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配套直流模块电源的发展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配套直流模块电源的发展
------------------
2004-6-16 9:14:00 中国报告大厅市场研究报告网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报告名称】: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配套直流模块电源的发展
【关 键 字】: 移动 通信 电源
【报告来源】: 通信世界网
〖 报告内容 〗
可以说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供移动基站使用的直流模块电源。目前,基站使用的配套电源,无论是艾默生(前身是深圳华为)电源,还是中达电源,都是厂家为固话模块局(也即电信分局机房)设计的电源,其它如武汉洲际电源、北京通力环电源就更不例外了。为了适应移动基站的特点,这几年,厂家也对自己的电源有所改进,都推出了一系列新型号的电源。如中达的MCS-3000,艾默生的PS48300-3B/25以及PS48300-1B/30,通力环的TBOQ48/50(H)。这些型号的电源较之其以前同系列的其他电源有了许多改进,概括起来突出的有三点:首先是体积和重量变小了,其次都支持整流模块热插拔,再有就是增加了二次下电功能。对于适应基站使用来说,这些电源还需进一步改进。
了解基站的特点,比如交流供电、直流负荷、放置地点、维护方式等,十分有助于明确基站配套直流模块电源(以下简称基站电源)的发展方向。基站的特点:一是交流用电复杂,有的是三相交流电,有的是单相交流电,有的是农电,有的是居民生活用电,有的是厂矿生产用电,交流供电质量相对较差。二是基站直流负荷相对都比较小,我所见过的基站还没有负荷超过200A的。三是基站数量多、分布广而且散、环境差(像野外高山基站,遭雷击概率大,交流引入不稳定,这些因素导致电源设备故障率高),致使基站配套设备维护难度大。基站电源应该适应基站的这些特点。
因此,我认为基站电源都应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维护。基站现在使用的电源满配置都是600A以上的系统,基站负荷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因此,基站电源还可以再小、再轻。二是标准化、模块化。整流模块单相工作。并且所有模块包括整流模块和监控模块都应该热插拔化,便于安装和维护。三是电源的交流输入单元要充分适应基站市电的恶劣环境。四是采取更好、更先进的防浪涌措施。五是要有强大的后台支持功能。六是要有强大的蓄电池管理功能。下面,我将就未来基站电源的后四个特点展开具体的阐述。
一、电源的交流输入单元要灵活的适应三相、单相以及三相缺相市电
目前,我所见的三相输入的电源通过简单的短接都可以适应单相市电环境,因为整流模块是单相工作的,所以这种做法能行通。但三相缺相以及市电过高过低保护处理方式上各厂家就手段不
一、见仁见智了。艾默生、通力环电源的输入交流单元包括总空气开关和交流接
触器以及相应的交流取样、控制板。而中达电源就没有交流接触器,市电经过总空气开关后就直接由分路空气开关进行输出分配。有交流接触器,市电过高、过低、缺相等交流保护在输入侧就可以完成。中达电源则把保护做在整流模块这一级,市电过高、过低整流模块都会停机。对于基站电源,我们要求在三相缺相等恶劣市电情况下整流器仍然可以工作。有交流接触器的,因为接触器需要工作电压,一般取B相,如果B相缺相,接触器将断开,整流器就会停止工作。艾默生电源就是这样。通力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力环的交流接触器采用特别设计的驱动电路,确保了在交流欠压或者缺相的情况下接触器仍然能吸合。中达电源因为没有交流接触器所以市电缺相时只有所缺那一相整流模块不能工作,其余相上的整流模块仍然能工作。基站市电除了电压波动特别大、容易缺相外,零线虚接、断开,地线阻值过大、断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果零线断开,零对地电压就变得非常高,可达110V左右;如果地线断开,零对地电压也很高,可达40V左右。零对地电压过高对设备危害十分大,导致基站电源整流模块以及各种取样、控制电路板经常坏。然而,目前各厂家对零线带电都还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如何防止零线带电对整流模块以及各种取样、控制电路板造成损坏,这是今后基站电源发展应该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由于基站处的环境十分复杂
比如建在高山上等,遭雷击的可能性本来就特别大,而且基站又有许多户外设施,比如市电引入线、铁塔、天馈线、光纤线路等,这些线路容易感应雷电从而引起很高的感应电压,导致基站设备的电路板最容易遭受浪涌电压的袭击。基站电源的监控模块、整流模块、取样以及控制电路板容易损坏的原因就在这里。这就要求基站电源的监控单元、整流单元要采取更好的防浪涌措施。特别是监控单元,因为基站现在都安装了动力环境监控,开关电源是被远端监控了的,如果监控单元损坏,远端便无法监控。会使维护人员的维护工作变得很被动。
三、目前的基站电源都支持后台监控
但据我对艾默生、中达、通力环各种型号的电源上报的监控数据来看,我认为还远不能满足维护人员的维护需求。维护人员当然希望在远端监控终端上能像在基站现场一样操作电源的监控模块菜单。也许这样做的难度太大。但我认为远端监控至少还应增加电压设定、电池测试、电池下电控制三相内容。对于远端均浮充电压遥调,目前中达的MCS3000以及艾默生的PS48300-3B/25可以提供支持。但厂家技术人员又不赞同维护人员使用该功能,害怕造成数据混乱。这只能说明该功能还不完善。至于远端电池测试、电池下电控制,我还没有发现哪家厂家能做到。为什么需要这些远端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点,一个是减少维护工作量;二是保护蓄电池。先说远端电池测试如何能减少维护工作量。对于蓄电池维护,维护规程以及各蓄电池厂家都明确要求“每年应以实际负荷做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如何完成这项作业计划呢?到基站上进行,基站数量那么多,这个维护工作量就太大了。如果能远端通过监控自动完成该多好。再说远端下电控制如何能更好地保护蓄电池。基站电源下电跳脱电压是假设所有电池性能都是好的、均衡的来设置的,但如果电池组中有落后电池,当落后电池达到放电终止电压时,就必须要保护落后电池,需及时断开负载。目前显然还做不到。基站停电后,维护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关注蓄电池放电情况,特别是关注有无落后电池,如果发现落后电池,维护人员又可以远端控制蓄电池的下电保护的话,就可以对蓄电池提供更及时的保护。所以,今后基站电源需提供更强大的后台监控功能。
四、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的重点和难点是蓄电池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由蓄电池的使用性能决定了的,蓄电池最怕过充、过放。根据试验显示,电池每次放出25%额定容量,其循环使用寿命为1500次,若每次放电100%的额定容量,其寿命为150次,若放电150%额定容量,其寿命仅有2次。由此可见蓄电池过放的危害。过充对蓄电池的危害同样是巨大的。另外蓄电池对环境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蓄电池的最佳运行温度是在25℃。开关电源对蓄电池的管理参数设置都是以25℃时蓄电池的运行参数为基础的,并由开关电源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自行调节。由于基站停电时间多、环境温度变化大、维护及时性差,容易造成蓄电池过充、过放;另外,不同厂家的蓄电池性能不一,具体的充放电参数也不一样,因此,要求开关电源对蓄电池的管理功能要强大。目前,基站使用的开关电源除基本的蓄电池参数管理外都还具有这样一些蓄电池管理功能:充电管理、容量管理、负载下电电池保护、电池测试。可以说这四项管理功能对蓄电池的使用、维护都十分有益。而其中后两项管理功能可以说是专门针对基站蓄电池的使用、维护特点设计的。但现在的不足是,各个厂家对这些功能的理解不一样,实现起来差别很大,并且都还不很完善。下面,我将对充电管理功能、电池测试功能和容量管理进行详细阐述。
1.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均浮充,什么时候浮充,什么时候均充,对蓄电池的运行非常关键。
现在的蓄电池都采取全浮充运行方式。均充只在以下情况进行:(1)蓄电池安装完毕后,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2)电池组浮充运行三个月后,有两只以上电池电压低于2.18V;(3)电池全浮充运行达三个月;(4)蓄电池放电容量超过15%~25%额定容量。对于第二种情况,维护人员只有手动完成,并且在充放电几次后,仍然有低于2.18V的电池,可以认定该组蓄电池有质量问题,应该找厂家来处理。对于其余三种情况,应该能通过参数设置让开关电源来自动完成。第一种情况的均充,称之为上电均充,意思是蓄电池投入使用,需要进行补充充电。第三种情况的均充,称之为定时均充,目的是防止单体电池的不均衡。定时均充的设置可以从整流器上电时开始,就把上电均充包含在定时均充里了。第四种情况的均充,称之为复电均充,意思是停电后又来电时的均充。目前的开关电源都可以对蓄电池进行这样的自动充电管理。
