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市长全市药械监管工作会议讲话(霍秘书修改)
李市长全市药械监管工作会议讲话
(2012年4月13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动员部署会,又是一次责任落实会。刚才,市食药局宣读了《关于命名=州十佳示范店的决定》、《=州市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和《2012年=州市药械监管工作要点》,==局长在客观分析了当前药械监管工作形势的基础上,对药械监管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讲得工作很全面、措施很到位,请药监局的同志们和各药械生产经营单位,认真学习,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全市药械监管工作现强调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药械安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药械安全关系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做好药械完全监管工作,任重如山,责大如天。因此,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将药械安全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省政府将药械安全纳入了全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并印发了《河北省药品安全质量保证机制》等五个文件,将药械安全工作由部门战略上升为全省战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经过食药监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查处==县制售假药案件,移交司法机关,法院已宣判,有力震慑了制售假劣药械犯罪活动,全年未出现重大药品、医疗器械问题,为构建和谐=州做出了贡献。2012年初,省、==市-1-
食药监局领导来我市检查调研,对我市药械安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药械生产经营整体状况还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产经营单位发展不平衡,基础弱、问题多。虽然我市近年来药品经营企业连续递增,但有相当数量的经营单位起点低,底子薄,管理不规范。二是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淡薄。部分经营者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进货来源把关不严,从非法渠道进货,违规甚至违法销售处方药、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等;部分医疗机构、民营专科医院、个体诊所非法配置制剂现象时有发生;更有极少数铤而走险,经营假冒伪劣药品,置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顾,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三是非法广告危害百姓手段不断翻新。部分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到报纸、电视台做违法广告,均未经审批,随意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有的药店营业厅内未经批准自行绘制的药品、保健品广告画随意张贴、陈列;小广告内容低俗,严重败坏了药品经营企业的形象。四是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药械监管任务重与人员少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现有的监管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药械安全监管工作的需求。2011年我们进行了机构改革,充实了食药监队伍,食药监局要大胆进行内部资源整合,调整充实药械安全监管整治队伍,全力以赴开展药械质量安全监管整治工作。各药械生产经营单位、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药械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紧迫
感、责任感,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药械安全工作,确保全市药械质量安全。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药械整治工作扎实推进。
开展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是食药监部门有效履行监管职责的需要,是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推动药械安全全面进步的需要,更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需要。做好这项工作,一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药械安全整治,==局长要亲自挂帅,分管局长要各负其责,将责任目标量化分解到人。只有强化责任、迅速行动、严厉查处,才能确保药械监管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二要积极宣传、迅速行动。在整治过程中,要对药械生产经营单位、医疗机构广泛开展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使其深知有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提高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责任意识。要积极与新闻单位合作,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作用,该曝光的一定要曝光,违法违纪的一定要严肃查处,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药械安全的良好氛围。三要严厉查处,严格追究。药械安全监部门要“严”字当头,依法开展工作,严格按政策办事,一旦出现药械安全问题,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该关停的要关停,该取缔的要取缔,触犯刑律的,必须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决不能简单一罚了事,必须使其付出惨痛的代价。
三、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药械安全工作水平。
药械整治规范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较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按照有关要求,依法从严,整改到位;又要把整治规范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标本兼治,稳妥推进。
一是摸清底数。整治监管工作,要求单位底数要清楚,要展开拉网式排查,按照“一户一档案、一企一台账”的要求建立监管档案,全面掌握辖区内生产经营企业的总体状况。二是牢牢把握关键环节。查购销资质看经营主体是否合法;查购销票据看进货渠道是否合法、是否超范围经营;查处方看是否按要求销售处方药;查经营场所看是否按要求执行药品分类、分区管理。对没有获得经营许可的,坚决予以取缔。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单位要坚决依法予以打击。三是确保取得明显成效。规范整治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都很明确,关键是集中精力抓落实、抓推进。决不搞运动,对容易反复的问题,要盯紧抓牢,多杀几个回马枪,切实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遏制。把整治行动和积极开展“十佳示范店”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打击一批违法经营的典型,树立一批守法、规范经营的样板。四是要推进长效机制建设。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省药品安全质量保证机制》等五个文件,==市也下发了征求意见稿,我们的相关文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也在拟定中,保障药械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中。
四、发挥涉药单位主体作用,从源头保障药械安全
一要强化责任,保证药械绝对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始终是我们的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各药械生产经营单位、医疗卫生机构要站在对社会、对公众负责的高度,强化责任、严格自律、切实承担起药械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使命。要摆正公众利益和单位利益的关系,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决不允许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换取自身的一时发展。要充分认识到药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药械质量
管理水平。会后各涉药单位要针对药械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抓好整改落实,坚决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二要完善制度,堵塞药械安全漏洞。制度是办事规程和工作准则,是规范药械管理的必要保障条件,也是加强药械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各药械生产经营单位、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药械采购验收制度、药械出入库复核制度、药械质量问题报告及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制度、药械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药械质量跟踪制度等。通过内部监督和自我约束进一步药械生产、经营、使用行为,杜绝各类重大药械安全事故发生。三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药械管理水平。各涉药单位要把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严格内部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药械生产、经营、使用等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切实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使关键岗位的人员能够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各涉药单位加强与食药监局业务科室的沟通和联络,及时了解监管动态,保障信息畅通,在遇到法律盲区或模棱两可的问题时,要随时向食药监局咨询,不断提升药械管理水平。同志们,无论是药械监管人员还是管理人员,我们都肩负着一项共同的责任,那就是维护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的利益,只要我们不辱使命,心系百姓,牢记职责,携手奋进,就一定能够为=州人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药械安全环境。
第二篇: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讲话(李市长)20120515
李市长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讲话
(2012年5月14日)
