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花苞心态,才是真爱(xiexiebang推荐)
花苞心态,才是真爱
有人说:做不了伟大的事,就用伟大的爱,做平凡的事。
有太多关于孩子的比喻,在我眼里,学生都是待放的花朵,而我们有幸能伴花成长,倾听最美的花开的声音。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南京行知小学的杨瑞清校长做的一场关于“学会赏识,爱满天下”的报告。报告上他一边讲,一边展示有关图片。当大屏幕上出现那片迷人的荷花池时,大家不禁发出了啧啧的赞叹。那个画面中最显眼的是一朵盛开的红荷花,旁边还有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苞。杨校长说“人们总是把目光放在这朵鲜艳的花上,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花苞。其实,过几天这个花苞也会开出鲜艳的花来的。这就像我们教学生一样,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很少去关注后进生。即使关注,也是嫌它怎么还不开花——人家都开了,你怎么还不开?你再不开,我就把你给掰开!”他的幽默换来满堂掌声和笑声。“如果硬把它给掰开,它不但开得不鲜艳,还会很快就枯萎。耐心地等待花开,这就是‘花苞心态’。”
花不是不想开,而是时机未到啊,时机一到,它自然就会开放的。我们面对的学生不就是这样吗?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领悟速度快,就像那支早开的荷花一样;而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弱,领悟速度慢,就像开得晚的花一样。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总是希望每个学生都像第一名那样聪明,只要老师一点拨,他们就都能心领神会,还会举一反三。如果有的学生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很难接受,甚至因此而忿忿不平,大动肝火,千方百计地想让那些孩子快速向第一名靠拢。于是,我们整天生活在抱怨中,生活在抑郁中。
培养自己的“花苞心态”吧,相信那些接受知识慢的孩子就是那枝还没开放的“花苞”,它不是不开,而是在积蓄能量,是在等待时机。它一旦开放就会让你大吃一惊。
“花朵花苞,哪一朵不好,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用如此心态去倾听生命中花开的声音,那么我们的孩子都会取得成功。让我们拾起赏识教育,相信班级里的孩子都是能学会的,只是迟早问题,对于迟者要尤其关心爱护,不是责骂批评,他们的点滴进步要更加关注,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第二篇:“向细节要师德向师德要质量”论坛演讲稿-花苞心态,才是真爱
“向细节要师德向师德要质量”论坛演讲稿:花苞心态,才是真爱
“向细节要师德向师德要质量”论坛演讲稿:花苞心态,才是真爱
有人说:做不了伟大的事,就用伟大的爱,做平凡的事。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我工作的时间还不到一年,也许谈论师德可能会显得有些稚嫩,但绝不会失掉我的真诚,因为我和大家一样,从事着一项光荣的职业---教师。
第一次登上讲台时我的激动与不安;一声声老师好背后的满足与窃喜;学生取得进步时的欣慰与鼓舞,从那一刻起,我觉得自己回到自己的家乡,我选择的,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个值
得我用一生去完成的事业。
我们面对的学生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领悟速度快,就像早开的荷花一样;而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弱,领悟速度慢,就像开得含苞待放的花苞一样。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总是希望每个学生都像第一名那样聪明,只要老师一点拨,他们就都能心领神会,还会举一反三。如果有的学生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很难接受,甚至因此而忿忿不平,大动肝火,千方百计地想让那些孩子快速向第一名靠拢。于是,我们整天生活在抱怨中,生活在抑郁中,生活在硝烟弥漫中。
有幸和三年级的老师分在同一个办公室,陈老师是我们大家尊敬的老教师,这不仅因为陈老师年龄长我们,更因为她那种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情怀和她的敬业精神!陈老师总是在课下给班里的后进生补课,并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她班的学生没有一个不及格的。其实,像陈老师一样
不放弃任何学生的老师在我们建设还有很多。吴立强老师作为总务处的一员,平时杂事特别多,每次去他那里给学生印试题的时候看到他边印试题边批阅学生的作业,有时候还要修理学校里坏旧的桌凳,但我从来没有听到他发过一句牢骚,每次麻烦他时他都很热情,我想这种爱校如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
一天,放学后,吴老师拿着一个住宿学生的作业去找我们值晚自习的老师,他给我们说明白学生的作业情况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临走时还特别叮嘱我们一定让学生搞明白,因为那个学生学习不太好。吴老师交代我就又急匆匆地去忙别的事情了,我被他这种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精神所打动。我经常觉得值班很累,教的学生太多,每天有阅不完的作业和试卷,但想想吴老师那么忙还这么关心每一个学生,我很是羞愧!
