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论文考试论中国传统修养之------茶道
论中国传统修养之------茶道
摘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茶,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而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它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异常紧密的融合。此外,茶还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待客之道,是代表礼仪和友好的象征,是亲和与和谐的具体体现,茶道精神对于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茶道文化茶道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修养以茶载道
一.中国传统茶道文化
中国传统茶道文化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属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部分,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中国传统茶道文化中的美学侧重于审美主体的心灵表现,虚静气氛中的自我观照,默察幽微的亲切体验,结合长期沉淀于事茶人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它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美学思想,讲究自然之美、淡泊之美、简约之美、虚静之美、含蓄之美等。
(一)自然之美
自然观念是道家学说的精髓,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为道家哲学及其美学思想的本质之所在。自然之美其本义即自然而然,自然率真,由此而把未经人化的自然奉为美的极致。自然之美是“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做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就是平淡中有不平淡,素朴 1
中有真美在。茶道在美学方面追求自然之美,非完善之美,协调之美和瞬间之美。中华茶道的自然之美,赋予了中华茶道美学以无限的生命力及其艺术魅力。
(二)淡泊之美
“淡泊”意指闲适、恬淡,不追名逐利,象和风微拂,山泉清音,隽永超逸,悠然自远。道家学说不重社会而重个人,不重仕途而重退隐,不重务实而重玄想,不重外在而重精神。文人们在饮茶过程当中,自然要把超逸的淡泊境界,作为他们在艺术审美上的一种追求。因此这种清淡之风和尚茶之风,深刻影响着中华茶道的发展,也成为中华茶道美学的一部分。
(三)简约之美
简者,简易也。约者,俭约也。品茶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生理需要并文化需要。所以它贵乎简易,而非贵乎繁难。贵乎俭约,而非贵乎奢糜。我国古代的茶道,历来奉行尚“简”、尚“俭”的雅俗共赏之茶风,呈现出不失雅俗共赏的简约之美。没有繁难的操作程式,没有繁褥的礼仪排场。我国茶人们深知品茶之道,最忌繁难。就是说,茶尚简朴,茶尚平易,愈是简朴平易之茶,则愈堪啜得茶汤的本味。茶尚俭约,茶尚淡泊。愈是俭约淡泊之茶,则愈堪悟得人生的真谛。
(四)虚静之美
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静乃始于虚,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中华茶道美学中的虚静之说,不仅是指心灵世界的虚静,也包括外界环境的宁静。虚静对于日常品茗审美而言,是指需仔细品味,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在品茗审美之前,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开去,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
界,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以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唯有进入虚静,心灵世界才得以安宁下来,由茶悟而升华,从而达到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
(五)含蓄之美
“含蓄之美”是指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晚唐之际,司空图在《诗品》中提出了“含蓄”的美学范畴,并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来形容诗歌的美学特征。对茶道而言,“含蓄之美”特别讲究此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二.茶道精神
我国著名学者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品茶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即“和”。
我是非常赞成这个观点的,是因为茶道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是密切联系,互相融合的,具体表现如下:
1.中国的茶道融合儒家“中庸和诣”的思想观念,儒家以“中庸和谐”的思
想为指导,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并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练自己的意志,所以主张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雅心、以茶培养廉洁之风,并用于明伦理、倡教化。
2.中国茶道融合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令
人们体悟到,人必须顺应自然,符合大道,才能获得身心的解放。茶人认为,烹
茶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身心与茶的精神相沟通的过程;“道”的性格似水,而茶是吸收了天地精华的灵芽,茶与水之间才是最好的发挥。
3.中国茶道融合佛家“普渡众生”的思想观念,佛家以“普渡众生”的精神为宗旨,主张用茶的雨露浇开人们心中的堡垒,使人明心见性,所谓“禅茶一味”,是要学习“清寂”态度,“和敬”风格的一种精神,以澄明心境,洁身自好。
除了茶道与中国哲学的密切联系之外,自古以来历代所行之茶事处处体现着“和谐”中国,体现礼仪之邦的大国风采。
所谓礼,不仅是讲长幼伦序,而且有更为广阔的含义,对内而言,表示家庭、乡里、友人、兄弟之间的亲和礼让;对外而言,则表明中华民族和平、友好、谦虚的美德。中国的传统思想认为子孙后代要“尊老爱幼”,兄弟要亲如手足,夫妻要相敬如宾,对客人和敬礼让。即使对外国人,只要不是侵略者,中国人也总是友好地以礼相待。中国茶文化“以茶表敬意”正是这种和谐精神的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茶文化精神,负载了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内涵,它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其具有的历史性、时代性的文化因素在现代文明进步社会中正在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构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茶道之现代意义
茶是色、香、味、形四美俱全之物,正可与人们追求真善美、追求超越的精
神相契合;茶道的“和、静、清、俭”精神,恰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相适应。因此,现代社会弘扬茶道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期,机遇与危机都是前所未见的,人类生存状态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人们在功利生活中,难免产生浮躁、庸惰、焦虑、内心冲突等消极心理,心灵复归清静、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目前,我国正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跃迁,又值经济体制转轨,人们对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紧张和人际疏离已有深刻体验,故人性复归的冲动尤显迫切。茶的俭淡、精清、恬静、冲和的特质,与此种心理需要正相契合,故“茶道”内容,应反映现实社会处境下人们的心灵渴求,引导人们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为人生旅途的“绿色栖所”:茶香飘处,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丁以寿.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J].农业考古,1997