同志们:
4月28日,我们已召集各有关部门、乡镇办及全市各餐饮服务单位,召开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进行了具体部署,从监管部门、属地管理到主体责任单位,落实了责任。按照今天会议安排,我就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再讲五点意见:
一、强化各类餐馆特别是小餐馆监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外出就餐次数快速增长,带动我市餐饮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涌现出大量餐饮服务企业,大型餐饮企业在管理上整体比较完善,但大量遍布城乡的中小型餐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是无证经营,软硬件设施不到位,使用劣质原料,购进原料索证索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单个表面来看不大,但积少成多,如不及时整治,终成大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好多大问题都是小问题不及时治理引发的,这方面的教训近几年很多。食药监局要特别加大对中小型餐馆的监督管理,对无证经营的该取缔的取缔,该关停的关停,硬件设施不健全的如需停业整顿的一定要停业整顿,凡没有建立进货台帐,监管人员要监督指导建立台帐,确保可溯源。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单位要坚决依法予以打击,该提请公安协助的就提请公安协助。
二、强化学校、工地等集体食堂监管。市食药监局牵头,涉-1-
及到教育、建设等部门,要相互积极配合,积极探索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等级评审,督促、指导学校食堂提高软硬件水平。各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各乡镇办全力配合,深入开展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组织学校食堂进行食品安全隐患自查,督促硬件条件不达标、食品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学校食堂整改规范,有效降低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要全面加大对重点学校、农村学校食堂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力度,增加指导和监督检查频次,对设施、条件达不到要求的,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彻底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三、大力整治流动摊点、露天烧烤和店外餐饮单位。
进入夏季,流动摊点、露天烧烤和店外摆摊又开始大行其道,这些摊点无“清洗消”设备,卫生条件很差,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有引起集体中毒事件的重大隐患。由于经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治管理上要讲方式方法,需多部门配合,食安办牵头,食药监、城管、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该取缔的取缔,该规范的规范。城管规划出经营地点和经营时间,食药监部门对固定的摊点依法进行监管。努力实现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目标。
四、规范空中快餐和农村宴席服务行业。
城乡“红白事”宴席,不论是自己请厨师,还是由“空中快餐”承担,由于食品加工场地狭小、设施简陋、容器及用具清洗
消毒不彻底,操作人员卫生意识差,熟食冷菜制作、储存不当等原因,存在着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对于农村聚餐、“空中快餐”的监管,以前我们还是存在盲区,食药监局尽快起草《=州市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集体聚餐的上报备案制度和农村厨师体检制度。食药监局要对上报备案的集体聚餐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聚餐安全。在加强对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的监管过程中,必须积极发挥乡镇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的作用。他们身处基层,能够及时准确获知农村自办宴席的相关信息,并且熟知相关情况,监管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食品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乡镇协管员的业务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通过他们,切实加强对农村自办宴席的监督指导,防患未然。
五、以过硬措施确保餐饮环节食品安全。
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首先要底码清楚,措施要过硬。整治监管工作,餐饮服务单位底数要清楚,要展开拉网式排查,按照“一户一档案、一企一台账”的要求建立监管档案,全面掌握辖区内餐饮服务业的总体状况。二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以食药监局为主体,扎实开展无证餐饮经营单位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严格落实原料采购验收、索证索票、餐饮具消毒制度等制度,确保清查整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各乡镇办要对辖区餐饮单位、空中快餐经营单位拉网清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全力配合部门执法。三要牢牢把握关键环节。查许可
证看经营主体是否合法,查加工现场看硬件设施是否健全,查进货台帐看原料来源。积极推行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四要强化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今年各级各类重大活动多、社会影响大、保障要求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突出把做好各级各类重大活动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列为重中之重,对我市举办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重大活动,采取全程监管、重点巡查等形式,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品种的监管,确保重大活动期间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五要全力突破大案要案查办工作。准确掌握餐饮服务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隐患,以无证经营、非法添加、使用明胶、使用过期食品和“三无”产品、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未落实等为重点,全面加大查案办案力度,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从严从快侦办。通过关停一批、处罚一批,达到警示一批、规范一批的目的。六要全面加强宣传培训工作。积极推行餐饮单位公示制度,在中型以上餐饮单位公示许可证、承诺书、监管人员等,在小型餐饮单位张贴宣传画。要组织对执法人员、餐饮管理和从业人员开展分级分类培训,不断提升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水平、自我管理水平。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广泛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各乡镇办要组织各村街(社区),在村街醒目位置刷写永久性食品安全宣传标语、村广播定期滚动播报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在农村文化刊板和墙报设立食品安全专栏、发放食品安全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形成覆盖全社会、工作常态化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格局。七要建立餐饮服务监管长效机制。机构改革后,食药局做为餐饮服务监管主体,要探索建立餐饮服务监管的长效机制,结合我市实际因地制宜,完善各种监管制度,从程序、制度上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如多次专项整治行动由短期突击整合为常态监管,餐饮企业量化分级后增加监管频次,定期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公示餐饮企业量化评级等,这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探索的课题。
同志们,抓好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建设和谐定州、平安=州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周密组织领导,不间断清查整治,努力提高餐饮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确保=州百万人民饮食安全!
第三篇:市长消防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好,研究的是消防安全工作,着眼的是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首先,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这次会议上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向奋战在消防第一线的全体公安消防官兵,致以诚挚的问
候!刚才,国辉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分析了当前消防安全形势,对下一步工作作了部署,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从思想上高度强化消防安全意识
“水火无情,人命关天”。消防安全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大局稳定。近几年来,通过全市共同努力,我市消防安全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全市消防事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城乡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仍然比较薄弱,火灾隐患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时刻警钟长鸣,紧抓不放,高度强化消防安全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要强化政治意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最大的政治。俗话说:“火烧当日穷”,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旦发生火灾就有可能一贫如洗,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劳动成果就有可能化为灰烬;更为惨痛的是,一把火就有可能造成家破人亡的惨剧。如果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更是牵涉面广,后遗症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和谐——的高度,认识和做好这项工作。二要强化大局意识。消防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今年广东东莞“1.26”特大火灾事故,造成死13人、伤5人的严重后果;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2.2”特大火灾事故,整整燃烧了52个小时才被扑灭,损失惨重。可见一个地方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危害的不仅仅是一个局部的稳定,而是全市的大局稳定;不仅仅是经济上造成惨重损失,而是对全市各个方面都将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三要强
