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之文言文练习(三)[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6:0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之文言文练习(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之文言文练习(三)》。

第一篇:中考之文言文练习(三)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③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会表卒(2)遂将其众去..

(3)诸葛亮说先主攻琮(4)或谓先主曰..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4分)

【答案】

阅读下面[ 甲 ][ 乙 ]两段文字,完成19-22题 12,[ 甲 ]元岳柱字○,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诘之曰:“金

3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钏可易酒,何用剪发○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4,5于[ 乙 ] “疾雷不及掩耳” 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古今文士未有改之者。宋子京○《李

6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7矣。雷靖传》乃○

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者也

(选自《滹南遗老集》

【注释】○1元岳柱字止所:元代人岳柱,止所是岳柱的字。○2金钏:金手镯。○3为:即“为之”,做那样的事。○4偶语:随便结合的词语。○5宋子京:即宋祁,宋朝史学家。○6乃:却。

7安:妥当 ○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金钏可易(换)酒B疾(快)雷不及掩耳..

C复何暇(空闲)塞哉D此所谓欲益(增加)反弊者也 ..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观此可以(凭借)知画理矣B雷以(因为)其疾 ..

C 以是人多以(可以)书假余D 皆以(认为)美于徐公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初非偶语,古今之士未有改之者。

[ 甲 ][ 乙 ]两段文字包含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2分)

【答案】

19. D

20.C

21. 本来不是随便结合的词语,古学者没有改动过这句话

22. 任何创作都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

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

不能自已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予始四望惨淡予:②泫然不能自已也已:

(2)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2分)

①风渐劲时:②风大起时: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2分)

【答案】(1)①我②停止(2)亦甚雄快(愉快)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悲伤,泪

流不止)(3)抓住特征描写1分,语言优美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

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

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

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已:同“以”。⑦不诬:不假: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罢:()(2)从:()

(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2分)

(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2分)

(5).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3分)

【答案】(1).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结束(完了,停止)(1分)跟随(1分)

(3).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4).疑(1分)信(1分)

(5).(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1分)(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1分)(3)自身的努力

(1分)(答到意思即可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

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

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

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众寡:人数少。④建:提出。⑤吴会:吴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B.乃建奇策/策之不以其道 ....

C.身使孙权/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江南悉平/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3分)

(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3分)

12.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4分)

【答案】

(二)(15分)

9.D(A拜访/看见B计谋/鞭打C出使/假如D都)

10.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11.(1)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躬”、“闻达”、介宾后置句式,每处1分)

(2)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既”“足”“以„„为”每处1分。“既”译成“已经”也可,“足”译成“富足”“丰足”也可。)

12.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三点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

附译文:

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身高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遇到汉末战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并投降曹操,而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有特别的雅量,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备能够用兵和曹操交战,大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江南全都平定了。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0分)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①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②听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日:“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⑤顿愈。

(选自《晋书》)

【注】 ①久阔:久别②河南: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③听事:官府办公的地方。④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⑤沉疴(chénkē):久治不愈的病。

6.解释加点词。(4分)

(1)乐广尝有亲客()(2)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3)漆画作蛇 .()(4)广乃告其所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8.“客”久病不愈的原因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3分)

【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4分)

①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②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

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官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

义奈何?”

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释】

①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他以好养士而著名。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②责:通“债”,债券。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使人属孟尝君属:通“嘱”,告诉 .

B.以何市而反 .

D.狗马实外厩 .市:买怪:责怪实:充满C.孟尝君怪其疾也 .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3分)

译文: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3分)

译文:

5.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券市义”?结合全文概括作答。(4分)

答:

【答案】

3.(2分)C(怪:对„„感到奇怪)

4.(6分)(1)(3分)孟尝君派人供给冯谖母亲吃用(的东西),不使她感到缺失。(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给”“乏”的意思各计1分)

5.(4分)(1)感谢孟尝君的知遇之恩;(2)替孟尝君树立形象,获得民心。(每一点计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第二篇:中考文言文篇目之《醉翁亭记》综合练习

中考文言文篇目之《醉翁亭记》综合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1)本文作者是____代____家。字____,自号____,又号____,著有《》

