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明星留学生到“失宠”小儿子
从明星留学生到“失宠”小儿子
8月26日,在一审最后一天的自辩环节中,***说:“瓜瓜又跟人要名表、又要豪车、又要国际旅游,又找一大部分同学来开销,还信用卡超额消费,我会喜欢这样的儿子?”作为父亲,***用这样的反问为自己的“不知情”辩白。
五天后,也即9月1日,已经入读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薄瓜瓜在回应《南都周刊(微博)》的采访时说:“其实事实自辩,不论此刻还是将来。我不会争一日之长,还是要等结论已定后,再决定是否做出相应回答。”有意无意之间,这可以看成是远在美国的儿子对身陷囹圄的父亲指责的隔空回应。
就在答复《南都周刊》采访邮件的前一天,身穿白色T恤衫的薄瓜瓜,手持饮品,出现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聚会场合,其照片也被发布在社交网络之上。
作为薄、谷、王三案的重要线索和知情人,自重庆事发至今近两年来,留学美国的薄瓜瓜从未归国,也从未以中文发表过任何公开言论,仅以英文发出过三份声明,并与几家国际知名媒体保持着零星互动。
不过,这并不能阻挡人们对他的讨论与猜测。在***案庭审时薄谷开来披露,薄瓜瓜带给父母的手信:一块挂在木头架子上的稀奇生肉,让***夫妻二人吃了一个多月,以致网民们对“薄瓜瓜从非洲带回来的是什么肉”的猜测热情经久不散,某种昂贵生火腿成了这段“高富帅”生活的注脚。
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薄瓜瓜在薄谷开来、王立军和***三个有密切关联的案子的证人证言中出现得颇为频密,其生活方式,也通过庭审得以披露:他曾经有让母亲薄谷开来生气的恋情;薄谷开来购入法国尼斯的房产,准备“将来留给瓜瓜,作为经营性物业,对外出租,可以有稳定的收入”;他与大连商人徐明存在诸多经济瓜葛,法庭最终认可的金额就超过300万元。
就连向***行贿的唐肖林、为其贪污提供便利的王正刚,亦在证词中提到了薄瓜瓜的名字,说法分别是“给薄瓜瓜在国外零用”和“薄瓜瓜在国外学习,这些钱补贴家用”。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是,庭审记录中的薄瓜瓜,与其早先塑造出的留学模范形象存有巨大差距;而另一个可能是,他必须面对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经过此次巨变之后,他与父亲***的关系可能已经出现裂痕。
“薄瓜瓜现象”
薄瓜瓜,本名薄旷逸,是“旷世逸才”的意思,是祖父薄一波给他起的最初的姓名。但这个名字并没有为人所知,在接受《青年周末》采访时,薄瓜瓜解释说,这个名字太大,还是瓜瓜更适合我一点,瓜瓜的意思就是西瓜。
薄瓜瓜曾经是薄家人心目中的宠儿。在他两岁生日时,薄一波曾经为孙子写下祝词:“祖国幼苗、茁壮成长”;三岁时,薄一波又给他送来一只烤鸭,还画了一只鸭子,旁边写下:“告诉瓜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也深爱着自己的儿子。据王立军在***案中出庭作证时讲述,***说“我们家里就这么一个看起来比较出息像样的”,并曾让王立军保护薄瓜瓜。
而薄瓜瓜也以接连入读哈罗公学、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回应了这份期待。
对于公众而言,薄瓜瓜的留学模范形象塑造,始于2006年5月。当时《时尚先生》杂志一篇标题为《薄瓜瓜:PPE、伦敦腔》的报道,将这个11岁出国留学,会马术、击剑、英式橄榄球、跳探戈、写英文书的政治经济哲学专业学生推到了公众的视野中。这些充分满足公众对高端留学生活想象的细节,加上他本人相对俊朗的外形,很快将薄瓜瓜推到了与韩寒、郎朗并列成为“少年中国”代表人物的高度。
采写此篇报道的作者在之后谈及对瓜瓜的印象时说:“他看起来要比同龄的孩子成熟一点,穿着打扮和举止什么的都比较有修养,我想这跟他比较早就接受的教育有关系,他总是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过红色家庭的背景还是让人觉得有点距离。”
2009年,薄瓜瓜在牛津大学“推迟考试一年”,此时,他在中国国内的曝光频率达到了极致。而这一年,***在重庆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唱红打黑行动序幕。
当年4月份,薄瓜瓜获得2009年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的“大本钟奖”。5月21日,他在重庆接受《成都晚报》、《青年周末》记者的访问。这次访问的内容,例如在哈罗公学期间每周60便士生活费、饿到需要偷吃食物,对社交活动、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的回应等多个桥段,在后来的电视节目及评论中也被反复提到,也为日后的媒体报道薄瓜瓜确定了基调。
