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青团苍南县委
共青团苍南县委
苍南县教育局少先队苍南县工作委员会
团苍联„2006‟25号
━━━━━━━━━━ ★━━━━━━━━━━━ 关于开展2006年度苍南县少先队工作论文
评选的通知
各乡镇团委、教育学区、县青少年宫,县各级各类中小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发展规律,营造少先队良好的科研氛围,不断提高少先队工作者的理论素养,推动我县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共青团苍南县委、苍南县教育局、少先队苍南县工作委员会决定联合开展2006年度苍南县少先队工作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1-
一、论文创作时间
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1月30日期间撰写的,未参加过市级以上交流或评选的论文。
二、论文内容
以新课改形势下少年儿童的生活实践、学习实践和自身成长需要研究、雏鹰争章活动的深化研究、“手拉手”长效机制研究、农村少先队新发展研究等为重点对新世纪新阶段少先队工作进行研究与探讨。
三、论文体裁
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成果、心得随笔等均可,但不包括各类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字数要求必须在5000字以内。
四、参加对象
各级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工作干部和少先队志愿工作者。
五、报送要求
请各学区务必在本县学区评选的基础上选送指定篇数优秀论文(要求论文正文不出现作者姓名、单位等内容),并附一张含有作者姓名、单位、论文题目的汇总表,一式3份,于1月12日前送至团县委学校部,联系人:郑永久,联系电话:64753742,传真:64762371。
县少工委将在1月中下旬组织论文评比小组进行评比,对优秀论文将予以表彰,并编辑成册。
附件:
1、2006年度苍南县少先队工作论文评选各单位论文选送篇数; 2、2006年度苍南县少先队工作论文评选参评申报表; 3、2006年度苍南县少先队工作论文评选参评论文格式样本。
共青团苍南县委员会苍南县教育局
少先队苍南县工作委员会 二00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主题词:少先队工作论文评选通知抄送: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共青团苍南县委办公室2006年12月13日印发
(共印260份)
附件1:
2006年度苍南县少先队工作论文评选
各单位论文选送篇数
附件2:
2006年度苍南县少先队工作论文评选
参评申报表
申报单位:(盖章)申报时间:年月日
附件3:
2006年度苍南县少先队工作论文评选
参评论文格式样本
(左上角,四号、楷体)
题
目(二号、宋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小
三、楷体)
正文(小
三、仿宋)
正文中结构层次序数分别表示为:
一、(第一层)(小
三、黑体)(一)(第二层)(小
三、楷体)l、(第三层)
如果内容只有两层时,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l、”。
页面设置:
1、A4纸型。
2、左、右边距约3厘米,上下边距约3厘米。
第二篇:苍南简介
苍南概要
县人民政府驻灵溪镇人民大道。邮编:325800。行政区划代码:330327。区号:0577。拼音:Cangnan Xian。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濒临东海,南连福建,1981年6月从平阳析出独立建县,因地处玉苍山之南,取县名为苍南。全县陆域面积126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海崖线长168.8公里。苍南县辖20个镇、14个乡、2个民族乡:总人口122.4万灵溪镇、龙港镇、宜山镇、芦浦镇、莒溪镇、舥艚镇、钱库镇、望里镇、观美镇、藻溪镇、桥墩镇、炎亭镇、金乡镇、大渔镇、矾山镇、赤溪镇、马站镇、霞关镇、沿浦镇、南宋镇;凤池乡、浦亭乡、腾垟乡、云岩乡、仙居乡、新安乡、括山乡、五凤乡、石坪乡、龙沙乡、昌禅乡、中墩乡、渔寮乡、蒲城乡、凤阳畲族乡、岱岭畲族乡,4个社区、94个居民区、776个行政村。除汉族外,还聚居着畲、回等少数民族3万多人,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苍南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苍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县,县城在灵溪镇。
苍南平原占三分之一,山区、半山区占三分之二。其中平原地区河道密布,古树、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苍南是农林牧渔的综合产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名特优稀产品有四季柚、荔枝、甜橙、梭子蟹、对虾、石斑鱼等,许多产品远销海外。“世界矾都”矾山明矾储藏量占全世界的60%。水陆交通方便,沿海有7个港口,公路通达全县每一个角落。
苍南县旅游条件优越,金色沙滩,彩色岛礁,山巅石海,古老村寨,构成了苍南独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滨海—玉苍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210.5平方公里,由渔寮、炎亭、玉龙湖、玉苍山、莒溪等五个景区和碇步、蒲壮所城两个独立景点组成,其中渔寮、炎亭、玉苍山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另有石聚堂、鲸头、燕窠硐三个县级风景区,构成以灵溪镇和龙港镇为依托的风景旅游体系,可开展山水游、人文游和商务游。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苍南县的旅游业已形成各具特色、相互呼应的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利用玉苍山景区“石奇、溪幽、湖秀、林荫”的特点,初步建成了集观赏自然风光、登山保健,森林探险于一体的自然风景旅游区;第二板块以渔寮、炎亭两大沙滩为中心,以沿海岛屿为侧翼,初步建成集水上运动、沙滩体育、品尝海鲜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第三板块以灵溪、龙港两镇为中心,以燕窠硐、鲸头、石聚堂等县级景点为依托,初步建成了集家庭休闲、郊游、购物于一体的周末休闲游乐区。