但对于“复电均充”这个概念,通信电源维护人员、蓄电池厂家、开关电源厂家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且不管是1998年7月的《电信电源维护规程》,还是2002年6月29日的《中国移动通信电源、空调维护规程》,都只对定时均充做了规定,都没有提出这个概念,更没有复电充电这方面的规定。维护人员、一些蓄电池厂家以及开关电源厂家倒是有这样的概念。但是认识不统一,而且有些观念也是错误的。一是对复电均充条件的认识。比如复电转均充的条件设置,艾默生电源的PS48-3B/25就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转均充容量比,意思是放电时蓄电池容量下降到一定比例,复电时整流器就自动转入均充充电程序;另一个是转均充电流,意思是对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大到一定程度时,整流器就自动转入均充充电程序。那么,究竟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复电均充才是正确的呢?杭州南都电源有限公司1999年7月编制的南都《GFM—Ⅱ系列技术手册》推荐的方法要求,“放电后应及时充电,以0.1C10A的恒电流对蓄电池组充电,到电池单体平均电压上升到2.35~2.40V,然后改用2.35~2.40V进行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结束”。意思是电池放电后,先要恒电流充电,然后再恒压充电。0.1C10A的大电流恒流充电的概念是针对早期的防酸式电池提出的,现在的免维护电池怕过充电所以就只要求限流恒压充电。况且现在的开关电源也不能给蓄电池进行大电流恒流充电。抛开对
南都技术手册中的这个疑点不说,根据南都技术手册的规定不难看出一点,就是复电均充时不能立即把充电电压提升到均充电压。意即复电不能立即转入均充,而是要等充电电流小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转入均充。那么,充电电流小到什么时候才能转入均充呢?中达的MCS-3000不同版本有不同的设计,一种版本规定当复电后,先浮充5分钟再转入均充充电程序。还有一种版本规定当充电电流小于或者等于50mA/AH时就转入均充充电程序。根据免维护电池的特点来说,后一种规定显然要科学一些。因此,我认为复电均充的条件应这样设置:先判断蓄电池的放电容量是否达到“复电均充放电百分比”,如果没有就转入浮充充电程序;如果已经达到就再判断充电电流是否小于或者等于50mA/AH,大于此值,继续限流浮充,一直到小于或者等于此值才转入均充充电程序。为什么要经过这两个判断呢?这是为了避免对蓄电池进行“大电流高电压”充电。
二是对充电结束的判断。维护规程对于免维护电池规定“充电量不小于放电量的1.2倍”就算充电终止。南都的技术手册里是这样规定的:充电时间18~24小时(非深度放电可缩短到10小时)或者充电末期连续三小时充电电流值不变,就算充电终止。各电源厂家都是以“充电末期连续三小时充电电流值不变”作为判断标准。而这个标准维护规程是作为防酸式电池的规定的。我认为用充电量和末期电流这两个标准都可以。但充电量标准应该更科学一些。目前,各电源厂家之所以没有采用这个标准,是因为精确计算充电量太难了。其实,停电时,电源系统是计算了蓄电池的放电容量的,因为复电均充时要用到这个数值。这个数值比较好计算,因为放电电流变化不是很大,所以就简单地用“放电电流”与“放电累计时间”相乘来得到此数值。但充电电流变化就很大,所以要计算充电电量就很难。但通信电源以后的发展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三是如何防止过充电。目前各厂家普遍有两个做法:一个是从一开始均充起就累计均衡充电时间,若累计时间超过“均充保护时间”(1~24小时可调),系统就自动结束均衡充电。另一个是开关电源系统出现任何告警,系统都将立即转入浮充。此外,中达电源还监测了两只标示电池的表面温度,当电池温度超过设定值(40℃)时,系统就自动转入浮充。这个做法值得推广。
2.目前各厂家提供的电池测试功能都还很简单。
中达电源的电池测试功能选项有:(1)开启、关闭选择;(2)自动、手动选择;(3)自动测试周期;(4)测试开始时间;(5)最大测试时间;(6)测试结束电压;(7)测试告警时间。艾默生电源的电池测试功能只能在手动控制下完成,选项有:(1)测试中止电压;(2)测试中止时间。我认为为了便于蓄电池的维护,蓄电池的测试功能应做到:(1)能近端、远端完成;(2)能自动、手动完成;如果以后的基站电源都能支持这两项功能,维护人员就可以通过动力环境监控终端对基站蓄电池进行“核对性”容量试验。监控系统的蓄电池监控模块就可以提供完整的放电报告。开关电源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配合使用对于蓄电池维护水平的提升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今后基站电源的发展应该重视这样的“配合”。
3.要想通过开关电源对蓄电池进行“容量管理”是不可能的。
因为蓄电池的容量是由整组蓄电池中容量最低的那只蓄电池来决定的。要确定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必须放电到终止电压时才能知道。平时不可能进行这样的放电试验,并且开关电源只对蓄电池的总电压有监控,所以它不可能判断出整组蓄电池中那只蓄电池的容量最低。那么,各电源厂家声称的能计算蓄电池的“剩余容量”、“有效容量”、“目前容量”是不科学的,这些数值肯定不准确。实际上,所谓的“在线测试蓄电池的容量”,就是连现在市面上的专门的“声称5分钟”就可以测试出蓄电池容量的容量测试仪器也不可能做到。所以,所谓的“容量管理”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如果把“剩余容量”、“有效容量”、“目前容量”这样的数值再拿去做别的参数设置的依据就更是失之科学。我认为开关电源的这一项功能是可以取消的。
作为基站电源维护人员,对未来移动通信产业配套直流模块电源的发展有很多需求,但上面这些需求应该是目前比较急需的。
第二篇: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2001~2004年数据根据有关资料和预测数据整理
同时我国的移动电话也经历了一个由东到西、由城市到农村的发展过程,移动电话使用率与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由于国家的支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移动电话发展速度非常快,年均增长率在100%。随着移动电话价格的下降和移动通讯费用制度的调整,这一市场增长将更为迅速。
我国无线网络发展很快,有着最广泛的用户基础,中国电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GSM网络,目前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8000万,而其中使用内置MODEM型号手机的用户超过了15%,其起点已经赶上了积累达6年之久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另据预测,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将新增移动通讯用户2000万~2500万。
2.2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开始有实际应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北京、天津、广州、杭州、深圳等六大城市同时推出“全球通”WAp商用试验网,WAp手机用户可在这六大城市中使用漫游业务。上海移动通信公司还同步推出了WAp门户站点wap.Sh.chnmobire.net,并成功地为梅林正广和、华印科技等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了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电商网、ToeCom.com.cn、搜狐、阿里巴巴等都已经或准备推出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中国的搜狐和诺基亚公司宣布联手推出无线互联网服务。
虽然我国有近30个已经开通的无线互联(WAp)业务的网站,但用户申请WAp业务的不足1000人,所以从目前看,我国WAp业务还处在初级阶段。
中国移动确定的每分钟0.15元的WAp上网费用标准以及正式启动的“移动梦网”(Monternet,Mobile+Internet)计划将有助于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前者打消了用户对WAp收费的疑虑,后者则借鉴日本移动运营商NTTDoCoMo的经验,为国内的内容提共商(ICp)开放短消息(SMS)及移动应用WAp平台,共同开发移动互联网服务,实行收益共享的合作方式。这样,一方面为收入模式单一的ICp扩大了收入来源,中国移动通过它庞大的收费系统,帮助ICp收取费用(中国移动同ICp收取15%的佣金);另一方面也会促进移动互联网服务水平的提高。资费政策的明确和服务内容的丰富,无疑将会进一步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由摩托罗拉出资主办的中国WAp市场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移动在深圳开通GpRS试验网;中国联通和西门子在北京演示其GpRS试验网;一度被炒得很热的WAp随着GpRS的开通有望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有了运营商的热情参与,再加上新浪、搜狐、网易等国内著名ICp内容服务商积极支持和各大手机生产厂商合作,标志着中国的WAp正向实用化进程迈进。
