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研课题
《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实验研究报告
元宝中学 崔克俭
一、课题的提出
1、选题的原因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代表世界潮流的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各国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成为21世纪公民的一项基本的要求。
随着众多国家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未来的世界经济是一体化的世界,也要求语言一体化,即世界范围内用英语进行统一交际。因此,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电子媒体的广泛使用,英语听说能力理解已日益显得重要。在外语学习中,信息获得的45%在于听,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听力和说教学在外语教学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2、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水平在乡村学校来讲,处于较高的水平。但和城市重点学校相比又有一定差距。虽然我校有一些英语教学方面的改革措施,但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不够科学。特别是在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方面,农村学生更加薄弱,和城市的学生以及沿海一带学生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尽力在这一薄弱环节进行研究,以便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在我们学校这样的氛围下,如果我们发扬固有的优良传统,结合我们农村英语教学实际,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进行研究探索,我校英语教学一定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二、实验设计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学生学习英语,进行英语听说的规律,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进行英语听说的能力。
2.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听说途径和方法。
3.探索大面积提高英语听说教学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促进英语教学与社会接轨,培养学生初步的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能力。
(二)研究的意义
1.在教学过程中对培养提高学生听力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促进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内容
1.我校全体英语教师参加研究,以培养全体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为研究对象。
2.提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课堂教学如何建立以练为主线,课内外结合开放的教学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凸显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乐学、勤学,实现创造性学习.4.如何拓展学生学习空间,课内如何延伸,课外如何拓展.(四)研究对象
元宝中学八年级一班的学生.(五)研究周期和阶段
本实验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2005.12---2006.4):制定实施方案,立项,开题,培训。
第二阶段:实施(2006.5---2009.1):按方案实施,研究,实践.逐步修改,完善。
第三阶段:总结(2009.2---2009.5):论证、结题。
(六)研究方法和原则
1.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主要指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表情,教师判断学生对语言的刺激的影响,从而感知学生听说的能力。调查法就是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问卷、访谈等各种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找出问题作为研究依据。行动研究法是根据前期调查结果,有针对性的利用设计的方法来施展教学活动。个案研究是在教师活动下,了解学生作出的反应,学生自身听说情况的改变和自身学习方法的改变,在实验过程中,为达到目的,各种方法互相结合。
2.原则:
①坚持以爱换爱的原则。一般说来,学生与教师之间都有一堵无形的墙,关系不是那么亲近。所以大多数学生在老师面前就有一种胆怯心理,就会造成学生在老师面前英语听力的难度,造成表达上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用爱心来拉近距离,用爱心来换取学生和老师之间平等的氛围,促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喜欢听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布置的作业,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②坚持树立信心的原则。可以说自卑感在每个好多学生,特别是成绩不是那么优秀的学生身上都普遍存在,在教学中要遵循分类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英语自信心。
③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各自的薄弱环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
④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初中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进步往往缓慢或有反复现象,要多鼓励,少训斥,激发其积极性,增强其上进心。
三、研究的过程
(一)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教育理论
1.提高认识,结合实际转变教育观念
在课题研究前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明白人才的概念,形成对人才的全面理解,明确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同时,还从《中小学外语教学》等刊物上悬有关文章进行学习,提高了教师的认识水平,树立了英语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有了本质的变化。我们认为:学生进入初中刚接触到英语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就看教师怎样在上面打下痕迹,怎样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只要不是聋哑人,他就应该有听说的能力,如果有听说迟钝问题就看你怎样去矫正。
2.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在这期间,我们学习了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上有关记忆、视听、思维以及相关教育理论,提高认识。
通过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有关英语听说的多方面的因素:
①听说能力与词汇量的关系,即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②听、说、读相关性:在母语学习中,从技能的发展顺序看,听说先于读写,即首先在大脑中建立语言的语音特征图式和其相对应的有关客观世界相互关系的图式;然后在大脑中建立语言的字符特征图式,即在听说的基础上进展到读写。当然,听读的心理活动过程要比读的心理活动过程复杂一些。
③听力与记忆:听并非是被动消极的,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它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过程。
另一方面,学习者理解过程中存在的负迁移也对听力产生很大干扰。当学习者用已知的语言事实去补足信息链上所缺的某些环节或用已知知识推理、分析、判断某些事物时,他总是受到某种思维定势的干扰——即用母语的某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它、理解它和判断它,因此,这种负迁移就自然地对记忆的产生、保留以及对语言信号的解码产生了障碍。
