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治安全员

时间:2019-05-15 06:4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矫治安全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矫治安全员》。

第一篇:矫治安全员

矫治安全员“软骨病” 筑牢安全防线

近年来,由于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的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管理模式落后等,使基层安全员或轻或重患有“软骨病”,对现场作业的违章行为“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不想管、管不好”。针对这些现象,蒙城供电公司坚持“抓安全先抓人,抓人先抓关键岗”的安全管理思路,以完善制度为保障,以营造安全文化为核心,从安全员的选才、培养、激励入手,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2009年蒙城供电公司被安徽电力公司授予 “农电安全管理先进单位”,截至2011年10月15日,蒙城供电公司连续安全运行5469天。

公开选拔 动态调整

基层安全员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线组织者,是安全工作各项决策和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者,在企业安全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2008年以前,蒙城供电公司选拔基层安全员的门槛很低,不走规范竞聘程序,往往凭印象用人,有些由基层供电所所长、班组长推荐。因此,很难把优秀人员选拔到安全员岗位上来,而这些没有受过专业安全培训的人员,自身安全知识匮乏,安全管理业务技能低,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对违章行为根本“ 不会管、不愿管”。

为适应新形式下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2009年蒙城供电公司在推进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管理过程中,通过竞聘,公开选拔基层专职安全员。此次选拔不再凭印象用人,坚持用安全员岗位的职责来衡量选拔对象,突出技术业务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置复杂问题能力以及面对危机的心理应对能力等要求。在选拔过程中,广泛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仔细探究被选拔人的性格特性、身体状况、专业特长及表现,做到全方位、立体式考察,以保证所选拔的安全员能够胜任安全工作岗位。最后通过层层考核,层层筛选,择优选拔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好、懂业务的人员充实到安全队伍中来,为提高基层安全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2010年,为加强农电管理工作,蒙城供电公司成立了三个农村区域配电中心,由于管理人员变动比较大,及时择优选拔,严防任何一个基层单位安全员缺岗。

创新培训 注重实效

在安全工作中要想发现各种装置性违章、作业性违章,安全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在蒙城供电公司非常缺乏专业的安全监管人才,又加上传统培训模式的缺陷,造成安全员因后天“缺钙”而患上 “软骨病”。

2009年开始,蒙城供电公司遵守“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对安全人员培训,从培训模式创新入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更新、考核考试方法的选择、学员管理力度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做到文件学习与案例和现场学习培训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学文件、念《安规》的培训方式;强化培训管理,为了保证安全管理人员学有所得,正学风,求实效。

2011年年初,蒙城供电公司分四次对安全人员实行封闭式、半军事化的综合培训,从课堂纪律,作息就餐等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培训人员改变过去“参加培训,就等于脱产休息”的错误认识,必须对安全规程、设计施工等专业知识学精学透;创新培训方法和考核,培训方式改变了单一说教模式,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实际需要,增加了现场“安全措施排序”、“模拟操作”、“你错我纠”等竞赛游戏,以赛促学。每次培训考试,根据成人考试的特点,采用A、B、C、D卷的方式,公司班子成员亲自监考,全程摄像监控,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一律待岗继续培训,培训费用从本人工资中扣除。对此,员工在安全培训过程中痛改过去“左耳听右耳扔”、蒙混过关的错误想法,充分调动了安全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性和自我约束性,大大提高了培训合格率,“比学习,比业务,比能力,比责任”已成为风尚。

提高待遇 赋予权力

基层安全员是企业安全管理网络中的末梢,肩负现场违章的纠正、安全隐患的整改、危险源的监控、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等,责任重大。过去蒙城供电公司在安全员的“责权利”上不对等,虽然设立了安全员这一岗位,却没有给予其相应的处置违章行为的权力。由于基层安全员本身的利益与所在单位的安全考核奖惩是挂钩的,受所在单位负责人管控,工作中难免会有所顾虑,对违章行为“不敢管”。同时,工作绩效未设定约束性考核指标,安全监督工作无论干多干少,其岗位工资、奖金及有关福利待遇与普通员工差不多,致使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大打折扣,从而对违章行为“不想管”。还有,过去安全员多为兼职,主要任务仍然是生产经营管理,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管理安全,近两年由于农网整改完善任务重,工程项目多,安全员身兼多职,对安全监管工作不能投入全部精力,因此“管不好”。

针对这些情况,蒙城供电公司“对症下药”,把基层安全员的选拔任用权交由安保部,监管业务实行垂直管理,不再设兼职安全员,把安全员主要工作定在安全监察上,解除与安全工作无关的牵扯。同时授予安全员“四项权力”:有权参加工程施工措施的审查;对不安全因素有权责令施工班组限期整改解决;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并且有按照规定处罚的权力;发现有可能造成事故危险时,有停止施工作业的权力。

从2007年开始,蒙城供电公司在分配原则上坚持“责权利”相结合,把基层安全员岗位工资、奖金标准由5~6岗全部提高到7岗,此外每月另加200元岗位补贴,大大调动了基层安全员的积极性。2008年,蒙城供电公司还制定了安全监督违章记分基本指标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把安全监管任务量化,安全工作直接由总经理分管,明确各单位行政一把手为本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且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和安全员均有任务分配,指标考核未完成的,追罚该单位负责人100元/分、安全员50元/分,加强了基层安全员和单位领导间的相互督促与协作。