2.3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前瞻 尽管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发展遇到种种问题,举步维艰,但最近由总部设在香港的赛博研究机构(CyberLabsResearch)耗时三个月完成的一份题为“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专业研究报告则指出,到2003年,将有3000万国内用户利用基于WAp或更加高级的协议(如GpRS)手持终端上网。预计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比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更快。该报告指出,与传统电子商务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的状况相比,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前景要乐观得多,中国庞大的手机用户人群和手机用户的高速度增长是移动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的基本基础。
专家认为,在电子商务方面,中国不少企业都可以象日本一些企业那样,跳过有线阶段,直接进入无线阶段。直接进入移动通信阶段就可以节省许多开支。现在移动电子商务的设备可能比有线的昂贵,但要不了多久,移动设备的价格就会逐步降下来。
一家调查机构BDA预计,随着因特网和移动电话行业业务的结合,用户数量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到2004年,无线电话用户将达到2.36亿,因特网用户将达到1.2亿。而届时,中国将有6900万用户通过无线电话访问因特网。这一数量满足了移动电子商务在中国蓬勃发展对用户规模的基本要求。
2.4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a.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电子商务尤其是不受地点和时间、不受气候和环境限制的移动电子商务。b.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使安装移动电话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c.国家的扶植政策,使移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成为可能。d.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发的自然灾害使我国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比发展有线的电子商务更有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2/3为山地、丘陵和高原,在这样的地区,尤其在人员稀少的地方,架设有线线路和铺设光缆成本高、组网难,形成规模经营更难。而这些地区经济正在启动,资源有待开发,产品需要外销,因而移动电子商务比较适用。
此外,蜂窝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手机功能和风格的不断多样化、有线电子商务面临的困难都是促进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带宽不足以支持移动电子商务所需的网络环境 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目前是借助于手机或pHS来实现的。在前者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的速度上限为90kbps或28.8kbps;而在后者的情况下为32kbps或64kbps,难以满足大量非文本信息的传输。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第一个省级宽带互联网2001年3月28日在江西开通。这是我国第一个使用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MpLS)的省级互联网,同时也是江西省内开通的第一个宽带互联网。核心技术采用先进的Ip-over-SDH技术,总带宽超过2.5G,总容量超过10万用户,并可以灵活升级。该网的覆盖范围通达江西全省,建有南昌、九江、上饶等11个地市节点和一个管理全网的省中心,可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通信服务,是新一代开放的宽带通信基础网络。
随着移动电话与互联网结合,无线上网的新趋势正在形成,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更使得移动终端可以应用最高2Mbps的带宽进行通信。IDC最新研究表明,2002年全球无线互联网的用户将超过有线互联网用户。
3.2 网络支付、安全认证、线下配送等系统和电子商务的立法有待完善 中国的环境很特殊,移动电子商务除了存在传统电子商务未能解决的障碍,如支付、配送等问题外,由于移动电子商务的特殊性,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尤其显得重要。我们可以自主推出一些解决方案,也可以采用国际上的已经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如爱立信公司的移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Mobile e-pay),它将移动通信网络、Internet、在线支付和安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移动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它的推出将大大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Hp为企业提供了全系列的移动e-services解决方案。Hp WAp Server基于工业标准WAp1.1,提供无线接入Internet/Intranet服务,Hp Vir-tual Vault提供端到端的加密数据传送、基于证书的认证、军用级的安全性;Hp e-speak和OpenMail提供代理和沟通平台功能等。
另外还有IBM公司的WebSphere Transcoding publisher,无线设备厂商Mobi-lize的Mobilize Commerce商品,Dallas-based Jp Systems推出的SureWave平台等。
3.3 资费的问题 几个月的移动上网“免费午餐”结束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宣布,使用WAp手机开始收费。根据规定,WAp业务使用费为0.15元/分钟,不再另收电话基本通话费,也不区分漫游与非漫游,少于1分钟不计费;而WAp业务月使用量在500分钟以内时,话费最多收30元;月使用量在500分钟以上时,超过500分钟的部分仍按每分钟0.15元计收。看上去非常优惠,但是,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政策,如果资费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中国移动市场将有一个显著的变化。
3.4 电信市场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更多的问题 我国已加入WTO,WTO有诸多法律规则,其中服务贸易法律规则主要是通过《服务贸易总协定》确定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由两大部分组成:框架协定和各成员方按协定第20条提交的具体义务承诺表。框架协定由条款部分和附录部分组成,电信服务附录是其中之一。
电信服务附录对有关的目标、范围、定义、透明度、公共电信传送网及其服务的进入和使用、技术合作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和协议等作了规定。其中,“公共电信传送网及其服务的准入和使用”是该附录的核心条款。它规定了成员方在公共电信传送网及其服务的准入和使用方面的义务,核心内容是:“各成员方应按合理和非歧视性(指最惠国特遇和国民待遇)条件,允许其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为提供其承诺表中所列服务而进入和使用其公共电信传送网及其服务。”根据这些条款,我国要承担开放电信市场的义务,其中包括移动通讯市场。