化危机意识。今年以来,我市共发生了46次火灾事故,虽没有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但火灾事故起数明显高于上年。这充分暴露出了我市消防安全仍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全市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维护消防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令人担忧的是,个别领导干部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思想上存在侥幸心理。实践表明,绝大多数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都是因麻痹大意、放松警惕而造成的,我们必须高度树立忧患意识,时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四要强化责任意识。确保消防安全,是全市130万群众的共同愿望,更是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的义务和职责。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以对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和抓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从源头上全面推进消防安全工作
消防安全,防重于救。要把消防意识贯穿到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防范上来,坚持从建设开始就想到消防,在发展之初就狠抓消防,从源头上认真落实消防安全措施,确保2008年不发生大的火灾,不发生致人死亡的火灾事故。一要全面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加强消防教育培训,提高全民消防素质,是从根本上防范火灾事故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公安消防部门要高度重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让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尤其是在重大节日和重要防火季节,要通过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宣传报道,普及消防法律法规、自防自救和疏散逃生知识。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单位和场所,要进行跟踪报道,展开舆论监督。要继续抓好消防安全培训工作,要加强对企业法人、特殊工种人员、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消防安全培训,严格执证上岗。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消防宣传,使每个市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都树立“预防火灾、人人有责”的意识,自觉在生产、生活中做好火灾预防工作。二要仔细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要重点围绕大型商场、市场,公众聚合场所,以及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场所等事故多发领域,加强安全
生产检查,全面检查企业和单位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以及事故隐患治理情况。消防安全检查要仔细、仔细、再仔细。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专项治理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大检查推动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二是要与落实责任结合起来,通过检查,进一步把消防安全的职责明确到位,落实到人。三是要与重点抽查和督查结合起来,在普遍检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薄弱环节,来回抓,反复抓。要通过经常性地、全方位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解决问题。三要严格加强火灾隐患整改。要用救火的工作力度抓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把安全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各部门排查出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及时召开协调会,制定整改进度表,签订整改责任状,实施挂牌督办,要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督促隐患单位落实专人,严防死守。对短期内确实整改不了的,要采取改变使用性质等办法,坚决消除火灾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火灾隐患整改措施执行不力或拒不执行整改的单位和企业,该停产停业、停止使用的,坚决停产停业、停止使用;该查封的,坚决查封。对拒不履行行政处罚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火灾隐患单位的有关责任人,按规定整改不到位的,该处罚的处罚,该拘留的拘留,决不能姑息迁就,遗患成灾。
三、从组织上切实加强消防安全保障
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社会服务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任期目标,统筹安排,协调发展。一要严格执行责任制。要严格按照“政府领导、行业管理、单位负责、消防监督、全民参与”的要求,建立社会联动和消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消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进消防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明确逐级岗位消防安全职责,落实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狠抓责任制的落实。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制,今天的会上,各级各部门与市政府签订了责任状,这个责任状就是今年消防安全工作的目标要求,就是年终考核的依据。各级各部门要尽快把任务分解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要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对因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火灾隐患整改不到位,造成重、特大火灾事故的,要严格追究有关领导、直接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二要加强部门配合。消防工作涉及各行各业,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建设部门要坚持消防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期设计、同步实施、同时验收,与消防部门共同把好建筑防火审核、验收关,严格按国家标准配齐配足消防设施,坚决杜绝边设计、边施工、边使用的“三边工程”,严格禁止建设项目未经消防审核、消防验收即投入使用,严防产生新的火灾隐患。特别是对那些影响消防通道的违章建筑,必须坚决依法予以拆除。发改、建设、规划、房产、工商、文化、旅游、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要依法落实各项消防前置审批制度,对达不到消防安全条件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不得发放或者注册相关证照,共同把好消防安全源头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消防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督管理。监察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严肃查处火灾事故。发改委、民政、农业、水利、扶贫等部门要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扶贫等项目,支持农村加强消防组织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三要狠抓队伍建设。公安消防部队既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也是一支直接与火灾等灾害事故作斗争的现役部队,肩负着繁重艰巨的任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消防队伍,是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保证。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探索公正执法、高效运转、文明服务的消防安全监督机制和管理模式。公安消防部队要按照正规化建设的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火灾事故的规律和特点,大力开展科技练兵,提高灭火实战水平,确保关键时刻冲得出、打得赢。四要加大投入力度。要坚决摒弃那种认为消防工作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片面观点,坚决克服只求生产、不顾安全的短视行为,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着眼长远,努力克服困难,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全市消防设施装备水平,增强消防安全保卫能力。
同志们,消防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不断提高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为加快——经济转型、建设和谐——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第四篇:市长组织工作会议讲话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同意,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市委对组织工作非常重视,路书记在常委会学习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时,对近年来全市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做好今
年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部长办公会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简要回顾总结2012年的组织工作
2012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全市组织系统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务实重干、持续提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把迎接十八大、学习贯彻十八大作为贯穿全年的首要政治任务,顺利推选了十八大代表人选,组织了“喜迎十八大”主题书画摄影展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举办了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分8批轮训县级干部1620名、基层干部500余名,强化了理论武装,凝聚了发展共识。