文化引领 氛围熏陶

治愈基层安全员“软骨病”需要企业上下合作,从根本上治愈,着力培养安全文化,营造安全氛围,让安全理念真正渗透到每一位员工思想意识中,认真对待安全工作。

着力培育安全文化。蒙城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抓安全管理,以“人的行为规范,物的状态良好,制度执行到位”为标准,对安全规章制度仔细梳理,补充完善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切实贯彻“四不放过”原则,把每起事故在适当范围公开通报,把事故经过、原因、防范措施、责任说透彻,让大家吸取教训。从2008年开始,蒙城供电公司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法,成立了安全监察大队,推行了安全生产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安全生产周报制、班子成员定期参加基层安全分析会等管理模式。2010年蒙城供电公司又制订了安全生产到岗到位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凡属关键、危险的工作环节确保人员到岗到位。方案规定班子成员、部室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同进同出方式的到位监督安全,无故缺岗监督安全工作的,每次扣2分,年度累计扣0分者,年度绩效考核直接进入C档。在安全生产周报制推行之后,通过不断强化认识,大家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论大小施工现场,都向安保部上报备案,主动接受监督,逐渐减少了施工现场的习惯性违章行为。

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理念。2009年蒙城供电公司开展了“我看到同事不安全工作的行为,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和“出了事故给家庭带来什么伤害”反思活动,并要求每名员工写心得体会,从思想上杜绝行为性违章。2010年蒙城供电公司党委围绕“三个不发生”百日安全活动,把党建工作与安全管理工作相互结合,向全体党员发出“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违章”的倡议,同时鼓励干部党员“带着安全、带着责任、带着关爱”到一线监督安全,共同营造安全生产良好氛围。目前,蒙城供电公司基层员工改掉了“凭经

验、图方便”,对安全管理不以为然,我行我素的坏习惯,逐步养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管安全”的好习惯,从而推动了蒙城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谢辉

蒙城供电公司思政部 安徽蒙城北蒙大道322号

邮编:233500 电话:***

第二篇:心理矫治方案

(一)方案的源起

监狱的功能除了惩罚与威慑,更重要的是改造。今天除了传统的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外,心理矫治逐渐发展成为第四种改造手段。如果监狱警察与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他们很可能一起制造了压抑、无力、没有希望的监狱气氛。而监狱是服刑人员重建未来、再次启程的地方,也是监狱警察完成个人蜕变与自我实现、助人并最终自助的地方。因而在更广大的意义上,监狱是狱警与服刑人员之间实现拯救与被拯救的圣地,服刑人员并非是完全绝对的弱势和被改造人群,狱警也受到了无可避免的职业侵害,也因而有了个人成长的宝贵机会。只有看得见未来,对明天有期待,服刑人员才可能完成改造,狱警才可能走出心理困境、走向职业发展的顶峰。而心理健康辅导与矫治工作正是营造充满希望、积极向上的监狱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进而才能保证监狱功能的达成。

(二)监狱系统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

1、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

根据相关学术文献,在所有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心理压力最大、心理障碍最多,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这一职业的高风险、超负荷、高强度,以及警察的自身人格、性格特征正是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显示,监狱警察中有31.1%的心理症状问题严重,其中明显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性、偏执、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恐怖等。

可见,总体上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而背后的原因和心理健康辅导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2、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

罪犯个体特征的共性在于他们的心理缺陷和人格障碍,而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更是一个普遍事实,主要表现在对自己、他人、生活和未来的认知扭曲,情绪上表现为焦虑、抑郁、烦躁不安、悲观绝望、恐惧等,生理上存在躯体化,行为上则是不服、抗拒改造,自伤、自残、自杀,回避集体活动、睡眠差、逃脱、报复以及适应障碍等,人格上反社会、孤僻、多疑、冲动等。而监狱改造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补救或发展服刑人员的人格,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顺利返回社会开展生活,甚至发挥潜能,因而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需求也极为迫切、突出。

(三)当前国内监狱系统心理健康辅导、矫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政治逐步开明、经济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对人权事业的重视逐步加深,我国监狱系统的建设导向也在发生变迁——由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由经验模式向技术模式,由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变的趋势逐渐清晰,但仍处于起步的阶段。这个趋势就强调了监狱建设中心理健康辅导和矫治的专业化进程。但较之政治理论、法律常识、监管理论等内容,关于监狱工作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辅导和培训很薄弱,其课程针对性差、缺乏职业特征、流于形式,教学手段落后。此外,由于工学冲突导致精力有限,监狱所在地点偏僻且封闭导致上进心不足,待遇一般、生活清苦,加之一些警察的自律意识、公仆意识淡薄,总之相当一部分警察对再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愿不强,这可能也是职后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二)(一)帮助完善硬件设施。分别开设针对监狱警察和服刑人员的个案咨询室、团训室,添置沙盘、团训包等器材。

