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示范作用,管理公司充分展现灵活的市场适应能力,两轮驱动,互补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8.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特殊的优惠激励政策。考察的各地均出台了费用减免、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方式很多,力度很大,对吸引软件企业落户、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软件产业加快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苏州科技城启动时政府给了1亿元资金和600亩土地,其中200亩变为商业用地,100亩盖写字楼,100亩用于开发房地产,从2005年开始已投入70亿元,其中政府投资7亿元。科技城由于是与省共建,省每年给1000亩指标。管委会下设两个公司,因地理位置偏,土地以一级开发为主,二级开发为辅。高校来高新区办一个企业,房子免费提供,并每年给其100万元办公经费,园区为每个来区办企的高校都建立一个2000万元长期基金,由双方共同管理,做项目孵化(原理样机)。一个本科生上岗前的培训要3万元,尽量缩短培训时间,减免培训费用,提供员工宿舍(4人一间,150元/人)。常州软件园从2008年开始,市财政将连续五年每年给5000万,税收留存部分返还。南京徐庄软件产

业基地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042亩,20%是商业配套,用于房产开发来平衡资金,挂牌返还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19亿元,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给予免租期1-2年,优惠期为若干年。

二、苏南成功实践经验的启示

这次参观考察给我们的感受很深、收获颇大,使我们对发展软件产业和软件园建设方面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苏南的软件产业发展全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例。苏南各园区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紧抓机遇,认清发展软件产业的重要意义,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抓紧抓好我市软件园建设与软件产业发展。

1.发展软件产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力发展、做优做强软件产业对于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城市能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发展软件产业是策应全省软件产业发展定位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创建一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培育企业精神”的指示精神,确立软件产业为先进制造业的灵魂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头羊,制定出台了全国第一部软件业立法《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大力营造发展环境,至2008年底,全省认定软件企业总数达1457家,全省通过CMM/CMMI认证145个,登记产品达6316个,全省软件产业走在全国前列。软件产业是朝阳产业,是面向未来的产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省委、省政府对软件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还将继续加大,我市大力发展软件产业正面临着新的难得的机遇。二是发展软件产业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软件产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和支撑,正成为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加速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快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截止2008年底,全省软件销售超亿元、10亿元、50亿元企业分别为130家、21家、2家,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1262亿元,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当前全省正在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6个3工程”,即:用3年左右时间,用3亿元的引导资金,组织30个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骨干企业,对全省冶金、机械和纺织等3个重点行业的前30强企业进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试点。争取财政引导资金,发展软件产业,必将为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后劲。三是发展软件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分别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可见,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催化剂,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同时,软件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惟一的服务业,也是现代服务业中惟一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占地少、产出高、无污染的特点,属于典型的绿色产业。当前,我市总体工业化水平已进入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正面临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制约,大力发展软件产业有利于破解发展瓶颈,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我市服务业比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因此,发展软件产业是我市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四是发展软件产业是提升城市能级的有效抓手。城市能级的提升主要通过

产业升级和空间优化、工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来实现。发展软件产业不存在区域限制,关键靠产业基础、城市配套、生态环境、人才储备等因素,苏州、南京、常州等城市通过近几年软件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了城市能级的新突破。只要我们立足我市产业特点,从电力管理、通信管理、基础软件、交通管理软件、企业管理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六大软件产业集群中找准发展定位,高起点做好规划,加强软件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软件产业招商,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就一定能够带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迅速提升。

