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荣辱观教育
荣辱观教育原则,要坚持学思统一、知行合一、内外如一。
学思统一。“学”与“思”的统一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荣辱观教育是一个不断进行学习、思考、反复自省的过程。
知行合一。荣辱观教育包括知、情、意、信、行等五个要素。“知”,即认知,“行”,即实践、践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正确认识行为的是与非,辨别行为的善与恶,内外如一。荣辱观教育既需要外在的道德规范、制度约束,又要求人们将制度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心的意志、信念,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调解。
荣辱观教育的关键,是要在践行以“十二荣十二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的过程中,激发我们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通过我们自身的内心体验形成荣辱意识。这就要求人们要有极大的耐心和顽强的毅力,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严于律己,持之以恒地践行荣辱观。进而在他律的外在约束和自律的内在驱动下升华为优秀品质,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达到内外如一。
荣辱观教育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
荣辱观(概念)是人们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正确的荣辱观也是当今社会应该大力倡导的,青少年不良行为:现在个别青少年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还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现象。譬如:追求时尚,喜欢另类,盲目崇拜,行为偏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张狂等等成为一部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倾向,更有一些同学走上了极端的道路,这些看似个别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大家高度的警惕和沉思。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阶段,接受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学生必须践行荣辱观,规范思想行为,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
我们作为当代中学生,更要切实地把树立荣辱观的任务,落实到学习、生活中去,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情。自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我们的思想行动指南,做到学在前面、做在前面,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首先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同学们作出表率。同时,要引导同学在学习、生活中,按照荣辱观的要求,规范社会道德生活,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班级文明、校园风尚。
荣辱观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以荣辱观为标杆,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捡起身边的一片垃圾,在贴吧上多写一些传递正能量的话语,遇见老师时的一句问候,同学遇见困难时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让父母欣慰的良言„„诸如此类看起来都很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是反映出我们的“荣辱观”到底实践得如何。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时代的精英,是祖国的希望。让我们从小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诚实守信的观念,明辨是非、知荣辱,自觉做到“知荣而行,知耻而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做一名健康快乐的阳光青少年!
第二篇:荣辱观教育
武宁一中黄塅校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方案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精辟概括和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是学校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南。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创建和谐校园,根据区教育局意见,特制定本方案。
一、深入学习,广泛宣传,深刻认识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舆论宣传,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扎根于全校师生员工心中,促进良好校风、教风、班风的形成和发展。
1、通过国旗下讲话、政治学习、校会、班会、团会、印发宣传材等形式,积极宣传“八荣八耻”的内容,明确自觉践行“八荣八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做到人人会背会默“八荣八耻”的内容。
2、发挥学校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等舆论阵地的作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3、学校通过组织召开教育动员大会、团委、学生会通过发倡议书等形式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力度。
二、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在实处
(一)大力推进师德建设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表率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全校教师自觉学习和示范,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做到敬业爱生、为人师表、身体力行。
2、完善教师师德的考评机制,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和就业,更要关心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努力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3、教师要认真学习、正确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明确自己肩负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对照“八荣八耻”的内容,认真剖析自己,为人师表,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争做学生的表率。
4、在教师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大讨论,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宝坻区教育局关于干部、教师作风建设的八条禁令》的学习结合起来,政教处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到班主任班级管理之中进行考核。
(二)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1、要在学校德育课程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关内容进行教育,在相关课程,特别是一些文化课、专业课中,要生动、自然的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科学,合理的开展深入浅出的社会主义荣
辱观教育,任课教师学科教学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将“八荣八耻”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2、认真组织好学校团会活动,发挥团员和团章学习小组成员在学生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把执行“八荣八耻”的情况,作为团章学习小组学生的考核重要指标。
3、在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班级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深化“八荣八耻”教育,把“八荣八耻”教育落实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做到具体实效。
4、各班级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活动总体安排确立阶段性教育的侧重点,每月召开一次主题教育班会。
(三)把学习贯彻“八荣八耻”与开展学生的常规教育相结合1、坚持与民族精神教育相结合。
2、坚持与承继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3、坚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4、坚持与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
5、坚持与学校心理教育相结合。
(四)活动深化“八荣八耻”教育
1、大力开展各类宣传表彰活动。注意收集师生中的典型事例,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同时,对学生中的有违“八荣”的现象,及时予以批评教育指正,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
2、具体组织好各类爱校教育活动。积极做好节约型学校活动的教育宣传工作,做好爱护公物、节约粮食、节约水电等考核评比工作。
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用行动落实“八荣八耻”。
3、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4、继续做好亲情教育,把孝悌教育作为亲情教育的重点,组织开展“给父母亲写信”、家务劳动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孝悌,学会感恩。
5、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入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默写“八荣八耻”的内容与硬笔书法比赛结合,把“八荣八耻”的知识内容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紧密联系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语文组要开展全校性征文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领导,组织到位,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抓好抓细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以党支部和校长室为领导、各职能处室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学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职责融入各自的岗位职责之中。
2、领导率先垂范,落实工作措施。学校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前面,做全体师生员工的表率。把“八荣八耻”作为干部的座右铭和自身道德建设的标杆,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每个环节。积极整合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荣辱观教育
用学生喜闻乐见方式进行荣辱观教育
记者 刘万永
