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习报告“三农”问题调查(定稿)
寒假实习报告
这次寒假实习,我感到非常充实。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不仅锻炼了我的组织、沟通、学习能力还让我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对我们潍坊的蔬菜种植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发现了我们蔬菜中的优势但也看到了不足,让我感觉到受益匪浅。
时间:2011年年1月20日――1月30日
地点:山东青州
一、前言
在这个寒假,为了贯彻我们潍坊医学院的要求并且也为了能够在这个假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组织、调研、学习、分析能力我特意针对我们潍坊的“三农”问题做了一些调查。“三农”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古代民以食为天,重农抑商,农民和土地是社稷江山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后,“三农”问题依旧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还多,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在农村,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障碍就是“三农”。其实,中央一直在支持、在千方百计地发展“三农”事业,从包干到户到后来的承包经营;从征收农业税到免征农业税;从限制农民进城打工到鼓励农村劳务输出。这些变化使农村经济日益灵活,使农民致富的空间越来越开阔。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牵涉面极广和我国农民小农作坊为主的生产方式,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普遍低下,扶贫成果不断回落。潍坊市蔬菜生产历史悠久,因此在这个寒假,我针对我们青州的蔬菜种植惊醒了调查,我走访了我们村的几个种植大户并且在他们塑料大棚中做了实地考察也观看了他们的一些交易过程,走访了这几家种植大户我了解到目前我们潍坊蔬菜种植基本情况。
“三农”问题这些年备受全国各界的关注,而我们潍坊有着悠久蔬菜种植历史,且种植面积大,蔬菜也是我们的一个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我想蔬菜种植是很值得关注的。我们潍坊的蔬菜虽然已成规模,也有着相对来说先进的技术经验但还是既存在一些优势之处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潍坊市蔬菜生产的主要特点
潍坊市蔬菜生产历史悠久。无论是自然气候,还是生产条件,都非常适宜蔬菜生产。从八十年代末寿光试验成功第一个蔬菜大棚至今二十多年的时间,该市以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为重点,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优势和传统优势,严格落实“菜篮子”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不断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使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发展成为潍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在面积、产量、效益、加工、出口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种植面积大。全市瓜菜种植面积318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31.5%,瓜菜总产1184万吨。其中,蔬菜面积261万亩,总产1007万吨;瓜类面积57万亩,总产177万吨。蔬菜生产已由原来的城郊型为主变为农区大基地为主,全市十二个县市区均有种植。潍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一些世界著名的种子公司在潍坊建立了蔬菜育种繁种基地。一年一度的中国(寿光)蔬菜国际博览会,进一步加强了该市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说,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蔬菜品种,只要适宜潍坊种植的,潍坊都有种植。潍坊被称为“蔬菜联合国”。
(二)栽培品种全。潍坊市本身具有很多很好的地方名特蔬菜品种,近几年又按照国内外市场的要求,一方面大力发展地方传统名牌,另一方面加大了瓜菜新品种的引进力度。到目前,全市栽培的瓜菜种类120多种,品种3000多个。露天栽培161.2万亩,其中,国外品种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占12.4%,多为出口蔬菜。
(三)上市时间长。该市蔬菜栽培类型多、技术比较先进。有冬暖式大棚栽培,有地膜覆盖栽培还有露地栽培等,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生产方式,拉长了蔬菜上市时间。
(四)产品质量好。从2000年开始,狠抓了蔬菜的标准化生产,促进了蔬菜质量的提高。
(五)专业化程度高。为了培植区域品牌,提高产品质量,近几年,该市对蔬菜生产基地进行了集中规划布局,使其向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每个县市区基本形成了1—2个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由原来的分散生产,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生产。
(六)加工出口量大。全市蔬菜加工企业达980多家,年加工蔬菜300多万吨,出口蔬菜80万吨,创汇3亿多美元。出口精深加工产品品种达100多种,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的1/10左右,是中国重要的蔬菜加工出口基地。
二、可资参考或借鉴的几点做法:
(一)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发展以蔬菜为主的特色高效产业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培植品牌产业。
二是优化区域结构,形成规模优势。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聚集,将分散的产业布局聚集成规模化产业优势。
三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重点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改善品质,提高质量,实现初级农产品由普通产品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转变,加工制品由生向熟、由粗向精的转变。
(二)建立完善市场体系,拉动蔬菜产业形成与发展
潍坊蔬菜产业之所以做大做强,市场体系的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蔬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抓了产地、国内外、节会经济这三个方面的市场建设和开拓。这里只介绍关于加强产地市场建设的情况。
按照配套完善大的,规范整合小的和有利于带动主导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原则,全面实施市场升级战略,提高市场档次。
(三)推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质量水平
2000年以后,果断地作出了“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行蔬菜二次革命”的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主要抓了“三个体系、一个基地”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了农业标准体系。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参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口国标准,组织农业、质量技术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制定出台了一批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这些标
准,涵盖了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销售环节都有标准可循。
二是建立完善了检测体系。
三是建立蔬菜质量安全执法体系。
四是加强蔬菜生产基地的规范化建设。
(四)实施科技兴菜战略,牢牢把握蔬菜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五)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培育壮大新型市场主体
全市从事瓜菜生产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800家,入社社员15万人,带动农户48万户。在这一过程中,该市按照“政府引导、典型引路、规范运作”的工作思路,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
一是加强示范引导。通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行动,引导专业合作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增强专业合作社发展后劲。每年在全市选择20—30个影响面广、带动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培育和示范推广。
二是开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试点。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以同类农产品为纽带,积极引导生产经营服务内容相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或联合会,推动合作社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是不断拓宽农民合作的新领域。
(六)加强政策引导扶持,推进品牌创建
从200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品牌创建奖励政策,对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基地和产品进行奖励。
就我们这里的蔬菜种植而言,我想要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能够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我们就要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资金支持,要帮助农民建立更完善的种植、管理、加工、销售体系,要改变以前的思想知道他们走多元化道路,不仅收割后就直接销售而且还要鼓励农民对蔬菜进行在加工是农产品增值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还要帮他们建立自己的品牌,在人才上给予支持。
第二篇:“三农”问题调查问卷
“三农”问题问卷调查
您好!我们是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今天来访问您,想了解一下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及您对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保护您的隐私权,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也会将了解到的情况尽量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对您的生产、生活有所帮助。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你对三农问题是否关注?()
A.是B.否
3.你认为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怎么样?(A.很重视B.不够重视C.不重视
4.三农指的是哪几个方面?()
A.农业B.农田C.农村
5.你对三农政策知识的获得来源于:()
A.电视B.广播C.报纸D.听说
6.你认为三农政策的制定对农民来说:()
A.有帮助B.没有帮助C.不知道
D.农民)
第三篇:“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根据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利益。