二是认真抓好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派出5个指导组加强工作指导,严肃换届纪律,确保了风清气正;出台了《关于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加强了各级班子建设,提高了整体水平。此外,干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监督、老干部工作、军转干部安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干部档案管理等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
三是围绕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人才工作,组织开展了“人才工作服务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和“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两项重点调研,积极谋划“******英才581计划”;大力引进紧缺人才,共引进省博士服务团成员5名、本科以上人才1296名,推选评选出省创新人才2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名、创新团队2个,有力服务了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四是以一项工程、一项活动、五项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着力实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程”,深入开展“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完善了“单位帮扶、干部驻村、领导联系、激励保障、工作运行”等五项机制。全市共组成2080个工作队、选派426名第一书记驻村任职,推动了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创新党员教育方式,建成了党员干部示范教育基地,深化“远教直通车”活动,推进了远程教育“三屏合一”工程,提高了党员教育成效。此外,社区党建、机关党建、企事业单位党建、非公党建、大学生村干部等工作也得到了新加强。
五是着眼于建设“三有”模范部门,打造“三能”过硬队伍,深入开展“五比一争先”活动,举办了“信仰的力量”主题演讲赛、“组工业务大讲堂”、组织系统篮球赛等系列活动,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能力素质,凝聚了整体合力,扩大了组织系统的影响。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组工调研、信息、宣传、信访、组织史资料编纂、军转干部稳定、南水北调征迁、秸秆禁烧督导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效,有效服务了中心和大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和省委组织部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组工干部辛勤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委组织部,向全市组织系统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组织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年的组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还面临着不少挑战,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推动科学发展、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干部的管理不够严格、监督不够有力;人才队伍质量和结构不能适应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需求,高层次人才缺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集中各方智慧,加强实践探索,努力取得新的突破。
二、准确把握组织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
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们要认真研究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课题,深刻领会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的新精神,积极适应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新要求,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上来。
(一)深刻领会十八大赋予组织工作的新使命。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明确了组织工作的服务重点,指明了组织工作的发展方向,也赋予了组织工作新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深刻领会十八大对形势的新判断、对未来发展的新认识,准确理解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内涵的阐述,坚持正确方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准确把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使组织工作更好地适应党情国情,适应科学发展需要,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选贤任能,集聚人才,夯实基础;要深刻领会十八大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党建工作的主题主线、方针原则和重点任务,充分发挥组织工作的职能作用,履职尽责,奋发有为,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
化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二)全面把握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作出的新部署。围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部署了今年的重点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强调组织部门要把更多精力放到研究班子、研究干部、研究队伍建设上,着力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要严格考察考核、严格分析研判、严格选拔配备、严格管理监督,切实解决“重配备、轻管理”,“重使用、轻培养”,“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强调要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整风精神,真正使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教育、作风得到改进。同时,还强调要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推动人才优先发展;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等。这些都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基本思路和依据。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化对组织工作规律的认识,更好地把科学谋划和狠抓落实结合起来,做到常规工作讲规范、重点工作有亮点、难点工作有突破,推动全市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认真研究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强力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明确了“加快转型、持续发展”的总基调,提出了“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城镇化、促进农业转型提升”等重点。实现“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需要各级各单位共同努力,更需要组织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我们要围绕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围绕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发挥组织工作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用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用正确的考核导向凝聚各级班子抓转型、促提升的合力,用正确的培养导向促使党员干部提升能力素质,提高履职本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围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镇化建设等重点任务,强化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人才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贡献才智,实现价值;发挥组织工作抓基层、打基础的优势,建强组织、管好队伍,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建功立业、创先争优。
三、全面抓好2013年组织工作落实
做好今年的组织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务实重干、持续求进,统筹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把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强化对十八大精神的专题培训。在抓好县科级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的同时,重心下移,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普遍培训,确保十八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通过座谈交流、专题研讨等形式,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二是用十八大精神引领干部教育培训。坚持把十八大精神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要紧扣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加强党性教育,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增强“三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紧密结合十八大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适应经济转型提升的需要,突出培训重点,丰富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三是提高培训效果。