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创作谈

时间:2019-05-15 06:4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创作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创作谈》。

第一篇: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创作谈

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创作谈

91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已落下帷幕。我们创作的《藏北人家》(以下简称《藏》)获最佳纪录片金熊猫大奖。这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它引起我们深思,引导我们去回顾,探讨创作该片的心路旅程。

《藏》片是四川电视台和西藏电视台合拍的系列片《西藏》中的一集,拍片过程说来简单:摄制组6个人都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碰巧其中一半是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王海兵、赵坚是82届,韩辉是83届,3个人挑起了编、摄、撰稿的担子。为了寻觅拍摄题材,我们这支小小的制作队伍几乎走遍了西藏。90年8月下旬,我们来到藏北腹地的纳木湖畔,在那里结识了牧民措达一家。以后的日子里,措达的帐篷旁多了三顶小帐蓬,我们和措达早晚相处,用自然跟踪手法不分昼夜地拍了200多分钟素材,回拉萨很快写出本子,又转入另一题材。直到91年6月,长达47分钟的《藏》片才编辑制作出来。

《藏》片值得探讨的首先是题材的选择。中国西部瑰丽多姿,青藏高原神奇迷人,要猎奇,尽可以去拍风光和民俗风情(我们也拍这样的题材,如《羌塘盛会》等)。为什么要这样去拍藏北?一户普通的牧民,一些平凡的生活细节,没有一点轰轰烈烈的戏剧性和高潮。

面对青藏高原巨大的空间体积,面对“第三极”的冰天雪地和常年不停的西风,我们想,得有多大的决心,人们才敢去青藏高原旅行;得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人类才能在这里生存下来!

正是这一思维方向引导我们去拍摄人。我们把思维的焦距始终对准生于斯长于斯的藏北人。我们想探寻藏北人在与大自然生死搏斗中创造的独特文明的内容和本质。中国画画人、画动物讲究画“眼”。我们拍藏北也要画“眼”,这只“眼”就是普通牧人的生活和命运。

这一构思酝酿了二、三个月。早在5月份进藏之初,我们就有拍这样一部片子的想法。但是迟迟没有动手拍,是因为没有找到准确的切入点。

除了我们,很多人都拍西藏。总感到浮光掠影的多,热热闹闹的多,猎奇的多,真正带着一种关注和同情的态度去反映实实在在的生活的片子太少。当前纪录片创作,又热衷于“文学体”的样式,过份追求解说词的华丽和镜头的技巧,而这些,恰恰不是我们和藏北所需要的。我们在西藏牧区生活了三个月,所体验到的,是一种生活的朴实,是大自然的感染力,追求自然和朴实,是生活对我们的启示。三个月来,我们反复讨论这种片子的主题和风格,把拍摄内容限制在一户牧民一天的生活里是我们最终构思的结果。这一构思基于两点:其一,尽管藏北荒凉寂寞,但有人的存在就有社会,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形态。要观察藏北人,观察他们在如此险恶的自然环境下究竟是怎样生存下来的。最好的途径是观察一户家庭。其二,我们追求朴实自然。我们对创作手法的规定是纪实性的。我们试图把观众带入一个完全真实的环境中,以一天的生活流程为主线来反映一家人的生活,是体现我们意图的最佳选择。

纳木湖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湖的周围是草场。我们来到这里寻找拍摄对象。措达一家是偶然选中的。他们家庭结构较齐全,有年青夫妇、老人、小孩;牛羊财产为中等水平,具有代表性。

藏北牧人很豪爽,我们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帮我们扎帐蓬、做饭。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一切。对我们的拍摄,他们毫不介意。他们从未见过摄像机。也不懂

得其中的奥秘,因而连小孩在内,对我们的摄像机都不感兴趣,这对我们的拍摄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我们的观察从一个个生活细节入手。我们采用一种近似自然主义的拍摄手法,对拍摄对象绝不进行人工摆布,自然、真实、纯朴,是我们对全片的艺术把握,让镜头的造型美与生活细节的真实自然美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对镜头的美学追求。我们并不刻意追求单纯的画面效果。无论是晚霞中的牛羊,火塘前的笑脸,还是夜色中的帐蓬,月光下的牦牛,一切都忠实于生活的真实。我们把镜头当成一支笔,真实地记录、记录、再记录,让生活静静地流动,让镜头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

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吃饭、打扮、放牧、剪羊毛,正是这些活生生的细节,构成了藏北游牧文明的内容,将这些细节串起来,就是藏北牧人的真实生活。我们追求细节,用一系列细节来结构全片,这是《藏》片的独特之处。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氧气稀少、行动困难。要完整地记录生活细节,又不靠摆布而靠抓拍,必须时时机器不离手,随时处于倚马待发的状态,这就注定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摄制组都是年轻人,大家劲头十足,完全处于一种忘我的创作境界之中。我们以似乎疯狂的热情不停地拍摄,忘记了洗脸,顾不上吃饭,从早上五点忙到太阳落山,我们的发电机24小时不停地工作,仍然满足不了电池充电的需要,这样的拍摄对我们来说平生是第一次。

我们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都力图用镜头表达出来。当然,完美的纪实创作风格并不是照搬生活。我们等待,有选择的记录,留心思考,不断完善对全片的总体把握和艺术构思。

我们对《藏》片纪实风格的把握还表现在对解说的处理上。对解说词,我们追求的是朴素、平淡、隽永,对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我们要求它从属于画面。换句话说,不要像某些片子靠解说词来结构全片,解说一贯到底,光彩照人,而画面成了可随意组合的附属物。我们以生活本身的流程,以镜头的内在逻辑来组接镜头,发展情节,充分利用电视本身形象化的特点,还电视的本性于创作之中。对纪实性纪录片来说,我们的理解应该是记录生活,而不是评价生活。我们相信观众的理解,许多内容,都深藏在我们的画面中,而不是通过解说喋喋不休地去加以评述。我们力图维护全片的真实、客观,追求它的可信性、可视性。纪录片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应该说是画面,而不是别的。只不过这些画面是经过选择,可以表情达意融进了创作者思考的画面,而不要单纯的客观再现。

《藏》片不是生活的简单记录,我们可以从措达一家的生活细节中,引出很多思索,从中发现一些人类学、社会学的东西。我们不是专家,但我们能感觉到,措达一家极为简单的生产方式生活形态非常古老。几百年,上千年的藏北牧人祖先的生活,同措达的生活相差极小。而且今后,尤其在现代文明的触觉难以企及的藏北腹心深处,牧人生活要有多大的改变也是很困难的。然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毕竟保留了下来,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也是人的价值所在。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适应中,必须与大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是藏北游牧文明给人的启示。从措达一家成员的不同分工,他们之间的朴素感情,措达与邻人及哥哥的联系等等细节上,我们不能不发现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并从中悟出社会的本质:社会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是人类组织起来对抗、利用、改造自然的形式。在藏北,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简单明确,没有社会,孤独的个人在大自然中无法生存。

所有这些理解都是片子以外的。对《藏》片本身来说,重要的不是外界怎样评述,而在于生活本身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为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不加矫饰地向观众提供一部真实的、材料丰富的纪录片。有些内容,如措达妻子罗追一早一晚进行动人的祭神仪式,措达夫妇的宿命观点,他们不打算送孩子上学,游牧文明的停滞等都忠实地保留了下来,删掉这些,藏北游牧文明就成了一种残缺的东西。藏北画“眼”的尝试得到了殊荣,它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任务,是记录人的价值、人的命运,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宜遵循以人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藏》片的获奖,不仅仅在于它那牧歌般的异域情调。“金熊猫奖”国际评委、美国影视权威人士托马斯斯金纳认为:《藏北人家》和经典纪录片《北方的爱斯基摩人》以及1990年获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大奖的《巴卡丛林中的人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或许表明了《藏》片成功的原因。因为这些纪录片都反映了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人与大自然”。

纪录片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达到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我们很同意“金熊猫奖”国际评委、英国的奥布利辛格先生的话:“越具有地域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我们还想补充一句:“越具人类共同价值的东西,越具世界性”

第二篇: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解说词

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解说词

神秘的藏北有无数的传说,但是谁也说不清楚最古老的祖先是谁。考古学家至今在这里还没有发现比新时器文化更早的人类活动遗迹。很多迹象表明,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一样,藏族牧人的祖先很可能是从遥远的地方迁移进来的。谁也不知道生存手段极为弱小的原始部落为什么选择了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作为自己的生存之地。

藏北草原的地理高度决定了它的自然条件,然而艰难的环境最能激发出生命的潜能。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证明了文明诞生的环境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环境,而不是一个非常安逸的环境。他认为优秀需要苦难,美是艰难的。藏族牧人的祖先正是在这个高寒缺氧、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游牧文明。令人注目的是,藏北草原的遥远和艰险筑成了一道厚重的屏障,将自己和外部世界远远地隔开,使今天的藏北文明得以保持同几千年前基本相似的形态。

辽阔的藏北草原南部是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高达七千多米,在主峰的北边有一个湖叫纳穆湖,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纳穆湖海拔高达4718米,面积约1900多平方公里。当年到达湖边的蒙古骑兵称它为腾格里海,意思是偏湖。纳穆湖畔水草资源丰富,是藏北主要牧场之一。常年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就在湖边搭起了一顶顶帐篷。

一座帐篷就是一个家庭。这里是牧人措纳一家。措纳今年28岁,他和比他大一岁的妻子挪隹结婚九年,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女主人挪隹的父亲索朗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挪隹怀有八个月的身孕,因为行动不方便,她的妹妹白玛来到她家帮忙干些家务活。措纳家有将近200只绵羊和山羊,40多头牦牛和一匹马,这些财产属他们个人所有,措纳的财产在藏北算中等水平。他一家人的衣食住完全取自这些牲畜,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收入。