(二)针对监狱警察和监狱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辅导、矫治方案:

1、专题讲座或网络课程。内容涉及职业取向、个人生活取向、专业能力取向;并编写、分发相应教材作为随身小手册以备翻阅。培训具体内容请见表1。

2、建立狱警的心理档案和心理危机防控、干预机制。协助监狱心理咨询师为每位监狱警察建立心理档案,周期性地心理测评、行为评估、自我报告等方式记录并分析狱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把握狱警的心理发展动态,从而防范心理危机,并不断调整狱警的辅导方案,保证辅导效果的最优化;

协助建设针对狱警的心理危机防控、干预机制。

3、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督导。将狱警分别视为被辅导、咨询的人群和向服刑人员提供辅导、矫治的人群来组织培训主题;此外,定期向监狱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督导,提升其专业能力,并帮助完成自我蜕变与成长。

4、开通心理健康求助热线。向监狱警察提供零距离、无障碍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

(三)针对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辅导、矫治方案:

1、普及型教育

(1)利用狱内闭路电视、专题讲座、网络课程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内容涉及生命教育、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力教育、人格教育、社会性教育、危机干预以及生理、心理、社会性综合理论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具体内容请见表2。

(2)编写、分发相应教材作为随身小手册以备随时翻阅;

2、建立服刑人员的心理档案和心理危机防控、干预机制。协助监狱心理咨询师定期对服刑人员做入监甄别和心理测评,建立服刑人员的心理档案,为突发事件排查可能性,并可以为分类进行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提供依据。

作为个案矫治的一部分,我们将帮助监狱建设心理危机防控、干预机制,并协助监狱有机地融入监狱已有的危机干预机制中。

3、团体辅导

(1)开展诸如警囚人际破冰之类的主题活动,通过亲身参与的行为训练达到转变认识和情感反应的目的。

(2)组织阅读心灵教育书籍,并开展讨论会,为服刑人员提供交流认识、分享情感、提升境界的机会。

(3)开展意在修复和建设社会支持系统的活动,例如“给亲人写一封信”、“给他/她的一封信”活动。

4、个案咨询与矫治。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日,根据监狱心理咨询师的转介意见向弱势服刑人员、心理问题严重者以及主动寻求帮助的服刑人员提供补救性或发展性的个案咨询与矫治。

5、建立服刑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6、开通心理健康求助热线。监狱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判断对求助服刑人员的辅导效果不佳时,帮助服刑人员连线我们为其提供心理辅导和矫治。

第三篇:矫治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矫治社会工作 Collection Social Works 课程编号:12600019x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总学时数: 32 总学分:2 大纲主撰人:马永方

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限选课。矫治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对社会发展,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工作技巧.本课程内容包括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过程、专业关系建立、资料收集、介入理念、跟进与评估等。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学科特点和意义;了解其西方和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过程;矫治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理解并掌握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通过对社会工作助人特点的了解,以及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把握,培养学生的从事社区矫正的实务能力.教学大纲

一、课堂讲授部分

(一)分章节列出标题、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务必将要点写清楚)

第一章矫治社会工作的过程 2课时

第一节矫治社会工作的含义与功能

一、矫治社会工作的含义

二、矫治社会工作的发展

三、矫治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二节矫治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的实质

二、矫治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的统一性

第三节矫治社会工作的主要阶段

一、矫治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建立

二、矫治社会工作资料收集

三、矫治社会工作资料分析

四、矫正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

五、矫治社会工作计划

六、矫治社会工作介入

七、矫治社会工作评估与跟进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矫治社会工作的含义、实质、功能和工作阶段,了解矫治社会工作的发展。教学重点难点:含义、实质、功能

授课环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和案例分析。

第二章矫治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建立3课时

第一节矫治社会工作的专业助人关系

一、矫正社会工作者和矫正对象

二、专业助人关系

第二节专业关系建立阶段

一、专业关系建立阶段的重要性

二、专业关系建立阶段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

三、建立专业关系阶段的基本技巧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专业关系建立的阶段和基本技巧。教学重点难点:基本技巧

授课环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和案例分析。

第三章矫治社会工作资料收集2课时

第一节矫治社会工作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

一、矫治社会工作资料收集的现状

二、矫治社会工作资料收集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矫治社会工作资料收集的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法

四、观察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访谈法、问卷法

授课环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和案例分析。

第四章矫治社会工作资料分析2课时

第一节矫治社会工作资料分析的必要性

一、矫治社会工作中资料分析的现状

二、通过资料分析实现资料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通过资料分析全面系统地认识矫正对象

第二节矫正对象资料分析过程

一、资料整理

二、资料分析

三、总结

第三节资料分析方法

一、比较分析

二、因果分析

三、结构一功能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资料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比较分析、因果分析、结构功能分析。授课环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和案例分析。

第五章矫正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4课时

第一节矫正对象问题及研究视角

一、矫正对象问题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二、矫正对象问题研究的主要视角 第二节矫正对象问题分类研究

一、矫正对象问题分类研究的意义

二、矫正对象问题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矫正对象问题诊断

一、矫正对象问题诊断的意义

二、矫正对象问题诊断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校正对象问题的主要类型和诊断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诊断方法