建县以来,“敢吃第一口,勇为天下先”的苍南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曾创造出股份制、浮动利率等十几个全国第一。近年来,又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和浙闽边贸市场,在龙港、灵溪、金乡、钱库等重点乡镇规划总面积达1万余亩的7个省批特色工业园区,已建成3000多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使苍南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9.8亿元,财政收入达8.22亿元。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优质粮、磨菇、马蹄笋、生猪、蔬菜、席草、水产、食草动物、禽蛋等十大效益农业基地,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裕的资源。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印刷包装、塑料制品、轻纺、商务礼品、仪器仪表、食品加工等多个工业支柱产业。其中包装印刷行业拥有近千家企业和10万从业大军,2003年产值近80亿元,已占全国总量的15%。市场发育较早,商品交易活跃,现有市场76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7个,超10亿元市场3个。温州礼品城、浙福水产城、浙闽边贸副食品商城名闻遐迩。2003年开始,县委又在全县轰轰烈烈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苍南历史
苍南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商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宋、元以来人文荟萃,明代为抗倭前线,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是革命老根据地,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县。
今苍南地,远在商周时期便有人类活动。春秋时为东瓯越人地。战国时属越,秦统一中国后,属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闽中故地置闽越国,属闽越国。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世称东瓯王,为东海辖地。汉武帝时,东瓯举国内迁江淮间,国除。汉昭帝始王二年(公元前85年),今苍南地属回浦县。此后历属章安、永宁、罗阳、安阳、安固、始阳、横阳、永嘉、平阳等县。
1981年3月6日,中共平阳县委、平阳县革命委员会向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提出《关于要求分县问题的报告》。6月18日,国务院给省政府下达批复,批准设立苍南县。将原属平阳的矾山镇以及灵溪、矾山、马站、金乡、钱库、宜山、桥墩等7个区的72个公社划归苍南县管辖,县城设在灵溪镇。同年11月5日,苍南,平阳分署办公。后经几次行政区划调整,现辖36个乡镇(其中乡16个、建制镇20个),104个居民区,818个行政村,总人口122.4万。苍南地理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隅,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西邻泰顺县,北与平阳、西北与文成两县接壤,陆地界于东经120°7'-121°07'1,北纬27°06'-27°36'1。县境地形北部宽阔,南部狭小,略呈三角形,亦类似侧飞雁。全县陆地面积1261.0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8.88公里。
苍南境内主要山脉为望州山,海拔753.3米,由于处于沿海平原之中,突兀而起,所以显得十分雄峻。望州山南麓有荪湖山,地势险要,蜂峦众多,最高处为大尖山,上有龙湫,常云气蒸腾,风雨雷霆常从此出。
苍南大部分境域属鳌江水系。鳌江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涌潮江之一(还有钱塘江和闽江)。初名始阳江,旋改为横阳江,再改为钱仓江,后因涨潮时江口波涛汹涌,状如巨鳌负山,民国易名为鳌江,俗名青龙江。干流总长91.1公里,支流横阳支江最长。干流流域称北港,横阳支江流域称南港,南北港在凤江汇合后,东流注入东海??与平阳县为界。苍南鳌江水系,包括横阳支江以及与之相沟通的沪山内河、萧江塘河、藻溪和江南河道。
苍南县水资源量比较充沛,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1716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水资源量为107.51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产水量的4倍。其中地表水10.9458亿立方米,占总量90%;地下水1.2258亿立方米,占总量10%。而按保证率85—95%计算的干旱年,全县水资源总量仅有7.641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4159亿立方米,地下水1.2258亿立方米。
苍南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18℃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208天—288天,年平均降雨量1670.1毫米。
苍南濒临东海,海域面积约3.72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海渔场面积约1.35万平方公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石斑鱼、梭子蟹、小黄鱼等珍贵水产品。
矿产资源诸多,非金属矿藏已发现43处,17个种类,已探明的矿产有明矾石、高岭土、叶腊石等10多种。明矾矿石储量为16216万吨,占全国储量的80%,占全世界储量的60%,故我县的矾山镇有“世界矾都”之称。
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名、特、优”产品众多,四季柚、蘑菇誉满神州,翠龙茶叶、席草制品远销海内外,桥墩翠冠梨、马站荔枝、望里甜橙以及马蹄笋深受百姓青睐。马站四季柚,誉为“仙家名果”,现在栽培面积达2500亩,产量10000吨,2002年荣获中国柑桔博览会金奖。蘑菇产量3万吨,产值1.3亿元。五凤翠龙茶采制面积3.2万亩,年产量4000公斤,在2003年上海国际文化节上获中国精品名茶绿茶类金奖。马蹄笋生产基地29000多亩,年产鲜笋8000吨,产值5000万元。农特产品开发技术不断创新,成功研制开展出蘑菇保鲜、美味软包装系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苍南经济
苍南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9.8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2003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上升至第80位。