3.5 服务模式尚未完全确定 现在几家WAp界面的中文网站都仅仅停留在几页WAp网页上,提供的有效信息又少得可怜。几条公共新闻、天气预报、购物信息,还不如寻呼机的信息多,根本不能吸引手机用户。
专家认为,中国WAp的发展进程之所以没有日本i-mode迅猛,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找准突破口,没有把WAF无可替代的特性突出来。被誉为无线互联产业创始人的王维嘉博士认为:无线互联的移动化特性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和翻天覆地的巨变,一旦有真正实用和有价值的无线网络应用服务商出现,将会形成一个比目前联网用户发展更为迅速的用户市场,这些用户的潜在商业价值将是难以估量的。中国有机会创造自己的模式,有机会在互联网领域赶超世界。业界普遍认为,BtoB的电子商务模式双子无线网络最具有率先的发展机会。企业要想从中受益,就要把移动电子商务看成是产生新利润、创造新价值和维系更多客户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移动电子商务前景看好.环球时报,2000.9.4移动电子商务将成为新亮点。http://www.xiexiebang.com,2001.3.23英特尔预测:中国可直上第三代电子商务.华声报,2000.3.10戴方虎等.Internet的移动访问技术研究.计算机科学,2000;(3)刘克峰等.实战网络营销——理论和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吴晓松.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我国应对策略.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1)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推荐)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史
移动电子商务不仅是“M-Commerce”,而是“M-Business”的概念,扩展到整个事务处理的各个环节。因此不再局限于手机应用本身,而是与商务活动各环节相关,与实体经济、生产服务结合得更加紧密。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是指用户利用移动电话、PDA或者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依托无线互联网而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移动商务系统是以短讯为基础的访问技术,这种技术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实时性较差,查询请求不会立即得到回答,由于短讯信息长度的限制也使得一些查询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
第二代移动商务系统采用基于WAP技术的方式,手机主要通过浏览器的方式来访问WAP网页,以实现信息的查询,部分地解决了第一代移动访问技术的问题。第二代的移动访问技术的缺陷主要表现在WAP网页访问的交互能力极差,因此极大地限制了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的灵活性和方便性,WAP网页访问的安全问题对于安全性要求极为严格的政务系统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第三代移动商务系统采用了基于SOA架构的Webser-vice、智能移动终端和移动VPN技术相结合的第三代移动访问和处理技术,同时融合了3G移动技术、智能移动终端、VPN数据库同步、身份认证及Webservice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前沿技术,以专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为依托,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和交互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为电子商务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快速的现代化移动商务办公机制,逐渐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的主流发展方向。
二、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移动电子商务就成为各大网商提前竞逐的领域。种种迹象表明,电子商务竞争的战火正烧向移动互联网领域。麦考林手机应用程序和乐淘iPhone手机版的上线,标志着B2C网站的竞争开始从传统的PC端正式迈入手机端,B2C移动电子商务竞跑的大幕正式拉开。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于今年8月5日发布的《2010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13亿元,用户规模已达到5531.5万。艾瑞咨询预计2012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将接近2.5亿。
移动电子商务最初以移动支付应用为主,电信运营商的“手机钱包”和“手机银行”就提供这类业务,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购电影票、超市购物、公共事业缴费等。随着移动电子商务应用逐渐由社会生活向经济领域延伸,移动电子商务的内涵不断深化,与实体经济、生产性服务结合更加紧密。2007年6月开始,原国务院信息办组织实施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程,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便百姓生活和带动战略产业发展三大目标,并批准在湖南省、重庆市、广州市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试点工作。目前试点示范工程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大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初步显现了效益和潜力。
湖南省、重庆市、广州市在公共交通、公共事业缴费、消费购物、一卡通、电子票务、旅游、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开展了多项试点应用,为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基于RFID的非接触式手机支付方便、快捷,用户无需签单、无需输入密码,一刷即可完成小额支付;通过公共事业缴费系统,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水费、电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手机话费缴纳等日常操作;通过一卡通应用,用户可以借助手机完成停车、门禁、物业缴费、社区消费等多项活动。
重庆市的手机支付应用在交通领域获得长足进步。截至2010年2月底,该市轻轨用户数突破10万,当月轻轨刷卡次数超过100万次,月刷卡净额超过200万元,使用手机支付的轻轨乘客目前已占到轻轨总乘客量的35%。
广州市的移动商城网站目前可提供实体和虚拟商品等九大类共1万多种商品的销售。该商城2009年累计活跃用户2500万,最高月销售额突破300万元,累计销售额超过3500万元;2009年手机购彩销售额达3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0%。手机电影票涵盖市内12大电影院,累计销售8万张,销售额350万元。成都市初步规划建“1+5”支撑体系规划建设成都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以中国银联手机支付营运中心为核心,聚合形成多个功能中心,形成“1+X”基地支撑体系。
B2C网商对手机电子商务的热情早已显现。为了在新一轮的移动电子商务大战中将蛋糕做大,国内各大商家奇招尽出,力拓这片业务新蓝海。淘宝网2008年开始“试水”移动电子商务,当当网、卓越网、京东网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陆续布局移动互联网,推出了手机业务。百度CFO李昕皙也透露,百度未来的投资方向重点除了搜索外,还有一个就是移动互联网领域。
各家具备前瞻意识的电子商务公司开始在移动支付、移动IM、移动搜索、移动旺铺、移动定位等领域抢先战略布局。无独有偶,网盛生意宝也宣布拟将一款名为“生意搜”的电子商务搜索产品搬上3G手机,进行移动电子商务的战略布局。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会趋向于普及化、常态化、服务化、多元化、诚信化、安全性、多种模式共存,更完善。
三、移动商务安全性支付问题
首先,手机加密能力低。由于手机的运算能力低内存小,加上带宽小容易掉失数据,所以无法运行太复杂加密算法,造成数据保密低,也无法传递大量数据。
