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国时期正统问题的研究
三国时期正统问题的研究
三国时期是继东汉出现的时代称号,由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曹丕受禅称帝,终于280年晋灭吴。但史家往往以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时期是个战争频繁,而又英雄辈出的时期.在官渡之战前,群雄割据.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而在之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战胜了曹操号称百万的大军.至此,三国鼎立的雏形基本已经形成.而后又经过多年,在公元220年,229年,221年,曹魏,孙吴,蜀汉分别称帝建国.由此真正的三国时代开始.古代中国地区中,皇帝称号只能由一个人使用,但是这时同时出现了三个。
因此,自古以来,三家何为正统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所谓正统,其正,是名正言顺的意思,统,顾名思义,统一一致的意思。何为正统呢?综合起来就是正确的,必然的,具有时代意义,具有政治客观因素的一种哲学思想。
历史上关于三国时期正统的争论有两个倾向.一是曹魏是正统,另一个是蜀汉为正统.在此不得不可惜正统问题自古就和东吴没有什么缘分.与三国有关的材料众多,而最被众人所知的的应属<三国演义>,其次专门记载三国历史的就应该算是<三国志>了.这两部书在正统的方面是截然相反的对立,<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对蜀汉人物以及事迹各种称赞和神话.以小说的角度来谈,是非常成功的,而以历史的角度,<三国演义>是不可信的.相比之下<三国志>的可信度就非常的高.史家对三国历史的研究也多从此下手.这部史书就是以曹魏为正统.<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著.依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了这部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是一本以刘备为中心的书本,它里面的拥刘反曹思想是非常明显的.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蜀汉甚是偏爱,神话了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忠义,刘备的仁厚,子龙的无双武艺.也不符合历史的编造了许多没有的战绩给蜀汉.相反的却缺夸大了曹操的奸险狡诈.诋毁了许多人,其中最受冤屈的就算是周瑜了.公瑾可算是文武双全的美男子,胸襟也是非常的宽阔.不知道为什么的就被写成嫉贤妒能最后被气死的小心眼.以致影响了无数的后代.而在称呼方面也可以看出罗贯中认为蜀汉是正统.<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的称呼是刘皇叔,而对曹操的称呼却是曹贼,奸雄等.<三国演义>虽不是正史,单其文学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又被称作是七实三虚.因此不得不分析它
蜀汉为正统的原因:
1.血统.刘备算是比较幸运的人.虽然早期因为落魄而卖过草鞋.可以一个中山靖王之后的血统在封建社会可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他找到了两个忠实的跟班小弟关羽和张飞,成为汉献帝的皇叔,更因为此请出了在山里静观天下事的诸葛亮.然后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发展自己的势力.罗贯中作小说时,已到了元末明初。他以蜀汉为正统,应该说是出于正常的封建价值观的考虑。刘备国号为汉,即帝位是承汉统,符合忠孝节义的一套伦理.其实到了东汉末年,汉朝已经气数基本已尽.天厌汉德已久,刘氏皇族早就不行了,扶持汉朝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各方开始割据.然而刘备的出现,得到那些不肯舍弃汉朝400多年(西汉东汉都算在一起)统治的人们的支持.刘备怎么说也是刘氏的人,总比他姓的人做皇帝改朝换代好.可其实更重要的是,刘氏继续做皇帝,就能延续大汉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2.罗贯中所处的历史背景.罗贯中处在元末明初的混乱时期, 曾当过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
诚的谋士.在那样不太平的时期.对比曹操的奸险和刘备的仁厚.刘备自然是受当时人们欢迎的.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描写出了刘备的仁德宽厚.比如刘表让荆州的时候;还有人们周知的刘备携民渡江的事情.以及刘大耳摔阿斗的事情.可其实刘备此人到底是真仁厚还是伪仁厚在此就不加讨论了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曹魏为正统的原因分析:
1.政治原因.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只有传,没有纪。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
2.曹魏本身的实力.三国时期,虽然魏蜀吴鼎力.但是势力的差别却是显而易见的.曹操在刘备还到处投靠的时候就拥有强大的势力,而官渡之战后更是成为北方的霸主.那时候的孙家势力也明显不行.以致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要来求救于东吴.而当时的孙权也畏惧曹操的力量而迟迟不能决定.(但靠鲁肃和周瑜的劝谏还是联合了刘备.战争时,又有周瑜等人的机智和骁勇以及曹操自身的失误赢得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而在经济,人才和文化各个方面,曹魏都明显优于其他两国.3.汉献帝的禅让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魏王的称号.不久便逼迫汉献帝让位.先不说这方法是不是能被封建社会认同.也不管汉献帝的禅让是不是过场,但是毕竟这样是正常的法律程序.在理论上,曹魏是非常合法合理的政权.4.三国归晋.战争频繁的三国时期经过100多年,最后在公元280年被司马家统一.建立了新的朝代.而两晋源自魏,自然魏是正统
由于历史背景和作者个人喜好的问题,曹魏和蜀汉何为正统一直以来都是争论不休的.但是离开历史的争论,对于三国时期各国的实力简单的分析一下.1曹孙刘势力的人才之比。
众所周知,人才是一个国家兴亡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司马迁说:“尧虽贤,兴事而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孙子兵法>则认为“道、天、地、将、法”是决定国家兴亡、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而“将”是其中之一。“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可见如果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一流人才,一个国家难以兴旺发达。同理,三国时代中的任何一个势力也是如此。曹魏之所以是老大,不仅因为强大的军事战斗力和经济基础,更因为源源不断地有优秀人才被其所用。鉴于历史的原因,中原的开发程度远远高于江南“蛮荒之地”和蜀中“偏远山区”。这个“开发程度”
也除了指生产力水平外,更指的是中原盛产人才,文化开发度相对更高。
曹操又是个十分爱才的人,他对人才的重视是大家都知道的.他的唯才是举也吸引了大批的人才投靠.有加上他以汉献帝为名,可以广招人才.而纵观东吴和西蜀的优秀人才也都是早期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刘集团那些不可复得的人才一个一个过世之后,吴蜀的实力可谓和曹魏越差越远。“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个现象就可知道。而吴国后期能带来精彩表现的将才、相才也屈指可数。这样的人才差距直接决定了吴蜀和曹魏的综合实力差距必将越拉越大。单举吴国的例子,出类拔萃的江东四英,除了陆逊以外,周瑜、鲁肃、吕蒙三子都亡于吴建国之前。而程黄韩蒋周等十二“虎将”,又有几人见到了大吴帝国的成立呢?因此,从人才的对比上讲,曹魏是站在绝对的优势上的2.三者的国力之比。
曹魏国力之强远在吴蜀两国总和之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里的国力,我指的是经济,军事,技术和人才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人才的问题上面已经讨论过了.)无可否认,虽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原惨遭劫掠,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生产力水平大大被削弱。但是毕竟中原是中华民族开发了数千年的老家本。家底充实,技术也相对发达,而在曹魏的屯田政策下生产不断恢复。而吴蜀两国呢?先天条件不足,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中原大地,开发相对少得多,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条件远不能和曹魏相比。再加上土地也不如曹魏广袤,人口也不如曹魏众多,总体实力相差甚远。
因此,在国力的比较上,曹魏远远优于其他两国
第二篇:三国时期神话故事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这个时候也产生了很多神话传说哦,赶紧一起看看吧!
三国时期神话故事一:英雄救美
貂蝉家着火了,貂蝉被困在浓烟滚滚的屋内,正在绝望的时候,只见吕布突然冒着火冲进去,于是貂蝉得救了。
事后,貂蝉感激涕零地对吕布说:“奉先呀,太感谢您了,为了救我,您一定费了不少力气吧?”