苍南县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焕发出勃勃英姿,经过几年的长足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一批工业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块状经济集聚效应日益凸现,形成了以印刷、塑编、纺织、商务礼品、食品加工、仪器仪表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体系,家具、不锈钢、陶瓷、包装材料、高分子纤维、医药等新兴产业得到培育,“中国印刷城”、“中国塑编之都”等国字号基地先后落户苍南。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9671万美元,同比增长89.1%,其中外贸出口额6565万美元,同比增长54.4%,增幅列全市第一。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建成有机茶、蘑菇、四季柚、马蹄笋、席草、鲜巴佬和草食型畜牧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马站、沿浦、观美等镇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席草之乡”。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稳步增长,2003年水产品产量20.52万吨,产值11.09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多年来,我县实施“基础先行”、“重点突破”战略,以水、电、路、通讯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基本构筑起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平台。高速公路苍南段的通车,苍南到温州只需40分钟,苍南到福州只需3个小时,温福铁路前期工作基本就绪,苍南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104国道过境公路、龙金大道、环海公路相继建成,全县公路里程达到578.28公里。瓯南大桥、灵江山海经济协作区、大渔湾围垦工程先后启动等,都将为苍南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奠定良好的硬环境。
第三篇:苍南十二五规划
“互看互学”活动苍南县汇报材料 2010年10月29日
苍南位于长三角和海西区的交汇点,是浙江第一人口大县和资源大县,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后发优势非常明显的县份,是“大温州”南部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苍南县现辖36个乡镇、875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27万,陆域面积1261平方公里,内海及领海面积3783平方公里。今年以来,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1-9月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1亿元,财政总收入18.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9亿元,预计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241亿元,基本实现既定目标,为“十二五”跨越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围绕苍南崛起跨越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拓空间促提升,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坚定不移抓统筹促协调,坚定不移保民生促稳定,力促经济和社会转型,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全力构建温州南部的经济中心和浙南闽东北区际贸易中心,努力打造浙南闽北最具活力的工贸生态滨海城市。十二五期间,争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总投资率58.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到十二五末,预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5亿元以上、投资额280亿以上(十二五期间投资总额达到1000亿)、财政总收入40亿以上,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长,人民生活进入小康。
二、工作重点
“十二五”期间,我们的重点工作是抓好“一带两镇三线”:一带就是主攻一条沿海产业带。我们将突出江南海涂围垦和大渔湾围垦两大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华润电厂、苍南核电、沿海港口等重大工程建设,重点打造沿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使之真正成为苍南发展的后劲所在和希望所在。两镇就是突出灵溪政治中心和龙港经济中心建设。我们将发挥灵溪能商宜居的比较优势和龙港良好的区位优势,把灵溪和龙港分别打造成浙南闽北地区宜商宜居城市和鳌江流域中心城市。三线就是紧抓龙金大道传统产业提升线、78省道高效生态农业线和104国道市场物流商贸线。龙金大道沿线将依托传统产业和竞争较强的比较优势,构筑龙金大道传统产业提升线,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良好、镇村和谐”的江南水乡。78 省道沿线将依托沿线乡镇的农业生态优势,构筑78省道高效生态农业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乡村。104国道沿线将依托苍南市场建设的优势,大力推进沿104国道的市场群建设,构筑沿104国道商贸物流发展线,打造浙南的“义乌”。
三、具体措施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下一步我们将具体采取以下六项措施:
(一)注重投资拉动。抓投资就是抓发展,苍南要持续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大投资,以大投资拉动大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县计划以“双十工程”为主要抓手,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是“十一五”的3.1倍,总投资率为58.3%,年均增长达20%(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135亿,投资率达50%,今年固定资产投资是82亿,投资率34%)。其中“双十工程”十二五期间投资691亿元,明年投资8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重点是抓好以下三项。一是抓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是强力推进江南海涂和大渔湾两大围垦工程、华润电厂和苍南核电等重大能源项目、“五纵七横”等重点交通设施、珊溪水利枢纽平苍引水和横阳支江堤防加固等重大水利设施、巴曹中心渔港和霞关一级渔港等重大渔港设施建设。其中江南海涂围垦将采取边
围垦边吹填边规划边招商的方法,加快建设进度,年内争取达到三个工作目标,即实现堵口合龙、2.4万亩“农转用”获批和第一期3600亩吹填造地开工。大渔湾围垦计划年内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二是抓工业性投入。⑴抓好117个用地面积超5000亩、总投资逾110亿元的在建工业项目和27个用地面积超1000亩、总投资逾45亿元的已对接即将落地工业项目的开竣工建设。⑵抓好80项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用地面积达4000亩已经过准入审查还未落实用地储备项目转化落地工作。三是抓房地产投资。根据地块的成熟程度和市场需求程度,“十二五”期间,我县的房地产投资总额争取达到300亿元。重点开发灵溪、龙港两个大镇的新区,适当开发其它乡镇成熟区域,基本实现苍南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为有效的扩大投资,我们将重点推进招商选资工作。重点要抓好项目前期和项目库建设,要精心包装项目去引资。实行内外苍南人互动,发挥在外苍南人的优势,鼓励引导在外苍南人回乡投资创业。特别要利用苍南的台北小镇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平台,大力引进与我们有地缘优势的台资企业,使得十二五期间投资项目的储备、落地、建设、投产的滚动开发机制得到有效执行。