当年的6月27日,他走进北京大学,进行了平生第一次公开讲座。多名专业安保人员的出现作为现场花絮,引发了网民讨论,而安保花费据称是由一家民营企业埋单。
在2009年8月28日播出的《鲁豫有约》节目中,他的形象及谈吐也通过电视为外界所熟知。摄制组跟拍他带外国朋友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的外景。其画面和时间,也与这次庭审披露的“2009 年7月,薄瓜瓜阿根廷的朋友来中国旅游”入住北京酒店的说法相吻合。
更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媒体对薄瓜瓜的报道。2009年6月30日,重庆市门户网站华龙网刊登名为《薄瓜瓜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论文章,提出了“薄瓜瓜现象”的概念,将薄瓜瓜的求学经历上升到“制造中国声音”的高度。
文章以上述几次采访中有关薄瓜瓜的轶事为基础,对他进行全方位的赞扬,称其为“新时代中国少年和青少年的代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文中还做了批评:“国人常用国内个别现象来评价薄瓜瓜求学经历,不仅片面和主观,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这篇文章还援引“英国BBC特约评论员”尼尔·伍德对薄瓜瓜的评价,称其为“天生的中国小大使”;尼尔·伍德甚至还赞扬薄瓜瓜的英文水平已经超过了他的英国同学。
恐怕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名为尼尔·伍德的“特约评论员”居然是薄家所持有的法国尼斯的房产管理者;而更为戏剧性的是,两年后,这位“评论员”竟会因为财产纠纷而威胁到这位“小大使”的生命安全,被薄谷开来毒杀。
曾表示“自己很多观念都受到父亲影响的”的薄瓜瓜还曾跟父亲一起,在2010年8月8日播出的重庆新闻联播里出现。镜头显示,当天的***出席了一个名为“接见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代表”的活动,坐在他右手边的就是薄瓜瓜。重庆市的其他领导分坐在主席台的两侧。
失宠
即使是在公开场合,***也曾展示过护犊情深的一面。在2012年3月9日的全国“两会”重庆团开放日上,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在回答中外记者对于“薄瓜瓜驾驶法拉利”的提问时,连用两个“一派胡言”及“感到非常气愤”进行否认,并称“不仅我儿子,我和我夫人也没有任何个人资产,几十年就是这样下来了”。
这是***被调查之前,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也是最后一次力挺薄瓜瓜。此后重庆政坛风云突变,薄谷开来和***先后案发,远在欧美的薄瓜瓜曾通过外媒发表相应的言论,声援困境中的父母。
2012年4月24日,***被停止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职务的14天后,薄瓜瓜发出的第一份也是最长的一份声明。他的口径几乎与父亲一致,坚决否认自己驾驶过法拉利,并称“自1998年后从未去过北京的美国大使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留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则全部来自“奖学金和作为优秀律师和作家的母亲的积蓄”。
薄瓜瓜这种与案件时间点契合的发声选择,在日后的两份声明及与媒体的互动中,也得到了体现。
比如,2012年7月26日,新华社首次披露“薄谷开来认为尼尔·伍德威胁到薄某某的人身安全,遂与被告人张晓军共同投毒杀害了尼尔·伍德。”当年的8月7日,在薄谷开来案开庭前两天,薄瓜瓜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因为自己的安全被认为是犯罪动机,已经向司法机关递交了证人陈述书,并称希望“母亲可以看到这份证词”。
有趣的是,在与CNN的互动中,他用英文也使用了“其实事实自辩”(facts will speak for themselves)的说法。
熟悉媒体的薄瓜瓜最近一次发表声明,则是8月22日,薄案开审前三天。他通过《纽约时报》称已经18个月无法和父母取得联系。这次他也为母亲进行了辩护,称“2006年,她的健康状况突然恶化,随后深居简出,自那以后,她已经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
但是可能出乎他意料的是,透过济南中院的微博直播和央视的视频新闻,在庭审现场,作为父亲的***第一次对一直宠爱的儿子薄瓜瓜进行了切割。这在以往看来不可想象。
据新华社报道,在庭审现场,***以对薄瓜瓜上述事件并不知情为由,否认对自己的贪污和受贿的指控,并将责任推给薄谷开来:“谷开来当时是千方百计在我面前,让我感受到薄瓜瓜行,薄望知(***与前妻李丹宇所生的儿子)不行,反过来再说,这还是我们薄家的家风吗?”
