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D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D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乃至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本文从以D企业为例,从薪酬管理的实际意义出发,简述了D企业薪酬管理的现状,并以图表的方式对该企业薪酬管理现存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进而对公司的薪酬制度进行重新设计。
关键字:人力资源 薪酬管理 现状 问题分析 设计
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应从企业的总体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高度出发来设计薪酬管理系统,使薪酬体系既有利于实现企业战略,又能让企业及时对外环境的薪酬变动作出反应,并根据企业与外环境薪酬的相关性和差异度,对企业的薪酬体系进行适当调整,达到企业与外环境薪酬相关的杠杆平衡,从而有效减少外环境对企业薪酬的影响,控制企业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人力字眼战略的实现。下面以D企业为例对薪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D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战略意识薄弱
企业战略即为企业谋略,是对企业整体性、基本性、长期性问题的规划,就是以未来为基点,为适应环境变化、赢得竞争优势和取得经营业绩而做出的事关全局的选择和行动。其所要解决的是回答“我们经营什么与及如何在经营中获胜”的问题。人力资源战略是对企业战略的一个有效支撑,其所要回答的是“人力资源对我们取胜有何作用”的问题。而企业的薪酬战略是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分解和细化,薪酬战略的中心是以一系列薪酬选择帮助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其所要回答的是“整体薪酬制度如何帮助我们取胜”的问题。在这种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中,制定有切实可行的企业战略的公司很少,拥有符合企业战略和企业现状的人力资源战略、薪酬战略的更是凤毛麟角。领先、跟随、滞后的薪酬战略,分别适应于企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在D企业中,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薪酬战略。D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虽然已对生产型员工的薪
酬做出了多次调整,但其目的只是为了控制成本,却没有解决薪酬管理中最核心的问题,即对市场环境的薪酬变动进行科学分析,并作出反应,设计出有利于企业总体战略实现的薪酬体系;更何况D企业一直未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待遇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工不同酬或同酬不同工,导致企业人员流动增加,严重影响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
(二)薪酬调查不彻底,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表面上D企业的薪酬水平与类似行业的薪酬水平相当或偏高,且D企业现行的工资制度是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等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但由于D企业要求员工连续工作的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加上现有薪酬体系缺乏对员工具体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造成部分员工对现有薪酬不满。
(三)薪酬结构失衡
薪酬结构是由各种薪酬单元组成,这些薪酬单元一般可分为固定薪酬(基本工资等)、浮动薪酬(绩效工资、奖金等)和福利、津贴等三类。在D企业中薪酬结构失衡主要有两种体现:第一种是薪酬结构的失衡。在D企业中,福利这一薪酬要素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薪酬结构失衡会致使企业的薪酬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无法满足多数员工在薪酬方面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对员工的短、中、长期激励的组合效果产生影响。第二种是各类人员的薪酬单元组合比例失调,如固定工资比例过高,绩效工资比例过低,容易导致薪酬的激励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更何况D企业在建立薪酬管理模式时,只是照搬同类成熟行业的薪酬结构,而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状况、地域、企业目标、市场环境、员工需要、企业预算等因素,不仅致使D企业薪酬结构过于简单,还有些水土不服。
(四)薪酬和绩效没有很强的关联,无法有效发挥激励作用