吕布:“哎,可不是吗?整一条街的人都想救您,我好不容易才把他们都打跑了。”
三国时期神话故事二:马厩
刘备关羽张飞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要招兵买马。马买了很多,三人就盖了一个大笼子,把马都关在里面。次日,三人发现马都从笼子里跑了出来,便决定将笼子的高度从原来的5尺改为10尺。结果,第三天,他们又发现马都从笼子里跑了出来,便决定将笼子加高为20尺。然后,三个人回去睡觉了。这时候一匹马问另一匹马:“您说这仨S B会不会还把笼子加高?”后者道:“很难说!如果他们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三国时期神话故事三:声音太大
诸葛亮是个精通奇门八术的人,其中有一项特长就是口技。却说这一日诸葛亮正与刘备在帐中议事,诸葛亮突然想放P,又怕被刘备听见,不好意思。他灵机一动,道:“主公,为了调节一下气氛,我学啄木鸟叫给您听怎么样?”刘备点点头。诸葛亮模仿啄木鸟叫了两声,趁机把P给放了。然后问道:“怎么样主公?我学的象不象?”刘备道:“您再学一次吧,刚才您放P的声音太大,我没听见。”
三国时期神话故事四:张飞上学
张飞小时候横行霸道惯了,好不容易挨到了上学年龄,妈妈送他到村里私塾上学。
第一天上学回家,妈妈担心地问张飞:“翼德呀,在学堂还好吗?没有哭吧!”
小张飞回答:“我才没有哭呢!不过先生哭了。”
三国时期神话故事五:阿斗上课
刘备对阿斗的智力非常发愁,于是请了庞统教阿斗,不曾想阿斗实在不争气,一上课就打瞌睡。
庞统十分不悦,于是在阿斗考了零分以后开始对阿斗进行教育——
庞统:“您现在认识到上课睡觉的缺点了吗?”
阿斗:“认识到了。”
庞统(面露喜色):“嗯,缺点是什么?”
阿斗:“缺点是不如在床上睡舒服。”
第三篇:三国时期小故事
三国时期小故事
1.刮骨疗毒:
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华佗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切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完全)除掉毒药,这样以后,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切烤肉(吃)举起酒杯(喝),谈笑自若。2.火烧博望坡:
三国前期,曹操势力非常强大,统一了北方,接下来就是南下。攻打刘备,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曹操派大将夏侯敦进攻新野。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敦果然中极。大败而归。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这时刘表已亡,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率军民二十多万人南撤。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得知此讯,痛不欲生,含泪向刘备辞行。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虽然舍不得让徐庶离开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6.刮目相看:
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年轻时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周易》。自我执政以来,又仔细研究了 ‘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觉得大有收益。像你们二人,思想气质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孙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担,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吕蒙听后很惭愧,所以从此开始认真学习,专心勤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
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继任统帅,才识不如周公瑾(周瑜),又与关羽为邻,确实很难。关羽其人虽已年老却好学不倦,读《左传》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气,但却颇为自负,老兄既与之相邻,应当有好的计策对付他。”他为鲁肃筹划了三个方案,鲁肃非常感激地接受了。
第四篇:三国时期的成语
安营下寨
拼音:ānyíngxiàzhài简拼:ayxz
近义词:安营扎寨反义词:班师回朝
解释: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案兵束甲
拼音:ànbīngshùjiǎ简拼:absj
近义词:案甲休兵反义词:
解释:案:通“按”,手抚;兵:兵器;束:捆束;甲:盔甲。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兵精粮足
拼音:bīngjīngliángzú简拼:bjlz
近义词:反义词:弹尽粮绝
解释: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把薪助火
拼音:bǎxīnzhùhuǒ简拼:bxzh
近义词:抱薪救火