授课环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和案例分析。

第六章矫治社会工作计划4课时

第一节矫正计划的目的和目标

一、矫正计划的目的和目标

二、选择目的和目标的原则

三、选择目的和目标的过程

第二节计划的关注对象及实施策略

一、个人作为关注对象及其相应的策略

二、家庭作为关注对象及其相应的策略

三、群体作为关注对象及其相应的策略

四、组织作为关注对象及其相应的策略

五、社区作为关注对象及其相应的策略

第三节工作契约

一、工作契约概述

二、工作契约的基本原则

三、工作契约的基本格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校正计划的制定、策略和工作契约的基本格式。教学重点难点:实施策略

授课环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和案例分析。

第七章矫治社会工作介入理念2课时

第一节矫治社会工作介入的切入点

一、人与环境的构成状态是矫治社会工作介入的焦点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矫治社会工作介入的基础

第二节矫治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理念运用现状分析

一、矫治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有益探索

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介入理念、介入的焦点和实践中的不足。教学重点难点:介入的切入点。

授课环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和案例分析。

第八章矫治社会工作直接介入3课时

第一节矫治社会工作个人层面的直接介入方法

一、矫正对象的基本心理需求

二、个案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三、个案记录格式

第二节矫治社会工作个人层面直接介入现状分析

一、个人层面个案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现状分析

二、个人层面直接介入内容分析

第三节矫治社会工作群体层面直接介入方

一、小组社会工作方法的基本内容

二、小组工作记录格式

第四节矫治社会工作群体层面直接介入现状分析

一、小组工作方法运用案例介绍

二、群体层面直接介入方法现状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直接介入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个案介入、小组方法。授课环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和案例分析。

第九章矫治社会工作的间接介入4课时

第一节矫治社会工作家庭环境层面的间接介入

一、不同家庭环境的间接介入

二、家庭层面间接介入中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

第二节矫治社会工作社区环境层面的间接介入

一、建立对社区的基本认识

二、与社区建立关系

三、协调和改善社区关系

第三节矫治社会工作社会环境层面的间接介入

第四节矫治社会工作其他方面的间接介入

一、志愿者工作

二、督导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间接介入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家庭介入、社区介入。授课环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和案例分析。

第十章矫治社会工作评估与跟进2课时 第一节矫治社会工作评估

一、评估与矫治社会工作评估

二、矫治社会工作评估的过程

第二节矫治社会工作评估方法

一、阶段评估和过程评估

二、矫治社会工作机构评估和社会工作者评估

三、矫治社会工作项目评估

第三节矫治社会工作跟进工作

一、矫治社会工作跟进的含义

二、矫治社会工作跟进的主要功能

三、矫治社会工作跟进过程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矫治社会工作评估的过程和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评估方法。

授课环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和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正确处理矫治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三重关系2课时

第一节 刑罚执行与专业矫正的关系

第二节 日常管理与专业矫正的关系

第三节 资源配置与专业矫正的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专业矫正与刑罚执行、日常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刑罚执行与专业矫正的关系 授课环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和案例分析。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

张昱,费梅苹,《社区矫正实务过程分析》(第二版),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年出版 2.主要参考书:(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任务,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及矫治社会工作实务等.通过对社会工作助人特点的了解,以及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素质和专业价值观.先修课程:社会工作

二、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

1.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学科特点和意义;了解其西方和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并掌握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2.选编教材的依据

本书是全国第一本对矫治社会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的专著,它不仅是对矫治社会工作过程的分析和总结,也可以作为规范矫治社会工作的培训参考教材,对矫治社会工作实务起到专业指导作用。

三、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结合案例讨论

四、改革思路和说明。

本学期教学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教学内容上,对与现实联系密切的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组织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加深理解。

2、对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第四篇:矫治社会工作案例

一、案主基本情况

姓名:殷某某;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0年1月;

文化程度:初中;

婚姻状况:离婚;

户籍所在地:X区y路x号;

职业:目前无业

1990年5月因盗窃被收容劳动教养一年六个月。

1997年7月因吸毒被强戒三个月。)

1998年3月因注射毒品收容劳动教养一年六个月。

二、工作情况

(一)专业关系的建立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殷某某所住居委干部的充分走访,社工对殷某某的基本情况有了比较清晰的掌握,根据其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开展工作。

社工:你好!互相认识一下,我是禁毒社工,我的工作是帮助需要帮助的原吸毒人员彻底远离毒品。

案主:我要你帮什么?以前街道干部谁来关心我?

社工:我们是自强社团派驻在街道的,与街道两回事。我们是禁毒专业人员,以后我们会互相了解。

案主:吸毒真是害人啊!想当初做生意有点钱,感觉上档次才抽起

这个。朋友圈里都在弄,自己就跟着弄了。

社工:你是跟他们接触到毒品的对吧?

案主:是的,那时候吸海洛因是有钱人做的事情。我又喜欢炫耀,觉得光有钱却不做有钱人做的事情很没面子,然后就在朋友的劝诱下试了试。一开始还没有上瘾,后来就不行了。

社工:吸毒是个无底洞,你辛苦赚来的钱就是这样没了吧?