④听说能力与语言功能操练:传统的教学中,听说的活动一般包括在以句型或课文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即以语篇内容为目的的听的活动明显不足。实质上,句型中围绕语言形式的听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真正的”听说“。
(二)摸底调查,掌握现状,掌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
我校属于农村初级中学,小学生毕业后全部升入初中学习,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初中学科较多,这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就适应不了,越学越吃力,加之,英语是一门外语。英语与汉语不属同一语系。两者的语音、语调、词汇、句子结构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必然为中国学生学英语带来极大的困难。学生学英语的困难又往往与他所学的英语教材内容、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个人学语言的情感等诸多素质有关。在日常初中英语教学中,现在虽然师生已普遍重视听说能力教学,在2005年12月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对一年级、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试题的设置从学生对英语的爱好、兴趣以及对教师上课的要求、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有学生的听力方面的问题入手,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从收回的400份有效答卷得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三)遵循原则,围绕目标,采用有效的方法,多途径、多措施培养提高学生听力
1.从基础着手,解决学生英语听力难的根本问题
很多学生在英语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英语的基础薄弱,对英语的读音,语调、重读方面的问题很多,而且词汇量不大,这样就引起英语的语感差,所以应该在入门教学的时候就解决这个问题。特别强调语音,集体进行音标的训练,要求人人过关,对单词必须进行听写,对听写不过关的进行强化性记忆,并采取其他较有趣的形式,比如单词竞赛,单词接龙等。以便提高学生的兴趣。
2.从学习方法入手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的要义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强调、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主要的是交给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使他们终生受益。
3.坚持照顾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我班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如果教师教学仍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办法,就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提不高”,一些学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我们成立了英语学习兴趣小组,对有兴趣的同学专门成立了英语角,以便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对差一些的同学组织互帮互学小组,使基础比较薄弱一些的同学有所进步,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4.坚持优先原则
①学习目的优先。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起来。②学习动机优先。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光明前途,从而树立信心搞好学习。③辅导优先。教师课余时间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都优先找学英语有困难的学生,特别是英语听力有困难的学生。这就让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重视,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促使他们努力学习,解决学习上的一个又一个“拦路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④肯定优先。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教师优先肯定,进行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更热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其学习水平。
(四)、解决听说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必要的初中英语课堂听说教学常规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初中英语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说入手,一进初中就要注重辨音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感的培养,注重听说的训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为第二阶段的学习作好铺垫。起始阶段以后,在继续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培养读写能力。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可见,国家教委对听力教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从“听”“说“入手进行实质性教学,无疑是进行英语教学最为通常且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又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1)、模仿性训练
英语界老前辈许国璋老先生有过一句话:把语音学好了,就会尝到甜头。我要求学生听录音带、看录像进行规范性模仿,接触标准规范性的语音语调,力求有一个较好的语音基础。经过2个月对初一学生的训练,有80%人掌握了单词发音,有50%人会连读了。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可见,培养学生运用标准语音语调的能力的重要性之大。
(2)、指导性训练
学生听课文录音带、看录像带,在听音过程中完成对课文大意整体的初步理解。在指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要做到:一要有大量的听力实践。要天天听,月月听,持之以恒。二要选择好统一听力材料。因为入门阶段的听力材料语音语调要规范,内容应由浅入深。我要求教师明白听一篇对话或短文,不是为了听清和记住某个单词,而是为了理解整个语篇。因此,应该训练学生如何抓住短文大意的能力。经过2个月的训练表明:初一有87%,初二有76%的人能基本上抓住短文的大意。
(3)、理解性训练
用英语或用图片或用人体语言来解释生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我根据课文的积极词汇常用用法,既可录音播放,也可口头表达或伴随人体语言,让学生根据听到的英语释意做出回答或猜测。如在听初一人体部位词汇时,我要求教师在放录音时,当听到head时教师指“头”,当听到hand时教师指“手”。经过对300名学生调查表明:有290人听明白了,只有10人误认为head是指“头发”因为当时学生没学到“头发”一词。此外,我还要求教师用英语解释一般是浅显易懂的语言或同义词,这样对学生来说,无太大的理解障碍,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3、创设环境,创造学习英语听说适宜的良好氛围
任何东西都离不开它生存的土壤。学习英语听说也是一样,我们应创造适宜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片土壤中愉快地成长,从而拥有极大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①创设校园英语听说的氛围。第一、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在广播里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对话及其他英语方面的内容。第二学校成立英语角。第三,学校进行英语演讲比赛和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英语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使全校形成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的氛围。