在***接受公审时,作为薄家曾经最为宠爱的小儿子,薄瓜瓜虽然牵涉其中,但却远隔重洋;而此前一直与薄家保持距离的李望知(即薄望知)却出现在济南中院的庭审现场,***也对其以“大儿子”、“薄望知”的称呼,公开承认这层关系。
在首日庭审结束后,李望知发表声明说:“感谢党中央、感谢法庭给予了被告人比他预期更多的辩护权利和自由”,并称为父亲的坚强感到骄傲。
类似李望知这类基调的声明,在去年9月29日***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第二天,也曾发出,只不过当时的发布者是薄瓜瓜。他的做法是通过社交网站Tumblr发
布,然后向媒体证实是他本人所为。在声明中,他说父亲的政策可以讨论,但为其品行进行辩护。
随着***的落马,不止是重庆政坛,就连薄家两位公子的地位,似乎也发生了颇为微妙的变化。
被保护的学生
虽然家庭遭受巨变,其本人也久未归国,但薄瓜瓜的学业似乎并未受到影响。
***落马后,薄瓜瓜的第一份声明,即由哈佛校刊《哈佛红》(Harvard Crimson)刊出。该份长达600多个英文单词,列出7个要点的声明,是哈佛校刊学生编辑主动发出访问邮件后,收到的回复内容。
除了当事者本人的表态之外,薄瓜瓜本人就读的学校一直保持着对这位著名学生的保护姿态。去年争议最迅猛之际,哈佛肯尼迪学院应对媒体的询问,一直不予评论。
这种做法也延续到了薄瓜瓜新近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在8月14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法律博士的新生报到仪式上,薄瓜瓜现身。这也是他自去年5月,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硕士身份毕业后,首度被拍到露面。
哥大法学院网站学生名录上,亦曾经出现的薄瓜瓜个人信息,但该信息曝光后,很快就被删除。记者就薄瓜瓜入学情况发去的采访邮件,并未得到院方的回应。
哥伦比亚大学乃常春藤盟校之一,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在该校取得本科学位。巧合的是,年长薄瓜瓜十岁的同父异母兄弟李望知也曾在哥大进修,十年前刚好毕业,取得硕士学位。
曾在哥大教过六年书的彼得·赫福德(Peter Herford)教授向《南都周刊(微博)》透露,类似的保护做法往往是这类学生能够顺利入学的必要条件。
彼得介绍说,美国大学在处理类似知名“二代”问题上富有经验,克林顿总统之女切尔西·克林顿、尼克松总统之女、约翰逊总统之女等都是先例。学校将尽力为他们提供“作为普通学生”的学习体验,甚至会和传媒协商不要打扰学生。但如果学生故意寻求知名度,学校甚至有权要求他们离开。
彼得的说法也在哈佛大学知名汉学家傅高义教授(Ezra Feivel Vogel)的身上得到体现,记者向其求证外电所报道的“与薄瓜瓜见面并提供建议”一事。他则两次委婉地拒绝发表任何评论。
不过,8月23日,济南庭审中披露的关于薄瓜瓜的信息打破了这种平衡。***案公审之后,据《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报道,关于薄瓜瓜招待肯尼迪学院40人访问团的消息,使得肯尼迪学院发言人不得不出面澄清,称“这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与学院和学校无关。学生用的是自己的钱,或是自己独立筹集到的款项”。
第二篇:生活短文:从囚徙到明星
每日名言
我们必须尽我们的所能去做。这是我们人类的神圣责任。
每日自励
我用心做事,用心做人。
每日短文:从囚徙到明星
一个名叫R·热佛尔的黑人青年,他在很差的环境--底特律的贫民区里长大。他的童年缺乏爱抚和指导,跟别的坏孩子学会了逃学、破坏财物和吸毒。
他刚满12岁就因为抢劫一家商店被逮捕了;15岁时因为企图撬开办公室里的保险箱再次被捕;后来,又因为参与对邻近的一家酒吧的武装打劫,他作为成年犯被第三次送入监狱。
一天,监狱里一个年老的无期徒刑犯看到他在打垒球,便对他说:“你是有能力的,你有机会做些你自己的事,不要自暴自弃!”