解释: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博采众议
拼音:bócǎizhòngyì简拼:bczy
近义词:博采群议反义词:独断专行
解释: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布衣蔬食
拼音:bùyīshūshí简拼:byss
近义词:粗茶淡饭、布被瓦器反义词:锦衣玉食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形容生活清苦
解释: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毛玠传》:“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例子:家君在此数年,~,不过仍旧是儒生行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才薄智浅
拼音:cāibózhìqiǎn简拼:cbzq
近义词:才疏学浅反义词:博学多才
解释: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操翰成章
拼音:cāohànchéngzhāng简拼:chcz
近义词:下笔成文
解释:操:持,拿;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幹传》:“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宫将文学。”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幹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唇齿相依
拼音:chúnchǐxiāngyī简拼:ccxy
近义词: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反义词:不共戴天、势不两立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形容国家、地区、人际之间的关系
解释: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例子:高丽王倒也识见宏远,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不宜改图。(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拼音:guātiánbùnàlǚ,lǐxiàbùzhěngguān简拼:gtbnl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比喻避嫌
解释: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出处: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例子:俗话说:“~”。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孚尹旁达
拼音:fúyǐnpángdá简拼:fypd
近义词:孚尹明达
解释: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问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
哀感顽艳
拼音:āigǎnwányàn简拼:agwy
近义词:哀恸顽艳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作品哀怨、感伤
解释: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出处: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吕延济注:“顽钝艳美者皆感之。”
例子:这封信却是骈四骈六的,足有三千多字,写得异常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一回)
买贱卖贵
拼音:mǎijiànmàiguì简拼:mjmg
近义词:贱买贵卖
解释:指低价买进而高价卖出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三国·吴·薛综注:“裨贩,买贱卖贵,以自裨益。”
命若悬丝
拼音:mìngruòxuánsī简拼:mrxs
近义词:危在旦夕、奄奄一息反义词:
解释:比喻生命垂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
傲贤慢士
拼音:àoxiánmànshì简拼:axms
反义词:爱才如命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看不起有才能的人
解释: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变生肘腋
拼音:biànshēngzhǒuyè简拼:bszy
近义词:心腹之患、祸生肘腋
用法:紧缩式;作状语;形容内乱
解释: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例子:万一中外合谋,~,郑国非公之有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
超群绝伦
拼音:chāoqúnjuélún简拼:cqjl
近义词:出类拔萃、超凡入圣、超群出众反义词:碌碌无能、无名小卒、芸芸众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形容很不平凡
