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民俗
内蒙古民俗
内蒙古的景区有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包头。
内蒙古自治区北面邻蒙古和俄罗斯,东缘嵌着茫茫林海的大兴安岭,岭东南山麓西辽河平原,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内蒙古最吸引人的当属独特的自然风光,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个大小湖泊。其北部草原居全国牧场之首,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内蒙古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境内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第二篇:内蒙古民俗[小编推荐]
内蒙古民俗的介绍与思考
—乌兰察布地区为例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班级:旅游管理1班
学号: 姓名: 关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民俗介绍与思考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长时间的发展下,每一民族聚集区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在内蒙古草原上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民族风情,本文通过介绍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的民俗文化风情,一方面让我们了解草原民俗文化对汉族聚集区人民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将这种特殊的草原文化更好的展示给大家。也希望在今后使草原民俗文化更具诱惑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乌兰察布地区、特殊草原民俗文化、展示、发展思考
一、概况介绍
1、内蒙古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呈狭长型,土地面积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纬度,地处欧亚大陆的内部,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变化明显。内蒙古有多个草原区,是一个较典型的高原型地貌区。内蒙古自治区由蒙古、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49个民族组成,公元十一、十二世纪蒙古族人民逐步定居在这里生息游牧,所以蒙古族397.26万人,汉族1874.65万人,其他少数民族90.01万人。
2、乌兰察布地区简介
(1)、基本概况
乌兰察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共11个旗县市区,辖一个市辖区、5个县、4个旗,代管1个县级市。即集宁区、卓资县、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凉城县、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和丰镇市。总人口287万,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是一个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的地区。
(2)、婚礼文化方面
乌兰察布地区的传统婚礼既吸收了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息,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入地方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婚礼习俗。
通常男子到了结婚的年龄时,由父母看中某家姑娘后,请长者看双方的生辰属相是否相配,如无克忌则请媒人选吉日携带礼品,到姑娘家提亲求婚。姑娘家长入将礼品收下,求婚即算议成。
订亲是婚礼中重要仪式,男方通常要携带白酒、月饼等礼品到女方家登门拜访商谈议定彩礼。彩礼要视男方家庭经济情况而定,通常牧区的人会送彩礼大畜五头、小畜十只、银元数十块。最低也要两头大畜、五只小畜、银元二十块。彩礼议定后要举办订婚喜宴,喜宴要上“乌叉”(羊背子)、奶酒等,并唱敬酒歌,祝订婚贺词。喜宴上双方议定婚礼吉祥日,下请帖,定伴郎伴娘,女方为出嫁姑娘准备嫁妆、礼品等事宜。
议订的良辰吉日到来之时,男方要设宴招待陪同新郎迎亲的亲朋好友。与此同时,女方家中也宾客云集,换歌畅饮喜庆酒,等候娶亲的人们的到来。通常要请善于辞令、熟悉礼仪、酒量较大、能歌善舞充当代东人。
迎亲人数必须双方事先议妥,应为奇数。一般五至九名。新郎携带着给新娘的服装及送给女方亲眷的礼品。礼品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备。赠送礼品时,必须亲手送递到收礼者手中,否则被视为不敬。当娶亲的队伍到来时,女方以代东人为首,祝词人、数名敬酒人出来迎接。这时女方祝词人开始以朗诵的形式向娶亲人提问,双方互问互答,言辞流畅妙趣横生。除了这些还要即兴提问,随意发挥,见人论人,见景论景,这充分表现了蒙古人民豪爽的性格。