在面积广大的藏北草原,几乎看不见一棵树,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时间,这里都刮着寒冷的西风,夜间的气温一般都在零度以下,帐篷就成为牧人们抵御风雪严寒的遮蔽所。

和蒙古牧民的蒙古包不同,藏北牧人的帐篷一般是黑色的,用结实的牦牛毛和羊毛纺织而成,每一顶帐篷上方都有一个通风口,下雨的时候可以盖上。

帐篷的面积约有十平方米,中间是一个火塘。里面正对着帐篷门口,有一个简陋的神龛,供着佛像。帐篷的四角堆放着装有粮食、衣物和毛皮的口袋。晚上,一家人就睡在这一个帐篷里。在措纳家,老人和孩子睡在里边,措纳和女人睡在靠外的地方。帐篷不仅仅用来睡觉。实际上,所有的牧民生活都以帐篷为中心,每天的生活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

清晨五点,天还很黑,女人们就起来了。夏天的夜晚仍然很冷,地上有霜冻。挪隹披着防寒的毛毡,开始给牦牛挤第一次奶。挤奶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挤完奶,挪隹回到帐篷里,开始生火。白玛则将发了酵的奶倒进酥油桶里,开始制作酥油。草原上只有干牛粪可以充作燃料,点燃干牛粪很费力。这种羊皮风箱在城市里只能放到博物馆里去,可在这里,它却必不可少,不过操作起来需要熟练的技巧。

挪隹要在丈夫起来之前将茶烧好,挪隹虽然怀有八个月的身孕,但她同藏北草原所有妇

女一样,每天忙碌不停。据说牧区的妇女即使生了孩子以后也不休息,当天就要干活,这里的环境使她们具备了坚韧的意志和强壮的体格。从发酵的牛奶中分离出酥油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夏季产奶多的时间,妇女们几乎每天都要干这种又累又费时的活。女人忙碌了两个小时以后,男人醒来了。挪隹告诉丈夫,昨晚羊群跑了,措纳不紧不慢穿上衣服,走出帐篷去找羊。夜间负责看管羊群的是几只牧羊犬,昨晚风大,牧羊犬没能尽到职责。但是人们并不着急。晚上羊群不会跑多远。

天边出现曙色。挪隹来到帐篷的一角,这里是他们每天祭神的地方。在一个简易的香炉上,放上几块牛粪火,盖上松枝,再撒上一点儿糌粑面,一股淡淡的香味便弥漫在草原清晨的空气中。这是藏北牧民特有的一种祭神方式,他们用这种方式来祭奠自然和神,祈求这一天平平安安地过去。

帐篷外,白玛忙碌着,她把新鲜的牛粪抛撒在周围的草地上,以便白天晒干后作为燃料。牧人们并不认为牛粪脏,晒干后的牛粪烧起来没有怪味。

姑娘有爱美的天性。虽然环境严酷,女人们还是很注意修饰自己。她们追求一种自然的、纯净的美。

草原的清晨,万物苏醒。

十八岁的白玛是个能干勤快的姑娘,她和藏北所有的妇女一样,身材结实,每天要干很多重体力活。

天亮了,阳光洒满帐篷,孩子们醒来了。给孩子们穿衣是爷爷的事。两个稍大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照管自己。

忙碌了一个早晨,酥油从奶中分离了出来。酥油是牧人用来抵御恶劣气候的重要食品,又是祭祀和生活用品,牧人们十分珍惜酥油,往往把储存酥油的多少看成财富的标志。措纳家一年大约能生产五、六十公斤酥油,除了交售少量的给政府,其余归自己支配。

措纳找羊回来,全家开始吃早餐。早餐前他们点起香火,老人默默地诵经。

这是牧人们普遍食用的一种食品,叫糌粑。它是用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加上一点酥油和热茶做成的,吃法很特别。糌粑营养丰富、热量高、食用方便,是生活在高寒地区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的吃法因人而异,老年人喜欢干吃。

早饭以后,全家人开始收拾打扮。牧人们从生活中懂得,酥油是最好的护肤品。草原上风沙大,紫外线强烈,脸上抹上一层酥油,皮肤又红又亮,能防风防晒。

时候不早了,措纳准备外出放牧。这种皮口袋叫“唐觚”,它是藏北牧人特有的饭盒,里边装着牧人一天放牧所需的干粮。在藏北,许多生活用品都取自牛羊的身上。这种羊皮做的口袋轻巧实用,牧人外出时都带着它。

措纳放牧要走很远的路,他必须带足一天的干粮。在藏北,牧民的帐篷一般搭在靠近水

又避风的地方,离牧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一天的放牧生活开始了。来到水草丰美的放牧场,措纳就可以休息一会儿了。勤劳的藏北牧民是闲不住的。放羊时手里总少不了一个纺线锤,虽然一天只能纺几两羊毛,天长日久,纺出的线就足够编织一家人的生活用品了。放牧生活是单调的。眼前是他每天都能见到的蓝色的湖,一年到头他就围绕着湖边游牧,他熟悉这里的一切。

藏北高原是中国高山湖泊最多的地区,有大小湖泊三百七十多个,永远与这些湖泊相伴的是一系列雄伟的高山。蓝天下山峰的刚劲与湖水的柔美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然而,这湖光山色在牧人看来或许只是一种单调。措纳安静地纺线,他几乎不去注意眼前大自然的美景。他已经看惯了这里的日出日落、云起云飞,大自然对他来说只意味着草青草黄,他所关心的是会不会有大风暴或者大雪造成牛羊丢失和死亡。在藏北,天地山川巨大的自然力压倒了一切。牧人们崇拜自然,他们每日向天地神祈祷,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又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妥协和协调的关系。当他们的生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他们的确难以象局外人那样,去欣赏藏北草原的自然美景了。

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不动。年复一年,人们重复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永远处于和他们的祖先一模一样的环境中。藏北的牧民对自己的生活抱有一种宿命的观点。措纳认为,生活中没有坏的事,他干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所以他快乐、无忧无虑。他去过拉萨朝圣,拉萨的房子漂亮,但他更喜欢自己的帐篷,更喜欢藏北草原的宁静。措纳不识字,除拉萨以外,没有到过别的地方,他不知道外界是什么样子。这在外人看来是一种悲哀,但是措纳却认为自己很快乐。平静的生活、纯朴单调的精神活动构成了他们快乐的基础。这是一种外人难以理解的快乐。牧人的快乐单纯得如同孩子的笑容,纯洁得恰似藏北碧蓝的天空和晶莹的雪山。

丈夫们出去放牧,女人们就留在家中干各种家务活。

这些牧羊犬十分凶猛,白天必须拴住,以免伤人。牧人爱惜狗,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他们从不吃狗肉。狗老了,就让它自然死去。

在藏北草原,妇女是家庭的中心。她们既操持家务,又掌管经济,是家里的主要劳动者。从早到晚,她们干着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藏北草原的妇女比男人更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中午时分还要给牛挤第二次奶。

家里最轻松的是老人和孩子。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在家里受到尊敬,平时只干点轻活。孩子们无忧无虑,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耍,到了上学的年龄也不上学,孩子们的学校就是大人们从事的生产劳动和各种家务事。措纳和挪隹认为,孩子们上学没有多少用处,他们要学的是将来在劳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本领。牧区的孩子一般七八岁就开始帮家里干活,措纳家的几个孩子现在还小,最小的儿子格桑旺堆才三岁,大儿子坚参五岁,女儿叫才旦卓玛,六岁,他们现在主要是玩耍。

白天的时光是漫长的。拉拉家常,捻捻毛线,一家人就这样等待着放牧的男人归来。

在野外,措纳一个人打发着漫长的时光。这种抛石器叫乌尔多,它用牛毛编成,既是一种装饰,又是实用的放牧工具,据说一个好射手可以打中二百米以外的野兽。措纳孤独的时候,打几块石头,听听响声,也是一种消遣。

下午,措纳把羊群赶到附近草场,自己回到家中。他今天要帮哥哥家剪羊毛,所以回来得早一点。在草原上人们习惯几户人家一块居住,这样可以彼此照应。帐篷之间的距离约一百米,以相互能大声呼应为准。离措纳家最近的是他哥哥的帐篷。剪羊毛劳动量很大,又怕雨淋,一户人家是忙不过来的,措纳的哥哥把周围的邻居都请来帮忙。牧人们剪羊毛用一种锋利的刀,这种刀剪羊毛很快,但一不小心会割破羊的皮肤。草原上的小孩儿是没有什么玩具的,但是他们会自找乐趣。

剪羊毛的活儿很累,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食物,款待前来帮忙的人。这是制作血肠。刚杀的羊胸腔里有很多的血,人们把剁碎的肉、糌粑粉和盐放在羊血里搅拌,然后灌进洗净的羊肠内,就成了牧民们喜欢吃的血肠了。

收获是令人愉快的。牧人的生活离不开羊毛,他们的经济收入也主要来自羊毛,人们用卖掉羊毛的钱来购买政府供应的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

剪完羊毛,血肠也熟了,主人招待大家品尝这种味道鲜美的食品。藏北牧民之间的相互帮忙是不计报酬的,他们需要的是在困难条件下共同生存的力量,主人对大家的感谢仅仅是一顿午饭。

这天天气好,娜隹烧了热水,准备给措纳洗头。措纳和挪隹的结合是通过亲友介绍的。牧人相信缘份和命,相信自己能得到的就是上天的赐予,应该心平气和地去接受。因而牧人夫妇一般关系比较稳定,男女青年成家独立生活后会认识到,在生活和抚养后代中要彼此依赖。时间会加强牧人夫妇间的感情,离婚现象在草原上是罕见的。牧人夫妇的感情比较含蓄,平时两人之间难得有多余的话。但是他们的心是相通的,他们之间的思念和牵挂不必用过多的语言来表达,做妻子的甚至能够凭直觉准确地感应到放牧的丈夫什么时刻归来。