2.发展软件产业我市具有的基础条件和相对优势。沿江大开发六年以来,我市投资环境日趋完善,随着苏通大桥通车和如皋港国家一类口岸开放,我市已全面进入“港桥”时代,综合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完全具备发展软件产业的条件。一是我市优越的交通条件有利于软件产业的辐射扩散。我市处于长三角核心位置,通江达海、承南启北,拥有得天独厚的沿江资源、通江达海的深水港口、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距离上海只有1.5小时的车程,“苏通大桥第一门户”和“北上海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已成为上海经济圈内重要的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巨大的软件需求均集中在我市周边,我市优越的交通条件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通道,具有发展软件产业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二是我市雄厚的产业基础有利于软件产业的合作共赢。我市已逐渐形成了以船舶修造及配套、汽车及配件、石油及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电力电器为高新产业,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特色食品、特钢冶炼为传统产业的十大产业板块,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十大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趋势明显。全市各类产业体系在不断健全的同时,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出了巨大需求,这正为促进嵌入式软件产业与我市企业合作共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我市丰富的人才资源有利于软件产业的发展壮大。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软件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才。如皋是全国闻名的“教育之乡”,普通高考和职教对口高考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领先,如皋籍在外工作的软件人才、创业的软件精英为数不少,如皋师范与各类职业学校每年也培育一批软件技术人才,均为如皋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四是我市良好的配套环境有利于软件企业与人才的安家落户。如皋生态环境优美,是全国闻名的“长寿之乡、花木盆景之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如皋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跨越,先后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如皋城市能级不断提升,是宜居宜商的现代化城市,内外城河包装改造工程获得江苏省政府最佳居住范例奖;如皋也是正在蓬勃发展的科技之城、创新之城,新引进了巨龙、晟峰等软件企业,建成各类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73家,181家企业与全国109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创建了江苏首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首家县(市)级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首家县(市)级留学生创业园,以上均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壮大、软件人才的安居乐业提供了优越的配套环境。

三、我市发展软件产业的建议

1.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以战略性的思维和眼光,切实提高对软件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要认识到软件产业是当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而且有望成为新世纪全球最大的支柱

产业,发展软件产业,可谓瞄准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这一战略实施得好,如皋的未来就充满希望。要认识到只有加大利用软件产业对现有产业渗透、带动和武装,才能带动传统产业改造,真正把现有产业调整到位,实现持续腾飞。既要看到软件园的建设面临着建设周期长、配套设施要求高、资金需求量大的不利面,更应该认识到建成后带来的投资回报率高、行业集中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国际化程度高的有利面,所以当前发展软件产业、建设软件园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战略举措,必须持之以恒的加以推动落实。各相关部门、镇(区)要加强整体联动,市发改委、工商局、财政局、科技局、外经局、国税局、地税局要做好软件企业备案、注册、登记、审批等一条龙服务,税务部门对软件产品、软件企业国家已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及时兑现到位,科技局要争取各类科技资金的扶持,财政局要按规定做好软件园建设扶持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的预算和管理,对市以上软件科技项目做好资金匹配工作,电信、供水、供电部门在软件园基础设施建设中,要给予最优惠的价格和高质量的服务。

2.强化领导,扎实推进。软件园建设推进指挥部要进下强化组织推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相关镇(区)、部门相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软件园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加强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扎扎实实推进软件园建设的各项工作。

3.做好规划,打造平台。按照“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多元投资”的原则,高起点编制规划。要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初步构建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网络增值服务的产业链条,从而带动软件研发、外包服务等项目的迅速衍生。要迅速启动软件园的规划和建设,借鉴苏州科技城的经验,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在主城区东南规划30平方公里科技城,其中软件园18平方公里。分三期实施,龙游河以东、解放路以北、万寿路以西150亩的巨龙软件园以及由政府实施的解放路以南、龙游河以东、万寿路以西约200亩(含新闻传媒中心)的地块率先实施。注重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按照功能分区的工作要求,科学制定合理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园区实施方案,努力把软件园建设成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雅的国内一流的产业发展园区。

4.突出招商,力求实效。积极举办专题招商、会展活动,将软件项目招商纳入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一同部署、一同推进、一同落实,一同考核。明确软件园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建立目标考核奖惩机制。突出对国内重点软件基地、高校科研院所的招商,突出招引知名软件企业,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到软件园落户。重视以外引外,依托现有已落户我市的软件企业,延伸产业链,吸引一批相关企业来如皋投资。加强软件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工作,真正将软件园建成集研究开发、产业孵化、市场营销、培训服务为一体的软件园,力争三年内建成一家省级软件园,五年内建成一家国家软件园,力争年内引进5家软件企业落户,到2010年底,入园企业累计达到30家,实现营业额2亿元,引进国内外重点知名软件企业4家以上。