在D企业中,员工的薪酬和绩效没有很强的关联。员工的薪酬变得极具刚性,没有较好地体现出薪酬的激励作用。在薪酬管理中,实行动态薪酬的目的,就是让员工的薪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团队业绩或者个人业绩相关联,以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一种制度安排。在科学的薪酬管理中,一般会通过调整工资的等差、职位等级的级差、薪酬总额的计划比例、薪点值的调整、考核系数的调整来让薪酬“动”起来。造成薪酬静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较低,没有科学的依据来让薪酬“动”起来。动态薪酬静态化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绩效工资和奖金的发放没有和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出工不出力”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动态薪酬的发放虽然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但是绩效考核结果不是实际绩效的真实反映,使得动态薪酬的发放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发挥激励作用。
(五)职业发展通道单一
在D企业里面,没有对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进行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缺乏,薪资晋升渠道不畅,不利于员工的有效激励。另一种后果是由于中国的“官本位”意识较为浓厚,人们一般以管理“职业锚”或“官阶”的大小判断他们对企业贡献的多寡。因此,企业内的管理岗位成为各级各类员工的生涯发展目标。单一的“官本位”或管理“职业锚”的发展通道,会诱导企业大多数发展潜力良好的员工首先考虑将其全部精力倾心于职务的晋升上,从而缩小企业高素质员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D企业薪酬结构的选择
D企业规模较小,资源不多,相对于大型企业,可以说在整体上优势不大,因此在建立薪酬管理模式时,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薪酬结构,必须考虑到企业目标、市场状况、员工需要、企业预算等因素,不能盲目地照搬别人的经验。一般企业选择的薪酬结构有三种:
第一,高弹性薪酬模式。其浮动薪酬是薪酬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固定薪酬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所占的比例非常低(甚至为零)。这种薪酬模型,员工能获得多少薪酬完全依赖于工作绩效的好坏。
第二,高稳定薪酬模式。固定薪酬是薪酬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浮动薪酬等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所占的比例非常低(甚至为零)。这种薪酬模型,员工的收入非常稳定,几乎不用努力就能获得全额的薪酬。
第三,调和型薪酬模式。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各占一定的比例。
当两者比例不断变化时,这种薪酬模型可以演变为以激励为主的模型,也可以演变为以稳定为主的薪酬模型。
企业选择哪种薪酬结构,应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薪酬结构要适应中小企业各阶段的战略目标
我们知道,企业也有其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每个时期,企业都会有不同的战略目标,所以,薪酬结构设计应该根据其自身情况,选择适应企业各个阶段战略目标的薪酬结构,这样才能很好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二)薪酬结构要适应不同的员工和岗位
根据不同岗位和层次的员工其需要特征不同,企业在进行薪酬结构设计时,应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员工特点选择不同的薪酬结构。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不同职务特点的薪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高层的员工,其绩效不好量化,固定绩效的比例会高一些;基层人员,其工作成果容易衡量,浮动薪酬的比例相对较大。不同的层级所设计的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比例不同,那么薪酬所起到的作用就不同。
三、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分析
(一)、做好薪酬管理的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长远计划和行动方案,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战略。因此,薪酬管理也应服从于企业的经营战略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即薪酬管理必须能够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与企业文化。
(二)、重视薪酬市场调查,为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奠定基础
薪酬的市场调查分为内部市场调查和外部市场调查。内部市场调查主要是对企业的工作目标、与业绩的关联程度、人才定位、经济承受能力、员工群体、关键部门及关键岗位、以及内部薪酬结构、等级、差距、公平程度、满意水平的分析与调查。外部市场调查是对本行业、本地区的薪酬支付文化、类型、结构、组成、水平等的分析与调查。只有通过有效的市场调查才能为薪酬方案的制定、可靠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深化对薪酬管理的认识,建立全面薪酬制度
一般而言,报酬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内容构成的:金钱报酬和非金钱奖励。金钱报酬属于有形的外在报酬,主要包括直接报酬和福利。直接报酬由工资和奖金构成。福利由生活福利、有偿假期、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等内容构成。非金钱奖励属于内在的附加报酬,是基于工作本身但不能直接获得的报酬,也称为隐性酬劳,分为职业性奖励和社会性奖励。职业性奖励又可分为:职业安全、自我发展、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晋升机会等;社会性奖励由地位象征、表扬肯定、荣誉感、成就感等构成。
