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六大看点和十大亮点解读

时间:2019-05-15 06:0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六大看点和十大亮点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六大看点和十大亮点解读》。

第一篇: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六大看点和十大亮点解读

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六大看点解读

自宪法有规定以来

部门法首现人权规定

此次提交大会审议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在总则中明确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保障问题在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的时候还没有规定。现在规定进去是很大的亮点。”多次参与刑诉法草案修订工作的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表示。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王兆国说,刑事诉讼法在程序设置和具体规定中都贯彻了这一宪法原则。

刑诉法是一部直接关系公民权益和基本权利的刑事诉讼法律,决定公民的生命、财产、自由等基本权利。“这是宪法有规定以来,我国部门法第一次有了人权规定。”陈光中说,“规定这几个字,不仅有宣示性,也有指导性意义,意味着在惩罚犯罪的同时,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防止刑讯逼供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冤错案让人们对刑讯逼供深恶痛绝。但刑事司法面临很大的破案社会压力,刑诉法修订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汪建成说。

修正案草案在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严禁刑讯逼供的基础上,增加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同时,明确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标准: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

陈光中认为,这次修法对非法证据排除和不得强迫自证其罪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是很大的进步。从制度上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及其他非法收集证据的行为,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提供保障。

汪建成认为,过去严禁刑讯逼供的规定执行得不好,就是因为非法取得的口供可以作为证据。“因此,此次修法重点放在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上,而且还规定了严密的、严格的证据收集程序。这会对遏制刑讯逼供起到重要作用。”

明确逮捕条件

严格限制不通知家属

“不通知”家属的情形一直备受关注。根据现行刑诉法规定,拘留、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家属。其中“有碍侦查”情形的界限比较模糊。

“在审议过程中,我们采纳社会各界意见,对采取强制措施后不通知家属的条件作出几次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修正案草案提请首次审议时,规定两种情形可不通知家属:‘无法通知’和‘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做这一修改的本意是要用更为明确具体的条件,来严格限定不通知家属的情形。但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后,产生一些误读,反而被理解为增加了不通知的情形。”对此,二审稿进一步做了限定。“二审稿通过后,有意见认为步子还可以迈得大些。”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鉴于此,此次提请大会审议的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采取逮捕和指定监视居住措施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都应当通知家属。同时,缩小了拘留后因有碍侦查不通知家属的范围。死刑复核更慎重

落实“少杀、慎杀”原则

为体现适用死刑的慎重,进一步保证死刑复核案件的质量,修正案草案增加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可以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

北京法拓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昊认为,从立法规定上看,死刑复核程序过去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诉讼程序,带有一定行政化色彩,缺乏公开性、透明性,为保证这类案件的质量,避免错杀,落实“少杀、慎杀”的原则,完全有必要增加这样的规定。

“上述修改,完善了死刑复核程序,为加强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法律监督提供了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辩护律师介入提前

涉嫌伪证需异地侦办

根据现行刑诉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只能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只有到了审查起诉、审判阶段,才可以委托辩护人。

“考虑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均享有辩护权,修正案草案明确,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法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对于这一改动,刘昊律师表示,这意味着在侦查阶段,律师的身份由“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转为“辩护人”。

“律师在这一阶段除进行从前规定的会见、提供法律咨询、代为申诉控告等工作以外,还可以行使调查取证和提出辩护意见的权利。”刘昊说。

修正案草案还完善了律师会见程序。根据我国律师法规定,律师凭借“三证”就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这同现行刑诉法规定不一致,引发过争议。

“经同有关方面反复研究认为,在刑事诉讼法中应当吸收律师法的相关规定,但对于极少数案件,从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实际情况考虑,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事先经侦查机关许可是必要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据此,修正案草案规定“三类案件”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

“这既解决了与律师法有关规定的衔接问题,保证了法律和司法的统一,同时解决了侦查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修正案草案还规定,律师涉嫌辩护人伪证罪的,应当由办理辩护人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

审慎把握刑事和解

防止“花钱买刑”

我国现行刑诉法对自诉案件的和解作了规定。这次修改又将部分公诉案件纳入和解程序。

“将部分公诉案件纳入和解程序,适当扩大和解程序的适用范围,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考虑到公诉案件的国家追诉性质和刑罚的严肃性,防止出现新的不公正,对建立这一新的诉讼制度宜审慎把握,和解程序的适用范围也不能过大。”全国人大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修正案草案规定,公诉案件适用和解程序的范围为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故意犯罪案件,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这一程序。

修正案同时规定,对于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有人提出,这是否意味着可以“花钱买刑”。陈光中教授认为,制度不是一点没有弊端,但是修正案草案规定的适用范围很窄,比较严格,而且必须出于双方自愿。“鼓励犯罪人道歉赔偿,可以更好地保障被害人权益,使其得到更多赔偿。这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十大亮点盘点

3月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提请人代会审议。研阅这份修正案草案,人们发现,在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等诸多方面,草案充分体现了“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宪法原则。

突出保障基本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写入总则,平衡公权私权

辜胜阻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修正案草案吸收了前一阶段社会各界提出的部分意见建议,做出了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其中“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入法引人注目。

保护人权是宪法中非常重要的法律理念,刑诉法修改充分体现了这一重要理念,在惩治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关系方面处理得很好。草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诉法总则第二条,突出保障基本人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多项具体规定中贯彻这一原则。草案提出的上述规定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的发生,能有效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证公民的诉讼权利。另外,草案引入了律师法的众多内容,在刑事诉讼中,公权一直是强势,私权是弱势,上述规定让公权退了一步,让私权进了一步,“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得到进一步体现。

“不通知家属”受严限

■最大限度平衡“通知家属”与“侦查需要”间的矛盾

周光权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采取强制措施客观上会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及时通知家属是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是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修正案草案删除了逮捕后有碍侦查不通知家属的情形,增加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通知家属的规定,严格限制拘留后不通知家属的范围,并规定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之后应立即通知家属。这是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是刑事诉讼立法上的重大进步,这一变化最大限度平衡了“通知家属”与“侦查需要”之间的矛盾。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嫌疑人、恐怖活动的犯罪嫌疑人在被拘留时,有关证据尚未查清,出于侦查需要,对相关工作的确需要保密,此时通知被告人家属,可能确实有碍侦查,因此,修正案规定了不通知家属的例外情形。