(3)、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是乌兰察布地区独有的地方剧种。它作为乌兰察布人民的一份极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已被国家正式确认,并收入《中国戏曲志· 内蒙古卷》。乌兰察布地跨三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草原、农耕使古代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不仅仅创造了区别中原的民族文化,而且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融合,创造了独特的文化结晶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旧时称“玩意儿”,始于清末咸丰年间,形成于民国初年,流布于乌兰察布市东部的兴和县、商都县、化德县等地,以及内蒙古毗邻的河北、山西部分地区。乌兰察布市的二人台艺术因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的二人台在源流沿革以及音乐、剧目、表演诸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五十年代末改称东路二人台。东路二人台具有独特的方言、奇异的风韵,在比兴和夸张的审美想象中浸透着具有当地特色的幽默和风趣。
二、民俗文化介绍(饮食为例)
乌兰察布地区居住的主要是汉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汉族既保留了自己的饮食传统,又与蒙古族融合。内蒙古饮食文化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及面食为主要的菜点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而通过分析位于内蒙古中东部的乌兰察布地区,可以了解乌兰察布当地的饮食文化集中特点和特色现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内蒙古自治区现阶段的饮食名俗文化情况。乌兰察布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东南和西南分别与河北省、陕西省接壤。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筱麦、谷子、马铃薯等,牲畜以羊、牛、马、驼为主。乌兰察布地区的饮食方面,既继承了内蒙古传统饮食文化的特征,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在我们乌兰察布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人民非常热爱着自己当地的饮食,拥有浓重的饮食文化氛围。
1、奶茶
奶茶是蒙古民族的传统热饮料,以鲜奶、砖茶煮制而成。将砖茶掰开或捣碎,装入沙布袋投入烧开的清水锅内(或将清水烧开,冲入放有茶未的铜壶内),慢火煮出茶味,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常和黄油、奶皮子、炒米一起食用。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花草的果实、叶子、花等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荼风味各异,更具特色。
2、莜面
莜面是内蒙古饮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乌兰察布地区是莜面的主要产地之一,其莜面做法有数十余种,包括制作成窝窝、条条、鱼鱼、囤囤、拿糕、饺佼、丸丸、馄饨、猫耳朵、山药扁鱼子等等。
莜面有两种吃法,可以选择热吃(热汤)和凉吃(凉汤)。热汤既是用热羊肉汤、熟土豆加人其他调料配汤而成。凉汤既是用各种蔬菜(包括熟土豆块、黄瓜丝、水萝卜丝、尖椒丝、葱丝)冷调、凉拌配汤而成。莜面种类中的囤囤是乌兰察布地区莜面的一大特色。囤囤也称作莜面菜卷,是将和好的莜面擀成薄薄的面皮,然后将切好的土豆丝、胡萝卜丝和少许的葱丝均匀铺在面皮上,最后将面皮叠翻起来并滚成一卷,用刀切成寸半长的小段,放在笼内上锅蒸熟即可食用。
3、马奶酒
马奶酒(蒙语为策戈)是牧区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饮料。蒙语称作“乞戈”或“艾日戈”。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酒精含量颇小的饮料,制法是将的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挂在向阳处,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每日搅拌数次,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即成为马奶酒。味道醇香,清凉解渴,是牧民款待贵客的最佳冷饮。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历史悠久,常喝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