物质和精神并重,这就是目前所应提倡的全面薪酬制度。
(四)、建立宽带薪酬结构
所谓宽带薪酬,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少数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薪酬变动范围。它将工资等级融入到工资变化范围更大、更宽的工资带之中。宽带薪酬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压缩级别,将原来十几甚至二三十个级别压缩到几个级别,并将每个级别对应的薪酬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和操作流程,以便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和业务发展需要。其主要特征包括:一是加大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者的工资差距;二是工资标准在某一工资类别的不同等级中差距比较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等级间的差距更大,一般最高档与最低档相差1倍以上;三是职务和工资等级主要取决于员工的专业水平。随技能水平上升,职位和工资上升,实际上是加大工资中知识技能因素的含量。宽带型薪酬结构可以说是为配合组织扁平化而量身定做的,它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所维护的等级制度,有利于企业引导员工将注意力从职位晋升或薪酬等级的晋升转移到个人技能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上来,给予绩效优秀者较大的薪酬上升空间;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创造性,促进其全面发展,给员工以更大的发挥能力的空间,产生良好的工作绩效,同时也使企业在员工薪酬管理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五)、重视团队绩效薪酬
目前,许多企业都实行个人绩效工资制,把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作为决定劳动报酬的最主要依据,将个人收入与其努力程度联系起来。
但是个人绩效工资制需要对员工的业绩和工作努力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价,而现代企业事业的成功更多地是依赖团队的合作,而不仅仅是个人有限的作用。一项工作的完成通常是许多人共同协作的结果,各人的工作业绩和努力程度有时是很难精确衡量的。所以有必要建立基于团队的奖励而非个人的奖励机制。当然,以团队为对象的奖励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规模的大小。如果团队规模过大,员工就会认为他们个人的努力对整个团队工作业绩的影响微不足道,因而对作为结果的最终奖励的作用也必定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我们所说的团队奖励一般是针对小规模团队设计的奖励方案。例如百度公司,公司对于一些以团队为单位的项目,采取团队奖励计划。对于团队完成的每一个项目,公司都依据团队成员的贡献大小,给予团队奖励,或为团队成员普遍加薪。
比尔•盖茨曾说过“微软公司最大的财富就是公司的员工”谁能更有效地发挥企业员工的力量,谁就拥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因而,中小企业应努力改进薪酬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竞争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企业薪酬管理必须坚持以科学的薪酬管理理论为指导,并从本企业的特点和实践情况出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产生作用。好的薪酬管理体制可以在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反过来,人才又能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企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可能去提高薪酬吸引人才。薪酬管理,既需要科学管理,又需要艺术管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充分体现薪酬管理是为公司战略目标服务的工具和手段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书刊发行中心.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实务
[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2)郑晓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二篇:陈晓健: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姓名:陈晓健身份证号:***815
所在单位:海胶集团长征分公司论文题目: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姓名:陈晓健
单位:海胶集团长征分公司
[摘要]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难点。从某国企业的现有薪酬状况入手,对薪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就员工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感觉、对付薪因素在现行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员工对现有薪酬制度不满,原由在于现有制度存在平均主义、激励不够、未实现业绩薪酬观、同工不同酬等多方面问题,需要对企业现有薪酬制度重新设计。
[关键词]薪酬管理 满意度分析 存在问题
一、薪酬管理现状