(2)本文是作者被贬为____时所写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

(4)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5)奠定全文抒情墓调的句子是

(6)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

(7)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8)最能体现滁人欢乐情状的句子是

(9)表明太守宴是就地取材的句子是(10描写众宾客欢乐的景象的句子是

(11)全文的主旨句是

(12)写游人归后的情景的句子是

(13)点出作者姓名,收束全文的句子是

1.下列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翼然临于泉上(靠近)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D.佳木秀而繁阴(秀美)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环滁()林壑()蔚然()琅琊()()

潺潺()酿泉()辄醉()晦明()

野蔌()酒洌()山肴()伛偻()()

弈者()觥筹()颓然()阴翳()

3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

A.摆开 B.陈列 C.姓氏 D.陈旧

(2)()

A.酒筹 B.筹略 C.统筹 D.谋划

()

A.背着 B.拿着 C.带着 D.拉着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2))(3)()

(4))(5)()(6))

()(9))

5.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阅读

1、阅读《岳阳楼记》[甲]和《醉翁亭记》[乙]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云归而岩穴暝()

2.甲段中“前人之述备矣”其中“前人之述”是指上一节的句。(用课文中原话回答)

3.选出乙段中“野芳发而幽香”所描写的季节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甲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联系下文,这个“异”字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个成语出自乙段,请用这个成语造句:

成语:

6.甲、乙两段均为写景语段,甲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景,乙描写了____________景,两者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

7.根据课文内容,请将对偶句补充完整。8.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中的“乐”与甲段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答:

2、阅读《醉翁亭记》回答文后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 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2)()

(3))

(4)()

2.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3.选文中包含的一个常用成语是,它的常用意义是___。

4.选文写景,首先写_____,其次写_____,最后写_____。

5.本文写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一、1.(1)宋 文学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欧阳修散文选集》(2)滁州知州 《丰乐亭记》(3)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4)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5)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6)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8)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9)临溪而渔……山肴野蔌(10射者中……起坐而喧哗者

(11)醉能同其乐(12)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13)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2.C 3.D 4,(1)A(2)A(3)A 5,(1)比喻(2)设问(3)对偶(4)设问

比较阅读:1.考查的是对具体字词理解。极:到;暝:昏暗

2.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答案是比较容易填写的:唐贤今人诗赋。

3.此题考查的有一定的难度,要从类似的诗句中找出准确的答案,这需要先理解诗意,才好解答,应选C。

4.比较常见。(1)外界景物好,自己的得而喜;(2)外界环境坏,自己的失而悲。

5.考成语知识,水落石出

造句,略

6.洞庭湖雄伟景色、醉翁亭周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两者不同表现在:甲概括描写,乙紧扣朝暮、四季特征具体描写。7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8.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二、1.略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3.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意不在此或别有用心 4.山 泉 亭 5.以美景寄寓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第三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一、曲突徙薪

客有过①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②有积薪。客谓主人:“曲其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③不应。居无何,家果失火,乡居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④。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⑤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⑥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⑧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⑨而请之。(《说苑•权谋》)【注释】

①过:拜访。②傍:同“旁”,旁边。③嘿(mî)然:嘿,同“默”,不说话的样子。④息:同“熄”,灭。⑤燔(fán):烧;灼(zhuï),被火烧伤。⑥而不录:却不邀请。而,却;录,录用,此处指邀请。⑧乡(xiàng)使:当初如果。乡,同“向”,从前;使,假如。⑨寤:同“悟”,醒悟,觉悟。【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乡居里中人哀而救之()②于是杀牛置酒()③余各以功次坐()④今论功而请宾()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这则寓言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二、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②。天下之马者③,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弥辙④。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⑤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⑥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⑦。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⑧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列子•说符》)【注释】

①子姓:您的家族。姓,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②形容筋骨:形体外表、筋肉骨架。相,仔细观察。③天下之马者:天下绝伦之马。④绝尘:不扬尘土,形容跑得快,灰尘来不及沾到马蹄上;弥辙:没有车辙,形容拉的车速度极快,车轮碾过没有留下痕迹。弥,同“弭”。⑤担纆(mî)薪菜:担柴拾草。纆,绳索。菜通“采”。⑥牝(pìn):雌。⑦牡(mǔ):雄;骊(lí):纯黑色的马。⑧一:副词,竟然。【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请见之()②三月而反()

③穆公不说()

④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九方皋相马的方法,对我们观察认识事物有什么启发?