4、焖面、烩菜
焖面、烩菜是内蒙古人民非常喜欢的两种民间饭菜,也是当地每个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发展,焖面和烩菜慢慢走进了星级以上饭店餐桌,并发展形成餐饮品牌。在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地区和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地区开发的连锁餐饮品牌一铁锅焖面在当地非常的有名气,并在北京以及周边省市投资开设多家分店。
烩菜的做法是选择羊肉(精猪肉、牛肉、排骨或者五花肉),根据个人的喜好加人豆角、土豆、宽粉、南瓜、酸菜、白菜、洋葱、油、葱、姜、蒜、辣椒、酱油、水、盐、油等菜和调料炖制而成。炯面的做法是先将锅中油烧到微热,根据个人的口味放人选择好的食材,如羊肉、猪肉、排骨、牛肉、五花肉、豆角、土豆、宽粉、南瓜、酸菜等菜,同时加人调料,最后放人特质的面条,小火慢慢炯直到锅中水分收干即可食用。焖面、烩菜是当地人民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道饭菜,同时也成为当地饮食文化中另一大亮点。
5、烧麦
又称烧美,是呼和浩特的一种流传很久,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食品。早在清朝时,当地的稍美就已名扬京城了。当时,北京前门一带,稍美的饭馆门前悬挂的招牌上,往往标有“归化城稍美”字样。外地客人来到呼和浩特,都要品尝一下稍美,才算不虚此行。稍美制作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佐料齐全。稍美出笼,鲜香四溢。观其形,只见皮薄如蝉翼,晶莹透明,可筷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吃起来香而不腻。可谓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浓。呼和浩特的稍美,过去专作早点之用,多由茶馆经营,如今,已成了许多饭馆的必备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6、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达斡尔蒙古考》中载道:“餐品至尊,未有过于乌查(即烤全羊)者”。烤全羊蒙语称“昭木”。据史料记载,它是成吉思汗最喜爱吃的一道宫廷名菜,也是元朝宫廷御宴“诈马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蒙古族这种传统而古老的风俗,至今还保留着,以前只供蒙古贵族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的烤全羊。现如今,烤全羊已成为内蒙古草原饮食文化中一枚璀璨绚烂的明珠。
现在,内蒙古的一些饭店和旅游景点为使烤全羊的肉质更鲜美,在制作工艺上都融入了自家的小秘方,所以烤全羊的制法各色纷呈,但大体上基本一致:烤全羊要选择膘肥体壮的4齿3岁绵羊作原料,宰杀后用80度的热水浇烫羊的全身,趁热煺去羊毛;挖除内脏,用水洗净胸腔、腹腔,再用碱水洗净全身羊皮。在腹腔和后腿、五叉等肉层较厚的部位,用刀割开小口,然后填进各种佐料腌渍入味,外皮涂抹适量麻油和酒。用铁扦从羊尾向内别到腹部,并加以巩固,再用铁链钩住羊的四肢,背部朝下放入炉内烘烤,砖砌而成的烤炉似穹庐状。烤全羊入炉之前,先用一种叫梭梭的柴禾将炉膛烧红,撤去燃料后,将全羊从烤炉的天窗吊入,并关闭天窗和炉门。将羊肉烤至半熟后,再打开炉门,用长柄勺舀上梭梭柴的火块对羊身进行烤炙,直到羊全身烤成焦黄色为止。用这种慢火烤炙的全羊外皮焦脆,金红油亮,而皮下的肉鲜嫩酥香,油而不腻。
烤好的全羊出炉后,倒掉腹腔和填入皮肉的佐料,将全羊以跪卧姿势摆入直径约1米的大盘内,在羊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带,先摆上桌让客人欣赏,待客人过目赞美后,由专人在客人面前将烤全羊割成小块,分给客人吃。
三、草原民俗文化思考
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朝阳产业的今天,开发和利用内蒙古的特色饮食文化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对加快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了十分重大的意义。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辽阔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在悠扬的马头琴的伴奏下,将一个民族喜悦、豪迈的心灵展示的淋漓尽致,仿佛又一次将我们带回古老的草原,回到那久远的故乡。在一定的环境下,餐具搭配的合适得当将有助于提升人们对食物的评价和好感。在蒙餐中的各种特色的蒙式餐具,例如,马头盘。木质的马头和马脖子雕刻十分细致,马身做成方形格子状的盘子,适宜在小格子中放人奶酪、奶片、奶皮、奶豆腐等等。
总的来说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传统文化之一,为了使乌兰察布地区旅游进一步发展,要积极找到促进地方饮食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努力弘扬内蒙古饮食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民族餐饮文化旅游牌。