案主:可不是啊!毒品这玩意不要太费钱!我很快就变的一无所有。

社工:你现在家庭怎样?孩子多大了?

案主:老婆88年离婚去日本了,小孩85年生的。

社工:小孩跟谁?

案主:跟我,他妈妈不要,都是我带他。

社工:那你真不容易!觉得生活上很艰难是吗?

案主:对啊,工作没有,又没有经济收入,靠女人吃饭!这种日子也不好过

社工:又有女朋友了?打算结婚吗?

案主:结啥婚?在一起玩玩呗。这东西我有三年多不碰了,你们可以随时带我尿检,绝对没问题。

社工:好的,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配合!今天就这样,改天再聊?

案主:谢谢你们,今后有人关心了!

通过与案主谈心,找到工作切入点是帮助其彻底戒断毒瘾、改善经济困难。

(二)主观资料的采集

简评案主:(综合民警、居委会干部及禁毒社工观点)

1、案主长方脸,身高180,比较结实。性格外向,容易冲动、脾气急躁。

2、案主初中文化水平,没什么技能,从未参加任何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从事过“美金黄牛”生意。

3、案主吸毒史有五、六年,至今虽戒断近六年多但仍旧存在复吸的可能,需继续巩固。

4、案主家庭关系简单,父亲基本断绝往来,母亲是外地人,与其父仅是同居关系,案主2、3岁时母亲就离开上海。案主自小就生活条件都不太好,父亲对其也不闻不问,为了生存案主十几岁就与不良少年混在一起,直至被判刑。

5、案主房子于八十年代末为了老婆出国卖了房子,目前租房居住,月租金600元。目前吃低保,儿子无业。)

6、案主没有其他的亲戚,有一姑妈平常不大来往。

7、案主比较坦诚,根据多方反映及具体核实,现在案主能面对过去,表现出对社工工作的积极配合。

案主自述:

我出生在上海。父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分开了。我从小就没感受到父爱母爱,为了生存,从小就与一些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混在一起,只是为了吃饱饭。最后违法被送进监狱。出来后我也想好好过日子,就去倒卖美金,赚了点钱,最后在朋友的影响下吸了毒,又进了监狱。85年我结婚了,有了儿子,一家三口过的还好,后来我老婆要到日本去,我把永康路房子卖了,但后来又离婚了。我自己命苦罢了,谁知我儿子与我一样的命,从小也没娘疼。这么多年我一人带着儿子生活,吃了不少苦。从来没人主动关心过我,宋老师告诉你,有时人家问我吃了吗?我说吃过了,其实我在饿肚皮。现在我难找工作,就是有工作一月几百元也不够。现在房租一月就要600元,上班后再去除低保300元,怎么生活下去?

(三)分析与诊断

1、案主如今对毒品的认识与态度:

现在案主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过去所走的弯路有深刻的悔悟。他希望彻底戒断毒瘾,恢复身体健康,最好能有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能够自力更生,本份的生活是他目前最向往的,一定要远离罪恶的毒品。

2、案主的家庭环境及成长经历对其的影响:

案主有家庭成员少,他的父母亲是同居关系,在他3岁时母亲离开家。父亲对其不管不问,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童年非常缺少关爱,每天都在为寻找食物而惶惶度日。从小的经历让案主对人缺乏信任感,多次的进出监狱养成了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曾经在朋友的劝诱下沾染了毒品,主要是为了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想赢得别人的“敬重”,因为他认为“毒品是有钱人享受的东西”,家庭中父母角色的缺失导致案主缺少管教与引导,吸毒后又进入了恶性循环。

3、剖析案主的核心问题:

案主在99年走出监狱后,感受到为了儿子也需要过正常人的生活。

在儿子这个精神支柱的支撑下,案主出狱后,基本上安分守己到至今。但生活的现实、经济的困窘使案主压力极大。虽然他从思想上能够正确认识过去,在行动上也可以以坚强的毅力战胜毒瘾,但经济的困难让案主焦虑、脾气暴躁,甚至与居委发生冲突。所以现在案主最主要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其不正确的人生观,帮他解决实际面临的困难。

(四)目标与计划

目标:

1、帮助案主巩固戒断期,防止复吸。

2、增强其生活的自信心。

3、改变其目前生活状态,帮助他尽快走出困境。

计划:

1、禁毒社工与案主建立平等、尊重、信任的专业关系。

2、通过对案主的关心、交流,调节他的心理,促进其改变世界观。

3、在禁毒社工与居委会干部等人员积极主动与案主交往过程中,增强其对社会的信任感,解决案主的困难,帮助他真正地回归社会。

4、促进案主思想、行为的改变,提供持续的服务,包括辅导、指引等,帮助他彻底戒除毒瘾,杜绝复吸,重新被社会接纳,树立新生活的目标。

5、整合社区资源,尽快助其子找到工作。

(五)理论基础与干预模式

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的“自我概念”,即人在内心深处对于自

己的看法和评价,以及“自我实现”即指人对天赋、能力、潜力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并且相信人是理性的,可以对自己负责。

