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史话·上》(笔记)
《苏州史话·上》
一、关于苏州的古老传说
1.“名岩佳丽冠吴州”的苏州名胜虎丘山,传说这里很久很久以前为沧海,一日忽涌出一屿,兀立海上,即为今之虎丘山,故其初名曰“海涌山”(今虎丘尚有嵌有“海涌峰”的石碑一方;在虎丘山门前隔河照墙上还有“海涌流辉”四个大字)。
2.虎丘之名,由来有二说
①始皇东游至此,欲掘阖闾墓中之剑,忽见一虎踞于墓上。始皇拔剑砍之,虎遁,剑亦终未得。
②阖闾死后三日,一白虎踞于坟上,因名。
3.关于海涌胜迹的诗句
海当亭两面(白居易);何年海涌来(郑思肖);海上名山即虎丘(高启);望月登楼海气昏(苏舜钦)
据《苏州府志》记载,过去山上曾建有“望海楼”,传说登楼可眺海景;山上古迹“憨憨泉”亦有“井底泉眼潜通海”之说。
传说观前街的玄妙观的三清殿九霄天尊座下有一海眼,伏听可闻涛声,为“玄妙十八景”之“海眼涛声”。
4.白居易为官杭州后又至苏州,赞曰:“曾赞钱塘及茂苑(苏州),今来未敢苦夸张”。
二、从出土文物看远古时代的苏州
1.苏州唯亭镇有草鞋山和梅堰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
三、吴国的崛起与称雄
泰伯、仲雍是吴国的开山祖;
吴王寿梦进中原朝周,倡导学习中原文化,制作礼乐,发展军事(寿梦二年七次出兵攻楚;首创水军);
吴王阖闾时称霸东南,专诸刺僚王登基。今阊门有专诸巷。伍员一日七次荐孙武,后见用。孙武献《孙子兵法》,比欧洲克劳塞维慈的《战争论》还早了2300年;据说拿破仑经常读,威廉二世后悔没有读;公元前506年,吴入郢都;孙武生前住在枫桥西南的孙武子桥侧,死后葬于巫门外,现常熟虞山上有孙武子纪念亭。阖闾十年欲攻齐,齐景公献女以示好,遂罢。同年,出征东夷(东面海上的民族),一直追到海里。传说临顿路与临顿桥即阖闾当年领兵出征时路过停下来休息整顿之处。城东数十里的唯亭原名夷亭,相传即吴大败东夷处。
历史上众多名剑皆出自吴地(勾践的“纯钩剑”,阖闾的“鱼肠剑”、“专诸剑”等,其中文献载“干将”有“龟纹”,“莫邪”有“漫理”,专家称此种花纹只有钢才具备,故可推出其已炼成钢)。
泰伯当年在无锡东南开渠道与太湖沟通,后人唤之“泰伯渎”,或称“伯渎港”。这可算是江
南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
吴王阖闾命伍员在高淳向东至太湖百余里之间开了一条很宽很深的运河,并于其上筑五坝,以节制山水。由是,皖南宣、歙诸水亦直接沟通太湖,后人唤作“胥溪”或“胥河”。现高淳县的五坝即凭借此而修的。
吴王夫差于前486年掘“邗沟”,从邗城(扬州)至末口(淮安),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全长300里,是我国最早的大运河。
四、关于苏州城门的传说
1.苏州至今还沿用八个城门
阊门:取“天通阊阖风”之意;因要西破楚,故立阊门以象天门,故又称“破楚门”。胥门:又名姑胥门,取姑胥山为名。门外本有九曲路,为阖闾去姑苏台望太湖而造。蛇门:朝向越国,方位上,越国在“巳”位,巳即蛇。据说蛇门竣工后,还做了一条木蛇象征楚国,头朝西北,象征越国臣服吴国。
盘门:处于“辰”位,“辰”即龙,以龙克蛇,相传门上曾刻一条九曲蟠龙,面朝越国,故又名“蟠门”。盘门是我国目前现存最典型的水陆城门。
娄门:因有娄江流经而得名。
匠门:因各种工匠聚居于此而得名。据说干将曾在此铸剑,至今尚有匠门塘、欧冶子庙、干将墓等古迹。另说“匠门”即“将门”之变音。
齐门:面朝齐国。相传齐景公之女嫁于公子波之后,公子波不久亡故。齐女思乡,吴王遂于齐门上建九层飞阁以便其望乡,故又名“望齐门”。
平门:平定齐国之意。另说伍员破齐,从此门班师回朝,故曰平门。
阖闾建城以前,吴都不在苏州。
泰伯、仲雍之时,都于梅里(在今无锡),建城郭,周围仅有三里,名曰“吴城”,现已无迹可寻。
泰伯第20世孙诸樊当吴王时,从梅里迁都至今苏州,筑一小城,周五里,名曰“吴子城”。现苏州体育场北面小丘相传即其遗迹。
后阖闾命伍员扩城,从锦帆路起,经十梓街叶家弄,到言桥下塘,周约10~20里,陆门3,水门2,名曰“内城”。春申君即居于内城吴宫中。
此后,汉、唐、宋皆以内城为郡治。
元末张士诚占苏州,于内城中吴子城的旧址上起建王府。朱元璋攻破苏州后,城内大火使王府焚毁殆尽(这一带后称“王府基”或“皇废基”),内城仅剩南面一带颓垣。明清两代于城南颓垣上置一小吏司更,该地遂名为鼓楼。
现在苏州城的规模最早就是阖闾建的,当时称为“阖闾城”。
2.阖闾城约建于公元前508年,有陆门八座,以象天之八风;有水门八座,以法地之八卦。
3.苏州现在的相城,传说是因为伍员建城时于此“相土尝水”而得名。
4.苏州城门除阖闾城的八座城门以外,后又开两门:
葑门:位于城东,乃越伐吴时所开。因门外多葑(茭白)而得名。又名示浦门,因附近
多水塘故。又名鲂〔鱼孚〕门、〔鱼孚〕门、封门。
赤门:在盘门与葑门之间,乃后人增设。因附近有赤水湾故。现此门已废塞不可考。
5.而后又辟了相门和金门。
6.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派大将杨素灭陈国,废吴郡,改吴州为苏州。
7.隋文帝开皇十一年,杨素以阖闾旧城战时易被困,奏请朝廷另建新城,今新郭镇尚有遗迹。唐武德九年又复归旧址。
8.隋炀帝大业元年复改苏州为吴州。三年后又改吴州为吴郡。
9.“姑苏”出典:《潜夫论·边议篇》:范蠡收债于故胥,盖胥者舜臣名,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吴者也,故名其地曰故胥,历代转音为姑苏。《姑苏台图经》中有关于“姑胥台”的记载。《左传》中有“胥门城”的说法,故推测应先有“故胥”之称,后讹为“姑胥”,最后变成“姑苏”。
10.苏州的城墙到六朝时还是土筑,到五代后梁龙德二年由吴越王钱鏐修筑砖城。宋元之际有过大修。明清不断小修。故现存的城墙实为明清所遗留。
五、吴越春秋与夫差之死
1.唐人陆广威的《吴地记》记载:夫差在七子山与尧峰相连的姑苏山上(一说在胥山,即今皋峰山顶)扩建姑苏台,勾践来献木材,木材太多,堆得附近满沟满渎都拥塞起来,故名其地曰木渎。
2.夫差十八年(前418年),勾践率师攻吴。现在苏州西南的横塘、石湖附近有一个叫“越城”的遗迹,据说就是当年越军进攻时营造的城堡。
六、苏州历史上最早的三次农民起义
1.秦末项梁率八千子弟于苏州起义;
2.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瓜田仪在会稽、长洲率众起义;
3.东晋末年陆環在苏州率众起事以响应会稽的孙思起义。
七、孙吴的发迹与江东的繁荣
1.从苏州火车站进城,可见一九层高塔,即北寺塔。塔下的寺院名北寺,是苏州最古老的佛寺,最初名叫通玄寺。据说是由孙权之母吴夫人舍宅兴建。
2.赤乌四年,孙权为报母恩,在苏州建了一座十三级舍利塔,即今之瑞光塔。
3.苏州南门外青旸地原有一高墩,为孙策、孙坚墓,现已平毁,但墓门仍在,其门楣上所刻之古朴的青龙、白虎、羽人尚清晰可辨。
4.苏州曾作为孙吴的都城达13年之久。孙权于建安十六年(211年)迁都至秣陵,次年作石头城,改名建业。九年后(220年)又迁都至鄂,改名武昌。公元222年,孙权自号吴王。公元229年又改称吴帝。
5.陆逊死后,传说葬于吴县陆墓,陆墓之名由是而来。东吴陆氏是孙吴政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直到南朝末期,江东世族大地主的势力还未消灭。吴郡陆氏在唐代还出了6个宰相。吴郡四大姓(朱、张、顾、陆)中的顾氏在唐代也有人出任过宰相,他们的影响到唐末才逐渐衰落下去。
6.孙吴赤乌八年,孙权派校尉陈勋率领屯田兵三万人从句容开挖运河,自东截断山岗,越过镇江南部地区,直至现丹阳境内的云阳西城,与春秋时吴国所开的渠道相连接,名“破岗渎”。
7.史书记载,孙吴十分重视对军事和交通有重要作用的造船业。东吴的航海大船可以直达辽东,还曾漂浮到日本。相传日本的和服即是孙吴派人到日本传授织衣和缝纫技术、输入丝织物的产物,所以和服又写为“吴服”。
8.三国时孙吴的商业名盛东南。苏州平门原墙附近孙吴墓葬里就曾出土过当时的青瓷器和以一当千的大钱。
八、唐代诗人与苏州
1.唐代诗人李绅、罗隐、陆龟蒙等出生在苏州;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先后出任苏州太守;李白、杜牧、李商隐、皮日休等相继慕名来游。
2.韦应物《登重元寺阁》:“…始见吴郡大,十里郁苍苍。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人称淡泊的韦应物也禁不住对当时苏州的欣欣向荣与蓬勃生机赞叹不已。
3.白居易《自到郡斋走笔题二十四韵》:“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霓裳羽衣歌和微之》:“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从中可知,当时苏州有七个县属,即吴、嘉兴、昆山、常熟、长洲、海盐、华亭,人口约有十万户。
4.史料记载,唐初吴郡仅有11859户,到了开元年间有68000余户,天宝年间有76000户,至白居易任太守的宝历初年,已增加到十万户。
第二篇:农业科技史话(上)_租庸调
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北魏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租调制度,规定以一夫一妇作为交纳租调的单位,但对徭役的规定不详。北齐对租调和服役年龄都作了具体规定。