(二)注重城乡统筹。以推进新型城市化为主线,加快城乡融合,加速推动城郊向城市跨越、农民向市民转变。一是进一步完善规划。要发挥主体功能规划在整个规划中的总控作用,实现县域总规、土地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三规合一”,进一步提高县乡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灵溪要实现东扩、南拓,重点抓好新区的规划落实,县城新区面积25.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9.6平方公里,全力打造浙南闽北宜商宜居城市。我们计划把龙港的规划与江南围垦区的规划合二为一,规划面积为60平方公里(新增40多平方公里,其中围垦区近30平方公里),龙港镇实行东西互动(东边城市化,西边工业化),江南围垦区实行南北呼应(南面工业化,北面城市化)。十二五期间,规划区内计划投资300亿元,先拉开15平方公里龙港新区和15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框架,通过十年建设,促进龙港农民城向鳌江流域现代化新城的历史性大跨越。二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灵溪、龙港的新区建设,逐步推进全县城镇的老城改造工作,打造公共交通一体化工程,完善城镇道路网和水电气等公用服务设施,促进饭店、宾馆、商场等第三产业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缓解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短缺难题。重点要推进灵溪至龙港海城公路建设,实现灵溪、龙港同城发展,做到两城重大公共设施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三是统筹农村发展。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做好中心村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规划,以推进新型城市化为主线,以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为重点,以“两个中心城市、七个中心镇、一百个中心村”为载体,通过旧村改造、旧城改造和村庄整治,重点推进保障性住房、农房改造等重大工程建设,构建新型城乡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我县农村发展。同时,还要适时启动乡镇撤扩并工作,加大金乡、钱库、宜山、桥墩、马站、矾山、赤溪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城市生活。
(三)注重生态建设。现代不现代,关键看生态。抓生态就是抓执政为民,生态建设事关可持续发展,事关人们的幸福安康,是一件为民谋利的千秋大业。一是加强保护。重点保护好海岸线、78省道沿线和桥墩、莒溪、藻溪等生态乡镇,保护好苍南的“水缸”,同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使保护生态的乡镇不吃亏。二是加强管理。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控制“两高一低”项目进入,强化污染源头控制。抓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河道疏浚整治力度,抓好电镀、卤制品、造纸、印染等重污染行业和“十小”行业治理,坚决遏制褪色和废旧塑料洗涤两大污染,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三是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大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和“两城示范、十镇联创”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实现“清洁家园”向“美丽乡村”迈进。四要加强城乡绿化工作。要大力开展造林绿化运动,加快森林进城步伐,实现绿满苍南目标。
(四)注重产业转型。坚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攻方向,以集聚、集群、集约为重点,力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一带两镇三线”总体发展布局,抓好灵溪苍南工业园区面积约6.7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在龙港西面,整合提升龙港现有的几大工业园区,形成一个5平方公里龙港西部产业集聚区;在江南海涂围垦区南面,依托巴曹的港口和电厂优势,打造对接海西和后世博经济区,重点发展海洋渔业、生物医药产业、临港加工贸易等临港工业,形成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这三大区块将是苍南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现有块状产业和苍南13张“国字号”产业基地,坚持抓大育小并重,着力形成各类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产业格局。在传统产业提升上,紧抓龙金大道的印刷、包装、礼品、纺织等传统产业优势及龙港、宜山、钱库、金乡等地典型的块状经济优势,借助“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等国字号招牌的辐射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在新兴产业培育上,依托我县的港口资源优势,加强临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海洋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的新兴产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依托104国道的市场建设优势,加快传统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和新兴市场的建立,进一步完善物流体系,加快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在生态农业发展上,发挥78省道农业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海参养殖等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来料加工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同时充分利用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这一国字号招牌,引进台湾先进的产业和技术,促进我县的产业转型发展。三是推进自主创新。深入实施百项重点技术改造和百项重点科技创新工程,以技术改造、装备更新、设计创新、创意发展为主要内容,积极研发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从低端盈利模式向高端盈利模式转变。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加强人才引进,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形成招才引才、识才用才、人尽其才的良性用人机制。