1.企业现行薪酬状况。某企业是一大型集团集团的公司,在管理方法上完全依照集团公司的管理方法和模式,自主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较少,缺少自己的特点,薪酬管理就更是如此。集团公司对薪酬的管理,是建立在对各个企业薪酬总量及结构设计上的控制来进行的,各个直属部门、和分子公司均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操作,每年年末制定下一年的工资总额预算,报集团公司审批,下年初按集团公司统一制定的的工资总额发放目标,确定各月的发放额度。
2.薪酬构成。企业目前薪酬主要由工资、规定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及其他的福利项目构成。
(1)工资。工资是企业为员工支薪酬的主体,为薪酬的其他部分(如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及其他福利)提供计算基础,也是员工能够最直接了解的部分,分为基础工资、年功工资、效益贡献工资及补贴等,每部分各有其独立的确定办法,为满足不同的要求而设计。
(2)年终奖金。年终奖金是该企业薪酬分配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根据集团公司的利润情况,该企业按比例提取奖金,对员工进行分配。
(3)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
险和住房公积金组成。这是国家法律规定必须为职工办理的基本保险项目。
(4)其他福利。包括企业对员工的非工作时间报酬、津贴和服务。非工作时间报酬,包括假日、节日、带薪休假、事假,以及探亲假等;津贴,包括交通津贴、节日津贴或实物、住房津贴、购物补助,以及子女升学补助等;服务,包括班车、工作假、体育锻炼设施、娱乐设施、集体旅游、食堂与卫生设施及节日慰问等。
3.企业员工对现有薪酬满意度分析。为了解公司员工的薪酬价值观、心理取向、对分配律的认识等问题,通过对企业内部员工发放问卷获得原始数据(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92份,回收率为98.5%;其中有效问卷459份,有效率91.8%,有效回收率为93.3%),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保数据的有效与可靠性。
第一,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感觉。只有4%的员工表示非常满意,而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员工比例达到了53%。此外,从公平性、激励性、对人才吸引性三个纬度进行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各个纬度的满意度均较低。满意度调查说明现行薪酬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重新设计薪酬制度。
第二,对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的满意程度。员工对各类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不高,对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个人绩效、岗位价值、个人技能的不满意的为58%~63%,满意度较高的仅为8%~14%,反映出现行薪酬制度以职务、工龄等作为主要付薪因素,缺乏考核、奖金固化,以及忽略岗位价值和个人技能差异。
第三,对付薪因素的取向。根据各层次员工对付薪因素选择频次及总序数调查结果,岗位价值和个人绩效表现为最主要付薪因素,其次是技能和资历,这就意味着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将是薪酬改革中面临的难题,也是薪酬改革成败的关键。另外,员工对资历因素较为重视,也体现了国有企业认同积累贡献的文化,也应引起重视。
第四,其他方面。在对现行薪酬的结构态度、对现行福利政策的态度、岗位分析与评价和竞聘上岗的态度、对现行薪酬公平感的感受、竞争淘汰机制、对待薪酬改革的态度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满意度均在10%左右或者更低,多数员工要求对现有薪酬制度进行改革,重新设计企业的薪酬体系。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结合现有薪酬状况和薪酬制度,可总结该企业主要不足之处在于:
1.平均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已没有立足之地。更多的人要求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以体现真正的公平。同时,个人职位、能力、岗位责任及工作表现的差别也必然会带来收入的差别,而只有公平合理的差别才能使薪酬发挥其既鼓励先进又能被大部分人接受。同等岗位、同等级别员工的薪酬差距过小,对引导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极为不利,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差距过大又会引起员工不满。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不大,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薪酬分配中没有合理拉开差距,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在分配上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1)企业未进行科学的工作评价。工作评价是薪酬设计的基础,评价的结果会成为确定薪酬的有力依据。工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和责任、完成工作所需的技能、工作对组织整体目标实现的相对价值的大小、工作环境和风险等。该企业没有进行详尽、科学、合理的工作分析,因而也无法进行工作评价。
(2)决策过程和程序不透明。现有工资登记对员工完全保密,透明度较低,另外,绩效考核虽然与员工薪酬挂钩,但考核分数不公开也使员工感到不公平。并且员工工资等级的确定随意性较大,并且一旦确定,长时间难以更改,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