三、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韩非子•喻老》)【注释】

①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之所以:这就是„„的原因。【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②术未尽也()③先则恐逮于臣()④今君后则欲逮臣()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四、楚人养狙

楚有养狙以为生①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②,必部分③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④。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⑤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⑥,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⑦,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郁离子•术使》)【注释】

①养狙以为生:靠养狙来维持生活。狙,猴类。②旦日:(每天)早晨。③部分:安排,组织分派。④赋什一以自奉:分给它们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⑤相与:一起。⑥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柙,关兽的木笼。⑦惟其昏而未觉也:正因为他们还糊涂而没有觉醒。【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或不给,则加鞭棰焉()②山之果,公所树与()③狙公卒馁而死()④众狙皆寤()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

五、临江之麋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

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⑥道上。麋至死不悟。

(《柳河东集•三戒》)【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á):惊恐。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⑥狼藉:散乱的样子。【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畋得麋麑()②自是日抱就犬()③习示之()④然时啖其舌()⑤麋至死不悟()⑥走欲与为戏()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六、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②,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刘向《说苑•正谏》)【注释】

①荆:指楚国。②颈:脖子。【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吴王欲伐荆()②如是者三旦()③则怀丸操弹()④乃罢其兵()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

七、程昱胆识过人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①。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②,其势可知。此不过欲虏掠财物,非有坚甲利兵攻守之志也。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房等以为然。吏民不肯从,曰:“贼在西,但有东耳。”昱谓房等:“愚民不可计事。”乃密遣数骑举幡③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求得县令,遂共城守。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昱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东阿由此得全。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是时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后绍与瓒有隙④。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吾定绍,将加兵于岱。”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⑤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⑥。夫趣⑦ 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岱从之。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刘备失徐州,来归太祖。昱说太祖杀备,太祖不听。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昱与郭嘉说太祖曰:“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太祖悔,追之不及。会术病死,备至徐州,遂杀车胄,举兵背太祖。顷之,昱迁振威将军。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显,欲益二千兵。昱不肯,曰:“表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愿公无疑!”太祖从之。绍闻昱兵少,果不往。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三国志•程昱传》 【注释】

①止屯:驻扎。②居:据守。③幡:旗帜。④隙:矛盾,怨仇。⑤假:借。⑥禽:通“擒”。⑦趣:通“趋”。【练习】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2.简要概括文章围绕程昱写了哪些事件,并说说这些事件可以看出程昱是怎样一个人?

八、高士廉以德处世

高俭字士廉,渤海人。少有器局①,颇涉文史。大业中,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晟卒,士廉迎妹及甥于家,恩情甚重。隋军伐辽,时兵部尚书斛斯政亡奔高丽,士廉坐与交游,谪为朱鸢主簿。事父母以孝闻,岭南瘴疠,不可同行,留妻鲜于氏侍养。供给不足,又念妹无所庇,乃卖大宅,买小宅以处之,分其余资,轻装而去。寻属天下大乱,王命阻绝②,交趾太守丘和署③为司法书佐。士廉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尝昼寝,梦其母与之言,宛如膝下,既觉而涕泗横集。明日果得母讯,议者以为孝感之应。

时钦州宁长真率众攻和,和欲出门迎之,士廉进说曰:“长真兵势虽多,悬军④远至,内离外蹙⑤,不能持久。且城中胜兵足以当之,奈何而欲受人所制?”和从之,因命士廉为行军司马,水陆俱进,逆击破之,长真仅以身免,余众尽降。

武德五年,士廉与和上表归国,累迁雍州治中。贞观元年,擢拜⑥侍中,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又