草案还规定: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一律通知家属。

辩护律师提前介入

■加强被告人、嫌疑人的权利保护,增强辩控双方的对抗性

李明蓉代表(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修正案草案规定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可委托辩护人。而现行刑诉法则规定,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可委托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人”大不一样。犯罪嫌疑人可在侦查阶段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这实质上是把过去法律上规定的审查起诉中在检察院阶段能请辩护人,推进到在侦查阶段也可请,加强了被告人、嫌疑人的权利保护,增强辩控双方的对抗性,为律师在诉讼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法律根据。

本次修改把律师会见要经过批准的案件只限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和特别重大的贿赂犯罪这3种案件上,用列举方式明确了律师会见当事人需批准的情况,增强了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修改有助于公安、检察机关调整和转换侦查重点,变“由供到证”为“由证到供”,提高侦破水平。

律师办案不再“三难”

■与律师法较好衔接,有助于检察机关兼听则明

许智慧代表(北京鼎业律师事务所律师)

修正案草案较充分地吸收了律师法的修订成果,律师法实施中遇到的和原有刑诉法不一致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较好地保护了律师的职业权利,体现了法律保护人权的精神。实践中,因刑诉无相关规定,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常被侦查机关以“本案涉及国家机密不能会见”等为由而拒绝。

修正案草案规定:“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48

小时。”“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这些规定有利于解决刑事诉讼中律师所面临的会见犯罪嫌疑人难、查阅案卷材料难、收集调取证据难“三难”问题。简易程序适用“扩容”

■简易程序公诉案件,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庭

蔡宁代表(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修正案草案对简易程序主要作了3方面修改。

一是扩大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将适用范围由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修改为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案件:“(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二)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三)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这就实现了“繁简分流”,对节省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有积极意义。

二是赋予被告人是否适用简易程序的选择权,更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有利于庭审程序的顺利进行。

三是草案要求,“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这将对检察机关的公诉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审慎把握刑事和解

■有助于克服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执行难问题

李钺锋委员(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一分院副检察长)

过去,刑事和解只限于自诉案件,公诉案件没有和解程序。修正案草案将“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的犯罪,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一些过失性犯罪”,列入特定范围公诉案件的和解程序。把范围限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是慎重地注意把握这个程序的设置,具有积极意义。这个制度入法可解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被害人判决执行难的问题,有利于被害人权利的实现。

实践中,一些被告人不愿履行或通过隐匿财产等手段规避附带民事判决的执行,使被害人的利益难以实现。而在刑事和解中,由被害人与加害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加害人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有助于克服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执行难。此外,刑事和解能保证被害人获得加害人给予的及时有效赔偿,这个制度入法可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

给予证人特殊保护

■证人为避免高风险代价而“失语”会危及司法公正

徐睿霞代表(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

由于现行刑诉法缺乏有效的证人保护机制,导致证人出庭率低,严重影响了刑事案件的调查和开展。如果大多数人为避免高风险代价而“失语”,会对诉讼中的证据制度产生冲击,进而危及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修正案草案完善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明确了证人出庭范围和证人保护细则。

草案一审稿规定,“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相关机关应当采取一项或多项保护措施”。修正案草案在此基础上将鉴定人纳入保护范围,并增加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上述规定能从法律层面给予证人特殊保护,打消出庭证人的种种顾虑,提高证人出庭率,有效化解证人出庭难的问题。

非法证据将被排除

■在证据问题上要改变“口供为王”,杜绝刑讯逼供

吕忠梅代表(湖北经济学院院长)

我国在1996年修订刑诉法时,第四十三条明文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但因没有明确非法收集的证据不具备法律效力,不足以阻止有的司法人员受破案压力或利益驱动,铤而走险,采用非法手段获取证据,由此造成了一些冤错案件,社会反映强烈,司法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

在证据问题上要改变“口供为王”状况,杜绝刑讯逼供,排除非法证据。修正案草案规定,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方式收集的口供、证人证言等不能作为证据。当前在刑事诉讼中有“口供至上”、“口供第一”、“口供唯一”的情况,如果依赖口供来定罪,严禁刑讯逼供

是无法禁止的。修改刑诉法要求处理好物证和口供的关系,而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则可能改变完全依赖口供而忽视物证来定罪的倾向。

明确二审开庭范围

■限制发回重审,解决了案件反复发回重审、久拖不决问题

罗春梅代表(四川省攀枝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

现行刑诉法对二审是否开庭审理未作具体规定,针对实践中大量案件未开庭的现象,修正案草案明确了二审案件需要开庭审理的范围,对当事人、上诉人对案件事实提出争议的、对检察院抗诉等须开庭审理的案件做出了列举。另外,实践中易出现二审法院因案件事实不清发回一审法院重审,一审法院重审后报到二审法院,二审法院仍以案件事实不清又发回重新审判的现象,造成当事人羁押期限延长,侵犯了当事人权利,也使案件久拖不决。草案规定,发回重审审判仅一次,如案件一审后当事人不服,二审法院不再发回重审。

现行刑诉法虽规定,二审法院审判被告人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但实践中存在变相“上诉加刑”的情形。此次修正案草案增加规定,二审法院发回重新审判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这就有利于保护被告人行使上诉权。

“少年犯罪”专列程序

■为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提供宽松环境和继续发展空间

陈忠林代表(重庆大学教授)

修正案草案专门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对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方针、原则、各个诉讼环节均设计了特别程序。草案设置了附条件不起诉应用于未成年人制度和对未成年犯罪的犯罪记录设置封存制度,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的一面。草案还规定,对犯罪比较轻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进行封存,除法律规定外,除司法机关办案外一律不可查询。

由于未成年人罪犯一般主观恶性小,尚未形成反社会人格,且未成年人可塑性强,极易回归社会,这就要求社会要为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提供宽松的环境和继续发展的空间。“罪犯”的称呼在未成年罪犯的改造过程中,时常会成为他们心中的阴影,使未成年罪犯重新入学、就业的愿望很难实现。对未成年犯罪的犯罪记录设置封存制度,这对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有着积极作用。