[3]茶马古道的积淀——茶文化 gb.chinabroadcast.cn 2004-06-04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
公管1203池彩仙1220200303 谈起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看清楚当今的传统文化的现状。人们在传统文化有着不同的态度。看到精髓的人主张复古,看到糟粕的人主张鄙弃,而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在古和今的关系上要摆正态度,既不能认为老祖宗的东西都是好的,然后不假思索的照搬了,这是没有一点现代精神体现的愚蠢做法。另一种极端就是觉得西方都是好的,崇洋媚外的想法会让你做出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划清界限的无知行为。再者人们对于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是浅薄的,比如城市的高楼大厦,四合院已被埋没了,还有中国的传统节日已渐渐的被西方节日取代。
对于这种现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似乎不让人掺杂任何其他国家的因素,而这一缺陷往往让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一种疲倦。如今的世界是融合的,地球村的发展,文化也应该和世界文化融合。没有一点创新的文化不算是文化,一味的保留中国传统文化而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么这种文化会在一天天中消沉。中国人应该要有这种意识。有外国人士评价:杂技、书法、太极拳之类的表演都是非常好的东西,人们很喜欢,可是把这么有意思的全面的、复杂的中国,就用杂技和书法来解释是很可笑的。其次我们的传播途径应该要丰富。最熟悉的是孔子学院的传播,然而这种单一的传播途径无法让人真正的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
人们都只说要继承传统文化,然而继承发扬这种文化究竟有什么
意义呢?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真正能懂文化内涵和领悟的人微乎其微。一个国家的文化也能代表国人的素质和精神内涵,我们是中国人,就该发扬光大这伟大的精神,这也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团结。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历史积淀,更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铭记于心是必要的。第二,文化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搞好了,自然教育也提高了,人才出了,当然为政治经济服务,为人民服务。而且文化产业事业搞好了,更是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三,中国文化传统,是构成中国文化的特质,没有这种文化的继承,则无法保持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延续性,则将失去民族的独立性。一个国家失去了其文化的立体性和独立性,便会失去其根本,也就失去在世界上存在的独立性,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现代文化精神的建立,为赢得世界,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每个人的责任。首先要理性认知中国传统文化。要以文化自信的态度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任何一种文明演进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继承,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要有民族自豪感。传统是过去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国人要立足实际,发现并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找到切入点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要以传统的孝道文化调和家庭伦理关系,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道文化都不会过时,但要注意这不是愚孝愚忠。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令世人赞叹,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穷则养身,达则兼济天下”,都胸怀天下。我们应该利用这些精髓提高自身修养。今
天有些人目光狭隘,斤斤计较,不是要所有人都做个伟人,但只要每个人提高自身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那么整个社会文明的因子会更多。要以和而不同的理念实现价值观念多样化与一元化的统一。尊重每一个社会个体价值取向,同时更应该增强凝聚力。再者,构建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做好主流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大众传媒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工具性”或“载体性”的作用,而目前大众传媒传播的大都是娱乐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很少。大众传媒应该认识自身使命,让更多的人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创新传统经典作品大众化解读方式。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经典作品的阅读越来越少,更谈不上精读。中国网民那么多,如果能利用网络这个渠道,利用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或者利用网络意见的领袖作用,或许我们的传统文化会更加具有吸引力。最后,文化也要走出去的战略。经济要全球化,政治要多极化,文化更是要世界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转化、新生。任何文化都不可以自闭,要打开大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不能在和其他文化融合下迷失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要打造属于中华文化的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
文化是民族的,每一个人都要以理性态度对待,维护民族文化的安全。文化也是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发展对世界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再加其他国家的因子,打造品牌,这就是真正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课后感
姓名:
张景
班级:
信息1502
学号:
1512180301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极致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课后感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阳明极致之处在于,他在当官,封爵,学问,军功四个方面都到中国古代文人的顶点。中国古代文人的终极梦想,在于立言,立德,立业。三者皆到极致者唯有王阳明。
在课上了解了王阳明的一生后对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1、选修《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目的是什么?到目前为止有何收获?关于本课程
你有何意见、感想或建议?