草原牧人有自己的审美观,他们用多种办法装饰自己。这位妇女脸上抹的是一种在酥油时熬化的白糖,他们觉得这样很美。

牧人们有自己的娱乐方式,男人们闲暇时喜欢玩一种掷骰子的游戏。每个人几根小棍儿,在围成一圈儿的小石头障碍上前进,以挪骰子的点数来决定走几步,先到者为胜。游戏充满情趣。牧人们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他们口中念念有词,希望得到神的帮助,获得自己想要的点子。

一天的日子在劳作和娱乐中度过。黄昏时分,女主人挪隹又一次来到帐篷后面,举行简单朴素的祭神仪式。

纳穆湖畔的黄昏,彩霞炫丽辉煌,庄严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沐浴在夕阳余辉之中,显示出一种神秘的宗教色彩。念青唐古拉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它和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起,组成了藏北高原上多姿多彩的风光。在这块土地上,生命得以延续的环境极为艰难,坚韧耐寒的牦牛和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依靠。牧人的一生与风雪为伴,以牛羊为生。他们一辈子在牛羊中转圈,对牛羊倾注了很深的感情,他们甚至给每一只牛羊都取上了亲切有趣的名字。

随着暮色浓重,羊群回到了帐篷周围,挪隹和白玛又忙着给归来的牛羊挤最后一次奶。

晚餐是藏北牧人一天中最主要的一餐,这里做的是一种叫“土粑”的食品,它是藏北牧人普遍爱吃的一种面食。藏北草原的夜晚总是那么寒冷,吃上热腾腾的一碗土粑,可以增加热量,驱逐寒冷。

吃完晚餐已经很晚,年轻的牧人有时会趁着夜色聚集在帐篷附近跳“咕息”。牧民跳舞很注重脚部动作,象是一种踢蹋舞,跳起来节奏鲜明,豪迈活泼。小伙子和姑娘们都尽情表现自己。

夜色中闪动着如同精灵般跳舞的牧人,欢快的舞步敲击着脚下这块博大的土地,生命的本质意义在这里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直率。这就是藏北牧民,他们总是那样乐观,他们的生活同样也充满着乐趣。

歌声流动在这荒凉寂静的草原上,大自然在黑暗中显示出沉默的力量。牧人们崇拜大自然,他们要在这里生存,唯一的选择是同大自然建立和谐一致的关系。这也许就是藏北牧区文明的实质。

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一天同过去的每一天都一样。对措纳、挪隹来说,昨天的太阳、今天的太阳、明天的太阳都一模一样。牧人们的生活就象他们手中的纺线锤一样往复循环、循环往复,永远是那样和谐,那样恬静,那样谈远和安宁。

第三篇:谈探索节目与电视纪录片

谈探索节目与电视纪录片

2010-2-7

一、开篇:中国的纪录片之旅

“亨·阿杰尔在他的《电影美学概述》中引用过这样一段话:„电影,像强努斯(古罗马神,能知过去和未来,因此有两个面孔)两面神那样,把现实和非现实表现在无区别的统一体里。‟”一切的电视影像都是从早期的电影开始的,中国的纪录片也是脱胎于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先的新闻纪录片。尤其在中国,新闻开始用电视普及的时候,新中国全国大建设,各方争相报道先进的生产事迹。新闻影像乃至以后的纪录片创作开始成熟起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演进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解放后到80年代后期的格林尔逊式即画面加解说式纪录片,二是90年代以来的真实电影即观察式纪录片。但中国的纪录片发展之路却是艰辛而曲折的。中国纪录片在发展初期受苏联影响较大。苏联人大开大合的蒙太奇式的创作手法,在我们很多有过重要影响获过大奖的纪录片中都可以看到烙印。例如《收租院》等。在其“形象化政论”的影响下,导致中国的纪录片维持了30多年的画面加解说的模式。尤其在文革文化高压下,这种模式更是大行其道,阻碍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最初设想,产生了内容单调、主题僵化、选材面窄、形式单一和表现公式化,“声画两张皮”的弊端。在中国这片缺乏影视传统文化的土地上,纪录片的创作为当时的政治环境所囿,只强调其“工具性”而漠视它纪实的本性。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纪录片开始尝试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开始反映新风气,运用新技法,虽然仍旧是格里尔逊式,但却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丝绸之路》、《庐山》、《让历史告诉未来》和《伏尔加日记》等。90年代,中国纪录片才开始在观念技巧上面下功夫了,此时的中国纪录片,已经开始跟西方的纪录片拉近距离,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架起与国际思维模式相一致的话语体系,并在亚广联等国际大赛中频频获奖。与当时流行的“假大空”不同,纪录片走向了“新现实主义”,主张真实描述人们生活的原态,用小角度、情节化的描述来展现普通群众的生存状态。在这方面,大批优秀的纪录片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如《沙与海》、《半个世纪的相恋》、《藏北人家》、《毛泽东》、《中华之剑》、《壁画后面的故事》、《龙脊》、《神鹿啊神鹿》等等。而后来的《望长城》成为了一个里程碑:颇有纪实味道长镜头、真实的同期声、采访者身份的主持人(取代了单纯的朗诵者、宣示者)。这种模式继《生活空间》和《纪录片编辑室》节目成功运用之后成为范本。国内与国际间的相互学习促使中国纪录片日渐成熟。

中国最初的纪录片合作对象是日本,例如《丝绸之路》,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1982年拍摄的《话说长江》、1984年的《话说运河》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直到1991年的《沙与海》和孙曾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先后国内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后来又有了像《望长城》这样的佳作,而1 993年《生活空间》的推出,将中国纪录片放到了电视的最前沿。正是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纪录片以异常的速度在发展,但是一些靠纪录片生活的人经济却日益拮据起来。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做的东西没有观众欣赏,没有消费者来买单。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纪录片几乎没有群众基础,这是一些纪录片制作者的共识。例如《纪录片编辑室》,当年何其风光,曾经创下36%的收视率,比电视剧更火爆。如今收视率已暴跌至7%—8%。外国的一些诸如肥皂剧、大片之类的东西开始侵占我们的国内市场,而我们却还在守着当初的荣誉不肯放手,固守老一套。要知道现在是受众主导市场,在他们中间最受欢迎的还是电视剧、足球和其他综艺节目。也不是中国人民不欢喜关注现实了,他们仍然每天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一些耗去制作者大量心血的出色之作,在电影节上周游列国之后,让制作者锁进柜子。究其原因,就是大家都觉得,纪录片没有以前好看了,又或者是,这些纪录片不再能迎合观众的口味了。宣传式的电视纪录片,妄想再次强行闯入市场已经是不可能事情了。

但是,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中国独立纪录片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廉价、便捷的摄像设备的普及,商业电视台数量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中国人举起镜头,制作自己的纪录片。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在2005年6月的上海第10届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又于同年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获得大奖。《幼儿园》的获奖至少向世人证实了,中国的人文纪录片还是可以与世界水平一比高下,特别是在艺术内涵方面,但如果要谈到纪录片的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我国的纪录片整体上就明显存在很多的不足,可以概括为多样化的缺乏、市场化的滞后等问题。

(一)片面强调国际化,忽视了个性化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记录片工作者为了能“走向世界”,迎合国际口味,国内出现了突出的“老少边穷”现象,于是老人题材、少数民族题材、边远地区题材、贫穷者(包括残障人士)生活题材成为了纪录片创作的主流。但是这些记录片在拍摄角度上往往停留在对生活形态、自然形态的猎奇点上,缺乏文化上的理解,暴露出没有深度的、没有历史性思考的、仅仅停留的浅薄的内容呈现形式。

(二)国际市场的被动地位

目前的纪录片市场主要是被国外的强势媒体集团所控制,一些国际级的交流会上一些国际强势集团常在会议上谈论他们的标准,对于弱势团体来说,一些纪录片制作上的标准和规格多是他们说了算,即使不是完全照搬,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外的纪录片起步较早,发展形态比较成熟,长期以来中国的记录片都是在学习西方的记录片而进步。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记录片的大部分市场还是被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和相关集团所占有。

(三)选题过于狭窄

题材是作品的最基本构成因素。所谓电视记录片的题材,就是创作者从客观现实或历史资料中选择出来组成作品的材料,具体展示在荧屏上的主要事件或生活现象。较长时期以来,我国纪录片创作题材狭窄,视野不开阔,选题中猎奇现象严重。纪录片所传达的有效信息越来越少,观众通过纪录片难以把握生活的真实本质。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纪录片创作的选题中对社会问题关注较多。自然问题关注较少,虽然近年来,自然问题开始引起人们关注(如央视的《探索发现》、《天地人》等),这是可喜现象,但相对其他题材而言还是少了些。比如说,水利、环境污染,人类要维持长久繁荣与长久,必须采取措施维护生态环境,让人们了解其重要性;在社会问题选题中,创伤性题材过多,过多记录人的艰难困苦以及现代人所承受的压力,忽视了人类的自我张力,忽视了对人类潜力的发掘;在自然类选题中,对自然现象记录过多,对知识探索较少。

(四)表现模式僵化

它一方面表现在:长镜头、跟踪拍摄手法的运用,成了一种程式化的拍摄。以率先采用长镜头、跟拍手法而著称的《望长城》出现以后,长镜头、跟拍的运用似乎成为一种定式,这种千篇一律的手法令人啼笑皆非,以至于有人误以为纪实主义就是长镜头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盲目追求“纪实”,导致自然主义倾向。当前,一些创作者出于对纪实感的肤浅理解和片面追求,一味强调“纪实”无节制、无目的的滥用镜头,刻意地记录庸常琐碎的事物,给我们带来的是日常生活片段的重复,风格单

一、节奏拖沓、内容杂乱等弊端,毫无美感而言,丧失了纪录片应有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纪实主义不等于自然主义,不等于纪录片工作者漫无目标的、不加选择的记录毫无意义的日常生活。八现实生活中直接抓取素材,必然要经过筛选、组织、裁剪,那些有闻必录的纯暴露并不能代表纪实,为纪实而纪实的片子是没有价值可言的。