一、坚持全面发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援助体系覆盖面小、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使“三农”问题由单纯的经济问题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破解“三农”难题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坚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上,努力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由政府承担农村“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由依靠农民自身向以政府为主的政策目标过渡,让农民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1、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主要靠农民自身解决。如果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履行其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服务职能,把农民从自我供给的 1
状态中解放出来,就会大大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将更多资源用于提高收入的投资上来,由此产生收入效应、消费效应和就业效应,极大地化解“三农”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公共产品供应的特点,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和范围: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产品,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政府共同提供。
2、确立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点。目前政府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点应是:(1)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要参照当地居民维持最低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支出来确定,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2)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关键是要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建立各级政府分担的义务教育投入体系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监管机制,保证该拨的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和义务教育经费不被挪用、侵占。
3、完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的筹集制度。对于全国性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应本着公平的原则无偿足额提供,或按经济状况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对农村卫生防疫、基础教育、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的供给予以支持,不应再向农民征收。地方政府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公共产品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对于部分准公共产品可以采用政府与市场混合的方式来提供,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按照“谁引
进、谁收费”,“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大力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府还应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经济实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共产品,推动多渠道、竞争性供给格局的形成。
二、坚持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缓慢。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还存在,“三农”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破解“三农”难题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建立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与转换机制,实现城乡发展双赢。
1、农业与工业互动,推行以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一是要用工业组织和生产方式不断对农业进行改造,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境外资本等投入农业,改造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由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综合竞争力。二是实施工业逐步反哺农业政策,引导工业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培育名优产品,努力开发和生产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资料,通过现代流通方式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三是整合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战略,城市工业一方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和扩散;乡镇工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发展重点,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直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2、农村与城市互动,建立城乡合理流动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一是要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二是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使之在区域发展中起到中坚作用,通过城市市场引导和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大力培育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鼓励和引导城市的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三是要根据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调整城乡发展政策,政府要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上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农村与城市互动,保持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3、农民向市民转换,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只有实现大多数农民向市民转换,使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市定居,并在城市中获得稳定职业和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农民脱贫致富问题;只有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转移到城市中,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才有可能实现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农业才有可能成为现代化产业;也只有将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农民才能完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巩固的基础。从农民向市民转换出发,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以城市化促进农民市民化,要求城市化应注重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选择农村城市化道路,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根据不同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中等城市和有重点的发展小城市(镇)有机结合起来。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保护与支持体系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强调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全面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1)尊重自然与经济有序发展规律。农业系统是生产、经济、生态三者的统一,正是通过人类对原有农田环境的改良,良种、化肥、灌溉、机械、农药等的外部投入,才能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及其持续性,增加经济效益。(2)坚持集约化与持续性协同。农业集约化与持续性关系是双向、互为反馈的,农业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要探索出一条既高产优质(即集约)又有良好资源环境生态(持续化)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农业集约化与持续性协同,发展集约可持续农业。(3)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耕地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空间,它的多少及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千方百计地保护耕地资源。
2、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提高农业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各级财政每年应从新增财力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农业。二是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通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放,引导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和广大农民增加投入;完善以工补农、以商促农、反哺农业的机制,吸引工业资本、商业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增加农业贷款的财政贴息,扩大支持农业生产贴息的范围,以政策优惠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三是逐步将以改善农民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为重点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重点支持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农村服务体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对国家重点工程、公益性事业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国家征用耕地的途径获得土地使用权,但要大幅度提高土地补偿费、安置费标准,为失地农民提供能够参加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费用,解决农民的长期生活问题;二是探索建立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国家应鼓励现有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或建立政策性保险机构;支持农民和农业经营组织建立为农民生产服务的互助保险合作组织。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小额信贷等扶贫信贷的发展,发挥各种类型小额信贷贷款额度小、期限短、手续简单、方便易行的优势,为贫困农民提供信贷服务。