其次,手机信息在空中极容易被被拦截。网上经常有人叫卖”监听王(GSM/CDMA多信道移动电话拦截系统)装置”,喧称:”监听地点没有限制,能在任何地点,包括车载移动手机空中拦截;监听数量多,可以同时监听20个手机号码;监听范围广,可以显示手机的短信息内容和来电号码;并且可以将监听到的信息录音并存于硬盘,以做证据之用。”这种宣传有水分,但明白不误地告诉我们,手机信息可被拦截;我们使用手机支付的信用卡数据同样也可被拦截。再加上不法分子千方百计企图偷盗消费者的账号密码。例如冒充银行发诈骗短信。“您好!你的信用卡于×××商城刷卡消费2000元,此笔消费将从您账上扣除。如有疑问请拨3888×××银联联合管理局。”不法分子用此类短信告知用户无中生有的消费,要求用户确认。用户情急之中查询,结果把自己的账号密码泄露,造成信用卡里的钱被不法分子盗取。
因此,当移动商务流行时,不法分子极有可能使用移动电话拦截器,监听移动手机使用信用卡支付信息,想方设法加以破解。
四、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支付方案
解决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支付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如爱立信公司的移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Mobile E-Pay)、HP为企业提供的全系开移动E-Services解决方案等;同时,我们更鼓励自主推出一些安全支付的解决方案。下面,提出一种以移动安全中心为核心的一套移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1.初始化
顾客、商家、移动支付中心分别到权威认证机构申请证书,生成数字证书和公钥私钥。
顾客在商家电子商务网站注册账号,并确定支付方式为手机话费,以及支付手机号;商家通过短信,确认手机主人身份。
顾客在移动支付中心以实名手机信息注册,并与移动支付中心交换证书和公钥。实名手机信息内容有:手机号码、姓名、身份证号码、固定电话号码、住址、邮政编码。其次,在银联系统进行手机与信用卡帐号绑定,一旦手机话费余额不足时,可快速充值。
商家也在移动支付中心注册账号,并与中心交换证书和公钥。
顾客和商家拿移动支付中心证书、移动支付中心拿顾客和商家的证书到权威注册机构验证,确保正确无误。
2.手机交易安全支付流程
(1)顾客使用手机浏览商务网站选择商品,将商品信息、用户编号、交货地址、使用移动话费支付方式等购买信息发给商家。商品信息包含内容:商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购买时间。
(2)商家收到购买信息后,产生订单合同,并同时产生惟一的交易合同号。然后商家将订单合同信息、交易合同号发给顾客,订单合同信息包含内容:商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运送方式(平邮或快邮)、总金额、交货地址。
(3)商家将订单合同信息、交易合同号、顾客手机号码,以及订货合同数字签名,使用DES对称加密形成请求支付信息,再把DES密码使用移动支付中心公钥加密,然后一起发送到移动支付中心。
(4)移动支付中心:
首先,使用私钥解出DES密码,使用DES解密算法解出订货合同。
其次,将订货合同、顾客现有话费(如果话费不足,加上提示),使用DES加密,再把DES密码使用顾客公钥加密,形成请求确认合同信息。把请求确认合同信息发到顾客手机上。
然后把交易合同写入移动支付中心的记录交易的网站中,以便顾客商家查询和检查交易进展。
如果没有收到顾客确认合同信息,则拒绝交易,购买过程到此终止。
(5)顾客首先对请求确认合同信息解密,确认订货合同无误。
如果顾客看到话费不够,顾客把银行信用卡号、密码、转账命令以及个人证书使用私钥签名,再用银行公钥加密,发送转账短信到银行。银行根据转账短信,把钱转到移动支付中心的顾客账号中。
其次,对合同进行确认。把确认合同信息以及订货合同号使用顾客私钥加密,通过手机发送到移动支付中心。
(6)移动支付中心使用顾客公钥解密确认合同信息,从顾客账号中预扣货款;使用移动支付中心私钥加密请求发货通知,并把发货通知发给商家。
(7)商家根据通知发货,使用短信通知顾客收货,同时把订单合同号,货已发等信息加密后发送到移动支付中心.(8)顾客收到货后进行验收,验收通过,把订货合同号、交易成功短信使用顾客私钥加密,使用手机向移动支付中心发送交易成功短信。
如果验收不合格,将货寄回商家,同时向移动支付中心发送交易不成功短信,并同时向商家和移动支付中心阐明交易不成功理由。如果顾客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向移动支付中心发出交易成功或交易不成功信息,则移动支付中心自动按交易成功处理。
(9)移动支付中心收到交易成功短信后,将货款汇到商家账户。
(10)商家被退货到手后,向移动支付中心发出同意退款短信。移动支付中心将预扣款退回顾客账户里。
(11)商家和顾客在交易完后均须在移动支付中心记录交易网站对对方作出评价,累积诚信积分。
付中心根据顾客支付额度给予积分,从积分上给予顾客优惠话费,以降低交易成本。
至此完成交易过程。
五、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支付方案可行性分析:
1.方案优点
(1)移动支付中心为纽带的安全性高。在整个支付过程中,移动支付中心的支付管理系统是一个核心纽带,它完成对顾客商家身份确认、监督商家发货、代扣顾客货款等业务。
当顾客发出确认合同和交易成功信息时,顾客的短信只传到移动支付中心,而不是商家系统。移动支付中心只能知道顾客账户的话费可用金额,用于判断顾客是否有足够的余额进行购买。
顾客的开户行账号详细信息只由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当移动话费不足时,顾客发送转账指令到银行。根据顾客指令,由银行进行银行账户转账、支付和清算。移动支付中心不能处理顾客的银行账户,商家更不可以进行顾客的银行账户处理。这样,避免了顾客信用卡账号被欺骗的可能性。同时,由于顾客的个人重要资料不是存放在商家系统中,也保护了顾客的隐私。
另外,交易过程中,移动支付中心首先暂替商家扣下货款,保障了商家的权益;所暂扣话费没有直接交给商家,而是等顾客验收完货物后,才转给商家,同样也保障了顾客权益。
(2)重要数据的机密性。为防止重要数据被非法用户所截获,使用了加密的手段实现保密,从而确保在传递过程中,只有顾客、商家、移动支付中心知道交易的内容。使用加密技术,手机在传送顾客证书,传送顾客的银行账号和口令,以及传送各种个人的机密敏感信息,不会被轻易破译或盗用。
(3)完整性。使用加密技术和以移动支付中心为纽带,可以防止其他方或非法入侵者对交易的内容进行修改,同时保障交易双方权益。
(4)身份可确认性。通过数字证书验证,确保交易双方身份认证,防止欺诈行为的产生。顾客的身份还可以通过手机卡号确认。手机卡可以做到惟一和专属又不受时空限制,除移动通信服务商之外的其他机构或个人无法复制有效的同号手机卡。退一步讲,即便同号手机卡被人复制,通过移动网络控制中心也是很容易被发现的。何况还有账号和密码的保护。因此,该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2.方案缺点:
(1)步骤复杂。由于方案中采用商家发订单合同到移动支付中心,移动支付中心把订单合同再转发给顾客手机,然后经过顾客使用手机确认订单合同后,移动中心才能告诉商家:货款己扣。还需要双方对购物对方评价,这对想马上支付的交易来说:步骤多,过程复杂。
(2)传递数据比较多。本来手机速度慢带宽小,容易丢失数据,现在需要对传递指令和证书进行加密,并把它们传送到移动支付中心,对手机的处理能力是一个考验。
六、结论
移动电子商务的各种发展条件已经成熟或正在成熟,其发展前景将会是十分诱人的,而且具有独特的性质。与我国传统电子商务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的状况相比,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前景乐观得多,在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如果解决商务安全和费用高的问题,让人们对既安全又快捷还实惠的移动商务有充分认识,就会喜欢使用移动商务,那么4亿多中高端手机用户是多么大的消费能力。
第四篇: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 王关荣
移动支付是近年来支付服务方式的重要创新之一,也是新兴电子支付的主要表现形式。移动支付伴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二者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由于支付是一种大众性的需求,而移动支付具有随身、实时、快捷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传统的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提供支付服务的模式相比,移动支付依靠较少的基础设施投入,达到更加广泛的便民和惠民效果,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有利于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也有利于缓解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与银行机构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另外,针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较差的状况,移动支付突破银行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传统模式,通过较低成本将支付服务网络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促进金融普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积极意义。