可能与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吧,一直以来都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有种特别的敬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瑰丽的花朵,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月盈则亏”、“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问缘由”„„这些思想都在大脑里印下了深深地烙印。同时又深感自己传统文化修养不足,选这门课也算是一种对遗憾的弥补。
曾经一度有仇日心理,一直以为仇日就意味着爱国,对日本的抵触情绪也导致我一直以来下意识地抵触一切与日本有关的东西,直到上了大学后这种心理才被慢慢地被矫正了过来。一个高中同学报了日语补习班,每次和她在QQ上聊天的时候总听她说自己学日语的历程,在她的影响我也对日语产生了较深的兴趣。知道日语与汉字渊源颇深,于是就下意识地去接触一些古代汉语。在选《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这门课之前看到有三个老师在上这门课,好奇之下就找同学问了一下三个老师讲的课程有什么不同,这才知道原来三个老师的课是侧重点不同,分别是礼仪、历史、汉字。于是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门课。
和原来期望的一样,在前几节课里老师讲了很多古汉字,包括象形字、指示字、小篆、楷书等,讲了汉字的演化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认识了不少古汉字。在后来的几节课里,老师又讲了一些关于“谥号”“避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以前我所不了解的,比如说,过去我对“庙号”是没有一点概念的,并把尊号和谥号混淆。听了这节课后至少以后不会因此而贻笑大方了,至于“避讳”问题,时至今日,还在生活中留下深深地印记,有了这方面的一些知识,对古代的一些称谓、说法也就有了较容易的理解。上了这门课四节之后,发现其实老师并不是像当初自己想的那样单纯的讲一些古汉字,反而在课堂上内容较为自由,似乎是即兴拈来。当然,这种上课方式让自己大大的普及了一些传统文化知识。
目前我国的情况是,社会以一个人的财富和地位来评判一个人,导致人们急功近利,满脑子成功学。这些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道而驰。我发现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属于道家的思想,从庄子的逍遥,魏晋名士的不羁,到王守仁的心学,都是提倡遵从自己的内心,不为现实的规则所约束。我所想的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在我所向往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随性而为。当然,在不违反基本道德底线的情况下。看过一个关于孙俪的访谈节目,谈到她儿子的名字“邓等等”,孙俪说这名字其中的一层含义就是希望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可以“等等”。或许我是属于那种安于现状的人,总不希望自己周围的东西有太大的变化。对于传统的一些习俗、文化、礼仪我都不希望在人们追求发展的同时一一舍弃,所以我总觉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对几千年来历史发展的肯定。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可以更好地发展文明社会。当然我所强调的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并不是回到古代,而是把传统的一些东西批判地继承下来。
文化学习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化且深远的,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习,我想我的收获不只是上面所说的那一点。当然,仅仅五节课也不可能学到太多的知识,但是它至少让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广泛了、同时视野也拓宽了不少,最重要的是,让我有了传统文化修养的意识。如果说以前我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是徘徊在传统文化的门外,那现在我已经推开了传统文化之门„„
几千年来,随着文字的不断发展、演变,汉字作为一种活文字,成为现在仍在使用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因此,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汉字是个重要的载体。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经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同样的我认为,如果当今的我们失去了传统文化,学习什么也没有用。不管是传统习俗、礼仪还是汉字,都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的成果,这些都需要每个国人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如果不深入研究的话,上大学里开的通识课是了解这些东西的一种很好的手段。通识
课的内容宜泛不宜精,所以,对于这种灵活的上课方式就我本人来说是很喜欢的,至少可以避免一些枯燥的说教。
2、介绍一下你家乡或是你熟知的一些民风民俗,如婚丧嫁娶、衣服饰品、日常饮食、特色礼仪等等,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与古代文化相关的题目。
甘肃陇南社火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传统庆典狂欢活动,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社”,古指土地神,从古到今,社火都有祭祀、祝福之意。这是百度百科对社火的解释。在中国西北,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社火,每年春节,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并赠予烟酒等礼物。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在这里,我讲的是甘肃陇南地区的社火。