内蒙古自治区山脉蜿蜒数千里,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有著名的沙漠旅游风景和平原美景。希望到我们内蒙古旅游的人们不仅仅可以随处欣赏到如画的美景,感受少数民族不一样的风情,也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的美食。
在这绿茵如毡,鲜花烂漫的天然牧场中,蒙古族人民有着胸怀坦荡豪放的气魄和胸襟,待人热情豪爽的传统美德。在苍翠无垠,水草丰美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内蒙古饮食文化就像一颗璀璨的钻石闪闪放着它那耀眼的光芒,内蒙古想要用特殊的餐饮风俗让世人感受到深厚的民族文化、浓浓的民族风情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参考文献:
1、蒙瑞萍,内蒙古西部方言与莜面饮食民俗文化 [J] 包头铁道技术学院基础部2013年
2、张景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 [M] 文物出版社 2008年
3、王芸,内蒙古饮食文化的介绍和几点思考——以乌兰察布地区为例 [J] 知识经济 2010年
第三篇: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
马头琴
马头琴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它那深沉悠扬的旋律,宽广优美的音色不仅在蒙古族各种乐器中独占鳌头,在全国诸多民族乐器中,马头琴也以自己蕴含着的那种塞外草原苍茫辽阔的情致,成为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民族乐器,并多次在全国器乐演奏中获奖。马头琴以琴杆上端雕刻的马头得名。最早的马头琴叫作"奚琴',因它起源于东胡的((奚'(即库莫奚)。北宋诗人欧阳修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奚琴本出奚人乐,奚人弹之双泪落'。这"奚琴"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马头琴。后来,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时,马头琴就已经在蒙古人民中广为流传开了。马头琴有梯型,方形、八方形等几种形状。它的共鸣箱的框板用硬质木板做成,箱的两面蒙着马皮或牛皮,马头琴的演奏方法和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拉奏的。它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
安代舞是蒙古族集体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载歌载舞,简单易学,唱词随跳随编,朴实、红火,富有感染力,男女老少均可下场欢跳,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它的基本动作就是"踏地甩巾",舞蹈者挥起手绢或绸巾,踏着舞曲边唱边跳,尽情欢舞。有时跳舞者的情绪越跳越高,大圈变成若干小圈,跳得汗水淋漓,唱得嗓音嘶哑,安代舞便接近尾声了。
安代舞
过去以唱为主,所以人们又叫它"唱安代"。现在,安代舞逐渐发展为以舞蹈为主,辅以领唱、伴唱;由简单的三、四个舞蹈动作,丰富发展到二十多个,有时还可提衣襟跳舞(群众称它为"蝴蝶飞")。它既可以作为完整的作品在舞台上演出,也可以择取其中基本动作在广场、街道、联欢晚会上作自娱表演,形成蒙古民族的自娱性民间舞蹈。90年代初开始,安代舞已成为呼盟那达幕盛会开幕、闭幕仪式上的表演项目。
蒙古族青年男女婚前相互相识交往的主要方式是跳乐。跳乐是彝族的一种集体舞蹈,蒙古族接受了这种舞蹈形式,并把它作为男女青年互相交往和娱乐的一种方式。举行跳乐活动,一般是本村的青年男子邀请另一村的青年女子,或本村的女子邀请另一村的青年男子来进行。地点一般选在较为偏僻或离村庄较远的地方。互相邀约的信号是:本村或外村领头的姑娘将自己穿插的小挂交还姑娘。跳乐时,男女青年围成圆圈,由持四弦琴的男青年引导、踏足击掌,边唱边舞,并随着乐曲的变换而不断地变化队形。整个场面极为热烈与和谐。
跳乐活动是唱词、说嘴、吃糖、抽烟、唱曲等过程,每个过程都极富特色和韵味,青年男女通过跳乐,彼此的距离拉近了,双方感情融洽了,就会互赠礼物,通常情况下,女方送给男方围腰或女方银镯之类的饰品。
呼和浩特特色
“召城”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誉(“召”在蒙古语中意为“寺庙”),这里召庙云集,共有大小庙宇50多座,多数建于明代,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塞外风情。其中以“银佛寺”伊克召(大召)、宽敞博大的席力图召(小召)、5寺连襟相映生辉的乌素图召、“广化寺”喇嘛洞召最为有名。
大召蒙语意为“大庙”,建于明隆庆年间,原名弘慈寺、无量寺,又称银佛寺,是藏汉式喇嘛庙形制大殿,汉式庙宇布局,内藏文物较多。席力图召(小召)是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宏伟。蒙古式摔跤