年轻人反复思索老囚犯的这席话,做出了决定。虽然他还在监狱里,但他突然意识到他具有一个囚犯能拥有的最大自由:他能够选择出狱之后干什么:他能够选择不再成为恶棍;他能够选择重新做人,当一个垒球手。
5年后,这个年轻人成了全明星赛中底特律老虎队的队员。底特律垒球队当时的领队B·马丁在友谊比赛时访问过监狱,由于他的努力使R·热佛尔假释出狱。
不到一年,R·热佛尔就成了垒球队的主力队员。
这个青年人尽管曾陷于生活的最底层,尽管曾是被关进监狱的囚犯,然而,他认识到了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是我们人人都有的,它存在于自由选择的绝对权力之中。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权力。
R·热佛尔也可以推脱说:“现在我在监狱里,我无法选择,我能选择什么呢?”但他说的是:“我能够做出决定。”
这种自由选择的权力是你作为自己生活的总统所拥有的最有力的工具。这种权力是区别人和动物以及其他存在物的特征。
世界上许多人说无法选择,就不存在什么个性自由。他们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只是机遇。这种说法是比较偏激的。国际著名的精神病学家V·富兰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被关进德国集中营。他研究了自己的思想,还与别人交谈。以后,他得出结论说:“只有一种东西是不可剥夺的:那就是人类的自由--在任何情况下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选择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的自由。”
因此,我们看到自己有选择权。我们能够选择。大多数人的问题是不想选择,因为我们一旦做出选择,便要承担责任。正因为如此,有些人一碰到自己做出的决定是错误的时候就去责备别人,或者推诿拖拉再也不肯做出决策了。然而,为了谋取生活的成功,我们必须做出自己独立的选择。我们必须运用自己自由选择的权利。作为自己生活的总统,你每天、每个小时都可做出自由的选择。
你必须做出选择:你可以轻视自己,也可以诚实地对待自己;你可以觉得自己是人微言轻的无名之辈,也可以心灵充实;你可以办事拖拉,也可以马上就做;你可以整天自寻烦恼、牢骚满腹,也可以心平气和地应付一切;你可以遵循箴言来生活,也可以按照别的生活原则生活;你可以对生活悲观失望以至逃避,也可以充满信心地投入行动;处世为人你可以选择善良,也可以选择罪恶;你可以毁坏一切,也可以奋起建设新生活;你可以成为你理想中的人,也可以满足现状停步不前;你可以忠于职守,也可以逃避责任。
有关这一切的选择权都在你身上。
因为你是你生活的主宰。
每日书摘:“下一次”为我们另辟蹊径
据著名精神科医生史麦利·布朗顿说,他的病人中喜欢说:“如果没有做那种事的话……”或“只要能那样做的话……”这类“如果怎样”的不切实际思考的人确实极多。
用这种想象的治疗法,能有效地排除“如果怎样”的消极观念,获得“下一次”的积极信念。
脑子里的念头、思想、观念会反映在这个人的态度和信念上,决定这个人的成功与失败。老是想“要是那样做了的话”,是回顾已经过去的事,那是毫无意义的绝望行为。
例如想到如果买了某种股票某时候没有出售、如果做那个工作、如果没有向丈夫大发雷霆、如果没有虐待妻子等,你大概也会想到自己有过几次那样的情形吧?
“积极思考”的人,就不会采取把那种把罪过转嫁给别人的无意义态度,也不会有“如果做了什么的话”这类消极的想法。他们会持有更健全、更积极、充满希望的想法,那就是对“下一次”的充满活力的期盼;这样的想法可以获得非常积极的结果。
如果没有做好该做的事,或因为做了不该做的事而犯错,他们也能完全丢开那个过错,只会想:“下一次要做得更好,要更聪明地行动。下一次要有更好的判断力。”
所谓“下一次”的想法,就是以前进、向上为志向。不可有“要是那样做了的话”的想法,那是拘泥于已经成为过去的错误和失败,那是再怎么想也已无法挽回的东西。
龙卷风卷不走“雄心壮志”
一个夏末秋初的日子,露丝在西部大草原一所教会的晚餐会上,遇到一名达科他州的农夫。露丝担任国内传导团教派委员会全国议长,在教会的协议会上发表讲话。晚餐会上,她坐在那位农夫的对面,很自然地同他聊了起来。他口齿并不伶俐,显然很不习惯应酬。露丝想着不知他对什么样的话题感兴趣,她这样问道:
“今年的收成还好吗?”