(五)整个国民文化水平日渐低下

这样说的范围就更大了,不过这也是纪录片难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被网络、手机、报纸、杂志上面的种种低俗、猎奇的信息所淹没。尤其是网络,遍地开花的小色情广告、一夜情俱乐部、奇门八卦的东西使得许多人性中最原本的部分过分膨胀。他们以通晓各种星座奇缘、明星私密为荣,很难静下心来关心一下整个地球和人民息息相关的纪实性节目。更别说去力捧中国的纪录片市场了。

(六)中国本身的纪录片管理投入不够

纪录片仿佛只是一小拨热心人的事情,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还没能形成上下一心去搞纪录片的氛围。数的清的一些机构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本土纪录片雄起的愿望。

二、《探索·发现》的栏目特色

1993年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开播标志着纪录片栏目化的开始。栏目化作为一种趋势在中国找到了它生根发芽的地方了。作为央视纪录片创作播出的主要阵地——《探索·发现》在科教频道这一定位于人文的频道坚持将“影视史学”进行到底,并已经成为科教频道甚至是央视的一档品牌栏目。《探索·发现》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大型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的纪录片栏目,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在未知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重新发现”,是《探索·发现》的栏目宗旨和始终如一的追求。央视2002年第四季度观众综合指标调查报告中,“观众流动率”这项指标的第一名被央视科教频道每晚8:30的《探索·发现》夺得。在栏目满意度(由知名度、观众规模、期待度、人气指数、忠诚度、家庭人气指数等指标综合得出)的总排名中,开播不到两年的《探索·发现》一直高居前十名左右。当《Discovery》节目横扫全球电视媒体的时候,中国的纪录片制作者们也在积极改进中国的纪录片制作现状,《探索·发现》就是其中的典型,在它的身上也可以看到中国纪录片人努力探索的结果。

它成功的原因,首先要归功于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个根本准则。纪录片需要真实,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飞翔的荷兰人”伊文思于1935年再度来到了博里纳奇这个距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仅一两个小时火车车程的煤矿区。在这里,他拍摄了纪录片《博里纳奇矿区》。片中,博里纳奇到处都是灰黯的颜色,腐枝烂叶,还有蓬头垢面的男女老少,矿工与矿主和当地执法者的斗争,都真实的记录着这片矿区的艰难困苦的生活。该片产生轰动,对以后许多纪录片的纪实风格都产生了影响。观众对于这样的景象不会产生怀疑。这就关乎我们所说的取材真实性的重要性。《探索·发现》节目内容的选取以人文历史、自然地理为主,用影像的力量和真实的力量去感染感动受众。取材的真实,即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空发生的真人真事。如纪录片始祖《北方的那努克》记录的是一家猎人,在影片外,那努克都是活生生存在的一个人,你甚至可以直接去和他进行对话。再一个便是讲究艺术的真实,这里就有一个主观世界如何恰如其分地认识和再现客观世界的问题。纪录片就是通过创作者根据自己意图做出来的选择不同的真实或再现真实场景记录一段历史、人物故事等。它所体现出的不仅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且是作者内心活动与思想感情的体现。因此,这些特性就是电视纪录片以独立艺术形态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纪录片在传播过程中始终保持这样的特质,它也成了记录人类社会成长的见证人。《探索·发现》栏目始终保持着对最真实人类社会的记录,使得节目能够触动到观众的心灵深处。每一代人对下一代都可以成为财富,都可以留下宝贵的资料,但必须真实和有思想。纪录片将二十世纪以及现在人类社会的重要和有意义的事件、生活片段纪录下来,作为影像资料珍藏,给后人以启示。纪录片的纪实性,其内涵超出了表现手法意义上的纪实,而呈现出再现与表现相结合的特征。这里的再现是客观写实,表现则相对指主观介入。再现客观生活,使之具备生动鲜活的真实感,这是纪实性的基础。近年来,不少纪录片在内容、题材和镜头语言上作了深入的探索,使“再现”达到了新的高度。纪录片的表现是通过情感化外物实现的,而这个情感化外物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种声音“表现”将主体意识渗透到一系列的艺术处理中去,以纪实形态表情达意。《探索·发现》栏目在过去的几年里精心制作的一系列大型纪录片,如《百年中国》、《历史不能忘却》、《一个时代的侧影——1931—1945》、《中原大发现》等都是对国人民族记忆的一种拾掇。最新制作的《考古中国》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考究,运用情景再现、故事叙述、设置悬念等方式,将观众的视野再次拉回到远古时代的华夏大地,提示人们重视中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在2005年栏目中播放的三十集纪录片《一个时代的侧影——1931—1945》,真实的再现那个特殊年代里整个中国所处的状态。整个节目中,没有个体的口述和采访,没有事先设定的主题,而是以为时间框架,把所能够搜索到的当年的所有影像资料进行类型化梳理,将所有与相关年代有关的书刊、影像线索编织起来,形成一张庞大的历史网络。

《探索·发现》之所以能够受观众欢迎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它独特的叙事结构设计。故事片的设计因为知道结果,所以,更加紧凑。如何铺垫、如何照应、如何突转、如何解开谜底,都是在开拍之前都已经形成。而纪录片在叙事上虽仍然要遵循时间逻辑,但却经常可以做一些时间上的调整。《探索·发现》制作的纪录片《丧钟为谁而鸣》,讲述的是1946年至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中的斗争。对于很多观众而言,这次审判的结局已经成为历史常识,没有悬念。但是这部电视片依然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因为它的重点在于这些结局是如何出笼的,中间经过怎样的斗争。围绕这一目的,纪录片编导把那些发生在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的时间打乱次序,依据不同论题的需要重新组合。从每一集之间的关系上看,还是从属于比较明显的时间线索,但是每一集的内部却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打破这样的线索,上下古今、纵横捭阖,“形散而神聚”。

纪录片栏目化是纪录片与电视结合的必然结果,纪录片在电视上的栏目化是纪录片在大众传播时代的生存策略,栏目化了的纪录片更大意义上作为一个栏目而存在,而不是特别强调单个的作品。因此《探索·发现》栏目除了必须有基本的栏目化特征,如固定的播出时段、定位准确的固定主持人、固定的版块模式以及固定的栏目包装等等,还拥有自己独特的宗旨,统一的选题定位和风格定位。这样就使纪录片节目以整齐统一的方式在观众面前亮相,容易得到观众的注意和收看。

再次,《探索-发现》之所以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还在于它将娱乐注入到纪录片里面,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收视需求。它播出的纪录片涉猎极为广泛,包括纪念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历史不容忘却》(53集)、《丧钟为谁而鸣》(7集);人文历史地理方面的《三坊七巷》系列节目;大型考古系列节目《考古中国》(45集)、《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30集)、《中原大发现》;大型纪录片《极地跨越》(148集)、《同一个世界》(51集);两台大型直播节目《古文明新发现一埃及金字塔考古行动》和《嘿!火星》等等。中国本土的纪录片以往似乎总是以一种孤芳自赏的高姿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内容真实,主题深刻,却也留给大家枯燥乏味,题材边缘,视角主观的印象。而所谓娱乐化纪录片,《探索·发现》的解释是知识娱乐化,把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内容用讲故事的解说方式呈现给观众,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利用所有可能的电视手段进行表现。比如用搬演的手法完成历史的重现,加之相关人物的访谈,动画特技,表现手法甚至比故事片更加充分,更加“无边界”。从而使其呈现出一部部既有较高文化品位、知识内涵,又有很强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电视节目。最后就是运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在《探索·发现》栏目中就有许多通过演员的表演或电视特技效果的制作或通过意象的手法将历史或逝去的画面重新表现出来的手法。如2005年暑期科教频道的教科文行动中推出的《东陵遗恨》一片中在描述1928年7月清皇家陵墓——东陵被孙殿英所部盗走走大量珍贵文物这一场景时大量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将当时的情景虚构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历史不能忘却》的系列栏目之《川岛芳子》一片中,川岛芳子最后在狱中的痛苦挣扎心理就是通过黑暗牢房的衬托,并且通过演员脚步的来回走动的表演虚构表现出来的。这样观众在心理上就更容易理解当时的真实情景,摆脱了单纯语言介绍和有限历史资料展示时的乏味。正是这些纪录片天然所有的品质和人工修饰的结合让这一精英文化和其所记录的边缘文化有了新的生存空间。

三、中国纪录片之路

中国的纪录片一路走来,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经过八十年代的辉煌之后,开始走上沉寂的道路,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几度萎靡不振。直到央视诸如《探索·发现》等优秀纪录片栏目的崛起,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一线曙光。从这些栏目中,结合国际纪录片市场的走势,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些中国的纪录片之路线。首先从纪录片本身来看,“酒香不怕巷子深”,前提是你拥有好酒。同样的道理,中国的纪录片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先从自身做起。因此,我们要先总结中国目前的纪录片拍摄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中国的纪录片选材还显得窄

纪录片的选材范围很广,大到国家、国际大事、全球问题,小到关乎国计民生的东西,婚丧嫁娶、奇闻异事。要想拍出好的纪录片,选材很重要。你不可能把一个普通人一天的生活起居拍出一部值得称赞的纪录片来。从早期刷牙到吃饭睡觉的事情是每个人每天习以为常的。然而,如果这是一个伟人、残疾人或者一个对社会造成了不小影响的人都话就可以考虑考虑了。在繁杂的题材中选准切入点,跳出只关注边缘人的框框,找出能准确反映百姓心声、社会发展、时代精神的人和事,是需要纪录片创作者很花费一番心思的。选好题材决非简单的命题作文,更重要的则是要本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眼光,带着问题,在观察社会、感悟生活、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使人产生思索和升华。如《沙与海》中,渔民和牧民的生活选取,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对立的人物故事。一个在露水环绕的海岛,一个住在满是黄沙的沙漠之中。不同的活动,反映的却是一个相同的人生思考:小人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在那个破旧风、树新风的时代里是很能反映时代的烙印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社会形态基本固定。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往的那种生活形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纪录片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能总是局限于那些边缘人物和猎奇事件。而应该更加着眼于当今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地球环境的恶化、恐怖活动、各国间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的国际获奖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创作多元化的趋势,综观当代国际获奖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而国际上比较畅销的题材则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自然与环境三大类型上,它们展示了丰富的各国文化,满足了部分观众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探秘性的心理需求,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社会性、教育性等有机地融入节目中。