蒙古式摔跤是蒙古族人民的杰出创造,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灿烂遗产,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实用性。
古往今来,蒙古式摔跤风靡千年而不衰,以其独特的魅力,正日益引人注目。
在内蒙古首府观赏或尝试体验蒙古式摔跤的滋味,是旅游呼和浩特的一大乐事。
规则:蒙古式摔跤与国际摔跤有许多不同之处。蒙古式摔跤不分体重等级,只要一方使对方膝盖以上的任何三点着地就算获胜。而国际式摔跤,仅摔倒还不能定胜负,只有使对方两肩肿同时着地才能得胜。而且要按运动员的体重来分级别。
荣誉:蒙古式摔跤的优胜者可以得到光荣称号,接连两年击败所有对手的,可以获得“巨人”称号,以下则按名次分别为“雄狮”、“大象”和“雄鹰”等称号。
摔跤是蒙古人的癖好。每当举行“那达慕”时,各地摔跤选手不远万里云集到呼和浩特。谁要是夺到冠军,谁就格外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姑娘们的爱慕。
区号:0471 邮编:010000 人口:197.7万人
位置:位于内蒙古中部,黄河冲积平原土默川东部。
区域:下辖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托克托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土默特左旗。最佳旅游时间: 投诉电话:-->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独特美妙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古迹名胜,绚丽多姿的蒙古歌舞,精彩纷呈的蒙古式摔跤,这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城内有大小庙宇50多座,东南部有华贵雍容的五塔寺、金碧辉煌的席力图 召、气势轩昂的“银佛寺”大召、规模宏伟的北门外清真大寺、珍品云集的新华街东口博物馆、博大精深的“广化寺”喇嘛洞召„„此外,在市郊还有昭君墓、乌素图召、万部华严经塔(白塔)等雄伟庄严的庙宇。
呼和浩特的自然景致尤为迷人,“寒冷高原”辉腾锡勒草原、“夏日营盘”格根塔拉草原、“召河”希拉穆仁草原,绿草如茵,湖泊点缀,“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是久居闹市的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内蒙古呼和浩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日期:2008-03-16 [收藏]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纠错]
赛 马:马为五畜之首,蒙古人对赛马很重视。多数牧民平时发现好马,进行调教,不是那达慕也进赛马,马,分快马、走马和颠马。快马,八岁以上的赛程60里;八岁以下的40~50里;走马,赛程30里。旗级那达慕的冠军马,授予“骏马”称号,佩戴缨子和彩带。快马骣骑比赛;多由儿童们进行。赛马时,有若干骑马裁判参加。一二三等马分别授旗做记号。
射 箭:射箭双赛是男子汉的一大荣耀,一般距离70或45弓。弓身外用竹片,内衬角片制成。两角儿相接处是坚木做成的把儿。弓的两端用皮筋弦打紧。用于比赛的弓,其强度为25弦或50弦。箭用柳条做杆,鹰羽做尾,长3尺。射箭比赛时,选手们从指定距离,用同样数目的箭,向靶射第一轮。选优参加第二、第三轮比赛。以中靶心、内环、外环数折计分数
第四篇:民俗
皖西民俗——摸秋
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节拥有众多奇异瑰丽的神话故事和内涵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且各地不尽相同,各具特色。而六安也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中秋习俗,即摸秋。据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可见,六安的摸秋习俗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关于摸秋,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半摸秋不算偷。”“摸秋”,其实就是“偷秋”的意思。据传说,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闭着眼睛去偷摘瓜豆。因为汉民间相传,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因为“南”与“男”谐音,便预兆生男孩。摸到扁豆则生女孩,因为扁豆也称“娥眉豆”,而峨眉古来是美女的代称,便预兆生女孩。除此之外,还有“摸到冬瓜生男孩,摸到丝瓜生女孩,摸到大椒不害眼”的说法,以及摸到高粱是“钱串子”,摸到丝瓜要“倒霉”等。“摸秋 ”之余,妇女们还摘南瓜与峨眉豆,分赠想生儿女的女伴;长辈们还指使孩童,捏起泥人,放在南瓜上,几人抬着,一路灯笼火把,敲锣打鼓,送到新媳妇家里,以示预祝,谓之“送子”。
而这一夜,那些丢了“秋”的瓜豆之主,不管丢了多少都不会责怪“偷摘”者,他们认为丢失什么,来年就会丰收什么,因而以此为乐。这也正应了那句“不算偷”的俗语。