第二篇: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和十大看点

2011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和十大看点

【关键词:经济】

下一个五年,发展重点在调整经济结构上

网易新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很多热点问题有了明晰的解答,两位看后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常修泽:印象深刻的有三条:

第一,对于中国当前所处的国内外形势分析比较冷静。国际上来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比较深远,现在还面临若干不确定性,国内来说,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还比较多。包括收入分配的问题,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老百姓最关心的物价问题、房价问题、腐败问题。总之,思想还比较冷静;

第二,未来的发展思路有一些新的思维。表现为放慢了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的速度,由前一段(时间)热衷于追求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换,特别是着眼于民生为本,思路上有一些新的东西;

第三,在操作上,今年提出要办十个方面的事情,尤其针对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和房价问题提出了一些做法,比较扎实。

主持人: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谢鲁江: 今天全程听了总理的报告之后我的体会是:“十二五”最大的特点就是围绕民生来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几乎所有提出的措施、目标、任务,都是围绕改善民生(展开的)。

主持人:今年提出了两个数字,GDP目标8%,“十二五”平均目标上又定成了7%,对这个数据,两位有什么看法? 常修泽:前些年我国经济运行速度比较快,前十年平均大约是在10%以上,去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还是超过了10%,达到了10.3%,这种高速带来了诸多问题,给环境、资源带来的压力比较大,各方面都比较紧张。我曾经做过一个曲线分析,纵坐标和横坐标做了两条线,一条线是经济增长线,十几年来,经济增长线比较陡,向东北方向发展,但居民收入这条线(包括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这条线的增长幅度缓缓往东走,稍微偏北,于是我们看到这两条线出现了缺口,而且缺口呈现扩大趋势,增长的这条线往上走,收入这表线往平了走,收入呈现扩大趋势,这令人担忧。

经济增长是速度比较快,但老百姓的收入并没有相应跟上,所以我觉得现在能够应当矫正思路,适当调低(增长)速度,更多把居民收入提高起来,这是民生为本的思路,我是赞成这种做法的。

变“出口导向型”为“为扩大内需型”

主持人:这样就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今年开始,“调整经济方式”一词出现的频率比“GDP”更高了,可以认为是首位发展目标发生了变化吗?

谢鲁江:调整经济结构是在我们的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的情况下,要再更加提高内在素质,内在素质体现在经济结构上,经济结构是调整重点。就你刚才的话题,这次我们实际是把GDP增长的指标大幅度降低了,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是11.2%,“十二五”期间的平均速度定位7%,一下降了4个百分点,这个幅度是很大的,很多国家,包括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到不了4,意思非常明确,我们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上了。

主持人:“调整”在《报告》中得到的体现是什么?

谢鲁江:我印象里好象没有哪次政府工作报告从头到尾都在提“结构”问题,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都是在讲结构问题。今天政府工作报告不会照本念“十二五”规划,但“十二五”规划里强调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这些都是很新的提法。过去我们讲“企业核心竞争力”,但很少讲“产业核心竞争力”,现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让我们的产业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发展,这就涉及到结构问题,所以这次结构问题谈得都很具体,而且有些措施都是很到位的。

主持人: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有种说法是“中国过去30年发展的动力渐渐消失了,现在面临重新寻找动力、调整结构的背景了”常教授,您赞同这个说法吗?

常修泽: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们的结构做了一些调整。但现在看,结构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收入分配的问题单独放在民生领域说),除了收入分配的问题之外有五个结构现在需要做比较大的调整和转型:一是“需求结构”,需求由投资、消费和出口构成。过去我们国家是“出口导向型”和“投资驱动型”,在结构上比较看重出口和投资,而消费所起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这次“十二五”规划要做的很大一件事是要改变结构上“出口导向型”、“投资驱动型”。改为什改为以扩大内需为主,而且扩大内需是以扩大消费内需为主,这里就明确提出来。我们要采取若干措施刺激消费,解决老百姓不敢消费、没有能力消费以及对消费品不放心的问题。经济转变政府发挥引领作用,市场发挥主要作用

主持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有人问“市场和政府,谁来做主导”,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谢鲁江: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来讲,政府要起到引领作用,通过政府的财政、金融、投资、产业政策起到引领作用,但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还应该是市场,尤其是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市场还是要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起引领和调控。从结构调整上

来讲,政府不发挥引导作用完全任市场自流那是不行的,但取代市场完全由政府调结构也是不行的,需要合理结合,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只是起引导作用,调节结构最终还是需要市场发挥主要作用,企业发挥主要作用。常修泽:这个问题讨论得比较有意义,我的看法可以简单归纳为三条:

第一条,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大方向来看,我们是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的国家,过去是由政府配置资源,按照改

革的大趋势,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在主导方面应该做根本性转变,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这是体制改革大趋势所决定的,但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

第二条,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来看,中央95年就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现在十六年了一直没转过来?是什么东西在里面作祟?是什么在里面妨碍着转变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主导经济的方式是一个原因,因为现在是投资驱动型经济,靠投资,而不是靠消费,如果靠消费,千千万万个老百姓是消费主体,由老百姓说了算。如果是投资驱动型,现在民间投资力量还比较小,政府投资力量比较大,因此投资驱动型必然会带来政府主导型,投资主导和政府主导是有内在紧密联系的;

第三条,从政府自身改革来看,我个人认为,政府自身转型应该减少政府对实际经济生活,特别是微观经济生活的 干预,现在是政企不分,政府应该从干预微观经济的事情中抽出手来,把有形的手交换给无形的手。

地方政府工作不再以GDP论英雄

主持人:中央多次表态经济增速是可以放缓的,但我们看到2011年地方政府的GDP目标依然定得很高,比如重庆的13.5%,内蒙的13%,为什么会出现地方和中央步调不一致的情况?