5.立足实际,发挥特色。要充分发挥发展软件产业的比较优势,利用好有利软件产业发展的各种资源和市场,大力发展软件外包加工业务,扩大软件来单加

工和出口。放大如皋港一类开放口岸和“中国船舶第一城”的效应,立足如皋的船舶产业基础,加快在船舶软件开发方面寻求合作与突破。放大“长寿之乡”的品牌优势,用好如皋长寿文化,把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开展对日软件企业招商和软件服务外包,迅速形成日资软件企业的集聚效应。放大“建筑之乡”的品牌优势,着力做好建筑软件开发。放大“中国花木盆景之乡”的品牌优势,建设好别具如皋特色的软件产业园区,不断吸引软件企业、软件人才到如皋创新创业、成长发展。

6.落实政策,加大扶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开明开放的理念,从税费减免、人才引进、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软件企业更多的优惠,树立“先予后取,放水养鱼”的观念,引导、扶持企业加快集聚、加速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鼓励软件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制定实施鼓励软件产业聚集发展、招商引资、扶优扶强等配套政策。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三大主体功能区和市财政每年要预算安排软件园建设发展资金,用于软件园建设及对软件园企业的奖励、贴息。要进一步营造并优化软件产业发展环境,集聚力量,形成规模,达到“店多隆市”和资源共享的效果,增强我市软件业的竞争力。

7.注重人才,加强培养。软件产业是智力型产业,发展软件产业关键靠人才。要把软件高级人才列入全市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内软件高级人才,支持如皋籍在外软件人员返乡创办软件企业。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软件人才,符合条件的要给予一定补贴,作出贡献的要给予奖励。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软件人才高地,为如皋软件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鼓励各类职业学校开展软件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建立软件教育实训基地和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对培训者给予一定的补贴,大规模培养和输送软件职业技术人才。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快形成培养、储备、推荐与使用人才的新机制,构建符合软件人才规律的多元化考核奖励和评价体系,真正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稳得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8.以企为本,优化服务。突出“企业本位”,增加行政服务中心功能,为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两证办理等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尽快形成独具一格的核心竞争优势,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及快速的办事效率。要创造性地履行职责,本着“特事特办、难事巧办、急事快办”的原则,为软件产业建设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在软件企业注册登记、软件产品报批、软件专利申请、科技项目申报和业务培训、融资对接担保、优惠政策兑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服务。要着力引进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诸如双软认定、专利申请、项目申报、人才培训等特色服务。

下载《对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考察》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考察》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企业走在改制十字路口-党团工会(xiexiebang推荐)

    乡镇企业走在改制十字路口 “目前全国乡镇的发展既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开始步入低谷,但也并非蓬勃兴盛,渐入佳境。事实上,经历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股份合作制等令人瞩目的经......

    对乡镇企业成就及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对乡镇及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从乡镇企业成就和发展中的问题调查分析它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乡镇企业也将受到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面对......

    对乡镇企业成就及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对乡镇企业成就及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从乡镇企业成就和发展中的问题调查分析它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乡镇企业也将受到更加严峻的考验和......

    乡镇企业产权改制中集体资产流失的成因及对策5篇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一些企业和经营者钻政策的空子,侵占国有资产的现象和行为已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但是,“先行一步”的乡镇企业改制也存在着类似......

    对乡镇事业单位改制的思考

    乡镇事业单位改制对农机化工作的影响 秭归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王华 乡镇事业单位转制已有三年之久了,脱掉了长期戴在头上的“事业单位”的帽子,变成了民办非企业服务组织。通过自......

    浅谈乡镇企业对农村消防工作的影响(合集)

    浅谈乡镇企业对农村消防工作的影响 【摘要】文章针对乡镇民营企业发展的蓬勃势头与农村消防工作的薄弱形成的强烈反差,分析农村消防工作薄弱现状形成的原因,极其与乡镇民营企......

    对黄埔军校的考察

    对黄埔军校的考察 黄埔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学校面积不大,大约分为3进院落。先参观了教员办公室,从门外看去处处透着俭......

    在赴苏南参观考察会上的交流提纲(最新)范文大全

    在赴苏南学习考察会上的交流提纲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十一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二五”大幕全面拉开的承上启下关键时刻,区委、区政府组织赴苏南和上海参观考察,非常及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