2.激励不够。通过薪酬系统来激励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是最常见、最有效也是最常运用的方法。而目前企业采用相同的工资制度、工资结构,工资制度与岗位性质的结合度也不够,没有其他的激励方式来承认员工的工作成就和贡献大小,激励手段单一,不能满足各种层次员工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多是直接货币报酬,分配方式比较单一,各种间接货币形式支付的福利比较少,而且大部分企业也没有实行对核心员工的长期激励。
3.缺乏灵活的薪酬调整机制。国有企业现行的薪酬分配制度难以灵活调整,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岗位工资和岗位绩效工资系数一旦确
定,一般不受工作业绩影响,表现出了较强的刚性,这一管理模式在大部分国有企业可谓根深蒂固,“阳光普照”的薪酬制度明显难以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在薪酬支付方面依然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津贴薪酬观,即一般情况下,尤其对中高层管理者每年都会受到加薪待遇,由于工龄工资和级别的增长,不论企业和经济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又干了一年的员工基本都有权力增加基本工资。这种倾向不符合现代企业对薪酬的设计。现有的津贴薪酬观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工作表现的好与坏在薪酬奖励中得不到体现。应逐步由津贴薪酬观向业绩薪酬观转变,使工薪和奖励主要以工作表现为依据。
4.同工不同酬。现有的薪酬制度针对公司的正式员工和外聘员工制定了不同的工资标准,正式员工在同一岗位工资相差也很大,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严重挫伤了这些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也影响了他们工作积极性,在于公司的短期合同期满后,很多员工都选择离开公司。5.未能建立科学的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制度。一方面体现在劳动差别缺乏定量的依据,即没能对员工的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岗位责任、工作环境等要素没有进行较规范的评价,致使承担责任大和承担责任小的岗位的收入没能拉开合理的差距;工作环境艰苦、技术要求高的岗位与一般岗位的收入也没能合理拉开差距。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员工本身所具备的技术、业务能力和实际劳动贡献的考核手段不完善,使得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考核结果没法与员工报酬相挂钩。
6.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整。企业没有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主要受高管人员或企业文化的主观影响,不重视薪酬管理,仅仅将员工薪酬视为一项账务支出,员工薪酬得不到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冉斌.薪酬设计与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
[2]刘军胜:《薪酬管理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孙成军编著:《如何进行企业薪酬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篇:薪酬管理现状及分析
直销行业薪酬管理现状及分析
------以安利公司薪酬管理为例
行政管理(2)班 陶梦迪 090150802 薪酬的本质是公平的买卖和交换关系,薪酬是指雇员作为雇佣关系中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之和。直销业的薪酬主要属于计件薪酬中的累进计件工资制,即每一个从事直销业的直销员每个月的薪酬直接跟该月其销售出去的产品份额有关,直销员从其销售出去的产品中按一定的比例提成,销售额越高,提成比例越高;销售额越高,该销售员的薪酬越多。但是不同的直销公司在薪酬激励方面也有些小的不同,本文以安利公司为例,探讨安利公司薪酬管理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
安利,是美国最大的著名直销企业。主要经营日用消费品,涵盖了纽崔莱营养保健食品、雅姿美容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家居护理用品和家居耐用品等系列,安利同时兼任生产及销售商。同时,在我国直销产业中做的最好的也属安利公司了。
根据不同的标准,薪酬可以分为不同的成分。根据员工得到的是否是直接的货币,薪酬分为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货币性薪酬主要是日常的工资、津贴和补贴分红。非货币性薪酬主要是指组织为员工所提供的各种保险福利、定期或不定期的实物发放,还有组织为员工们举行的文娱活动等。不论是安利公司的直销人员还是普通的安利客户,只要购买安利产品到达一定的额度,都会有佣金返还,消费额越大,佣金的返还比例越大,消费额是有上限和下限的,今年安利公司新的佣金返还档次总共有7个档次,从税前2100的9%到105000的27%,安利直销人员和普通的安利客户还有一点不同,安利直销人员的销售佣金一个差价,比如说,一个安利直销人员在本月总共销售出去105000的销售额,是销售给5个客户,这5个客户没人都是购买了2100的货,那么,这位安利直销人员本月的收入是105000*27%-5*2100*9%=27405元,这只是安利直销人员的一种最平常的货币性薪酬,称之为个人销售佣金;第二种货币性薪酬是市场开拓经费,就是如果你能够找到几个合作伙伴,和你一样经营这份事业,那么,你的伙伴每个月的销售额也会自动地加到你的名义下,就是俗称的上线和下线,这个时候,你每月的个人销售佣金就会大大的增加,然后你的伙伴再复制你的做法,这样越做越大,你每月的销售佣金也会越来越多,这部分是你的市场开拓经费;当你的伙伴做到10.5万时,他形式上便脱离了你,直接与安利公司合作,这时,安利公司会给你一笔4%的领到奖金。脱离一个,就会有一个10.5万的4%。此外,安利直销人员还有一系列几分奖励。在非货币薪酬方面,安利直销团队也许在社会上是不被人尊重认可的,但是安利组织都会在内部举办很多大型的活动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交流,以及给每一个人精神上的鼓励与尊重;此外,安利直销人员不同级别有不同的额外奖励。按照安利直销人员的销售额,安利直销人员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主任、高级主任、经理、高级经理、总监、高级总监、资深总监这几个头衔,每一个头衔每年有不同的奖励。比如说高级主任每年一次的5万元标准的海外旅游,高级经理每年可以免费进修北大MBA学位外加两次海外旅游等等,总之,在非货币薪酬方面,安利公司主要是以旅游、学习的机会和尊重作为激励性薪酬的。