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廉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蜀中学校粲然复兴。蜀人朱桃椎者,淡泊为事,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沉浮人间。窦轨之镇益州也,闻而召见,遗以衣服,逼为乡正。桃椎口竟无言,弃衣于地,逃入山中。士廉下车⑦,以礼致之,及至,降阶与语,桃椎不答,直视而去。士廉每令存问。桃椎见使者,辄入林自匿。近代以来,多轻隐逸,士廉独加褒礼,蜀中以为美谈。(《旧唐书•高士廉传》)【注释】

①器局:才识,气度。②阻绝:隔绝,断绝。③署:任命。④悬军:孤军。⑤蹙(cù):处境窘迫。⑥擢拜:提拔,提升。⑦下车:官员到任。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②寻属天下大乱()③水陆俱进,逆击破之()④士廉下车,以礼致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文章是怎样表现高士廉讲求伦理道德的? 【参考答案】

一、1.①同情②备办③按照④介词,表修饰关系2.①(你)要让烟囱拐个弯,把柴草放远点,不然的话,你家将有火灾隐患。②当初如果听从客人的劝告,不用杀牛摆酒席,也不会发生火灾。3.不重视别人的忠告和批评,往往会有后患。

二、1.①代词,他②通“返”③通“悦”④表示判断的副词,是2.①糟糕透了,你推荐的相马人,连颜色和雌雄都分不清,又哪能相马呢?②他只看见精而忽视了粗,只看见内中而忽视外表,只看见所需要看的,而忽视他所不需要看的,只观察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不需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相出的马,才是比一般的良马珍贵的好马呢!3.认识一件事情,必须抓住它的实质,有时为了追求事物的本质,往往会对事物的非本质方面有所忽略。

三、1.①向②穷尽③被④赶上2.①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②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③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3.①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②略。

四、1.①有的猴(无定指代词)②种③饿死④同“悟”,醒悟2.①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倚靠他而被他役使呢?②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他们像狙公吗?3.当大众受蒙蔽时,有权势者尚可得逞于一时,一旦大众觉醒,那么蒙蔽大众的人必将被抛弃。

五、1.①打猎②靠近③给„„看④但是⑤醒悟⑥跑2.①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②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3.“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六、1.①攻打②早晨③怀揣④退兵2.①您干什么了,露水把衣服都打湿了?②知了、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隐患。3.凡事须瞻前顾后,全面权衡,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却身后的隐患。

七、1.①县令翻越城墙逃跑了,官吏和百姓纷纷扶老携幼向东逃奔到渠丘山。②程昱和郭嘉劝太祖说:“您前些天没有除去刘备,我等确实没有您这样的度量。现在借兵给他,他一定会生叛离之心。”2.(1)①献计

守城,击败王度。②反对刘岱依附公孙瓒,预言必遭祸患。③力劝曹操,除去刘备。④防守鄄城,不接

受增援。(2)程昱有谋略、有胆识,为曹操出谋划策,防守城池,深得曹操信任。

八、1.①出嫁②不久③打败④招来2.①隋军攻打辽,当时的兵部尚书斛斯政逃跑到高丽,士廉因和他交往获罪,被贬官做朱鸢的主簿。②窦轨镇守益州时,听说后就召见他,把衣服送给他穿,逼迫他做乡正官。3.亲情方面,他照顾妹妹一家人的生活,买住宅给妹妹一家居住,恩情甚重;孝情方面,母亲不便跟随自己到岭南,就留下妻子侍候母亲;教化方面,因势利导,使蜀地风俗大为改变。

译文

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改造为弯曲的烟囱,将柴草移到远处。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按功劳大小依次排座,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人。

译文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

伯乐回答说:“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天下难得的好马,是恍恍惚惚

,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这样的马跑起来像飞一样地快,而且尘土不扬,不留足迹。我的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的良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法。有个曾经和我一起担柴挑菜的叫九方皋的人,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绝不在我以下,请您接见他。”

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马牵来,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坏了!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

伯乐长叹了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至无数倍的地方!九方皋他所观察的是马的天赋的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

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视察他所需要视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包含着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道理哩!”