(五)注重民生事业。按照抓民生、促和谐、求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推动全县第三轮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完成龙港高级中学迁建,提高城乡教育公平程度。二是健全城乡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抓好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县人民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及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实现医疗机构配置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促进文化体育发展繁荣。完成县文博馆、图书馆、体育中心、广播电视大厦建设,大力建设乡村文化健身场所。四是完善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险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五是重视计划生育工作。认真打好计生翻身仗。六是确保一方平安。深入开展“创安护鼎”行动,加强社会治安治理,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恶性犯罪,努力创造良好的治安秩序。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强化沟通,注重协调,化解积案,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切实维护公共安全,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六)注重工作保障。当前,苍南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突出的有三大难题(对上破解项目审批的难、对中破解部门办事难、对下破解政策处理难)。为破解对上的项目审批的难,我们打算抽调攻关人员,加强跑上的力度,同时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多争取上级的支持,特别要发挥在外苍南人神通广大、联系广泛的人脉优势。破解部门办事难,大力推广“马上就办”的服务理念,做到定下来的事雷厉风行、看准了的事一抓到底。破解政策处理难,强化镇村干部政策处理的职责,完善考核办法,加大奖惩力度,把政策处理与干部的绩效、使用
挂钩,调动干部在政策处理中的积极性。具体工作中做以下三点:一破除体制障碍。重点推进“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工作,落实龙港镇“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各项举措,同步推进金乡镇、马站镇县级强镇扩权工作,使程序更少、速度更快,切实以高效率推进快发展。二加强要素保障。重点要加强土地、资金和人才三大要素保障。土地保障主要是抓好海涂围垦工程和闲置土地清理工作,增加土地储备资源。资金保障主要是创新融资方式,发挥苍南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积极利用银行融资,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即让”的原则,吸引民资和台资进入苍南的项目。同时今后几年,我们要保证每年2500亩以上土地出让,为今后发展提供土地和资金支撑。三要整治建设环境。我们将以推进建设环境大整治行动为主要载体,严厉打击地霸、村霸、行霸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强揽工程、强行搬运、强阻施工等行为,全面净化建设环境,推动项目落地,促进投资增长。
附件一
苍南县“十二五”十大建设工程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内容和规模 “十二五”投资(亿元)2011年投资(亿元)竣工时间(年)1 海涂围垦
造地工程 江南海涂(4.4万亩)和大渔湾(2.4万亩)围垦工程、吹填及软基处理工程 61.8 3.2 2015 交通道路
建设工程 建设沈海高速公路苍南段(70亿元)和南金公路苍南段(17.8亿元),建成灵溪至海城公路(9亿元)等 109.3 7.5 2015 县城新区
推进工程 规划面积25.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9.6平方公里,重点推进核心区“两江一湖”景观绿化带、“两馆一院一堂”、火车站前广场开发等公建项目及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50 5.9 2015 龙港新区
建设工程 拉开龙港新区框架(15平方公里,包括临港新城北区),重点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56 4.9 2015 工业园区
配套工程 苍南工业园区(6.7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基地(15平方公里,包括启动区、民营科技城)、龙港城西工业园(约5平方公里)及龙金大道传统产业提升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20 2.5 2015 商贸物流
提升工程 建设汽车贸易城(102亩)、家电市场(120亩)、海鲜城和大卖场(55亩),扩建浙闽水产城(120亩)、农贸综合市场(40亩),建设龙港物流基地(500亩)、浙闽边贸物流中心商务楼、顺达物流仓储中心及码头工程(填海150亩)、百一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工程(50亩)等 34.6 8.8 2014 能源基地
打造工程 苍南发电厂、风电场,建成500KV输变电等16座及线路工程。争取实施苍南核电工程 167.3 13.1 2015 水利港口
设施工程 霞关一级渔港二期、巴曹中心渔港等7个渔港及巴曹商港、霞关对台贸易港口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县标准海塘加固、横阳支江堤防加固、夏桥水闸、朱家站水闸等防洪除险工程建设 22.3 2.4 2015 旅游休闲
综合体工程 开发渔寮(含雾城)旅游度假、炎亭海口度假村、“世界矾都”矿山公园建设,赤溪凤凰湾旅游、完善提升滨海玉苍山省级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20.3 3.1 2015 10 “海西”桥头堡打造工程 打造台北小镇、台湾农民创业园、阿里山农庄等对接“海西”平台建设,重点实施区域内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18.6 1.4 2015
合 计
560.2 52.8
附件二
苍南县“十二五”十大民生工程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内容和规模 “十二五” 投资(亿元)2011年投资