第四篇:纪录片创作心得

纪录片创作心得

纪录片创作心得一:纪录片创作心得

一个多月的拍摄经历结束了,一周的剪辑的时光也过去啦。看着成品出来有一种莫大的欣喜,也有一点小小的骄傲。我参与拍摄的纪录片虽然不是什么大作,但我还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所理解的纪录片的拍摄。

这一个月来,我感受到了太多的孤独。虽说是团队合作,但是很多感受是孤独的。当视线专注的看着镜头里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不能太多的参与他们的生活,因为我是一个记录者,需要一双孤独的眼睛,观察他们的生活细节。在他们拥挤的地方,想要架起脚架,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扛着摄像机。有时候一扛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看LCD显示屏看到眼睛干涩视线模糊了,才按下暂停键。

我们小组的拍摄内容是记录现在大学生特别是90后被誉为新新人类,他们对待爱情又有着怎样的看法。我选择了我的几个同学,因为和他们有过一些接触,比较了解他们的背景,性格,有利于拍摄。一个月下来,大家更加熟络。我更加深刻的明白,这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并不是真的互相之间带有情绪色彩。看着这一群大学生的生活画面,寂寞空虚受伤的情感世界,没日没夜的玩电脑看小说,为期末作业奋战,一次又一次喝酒聚会。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摸索的过程,从中我知道了要拍好纪录片,首先要知道何谓纪录片。纪录片首先是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一种对于某种问题、某个人物、某一状态所持的看法。纪录片作为一种“理念”,它永远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描述、记录世界,既有对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关注,也有对我们今天飞速发展和变迁的社会、文化的关注与记录。

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永远在“平等”之上进行平视、对等的交流,包括怎样适应险恶环境,怎样与你拍的对象融为一体,与被拍摄者一样思维,一样呼吸,一样喜怒哀乐。我们常要做的就是和拍摄对象交朋友,使他信任你,在拍摄中不再回避你和摄影机的存在,而是坦率地接纳这种存在,乃至忽略这种存在,忘记这种存在。

在纪录片拍摄中,现场的声音是构成真实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忠实地录下同期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我们很多节目的同期声要么拒绝录入“噪音”,要么根据主观需要随意开启、关闭同期声,要么配以后期模拟音响。在拍摄纪录片中,真实还原同期声最好的办法,就是外接一路话筒收音,成为混合音响。

拍摄现场常常是纷乱的、复杂的。对于纪录片而言,场面不受我们控制。在人物众多的嘈杂场面,我们常常会遇到不知所措、令人困惑的“盲点”。我在开始拍片时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事先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但一到现场,突然的变化会让我手忙脚乱。这是考验人的时刻。环境变化、摄制组人员的建议或其他人的提示常会干扰你的初衷。应该学会排除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意识,不妨反复问自己:“我事先准备的拍摄方案是否能行?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些众多的事件或人物中,哪一个最有意义?如何去实施?”当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在短时间做出,因为你所拍摄的事件、人物是不能等待你的。

由于我们常常是单机拍摄,因而采访者的问话和倾听表情需要再一次拍摄。除单独录制采访者的反应镜头外,还可以采取拍摄采访者与被采者同处于画面内的镜头;拍摄一些同一空间中的其他物件,在后期制作中加入,既提供了环境中的细部信息,又调节了视听节奏;插入与谈话有关的其它画面。

现实不可能因为拍摄去搬演、假造而发生变化。纪录片的美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拍摄时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用不着因为拍摄而刻意装扮。

这次作业的要求是15到20分钟,而我们拍了大量的素材,对于第一次创作纪录片的我们来说,的确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了。从大量的素材中我们最后剪出了半个小时的视频。把他们送给采访的那几个同学作为纪念。青春的影像记录,在多少年后,是多么的珍贵,虽然没人记录我,但是我却记录下了别人的一段时光。这样的经历充满了新奇也充满了伤感,因为,时间的流逝,在机器的运作中,仿佛眨眼之间。

孤独的眼睛,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我付出了我所有的精力,在光与烟的流动之间,在喧嚣与寂静之间,我追求着最真实的青春。

>纪录片创作心得二:纪录片创作心得>>(2442字)

一、纪录片拍摄要选择精品

2009年冬天,由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策划、拍摄并制作的二十三分的纪录片《雪的故事》,展现了最具特色的北方哈尔滨――“雪”,该篇不但展现了哈尔滨雪博会的发展历程,还全程介绍了打破吉尼斯纪录的雪雕的创作人马,而用纪录的方式走进一组泰国雪雕爱好者,也是本片的最大亮点。本片让观众清晰地了解了这些美轮美奂、别具一格的雪雕作品,为美丽的哈尔滨打出了一张亮丽名片。该片不但展现了哈尔滨人对家乡雪的痴迷,国际雪雕比赛更是连接了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许多大型雪雕作品已经打破吉尼斯纪录,人们在感叹其宏伟精细外,更加了解北国冰城的魅力所在。《雪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在日后的播出与评奖中,屡创佳绩――荣获2010年全国第十二届电视外宣“彩桥”节目评析活动长篇类一等奖;2010年黑龙江省新闻三等奖和哈尔滨市优秀电视作品二等奖;2013年荣获哈尔滨第九届天鹅文艺大奖电视文艺类优秀导演奖。也许是冰城的“雪”,为这部作品带来了好运,这荣誉的背后,应该总结完成纪录片背后的得与失。

二、纪录片创作需要年轻的血液

该纪录片的作者是位年轻的编导,当得到消息,《雪的故事》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纪录片长篇一等奖时有些意外。

2009年12月,编导接到了领导指派的任务:作一期关于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的专题片。这对仅仅在电视领域工作6年的编导,是份领导的信任,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挑战。年轻的编导,经常会看到前辈们制作冰雪的电视片,钦佩的同时,总是想有个机会尝试一下,可是主动请缨,也许没有太大的信心,毕竟工作年限短,经验水平微不足道。这个被动的任务,虽然让年轻的编导有点畏惧,但更多的是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期待与兴奋,因为在开始准备之前,在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脑海里就已经有了一些想实现的想法。

也行每一位哈尔滨人,对冰雪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意,新闻工作者就会更加敏感。哈尔滨每年的冰雪大世界和太阳岛雪博会,是这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前辈们已经拍的够精够好够美了,这位年轻的编导,在经费较少、仅有两个人工作的情况下,又感到的压力很大。也许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吧,给自己加油,心中充满力量去迎接挑战,那也许就因为年轻吧。这是一部好纪录片良好的开端,敢想才能敢做。

三、纪录片创作要发现亮点

完成采访、拍摄《雪的故事》纪录片那段时间,已是太阳岛雪博会制雪的中后期了。编导在采访中发现,印象里的大型雪雕原来都是自己造雪、制雪再完成的,而且2010年的雪博会用雪量达15万立方米,需要11台造雪机交替工作50多个日夜才能满足,这个过程不仅其他城市的观众会好奇,就连哈尔滨人也不一定有多少人了解,这是一个亮点,很吸引人。

找到张宁阁的雪风团队,是编导偶然间在报纸上发现的,他们的事迹确实很有代表性,一拍即合。选择这个团队做代表很正确,他们很传奇,从开始的堆雪人到创作被载入吉尼斯记录,他们用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舞动的精灵,这个平均年龄近五十岁的团队,将吃苦精神、乐观精神、坚持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为整片的文化内涵增色不少。

四、纪录片拍摄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2009年12月20日是太阳岛雪博会开幕的日子,而2010年1月10日,又迎来了国际雪雕比赛,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时间紧迫,对于选一组外国人拍摄又是编导的目标,同时编导知道没有时间对他们前期采访,这就加大了工作难度。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这位年轻的编导选了一组俄罗斯团队,因为语言不通,而且他们似乎很专注比赛,对编导的纪录拍摄不是很配合。跟拍了一天,编导有了想法,必须得换人,因为比赛仅有三天时间,这位年轻的编导必须果断决定,不能浪费时间。通过一天拍摄,这位编导发现了组泰国人,他们服装整齐,态度亲和友善,最重要的是队员中有一位可以说简单的中文,还有一位会说英文,这对采访的工作减少了难度。于是随后的两天,编导在一边拍摄的同时,一刻不停歇地了解关于他们的资料。

五、纪录片拍摄要热爱,要付出辛苦,更要创新与学习

进入冬季的哈尔滨,路途遥远很令人苦恼,城市的市区与太阳岛雪博会所在地的郊区有几十公里,虽然路途遥远,天气寒冷,但是年轻的编导一直保持着充足的兴奋劲,也许只有喜欢,才能迸发出火花。在准备投入拍摄的时候,编导就准备用纪录的手法,这是年轻的编导胆大的一面,从拍摄角度考虑,收到的效果更会不凡。这也是年轻的编导第一次真正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不过,记录,就是要抓拍到很多不被别人注意的地方,而且需要从早到晚,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落下,所以辛苦自然不必说了。

天气寒冷,摄像机的电池都需要放进怀里捂着,一块没电了,再换另一块,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很大,每每从室外与室内交替的时候,镜头上的霜气更是让编导头疼,那个时候有很多瞬间的东西丢失再补拍,一遍一遍重复,一遍一遍发现。