所谓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但主要的还是使用手机,所以,移动支付又称为手机支付。移动支付是一项跨行业的业务,是电子货币与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的产物。自移动支付业务产生以来,显示出强大的活力,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业务范围逐步拓展,业务量快速增长。但围绕移动支付的讨论和争议也始终不断,例如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监管问题等。作为世界第一大手机用户国,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如何促进移动支付市场健康、规范、快速发展,是政府部门、从业机构等各方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我想结合我对移动支付的认识,从中央银行监管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一、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业务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随后在韩国和日本出现并迅速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最早出现在1999年,由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广东等一些省市开始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应该说初具规模,无论是从业机构、市场占有情况,还是用户数量、业务规模,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受到运营环境、安全技术、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制约,与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市场相比,中国的移动支付行业表现出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移动支付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业务模式。例如,按用户办理支付业务的方式划分,有短信模式、移动网银模式、移动POS模式和电子钱包模式四种模式;按照运营主体来划分,有移动通信运营商、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三种主导模式;按照结算方式划分,有通过银行结算账户、虚拟账户和手机话费结算三种模式;按照支付指令的传输渠道划分,有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和专用交易网络传输两种模式。其实技术也好,市场环境也罢,都是其中一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只有把各方因素都积极调动起来,才能实现移动支付产业的繁荣发展。
一般来说,在移动支付产业的价值链上主要包括五大类主体。第一类是商业银行,它的职责是管理客户的银行账户,为移动支付平台提供资金转账服务。银行系统拥有较完善的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在支付领域具有天然的用户信任。第二类是移动运营商,它的职责是为移动支付提供安全的通信渠道,是移动支付实现的基础性物理平台。由于移动运营商拥有大量的移动用户,其规模甚至超过传统互联网用户。这一规模的用户资源是运营商进行业务创新的根本基础。第三类是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也称第三方支付组织,这是近年来从电子商务发展中获得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一些第三方支付组织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用户基础,为了拓展用户和强化业务创新,一些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在无线领域开拓业务,成为移动支付的第三方服务商。第四类主体是商家,作为移动支付的对象,它是移动支付产业能否兴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向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和产品作为支付对象,才能吸引用户去选择移动支付。第五类主体是用户,就是那些愿意并且能够使用移动支付来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和个人。用户是整个移动产业链中的发起者,用户的认可是移动支付的发展动力。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已形成了较完备的价值链。广大商业银行、各主要移动通信运营商以及众多的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都积极参与进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已经涉及转账汇款、网上购物、公共缴费、手机话费、公共交通、商场购物、个人理财等很多领域。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移动支付主要应用于小额支付;另外,由于业务收益分成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同时需要负担前期建设的基础费用,在目前业务发展未达到预期规模的情况下,整个行业仍处于非盈利状态。
从移动支付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在政策法律方面,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成熟,但在电子支付相关政策法律方面还不够完善,第三方电子支付组织的合法性尚未得到认可;在经济环境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连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网络经济发展迅速,信息化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我国手机用户群体不断增加,刷卡消费习惯逐渐形成,社会信用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在技术环境方面,移动通信网络已经非常成熟,中国银联的POS跨行网络体系也覆盖各商业银行。我们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数字来了解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国银联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手机支付用户总量突破1920万户;2009年上半年共计实现交易6268.5万笔,金额170.4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2.4%和63.7%,预计全年将超过350亿元。再来看移动支付的潜在市场—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情况,根据国内某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网购市场的年交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00亿元,说明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还有很大发展潜力。最后再看移动支付用户的基础数量,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为3.38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为1.55亿,占46%,而整个手机用户的规模高达7亿,这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总的来看,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处于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机。