谢鲁江:中央是把握大局的,我国现在肯定应该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而不是单纯地扩张经济总量为主。中央现在评价一个地方的工作主要不是以GDP论英雄了,不是越高就越好。对于每个地方,不能简单说数字高了就不对,应具体分析他们拉动经济增长的客观依据。度高还是低和当地政府的判断有关,不能简单说和中央一致就对,和中央不一致就不对,我们还是要具体分析当地的具体情况,是不是(同时)带来了就业的提高、民生的改善。

主持人:就目前地方政府出台的目标来说,全国算下来只有五个地方GDP目标低于10%,这样看起来,地方政府是不是还存在着(唯)GDP的惯性?

常修泽:这个问题谈得比较深刻了,31个省市自治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平衡,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我看了一二月份相关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文本,总得来说,速度比较高。对这件事怎么看?在前三十年中国 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地区前段发展比较慢,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叫做“不发达地区”,现在它的后劲开始展现了,包括资源后劲和体制后劲。比如刚才说到的内蒙,内蒙现在是有羊毛、煤炭、稀土和天然气,资源很丰富,所以上的速度快一点。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

房地产市场更多强调政府责任,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

主持人:今年很多网友非常关注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两位在今天上午报告中对于房地产这块有没有什么深刻印象? 谢鲁江: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政策上的调整,更多强调了调整房地产体系,而不是打压房价,这是一个重点转变。政府强调要提供廉租房、公租房、廉价房,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尤其是强调了地方政府的责任,强调了资金筹资的问题,还有一个大方针,住者有其居。在保障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生活的大政策下,如何形成一套体制和政策支撑下的住房体系,我觉得报告把重点放在了这方面,而且特别强调了政府的责任,这时政府不是随便在市场上乱指挥,要求房地产商做这做那,要求房价高起来或低起来。过去政府经常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有些政府为了制造这里的经济繁荣,要把房价抬上去,或是为了让老百姓没有怨言,要把房价压下来,都是政府在和市场、房价较劲,这种情况恰

恰不太符合我们强调的政府调控和市场调控相结合以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我觉得这次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它是建立了一套政府责任体系,政府主导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的体系,而且这套体系中有很明确的责任和政策体系设计,我觉得这是很好的。

主持人:在保障房这块,地方政府承担了很大责任,除了中央划拨的1030亿元之外,报告中提到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两位觉得对地方政府来说有哪些筹资渠道?

谢鲁江:政府要把更多钱放在改善民生上,而不是更多放在自己身上或放在追求GDP增长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导向。常修泽:政府可以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市场替你办这事儿,过去我是政府,提供公共品是我提供,我制造,这是传统思维,根据我到北欧以及一些社会市场经济的体系考察来看,政府是提供者,但不一定由我生产这东西,可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替我干活,然后政府采购。这些都属于把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整合起来,刚才鲁江同志讲到的,其中就有一些政府主导,但也调动了市场机制的办法。

地方政府事权和地方政府财力应匹配

主持人:地方政府在市场领域也出台了调控限购政策,这些政策都和国八条、京十五条类似,这种政策目前的优势和限制是什么呢?

谢鲁江:我觉得这些政策主要的着力点还在于抑制房价,抑制投机和投资需求。但这些政策不纯粹是经济政策,更多注入了社会管理、利益调节的因素在里头。这些可能是临时性措施,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更多是担负起政府的责任,建立一套面对中低收入者保障住房的体系和制度,如果这套制度建立起来,客观上它对于房价会有抑制作用,这属于间接调控。一旦建立了这样一套制度,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可能就会变得更加正常,回归它的基本面,不一定需要政府采取那么强烈的政策措施来调节它了。

主持人:学界解读地方政府热衷于卖地的原因有一个是事权的下沉和财权的上升,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常修泽: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财权与事权要匹配”,说得更准确一点应该是事权与财力的匹配。地方政府承担了责任,有事权,但相对来讲财力并不完全匹配,因此这些年来是从地上做学问,弥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据我所知,在相当一部分地方,卖地收入也成了主要来源,这有它一定的原因,但里面需要研究的问题也不少。我认为下一步应该规范,从国家来说应该切实做到地方政府事权和地方政府财力大体匹配,这样事情才会也解决的基础,与此同时也要解

决地方政府在征地、卖地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包括有些地方官员在卖地过程中栽在地上的问题,有不少这样的案例,发土地横财,土地成了腐败的土壤,这些问题也值得关注。我发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传统看法认为自然垄断性这块不能过于竞争,因此就堵住了民间资本进入的管道,殊不知即便是自然垄断性的那块也是可以打开竞争的,要给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提供一个空间、一个管道。

【关键词:财富分配】

今年通胀压力会更大

主持人:今年报告中CPI的水平4%,相较去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是否意味着今年的通胀压力会更大?

谢鲁江:今年通胀压力确实很大,政府工作报告里也讲了,现在的通胀一方面是由于输入性,美国实行量化货币宽松政策,已经出了一轮,现在还要出第二轮,美国不想放弃通过美元贬值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第二方面和房地产也有关,流动性充足,我国现在资金过剩,在很多人生活需求基本满足,又没有更好投资机会的情况下就带来了很多炒作,过去我们讲的炒绿豆、炒黄豆、炒大蒜,包括炒房地产、炒黄金、炒股,这样就把价格抬上去了。还要看物价上涨的结构,现在物价上涨主要是两头,一个是原材料,要素价格的上涨,另一块就是老百姓生活和生活涉及到的价格。不管原材料价格多高,企业总是要进口,要生产产品。不管吃的多贵,老百姓还是要吃饭,这种通胀是结构性的,资源价格没有很好理顺,尤其我国对资源市场调控能力没有很大提升,老百姓生活保障这块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物价上涨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因此)有些措施还是要加大力度,比如控制流动性,而且不能光闲置资金,另一方面应该从提高利率上来考虑,因为通货膨胀会使存款的人直接受到损失,光限制往外贷款不行,还得提高存款人的回报率,这样才会有更多人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提高回报率,也抵御通货膨胀的损失,另外在生活产品的供给体系上采取一些措施,但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财富合理分配体系建设