就这样,1个月左右的时间,这部二十三分钟的纪录片完成了,这期间,也许有准备不周到的地方,也许有时间不充分的原因,总之对于一个尽职尽责的新闻工作者,总会觉得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努力、学习永远是新闻工作者不变的工作目标。

制作一部纪录片,很锻炼编导的能力,与人沟通:这里包括团队、采访对象甚至还有外国友人;很多知识的掌握:来自书本、来自网络,还有社会这个大课堂;创新的思维:,用一份热爱、一份坚持、一份责任不断的学习,展开新思路,寻找创新点。

一位著名的编导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国家受欢迎的节目是娱乐节目,那么只能说明受众具有娱乐精神,而只有当一个国家受欢迎的节目是纪录片,才能说明这个国家的受众具有艺术审美的能力。纪录片应有它的艺术水准,而且应当有它独特的视觉魅力。”或许这种说法略为偏激,而每每重复的品味《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总是感慨随着摄像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受众的审美需求的日渐提升,纪录片的巧妙构思、画面效果、镜头质量以及对于视听语言技术的运用,变得愈发重要,新闻工作者要为那种神奇的境界而努力,何为优秀的纪录片,自然要呈现出那种自然之美、感官之美、留存心底的美、震撼人心的美、让人回味无穷的美。

>纪录片创作心得三:纪录片创作体会>>(312字)

当文字在无奈而又无助的情况下遭遇影像时,我们便看到纪录片真实力量和独特审美品质。

文学很自我,影像是种直观的客观的表达方式。

艺术良知与苦难记忆也许更加重要.纪录片不是用来孤芳自赏,也不是偷懒的人可以应付的,热爱纪录片,且耐得住寂寞和不怕贫穷的人呀,不要做太多闲谈,快去行动吧!

社会的理性交往须建立在社会理解之上,语言是促成理解的一个工具,基于文字的交往因为知识水准的参差不齐和不直观等原因,而且这种交往有一定的范围和限制,而影像作为一种非常直观的语言,则可以用来建立一种更为直接的社会理解。

纪录片是思考,有思想的人拍摄有思想的人(或者能够体现某种思想的事)给有思想的人看的。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怎么能发现和表现一个有思想的人呢?

第五篇:纪录片创作1

复习资料汇总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2007年,中央电视台出现了第一部以电脑手绘为主的纪录片《大唐西游记》,通过一幅幅手绘特效画面还原古老的历史,形象地再现真实。

A,《彼岸》 B,《自由的边缘》 C,《江湖》 D,《大唐西游记》 2.()纪录电影学派中最杰出的导演弗莱•詹宁斯主张:纪录片应该淡化政治宣传的味道,没有说明、没有劝告,也不作热情的演说,只是观察。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3.主观表现式的纪录片代表作有:《西藏的诱惑》、《英与白》和(《

A,幼儿园 B,狙击手 C,望长城 D,龙脊 4.《定军山》是我国的第一部纪录电影,它是(A,1895 B,1898 C,1905 D,1919 5.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代表作有:《望长城》、《潜伏行动》和(《

A,幼儿园 B,龙脊 C,英与白 D,复活的军团 6.1991年播出的()把镜头对准平民百姓,纪录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标志着我国纪

》)。)年拍摄的。

》)。

录片创作观念的重大转变。

A,《话说长江》 B,《话说运河》 C,《望长城》 D,《丝绸之路》 7.第一部纪录片诞生于美国,(的纳努克》。

A,弗拉哈迪 B,维尔托夫 C,卢米埃尔兄弟 D,库里肖夫 8.二战之后,在法国产生了真实电影,同时在(在于:如何处理拍摄者对拍摄对象的影响。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9.1993年央视的《东方时空》栏目开播,其中的()板块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产生了直接电影,两者的主要差异)被称为“纪录片之父”,他的代表作品是《北方事”为其平民化的口号,一时间成为纪录片和纪实风格的代名词。

A,《焦点访谈》 B,《影像志》 C,《生活空间》 D,《纪录》 10.王兵导演独自完成的DV作品(住区内的生活细节。

A,《我不要你管》 B,《自由的边缘》 C,《江湖》 D,《铁西区》),纪录了东北工业区由盛而衰的过程以及工人居11.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的导演是孙曾田,()也是他的代表作品。

A,《夏天》 B,《沙与海》 C,《圆明园》 D,《神鹿呀,我们的神鹿》 12.雅克•贝汉导演的“《天•地•人》三部曲”指的是以下三部纪录片:《迁徙的鸟》、《喜玛拉雅》和()。

A,《澳洲动物探秘》 B,《钢铁鲨鱼》 C,《帝企鹅日记》 D,《微观世界》 13.纪录电影大师(春》、《愚公移山》。

A,安东尼奥尼 B,维尔托夫 C,格里逊 D,伊文思 14.()是用人为的环境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曾经在中国拍摄了一批纪录片,例如:《四万万人民》、《早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暴露他们的想法。

A,真实电影 B,直接电影 C,蒙太奇学派 D,格里逊模式 15.1958年7月,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部纪录片(《

A,望长城 B,一口菜饼子 C,红旗渠 D,英雄的信阳人民 16.()被称为中国大陆新纪录运动的拓荒者,他于1990年完成的作品《流浪北京》

》)。

讲述了几位流浪的艺术家在北京寻找艺术梦想的故事。

A,段锦川 B,蒋樾 C,陆川 D,吴文光 17.1993年上海电视台的(《

》)开播,这是我国的第一个纪录片专栏。

A,地方台50分钟 B,纪录片编辑室 C,纪录片 D,见证 18.纪录片《英与白》的导演是(一种生活存在。

A,孙曾田 B,陈晓卿 C,张以庆 D,吴文光 19.2007年,杨紫烨导演的纪录片()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该片讲述),作品中一只熊猫、一个人、一台电视机构成了了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国儿童的真实生存状态。

A,《平衡》 B,《八廓南街16号》 C,《阴阳》 D,《颍州的孩子》

20.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作品,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A,弗拉哈迪 B,维尔托夫 C,卢米埃尔兄弟 D,库里肖夫 21.《奥林匹亚》是()的巅峰之作,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影像通过细致的剪辑和编辑,形成了特有的运动节奏,展现了纪录片影像的艺术魅力。

A,伊文思 B,维尔托夫 C,里芬斯塔尔 D,库里肖夫 22.()被称为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创始人。他在论述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时,首次使用“纪录片”这个名词。

A,爱森斯坦 B,库里肖夫 C,雅克•贝汉 D,格里逊 23.1965年摄制的(纪录片。

A,《春到侗乡》 B,《芦笛岩》 C,《园林风光》 D,《美丽的橄榄坝》 24.1979年,中央电视台与日本广播协会合作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A,《话说长江》 B,《话说运河》 C,《望长城》 D,《丝绸之路》 25.《话说长江》、《让历史告诉未来》都是()的纪录片。)开机,标志着我)纪录了桂林千奇百怪的溶洞景观,是我国第一部纯风光题材的A,人物纪录片 B,事件纪录片 C,画面加解说式 D,访谈加解说式 26.1996年,段锦川导演的(),把镜头对准拉萨的一个居委会,以冷眼旁观的手法进行拍摄,捕捉到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震撼力的东西。

A,《平衡》 B,《八廓南街16号》 C,《阴阳》 D,《彼岸》 27.()的创作者主张: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永远只作静观默察式的记录;不需要采访,拒绝重演,不用灯光,没有解说,排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的主观介入。

A,真实电影 B,直接电影 C,蒙太奇学派 D,格里逊模式 28.()年开办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一直致力于推动亚洲纪录片的发展。它的传统项目是“国际竞赛单元”和属于“亚洲纪录片人聚会”的“亚洲新浪潮”。

A,1956 B,1978 C,1989 D,1998 29.2004年,迈克尔•摩尔导演的政治纪录片(《

恨与恐怖活动的目标。

A,美丽新世界 B,1984 C,难以忽视的真相 D,华氏911 30.拍摄于1994年的纪录片《龙脊》,记录了广西山区一群小学生身上发生的故事。该作品的导演是()。

》),试图说明为什么美国会成为仇A,孙曾田 B,陈晓卿 C,张以庆 D,吴文光 31.上海电视台1993年开办的纪录片栏目(《 的收视奇迹。

A,纪录片之窗 B,纪录片编辑室 C,纪录片 D,见证

》)曾经掀起收视热潮,创下过36%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什么是纪录片?

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客观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通常,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

2,个人追述式纪录影片

个人追述式是19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纪录片风格。它把叙述者的议论混杂在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观念。这种模式使纪录片不再成为观察现实的窗户,制片人本身就是事件的见证人、参与者。

个人追述式影片工作起来像个自主的整体,影片将各部分组织结构起来。一是吸收进来的人声、背景音响和画面;二是电影片整体的风格讲出的“声音”,以及历史环境三个部分。

3,访谈式纪录影片

将被摄者或解说员、主持人直接面向观众讲话,并结合会见采访,这种访谈式手法首先在美国一些女权主义的纪录片中采用。访谈式纪录片的长镜头拍摄和实况效果声,体现了作品“照相”的本性和“摄影形象本体论”的美学原则。访谈式纪录片的当事人,直接向观众叙述,避免了编导的介入,作品使人感到公正、客观、可信。在访谈式纪录片中,语言成了主要的表现手段。

4,什么是“真实电影”?

格里逊式纪录片之后,电影界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影片通篇不加一句解说,连记者对被访者的谈话都尽量避免。导演捕捉日常生活未经修饰的事件场面,拍成纪录片,“所见即所得”就是“真实电影”。美国的苏珊、阿兰•雪曼拍的《警察局录影带》就是范例。

二战后,便携式摄影机和录音机的发明,以及同期录音技术的普及,使得“真实电影”流行一时。

5,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拍摄剧本主要有哪些作用?