从国外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其中日本的移动支付业务是移动通讯运营商主导模式,现已具备相当的规模,截至今年9月,日本手机支付用户数突破4900万,占手机用户的56%,占总人口近四成;在韩国,移动支付业务是移动通讯运营商与银行合作主导模式,其手机支付渗透率已接近60%。在欧美,尽管移动支付发展的历史比较长,但业务发展不及日本和韩国,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信用卡、个人支票的高度普及;另一方面,受文化背景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手机文化淡泊也是一个因素。在非洲,一些国家如赞比亚、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刚果等都推出了移动支付业务。非洲移动支付业务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得还好,主要是因为在非洲移动支付业务对传统银行业务的补充作用明显。在一些没有传统银行分支机构的地方,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购买商品。
二、影响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传统支付方式发展历程中,市场需求一直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由于移动支付蕴含着巨大商机,吸引了众多的商业银行、移动运营商和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积极参与,来自于供给方的因素推动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例如商业银行、移动运营商和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都可能对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产生影响。在移动支付发展较早的日本和韩国,几乎所有的零售银行都能提供手机银行业务,有相当多的用户在购买新手机时关注是否支持支付功能;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进行购买地铁车票等零星支付活动,移动支付日渐风行。移动支付的出现,对于在贫困地区普及金融服务产生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从移动支付在各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影响其发展主要有下列因素:
一是盈利性。对于一种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广的服务品种,盈利性是吸引各方积极参与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持这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涉及众多主体,并产生了许多具体应用模式,有的是移动运营商主导,有的是商业银行主导,还有的是第三方支付组织联合有关机构进行主导。但无论谁来主导,均要发挥各类主体的竞争优势,寻求良好的盈利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因此,盈利性的问题实质上是产业价值链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
二是安全性。移动支付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然而对广大用户来说,大家在接受移动支付带来的方便、快捷等好处之前,也非常关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安全性包括技术安全和资金安全两个方面。技术安全是指使用移动支付是否对手机等设备有特殊的要求,是否更换现有的手机,是否要更换SIM卡,用户的银行账户和个人身份等敏感信息,通过手机和商家的网站、支付网络等传输和存储,它的安全性怎样?资金安全是指移动支付通过第三方支付组织处理时,通常会存在资金沉淀问题。这些资金的所有权依法属于客户,但实际上由第三方支付企业进行支配,如何保障沉淀资金的安全也是广大客户关心的问题。因此,有关各方要通力合作,不断创新,提供更多手段和方法,使得我们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更加安全、保险。
三是便利性。便利性是移动支付的灵魂和生命。移动支付便利性的提高,一方面在于手机和新兴技术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于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支付业务处理模式和处理流程进行重组或创新。出于对便利性的追求,催生了移动支付众多的业务处理模式,但每一种业务模式的发展必须要以安全性为前提。
四是公信力。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决定了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检验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首先要看社会公众能否方便地获得移动支付服务,例如手机的普及程度如何?使用移动支付是否有门槛限制?其次要看社会公众是否认可移动支付的优点,是否愿意使用手机办理支付业务;第三,其他支付方式的普及情况以及社会公众的支付习惯也影响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例如在美国,尽管手机普及程度很高,但由于传统的支付方式非常普及,社会公众大多习惯于使用支票等进行支付,移动支付一直发展较慢。
五是法制化。完善的法规制度是移动支付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移动支付的发展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与此相对应,其发展环境也表现出一个产业发展初期的稚嫩、无序的特征。许多业务在政策灰色地带的快速发展,面临未来业务被管制的政策风险。必须从移动支付业务准入、电子货币发行、业务监督管理等方面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障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六是标准化。移动支付涉及众多参与机构,各机构间通过电子信息交互完成支付业务处理。因此,统一的业务和技术标准是业务畅通处理的前提,只有统一了标准才能规范产业,进入正轨化发展。目前移动支付业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各运营主体也没有一个整体的推广模式,这样很难形成一个中长期规划和长远的发展思路。要总结中国银行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防止在移动支付领域再一次出现银行卡“联网通用”工程。在多方运营主体并存、业务模式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必须做好有关业务和技术的标准化建设,为移动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三、引导和促进我国移动支付健康发展
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必须依托市场,强化政府引导,加强规范管理,统一业务技术标准,充分发挥有关机构的积极作用。
第一,移动支付的发展要坚持市场化原则。移动支付的价值链上拥有众多的参与主体,在不同主体的推动下,产生了多种业务模式。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还将产生新的业务模式。移动支付的不同业务模式各有优劣,但每一种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均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国移动支付的模式选择和发展,应充分坚持市场化原则,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通过阶段式、渐进式的发展,形成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