(亿元)公共教育 优先工程 迁建龙港高级中学(186.6亩)、县民族中学(86.4亩)、县机关幼儿园(25亩)以及新建灵溪和龙港新区学校6所。改造38所中小学危房校舍。7.97 1.42 2 医疗卫生 惠民工程 迁建县一医(150亩)、县三医(63亩),建设乡镇卫生院17所和村卫生室(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227家。6.30 1.18 3 城乡交通 便民工程 加快全县客货运输站场体系建设,新建苍南汽车北站(42亩)、龙港客运中心(68亩),2015年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到60%,实现城乡“路、站、运”一体化发展。4.31 2.15 4 文体设施 建设工程 建设县体育中心(建筑面积2.75万㎡)、龙港体育馆(建筑面积3万㎡),新建县文博馆、浙南书城、龙港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1万㎡)。加快广电中心建设(建筑面积1.5万㎡),实现全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5.17 1.70 5 社会保障 安民工程 新增日供水能力3万吨,增加覆盖15万人口饮水安全。新建灵溪中心养老院和龙港养老康复中心(建筑面积各5万㎡)。全县100%社区、村达到 “充分就业社区(村)”标准,实现社保全覆盖。推进全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4.20 4.85 6平安创建 基础工程 迁建县法院和检察院,新建县信访大楼、公安局技术和指挥中心大楼,基层派出所用房建设项目3个、安装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前端监控设备300台。3 0.56 7 生态文明 创建工程 深化“清洁家园”活动、启动“美丽乡村”行动,实施“五沿”绿化工程,建设灵溪、龙港和巴曹三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新建县第二垃圾发电厂,龙港新美洲垃圾场生态改造工程,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22.35 3.07 8 城乡住房 保障工程 改造老城(建筑面积60万㎡),农村危旧房改造5万户,建设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廉房、“两限房”等(建筑面积145万㎡)。44.15 10.6 低收入奔 小康工程 实现基本消除13.9万低收入农户的总体目标,每年重点在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培育效益农业示范村10个、来料加工专业村5个。加大下山异地脱贫力度,每年实现搬迁下山移民0.4万人。10.25 2.05 便民服务 建设工程 新建县级和龙港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大楼、县人民大会堂,建设城镇公园广场4座(占地面积58公顷),空白乡镇邮政普遍服务设施6个。2.79 0.84
合计
130.49 28.42
第四篇:共青团重庆市九龙坡区委2008年工作总结
共青团重庆市九龙坡区委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是奥运之年、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之年,也是我区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的开局之年。团区委在区委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基层团组织的支持配合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团的十六大、重庆市第三次团代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十届四次全委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坚持思想建团、实践兴团、服务立团、基础强团的总体思路,着力推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的创新。多项工作得到了团中央、团市委和区委的充分肯定,全区团建和团的工作获国家级表彰5项,市级表彰23项,区级表彰7项,进城务工青年服务超市试点工作登载到新华社内参,并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同志亲笔批示,团中央书记处两位书记莅临九龙坡视察指导工作,团区委1名同志当选为团十六大代表,九龙坡共青团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成效
强化理论武装,在团干部、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等不同群体中广泛开展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各项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广大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强化思想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敢上九天揽月、勇于龙行天下”的九龙精神,帮助他们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文化熏陶,举办“党的助手后备军、党风廉政我关心”、“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九龙同发展”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青少年在红色文化中牢记使命,在廉政文化中涤荡心灵,在先进文化中茁壮成长。强化榜样激励,积极推荐选树青年五四奖章、杰出青年企业家、杰出青年、优秀少先队员、抗震救灾英雄等青少年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时代榜样。强化阵地培育,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利用清明等传统佳节,依托九龙坡共青团网站,进行“网上祭英烈”等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青年争先”大讨论活动,组织区优秀青年参加团市委主办的“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辩论赛,并获得第一名。
二、引领青年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充分激发青年在经济发展浪潮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带领青年围绕高新技术战略服务产业发展。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展青工技能培训和技能比赛。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开展青工创新创效,服务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带领青年围绕城市化战略塑造城市形象。“五四”当天,团区委举办了“建设示范区我先行”青年突击队宣誓仪式暨“和谐九龙再创新功”青年文明号命名表彰大会,成立了旧城改造、网络宣传和政策宣传3支青年突击队队伍,积极服务全区大局工作。建立谢家湾街道劳动三村社区、石坪桥街道冶金村市级青年文明社区示范点2个,华岩镇