主持人:关于财富的合理分配,这次报告中两位觉得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常修泽:几处提到了财富分配的问题,第一是讲中国存在什么问题,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中把“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列进去了。怎么解决呢?要分不同的方面,第一,我认为基础性的东西还是初次分配,中国出的问题首先是在初次分配上,初次分配就是劳动者报酬和企业利润,如果是民营企业,就是资方利润,是一个劳资关系的问题。这些年来,劳方收入比重是下滑的,七年前是51%,七年后是39%点多,反映了劳动者的劳权有弱化趋势,要想真正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我认为劳权需要强化。第二就是要调节社会再分配领域,我看今天温总理的报告,很大一部分放在调节上,调节无非是在四方面:一是补低,对中低收入阶层怎么补;二是调高,对高收入阶层怎么调节;三是对高低阶层的中等收入阶层,怎么扩大这个阶层。补低、调高、扩中。还有就是惩治腐败,今天温总理也讲到了,一定要打击腐败,因为这里面有非法收入,通过补低、提高、扩中、反腐败来综合治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谢鲁江:我觉得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强调了要建立一套体系,如果说过去改革主要强调的是破旧立新,现在就是强调体系建设,在调节收入分配上我认为也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在初次分配中向劳动者倾斜的问题,其中一再强调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有长期稳定的增长机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有一个制度性的东西,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很成熟了,工资谈判机制、劳资机制、伙伴关系等,法律上已经很成熟了,现在我们也要做这方面。二是在保障民生方面,这方面政府承担比较多,主要涉及到国民收入再分配,包括我们刚才讲的中低收入分配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农民工进城之后就业培训指导的问题,也包括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的问题。三是调节收入分配,包括这次个税的调整都属于收入分配的调节,收入分配调节最主要的还是强调了对低收入人群的倾斜,“十二五”规划和今年工作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弥补弱点,过去经济建设中比较薄弱的地方,现在正在强调加紧弥补。随着收入的提高,高收入人群越多,中高收入人群越多,我国的整体福利也会提高,从政府责任点来讲,报告中体现都是非常突出的,有这样一些体会。

常修泽:收入分配开始往下开掘,有三个制度需要建立,发现我们的制度有缺陷,因此需要在制度上下工夫,第一个制度就是劳资谈判协商制度,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制度,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是金三角结构,政府一个角,劳方一个角,资方一个角,政府在里面应该是中立主义者,应该秉持公正来办事,但现在代表劳方的力量比较弱,就是工会,最近一个地方出现了毒苹果事件,一百三十几个工人中毒,中毒后补偿到底补多少钱,我看没有工会出现,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工会的力量很薄弱,没有到位。第二就是中国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问题,现在我们在矿产资源、环境资源上有缺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让矿主做,比如煤炭,挖煤以后应该回填,应该修复,但不少矿产企业老板挖煤之后没有修复,所以他们减少了相当大的成本,现在我们叫“成本缺失”。第三个大制度就是垄断性行业的经营制度,由于现在垄断性行业的门槛比较高,垄断状态有垄断利润,上缴给国家、全民的红利不够,利润那么多,上缴又比较少,企业留的钱就很多,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行业收入差距也比较大,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打破垄断,允许垄断性行业以外的资本也进来公平竞争,这就可能分享垄断行业的利润,这也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我说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今天看到的是政策性的、措施上的,往深里挖,它触及制度性的问题,刚才我说了,一是劳方和资方的协商定价制度,叫“协商谈判制度”;二是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三是垄断性行业的经营制度,如

果这三个制度打不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可能还会延续。

个税起征标准设计应在满足群众基本生活之上

网易新闻:个税起征点的问题也是网友非常关心的,有人觉得个税起征点可能会提到3000,还有专家认为应该根据GDP的涨幅来算,应该提到10000,两位认为哪个相对比较合适也比较现实呢?

谢鲁江:首先我们得看个税的功能是什么,在有些发达国家,个税是它主要的税源,从这个角度来讲,个税就不能随随便便地提高或降低。我们的税收体系个税不是主要税源,它起到的作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调节收入分配,二是使人们形成纳税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要大于它的经济意义。

从调节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至少应该把个税起征标准设计到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之上,现在大家拿它和GDP相比,和当地支出结构相比,和物价上涨率相比,这里应该有个测算,不能简单说一万好、八千好还是三千好,在行有余利的情况下再纳税。

第二点,既然它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国家主要财政收入主要不是靠个税,那税率是不是可以降低一点?虽然起征点可以高或低一点,但税率还是可以调的。另外我认为税收是很严肃的事情,我们这种调节应该有点超 前性,尤其是个税,最好不要一年一调,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税率应该降低。

主持人:目前个税政策改革是否到了迫切的程度,如果要改,改革方向应该着重于哪方面?

常修泽:从战略上来说,我认为应该由藏富于国到还利于民。向老百姓让利,这就是让利的具体措施。深层的问题是什么?这是利益的再分配,谢鲁江:还有一个制度建设的问题,税收是不是可以交给地方人大常委会来测算,通过法律来确定他们当地的税收标准,总得来说应该在生活负担之上再考虑起征点。

国企分红需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主持人:在财富重新分配这块,最近大家把目光也放在国企身上了,报告中的确提到了规范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管理,但国企的分红改革没有出现,很多人会关心国企分红,国资经营收益应该如何更合理地分配,两位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看法?

常修泽:我们谈得的这块是国有企业,或者说国有控股企业,从理论上说,国有企业使用国有资本进行经营,这叫做国有资本经营,应该有一种制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今天上午吴邦国同志宣布了国家财政预算报告,那是国家的财政预算,我说的是另外一种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你使用了这么多国有资本,要注意,这些国有资本是全民财产,用这些资产你一年给我交多少红利,得给一个预算,到

了年终我要考核你。好,这里就需要预算,现在我们正在着手建立这方面(的制度),此前很多年我们没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是一个制度缺陷。由于缺乏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每年所创造的利润上交给国家和全民的比重很低,大约10%左右。

主持人:有什么制度性的方法吗?

常修泽:第一要建立并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第二要逐步提高国有企业红利上缴的比重。因为你是用全新资本进行经营的,理所当然地要给老百姓交红利,当然,要给企业留足发展基金、福利基金和职工福利,该留的要留够,但该交的也要交足,现在是感到交的不足,对这个问题,建议下一步把它纳入到改革范畴中。

【关键词:居民幸福感】

幸福感以人为中心

主持人:刚刚常教授提到,广东提出今年要提高居民幸福度,这两天我们总是听到这个词,“幸福度”具体概括了社会发展中哪几个领域,为什么各地政府在今年规划中都提到了“幸福度”这个词?