解释: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例子:陈景润在数学上的贡献说明他数学才能~。
出言不逊
拼音:chūyánbùxùn简拼:cybx
近义词:出口伤人、血口喷人、出言无状反义词:谦厚有礼、彬彬有礼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说话傲慢无礼出口伤
解释: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张郃传》:“图(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例子:他~,当然不会受欢迎。
感恩戴德
拼音:gǎnēndàidé简拼:gedd
近义词:感激涕零、感恩图报反义词:恩将仇报、忘恩负义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例子:偶有一个狡滑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第五篇:三国时期历史常识简介
三国时期历史常识简介
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196年,汉献帝和大臣们从长安返回洛阳。洛阳城经过董卓之乱后变得残破不堪,粮食极度匮乏。曹操已经占据了许县(今河南许昌),他采纳谋士的建议,以方便供给粮食为由,将汉献帝迎接到了许县,并将许县改名为许都。从这以后,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向天下诸侯发号施令,在政治上占有了极大的优势。
屯田制
屯田亦称屯垦。西汉以来,历代为解决军粮供给、军费开支及补充国库储备,多组织士兵、利用犯人或招募百姓垦种。主要采取军屯和民屯两种形式。军屯即以军事组织形式由士兵及其家属进行垦种,民屯则以民户为主体进行有组织之屯垦,其中也有利用犯人者。此外,明代还有商屯。东汉末,曹操组织的屯田为民屯,效果非常显著。
其后,历代多沿此制
租调制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在《收田租令》中颁布了新的租调制,规定的田租是每亩每年缴纳粟四升:户调是平均每户每年缴纳绢二匹、绵二斤,具体实行时根据民户的资产划分等差进行征收。这种征收实物的户调制,实际上自东汉后期以来就已经开始,而曹操把它正式确定下来,并以此代替了繁重的口赋和算赋。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曹魏政权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使它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据有了实力上的优势。租调制也是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对后代的赋税制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曹丕称帝
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其子曹丕继其位。当时东汉已完全在曹魏的控制之下,汉献帝已等同于傀儡。曹丕又实行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同年十月,曹丕迫使汉献帝让位,即位为帝,定国号为魏,改元黄初,定都洛阳,并追尊曹操为武皇帝。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就是通过各州、各郡中正官的品评,把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被评为上等的人才将推荐给各级政府,吏部选拔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者的家世情况、品级。晋以后就完全由家世确定品级,形成了重家世轻德才的风气,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书·刘毅传》)的情形,并造成豪门世家把持各级官僚机构的局面。
高平陵事变
公元249年(魏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将朝中大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此前曹爽一直结党专政,并排挤司马懿。司马懿称疾不朝,但却在暗地里积蓄力量,安排长子司马师为中护军,掌握部分禁军,以亲信蒋济为太尉。并伪装病笃,麻痹曹爽。
249年,曹芳去洛阳城外祭谒曹睿的陵墓高平陵。曹爽及其兄弟曹羲、曹训、曹彦一同前往。洛阳城内守备空虚。司马懿趁此机会发动政变,将洛阳城控制在自己手中。同时,用太后的名义关闭城门,占领武库,截断高平陵与洛阳的交通。接着便向曹芳上书,言为除逆臣曹爽不得,进而兵谏。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曹爽不免惊慌失措,大司农桓范逃出洛阳,劝曹爽挟天子奔许吕,传檄天下,共讨司马懿。曹爽没有听从他的劝说,后交出兵权返回洛阳,没过多久便被司马懿处死,同时罹祸的有其兄弟多人及何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并诛及三族。至此,司马懿便牢牢地控制住了曹魏的军政大权。
孙策定江东