2009年4月6日
第四篇:“三农”问题
4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不超过1200字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参考答案: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有新思路 “三农”问题的形成,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进程和特殊国情决定的,也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出现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也会不断涌现,这就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三农”问题靠以前的一套是不可行的。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有新的思路,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必须坚持系统和统筹的观点,必须采取经济、政治、法律、行政手段以及发挥市场经济作用等,既要支持“持久战”,又要保证每个阶段有目标、有成就,需要全社会戮力同心,更需要每届政府薪火相传。第一,要在调整政策、协调城乡发展上有新突破。抓紧调整不平等的城乡、工农发展政策如教育、卫生、科技、文化、金融、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政策,特别是教育发展政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此外,还要积极研究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优惠的问题,农业、农产品结构如何适应市场的问题,外向型农业、农业产品的经营体制问题等,切实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第二,要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有新突破。一是以规模经营为基础,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二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培养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三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形成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搞好农产品市场流通。四是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引导、扶持和服务力度。第三,要在农业科技水平上有新突破。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鼓励大型涉农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第四,要在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上有新突破。健全村民自治体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并对基层干部实行民主监督,稳步推进乡镇自治,同时,要完善农村基层重大决策的规划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通过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总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思路。只要随形势的变化改变思路,就能保证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从而使“三农”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第五篇:论“三农”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论解决“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性
论文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能否在201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看“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业、农村、农民一、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天津农民成立土地流转信息合作社,其人员平均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290余人。严重超编的吃饭人头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部分政府机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入不敷出,而这种财政状况正是农村滥收费的根源之一。
二、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
三、农村问题: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胡锦涛在小岗村考察农村改革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四、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五、一是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研讨三农问题与村镇建设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两个制度”。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中央要求,18亿亩耕地的红线要坚守到2020年。必须节约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要运用好价格和补贴“两个杠杆”。中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偏低,需要逐步适当提高,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一个根本性措施。但农产品价格一时上涨过多,城乡中低收入群众承受不了。所以,对农产品价格问题要统筹兼顾,努力把农产品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对农业进行补贴,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2008年给农民的补贴达到1028亿元。如果财政状况好,还要下决心大幅度增加。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要向主产区倾斜,对粮食大县的财政奖励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要强化科技进步和农田基本建设“两个手段”。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争在农业科技的关键领域、前沿领域有所突破,加强科技成果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同时,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去年达到1226亿元。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了25%到40%。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全国人大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组会场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1.09万亿斤,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开。
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切实把重点放在农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由政府全包下来。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国家财政也要通过直接补助或“以奖代补”给予鼓励。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7356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2.1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八、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的大趋势,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有序转移农村人口,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今后相当长时期中国始终会有数以亿计的人口在农村生活,进城务工农民相当一部分还会“双向流动”,必须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要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合理把握城镇化的速度,积极稳妥引导农村人口转移。使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努力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九、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深受农民欢迎。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但必须遵循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不能不顾条件地强制推行,特别是对土地入股、长期租赁等形式更要慎重。因为经济发展是有波动的,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就业是不稳定的,只要承包地还在,即便农民失业回乡,生活也有最基本的保障。因此,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是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落实。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到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扩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的体制。
总结:“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对照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参考文献:
1.湖南日报《三农问题》作者:李庆春
2.郴州日报《20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温家宝
3.腾讯评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者:黄尚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