②培养良好的班上学习英语的氛围。第一,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以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第二,每一节坚持做值日报告,让学生有随时听的意识,第三,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教学听力资源培养学生的听力,第四,组织小组活动进行对话、表演等让学生有良好的班级学习气氛。
四、课题研究的结果
(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增强
学生在学校演讲比赛中很多同学大胆上台进行演讲表现出非凡的气质,和高超的英语水平。同时在英语风采大赛中也涌现出了许多英语素质好的学生,受到师生、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提高,其他学科成绩的成绩也逐步上升,也为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2006年升学考试中学生成绩优异,取得了很多骄人成绩。
(五)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增强,教研教改意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在课堂教学上,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①注重指导学生的听力;②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③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④注重针对学生的听力指导上采取优先原则,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实验过程中,我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点滴心得,然后撰写出经验文章。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写出了多篇教学文章。通过几年的教育科研实验,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学习技能得到了增强,完成了实验任务,达到了实验目的,而且教师的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能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科研理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能不断地总结教学中的得失,积极撰写经验文章。
参考文献:
《英语周报》2005-2006第20-46期
《英语教学法》李庭芗
《名师谈英语课堂教学》薛中粱
《英语教学法》张立东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2005所有期刊
第二篇:科研课题工作报告
《写、画结合培养低年级学生写作的实践与探究》
工作报告
2009年11月,我校承担了《写画结合培养低年级学生习作的实践与探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两年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写作一直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那么写话也就成为低年级学生最恐惧的一项作业,如何能降低写话的难度,让学生爱上写话,有话可写,成为低年级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我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发现,每次训练学生动笔写话,都是正正规规的,可学生却觉得单调、乏味,无话可写,无从下手。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教师对写话要求过高,如规定字数,还要写生动,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导致提笔无言。加上低年级学生识字有限,所以写起来难度就更大了,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应付状态。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写话中感到“易、趣、活”?如何让学生把心中所想到的内容通过文字写下来就成为写话的难点。
虽然看到了这样的现状,有部分教师还是会有这样的想法,学生大了,随着阅历的增加,自然就会写了。要么有的教师直接开始给孩子们传授一些写作方法,而这些方法难以被低年级的学生所接受,难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每次写话的时候,也是学生最头疼的时间。
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自然不对,但“拔苗助长”的方式同样也帮不了
学生。因此学生的写话陷入了两难境地,怎样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写话,成为低年级教师最头疼的难题。
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我和其余几位老师于2009年11月申报了《写画结合培养低年级学生写作的实践与探究》一课题,在低年级习作训练中,进行写话配画训练,让学生自己画自己写,达到画中有文,文中有画。
(二)理论意义:
1、为了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语文课程标准》把低年级的习作教学定位于写话教学,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打通了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表达之路,鲜明地倡导写话要以兴趣为首,表达自然的童心童趣,为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是否会写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刚入学的孩子从中得到乐趣。《美术课程标准》(试验稿)也在“评价建议”一节中指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识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因此,对于孩子们的配画不追求是否完美,重在激发他们画的欲望。
2、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随着课程标准的出台,广大一线教师对低年级画写结合写话模式进行了不懈地研究和探索,认为低年级孩子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如果把抽象的写话训练和形象直观的绘画结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孩子的写话兴趣,又给他们提供了鲜活的写话素材。
由画到文,是一种思维向语言的转化,在转化中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表达能力;由文到画,是一种语言向思维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同时对画写结合的实效性达成了共识。
(三)实践意义
1、画写结合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低年级孩子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把抽象的写话训练和形象直观的绘画结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孩子的写话兴趣,又给他们提供了鲜活的写话素材。由画到文,是一种思维向语言转化,在转化中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表达能力;由文到画,是一种语言向思维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2、画写结合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活动与自我需求紧密联系。只有当这种‘需求’转化为愿望时,才能形成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强大动力。”画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使孩子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急于创作,乐于表达。通过画画锻炼了孩子们手、眼、脑高度和谐统一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3、画画创作与写作过程具有共性。作家秦牧曾说过:“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首先,儿童画与作文在内容上是统一的。它们都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那些充满童真、童趣的绘画作品,洋溢着儿童纯真、质朴的天性,又何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呢?其次,儿童绘画与作文在形式上具有相似性。儿童画是儿童心灵的自然流露,是