在六安,摸秋除了要在菜园子、庄稼地里,摸摘瓜果、大椒、黄豆、玉米、棉花、萝卜等,尔后还要拔了黄豆棵子在路边烧毛豆吃。因而,中秋节后,乡间的路旁、田边常可见到一摊摊灰尘烬。
摸秋作为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借月光偷摘庄稼,摸着不同的庄稼就有不同的兆头,是一种充满神秘、冒险和人生向往的乐事、趣事。年轻人们,乐此不疲,直到夜深尽兴方归。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摸秋的习俗保留至今。它不仅仅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寓意,也成为皖西地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现在人们会在秋收时,故意留下已经熟透溢香的五谷杂粮、山珍野味、瓜果蔬菜,为大家摸秋助兴,也为自己来年能丰收,博一个好的寓意。
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在这里长久流传的摸秋民俗,既是人们节日狂欢的集体活动,也是人们表达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馈赠的感恩的重要媒介。摸秋这个民俗活动,历经时间的打磨,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活动事项,是中秋节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加节庆活动多样性,丰富现代生活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摸秋,既增强了节日的氛围,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庆祝丰收的方式。
摸秋,表现了皖西人民以一片虔诚之心,庆秋的绚烂、丰盈、殷实,品味大自然赐予的丰厚回报。一个“摸”字,把秋天渲染的甜美又温馨。
第五篇:民俗
中国民俗节日
春节 蒙古族那达慕和祭敖包
清明 苗族的斗牛盛会
中秋 苗族斗马节
七夕 羌族的年节
端午 彝族插花节
重阳 傣族的“泼水节” 元宵 藏族沐浴节
元旦 开斋节_
土家族八月中秋“偷瓜送子节” 鬼节
彝族的八月十五 火把节
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中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春节期间,人们互相登门拜年,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年”兽的传说
“年”兽的传说
“年”兽的传说
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它的各种传说也很多.“年”兽的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清 明 节
____________又 称 三 月 节 , 踏 青 节 ,是 中 国 汉 族 民 间 传 统 农 事 纪 庆 节 日.清 明 是 农 历 二 十 四 节 气 中 唯 一 俗 演 为 节 日 的 节 气.《 岁 时 百 问 》 解 释 清 明 的 取 名 缘 由 :”万 物 生 长 此 时 ,皆 清 洁 而 明 净 ,故 谓 之 曰 清 明 “节 日 最 早 始 于 周 代 ,秦 汉 礼 制 规 定 每 逢 初 一 , 十 五 以 及 二 十 四 个 节 气 等 日 要 到 祖 陵 祭 祀 供 奉.至 唐 明 皇 开 元 年 间 ,下 诏 改 制 废 止 了 除 寒 食 节(清 明 前 一 日)以 外 其 他 的 拜 扫 活 动.在 宋 朝 以 前 , 清 明 仅 是 个 附 属 在 寒 食 节习俗 中 的 一 个 次 要 日.它 的 重 要 性 , 甚 至 比 不 上 另 一 个 阴 历 三 月 上 旬 的 上 巳 节.而 清 明 节 扫 墓 ,更 是 宋 代 以 后 出 现 , 尽 管 如 此 , 由 於 上 巳 , 寒 食 , 清 明 三 个 节 日 的 日 期 相 当 接近, 彼 此 的习俗 便 互 相 渗 透 , 重 叠 , 渐 渐 地 不 再 有 明 显 的 划 分 , 这 才 形 成 了 现 在 的 清 明 节.所 以 , 在 讨 论 清 明 节 的 起 源 时 , 同 时 也 要 对 上 巳 及 寒 食 有 所 了 解.清明食品习俗
醴 酪 与 环 饼 ____________《 荆 楚 岁 时 记 》 记 载 : 「去 冬 节 一 百 五 日 , 即 有 疾 风 甚 雨 , 谓 之 寒 食.禁 火 三 日 , 造 饧 大 麦 粥 」.《 邺 中 记 》 也 说 : 「 寒 食 三 日 作 醴 酪 」 醴 酪 是 一 种 以 麦 芽 糖 调 制 的 杏 仁 麦 粥.一 直 到 隋 唐 时 , 都 还 是 寒 食 节 的 主 要 食 品.另 外 , 贾 思 勰 的 《 齐 民 要 术 》 中 还 记 载 了 另 一 种 寒 食 节 的 食 品 — 环 饼.「 环 饼, 一 名 寒 具, 以 蜜 调 水 溲 面 」.油 炸 至 金 黄 色 后 即 可 食 用 ,味 道 极 为 脆 美 , 相 当近似 现 在 的 点 心.枣 锢 飞 燕