要创新培训理念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开展干部自主选学,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入开展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强化学风建设,严格要求,加强考核,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二)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年中央要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计划3月份启动试点,下半年分级分批展开。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把这项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重点把握好三点: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吃透情况,提前谋划,针对存在的问题,不等不靠,及早解决,不打无准备之仗。二是牢牢把握“一条主线、两个环节、三项内容”,即把握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把握好教育、实践两个环节,把握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项内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积极借鉴以往活动的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落实上级精神,坚持领导带头、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创新载体,增强活动实效。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重点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一是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重视做好领导班子的日常调整补充,准确掌握各级班子情况,从长远考虑班子建设,提出调优配强班子的建议,为党委当好参谋助手。以落实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继续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完善班子民主生活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内部制度,增进团结,形成合力。坚持谈心谈话,定期务虚议班子议干部,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提高班子整体功能。二是稳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贯彻“五重五不简单”要求,进一步总结完善全程差额选任干部的做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公正选人、科学用人的工作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全方位多渠道考核评价干部,进一步量化“才”“绩”,细化“德”“廉”,突出对干部“德”的考核。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三是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坚持教育、管理、监督并重,探索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重点抓好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新提拔干部的管理监督。严格执行诫勉、函询等制度,认真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加大案件查核和典型案件通报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工作环境。此外,要认真落实政策,创新管理服务,积极做好老干部工作。
(四)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原则,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加强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目标考核,增强人才工作合力。完善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抓好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研究出台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方案,适时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加快实施“******英才581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在8个方面,分别培养和引进1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实现人才工作新突破。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发挥人社、科技、财政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引进各类紧缺人才。加快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搭建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着力提高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
(五)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按照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强建好各类基层组织。一是突出抓好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继续实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程”,确保60%以上的一般基层党组织晋位为先进,100%的后进基层党组织转化升级。深化“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基层党建水平。不断完善单位帮扶、干部驻村、领导联系、激励保障、工作运行五项机制,加强督促指导,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二是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拓展完善“四议两公开”、“三票评议”、“三资代理”等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培养力度,增强农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落实社区党建“三有一化”,搭建服务平台,健全服务体系,增强服务效果。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健全制度机制,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同时要抓好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领域党建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健全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四是积极推动远程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完善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丰富教学资源,加强督查管理,增强教育实效。重点抓好“三上”、“五进”工作,推动远程教育上互联网、上手机、上电视,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流动党员集中地,构建覆盖城乡、辐射全体党员干部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
(六)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围绕建设“三有”模范部门、打造“三能”过硬队伍,深化“五比一争先”活动,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带队伍,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部门。一是坚定信念、增强党性。注重对组工干部的教育培养,通过部长上党课、党性分析、严格组织生活等形式,不断强化组工干部的党性观念和理想信念。同时,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深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源头预防。二是提高能力、服务大局。按照“能干事”的要求,继续强化业务知识培训,确保组工干部对本职工作精通,对整体工作熟悉。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引导组工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注重实践锻炼,选派组工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参与中心工作,丰富工作经历,提高组织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转变作风、联系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带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树立组织部门良好形象。带头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深化拓展组织部长谈心谈话、组工干部“走进访”等活动,密切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坚持务实重干,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调查研究、推动落实上,不断提高工作成效。