他们心灵的需要,是以己之手画己之心;而学生作文时,是对人和事物的所思所想,是以己之手写己之心,但不管以哪一种形式表达,都是学生心灵的表达。
其实文学与绘画结合,自汉代开始就有。苏轼评王维曾说过,体味王维之诗,诗中有画,欣赏王维之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成为民族艺术的一个特色和优良传统,至今还在发展。我们尝试与美术老师结合进行《小学低年级配画写话有效指导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让学生为日记配画。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接着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二)分析整合学校资源,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2009年12月,课题组成员对学校资源进行了分析。我校拥有广阔的宣传阵地,比如宣传栏、校广播室,教师墙壁等。
(三)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网络主题教研、发放学习材料、专题培训观摩课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通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实验班的写画结合训练已很见成效,并形成“以画促写,配画写话”的写话模式,孩子们乐写、愿写,喜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写话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仅仅把心中的所思所想写在日记本上,只能让全班五十几个同学欣赏,已经不是我和孩子们追求的目标。宣传栏校园广播这些好平台,为孩子们的“涂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人欣赏,同时也欣赏更多的优秀作品,以便于孩子们取长补短,更好地参与到配话写话中来。实践证明:在广阔的空间里,孩子们的视野更辽阔,参与度更广,写话的劲头儿更足。两年时间里,孩子们张贴发表共计2000余篇,有的孩子已经超过100余篇,虽说数量并不能代表着什么,但至少证明孩子们在不懈地努力,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有时也是长时间积累的过程。
四、研究工作的体会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体会到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校的领导要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保障实验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学校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吸引家长参与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教师的专业水平制约着课题的研究
由于自身素质的制约,无法对学生的绘画进行专业的指导和点拨,导致学生的配画总处于游离状态,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虽然和美术老师进行协商,让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但总觉得语文教师与美术教师的指导存在有“两张皮”的嫌疑,不能使两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另外在写法指导上,真的有点“深不得浅不得”的感觉,“深”了怕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浅”了达不到写法指导的目的,这个力度还真不好把握。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学生的惰性制约着课题的研究
虽然孩子们喜欢上了写话,虽然在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但是他们毕竟是孩子,总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才能让他们坚持下去。
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适合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
第三篇:科研课题总结报告
科研课题总结报告
课题名称:
任务来源:课题编号:
课题负责人:起止时间:
承担单位:(盖章)
已拨经费:(万元),已使用(万元)
1、研究、试验方法或技术路线(包括工艺流程)
2、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学术意义及应用价值
3、与原科研设计之比较(包括完成、未完成或超出完成研究内容情况)。
4、对本课题深入研究的设想。
5、发表(要有刊物封面、封底)或未发表的全部论文、专利证书、检测或验收报告的复印件。
6、推广应用证明材料或论文发表后被引用情况证明。
7、经费决算报告
8、原科研设计书
9、所在单位意见及公章
10、卫生局意见及公章
11、计划下达部门意见及公章
第四篇:科研课题研究报告
科研课题研究报告
格式及要求
一、封面
(一)课题名称
(二)单位
(三)课题组成员
(四)日期
二、正文
(一)题目
(二)单位与署名
(三)摘要:言简意赅阐明本研究课题内容。
(四)前言:
1、课题来源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该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包括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如深度、广度、已取得的成果或存在的问题,有何问题还没有研究 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等。
4、本课题研究的有关背景、研究基础、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 题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研究、现状如何;已经做了哪些前期研究,取 得了哪些和本课题有关的初步成果;本课题是在什么平台上进行研 究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思路等。
5、本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将产生的作用和价值。
(五)研究方法及步骤
1、主要指导思想、依据和研究原则;
2、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4、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过程采用什么方法、用此方法研究了 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目标、做出了什么结论;
5、研究进程和研究工作的实施:写出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的研究 内容、研究思路及实施情况;
6、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调查和实验,要特别写出以下内容:
(1)对调查的实施(重点!)a.调查的目的、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 b.调查方法要说明是普查还是非普查(如: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随机等); c.调查方式是座谈会、访问、还是问卷调查或测试; d.调查问卷说明问卷来源、编制依据、发放方式、问卷有效数量 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e.对于测试要说明测试量表的来源、编制依据、测试依据、对象 和方法、评分标准和有效性的保证等。
(2)对实验的实施(内容要明确)a.实验目的、内容、方法和思路 b.实验的假设和理论依据 c.实验的条件、时间、数量、结果及适用范围 d.实验的具体步骤等
(六)研究的主要结果和产生的效果
1、对调查或实验数据(可用图表的形式)的分析和初步结论;
2、在调查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效果。
(七)研究主要成果与形成的理性认识(要讲究科学性和系统性)
1、对现状研究的理性分析;
2、要提出有效的措施、可操作的对策和方法;
3、写明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新理论、新观点、新见解、新认识和 新方法等。切忌写成“我是如何做的,应该如何做”!!