等到把那匹马牵回驯养使用,事实证明,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

战国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比赛之时他多次改换马匹而多次都落在王子期后边。襄主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一定留着一手,没有完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只是您在使用的时候有问题。不管驾驶什么车辆,最重要的是,马套上辕,要跟车辆配合稳妥;人赶着马,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跑得很远。现在,你在我后面,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了上来。其实,驾驭(引导)马匹长途竞争,不跑在前面,便是落在后面。而你的在前在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猴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猴率领(其它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有的猴不给,(猴公)就鞭打他们。老猴们都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小猴问众多老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猴公种的树(结出的)吗?”众多老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又问:“没有猴公的同意(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多老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话还没有说完,老猴们全领悟了。

那天晚上,众多猴一起等到猴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猴公)存放的粮食,相互拉着手(这里指一起)进入森林里面,不再回来。猴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郁离子(即刘基隐退青田山时自取的笔名)说:“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不像猴公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翻译

江西省清江县有个打猎的人,捉到一只小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翘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去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麋鹿在一起玩耍。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麋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只鹿,把狗当作自己真正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狗因为害怕主人,于是和麋鹿玩耍,和麋鹿低头抬头十分友善,然而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想要吃掉麋鹿。三年之后,麋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过去想跟它们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麋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杀了吃掉,麋鹿的尸体七零八落地散落在路上,麋鹿至死都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

螳螂捕蝉实拍图片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身边的大臣:“谁再敢劝阻我,我就处死谁!”有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想要劝吴王,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他便每天拿着弹弓、弹丸在御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打湿了他的衣鞋,接连三个早上都像这样。吴王发现了他,觉得奇怪:“你早上在花园干什么?露水打湿了你的衣鞋。”那少年对吴王回答道:“回禀大王,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在高高的树上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自己的身后;螳螂弯曲着身体贴在树上,想扑上去捉住它,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自己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这三个家伙,都力求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吴王听了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的太有道理了”于是随后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主意。

翻译

第四篇: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5

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5

一、棘刺母猴

燕王征巧术人①,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②。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③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④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

郑有台下⑤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理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

①征:征求。②五乘(shèng)之奉:外出时可以有五辆车的官员,他的俸(fèng)禄就叫“五乘之奉”。乘,马车。奉,同“俸”。③人主:指国君。④晏:天气晴朗。⑤台下:为国君服杂役的奴仆。【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2)诸微物必以削削之()()(3)难以治棘刺之端()(4)何以理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二、猩猩馋酒

猩猩,兽之好①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②,陈③之饮器,小大具列焉④。织草为履,勾连相属⑤ 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毋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刘元卿《贤奕编·警喻》)【注释】

①好(hào):喜欢。②麓(lù):山脚下。醴(lǐ)尊:装满甜酒的酒壶。醴,甜酒。尊,同“樽”,酒壶。③陈:陈列,陈设。④具:全部。⑤属(zhǔ):连接。【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已而谓其朋曰()(2)相与取小器饮()

(3)骂而去之()(4)遂大爵而忘其醉()(5)醉则群睨嘻笑()(6)取草履着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从这则故事中,你读懂了怎样的道理?

三、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①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②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晏子春秋·内篇》)【注释】

①致:送去。②宰藏:蓄积财物。【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景公使使者至()()(2)分食食之()()(3)使吏致千金与市租()(4)是臣代君君民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从文中看,晏子辞千金的主要原因是(用自己的话概括)。由此可看出晏子具有 的品格。

四、狂生悖妄

刘东堂言:狂生某者,性悖妄①,诋訾今古,高自位置。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衔之次骨②,或至相殴。值河间岁试,同寓十数人,或相识,或不相识,夏夜散坐庭院纳凉。狂生纵意高谈。众畏其唇吻③,皆缄口不答;唯树后坐一人抗词与辩,连抵其隙。理屈词穷,怒问:“子为谁?”暗中应曰:“仆④

焦王相也(河间宿儒)。”骇问:“子不久死耶?”笑应曰:“仆如不死,敢捋虎须耶?”狂生跳掷叫号,绕墙寻觅。唯闻笑声吃吃,或在木杪⑤,或在檐端而已。(纪昀《刘东堂言》)【注释】