公元195年,孙策率领数千兵马前往江东,将扬州刺史刘繇击溃,使自己在江东的势力大增。196年,孙策攻下会稽(今浙江绍兴)。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又先后削平了当地的割据势力,大体上统一了江东。200年,孙策遇刺身亡,但他为弟弟孙权在江南建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企图一举统一南方,带领大军南下,迅速占领荆州的部分地区。在荆州的刘备退驻樊口,只有兵力1万多人。而曹操拥有兵力20多万人,实力相差悬殊。为破曹兵,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一带共同抵抗曹军。曹操的兵力在数量上占着优势。但是水军的实力不如孙、刘联军。双方刚一交战,曹操因为军队里发生疫病,就引军退到长江北岸。孙、刘联军利用火攻,烧毁曹操的船只,大火延烧到岸上的曹营,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烧死和溺死的再加上饥疫死伤的人数在半数以上。曹操带领少数人马,逃回北方。
吕蒙袭取荆州
公元219年,关羽在樊城之战中水淹七军,震动了整个中原大地。曹操暗中派人与孙权取得联络,双方达成了前后夹击关羽的密谋。孙权为了麻痹关羽,派不出名的陆逊代替大将吕蒙驻守陆口(今湖北嘉鱼。关羽看不起陆逊,果然上当,抽调守军支援襄樊前线。这时吕蒙趁机率领精兵偷袭,很快就将蜀汉占据的荆州地区给占领了。关羽慌忙往回撤退,结果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最后全军溃散,关羽及其儿子关平都被吴军斩杀。
夷陵之战
建安二十五年(219年),孙权俘杀蜀将关羽,出兵攻占荆州(今湖北襄阳)。章武元年(221年),蜀汉刘备为替二弟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亲率十万大军向东吴进发。孙权派大将陆逊率兵5万迎敌。蜀军连战连捷,攻入吴境五六百里,自巫峡连营至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同时得到武陵蛮的支持,声势浩大,锐不可当。刘备沼江设置军营几十个。陆逊以逸待劳,坚守不出。公元222年,蜀军已经被弄得十分疲惫,士气一下子变得低落起来。陆逊于獍亭(今湖北宜都北长江北岸)与蜀军决战。吴军利用火攻,大破蜀军40余营,刘备尽失舟船器械。狼狈逃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北)。蜀军主力遭受重创。刘备于次年忧愤病故。夷陵之战后,蜀军再无力攻吴,吴亦无力西进,三国鼎立局面最终稳定。
三顾茅庐
官渡之战后,刘备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处境十分艰难,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带领关羽、张飞、赵云等将投奔荆州刘表,暂时停留于此。寄人篱下,大业无成,刘备对此非常焦急。为了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他多方延揽人才。后经当时名士徐庶的推荐,便亲自前往襄阳隆中访问隐居在那里的诸葛亮。
刘备第一次去时,没有见到诸葛亮,刘备无功而返。没过多久,刘备再次去拜访,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又不见诸葛亮,只好作罢。第三次去时,诸葛亮刚回来,正在午睡。刘备于是静静地在门外等候,一直等到他睡醒。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便赶忙将刘备兄弟迎进屋内。刘备进屋与之交谈,诸葛亮未出茅庐,便已知三分天下,刘备对此非常高兴,认为他确是一个奇才,请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从此刘备十分看重诸葛亮,诸葛亮也尽心竭力地辅佐刘备。后来,诸葛亮凭借自己杰出的才智,为刘备建立蜀国。
马谡失街亭
蜀国街亭为汉中咽喉要地,诸葛亮派将驻守。马谡请令,诸葛亮再三叮嘱须靠山近水扎营,并令王平辅之。马谡刚愎自用,违令,对王平谏言置之不理,竞在山顶扎营,因而被魏将张邰所败。街亭失守。马谡不遵诸葛亮将令,导致街亭失守,与王平回营请罪。诸葛亮虽惜其才,但以军法无私,挥泪斩之,并因己用人失当,上表自贬。
白帝托孤
公元222年蜀军猇亭大败,刘备的精神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心情抑郁。退回白帝城后,刘备一病不起。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于是召诸葛亮来到白帝,托付后事。
太子刘禅年幼,蜀汉形势尚不稳定,这些都让刘备放心不下。他叮嘱诸葛亮:如果太子成器,就好好辅佐太子,定能成就国家;如果太子实在不行,请自代刘禅为帝。以拯救国家。诸葛亮动情地表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刘备在自帝城永安宫病逝,享年63岁。之后刘禅即位,是为蜀后主,改元建兴。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无巨细,皆出于亮。日后辅政,诸葛亮不负先主。这确是历史上君臣相知的一段佳话。
七擒孟获
后主刘禅继位之后不久,南蛮王孟获便带领蛮兵10万,不断对蜀国边境进行侵掠。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带领50万人马前去征讨,以赵云、魏延为大将,长驱直人攻向南中。
南蛮王孟获,听说蜀兵南下就带兵迎战,远远看见蜀兵队伍交错、旗帜杂乱,心里就想:“人们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我看也不过如此。”孟获冲出阵去,蜀将王平以诈败之计打败孟获,事先埋伏在山路旁的大将魏延活捉了他。