“不好。事实上没有多少收获,我还算有一成的收成,我哥哥则完全没有。”
露丝惊讶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是龙卷风作的孽。在十分钟之内把一切都卷走了。”说完他就沉默了。
“你怎么面对那么严重的状态呢?”
“你是问我怎么办吗?”他默默地想了一下说,“我只是努力忘记而已。”
这个人多年来和大自然共同生活。和风、热、冷以及龙卷风共同生活,有过丰收,也碰到过欠收,他的工作就是守望着给我们提供一切的地球,这个优秀的农夫将龙卷风突然造成的灾害,视为人生的一个事实而平静地接受下来。他并没有想“要是那样的话”,也不哀怨地哭泣,而是决心下一次要获得更好的收获。不论在何种情形下他都会再站起来,继续前进,重新建造。他正是能称得上有积极态度的人。也就是有强大的雄心,积极面对一切困难的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善最后会超过恶。有一天终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会将困难克服。
“如果”、“做不到”、“不可能”……这些消极的语言一起向自己冲过来时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以“下一次”、“可能”等积极的语言来迎击。
这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往往困难重重。可是只要你不屈不挠地努力,积极思考,怀有信念,最后你一定能获得胜利,而且是巨大的胜利。
然后学会如何做到达观,就会懂得看起来受到破坏的东西,还有其创造性的一面。而那样的一面,是由当初以为一切都被破坏的某种事件作为契机,真正归你所有的。
事情进行不顺利时,最后还是有可能会有好的结果。因此当希望、梦想或目标被打碎时,就要在那残骸中仔细寻找,在看来已粉碎的残骸中,也许能找到最好的机会之苗。
第三篇:盘点从同窗到夫妻的10大传奇明星(本站推荐)
盘点从同窗到夫妻的10大传奇明星
惊呆了,原来娱乐圈还有这么多相守多年的夫妻。和已经放弃的那些人相比,剩下的希望能够天长地久吧。
1.陆毅和鲍蕾
陆毅与鲍蕾的爱情萌芽于上海戏剧学院。两人读书时就是班上公认的模范情侣,在大学期间感情就相当稳定。毕业后,陆毅凭借《永不瞑目》迅速蹿红,获得了许多演出机会,并一跃成为深受女性观众喜爱的偶像明星,而鲍蕾则不太为人所知,但两人之间却没有因为这些产生矛盾,感情反而更加稳定。2006年,两人结婚,2008年,女儿诞生,也使这个明星家庭更加幸福。
2.夏雨和袁泉
夏雨与袁泉的爱情起点是在中央戏剧学院,2009年,他们选择在爱情的起点拍摄婚纱照,让校园里的篮球场、白桦林、宿舍楼为他们爱情做见证,唯美浪漫。两人相恋十年,但并不像前两对般一帆风顺,2007年,高圆圆曾卷入两人之间,夏雨袁泉的感情一度面临着破裂的危险,但最终,纯洁的校园恋情抵挡住了现实的诱惑,两人能牵手走入婚姻殿堂也是校园恋情的最美归宿。
3.黄磊和孙莉
孙莉和黄磊这对娱乐圈的模范夫妻,已幸福牵手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家庭幸福平静。当年已经是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的黄磊在迎新接待时,对恬淡温婉的孙莉一见钟情,两个月后两人就在一起了,并于2004年携手走入了婚姻殿堂。虽然他们都身处纷繁复杂的娱乐圈,但两人鲜少有绯闻,这对夫妻也以其恬淡、文艺、温和的气质,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4.李咏和哈文
在央视的主持人中,李咏绝对是一个另类。从他不帅的相貌到卷发,到他别具一格的主持风格,独特的李咏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他的夫人哈文是央视著名的导演,两人的校园恋情也是十分浪漫动人。当年李咏在美女如云的北京广播学院对哈文一见钟情,两人谱写了一段校园佳话,但两人的恋情受到了哈文父亲的强烈反对,无奈哈文只好选择了分手。毕业后,旧情未了的两人又走到了一起,并用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家人的支持。相伴多年,李咏对哈文感情很深,他曾经对媒体感动的说:“没有哈文,就没有今天的李咏”,对妻子的浓浓爱意一览无余。
5.姚晨和凌潇肃