____________宋 朝 的 清 明 节 , 除 了 街 市 上 所 卖 的 稠 饧 ,麦 糕 , 乳 酪 ,乳 饼 等 现 成 的 食 品 之 外 , 人 家 也 自 制 一种 燕 子 形 的 面 食 ,称 为 「 枣 锢 飞 燕 」 , 据 说 是 从 前 用 来 祭 拜 介 子 推 的 祭 品.明 朝 人 还 会 留 下 一 部 分 的 枣 锢 飞 燕 , 到 了 立 夏 ,用 油 煎 给 家 中 的 孩 童 吃 , 据 说 吃 了 以 后, 可 以 不 蛀 夏.青 精 饭
____________陈 元 靓(约 一 二 二 五— — 一 二六 四)的 《 岁 时 广 记 》 卷 十 五 引
《 零 陵 总 记》 记 载 了 另 一 种 寒 食 节 食 品 「 青 精 饭 」 :「 杨 桐 叶 , 细 冬 青 , 临 水 生 者 尤 茂.居 人 遇 寒 食 采 其 叶 染 饭 , 色 青 而 有 光 , 食 之 资 阳 气.谓 之 杨 桐 饭 , 道 家 谓之 青 精 饭, 石 饥 饭.」 寒 食 清 明 染 青 饭 的习俗 似 乎 在 南 方 较 为 流 行.郎 瑛(一 四 八 七 — ~ 一 五 六 六 以 后, 杭 州 人)的 《 七 修 类 稿 》 卷 四 三 就 提 到 寒 食 节 时 吃 的 「青 白 团 子 」.这 种 青 团 子是 在 糯 米 中 加 入 雀 麦 草 汁 舂 合 而 成 , 馅 料 则 多 为 枣 泥 或 豆 沙.放 入 蒸 茏 之 前, 先 以 新 芦 叶 垫 底, 蒸 热 后 色 泽 翠 绿 可 爱 , 又 带 有 芦 叶 的 清 香 , 是 很 受 欢 迎 的 清 明 节 食 品.____________这 些 清 明 节 的 节 食 都 有— 共 同 特 色 , 就 是 皆 可冷 食.顾 禄 的 《 清 嘉 录》 卷 三 按 语 中 说 : 「 今 俗 用 青 团, 红 藕 , 皆 可 冷 食 ,犹 循 禁 火 遗 」.潘 荣 陛 的《 帝 京 岁 时 纪 胜 》 中 所 记 的 「 寒 食 佳 品 」 有 香 桩 芽 拌 面 筋 , 嫩 柳 叶 拌 豆 腐 , 也 都 是 凉 拌 菜.就 连 后 来 在 闽 粤 流 行 的 清 明 节 薄 饼 ,也 都 是 以 冷 食 为 原 则.由 此 可 以 看 出 ,即 使 寒 食 的习俗 已 经 式 微 , 它 的 精 神 仍 保 留 在 清 明 的 食 俗 上 , 历 久 不 衰.中秋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也被人们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不要忘了,让真情贺卡给远方的亲人朋友一个问候!中秋习俗
吃月饼
闲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业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这无疑是汉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浙江温州一带称这种月饼为”三锦“,按当地方言的谐音就是”杀紧“.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一张纸的由来.观潮,燃灯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端午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关于端午节赛龙舟,其实现在不是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的比赛项目也是处处有.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个节日的原意,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变迁中渐渐的受到” 蚕食“.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元宵灯节源于何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又叫“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唐诗人崔液作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平时足不涉户的闺阁女子,往往乘此机会与意中人谈情相会.宋辛弃疾《元夕》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情人急于纲会,望眼欲穿,“踏破铁鞋无觅处”,见时就在眼前的有趣场景.唐宋明清,元宵灯了成了年节中重要的民众娱乐活动.墨客骚人,常常吟诗作画,作为增添雅兴.今天,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中国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人们喜欢元宵灯节,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一种意见认为元宵灯节形成了唐代.《七修类稿》云:“元宵放灯,起唐开元之间,……从十四至十六夜,后增至五夜.”林达祖的看法与《七修类稿》稍有不同.他在《唐宋时代元宵看灯的盛况》一文中根据《旧唐书》有关睿宗的记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看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灯.”认为“元宵灯节在明皇的父亲睿宗朝代已盛行了”.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