孟获被押到大帐里,口口声声不服诸葛亮,诸葛亮立即让人给孟获松绑。放他回去。
回寨以后,孟获因两个洞主与诸葛亮作战,吃了败仗,就狠狠地揍了他们一顿。这两人一怒之下带了100多个南兵,冲进孟获的营帐,把喝醉了的孟获绑了起来,献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见孟获仍摆出一副不服的样子就又放了他。这样提了放,放了捉,前后捉了孟获七次。
到了第七次擒住孟获时,诸葛亮又给他松了绑,并送到邻帐饮酒压惊,孟获对此非常感动。他来到诸葛亮面前,跪倒在地上说:“丞相天威,南人永远不再造反了。”诸葛亮当即封孟获为南人洞主,并退还占领的全部土地。孟获及家人感恩不尽,高高兴兴地回去了,诸葛亮便率领大军回到成都。
从那以后。诸葛亮的后顾之忧便解除了。他可以一心一意为北伐中原做准备了。
诸葛亮开门退敌
诸葛亮在阳平时,派遣魏延整合大军向东进发,自己只留万余人守住阳平。此时,司马懿带领二十万大军要与诸葛亮作战。派出去的军探回报司马懿说:“诸葛亮城里面兵力很少。力量很小,我们大军进攻肯定可以取胜。”
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大军即将来到,怕他逼迫自己一战,因此想要赶往与魏延的部队会合。但由于距离遥远,看来一定赶不到,将帅士兵都非常惊恐,一时间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才好。
一天,诸葛亮的神色态度完全如平常一般从容自在,命令军中将军旗战鼓收拾一边,不可随便出城,又命令将城门大开,四处打扫干净。然后自己坐在城门之上,面带微笑,悠然抚琴,没有丝毫的慌乱,旁边只有两个小童陪伴。
司马懿已经率领大军到达城下,看到此番情景,一时间竟然不敢攻打。他一向认为诸葛亮为人谨慎庄重。现在突然展现兵力弱小,疑心有伏兵,于是率部众往北到山间去。
第二天吃饭时刻,诸葛亮与参谋佐吏拍手大笑说:“司马懿一定认为我素来胆小,此次大开城门,可能城里有重兵埋伏,于是沿着山路离去了。”
军探回报,情况果然如诸葛亮所说。后来魏延率领部队与诸葛亮会合,情势好转。司马懿后来知道了,但已经失去了这大好时机,懊悔不已。
乐不思蜀
公元263年,蜀国灭亡,蜀国后主刘禅被司马昭俘虏。一次,司马昭(魏国大将军)宴请刘禅,席间表演蜀国乐舞,刘禅的侍从都感到悲哀。刘禅不但不感伤,反而表现得很高兴。司马昭看到刘禅的表现后,禁不住问他:“你想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好,我不想念蜀国。”事后。刘禅原来的大臣郤正悄悄对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这样问您,您应该哭着回答:‘先辈的祖坟远在陇蜀,我的心因怀念西方而悲痛,没有一天不想念。’然后将眼睛闭上。这样,司马昭可能会放我们回去。我们就可以再招兵买马,以图恢复汉室江山。”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刘禅是否想念蜀国。刘禅就将邵正所教的话说了一遍,然后在将眼睛闭上。司马昭说:“这话不像是出自于你的口中,倒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讶地睁开眼睛说:“这话确实是郤正教我这么说的。”司马昭和他左右的人听后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曹操
曹操生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一大政治特点就是宦官专权,尤其是在桓帝和灵帝时期更为突出,而曹操的父亲曹嵩正是极受桓帝宠信的大宦官曹腾的养子,其本人又高居太尉,因此,曹操的身世背景在当时极为显赫。
公元184年,曹操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升为济南相,上任后,他罢免了八个县的赃官,禁断淫祀,一时间,济南奸尻逃窜,济南一郡清平。但曹操也因此触犯了权贵,被贬为东郡太守,东郡靠近京师,权贵横行,曹操怕招致家祸,称病辞职。188年,曹操又被灵帝起用为典军校尉。
189年,灵帝去世,年仅14岁的刘辩登基。何太后听政,皇舅大将军何进辅政。何进一直对宦官集团深恶痛绝,一心想铲除宦官集团,于是,他暗招董卓进京。然而,待董卓进京时,何进已经被宦官所杀。董卓废掉刘辩,扶9岁的皇子刘协做了皇帝,并自封丞相。曹操不想为董卓效力,遂逃出洛阳,间行东归。后来,曹操将矛头指向了黄巾军,得降兵30万,并“收其精锐,号为青州兵”。曹操的势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了北方的大军阀。
198年,曹操灭掉吕布。200年,曹操在官渡打败了袁绍,消灭了他的主力。205年,曹操歼灭袁谭,袁熙、袁尚逃至乌丸。
207年,曹操远征乌丸,将袁熙、袁尚力量消灭,结束了汉末以来军阀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北方统一。