2、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在不断的处理从本身内部和环境外部所获得的讯息,并将其解读为如何适应社会环境和追求个人生存意义的行动依据。认知和行动是互相影响、互相决定的两者,通过改变个人的认知可改变其行为。

3、交流分析理论:是为了了解我们在交往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是相辅的、互补的还是矛盾的、冲突的,帮助人们了解自己与别人互动的本质,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从而促进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建立根成熟、更有自尊的人际关系。

干预模式:

1、针对本个案的特点,社工采取的是任务中心模式。

2、任务中心模式的基本假设:

1)相信案主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帮助过程中要求发挥案主本身的能动性;

2)认为所确立的目标是有限的、外在的,这使得目标具有达成的可能性;

3)认为人的生活与成长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社工所要做的就是帮助案主界定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完成的任务。

3、介入程序:

1)工作者与案主一起确定目标问题;

2)工作者与案主一起就服务的时间和安排达成协议;

3)工作者与案主一起就解决问题确定案主的任务;

4)工作者与案主一起完成任务;

5)工作者检验任务完成情况并做出评估,以及就结案后案主的任务进行辅导。

(六)具体实施过程:

1、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关系

社工经过详细的资料研究、实地走访掌握具体的案主信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建立关系,逐步获得案主信任与接纳,从最初的怀疑到后来的主动交谈、求助,工作一点一滴地取得了成效。

2、利用多方资源,集中为案主服务

社工充分运用社区资源,经常为案主的儿子推荐工作,让其感受到社工的关爱,并联系居委干部经常与其沟通,改变案主的敌视态度。经过半年的工作,案主已基本按照我们所努力引导的方向发展,对待居委干部的态度明显转变,并且积极参与社区禁毒宣传。

3、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工作计划并实行

社工在工作中定期总结、分析,密切关注案主的实际情况,制定下一步的计划为案主服务。案主今年上半年的尿检结果为阴性,社工及时肯定他的努力,并鼓励他继续保持。

4、运用专业技巧服务于案主

社工采用了任务中心介入模式等理论为指导,界定问题、提供案主发展方向,提高工作的效果与效率。并且博采众长,一切为了案主。

(七)实践结果

通过禁毒社工的努力,案主基本上已戒断毒瘾,能够主动配合社工继续加强身体、心理的恢复,从身心上都开始远离毒品。生活上,案主违规做起洗车生意,社工在与城管、街道协调后,暂时让其洗车维持生活,但强调了在需要时必须听从管理。案主十分感激社工人性化的帮助,在社工的指引下逐渐改变了对社会的仇视心理,理解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不再到居委街道吵闹。

(八)评估与总结

在个案服务过程中,社工运用了专业方法与技巧,如任务中心介入模式,沟通中的倾听、同理心等,并积极借助社区资源,结合对案主的生活、小孩的关心等工作,跟进案主的发展。

案主从最初的消极、沮丧、难以理解现实社会,在社工来到了他的身边,给他带来希望,让他感受到政府和社会依然在接纳他、关爱他,社工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他。案主的心理上得到了慰藉,舒缓了面对生活的压力与焦虑。

社工针对三个核心问题:案主的小孩、家庭和工作,帮助案主逐步摆脱生活困境。当案主出现好的行为时社工及时、充分地肯定和鼓励他,有犹豫时给予解疑和引导。对待案主的工作社工尽心尽力,协调了相关部门,得到了暂时缓解,解除了他目前的生活困难,这些改变也让案主增强了生活的信心。

整个个案过程中社工注重案主的感受,鼓励他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以坚强的意志、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面对人生和社会。该个案反映了为了我们的案主更快更好地回归社会,社工在他们的心理矫正上要多做工

作,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他们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向好的目标不断迈进。