常修泽:广东叫“幸福度”,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幸福指数”,从宏观层面来说是六大方面,老百姓对幸福的感觉程度有很多具体指标,在广东调研期间我看了几大类,每大类里还有若干指标,我自己还试答了这张卷子,广东省居民个人对自己生活各个方面的评估,这是一个省的试验。我认为从理论、宏观层面来说有六大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顺着经济发展这条线就会落到老百姓每个人的感觉上,我的就业情况、收入情况,跟经济相关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财产收入、住房等,这是经济。

第二,民主健全。作为老百姓,参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程度)如何,包括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

第三,科教发展。国家叫科教发展,从个人来讲,包括我上学、去图书馆阅览等。

第四,文化繁荣。作为个人来讲,就是各种各样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等大文化的概念。

第五,社会和谐。作为个人来讲,就是我的家庭和谐程度、邻里和谐程度、单位同事和谐程度,以及我出门后在社会上的安全程度等,这些都是幸福度。

第六,生活殷实。

主持人:具体到地方政府,怎么考核他们在(让百姓)幸福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投入呢?

常修泽:这里可以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或者是以幸福指数作为中心来设计,刚才我说了,这里面是由一系列指标组 成的,广东省的打分单子有几十项,因为幸福是一种个人的感受。

我看广东“幸福度调查”里其中有一栏就是“寿命”,每个人都希望健康、快乐、长寿,今天温家宝总理讲到了,寿命提高一岁。这也是幸福度啊,它由几大类、几十个指标构成,从地方来讲是综合性的,有的比重不高,加权之后要得分,从广东省惠州全市老百姓在填完表之后的汇总来看,这个城市幸福度最高。从中央部门来说,我倒建议将来把老百姓所填的个人真实情况反馈的信息一条条地归纳起来,药品价格怎么样,中央部门把它梳理起来,就可以以此考核卫生部门„„依此类推,有一个对地方政府的综合考核,特别是对中央的部门考核,把它落实下去,从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出发监督和制约我们的政府部门,这是个好办法。

主持人:谢谢。

(完)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

看点一 物价调控 CPI目标4% 物价温和可控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今年4%的物价调控目标,与去年3%的调控目标相比提高了1个百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中信证券14.90+0.443.04%

.光大证券15.97+0.211.33%

.建设银行4.96+0.020.40%

分点。专家表示,今年物价水平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全年达到4%的通胀控制目标有一定难度,不过在国家高度重视物价调控的系列措施下,应该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表示,今年的通胀压力会大于去年。受翘尾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CPI可能较高,全年平均在5%以内。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国际油价上涨的因素对我国物价上涨来说是一大不可控的因素;而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也称,担心输入性通胀,但目前来看,对通胀的控制还是比较顺利的。

看点二 货币政策 广义货币增长目标16%

【政府工作报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设定广义货币(M2)增速16%的目标有诸多考量。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尤为重要,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应对物价压力的必然之举。

至于M2增速目标何以落定为16%,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对本报记者表示,2009与2010两年M2增幅比名义GDP增幅累计超过30个百分点,累积很大的货币存量,16%的广义货币增长目标是货币环境回归常态的表现,且16%的增速也符合未来经济增长的需求。

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则认为,如果今年信贷能得到有效控制,16%的M2增长目标应该不难实现,不过左右M2增速的还有外汇占款,因此实现M2增速目标的主要难度将在于对外汇占款的控制。他建议,要更多地使用数量工具,而非价格工具控制外汇占款。

看点三 财政政策 赤字率降至2%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

尽管今年货币政策已明确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但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将继续。财政政策虽然仍属积极,但总量投入规模则有所减少,在专家看来,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推动因素也有不同。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说,2009年至2010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以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而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则更多是为加大在改善民生等领域的投入。

看点四 扩大内需 提振消费市场步入快车道

【政府工作报告: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长久以来,我国面临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失衡的问题,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专家表示,中国消费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未来消费市场将步入发展快车道。

目前,投资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我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从增长率上来看,我国每年消费市场增量是美国的两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而对于“十二五”期间的如何提高消费增长,全国政协委员李德水表示,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主攻方向是农村。看点五 新兴产业 中小企业有望出现“黑马”

【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抓紧制定标准,完善政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将进一步挑战投资者的想象力。根据九三学社中央的调查,目前我国 的民营高技术企业异常活跃,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九三学社中央在提案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否成长起来,不仅取决于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取决于创新型新兴企业的发育和成长。对政府来说,产业组织的政策宗旨要着重鼓励中小型新兴企业的技术创新,为它们的发育和成长创造条件。

为了鼓励中小型新兴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的主管领导已经明确,2011年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在财税、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全面支持。看点六 收入分配 加大调节力度 扭转差距扩大趋势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重点措施包括: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国民收入分配失衡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工作报告以三大措施直面最直接关系民生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发改委主任张平认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需要研究制订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解决拖欠职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要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张平建议,可以分步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适当提高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完善对高收入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陆续出台或将带来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有基金公司认为,收入分配改革将做大消费蛋糕,利好民生和消费板块,从去年开始已经成为配置的重点方向之一。

看点七 地产调控 坚定调控 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

房地产调控高压态势不改、扩建保障房、建立问责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三重拳再次给房地产市场打下理性回归的坚实基础。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表示,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调控高压态势不会改变,今年房地产调控的效果有望更显著。

记者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其中前两项工作均是在原定方向上,再“进一步”。其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其二就是进一步落实调控,坚决遏制房价快涨。

保障性住房是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记者注意到,去年国务院确定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580万套,建设规模为历史最大。

再者,政府工作报告还表示,今年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有利于打破目前市场的观望心态。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据悉,目前住建部已经对落实“新国八条”限购政策不及时的14个城市点名批评,并且住建部还要求各地调房价目标必须本月公布。

看点八 医疗卫生 医保补助提升 医疗器械迎“黄金期”

【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今年要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