隋朝建立后,开皇二年(582)新令规定:一夫一妇为一床,交纳租粟三石,调绢一疋(四丈)或布一端(五丈)、绵三两或麻三斤;单丁和奴婢、部曲、客女依半床交纳;丁男每年服役一个月。
开皇三年又令:成丁年龄由十八岁提高为二十一岁,中男由十一岁提高到十六岁;每年服役期由一个月减为二十天;调绢由一疋改为二丈。开皇十年又规定丁年五十岁,免役收庸。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
隋炀帝即位后,“除妇人及部曲、奴婢之课”。租调徭役完全按丁征收。
李渊建立唐朝后,武德二年(619)二月制,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此外不得横有调敛。武德七年四月,又颁新的赋役令,规定:每丁纳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每年交纳绫(或绢、拖)二丈、绵三两,不产丝绵的地方,则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丁役二十日,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折绢三尺。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皆免,正役和加役总数最多不能超过五十天。赋役令还规定:遇有水旱虫霜为灾,十分损四以上免租,十分损六以上免调,十分损七以上,课役俱免。这就是租庸调制的主要内容。以后虽不断修订,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但上述基本内容一直未变。
唐朝赋役令还规定,五品以上高级官僚及王公的亲属都可以按照品级在规定范围内免除赋役。六品以下、九品以上的中下级官吏只免除其本人的课役。征发课役的原则是,先富强,后贫弱;先多丁,后少丁。唐律禁止官吏在征发课役时违法及不均平。
租庸调由县尉负责征收。庸调绢每年八月开始收敛,九月从州运往京城和指定地点,租则根据各地收获的早晚进行征收,十一月开始运送。一般是物之精和地之近者运往京城,送交司农、太府、将作、少府等寺监。物之固者与地之远者则送交边军及都护府以供军用。
租庸调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这是建立在唐初自耕农大量存在,并且都占有一定数量土地的基础上的一种赋税制度。唐高宗、武则天以后,直到唐玄宗统治期间,土地兼并日益发展,农民逐步失去土地,按丁征收的租庸调逐步成为农民沉重的负担。许多农民破产逃亡,成为地主的佃户。租庸调制与当时的土地占有情况日益不相适应。到了玄宗天宝(742~756)年间“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而天下户籍久不更造,甚至戍边死亡者也不为之除籍,户部按旧籍征敛租庸调,地方政府则把虚挂丁户的租庸调均摊到没有逃亡的贫苦农民身上,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实行两税法时,正式宣布废止租庸调制。
第三篇:农业科技史话(上)_耒耜
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具,起源甚早。《周易•系辞》说神农氏“揉木为耒”,而《世本》则以为黄帝时人亻垂“始作耒”。现在所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已发现有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说的“耒而耕”。耒在战国文献中也很常见,或和薪并提,据《考工记》,耒通高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具,西周时为人们普遍使用,《国语•周语》所引《周制》,其中有“民无悬耜”之语。春秋战国时仍继续沿用,《孟子•滕文公》:“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吕氏春秋•孟春纪》说每年之春,天子要亲载“耒耜”而来到籍田。《周礼》中还谈到制作木耜的情况,《地官•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即选择较小的树木以作为耜材之用。《吕氏春秋•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也。”可见耜之通高和耒相近。“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宽度,而《考工记•匠人》则说“耜广五寸”,则耜刃的宽度似随地而异。