①悖妄:荒谬狂妄。②衔:恨。次:及。③唇吻:尖刻的口舌。④仆:我。⑤杪(miǎo):树枝的末端。【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诋訾今古()(2)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3)值河间岁试()(4)连抵其隙()()2.“或”有多种义项:①或者②有时③有的人④忽而„„下面句中“或”的解释是:(1)或至相殴()(2)或在木杪()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五、闾丘先生说齐宣王

齐宣王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独不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曰:“寡人今日来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乎?”闾丘先生对曰:“唯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仓廪①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闾丘先生对曰:“此非人臣所敢望也。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平②其法度,如是臣可少得以寿焉;春秋冬夏振之以时,无烦扰百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敬长,长者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则虚也;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无使焉。此固非人臣之所敢望也。”齐王曰:“善。愿请先生为相。”(刘向《说苑·善说》)【注释】

①廪:米仓;粮仓。②平:公平。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父老皆拜,闾丘先生独不拜()(2)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3)愿大王出令()(4)无烦扰百姓()2.“父老幸而劳之”中的“之”指代的内容是()。A.无徭役 B.闾丘先生 C.赐父老田 D.齐宣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闾丘先生面对齐宣王恩赐,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指出国君的恩赏虽符合百姓的长远利益,但是作为人臣的却不能接受。

B.闾丘先生提出修明政治、公平法度、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才是国君应关注的当务之急,反映了他高

明的政治见解。

C.闾丘先生讲究进谏的方式,先用“不拜”引起齐宣王的注意,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D.闾丘先生指出:如果选用贤明有修养的人为吏,公平执法,百姓就不会含冤而死,社会也能相对稳定,不发生战乱。6 蛛语蚕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①,黄口灿然②,固③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④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⑤,天子衮龙⑥,百官绂绣⑦,孰非我为?汝乃枵腹⑧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江盈科《雪涛小说》)【注释】

①经纬:织物的纵线叫经,横线叫纬。这里指蚕吐出的纵横交叉的丝。②灿然:金光灿灿。③固:牢牢。④厥(jué):义同“其”。⑤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这里指带有花纹的织品。⑥衮(gǔn)龙:古代帝王穿的礼服。⑦绂(fú)绣:这里指祭祀时穿的礼服。⑧枵(xiāo)腹:空腹。【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2)蚕妇操汝入于沸汤()(3)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4)我固自杀()(5)汝乃枵腹而营口()(6)坐伺其间()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作者借蚕和蜘蛛的口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7 鸭子捉兔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①,买一凫②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③得他兔否?”(《艾子杂说》)【注释】

①鹘:一种打猎用的凶猛的鸟。②凫:野鸭子。③搦(nuò):持握、捕捉。【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原上兔起()(2)投于地()

(3)凫忽蹒跚而人语曰()(4)我谓尔为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8 怀丙浮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①,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②中,水暴涨绝梁,牵牛③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④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⑤。(李贽《初潭集》)【注释】

①浮梁:浮桥。②治平:北宋英宗年号(1064~1067)。③牵牛:牵动铁牛。④僧怀丙:和尚,名叫怀丙。⑤紫衣:唐宋时期,三品以上大官官 服规定为紫颜色,赐紫衣表示恩宠。【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用铁牛八维之()(2)一牛且数万斤()(3)募能出之者()(4)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参考答案】

一、1.(1)铁匠(2)刻刀;雕刻(3)雕刻(4)雕刻 2.(1)(然后选一个)雨止日出的天气,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儿上雕刻的母猴子。(2)让我到住处去取刻刀。借机溜出宫门逃跑了。

二、1.(1)随后(2)共同,一起(3)离开(4)酒杯(5)斜看(6)穿,套 2.(1)咱们为什么不去尝它一小杯呢?当心不多喝(不上当)就是了。(2)埋伏在周围的猎人扑向猩猩,喝醉的猩猩互相踩踏,被拘囚,没有一个能逃脱。3.文中的猩猩明明知道是猎人设下的圈套,却忍不住甜酒的诱惑,最终还是陷入了圈套。故事嘲讽了那些因为经不起诱惑,贪图享乐而铸成大错的人。

三、1.(1)派;使臣(2)食物;吃(3)税款(4)君主;统治 2.(1)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2)有一身粗衣穿,有一口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3.晏子认为,君主赏赐自己已经很丰厚了;只要做到有衣穿,有饭吃,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了。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为君主着想,知足明理。