这一对夫妻如今已分道扬镳,但当初两人的甜蜜恩爱也是羡煞旁人。姚晨与凌潇肃曾经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同班同学,在大学甜蜜恋爱然,毕业就结婚,成为许多人眼中最完美的金童玉女。姚晨出演《武林外传》一炮而红后,两人之间有了不少差距,又长期聚少离多,最终导致了感情破裂,曾经的模范夫妻如今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令人惋惜不已。
6.冯晓泉和曾格格
这对明星夫妻也许名气没有那么大,但两人在央视多台晚会上的合作演出,让观众对其印象深刻。当年冯晓泉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离开哈尔滨来到北京学习唢呐演奏。在浪漫的校园,他对清纯靓丽的曾格格一见钟情了,两人不仅在生活中喜结连理,在演出中也是配合默契的好搭档,观众亲切的称呼他们为“最能吹”的民乐夫妇。
7.保剑锋和何珈好
阳光帅气的保剑锋入行多年,少有绯闻,突然爆出结婚的消息,让许多粉丝都大吃一惊。保剑锋的妻子何珈好是他的校友,两人曾一同在上海戏剧学院求学,却没有结缘,真正让两人走到一起的,反而是工作后拍摄的电视剧《小城往事》。据悉,何珈好也是一位演员,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太大名气,嫁给保剑锋后,便安心在家做全职太太,扶持丈夫事业。
8.伍宇娟和贾宏声
这对老牌明星夫妻的故事也让人唏嘘不已。两人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同班同学,毕业后结为夫妻,在事业上相互扶持,感情好的一度令人羡慕不已。不过后来,贾宏声走上了吸毒这条不归路,伍宇娟最开始还试图用爱情来拯救贾宏声,而他却在这条路上无法自拔,越走越远,最终,伍宇娟挥泪斩情丝,离开了贾宏声,金童玉女童话就此破碎。2010年7月5日下午,贾宏声在北京安苑北里小区坠楼身亡,年仅43岁。
9.陈宝国和赵奎娥
资深老戏骨陈宝国与发妻赵奎娥也是中戏的同班同学,两人在校园就结下了情缘,多年来始终不离不弃,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中相互扶持。同为演员的他们还合作了多部大片,如《大河儿女》、《正者无敌》等,在片中他们合演患难夫妻,生活中也是深情伉俪,与出了名就换老婆的演员相比,陈宝国的专一令人钦佩。
10.黄征和妻子
2007年10月1日,内地歌手黄征与妻子交往多年最终喜结连理,而对方是位圈外人,主要负责打理黄征生意上的事情,甚是贤惠。但这位贤内助平时为人低调,所以,黄征也照顾老婆心情,一直不愿透露其姓名。据黄征自爆,妻子是他的大学同学,不过两人毕业后的重逢却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让人感觉颇为喜剧。
第四篇:从剧本到镜头
从剧本到镜头
每个电影创作者都会在拍摄之前设计一套自己使用剧本的方法,有些人使用故事板,而有些人则列出分镜头表或拍摄地点的平面图来指示摄影机的机位。将剧本转化成电影段落的方法有许多,你的工作方法可能与企划的不同,接下来的建议代表几种为场景设计镜头或故事板的方法,它们可以被形容为一组基于剧本,但不受限于剧本的白日梦训练。
让我们在一本假定的剧本《阿波麦托克斯》(Appomattox)上应用不同的方法,故事背景是美国内战末期李将军(Robert E.Lee)在阿波麦托克斯的法院向格兰特(Ulysses S.Grant)投降的事件。
在读过剧本多次,并且和编剧做过最后的修饰后,导演对大部分的场景应如何调度会有一整体的概念,他已经在剧本空白处写上笔记,把某个特定的想法详细记录下来,最终会把它们转记在单独的笔记本上,包括照片、草图和他搜集的其他参考素材。之后,他去拜访阿波麦托克斯法院和其他地点,并在每个地点拍摄照片。现在导演已经准备就绪,可以为每个场景逐个设计镜头。
设计镜头意味着描述动作的场面调度、景别与镜头的选择,以及摄影机的角度。如果导演使用分镜头表,它可能是这么写的:“全景,用长焦镜头压缩前景与后景,摄影机从微高角度向下俯拍联军队伍,前景有树木,摄影机摇拍一右方入镜的骑兵。”
这些都是对镜头平面和摄影特点的传统描写,然而,导演最终关心的是镜头摄影的质量如何影响场景的叙事效果。为了提高你对视觉与戏剧元素两者之间关系的注意,下面这种将传统镜头以戏剧性的词汇重新造句的练习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在下列四项叙述中,影像的特点与叙事的特点彼此吻合,并以问句表现。
1.影像的——摄影机摆在哪里?