战国时耜也称为,故《说文》云:“耜,也。”当时将苗和耒连在一起,如《韩非子•五蠹》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以为民先。”由于方言关系,像东齐一带称为木里,如《孟子•滕文公》:“盖归反木里而掩之。”赵岐注:“木里,笼之属。”
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耒、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刃口。如《管子•海王》说到当时铁官时,以为“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这是这类工具变为铁制的明确证据。在出土的实物中也有这方面的材料,如湖北江陵曾出土战国时的耒。其形制是,从柄到齿皆为木制,柄略向后屈,双齿则略向前弯,齿端套有铁制的刃口。战国时的实物未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木上面也套有铁刃。战国时的与此不会有太大差别。
汉代学者以为耒耜为一物。如许慎以为耒为上部,耜为下部,但都属于木制。而郑玄也认为上为耒,下为耜,所不同的是,以为耜为金属刃口的专称。现在根据《管子•海王》等记载来看,战国时耒、耜为两种农具,而且也为出土的实物所证实。
第四篇:农业科技史话(上)_灵渠
秦时开凿,位于今广西北境的运河。又称言言氵零渠或零渠,也称秦凿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着手开拓岭南一带,派尉屠睢率军南下。为了运输军粮,命监禄督率士兵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运河,以沟通湘、漓二水,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这条运河自此成为联络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水路通道,除有舟楫之利外,又用于灌溉。它的主要工程包括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等。铧嘴是分水坝,在湘水支流海洋河中,状似犁铧,以石筑成,角端所指与河水流向相对,把海洋河水一分为二,一流入南渠,一流入北渠。大小天平是位于铧嘴尾端用石筑成的拦河坝,呈“人”字形堤,高度略低于河水堤岸。与河水东岸相近的一段称大天平,同北渠渠口相衔。与河水西岸相近的一段称小天平,同南渠渠口相衔。天平作用是提高湘江水位,拦河蓄水,枯水季节,大小天平拦截全部河水入渠,以便水运。大水季节,洪峰漫过天平坝顶,流入海洋河故道,减煞水势。从而使渠内流水,涨而不溢,枯而不竭,经常保持安全流量。南渠全长约30多公里,其中4.5公里为人工开凿,以下利用原有河道前进。北渠约长4公里。南渠与漓江上游大溶江接通;北渠通入湘江。南渠、北渠流量为三比七,故有“湘七漓三”之说。
灵渠之名始于唐时。汉以后历代对这条运河都有疏浚改建,并增添了新的工程。如泄水天平,在南北两渠共有五处,主要用来调剂渠道水量。陡门为唐代宝历年间(825~826)李渤主持修渠时创建,多建于渠道浅狭、水流湍急处。经过陡门拦阻,水位提高,流势平缓,便利行船,其作用有如后世的船闸。”
第五篇:农业科技史话(上)_白渠
西汉武帝时在关中平原上修筑的沟通泾水和渭水的人工灌溉渠。因太始二年(前95)依照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开凿,故称白渠。或与北面战国末年修筑的沟通泾水和洛水的郑国渠并称郑白渠。渠起自谷口(亦作瓠口、洪口,今陕西礼泉东北),引泾水东南流,经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栎阳(今陕西临潼栎阳东北),东到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南注入渭水。长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渠成,人乐其利,作歌赞美道:“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苗为云,决渠为雨。水流灶下,鱼跳入釜。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东汉迁都洛阳,郑国渠和白渠渐废,对渭水流域农业地区的衰落很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