国际在线消息:一名高三学生以质问的口吻问北京陈经纶中学老师王苹:“您让我们爱国,可是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王老师没有生气,而是结合教材中“国家职能”的相关内容,选择大量的时政资料说明国家如何对人民负责,并引导学生列举他们知道和感受到的事实,进而得出结论,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部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今天召开的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座谈会上,包括王苹在内的很多教育工作者提出,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认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一大弊病是“空”,脱离了孩子的生活。因此,德育,特别是荣辱观教育,必须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德育的素材和契机。北京小学副校长高玉丽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建设,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师德建设中突出荣辱观教育,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教育系统要在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前列,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记者 刘万永)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6-03-27
第四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一、学习时间:2011年4月
二、学习方式:以科(厂)为单位进行学习
三、学习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为:在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在经济活动中是在劳动本位的基础上追求效率、活力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以及物质文明;在政治活动中追求民主法治、政治文明;在文化活动中是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的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在社会活动中是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3、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角度看,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概括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历史合理性和现实针对性。这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价值观是民族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爱国主义价值观中,价值主体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社会、中华民族人民;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根本利益和需要;价值目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价值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中华民族人民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价值路径选择。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内容。
第五篇:荣辱观教育材料
荣辱观教育材料
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迫切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凡响,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广泛共鸣。“八荣八耻”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价值标尺与精神引导,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高校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高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我校作为培育合格师资的摇篮,明辨荣辱,凝聚正气,塑造品格,提升素质显得更为重要。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誉观教育,是广大师生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2、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从以下层次来把握:
上述1、2、3、5四条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集中概括。在当今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的无上光荣和最大幸福。崇尚科学指包括崇尚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团结互助作为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中国的近现代史反复证明,只有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团结互助,国家和民族才会拥有光明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会有无比广阔的前景。
上述4、6、7、8四条主要是针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道德失范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其中6、7突出体现为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其中也蕴含中华民族优秀伦理文化的基本内容。
4、8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直接传承,并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
3、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塑造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就是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然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复杂情况,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及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八荣八耻”八句话112个字,抓住了当前治理社会风气的要害,抓住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精神的有机结合,为我们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确立了标准。
广大青少年应深刻领会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切实掌握“八荣八耻”的要求,懂得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知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宣传青少年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宣传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良好导向,营造
浓厚氛围。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教育,是一个知行相结合的过程,实践环节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大青少年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思想深处在真正成为广大青少年的道德追求和生活方式。
4、做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
——让正确“荣辱观”深入你我心中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伦理道德、非常重视群体价值的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就是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至高无上,就是强调个人对全体的服从和奉献。正是这样悠久厚重的民族文化,孕育出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荣辱观。在中华文化中,对个人行为的荣辱评价和个人的荣辱体验,主要以群体为中心的,以群体价值为标准。
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荣辱体验。荣辱观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认同什么样的荣辱界限是其社会道德水准的体现,标志着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荣辱观既反映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既表明社会进步的状况又具有不间断的历史继承性。
在我国当今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代表着社会进步的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先进的荣辱观。但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严重,落后、错误的荣辱观还占据着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并且在严重地侵害青少年。在一些地方,人们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模糊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大行其道,对欺诈作弊、背信弃义、玩弄感情、亵渎美好等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现象不仅在社会上存在,在学校也有一定市场。
知羞耻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起点。孟子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当前一些是非不明、荣辱颠倒的现象,令我们心痛,更值得我们反思:
比如,不以荣为荣。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如此等等。
再比如,不以耻为耻。危害祖国成了“斗士”,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如此等等。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要想打动别人首先打动自己。要提升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必须坚定做文明人的决心和信心。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个灵魂在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个漫长的沉浸式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广大师生员工分清荣辱观上的是非,尤其要将“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视为最大光荣;而背叛、危害祖国,背离、损害人民的利益,视为最大耻辱。它要求广大学生坚决摈弃生活上的奢侈浪费、乱花钱、好攀比、摆阔气现象;
对待集体和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破坏团结现象;着装奇异,言谈庸俗,出口成脏,举止粗鲁现象;不接受教育,违反校纪班规现象;逃避劳动,破坏公物现象;应付学习,考试作弊现象。它要求广大教师处处树好师表形象,时时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热爱教育,关心学生,关心集体,乐于奉献。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虽然任重而道远,但让正确“荣辱观”深入你我心中,做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温馨、和谐、团结、向上一定会充满师专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