叙事的——表达了谁的视点?
2.影像的——镜头的景别是什么?
叙事的——我们与景中拍摄对象的距离是怎样?
3.影像的——我们拍摄的角度是怎样?
叙事的——我们与拍摄对象的关系是怎样?
4.影像的——我们要中断或移动摄影机吗?
叙事的——我们要比较视点吗?
这些问题多少互相重叠,但逐个回答它们,是一种逼着你以新方法看事物的技巧,现在我们可以来看看它们如何被应用在剧本《阿波麦托克斯》节录的片段中。
镜头计划——第一稿:
在导演参观过场地两次,而且根据预算做出拍片的初步决定以后,他会做出镜头计划。那不仅仅是空想而已,他开始将场景地点的照片和其他研究素材在工作的场地上展开。接着,根据读剧本时产生的想法,做出影像表(不是分镜头表),他可以将这些内容写在卡片上,一张卡片描述一个影像。这个练习相当于自由联想,而且可以涵盖导演对角色的感觉,他们是如何站立的、他们在看什么或场地的外貌如何等。有时候相关的个人经验会浮现在脑海中,比如,导演想起小学时一次打架打输了,以及当时一位朋友脸上同情的表情,他会在卡片上记下这些。最后,导演如果会画画,他会把特殊的镜头、构图的想法或一张极小的略图都画成镜头。
镜头计划——第二稿:
现在导演要求更精确了,我们就以取自剧本《阿波麦托克斯》的范例一,来说明导演工作的一种方法。
○范例:外景,阿波麦托克斯溪北线——中午
我们正位于北军战线的后方,当整排军人看着四个骑兵举着休战的旗子在一片旷野中走过时,他们显得相当安静。其中一 位骑兵就是李将军,排成一
列的军人慢慢分开,让他们通过,士兵们转身望着李将军走向斜坡下方溪边的一排树木,有几位士兵往斜坡下走了几步,看见骑兵消失在阳光斑点闪烁的树林中。
这段描写了李将军向格兰特投降的第一阶段,美国内战时的战线意味着胜与败的分界,所以当南方联盟最伟大的将军走进联军的界限后,那是个不寻常的时刻,北军知道他们正目睹历史的发生,而且可能是内战的结束。这可能是编剧的意图,即从北军的视点来看这个事件。这正是针对我们四个题目里第一个问题的有效选择和回答:表达了谁的视点?
接下来我们需要回答第二个问题:镜头的景别是怎样?全景、中景或特写?或者以叙事性的词汇来说,我们和拍摄对象的距离有多远?这需要一些说明,我比较喜欢用拍摄距离来认定镜头的景别,因为这么做意味着不把镜头的景别看做是包围主体的景框。事实上景框是摄影机另一端一个三维空间的盒子,当我们看到景框的四边,我们就感觉到与主体间隔的距离。因为摄影机是我们的视点,景框的大小告诉我们与动作或主体距离有多远。在剧情片中,外在的距离表现了情感的距离,当我们讲到镜头的大小,我们实际上是讲到了银幕上动作与情感的关系。
因为导演已经决定将第一个镜头当成联军士兵的视点,所以镜头景别—情感距离就代表了士兵在情感上与李将军的疏离。他是场景里戏剧的中心,虽然士兵们可能极为仰慕他,甚至同情他,但他仍是致命的敌人。因此,当李将军经过时,导演对镜头景别-距离的选择从未比全景更近,李将军必须保持着不可理解的姿态,观众必须睁大眼看他脸上的表情,要达到这目的,距离是必要的。
现在导演再来考虑拍摄的角度,在决定了视点和距离之后,他知道摄影机将被放在等待李将军前来的士兵这一排。如果摄影机是以低角度拍摄,也许会造成实际执行上的问题,因为士兵可能遮住摄影机的视野。同时,导演考虑到这排士兵的体验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都专注地看着李将军,关注对象相同。因此,摄影机应把士兵都视为一体。由于这两个原因,导演认为摄影机
高度应该是中等高度,大约是7至8英尺高。如此,镜头就能清楚地拍到李将军,同时也将许多士兵涵盖在镜头中。
最后,导演面临的是剪辑的问题(剪辑或摄影机运动),以及视点应不应该转换的问题。导演对场面的感觉是,当李将军在远处出现并向北军移动时,应是缓慢发展的,当李将军来了的话传开之后,也许可以拍几个士兵的特写镜头,但这个场景是严肃的,而且也不应该是急促的。因此,利用一个在升降机上拍摄的长镜头是个不错的选择,摄影机先向下降入人群中摄取士兵的近景,当李将军经过时再向上拉起。作出这个最后的决定之后,导演就定下了镜头拍摄的方法。
第五篇:从“管理”到“领导”
从“管理”到“领导”
我们先不深究“领导”与“管理”这两个词的内在涵义,先从直观上来看:“管理”是一个缺乏人性色彩的中性词,而“领导”则充满了人情味。不过,这并不是说“管理”不好,事实上却恰恰相反,“管理”是“领导”的基础,“领导”是“管理”的深化和升华。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其“领导”的企业必然在管理上是卓越成效的;而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其本身也必然要经历一个从“管理”到“领导”,或漫长曲折,或突飞猛进,或了然顿悟的质变过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毛泽东作为卓越的战略军事家,其领导艺术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不过他的成长同样也经历了一个血与火洗礼的质变过程。