中梁山街道半山二村社区、谢家湾街道劳动一村社区市级青年文明社区2个,并以此为平台,推进邻里志愿服务、校园文化、青年文明号进社区活动。持续开展社区“大家乐”等活动,丰富社区文化,倡导社区文明。带领青年围绕都市农业战略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推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开展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帮助大批农村青年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转移就业,促进了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今年,团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100人服务重庆市第四届花博会,得到各级领导、来宾和展商的好评。深化拓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发动团员青年植树造林200余棵,并挂牌成立了共青林,广大青少年的生态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积极引导青年在和谐九龙建设中展现青春风采。深入实施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今年,接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重庆)计划志愿者3名。12月5日,团区委承办了重庆市“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挂牌建立了全市第一个青年城市志愿服务岗。稳步推进青年文明创建行动,全区新命名18个青年文明号和18个争创青年文明号示范岗。不断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在农村继续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农民运动会等活动,组织了3支青年突击队在巴福镇党团文化一条街绘制了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漫画墙。在城市创新开展“校园文化进社区”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城乡青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着力开展青年奉献社会活动,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团区委迅速行动、广泛发动,组织各基层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青年文明号集体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中。据统计,全区4424名团员青年参与了抗震救灾工作,有效帮扶受灾群众463人,组建青年防震减灾志愿者宣讲队1支,青年抗震救灾突击队70支、青年志愿者帮扶服务队73支,参与除险加固塘库5口、房屋157间,交纳抗震救灾特别团费9.5万余元,抗震救灾自愿捐款104.59万余元,捐赠物资价值45万余元。团区委联合区妇联、重庆医科大学团委、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开展了“隐形的翅膀:非现场志愿者行动——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心系汶川志愿者在线心理服务活动”,为接收灾区伤员的西郊医院、建设医院、铁马医院等医院捐赠爱心话机30余部,开通在线心理咨询热线12580,灾区群众可以通过拨打12580热线,免费与亲友联系、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区委副书记潘平亲自看望了在区接受救治的灾区少年儿童,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
三、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服务青年学习成才。深化希望工程和爱心助学行动,今年,共帮助6名贫困大学新生、2名贫困小学生获得资助金22800元。元旦春节期间,团区委组织开展了“共青团真情助困”活动,走访慰问华岩镇中梁山街道石堰村、黄桷坪街道小湾社区困难群众6户,送去了价值两千多元的年货、书籍、饮水机和近千元的慰问金。团区委积极联系团市委、市少工委,在全区各镇举办了“留守儿童爱心书屋”图书义卖活动,向全区留守儿童送去了知识和温暖。深化“文化青春,书香九龙”青少年读书活动,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
进一步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以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大量出现的进城务工青年为服务对象,积极开展进城务工青年服务超市试点工作,为他们提供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以下岗失业青年、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为主要对象,组织重庆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重庆怡然(集团饮食文化娱乐有限公司)等7家优秀企业参加了“青春促和谐、岗位进万家”重庆市青年就业创业现场招聘会,提供工种38个、岗位401个,切实服务了青年就业;新建巴福青年中心,逐步实现加盟商家网、会员网双网合一,并网联建,并以此为平台,举办青工再就业技能培训班和SYB培训班,培训青年近1000余人次。有序推进“阳光行动”青年创业贷款项目,为4家企业办理贷款1450万元。
进一步开发青年人才资源。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以“城乡统筹与开放创新”为主题,配合区委组织部等成功举办了2008中国重庆九龙坡〃青年人才论坛,下设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建设系统、区直机关及社会组织5个子论坛,收到论文 246 篇,为历年之最,一批优秀青年脱颖而出。
进一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健全了青少年维权工作体系,于12月1日,迎接了区人大对未保委工作的执法检查。深入推进未成年人监所课堂教育活动,组织铁路中学青年教师志愿者9名走进看守所上课,并开展了“新年爱心卡”赠送活动。继续开展青春期自护教育,组织奇奇欢乐流动课堂、雷电灾害防御知识
讲座等活动;依托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继续开展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行动;加大贫困青少年帮扶力度,1月13日,团区委承办了“服务社区困难青少年全国统一行动日”重点活动——重庆青年文明号社区捐赠仪式,筹集价值13万元的书籍、年货、保暖内衣和电话卡等物资,用于帮扶青年弱势群体。
四、共青团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团的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果。11月18日至20日,胜利召开了九龙坡区第十四次团代会,大会听取并审议了团区委第十三届委员会报告,选举产生了团区委第十四届委员会。继续依托党建带团建,进一步优化团建外部环境。不断深化五四红旗团组织创建活动,大力巩固传统领域团的基础组织,加大指导力度,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等纷纷建团,“两新”组织等新兴领域团建工作不断强化。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会议精神,联系落实市少年宫一名优秀团干部出任九龙坡团区委书记助理,推荐两名基层团干分赴巴南、黔江挂职锻炼。