“随着医改的深入,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已经从2001年的40%提高到61.8%,降低药费和治疗费用必然成为趋势,目前已成医药市场紧箍咒的药品降价正是政府向此方向努力的佐证。”中信证券分析师指出,而要降低治疗费则治疗仪器、耗材国产化是必然趋势。

据其进一步分析,我国医疗器械销售额近年来持续扩大,2000年销售收入145亿,到2009年已经超过800亿,近10年来复合增长率21%,并且不排除未来爆发增长的可能。

看点九 文化产业 步入快车道 更多扶持政策有望出台

【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调结构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首次被提升为支柱性产业发展对象,意味着未来文化产业在GDP中占比将大幅提升。对此,专家表示,为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计未来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尤其在税收和金融资金方面,藉此文化产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资料显示,占比达到5%以上可称为支柱产业。据了解,目前文化产业占我国GDP比重约为2.5%,因此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意味着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增速将飞速提高。光大证券分析师称,如按2015年GDP 5%的增速计算,预计未来5年文化产业复合增速将达到37%,较其目前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日前表示,在未来5到10年内,将全面完成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指导意见相关的配套措施,以及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看点十 跨境资本 密切监控防范“热钱”流入

【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

汇率、“热钱”动向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也要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

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尽管部分时段也存在“热钱”净流出的问题,但总体而言,我国面临的多为“热钱”净流入问题,而今年“热钱”流入压力更大。

吸引“热钱”的因素很多,比如中国经济热度很高,再比如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导致中美利差逐步扩大等。与此同时,赵庆明认为,今年人民币升值将可能超过7%,这对热钱有很大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而今年就人民币汇率方面的表述则缩减为一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未提及汇率的总领性变动目标。

第三篇:新消法十大亮点解读

新消法十大亮点解读

亮点一

消费者网购有七天“后悔权”

【法条】新消法第25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解读】近几年,网购逐渐成为主流购物方式之一,随之而来的消费投诉也逐年上升。2013年,我市网购消费投诉比2012年增加了85%。

新消法针对网购作了多方面规范,消费者拥有七天“反悔权”是其中一大亮点。以往,消费者网购后,觉得商品不中意,想要退货非常困难。根据新消法,消费者可以在7天内,无理由退货。当然,消费者也需要为“反悔”埋单,承担退货的运费。

亮点二

网购平台“先行赔付”

【法条】新消法第44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

【解读】网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实物并非正品。这时候,想退货却发现联系不上商家。以往,消费者就算找到网购平台工作人员,他们最多也只是关闭该网店,损失还是消费者承担。

新消法则对网购平台的责任进行了清晰定位,即“先行赔付”。打个比方,你在“天猫”上买到假货,退货联系不上卖家,那么你就可以找马云赔钱,马云赔钱后,可再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追偿。

当然,网购平台承担责任有前提,即网购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才承担“先行赔付”。

亮点三

举证责任倒置

【法条】新消法第23条第3款: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解读】以往,消费者要想证明自己所购商品存在瑕疵,必须拿出证据,否则维权非常困难。新消法则减轻了消费者举证的负担,将消费者“拿证据维权”转换为经营者“自证清白”,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让消费者维权更加便捷。

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则仅适用于机动车等耐用品和装饰装修等服务,且仅限于购买或者接受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超过六个月后,不再适用。

亮点四

消费欺诈“退一赔三”,保底金额500元

【法条】新消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解读】以前,消费赔偿原则是“退一赔一”,新消法则变为“退一赔三”,而且还规定了保底金额为500元,即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按500元算。

需注意,此赔偿原则仅针对经营者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即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亮点五

增加经营者违法处罚力度

【法条】新消法第56条规定:经营者有以下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解读】新消法对于经营者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了。以往是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现在则增加到一倍以上十倍以下;没有违法所得的,以往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现在一下子提高到了五十万元以下。

这个处罚额度,让经营者必须自己掂量:违法的成本如此高,值得冒险吗?这对于规范市场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亮点六

经营者不诚信将记入信用档案

【法条】新消法第56条第10款规定:经营者有违法违规行为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解读】有些商家,为了节约成本、牟取暴利,铤而走险,违法经营,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新消法对经营者有了更多的约束,一旦经营者有新消法规定的10种违法违规情形之一,将登上“黑榜”,公诸于众。这会如同个人信用记录一样如影随形,不仅影响这些店家在市场的经营口碑,同时还给其在未来办理一些手续时设置了限制。

亮点七

将金融消费纳入《消法》

【法条】新消法第28条规定:提供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信息。

【解读】20年来,消法对于金融领域消费内容一直是空白的。但是随着金融消费与老百姓生活日益紧密,并且金融消费领域的纠纷不断上升,消费者在金融领域的合法权益亟待得到保障。

举例:你到银行取款,到大厅时,因为地上一滩水滑倒摔成重伤,当时银行没有设置任何警示标示,那么你就可以以银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银行赔偿医药费等损失。同时也包括财产的安全、风险的警示以及理财产品的售后服务等等。

以往,金融消费领域一向难以维权,新消法的施行,让消费者在金融领域可以更地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亮点八

明确个人信息保护

【法条】新消法第29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解读】很多消费者都会遇到这样事情:你在酒店订了婚宴,隔天就会受到婚庆公司、旅行社等电话,向你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不堪其扰。以往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找不到地方投诉。新消法首次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消费者权益确认下来,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亮点九

消协可提起公益诉讼

【法条】新消法第37条第1款规定: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七)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

新消法第47条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解读】消费纠纷中,有些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情况又比较复杂;涉及金额比较大,调解难以继续下去,往往诉至法院,但牵头难、聘请律师费用高,信息不对称,财力不对称等问题,使得消费维权陷入尴尬境地。

新消法明确规定了消协诉讼主体的地位,对于群体性消费事件,消费者可以请求消协提起公益诉讼。

亮点十

法律上明确消协地位

【法条】新消法第36条规定: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

【解读】以往的消法对于消费者协会的定义是社会团体,新消法重新进行了界定,消费者协会是社会组织,并且赋予了一些新职责和维权的新手段,增强了消协组织的维权力量。

第四篇:解读反家庭暴力法六大亮点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http://hao.lawtime.cn