(八)问题和讨论
1、应该研究而由于其他原因未进行研究的问题;
2、已经进行研究但由于条件限制未得出结论的;
3、与课题有关单未列入本课题研究的重要问题;
4、需要同行商榷的问题等等。
(九)参考文献、引文注释等
第五篇:科研课题研究
科研课题研究(实验)方案的撰写方法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课题研究方案能保证整个课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课题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鉴定的重要依据。
二、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结构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3.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的提出)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研究的目的、意义)
5.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6.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遵循的原则具体化表述
7.研究步骤与过程
8.课题组成员分工
9.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保障措施)
10.经费预算
11.预期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方案基本内容与写作方法
教育科研课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种类,但究其结构,则大同小异。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基本上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的名称、界定与表述
课题的名称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者在课题名称中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结果。如:创建农村高中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的研究。这一名称研究的对象是农村高中,研究的问题是生命化教育,研究的结果是创建特色学校。
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1)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个适宜的切口,能准确地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2)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含糊不清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3)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4)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的提出)
(1)首先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的。介绍所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
(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本课题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阐述这部分内容,要认真、仔细地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 关问题做过哪些研究及其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 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的研究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
(3)在方案中,课题研究的背景通常以“课题的提出”或“课题的背景”作提示进行阐述的,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 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3.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可以结合“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问题的提出” 里面,也可以单列一项。主要阐述为什么研究,课题研究的学术(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实 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 研究和发展研究,是植根于教育教学真实土壤的“草根化”研究,在理论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 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在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这一块的撰写上,千万别硬扯,有就写,无则免。
4.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 们教师现在进行的课题研究,基本上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 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 依据。进行教学方面的研究,就要以课程改革新理念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
5.研究对象与范围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这些对象往往是人、由人组成的群体、组织及他们的行为和特质。由于人及其行为和特质的极其复杂性,所以对之进行研究时必须先对之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而带来的混乱。
(1)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有一些研究对象带有模糊性,例如“校本教研有效性”、“品德不良学生”。我们可根据某一标准(有权威性的标准最好)来做出划定。
(2)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总体是统计学概念,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研究对象的范围大小,得根据研究目标考虑。其范围有来源范围和特征范围。来 源范围有地域、学校、班级;特征范围有性别、年龄、心理特质等。例如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学生的范围是某一地区还是某一学校,在什么类别的学校,在 什么年级或年龄段,这些都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范围不同,最后得出的研究结果会很不同。
(3)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界定。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由于学派林立、观点各异,所以有许多名词术语往往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为了避免由于一些关键 性名词概念上的歧义,造成科研管理者和研究者在评审、研究过程中产生认识上、观念上的不统一,避免由于这些歧义造成他人对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制定研究方案时,对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6.研究目标(目标假设)
研究目标是整个课题研究的灵魂,是通过研究所要实现的结果,必须描述精确。
中 小学的教育科学研究基本上都是一种干预性研究,即采取一定措施,实行教育干预,最终导致教育对象的意识和行为发生变化。因此,在制订研究方案的过程中,所 要明确的最主要的内容为研究中所采取的措施和预期目标(效果),也就是明确研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这在研究目标中即可以表述出来。例如,《创建农村高中 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吸纳国内外生命教育的成果、现代素质教育的 要求和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假设构建既符合现代化教育要求的素质教育机制,又适合本校(本地)实际的教育、管理模式体系。通过开发校内优质教育、教 学资源,制定有利于该课题良性运转的支持机制、自编生命教育校本教材、设置生命教育得以夯实的课程系统;开展富有成效的生命化德育;创设生命化的校园生 活,打造生命化的育人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宗旨,彰显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形成生命化教育的办学特色,努力达到学生珍爱生命、教师关 爱生命、学校充满生命的效果。