四、着力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部署。组织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任务,必须提高科学化水平,这既是组织部门的新课题,也是当前组织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努力实现组织工作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一)要创新工作理念。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强化五种理念。一是强化服务的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履行组织部门职责,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保证党委重大决策部署顺利实施;坚持服务党员、干部和人才,建好“三个之家”,变“管理型”为“服务型”,激发党员干部和人才队伍活力;坚持服务基层群众,积极转变工作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解决难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强化务实的理念。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主动履职、积极作为,又要脚踏实地、量力而行,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定超越能力的目标,不追求“新”“奇”的形式;要按照“关键在做、关键在实、关键在效”的要求,务实重干、求实求效,多干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遵循组织工作内在规律,科学谋划、顺势而为,推动组织工作稳步发展。三是强化持续的理念。做到谋划工作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尊重历史经验和工作成果,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谋求发展,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制定政策要慎重严谨,对过去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和经验做法,要继承好、坚持好、运用好,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推动工作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以持续促提升,以持续求深化,以持续谋长远,以持续抓落实。四是强化统筹的理念。组织工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必须立足全局,统筹谋划,整合力量。要注重统筹组织工作各项业务,全面抓好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不能各自为战、不讲配合;要注重统筹组织系统整体力量,加强指导协调,积极沟通配合,上下结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组织工作;要注重统筹与组织工作密切相关的资源,正确处理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组织工作与经济建设、文化事业、社会管理的关系,使组织工作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五是强化开放的理念。开放是现代社会的特质,也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环境的重要属性。我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拓宽视野,放眼全局,主动跳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打破组织工作的神秘感。要加大公开力度,推动组织工作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让基层群众更多地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努力建设“阳光组工”;要善于学习借鉴新的工作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信息收集、民意调查、情况反馈等工作,形成开放、互动的工作体系,增强组织工作的生机活力。
(二)要破解工作难题。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党员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必须结合实际,大胆探索,集中力量,有效破解。比如,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一些不适应工作、不能有效履职的干部下不去,其他优秀的干部就上不来,影响了整个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创新举措,明确“下”的标准、探索“下”的方式、疏通“下”的渠道,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努力提高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比如,干部任用重票不唯票的问题。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们强调重票不唯票,不简单以票取人,但在实际工作中,票数往往成为干部任用的决定因素,导致一些干部忙于拉票、不安心工作、当老好人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要按照“五重五不简单”的要求,重公论、重实绩,注重在平时熟悉了解干部,在关键时刻考验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识别干部,统筹考虑党委、组织部门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客观公正地识别、评价、使用干部,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比如,干部的精神状态问题。我市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但与市委和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加快转型升级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少数干部责任心不强、进取意识弱化、作风不扎实、工作标准低、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针对这种现象,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引导他们转变作风,主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进一步强化纪律约束,加强日常考核监督,用纪律和制度促使干部强化责任,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又比如,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一定程度上存在“软、弱、涣、散”的问题,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制约了基层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结合“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程”,深入分析影响基层组织作用发挥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解决问题,推动它们晋位升级、创先争优,真正成为基层党员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和“主心骨”。此外,还有年轻干部成长、科学选人用人、人才工作如何牵头抓总、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等问题,都亟待研究解决。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存在的根源,积极试点,先易后难,总结完善,形成制度,探索破解组织工作的难题,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要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有科学的制度机制作保障。我们要着眼长远,按照务实管用的原则,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一是完善领导班子建设工作机制。要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领导班子,抓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等重点,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制度,锤炼坚强党性,培育过硬作风;建立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制度,定期研究班子建设,强化宏观指导;完善领导班子运行机制,理顺内部关系,提高班子效能;贯彻民主集中制,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增强领导班子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二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机制。要着眼于推动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重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结合县市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合理设计考核指标,运用科学的方法程序,客观、准确地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评价;要注重把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调整配备、评优评先上,真正形成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工作机制。三是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经验,探索建立培训内容及时更新、培训方式与时俱进的制度,满足科学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需求,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着眼于干部自我成长提高,健全考学、述学、评学制度,促使干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选任、日常管理监督等衔接互动,形成完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四是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结合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实际,着重在软环境上下功夫,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完善人才引进办法;坚持本地为主、重在培养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坚持公平公正、注重效益的原则,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人岗相适、发挥作用的原则,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关怀支持的原则,完善人才激励、保障制度,努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五是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要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基层党建保障机制和基层党建工作考评奖惩机制,从领导力量、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保证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组织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把握机遇、持续求进、务实重干、重点突破,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我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五篇:李市长2012年讲话(2.2)
李 乐 成 同 志