从上述薪酬管理体系上可以看出,安利是一种“助人利己”的行为,但追其根源,还是安利这种奖金制度控制了每一个安利直销人员的行为,他们若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帮助更多的人(即他的下线)取得更大的成功。每个人都认识,却都以同一种方式、同一种思想去工作、努力,当然,这与安利团队的层层洗脑是分不开的。最重要的还是安利公司的这一套薪酬制度,牢牢地控制了很多人的行为。这套制度对于其他直销公司有很大的竞争力。
安利的薪酬体系很好地把握住了直销人员的内心深处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满足物质财富的需求。安利的“直销”方式,不用投资太多的金钱,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快速致富,再加上一些成功案例的夸大,吸引了很多怀有梦想的但没有太多资金的年轻人。二是满足自尊及人际关系需求。虽然直销人员在社会上还不是被人们普遍尊重,但是安利通过员工团队建设,将人们凝聚起来,激励他们突破自身的种种障碍,在那里他们有更多平等话语权,满足了他们对自尊及人际关系的需求。三是自我实现需求。许多安利员工在从事安利直销之前,属于无业游民或不得志,他们的自我实现需求根本就无法得到满足。然而安利的直销,使他们成为了团队的一员、团队的教导者、甚至是团队的组织者,乃至成为团队的明星,他们可以在团队中获得许多荣誉和理解,这些都让他们在团队中找到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但是,这套薪酬体系会促使一些想要快速致富的人向其亲朋好友推销一些产品,有时候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尤其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使原来的情感关系变成利益关系。其次,这套薪酬体系会使误导一些直销员囤积货物,如果他能够销售出去,这有利于他的成功,一旦他囤积的货物不能完全销售出去,那么这些资金回收不会来时,会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大多数购买安利产品的人不完全是为了消费需要,而更多是为了组建营销梯队,赚取多层次佣金,使得消费本身变成了一种负担。最后,其实最大的赢家是安利公司本身,毕竟做成功的是少数,一些直销人员在为安利服务了一些时间后,如果没有取得大的成功,将不会得到任何补偿和回报。而他么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觉得安利的直销员很多都是以人头为导向的,尽自己的全力发展下线,把产品推销下去,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人而不是产品,从而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弊端,所以说,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是以产品为导向,安利产品的质量是不用说的,物美但还要价廉,把更多的利润让利给消费者而不是经营者和销售者,这样,消费者多了,销售者和经营者的利润自然而然的也就提高了。
第四篇:企业中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一、引言
我们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企业界均认可这样一个难题:如何保持人才的竞争优势。面对愈演愈烈的人力资源竞争,建立完善的企业薪酬制度,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但是目前企业中在薪酬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薪酬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并就此提出一些对策。
二、薪酬相关概念
薪酬是指员工在从事劳动、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之后所获得的经济上的酬劳或回报。
所谓薪酬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员工报酬的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进行 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
三、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位价值没有量化、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不足
很多企业老总们会注意到薪酬管理中公平的各层次——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的公平、同等级员工薪酬的横向公平、不同等级员工的纵向公平等,但他们往往只注重了薪酬设计结果的公平,而忽视了对薪酬界定的程序公平的关注。
(二)薪酬制度不完善
首先只有在基本薪酬方面建立了考核,而在辅助薪酬方面却没有一整套完善的考核机制,而且既有考核也是偏资历而轻能力的工作业绩。其次考核过程和机构也没有做到透明化.从而使得许多人员靠拉帮结派或者走关系上了较高的领导职务。
(三)薪酬体系不健全
现有的薪酬体系主要是以岗位为基础,没有和能力及个人的业绩连在一起,造成的结果是很多人为了获得相对较高的收人,注意力放在如何谋取更高的职务上,从而使自己的工作精力分散。
(四)薪酬的激励作用难以发挥