第五篇:矫治社会工作补充材料

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案例分析

(四)-P: U0 J q;s& z “ C” G/ b& W& w* [4 c

四、矫正措施 8 i: y# C3 e6 }/ d$ b5 N;t# ^# E)X% h9 t.c“ Z* o' c0 $ B % ?/ U” ^7 }+ a6 y2 x l# Y8 m+ B根据上述分析的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其原因,想要有效推动青少年的社区矫正工作发展,就必须在矫正过程中有所针对,有所加强,有效处理好惩罚和教育的关系,制定合理的矫正个案,与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发挥职能部门整体协调一致的优势,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的矫正配套体系,推动矫正工作向纵深发展。在蔡某的具体个案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有:(c& r, ^* `9 `: ?7 k: K.T6 K/ J' i“ U7 p$ T;E2 L;p8 H# T4 g” m 1.配备精干的矫正小组。青少年的社区矫正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吸纳社区志愿者、专家学者、政法干部、教师、高校学生、法律界人士等人才和矫正对象家长、老师和亲朋好友等进入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到工作中来,形成一支活跃的生力军。因此,中华司法所特地邀请了长年从事青少年审判工作,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富有经验的薛法官和当初为蔡某进行法律援助的许律师加入了矫正小组。同时,也把蔡某的父亲列入了矫正小组,并与其签订了社区矫正监护协议,强调家庭在矫正工作中的作用和责任。8 r-Y“ c6 r W;n 5 `, p/ @;A* K# I# a& j3 u8 B(s# l* _1 P 2.强调思想和心理矫正。青少年情绪易波动 ,思想也较为幼稚的特点,通过心理疏导和思想沟通,引导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教育活动 ,加强思想矫正是十分重要的。青少年普遍具有可塑性,因此只要能够抓住其心理特点,耐心疏导和深入沟通,从心理逐渐矫正,就能帮助其彻底告别过去的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因此,在平时的矫正过程中,矫正工作人员特别注意与蔡某的沟通,通过每周一次的电话汇报和每月的公益劳动和教育学习的机会,争取和其深入交谈,了解其心理历程和心理变化,并适时对症下药,予以耐心帮助。薛法官和许律师平时工作较为繁重,因此主要是通过电话与蔡某进行沟通,并及时与司法所交流,根据蔡某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矫正工作的重点。在安排公益劳动时,司法所也较为注重安排蔡某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街道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加强其社会责任感。蔡某 18岁生日之时正值清明节来临之际,司法所便在英雄纪念碑前并为其举办成人宣誓仪式,通过庄严、肃穆的宣誓活动,进一步加深其的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加强其的宪法意识和责任意识,收到良好效果。2 ]* W(W& Q9 [9 D.y * z/ g.P4 H K7 l6 a/ W 9 |(y4 z% _/ 4 a' k” R3.严格对待日常管理。根据青少年服刑意识淡薄、认知偏差及服刑表现不稳定的特点,司法所在日常管理上不但并未因为蔡某年龄小而给予任何的放松和特殊对待,而是更加强化了对其的严格要求。由于其家教不严,学校管理也比较松懈,长期以来形成了其自由散漫、自控力差的缺点,加上之前公安机关在矫正工作方面管理较为松散,其对社区矫正认识不到位,并未意识到矫正的真正意义,组织纪律性较弱。所以,司法所通过日常管理的严格要求,严格地执行社区矫正的各项管理制度,按时报到、按时思想汇报、按时参加公益劳动,注重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增强其的组织纪律性,并通过辅导其学习社区矫正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加强其对社区矫正的认识,从而自觉遵守矫正纪律,自觉接受社区矫正。7 x: z7 ]% @$ @6 {9 B/ G8 ]' v.B& Z5 V 4 A“ X: O% k, o: I9 y;G , |2 e, }3 |7 ]4 b;T” Z4.加强人文关怀。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处于 “ 判逆期 ”,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因此,矫正工作人员在与蔡某沟通交流中,特别注意细节,尊重其情感,对其的进步和优点予以及时肯定和表扬,在矫正和教育之外不忘帮助其树立信心,乐观处事。蔡某十八岁生日当天,司法所赠送给其一张生日卡片,写上了生日贺词,矫正小组的每一个成员也都在卡片上签名祝福,使蔡某深深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和爱心。事实证明,适当的给予青少年矫正对象以人文关怀,有助于稳定其思想,化解叛逆心理,使之顺利度过矫正期。.C: |, S% X }2 h * ^: x2 E!K, o9 ]' Y+ A!O 8 s" a3 b8 L.t* a, l!m% j& G 5.帮助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根据有关调查,在青少年犯罪中,闲散青少年的犯罪比例是最高的,因此帮助青少年矫正对象学

案例:张某,男,是刑期满释放后继续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矫正”对象。16年没有回过家的张某,家乡对他来说已经变得非常的陌生。更使他忧心重重的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孤身一人又身无分文,今后的生活该怎么过?社区矫正工作者同志在和他第一次谈心时了解到,他在监狱服刑期间,通过自学获得了医师执业资格,就帮他向有关部门申请开了一家私人诊所。现在张某的主要生存问题---工作解决了,这为张某顺利回归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矫正对象张某回忆说“:当初回来的时候我想,在社会上会被别人看不起,那肯定有点担心的,回来以后,镇(街道)里、司法局、村里都很关心。我回来后房子没有的,帮我解决房子开医务所,当时我钞票也没有,帮我贷款,贷了一万块。全部给我开绿灯。自己有机会能够创业,我觉得应该在有生之年回报社会。有时候,年纪大的人来看毛病,没有钱的,有的就算(免)了。” 请分析在本案例中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社工分析青少年犯罪矫正案例

(一)更多尽在考试大社工站!