在全市质量兴市工作暨三峡质量奖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3月 日)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之际,我们召开这次质量兴市工作暨三峡质量奖表彰大会,主要任务是总结成绩,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质量兴市工作。刚才,大会隆重表彰了三峡质量奖获奖企业,获奖企业和地方政府代表也分别作了典型发言。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首届三峡质量奖的企业表示衷心的祝贺!下面,我就质量兴市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质量兴市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质量是创业之本、惠民之策、兴市之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质量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摆到战略位置来抓,特别是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总体部署,全市上下积极响应,乘势而上,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多方协作、齐抓共管质量工作的良好局面,质量兴市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我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经济呈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天获奖的企业就是我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丰硕成果和典型代表,希望广大企业以他们为标杆和榜样,将质量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取得更大成绩!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质量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质量兴县(市、区)工作开展得不够平衡,一些地方质量意识仍然不强,少数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广力度不够,“宜昌制造”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高,品牌经营扩张能力不强,缺乏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大品牌。产品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和检测服务能力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服务业质量水平与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不相匹配,建设工程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我们正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必须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推进质量兴市战略。
(一)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我市“十二五”时期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迫切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以提高质量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将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上来,通过抓标准、抓质量、抓品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质量升级,实现速度质量效益有机统一,推动我市“十二五”时期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二)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我市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如果说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区域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技术和质量 的竞争上。从国际上看,设立质量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一种新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品质竞争”。要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我们就必须进一步强化“以质取胜”意识,通过全面推进质量兴市,把质量工作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用质量赢得市场,靠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市经济综合实力。
(三)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切实保障民生、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需要。质量涉及大众,质量关系民生,特别是食品、药品质量更是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众所周知的“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以及媒体揭露出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都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从我市情况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还没有完全杜绝。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民众需求,切实改善民生,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切实履行好政府质量管理职责,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切实把质量振兴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来抓,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称心、住得舒心,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
(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提升我市对外形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必然选择。人们对一个地方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良好的形象可以有效提高我市对
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的吸引力;相反,如果出了质量问题,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必须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为统领,以质量、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技术基础工作为支撑,采取质量技术创新、严格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支持措施,切实提高整体质量水平,扩大宜昌产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信用环境、消费环境和服务环境,树立我市的良好形象。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质量兴市战略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总体目标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广泛宣传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大力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兴县”、“质量兴企”活动,全面提高总体质量水平,切实发挥质量工作在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实现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保障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质量工作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逐步提升,社会质量意识显著增强,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市宏观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基础保障体系和社会质量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完善,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的质量需求基本满足,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提升。围绕上述目标,当前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抓好质量奖制度建设,大力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三峡质量奖是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奖,是推进质量兴市战略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体现市委、市政府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导向和决心。这一奖项的设立,有利于在企业中推行卓越
绩效的管理模式,对推动企业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去年我市首次开展三峡质量奖评选活动,我们要通过评选表彰和宣传推介,进一步强化质量奖标杆企业的引领作用,在全市培育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卓越企业。三峡质量奖要坚决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对获奖后出现质量问题的,要严厉惩处,坚决摘掉牌子。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以宣传贯彻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抓手,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为目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广力度,指导我市有条件的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逐步树立一批质量优、管理好、绩效卓越、核心竞争力强的标杆企业。要在金融、交通、旅游、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开展争创三峡质量奖的活动,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升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二)抓好质量兴企工作,大力培育名牌产品。企业是质量的主体,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各地、各部门要把产业发展、质量建设和品牌培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质量的提升和品牌的打造,实现产业的振兴。一是要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建立覆盖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实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二是要加快制定并实施全市品牌培育发展规划。按照“争创一个品牌,带活一家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培植一批品牌”的思路,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体,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要发挥我市磷化工、机械装备、电线电缆、电子材料、白酒、茶叶、生物