现行的岗位工资标准起点低,而绝对差额小。岗位之间的差距小,使得责任大、贡献大的关键岗位不能多得,不利于关键岗位人才的确定。
(五)薪酬设计缺乏战略思考 薪酬设计上的战略导向原则,是将企业薪酬体系构建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薪酬体系或薪酬计划成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杠杆。
(六)绩效评估方面的问题 首先,绩效指标效度较低。企业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次,绩效评估方式陈旧、单一。再次,评估人的非专业化和评估过程的形式化。最后,绩效管理功能严重缺失。
四、薪酬管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项目薪酬分配体系 许多员工,尤其是对企业薪酬分配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员对薪酬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按劳取酬,不能够理解和接受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能根据实际作用的大小提高到合理的水平,这给薪酬改革带来了巨大的阻力,这样的结果使一些贡献比较大的员工、核心员工失去了积极性。
(二)薪酬管理理念滞后
一些管理者认识不到现代薪酬管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员工薪酬水平提升与员工素质提高互动的良性循环,而这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三)现代薪酬管理方法与技术导入不足
在企业创业阶段,规模小、人员少、结构简单,薪酬单一,随着企业的逐步壮大和外界竞争的加剧,管理者们要管理、监督成倍的员工,面对瞬息万变、难以琢磨的复杂市场,加上他们平日事物缠身及对管理培训的偏见,自身素质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在现代薪酬管理方法和技术的把握上更显无奈,急需专业人士为其出谋划策,提供系统的现代薪酬设计方案。
(四)绩效考核的缺失
通过绩效评估可实现企业对员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又可通过双向沟通找出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管理缺陷,从而有效地确定企业管理改进的方向和措施,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行为,还可以提升员工工作能力,推动员工职业生涯重新规划,促进员工个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薪酬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各部门和岗位分清职责和权限,各种制度有章可循。奖惩分明,制定公开透明的业绩评价制度,工作评价要科学合理,由此建立起来的报酬制度才能公平合理。
(二)增加薪酬的透明度 公开的薪资信息,不仅使员工了解薪酬制度和计薪标准等内容,更利于他们判断自身绩效与所获薪酬之间的关系。这种开放式的制度将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信任。
(三)充分重视薪酬激励的重要作用 应根据企业内外的特点,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和富有竟争力的薪酬体系,使其逐步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真正起到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四)导入动态的战略导向原则 薪酬上的战略导向,是将企业薪酬体系构建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此原则强调薪酬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理性、前瞻性的支撑。
(五)建立“以人为本”薪酬体系
领导者必须对下属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差异,从而实施不同的领导方式,才能取得最佳的领导效果。对薪酬系统的设计也是如此,员工需求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员工或同一员工在不同时候需求都可能不同。
(六)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考核的结果与员工所得的报酬是直接挂钩的,绩效评估的客观性、公平性也就直接影响到薪酬体系的合理性所以要建立公开民主的多重评估体制。
六、结束语
薪酬对我们来讲永远捉摸不定,正因如此,在中国大地上经营的企业,不论是民营、国企,还是外资企业,没有哪家的薪酬体系是完美无缺的。在如今变化莫测的时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迎接面临的不断挑战。本文通过探讨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观点和看法, 希望能对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有益的指导。
第五篇:存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1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实力也有所增强。