216年,曹操晋爵魏王,车舆服饰皆同天子。220年,其子曹丕篡汉,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诸葛亮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他三岁丧母,五岁丧父,之后由叔叔诸葛玄抚养。15岁那年,叔父诸葛玄带诸葛亮来到豫章以避战乱。哥哥诸葛谨留守家中,后于200年南下投靠孙权。但不幸的是,诸葛玄在两年后就病逝了,17岁的诸葛亮担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在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山里盖了几间茅屋,“躬耕于南阳”十载。10年之中,他躬耕苦读。逐渐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能综观天下时事的俊杰,随时准备辅佐明君,治国安邦。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山。公元208年。曹操趁刘表病重,荆州内乱之际,发兵30万南下,“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夺取了荆州。刘备无所依附,只好让出荆州,退往江陵。208年10月,孙、刘联军在赤壁采用火攻,大败曹操。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很快占据的荆、益两州,在汉中立稳了脚跟。
公元222年,刘备不听诸葛亮劝告,执意要攻打东吴。败退后,不久便在永安辞世,17岁的刘禅即位。刘禅听从父命,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委以重任,主理政事。227年,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统帅三军征伐魏国,恢复汉室。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并没有灰心,他回到汉中后,总结经验,痛斩马谡,重新调整军队。之后,诸葛亮又先后率兵5次伐魏,但均未成功。234年,54岁的诸葛亮因日夜操劳,积劳成疾,在与魏将司马懿对峙渭南时,病倒在五丈原军中,临终遗命撤军。
关羽
关羽,原名长生,字云长,公元161年出生在河东解县一个极具封建文化教养的农家,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武艺。又因其长髯飘飘,人称美髯公。中平元年(184年),关羽因杀死家乡的郡豪,被迫逃亡到涿郡。恰逢刘备招兵,遂与刘备、张飞结识,三人意气相投,于桃园结义,情同手足。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占领汉中,并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并假节钺。7月,关羽统大军进攻樊城的曹仁,曹操派大将于禁增援。八月,汉水猛涨,关羽借汉水杀死曹将庞德收降于禁。一时间,关羽威名,震动中原。致使曹操听后恐慌不已,竟要“徙许都以避其锐”。
然而,关羽虽然骁勇善战,但他本人却骄纵狂傲。关羽得志于荆襄后,孙权便对关羽起了戒心,但表面上仍显得与关羽十分要好。
10月,孙权派遣大将吕蒙率军白衣渡江,抄关羽的后路,袭取荆州。关羽的手下糜芳和士人平日受尽关羽的轻视和训斥,孙权派人诱降,两人当即归顺。吴军与曹军配合,关羽腹背受敌,他向上庸的蜀兵求救,不料守将刘封、孟达正闹矛盾,两人都坐视不管。11月,关羽欲从樊城撤军,夺回荆州,但又遭吴军截击,部卒逃散,溃不成军。关羽无奈,只得先抵麦城,试图从麦城往西川与刘备会合。这就是史称的“败走麦城”。12月,关羽身边只剩了少数的随从,他们日夜兼程,疲惫不堪,在蜀境边的章乡被孙权伏兵擒住,因其誓死不降,被孙权所杀。
关羽一生,重情重义,信守诺言,虽感激曹操的厚爱,但却始终不改其忠义,并且致死不渝。关羽的一生又自始至终都盈灌着勇武,戎马几十年,擒杀敌军兵将无数,被称作刘备“五虎上将”之首。尽管他狂放自傲,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他的忠勇之气的崇拜和敬仰。佛教将其作为护法,道、儒两教将其作为“忠义”的象征,因此,他也成了唯一一位受到佛、道、儒三家尊崇的神。
嵇康
嵇康,字叔夜,谯郡锤县(今安徽宿州)人。祖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为了避怨,乃迁徙至此。“竹林七贤”(另六人为阮籍、向秀、山涛、刘伶、阮成、王戎)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著名的诗人、音乐家,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幼年丧父,有奇才,卓尔不群。后娶曹操曾孙女为妻,在曹氏当权时,曾做过中散大夫。后来家道清贫,常与“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在树下打铁谋生。
嵇康“性烈而才隽”,为人耿直。好友王戎和他交往二十年,没见他怒色相向,但嵇康得知山涛推举自己代他为官后,竟愤而写书信与其绝交,言辞犀利,锋芒毕露。嵇康博学多才,熟知音律。他在《琴赋》序中说:“余少好音声,长而习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据刘籍《琴议》载:嵇康曾从杜夔之子杜猛处学得《广陵散》。嵇康酷爱此曲,经常弹奏。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求教,嵇康概不传授。前一恨与此一爱,可见嵇康的愤世嫉俗、桀骜不驯。由于性情刚烈,最后终于当权者司马氏结仇,招来杀身之祸。临行前,有三千太学生为其求情,终不得免。嵇康死前索琴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慨然长叹道:“《广陵散》如今绝矣。”死时四十岁。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诗歌和散文上。今存诗50余首,以四言体居多。(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