医药、陶瓷建材等产业集群优势,积极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试点工作。三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完善名牌奖励机制,对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驰名商标、自主创新产品重点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要增强企业和全社会保护自主知名品牌的意识和责任,努力把“宜昌制造”打造成优质产品的标志。
(三)抓好标准化工作,夯实质量工作基础。标准化是进行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是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要立足于夯实质量工作基础,积极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标准化水平。首先,要以巩固壮大我市化工、电力、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动工业标准化工作。制定出台《宜昌市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及时跟踪和掌握国内先进标准情况,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支持我市优势产业、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将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其次要以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围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都市农业的总体思路,加快制定农业地方标准,重点抓好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农业标准和检测体系,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三是要以面向民生的生活服务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着重抓好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以标准化为手段解决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起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宜昌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围绕“三峡宜昌”
核心旅游品牌建设,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服务行业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我市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四)抓好质量技术检测平台建设,为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加快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是提高检测服务能力、确保产品和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是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落实质量兴市战略的重要基础。要根据我市优势产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当前,要抓紧做好国家磷化工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国家超高压电缆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以及家具、燃气用品、茶叶、白酒、陶瓷、生物发酵等产品省级检测中心的申报筹建工作。对在我市设立的国家级质检中心、省级质检中心,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给予配套资金、政策支持。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现有检验检测资源基础上,重点依托产业集群新建一批高水平工业产品检验检测平台,整合做强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平台,改造提升计量测试和公共安全检验检测平台。要以服务产业发展和保障公共安全为核心,努力在全市建立起以国家级质检中心为龙头、省级质检中心为重点、市级质检中心为基础、县级检测机构为补充的技术检测体系。
(五)抓好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各级各部门要以消除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事故,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依法依规提高生产许可条件和市场准入门槛,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增加抽样检验频次,实施质量问题追溯制度、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市场退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企业质量安全和环境
保护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工商、农业、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整体联动,加强对食品生产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全过程安全监管网络。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质量诚信观念,建立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失信惩戒机制,完善行业自律机制。要加大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力度,掌握质量安全违法线索,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始终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从严查办一批区域性、系统性的大案要案,严厉惩处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质量兴市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质量兴市既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涉及方方面面,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我市的质量兴市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把质量兴市工作纳入本地、本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指导督办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作用,统筹协调质量兴市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及时研究解决质量兴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要调整充实质量兴县(市、区)工作领导小组,将质量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谋划,协调发展。
(二)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以质量兴
市战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监管和服务作用,部门的协同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社会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协作,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监管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各地要加强对质量工作的考核,建立质量工作指标体系,将质量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综合目标考核评价体系。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归纳总结,组织开展县(市、区)质量兴市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质量兴市(县)的考核、评价机制。
(三)完善激励机制,落实相关政策。要进一步扩大三峡质量奖的评选范围,进一步完善评选标准,及时落实奖励配套政策。同时,对在质量提升方面取得卓越成绩的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专家或学者,以及质量工作突出的基层或企业一线岗位人员给予奖励。各县(市、区)要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力度,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和完善各项质量奖励政策。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鼓励和扶持企业优化管理、科技创新、技术改进、标准研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帮助重点企业争创国家、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要引导和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
(四)搞好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要将质量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教育规划,开展全民质量法制教育,着力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法制意识,营建良好质量发展法制环境。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监督作用,开辟专刊、专栏、专题,大力宣传质量兴市战略,加强对制假售假和不合格企业的舆论监督、曝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百城万店无假货”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普及质量知识,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同志们,当前我市质量兴市工作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做好今后的质量兴市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上下要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动力,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不断开创质量工作新局面,为我市“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