本文运用“赋权”理论对“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介入”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犯罪青少年群体而言,由于群体成员以往的过错,以及社会成员的认识偏差导致各类不同形式的社会排斥,使得这个群体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通认同的社会活动,被拒于主流社会之外,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社会资源的获取上都处于不利地位,进而导致群体的弱势化与边缘化,处于社会性失权的状态。无权状态在主观上的内化最终使犯罪青少年形成一种“无权感”,即无权事实在无权者内心形成一种主观意识,由此他们通常会指责和贬低自己,并陷人无权的恶性循环之中。青少年罪犯的无权状况如果延续,将很有可能成为他们解除矫正后重新犯罪的动因。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目标就是使这一群体的成员重获权力。针对无权状态在青少年罪犯群体中的内化现象,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挖掘或激发人们的潜能,通过引导个人、家庭和社区以乐观的态度,积极参与决策和行动来改变不利处境,从人与环境相结合的角度发掘资源,将工作的重心由解决问题发展为提升能力,避免标签效应的负面影响。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介入势在必行。

社工分析青少年犯罪矫正案例

(二)个人参与社会的权利大概有三种渐进式的形式,依次为公民权、政治权、社会权。它们是每一个公民依法平等享有的。基于此,具有公民身份的个人就应依据权利去获得相应的各种资源、权力和关系。权利的拥有具体表现为个体拥有各种能力:个人层次方面,获得自己所需的能力;人际层次方面,与他人合作和影响他人思考、行动的能力;社会环境层次方面,影响资源在社会系统中分配的能力。因此,对弱势群体的增权也相应地分为三个层面进行:

1、个体层面的增权。是指个体获得控制自身的生活能力以及与所处环境的融合与影响能力,这两种能力具体又包括实际控制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两个方面。“充权”理论的真正内涵是,要协助弱势群体或个人排除各种主观的和客观的障碍来感受本身的力量,通过其自身的正面经验来激发内在的动力,并且尽可能地在集体的参与中来改变或掌握自己的生活。在对青少年罪犯的增权过程中,必须重视案主个体自身的生活能力和影响社会环境的能力的提高,注重个体主观心理上的控制感、自我评价和满足感的提升,以及改善、改变环境,获取和控制资源的能力、主动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交往技巧的增加等。这些元素的注入,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适应不断改变着的社会环境,还可以用自己已经提升了的能力及行动去改善所处的环境。

社工分析青少年犯罪矫正案例

(三)2、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的弱者,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无法提升自己的权力和能力,也无法表现自身对他人或其它群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就决定了人际关系在增权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弱势群体(整体与个体)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或社会资本。增权的结果是既使得该群体在与其它群体互动过程中提升自我形象,改变对自身群体的不利评价,提升对他人的影响力,又帮助自身改善生活或工作环境,争取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青少年罪犯群体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有着边缘化和社会排斥的被动特征。由于主流群体的认知偏差,这一群体总是被排斥在主流的人际关系网络之外,其人际交流只能局限在某一特定的、狭窄的圈子如家庭内部或同质群体内部,其职业流动也只能局限于底层社会。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先天与后天上的狭隘性,使得这一群体的成员缺少人际交往必需的相互信任和平等的社会环境。这种特征正说明了改变他们的人际关系现状是增权介入的重要负面。

社工分析青少年犯罪矫正案例

(四)3、社会参与层面的增权。增权不仅意味着个人在技能及知识上有所增加,并进而产生一个较正面的自我再定义,对自我有好感、增强自尊、自重,自律,所获得资源和机会的增加,与社会关系的更加有效等方面。同时,增权也意味着集体增权,通过行动去改变社会的权力结构,从而达到权力关系的转移,在社区管理者、社区成员与矫正对象自身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与前两个增权层次不同,这个层次的增权必须以群体的整体性活动出现,目标指向是对社会决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能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参与社会资源再分配,二是能争取到与健康社会和进步文化相匹配的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待遇。对于青少年矫正对象来说,他们要通过社会参与,在真实的环境中肯定自我,同时也使社区居民认识他们,改变对他们的负面评价,逐渐建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

总之,对青少年罪犯群体增权应当包括他们主观感受的改善和应对环境的能力的提高等各方面。尤其是青少年罪犯在矫正过程中出现的卑微心理、恐惧心态,需要特别改善,帮助他们建立再造生活的信心,而不是任其自暴自弃。信心是他们开始新生活的重要心理素质,也是他们应对环境能力自我改善的前提。有了自信心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他们才会主动拒绝外在的种种诱惑,包括犯罪引诱,真正地融入社会。

下载矫治安全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矫治安全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矫治(精选5篇)

    国外的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其重点是青少年。 一、美国 针对青少年的转向处遇,有......

    心理矫治交流会(精选五篇)

    很高兴和各监区的同志们一起开展对罪犯心理个案矫治的交流会。二监区自推行两级化管理以来,在新的警务运行机制下,如何以新的模式发挥警务组在专业化发展上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劳教人员心理矫治成稿

    心理调适:使用科学的方法对认知、情绪、意志、意向等心理活动进行调整,以保持或恢复正常状态的的实践活动。既可以自己进行心理调适,也适用于帮助别人。劳教人员心理矫治,是指......

    社区矫治作业1(推荐5篇)

    《社区矫治》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21分) 1、社区矫正——由国家专门机关组织社会资源和力量,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内进行矫正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P6 2、社......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预防及矫治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预防及矫治 考号: 姓名: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预防及矫治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矫治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矫治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精神文化生活追求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

    常见病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总结

    2013年海口中亚学校学生常见病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人人健康,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常见病的群体发生、发展,学校一直把学生的常见......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矫治

    第七章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矫治 第一节言语和语言障碍的概述 一、 言语和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言语和语言是相互关联又互相区别的两个概念。语言是一种符合系统,是人们交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