剧本作用:剧本是工作文件而不是文学作品。它是制定计划和演绎情节的基础,但不是最基本的必需品。剧本首要目的是表述片子的内容和提出体现主题的最佳途径的设想。(1)剧本是一种组织与构造工具,是制作过程中所必须的参考与指南;(2)是片子制作中相互交流想法的途径,并能做到尽可能的简单明了和富有想象力。能让人更容易理解片子的内容以及进展。剧本对赞助人或者电视责任编辑特别重要,能告诉他们相关片子的细节,从而说服他们接受片子的想法。(3)对摄影师与导演也是必要的。剧本可以向摄影师传达片子的情绪、情节、其他摄影工作的问题处理方法。剧本可以帮助导演确定片子的进展与实现手法以及片子的逻辑性和连续性。(4)剧本也是安排摄制组作息时间所必须的。因为除了传达故事内容外,它还能有助于全剧组人员得到一系列问题的答案:片子的相应预算是多少?需要多少外景和拍摄时间?如何设置灯光?等一些列问题。(5)剧本也将指导编辑师的工作,说明片子设想的结构以及情节片断的连接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师可以阅读原始剧本,而进行编辑工作时则参照缩减后的不同文件,即编辑剧本。

6,简介“电影眼睛”理论及其影响。

7,简述纪录片作品构架上的“自然型结构”和“创造型结构”。8,简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理念演变及其节目特点。

1960―80年代的创作理念是:宣传与指导。节目的特点是重视脚本,依赖解说,声画脱节。80-90年代的创作理念是:客观纪实。节目的特点是“原生态纪录”,声画并茂,同期声的大量运用。90年代后期――至今的创作理念是:主观与表现。节目的特点是,符号语言(画面)的大量运用,故事化戏剧化更加突出,个性化创作的观念被认证。

9,“格里逊模式”

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重要的风格样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导演格里逊首先采用画外音解说来制作纪录片,打破了“默片”的沉闷局面。解说词大大加强了纪录片的影响力,通过画面与解说词、音乐相配合的形式来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阐述明确的社会改良主张。但是,当时的画外音制作比较粗糙、灌得太多,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批评“解说词明显压倒了画面”,纪录片成了“长篇说教”等等。二次大战中,德、意、日等国的独裁者利用纪录片灌输法西斯主义,更败坏了纪录片的名声。到了1950年代,格里逊式的纪录片失去观众的宠爱。

10,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采访之前的调研工作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

调研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与片子主题相关领域的专家。编导应该根据主题所圈定的范围,想方设法挖掘每一件有意思(戏剧性的、引人注目)的和有意义的事情。通常,调研可以分为4个部分:出版物,照片与档案,采访,外景地。

11,简介1990年代开始的中国大陆的新纪录运动。

“新纪录运动”是指关于“新纪录片”的一个“运动”,而非一个新的“纪录片运动”(“运动”的提法在90年代以前的中国纪录片史上尚无先例)。“新纪录片”必定有一个先在的对立面,“新纪录片”概念的持有者称之为“专题片”(电视台制作播出),但却从来拒绝承认“专题片”也从属于纪录片,“新纪录运动”引以为荣的一个重要成就即是将90年代的“纪录片”和此前以及此后的“专题片”对立并且区分开来。按照这样的区分,纪录片与“专题片”就是两个并列的、互无交叉的集合,似乎根本没有必要提出一个“新纪录片”的概念,因为在“新纪录片”之前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所谓“旧纪录片”存在。

12,库里肖夫效应:从旧片中特意选出的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面部+热汤=饥饿,面部+女人离世=悲伤,面部+孩子玩耍=幸福,这3段素材连接,得出的结论: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差别称作“库里肖夫效应”,证实了观众的“完形心理”过程。

13,请简单介绍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或者《大国崛起》的艺术特色。

1.《大国崛起》一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片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

2.《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的电视工作者和中外学术界合作的成果。中外百余位来自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不同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及前政要接受了本片的采访,使本片得以反映出各国专家对于国家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现阶段对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认知程度。

3.《大国崛起》用电脑特技复原了大量重要的历史瞬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英国全盛时期的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攻陷巴士底狱、德国第一个火车站、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苏联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月花号抵达美洲等等。

14,请简单介绍孙曾田的导演风格及其代表作品。《最后的山神》《神鹿啊 我们的神鹿》

参考 孙曾田认为纪录片是人类自审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像一面镜子,真实的影像投射在里面,人类可以通过这面镜子审视自己,以调整自身,向未来走去。这就要求纪录片提供的生存之影像第一是真实的,不能是假面舞会,第二必须是深刻的,能看到形象之后的灵魂、事物发展的脉络。纪录片制作人,应该是人类生活境况的守望者。他应该具备两个基本的品质:一是真诚,不说谎,不自欺;二是明智,能透视到事物的内部,看到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与影响。

15,弗拉哈迪的艺术贡献。

1)永恒的价值观念。他的电影从来不带有优越感,不居高临下,因此适合不同的人群。他认为作品的最大价值在于对事物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它决定了影片最大的价值,这比技术和任何手段都重要。

2)非虚构搬演。他纪录片采用大量的搬演,这种方法与戏剧化的扮演有本质的不同。扮演给人造成错觉为目的,是虚拟行为。而搬演是非虚拟的,在实有其事的基础上“恢复原状”。尽管搬演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但是不允许编造日常生活中没有的事,不可干涉被拍摄者的原本生活。

3)摆拍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创作是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发现的终点。他的电影用最质朴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去发现被拍摄对象的真实意义。

16,了解对中国纪录片影响最大的4个人:小川绅介,怀斯曼,格里尔逊,伊文思。

小川绅介 日本纪录片导演 1961年组建青之会

其作品《三里冢:第二道防线的人们》为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之作。

80年代,小川完成了他后期的两部重要作品:《日本国古屋敷村》(1982)和《牧野村千年物语》(1986)。这两部电影都以悠缓的、大跨度的时间尺度关注农村社会,民俗学想象力与对现代日本的历史批判意识在这部影片中交汇。

川一生除致力于纪录片制作外,还为推广纪录片不遗余力,最为人称道的是其每制作完一部片子,都将携带作品到拍摄地和其它地方为人们免费放映。1989年,小川在其纪录片制作基地山形当地市政机构帮助下,创办了亚洲至今为止唯一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小川去世以后,小川的妻子找到彭小莲,希望她能够完成小川的未完成的遗作《满山红柿》的后期剪辑。小川生前对彭小莲的高度评价成为选中她的惟一理由。小川在世时看过彭小莲的《女人的故事》,小川认为彭小莲的电影语言很漂亮,懂得如何把握细节和营造氛围,将来会成为大导演。小川把《女人的故事》的录像带一边放一边告诉彭小莲哪里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小川的启发让彭小莲在后来创作《假装没感觉》、《美丽上海》的时候,把本能转换成自觉的意识。经过彭小莲剪辑的《满山红柿》后来获得日本十佳纪录片之一的称誉。与土本典昭并称为日本战后纪录片领域的两座丰碑。

格里尔逊

籍贯: 英国 职业:电影制片人、导演、理论家,英国纪录片运动创始人

1898年 4月26日生于苏格兰迪恩斯顿,1972年2 月19日卒于巴斯。从格拉斯哥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曾在达勒姆大学讲学。1924年在美国洛克菲勒研究基金会钻研传播工具对舆论的影响。3年中发表了许多论文。1926年他为纽约《太阳报》写影评。论述R.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时,首先用了纪录片这个名词。他以社会学家而不是以美学家的眼光来谈论电影对公众的影响。1927年回英国,次年帝国交易局电影部资助他拍摄第一部由他导演的影片《漂网渔船》(1929)。此片描写北海鲱鱼渔民的生活。1934年他导演了另一部影片《斯凯岛捕鱼堤》。他以更多的精力提倡纪录片运动,并吸收有志于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参加进来在他的指导下,1930~1933年间他们拍出大约 100部纪录影片。1933年,他们并入英国邮政总局,得到的经费更多,技术和内容都有进步,拍出了有名的《锡兰之歌》(1935)和《夜邮》(1936)。1939年加拿大政府任命他为电影管理专员,他协助建立加拿大全国电影委员会。1941年为加拿大制作的纪录片《丘吉尔岛》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1945年他辞职去美国成立《世界今日》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他为群众宣传署署长。从1957年起他每周主持英国电视播映一次,选映世界各地的纪录影片。著作有《格里尔逊论纪录电影》。

伊文思 荷兰电影导演。1898年11月18日生于奈梅亨,1989年6月28日卒于巴黎。1927年创办荷兰第一个电影俱乐部。在先锋派电影的影响下,他早期影片带有抒情的唯美主义倾向,如《桥》、《雨》等。1930年摄制了表现荷兰人民填海造田的著名纪录片《须德海》。此后,在世界各地拍摄纪录片,如纪录比利时煤矿工人大罢工的《博里纳日》、反映西班牙战争的《西班牙的土地》、表现中国抗日战争的《四万万人民》和纪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等。战后,在苏联、波兰、巴西、中国、法国、意大利、马里、古巴、越南等国拍摄了大量纪录片,如《和平一定在全世界胜利》、《世界青年联欢节》、《激流之歌》、《五支歌》、《塞纳河畔》、《天空、土地》、《愚公移山》等。由于他在世界各地拍片,故有“飞行的荷兰人”之称。1946年因拍摄澳大利亚工人拒绝为荷兰船只装卸武器的影片而被荷兰政府禁止出入荷兰,禁令直到1966年才撤销。1955年获得世界和平奖金,197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1986年又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有人说:纪录片适宜于传播精英文化,而国内的绝大多数观众层次较低,所以必然曲高和寡。你认为呢?

2,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某纪录片摄制组登山的途中,一位成员突发重病,留下医护人员后,大部队继续登山;摄制组下山后,补拍了相关的抢救场面,并且编入片子里。——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引起广泛争论。你的看法呢?