在我家乡,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社火,一年之中,就我知道的社火举行也不下十次,其中经过我家门口的社火就有四次。这些社火一般都是在春节期间举行的,在春节期间举行的原因除了春节这个特殊节日的原因外,还因为那是外出的人们都回家了,社火也就有人表演了,更是有观众了。
社火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舞狮子、旱船、高台、踩高跷等,不同村的社火内容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但一般都有舞狮子、踩高跷、打鼓这些基本项目。一般在举行社火的那一天,社火经过地方的人们会早早的起来在自家门口挂上一堆鞭炮,当社火经过时点燃,因此社火经过的地方一般都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炮竹声。社火开始后,很多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会随着社火走,我们称作“追社火”。社火场面十分热闹,放眼望去,黑压压的全是围观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来自周围的村落,忙了一年的人们借着看社火来慰藉他们那颗疲劳的心,同时四里八乡的乡亲们也可以借看社火机会联络联络,当然看社火的人中不乏很多反复看过好几个村社火的人。
我们村的社火举行的时间比较特殊,不在春节期间,而是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二月二”一过,一般民间认为年就彻底过完了。不过村里的社火在“二月二”还要把年味再拾一下,热闹一把。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到初三,是村里“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日子。因为此时社火比较少,所以相较其它邻村的社火,我们村的更为热闹,来“追社火”的人也更多。相传从元末明初开始村里就有了一年一度“二月二龙抬头”社火表演的习俗。关于这个习俗的起源我已经不知道了,不过或许在代代相传中人们早已经淡忘了它最初的目的吧。村里社火内容和其他村的社火大同小异,主要还是踩高跷、舞狮子、打鼓、旱船。
高跷表演时,表演者一般身穿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剧中人物的脸谱,手拿道具,踩上3.5米至4米高的高高跷,排起长队,凌空舞来,向观众进行表演。最高的高跷高达4米,加上表演者自己的身高达4.7米至5米,宛若天神。若要看清表演者的面容,非仰视不可。在几百年的高高跷表演中,当然也涌现出了许多能够表演各类惊险刺激绝活的高手。据说曾有人可以扛着几十斤重的东西、踩着九尺多高的高跷若无其事地走在街上。
舞狮子俗称耍狮子。我们村里耍的一般是毛狮。狮子头用纸浆制作成模型,后用颜料描绘而成,狮身用长麻编织染色而成。表演时两人顶狮,一人引狮,玩法因顶狮人的技艺高低而各异,寓意为“驯狮”。引狮人多由青年男子持小球,扮演英雄武士形象。在战鼓,长号助威声中引狮人与狮相互反复激烈搏斗多次,之后,雄狮作驯服状,然后由引狮人指挥做杂技表演,如打滚,咬痒,跳桌凳等。
打鼓手这几年主要有一些小少年组成,十几岁的孩子脖子上挂着大大的鼓,略显稚嫩的敲击着,不过这也并不影响总体的热闹协调,社火经过的一路照样是叫好声不断,并且围的水泄不通。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之茶道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茶道文化
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唐时的皎然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唐时的陆羽则最早创立了茶道精神。正是由于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且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和创立了茶道精神,从而把茶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这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茶文化茶道茶道精神
我们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植茶、制茶、饮茶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创立,并且进而说明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从文化角度把茶道精神升华出来。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矣。冲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可见,宋徽宗赵佶将茶对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饮茶的心境概括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八个字,这也就是茶道精神。
由于我国古代茶道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得古代茶人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这样也给茶人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次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思想内容加以发挥创造,艺茶中所修之道可以是懦家之道,可以是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以是禅宗及佛教之道,具有因人而异的特征。尽管如此,中国古代的茶道精神还是为后世茶道精神奠定了基础。古代茶人虽然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但基本精神则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后来茶道精神的发展都没有超出上述所说的茶道之要素和内含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