虽然“领导”与“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不过两者之间却存在着泾渭分明的本质区别。“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者的内在涵义不同。“领导”就是率领并引导大家齐心协力,朝着某一目标前进;而“管理”就是负责某项工作使之顺利进行。也就是说,“管理”是要正确的做事情,而“领导”是要做正确的事情。只要掌握特定的技能或方法,就能把事情做正确,即“正确的做事情”,这是“管理”的内在涵义;“领导”即在于“做正确的事情”,其核心涵义在于理性的决断、诗性的引领、愉悦的工作与融洽的协作,归根结底在于将“管理”臻于完美的艺术境界,也就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二)两者的受动对象不同。“管理”是对事情加以控制,甚至在事情的处理中将活生生的人淡化成推动事情进展而没有生命特征的要素;而“领导”则是对人的行为施加影响,充分考虑在事情处理中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才是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核心。所以说,“领导”是以人为导向,而“管理”则是以事为导向。从组织成员的角度来说,“以领导为导向”,即跟随领导,自愿的采取“我要干”的主动态度,就像自觉的大雁;“以管理为导向”,即服从管理,则会采取“要我干”的消极态度,就像散漫的羊群。从“管理”到“领导”的转变,就是在于让企业或基层组织从“犬”式管理转变为“雁”式领导,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使下属的工作态度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一旦员工的主
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他就会积极主动的工作,想企业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其解决问题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三)两者的实施效果不同。“管理”的行为通常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以有效地维持秩序为目标;“领导”的行为则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能带来焕然一新的变革。“管理”的着力点在于微观运作,而“领导”的精髓在于宏观把握。不过,从这一层面来看,有效“管理”是卓越“领导”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细致周到而卓有成效的“精细”管理,卓越“领导”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缘木求鱼。在制定过程中,“管理”是制定计划与预算的过程——确定实现计划的详细步骤与日程安排,调拨必须的资源去实现计划;而“领导”则是确定经营方向——确立将来,通常是未来一段时期的远景目标,并为实现远期目标制定进行变革的战略举措。在执行计划中,“管理”是控制和解决问题——相当详细地监督计划的完成情况,如发现偏差,则制度计划、组织人员着力解决问题;而“领导”则在于激励和鼓舞——通过唤起员工内在的情感诉求,激励人们战胜自我,克服变革过程中遇到的或源于外部,或在于自身的各种障碍。从最终的实施结果来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现预期计划,维持秩序;“领导”则会引起变革,通常是剧烈变革,并在公司内部或员工之间形成非常积极的变革潜力,就行汹涌的潮水势不可挡。
总而言之,“微观”管理与“宏观”领导二者虽然具有本质的不同,但二者之间不是决然对立的。“微观”管理是宏观领导的前提和基础,“宏观”领导是微观领导的深化和升华。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然要经历从管理者到领导者的质变,尽管这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蜕变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断地调整心态,不断地克服压力,不断地战胜自我。不过,要想真正实现从管理者到领导者的转变,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简单地说,就是把人当人看,而不是达成计划的没有生命特征的必备要素。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方能真正成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