团的队伍建设塑造新形象。以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为着力点,加大团干部培训力度,举办了2008团干部和青年文明号负责人业务培训,基层团干部、青年文明号集体近100人参加了培训,选派了10余名团干部参加了团中央、团市委、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等部门的培训。
全团带队工作形成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少先队工作网络,街道社区两级少工委组织不断健全。定期对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先队
干部进行培训和表彰。开展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暨抗震救灾“奉献一颗爱心,共有一片蓝天”主题教育。组织开展了“九龙坡区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推选了8名区代表参加了市第三次少代会。
青年统战工作拓展新领域。继往开来,举办了2008老团干暨青年联合会新春团拜会。加强青联的对外联系,接待了市国安局团委、渝中区共青团干部代表团、厦门大学“聚焦城乡统筹大背景下的重庆农业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等。外派1名团干部赴日本友好访问。推陈出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构建“区域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放式、社会化”的大团建工作格局,区域共青团联席会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
总之,2008年,是全区共青团事业承上启下,创新突破的一年,通过全区各级团组织共同努力,团建和团的工作有了新的巩固、有了新的创新、有了新的发展、有了新的典型。但是我们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对青少年信息化、自主化的新特点还不够适应,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还把握不够,在服务党政中心工作上还有待进一步跟进;对青少年多领域、多层次的需求研究不够,整合多方资源服务青少年的手段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对新兴群体及青年自组织发展研究不够透彻,基层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和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解决。
第五篇:共青团黄石委2017年预算说明
共青团黄石市委2017年预算编报说明
本预算草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委“三定”方案规定的职能和2017年主要工作任务编制,草案所列内容准确、真实、完整。我委将根据审查批复的预算做好执行工作,对预算执行结果负责,并依法接受市人大审查监督。
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一、部门概况
共青团黄石市委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正县处级事业单位,根据市编委“三定”方案,核定行政编制12名,依据黄编文[2016]15号文件人员编制划转1人,实际核定人数11人,目前实际配备行政编制11人,团市委二级单位黄石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名,均无退休人员。
主要工作职责:领导全市共青团工作;负责市青联、市学联和市少先队委员会工作;调查青年思想动态和青年工作状况问题等,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全市团员青年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等;负责指导并组织全市青少年思想教育、宣传文化活动,推优表彰优秀青年;做好全市青年统战工作;参与有关青少年事务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协助或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处理、协调青少年利益相关事务;负责未保委日常工作等。
二、部门(或中长期)工作重点
2017年,我单位将主要依据市委市政府和团省委的指示及要求,围绕青少年开展活动。
三、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一)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2017年,我委财政拨款预算主要用于支付在职人员工资及津补贴、按标准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办公经费主要用于团市委行政运行。项目支出方面,申报项目预算110万元,主要用于青少年开展活动。
(二)部门“三公”经费财政拨付款预算情况
我委“三公”经费严格遵守厉行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财务开支,现有小车1台;小车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接待。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一)人员经费
我委目前有公益性岗位5人、劳务派遣4人,工资、社保及公积金共计为每年30.62万元,挤占了在职在编人员的人员经费,导致2016年我委人员经费不足,特申请追加2017年人员经费预算30.62万元;另外,对于公益一类事业编人员奖金及第十三个月工资、公务交通补贴在2017年预算系统人员工资部分未给于核算,经请示预算科,同意在“二下”阶段给于补录系统,我单位公益一类人员全年奖金为3.09万元,第十三个月工资为0.16万元,公务交通补贴为0.54元,合计3.79万元。人员经费共计追加34.41万元。
(二)项目经费
目前青年工作经费预算财政局初步核定的为110万元,取消了之前的所有“项目经费”:一是志愿者服务专项经费5万元;二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费6万元(团省委要求在财政预算中必须有此项目);三是预防青少年犯罪专项经费11万元(团省委要求在财政预算中必须有此项目)。申请将此三项传统工作与青少年工作经费分开核算。
(三)公用经费
我委每年的公用经费不足,其中工会经费严重不足,员工的福利不能保障。工会经费是依据单位全年工资总额的2%计提并纳入当年的行政经费预算,计提后的金额再从行政经费打入市总工会账户,市总工会依据单位打款金额的50%返给本单位,用于开展日常活动,我委2016年总计只有8350元,基本工会福利都无法保障,更无法开展工会活动。因此申请追加公用经费预算10万元,用于工会经费不足时开展工会活动划拨使用。
共青团黄石市委 2016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