“花朵花苞,哪一朵不好,生命如水,那一段不美”用如此心态去倾听生命
中花开的声音,那么我们的孩子都会取得成功。让我们拾起赏识教育,相信班级里的孩子都是能学会的,只是迟早问题,对于迟者要尤其关心爱护,不是责骂批评,他们的点滴进步要更加关注,这就是素质教育德灵魂,这样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不会那么“痛苦”了。
培养自己的“花苞心态”吧,相信那些接受知识慢的孩子就是那枝还没开放的“花苞”,它不是不开,而是在积蓄能量,是在等待时机。它一旦开放就会让你大吃一惊。
第三篇:赏识才是真爱
赏识才能教出好孩子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寿光市台头小学 于家禄
利用寒假时间我阅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全书通过“一束鲜花”,“美丽的回报”,“宽容让我如此美丽”„„等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折射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的话语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在心里告诫自己:爱孩子就得学会赏识,赏识才是真爱。
一、用真挚的爱赏识每位学生。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扬,学生也不例外。学生的心灵是纯净的,他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希望能从老师那儿得到赞扬和肯定。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也许只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抹温暖的微笑,甚至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但是可能将伴随其一生,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态度起到良好的决定作用。
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要做到赏识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时,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
然而,赏识优秀的学生,这是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的,赏识一般的学生甚至后进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倾注自己真挚的爱。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我深知以后要尽力去赏识每一位学生,哪怕他们只是取得了极其微小的成就。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绩一般、腼腆胆怯的学生,更要倾注由衷的赏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做一个乐观活泼的自信生。
二、更新教育理念,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度”。
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也一定要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度”,不能一味地表扬赞赏,应做到该批评时就批评,但必须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除了日常教学以外,还必须多看专业理论方面的书籍,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让赏识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花结果。
这本书使我深深意识到:赏识才是真爱,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没有面向每个个体的赏识,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只有把赏识的阳光撒向每一棵幼苗,才会在秋后收获累累硕果。
让我们在教育中赏识学生、在赏识中教育学生,享受教育的幸福吧!
第四篇:教师需要花苞心态
教师需要花苞心态