第二,要加强对移动支付的政策引导。移动支付区别于传统支付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快速的支付渠道,而持续创新能力是引领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正确引导市场发展,充分发挥移动支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加强对移动支付的政策引导。要逐步完善移动支付相关法规制度,维护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要研究对垄断性资源运营商参与移动支付市场的管理,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要通过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鼓励移动支付服务市场的充分竞争,引导移动支付服务深入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要从满足社会公众日常支付需求的角度出发,引导有关主体进一步拓宽移动支付的业务范围。
第三,中央银行要加强服务和监管。移动支付的发展在创新支付方式的同时,对中央银行完善支付清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中央银行加强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另外,移动支付大量使用电子货币,如果电子货币管理失控乃至泛滥,会直接放大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造成国家在金融政策监管上的偏差,干涉经济管理部门对经济方向的正确判断,也将对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必须进一步完善跨行支付清算系统,以适应移动支付的业务处理需要;要综合市场协调发展等多种因素,研究向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开放中央银行的支付服务设施;要密切关注移动支付的发展,逐步将其纳入支付体系的日常监管范围,防范支付风险;要尽快发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明确第三方支付组织的监管主体、市场准入条件、业务范围和风险管理要求等;要逐步规范和统一电子货币的发行,研究电子货币发展对传统货币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操作水平。
第四,要抓紧制定统一的移动支付业务技术标准。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来看,只有统一规范移动支付的业务技术标准,才能够避免相关机构在市场拓展、技术研发、终端布放等方面进行重复性投资,增强支付服务市场的竞争,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尽快明确移动支付的业务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加强地区、部门、行业、机构的合作,实现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移动支付网络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移动支付行业整体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支付业务。
第五,要充分发挥中国银联的积极作用。商业银行是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而银行卡是银行账户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公众办理移动支付的重要条件。在移动支付的业务处理中,经常涉及移动通信运营商在手机用户及其开户银行之间进行信息转接的问题,需要在银行和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建立信息传输通道。如移动通信运营商仅与部分银行连接,其他银行的客户将无法享受移动支付服务;如移动通信运营商与全部银行连接,将大大增加运行成本。考虑中国银联已经建立了银行卡跨行信息转接平台,应充分利用中国银联与各银行连接的优势,发挥其在移动支付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中国银联应通过建设移动支付专用平台,有效连接并协调各市场主体,降低移动支付的运营成本;要不断提高移动支付业务的处理效率,加强风险控制,促进移动支付稳健发展。
总之,移动支付的发展需要各参与机构的密切合作,也离不开相关管理机构的引导和扶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将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手机将集中包括信用卡、储值卡、公交卡、身份证、社保卡、医保卡、电子病历等在内的多种功能于一身,人们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随身、随心地完成日常消费、商务和支付等活动,真正实现“一机在手行天下”。
第五篇:我国的宗教政策(配套学案)
马塘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政治《政治生活》导学案编制人:韩玉彬 审核人:李元元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7.3我国的宗教政策
【课标导读】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懂得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宗教,要接受无神论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问题导思】1.辨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障公民信仰宗教自由的权利。
2.“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佛经读。”如何评价宗教界人士这种莫问国事的说法? 关心国家大事,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否就是要求放弃宗教信仰?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宗教界人士提出了哪些要求?
3.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什么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应该如何对待宗教?
【例题导练】
1.在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宗教界人士有17000余人。这说明()
A.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B.我国鼓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信仰宗教
C.宗教已经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融合D.宗教与政治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2.2014年1月3日,江苏省宗教界代表人士举行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报告会。会议要求,广大宗教界人士要积极行动起来,找准服务大局的聚焦点、结合点和落脚点,为改革创新、绿色崛起注入正能量。这说明在我国()
①宗教的本质正在逐步发生变化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宗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积极作用④宗教界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其目的是要()
A.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B.要求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
C.要求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D.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4.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基督教教堂门口,见一神父在讲《圣经》。甲说:“宗教有助于 提高道德修养,我们进去学习一下。”乙说“宗教是精神鸦片,我们进去批评它。”并说“神父讲《圣经》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全是一派胡言。”下列对三位同学的看法分析正确的是
A.甲正确地认识到宗教的社会作用,应当学习
B.乙指出宗教的消极作用并主张向宗教宣战是正确的C.丙正确指出了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共同点
D.乙指出了宗教的消极作用,但主张在宗教活动场所宣扬无神论是错误的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