解读反家庭暴力法六大亮点

核心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11月25日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将家庭暴力明确为“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解读反家庭暴力法六大亮点,帮助您快速了解反家庭暴力法规要点。

1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已有反对家庭暴力的法规、条例及决定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反家庭暴力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这部法律获通过后,将成为中国首部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性、综合性法案。

亮点一:恋爱同居、前配偶暴力行为纳入治安、刑法调整

【征求意见稿】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具有家庭寄养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视为家庭暴力。

【解读】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具有婚姻、血缘、扶养等亲密关系的人们之间的。根据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说明,有恋爱、同居、前配偶等关系人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没有实质区别,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调整。

亮点二:发现家暴未报案依法或处分

【征求意见稿】对家庭暴力行为,任何组织和公民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

救助管理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年老、残疾、重病等原因无法报案的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救助管理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未依照上述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www.xiexiebang.com

【解读】反对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种力量协同参与、系统应对。司法行政机关、居委会、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新闻媒体、工青妇组织等因其工作性质和职责,是预防家暴的重要力量。对遭受家庭暴力儿童的保护需要设计一套社会和国家主动干预的制度,其中包括,必须明确能与儿童亲密接触的人员的强制报告义务,以及不报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以确保侵害案件及早被干预。

亮点三:公安机关可对轻微家暴书面告诫

【征求意见稿】家庭暴力尚未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犯罪的,公安机关可以书面告诫加害人不得再次实施家庭暴力,并将告诫书抄送受害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妇女联合会。

【解读】告诫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轻微家庭暴力行为,或不宜直接作出行政处罚的家庭暴力行为,为督促加害人改正而作出的行政指导。江苏等省实行的公安机关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可以为国家立法提供实践参考。行政指导虽是软法范畴,但对家庭暴力行为的防治和惩戒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告诫后施害人又有家庭暴力行为的,必要情况下,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处理该案件的酌定从重情节等。

亮点四: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医疗记录可维权

【征求意见稿】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民事案件,应当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受害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解读】家庭成员之间出于维护家庭声誉和家庭完整的顾虑,往往不愿意站出来指证,也很少注意保护证据材料。法院应发挥司法能动性,依职权调取、收集、保全相关证据。其中医疗记录可以作为暴力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证据,是今后受害人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依据。

亮点五:受害人可向法院申请家庭“禁止令”

【征求意见稿】人民法院审理离婚、赡养、抚养、收养、继承等民事案件过程中,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包括:禁止加害人对受害人再次加害;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www.xiexiebang.com

责令加害人迁出受害人住所;禁止加害人接近受害人;禁止加害人对受害人住所及其他共同所有的不动产进行处分。

【解读】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受害人,而非惩罚加害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能够防止家庭暴力演变成恶性刑事案件,将事后惩罚变为了事前保护。同时应考虑到施暴人对家庭财产的经济控制很可能造成受害人人身安全的隐患,如果要求受害人就家庭财产问题另行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既不经济,也徒增负担,因此保护范围应当扩展到与受害人人身安全相关的财产领域。

亮点六:监护人施暴将被撤销监护资格

【征求意见稿】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依法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但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监护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解读】各级人民政府、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以及基层社区应当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预防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监护人向被监护人(例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实施家庭暴力的,除承担相关民事责任外,情节严重的,还可依法被中止或撤销监护人资格。对此,我国民法通则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有关于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原则性规定,反家庭暴力法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化规定。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解读2012中央一号文件六大亮点

解读2012中央一号文件六大亮点(1)

核心提示2月1日,以“农业科技”为关键词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新意亮点何在,有哪些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

亮点一: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位置

文件表述: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问题,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定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今年中央1号文件从三方面确保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明确了发展农业科技的责任;国家将确保加大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致力于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根本出路在于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亮点二:在政策设计上,明确“三大指向”强农惠农富农

文件表述: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专家解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三农”政策体系上,明确提出“三大指向”。过去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地表述为“强农惠农”,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这是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丰富发展,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

(来源:新华网)解读2012中央一号文件六大亮点(2)

2012年02月03日10:06 手机看新闻

亮点三:在总体思路上,提出“三强三保”

文件表述: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专家解读

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突出表现在“三个不足”: 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较多,类似杂交水稻、黄淮海综合治理等重大成果多年少见,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经费投入不足、条件建设薄弱、人员素质不高,等等,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

解读2012中央一号文件六大亮点(3)

亮点六:在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上,集中出台“三大政策”

文件表述:对扎根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要切实提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盘点近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力挺“三农”

“八连增”“八连快”凸显三农“黄金期”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增强农业气象科技实力

(来源:新华网)

下载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六大看点和十大亮点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六大看点和十大亮点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政府工作报告十大亮点详细解读

    1为何“十二五”G D P增长率为7%?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九五”期间的预期GDP为8%左右......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折射今年经济新动向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折射今年经济新动向 看点一:增长目标调低至7.5% 八年来首次调低更重经济增长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 解读:政......

    教授解读刑诉法修正案草案最新五处修改[精选合集]

    张千帆教授解读刑诉法修正案草案最新五处修改 据新华社电昨天,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修改意......

    湖北省企业工会条例十大亮点解读

    《湖北省企业工会条例》十大亮点解读 湖北日报 2010 10 05 三版 亮点一:突出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主线 第五条规定:企业工会与企业相互尊重支持,平等协商合作,团结和组织全体职......

    2015年最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解读

    2015年最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解读 作者: 来源: 日期:2015-06-11 买个包子吃,却吃下不少“超标铝”;明明食品袋上写着生产日期,不想买到了“早产儿”;去知名快餐店吃汉堡,不......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六大亮点解读5则范文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六大亮点解读 《问责条例》共13条,简明扼要,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突出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覆盖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工作部门和各级纪委(纪检组)及其领导成员,......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亮点解读----供全国人民参考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亮点解读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午开幕,温家宝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平实、稳重的报告中大有亮点,本报记者为读者进行了详细解读。 亮点......

    2014年中国改革的十大亮点和重点

    2014年中国改革的十大亮点和重点 习总书记谈改革决心: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啃硬骨头”“涉险滩”,“提低、扩中、控高”被公认为是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 利益固化成为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