这一假设中的自变量是学校开发资源、创设生命化教育的支持机制、编制生命教育教材、落实生命教育课程、打造生命化育人环境,组织开展生命化教育教学活动。因变量是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形成生命化教育的办学特色。
7.研究的内容
研 究课题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一项科研课题,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从研究,研究内容必须准确体现研究的课题。有了具体的研究内容,才可以依据研 究内容设计更为具体的研究方案,如“创建农村高中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属因果研究的范畴,在考虑具体研究内容时至少要包括三个部分,即第一,研究并提出“生命化教育”的基本内容;第二,创建生命化教育的做法(怎样实施生命化教育、教学和管理);第三,形成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的标准。这 样,才能得出研究成果。
研 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它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研究内容的多少与课题的大小有关,课题越 大内容就越多。但许多老师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整个课题 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细化,一点一点地去做。
8.研究的方法
研 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 总结法等,但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任 何影响。另一类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 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多种方法。例如采用实验法或行动研究法,也必然要采用第一类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实验的最终结果如何。
9.课题选择和研究遵循的原则
为避免选题和研究的盲目性,在制定研究方案时应确定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则参考。
(1)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应当考虑课题经过一段艰苦的研究以后应当是可以实现的或有可能被解决。
选 题是否可行,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研究者个人具体情况。比如:知识基础、专业特长、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教育科研的科研经验、志趣和可以利用的时间。②看 课题的难易大小是否合适。小而容易的课题研究顺利,成功率高。就一般规规律而言,选题应从易到难,从小到大。③教育情报资料的充实。要占领本选题资料的最 高点。④是否抓住了时机。⑤还要考虑花费在教科研的时间因素。
(2)创造性原则。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要认识前人没有认识或没有充分认识的教育规律,解决他人虽然认识但还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教育问题。因此,教育科研的课题必须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由于实际情况不同,课题的创新要求一般可分三个层次:
①独 创性。要从教育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中、新生事物的萌芽中、新鲜经验中选题;还要从教育领域里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思维、新设计、新方案中选题;还可以从不同 观点的争议中,不同学派的对立中、原有理论和新的实践的尖锐矛盾中选题;还可以从教育科学的知识空白中选题。这是高层次的创新课题,它要求提出没有人提过 的新问题,开辟无人涉及过的研究领域,创立新的理论体系、教学流派和教学模式等。
②再创性。这是中层次的创新课题,其中,有的是将别人的研究课题加以组装、分解和改造后再生出的新课题;有的是将已有的研究课题运用到新的领域、情境、学科等实践中,又在某方面有所创新。
③自创性。这是低层次的创新课题,它只要求对自己是前所末有的,对自我发展是有利的,但并不要求对社会对别人有什么创新价值。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任何一项课题的研究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实践研究进行的。为此,在研究过程中应努力学习教育理论,以新的理念指导研究,在不断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丰富理论。
(4)整体与个体相结合原则。课题研究一般都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组有计划、有组织的领导与指导下进行研究。这就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 系。既要考虑整体关系,按照课题组分配的任务,及时有效地进行研究,又要积极发挥个体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及时地提出不同见解,促进课题深入 扎实地开展。
10.研究的步骤(过程、做法)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时间设定、详尽的研究内容安排、具体的目标落实,从而保证研究过程的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研 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它使得研究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在实施研究中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保证研究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
11.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 题组成员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而确定。课题组成员并不是越多越好。课题组的成员必须都承担课题研究的某一方面任务,不应有光挂名不干事者。课题组各成员承 担的任务的性质应与承担者的学识、能力相适合。计划中要把课题组负责人、成员的名单、分工写出。必要时,还应把各人的专业、能力特长,曾有的研究经历和成 果列出,以便课题管理者对课题组的研究力量有所了解。
12.经费预算
经 费与设备是开展教育科研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研究所要求的条件是不同的。经费的支出主要包括:(1)资料费:购买、检索或复印文献资料;(2)印刷费:印刷 问卷调查材料、成果材料;(3)旅差费:外出调查;(4)会议费:组织或参加研讨会、课题论证会;(5)设备费:购置研究所需的设备、器材,如电脑等。作 为小课题一般可以不写这部分内容,因为所需经费不多,学校都能 实报实销,但确需添加设备的课题和某些大课题的研究,在方案中要把开支的项目、用途和金额—一列出。所列的项目应是研究所必需的,要本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原 则,实事求是地谋划。
13.完成本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保 障措施一般是指组织保证:成立课题组、健全研究机构,做到研究任务、时间、人员三落实;制度保证:制定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以激励为杠杆,激活教师研究热情;经费保证: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相关书籍、必要设备的添置及外出学习、开展活动等的经费来源;技术保证:聘请专家担任 顾问,选派骨干外出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做到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14.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成 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分别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 须有成果,否则,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上面介绍的只是撰写课题方案的一种基本范式,在具体撰写时,可根据课题实际及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合理取舍、合并、增加等,但一般均包容上述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