我,经常在办公室或教室里训斥学生,经常喋喋不休地发着牢骚,说学生如何笨。且不说这样对学生是否有益,就说教师自己,长久这么下去,也弄得自己精疲力尽,精神也坚持不住。可是讲过的知识,有些孩子就是记不住,作业就是不会作,不由得你不生气。有时我也会被学生气得七窍生烟。直到在网上听了杨瑞清校长的报告,我如醒醐灌顶,豁然开朗了。那天,在南京行知小学的杨瑞清校长做了一场关于“学会赏识,爱满天下”的报告。他一边讲,一边展示有关图片。当大屏幕上出现那片迷人的荷花池时,大家不禁发出了啧啧的赞叹。那个画面中最显眼的是一朵盛开的红荷花,旁边还有含苞待放的花苞。“人们总是把目光放在这朵鲜艳的花上,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花苞。其实,过几个天这个花苞也会开出鲜艳的花来的。”杨校长说:“这就像我们教学生一样,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很少去关注后进生,即使关注,也是嫌它怎么还不开花——人家都开了,你怎么还不开?你再不开,我就把你给掰开!”他的幽默换来满堂掌声和笑声。“如果硬把它给掰开,它不但开得不鲜艳,还会很快就枯萎。耐心地等待花开,这就是‘花苞心态’。”杨校长意味深长地说。好一个“花苞心态”!花不是不想开,而是时机未到啊,时机一到,它自然就会开放的。我们面对学生不就是这样吗?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领悟速度快,就像那支早开的荷花一样:而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弱,领悟速度慢,就像第一名那样聪明,只要老师一点拨,他们就能心领神会,还会举一反三。如果有的学生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很难接受,甚至因此而忿忿不平,大动肝火,千方百计地想让那孩子快速向第一名靠拢。于是,我们整天生活在抱怨中,生活在抑郁中,生活在硝烟弥漫中。
培养自己的“花苞心态”吧,相信那些接受知识慢的孩子就是那枝还没有开放的“花苞”它不是不开,而是在积蓄能量,是在等待时机。它一旦开放就会让你大吃一惊。
古语说“甘罗早,子牙迟”,尽管他们都做了丞相,可拜相时的年龄实在是相差太悬殊了。照现在的观点看,我们当然是喜欢乳臭未干就坐上相位的甘罗,可姜子牙在历史上的贡献更大,只不过他“开放”得晚。
抱定“花苞心态”,相信那些接受能力弱的孩子就是“姜子牙”,就是那个“花苞”,他们是大器晚成的。这样一想,你还会整天心情抑郁吗?想象着这些“花苞”一旦“开放”而满池荷香的情景,恐怕乐都来不及呢。
第五篇:让花苞心态“动”起来(师德演讲稿)
让花苞心态“动”起来
作为一名走上工作岗位还不到两年的青年教师,站在这里来谈论师德,可能会显得有些稚嫩。此刻的我忐忑不安,但我想要用我的真诚来尝试着、摸索着谈一谈我对师德的些许感悟。
任教一年多,我习惯性地称呼我的学生为孩子,虽然有时候我自己也没有表现得那么成熟,时不时也显露出些许的孩子气,但萦绕在耳旁这个“陈老师”的称呼,却时刻让我收获着美滋滋的幸福感,也如同磁石一般深深地牵引着我,改变着我。
依稀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时我的激动与不安;第一次学生阴差阳错地称我为“陈妈妈”时的欣慰与鼓舞;第一次家长叫我“小陈老师”的温暖感与满足感。我想说:与孩子相处,我更加年轻,因为他们需要童真与快乐;与家长相处,我更加细致,因为他们需要理解和帮助。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被宠坏了的一代,4+2+1组合家庭的宝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围着这么一个宝贝打转。所以,他们被扣上这样一顶帽子:只知道享受现成的劳动成果,不懂得动手去耕耘。学习上,不勤奋刻苦,作业不自觉做。讲过的知识,有些孩子就是记不住,作业就是不会做,不由得让你不生气。有时我也会被学生气得七窍生烟。但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孩子其实都是待放的花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南京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做的一场关于“学会赏识,爱满天下”的报告。报告上,当大屏幕上出现那片迷人的荷花池时,大家不禁发出了啧啧的赞叹。画面中最显眼的是一朵盛开的荷花,旁边还有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苞却被无视。杨校长
说“人们总是把目光放在这朵鲜艳的花上,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花苞。其实,这个花苞过几天也会开出鲜艳的花来。这就像我们教学生一样,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很少去关注后进生。即使关注,也是嫌它怎么还不开花——人家都开了,你怎么还不开?你再不开,我就把你给掰开!”但如果真的硬把它给掰开,它不但开得不鲜艳,还会很快就枯萎。耐心地等待花开,这就是‘花苞心态’。
好一个“花苞心态”!花不是不开,只是时机未到,时机一到,它自然就会开放的。我们面对的学生不就是这样吗?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领悟速度快,就像那支早开的荷花一样;而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弱,领悟速度慢,就像开得晚的花一样。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总是希望每个学生都像第一名那样聪明,只要老师一点拨,他们就都能心领神会,还会举一反三。如果有的学生做不到,我们就很难接受,甚至因此而忿忿不平,大动肝火。于是,我们整天生活在抱怨中,生活在抑郁中,生活在硝烟弥漫中。
所以,培养自己的“花苞心态”吧,相信那些接受知识慢的孩子就是那枝还没开放的“花苞”,它不是不开,而是在积蓄能量,是在等待时机。它一旦开放就会让你大吃一惊。最后引用周弘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只要找回花苞心态,对孩子永远用拉拉队员的方式去爱,我们和孩子就能够重新回到追蝴蝶般流连忘返的大师状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