对中小企业而言,存货管理的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出来,一是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理念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长,特别是与外界先进企业交流的增加,使得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的理念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存货管理对企业发展和控制成本的重要作用,推动着企业不断在存货管理方面增加投入;二是,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模式有了很大提高,现代化的库存管理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例如联合存货管理模式(Joint Managed Inventory ,JMI)、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 Replenishment, CPFR)协同式供应链存货管理模式等等,部分企业也开始采取外包的方式来处理存货,这些都是理念革新的重要进步;三是,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通过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的改进,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业在存货管理上的成本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压缩,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1.2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整体而言,当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具体方面: 1.2.1存货结构分布不合理
就当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来看,由于近期企业生产的除湿干燥系列的机械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比较好的销售优势,因此企业存货中除湿干燥系列的机械所占的整体比重比较大,相对应的生产该机械所学的匹配零件、原材料的储备也比较的充足。与之相应的,振动筛系列机械由于一直以来在销售市场上并没有打开局面,因此经企业领导决定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量降低该类产品成品以及原材料的库存占用量,减少进货量,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这种在库存的整体结构分布上的不合理导致了企业整体在本年开年之初就损失了好几笔订单,是当前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第一点突出性的问题,也是该企业的领导阶层已经初步认识到的问题。1.2.2存货核算帐务不清
由于经受具体核算的会计本身对存货管理认识不够深,当前中小企业存货管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理在核算购入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时,将能够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直接计入,或将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按规定进行合理分摊只核算购入材料的买价,从而造成目前各种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核算不实的局面。此外,在材料领料单的填制方面,各基层部门的操作并不规范,时常发生购入的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购货发票未到,期末又没有按规定暂估入账的尴尬局面,造成生产成本及应付账款的无法衔接。中小企业的相关领导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也多次敦促会计改进核算的方式,但由于企业一直在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不是短期能迅速得到改善的。
1.2.1存货量占企业总资产比重过大
当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另一个比较严重和突出也是企业讳莫如深的话题就是存货量占企业总资产比重过大。从当前中小企业存货占到该企业整体资产的比重来看,已经超过了50%。正常情况下,就机械生产企业而言,存货占到企业整体资产的比重10%是一个维持企业正常运作的理想水平临界点。当前中小企业这一比重达到50%,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企业整体流动资金的运转以及每年年末实际利润的获取,资金的周转速度变慢,每年实际能够拿到的利润份额由1/1全部压在了现有的存货上面,影响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福利获取,员工方面也比较有怨言。实际上,由于当前生产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残余的材料,中小企业存货中的废品增多是一个趋势,也极大的占用了资金的比重,是需要尽快改善的问题。1.2.4存货管理信息化进展缓慢
虽然当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在基础核算等方面已经逐步采用了信息化的操作方式,但也仅限于会计的核算环节以及基础的采购记录的数字录入环节,缺乏对存货管理整体流程利用信息技术的掌控来为未来存货的规模与结构进行预测以及规划的意识,也缺乏必要的先进存货管理模式的引进。企业的领导以及基层员工单纯的认为存货管理信息化就是将信息初步采集摆在计算机上,会计核算通过计算机操作这样初步的认知,缺乏对于存货管理信息化的深远认知以及尝试。这使得当前虽然名义上实施了信息化管理,但中小企业领导依然无法也没有意识实时、动态、高效地了解各种信息,也没有能够实现存货信息资源在部门与部门间、部门与员工间、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共享。账面数据与实际库存数量不符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及时的发掘与改善,产生大量的潜在损失,当前公司每季度提供的财务报表根本就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真实资产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