3,纪录片创作中,如果大量运用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叙事方式,作品就会变成故事片了。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4,有论者指出:纪录片必须拍摄纪录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扮演,所以,像胡劲草编导的《幼童》一类的作品其实不能算作纪录片。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纪录片是可以情景再现的,首先,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在创作《英与白》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情景再现,比如在拍摄熊猫与饲养员的相处过程中,很多镜头都是张以庆刻意捕捉的。另外,用一些有张力的镜头来表现世纪末人们内心的骚动和没有归属感的心灵独白。但是,出发的动机都是源于纪录片的真实性。

其次,情景再现具有再现性。由于纪录对象不可复现,纪录片创作者常常要无奈地面对时光的背影与记录历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历史的“立体档案”,把已经逝去却被人们所掌握的历史片断纪录下来,而又不失“真实”,是纪录片创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而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就填补了这样一个遗憾。

最后,情景再现具有可编性。众所周知,电视画面是在原始无序的影像素材基础上,通过语义丰富的蒙太奇手段,将各种零散的“片段”集合成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整体。情景再现作为影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存在理所应当受到“剪辑”的影响。

5,始于1978年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上的腾飞,主要是因为采编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有观点认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真正腾飞使于1978年,当时中央电视台从日本引进了一批ENG设备,这种由便携式摄像机、录像机构成的电子采集方式,很快替代了原先16毫米电影胶片的拍摄,大大地解放了画面纪录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以往处于垄断地位的新闻纪录电影遭遇了新的挑战。以至于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直接导致新闻纪录片这个片种从电影系统“撤离”,转而成为电视台的看家品种。

之所以说说设备和技术解放生产力是片面的是因为,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随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而这时,纪录片又及时地把真实的社会环境----人的生活状态送上了屏幕,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生存的社会各个层面,迅速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人民群众对纪录片的需求越来越大,纪录片从此腾飞发展。

6,有论者指出:纪录片创作必须以摄录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影像为素材,“用画面和同期声说话”,所以应该摒弃解说词。你认为呢?为什么?

参考:

1.文字与影像的关系:谁是主导?抑或二者并列?文字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与地位:解说词

关于纪录片中是否应该使用解说词,在电影史上历来存在分歧,当然许多大作家为纪录片撰写解说词,比如欧内斯特·海明威为《西班牙的土地》撰写并解说。包括弗拉哈迪、格里尔逊(后者可称是前者的学生)体制内的拥护者

反对派的代表就是李芬斯塔尔 《意志的胜利》反对使用解说词,但是片中从头到尾大量使用的音乐呢?

2.实际上纪录片要不要解说词,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当画面语言能看懂的时候,的确不需要再解说。可是在画面语言并没有完全看懂的情况下,还是需要一些必要的解说。就纪录片创作而言,画面语言的确是纪录片创作的“本体”,解说词仅仅是一种补充形式。但这种补充,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这要看所拍纪录片的内容是否需要。一部通过画面语言就能看懂的片子,再写大量的解说词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从接触到的十几个国家的购片商来看,他们很少能看上我国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这里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文化与西方(其它国家)的文化是有较大差异的,出口的纪录片必须有一定的文字解说,否则节目是卖不出去的。

四、论述题(20分)

1.试论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追求戏剧化。请举例说明。2.试论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强化故事性。请举例说明。

纪录片与故事片一样,它也不是自我抒发的纳瑞斯,而是给人看的艺术品,也需要研究观众的心理结构,对故事性的要求并没什么两样,因为这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欲求。谈到纪录片,美国纪录片制作者和理论家Michael Rabiger使用了“编剧”这一不可思议的概念:“戏剧感是从哪里来呢?我自己的感受是来自于集体潜意识,而这是恒久不变的人性之一。大家都知道,它是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的人性动力,我们对于一遍又一遍地说故事与听故事都很渴望,你可以想一下现存亚瑟王传奇故事的改编版本有多少种:故事本身是中世纪的产物,但是千年之后,它仍一直被改编与更新,也不断给予人们乐趣。”既然故事符合观众的心理结构,为何一定要把它屏弃在纪录片高墙之外?

故事的叙事方式在故事片和纪录片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冲突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拍摄侦探故事的纪录片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生活的悬念。

生活故事中包含着生命最普遍、也最真切的情感形式,包含着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即使平凡的生活故事也会引起人们的情感振动,因为它投射了观众的情感。前不久《我们的留学生活》创造了纪录片的一个收视奇迹--对于某些唯文化马首是瞻的人来说,这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我来说,好看是纪录片的第一原则。这部作品给人最深的触动是人物故事的鲜活与生动。它没有戏剧性的剧烈冲突和传奇变化,却以细节编织出情感的秘响,因为故事带领观众进入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而唯有触及这些人生根本元素才可能引发心灵震荡。不管是伟人高士还是凡夫俗子,感性的、肉体的、形象的对话远比文化交流来得更直接、更本质,更具有生命美学意义上的审美魅力。正是如此,《北方纳努克》里那些纯洁的目光以及目光里充溢的朴拙和童真依旧感动着今天的观众,《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浮躁的千年之交给市民麻木的情感器官里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在疯疯颠颠的格格、怪异魔幻的武林、好莱坞的悬念反复折磨之后,远在东京的留学生引起关注。

录片的叙事策略是成功讲述故事的要素,包括叙事方式、省略与铺垫、悬念设置、交叉叙事与平行叙事、节奏等,而故事的核心是情节与细节。现在许多纪录片展示人物状态,缺少情节,也就没有冲突和高潮,造成节奏拖沓,结构散漫,无法勾起观众的心理兴趣。不管多么高深的内涵,一部纪录片倘若没有审美魅力,一定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就像作家池莉说的,“实质上小说就是小说,首先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

3.试论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以人为本。请举例说明。

我在电脑视频上观看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海豚湾》。而我更以为,它的吸引力高于谍战片和007。它不仅有戏剧性,更重要的是,它的戏剧性包含着当代人类的思想新境界。

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志愿者,若无很高的思想境界是难以从事,更难以完成这个拍摄的任务。他们所面对的不仅是捕杀者所设置的障碍,更大的难度是文化。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物质文化的常例。太地町的渔民捕杀海豚从17世纪已经开始,形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认为捕杀海豚和杀吃鸡、鸭、鹅、牛、羊、猪,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今天不能吃海豚,明天就不能吃金枪鱼了。所以日本并没有禁捕禁杀海豚的法律,而国际上有禁捕鲸鱼的协定,也没有涉及海豚。日本人对这部纪录片的不满和抱怨还牵出了民族感情。有日本人说,你们美国人当年丢下的原子弹,后果严重,至今未消,如今你们竟责备我们捕杀海豚了!于是,志愿者面对的是一场复杂的文化冲突。

所以,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志愿者,必须站在更高的文化基点上,去获得保护海豚的话语权。这个基点就是:人。因此,我不认为《海豚湾》仅仅是纪录了一次动物保护的行动。我以为,它带来了“以人为本”的新思考,给了我们拓展“以人为本”新疆域的启迪。

五、项目建议书(30分)

1.设想由你来编导一部10~15分钟的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拍摄你最近组织或者参与的一次集体活动。请向新影学院提交一份项目建议书。必须包括这些条目:片子说明,背景与需求,表现手法、形式与风格,拍摄进度,预算,观众、市场与发行。300~500字。

2.设想由你来编导一部10~15分钟的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拍摄你熟悉的一处景观或者场所,例如岳麓书院。请向新影学院提交一份项目建议书,必须包括这些条目:片子说明,背景与需求,表现手法、形式与风格,拍摄进度,预算,观众、市场与发行。300~500字。

3.设想由你来编导一部10~15分钟的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拍摄你感兴趣的一位同学或者朋友。请向新影学院提交一份项目建议书,必须包括这些条目:片子说明,背景与需求,表现手法、形式与风格,拍摄进度,预算,观众、市场与发行。300~500字。

下载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创作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创作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纪录片编导创作

    浅析纪录片编导创作——《炼玉》创作报告摘要: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没有剧本比照,强调客观再现,同时一定要融入创作者自己的思想来架构整部片子,将片子的人和物丰满起......

    电视纪录片意义检讨

    电视纪录片意义检讨 发布时间:2007年3月1日作者:夏倩芳http://cnjlp.tv/4-wz.asp?id=3044 内容提要:我国纪录片目前的创作和营销瓶颈,源于对纪录片意义的认知偏差。纪录片意义包......

    谈广告语创作

    谈广告语创作 广告语是品牌传播中的核心载体之一,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广告语才是好的广告语?广告语创作有什么方法?在广告语创作中有哪些禁忌......

    《纪录片创作》自主考试策划

    中原工学院广播影视学院《纪录片创作》策划文案题目纪录片创作学生姓名葛进超系别电视艺术系专业班级08编导4班指导教师张清媛完成时间2010年 12月25日(08编导1、2)1第一部分......

    《新兵报到》纪录片 创作心得

    《新兵报到》创作心得 109313080204 马营 一、 创作的初衷《新兵报到》记录了新兵三个月的生活,是一部“新兵炼成记”也是一部“士兵启示录”是一部让外界了解军营生活的一部......

    获奖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

    获奖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作者:冷冶夫 文章来源:冷冶夫 点击数:2414 更新时间:2005-8-4 自从电视纪录片走入荧屏以来,它就开始以一种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受......

    电视纪录片编导 个人总结

    第一节 纪录电影的本性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纪录电影奠基人约翰·格里尔逊在1926年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摩阿娜》时用到的,并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代开始流行起来,当时,“纪......

    地理风光电视纪录片120部

    地理风光电视纪录片120部 地理风光电视纪录片120部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 《西藏边坝纪实》 《丽江古城》 《泰安旅游》 《承德避暑山庄》 《西岳华山》 《大同云冈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