四、1.(1)诽谤,非议(2)挑出,指出(3)正赶上(4)揭出;谬误。2.(1)有时(2)忽而3.(1)刘东堂说:有一个狂妄的晚辈书生,品性荒谬狂妄,对今人古人都鄙视谩骂,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身价。如有挑出他作的诗、写的文章中一个字的毛病的人,他便对此恨之入骨,有时甚至殴打别人。(2)(狂生)吃惊地说:“你不是不久前已经死了吗?”(焦王相)笑着回答说:“我如果不死,怎敢冒险去捋老虎的胡须呢?”

五、1.(1)只有(2)贤明修养(3)颁布(4)打搅;干扰 2.D 3.这本来就不是当臣子的所敢奢望的。4.A

六、1.(1)长大(2)放进(3)绝技;恰恰(4)固然(5)谋求(6)窥察,等待 2.(1)你的技术是够高超的了,(但专门用来捕杀别的动物)是不是太残忍了呢?(2)为别人打算,还是为自己打算,我宁愿为自己!3.这则寓言,借蚕和蜘蛛之口,揭示了“以群体为重”和“以自我为中心”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七、1.(1)原野(2)掉落(3)像人那样讲话(4)以为 2.我是鸭子,杀了吃肉,才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 3.“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本文的基本主题。实际上是借物喻人,告诉我们,在选用人才时,一定要避其所短,用其所长。

八、1.(1)固定;连接,系(2)将近(3)使之出,使动用法(4)填满 2.宋英宗治平年间,洪水暴涨把浮桥冲断,牵动铁牛沉入河底,河中府招募有办法打捞铁牛的人。真定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两只大船填满土石使船沉入水底,把铁牛用绳子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横木上,慢慢地去掉船上的土石,船浮出水面,铁牛被打捞出来。

第五篇:文言文练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形貌昳丽②暮寝而思之..

③王之蔽甚矣④时时而间进..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从文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评价:

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的人数,说明了什么?

我的理解:

5.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最后“战胜于朝廷”。而在社会生活中,某些部门的“意见箱”形同虚设,往往是“一把手”说了算。假如你是纪检书记,你打算怎样整治这种不良的工作作风?

我的做法:

6联系全文回答,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四个字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7在下面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仿写的句子要合乎文意且悬接顺畅。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容纳忠言,何至于落得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①,?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效果呢?②。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1.①光艳美丽;②睡觉;③因受蒙蔽而不明;④间或,偶然。2.①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②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3.有点虚荣,但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与表扬等,合理即可。)4.“令初下” “门庭若市”说明齐王治政问题很大;“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说明齐王逐渐采纳了很多意见,不断改进了方法;“期年之后” “无可进者”说明齐王已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思,国家大治。5.如:加强行政监督,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等,合理即可。6广开言路或开张圣听或察纳雅言或咨诹善道。启示,采用设喻的手法,将重大政治问题,用生活的小事做对比,说理浅显透彻,委婉动听,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和说服力,令人乐于接受,可产生良好的效果。7示例①假如当初蔡恒公能虚心听取扁鹊的劝告,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②如果唐代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见往事耳..

③及鲁肃过寻阳④即更刮目相待..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有两个成语典故涉及到本文,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的关联:、。

4.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孙权:

吕蒙:

鲁肃:

5.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省略的内容:

写作经验谈:

《孙权劝学》1.①推脱;②了解;③到;④重新。2.①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相看,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3.吴下阿蒙、刮目相待。4.孙权: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鲁肃:直爽、敬才、爱才。5.吕蒙的学习过程;因为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了笔墨,又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公 输A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说:公输盘不说秦王不说B.有:北方有侮臣者长约八分有奇

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东坡现右足D.子:愿借子杀之天子之怒

2.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以:将以攻宋以牒为城B.之:宋何罪之有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于:有余于地不足于民D.而:宋无罪而攻之知而不争

3.解释下面加的词语。

①吾义固不杀人()②不可谓仁()..

③不可谓智()④知而不争()..

4.翻译了面的句子。

①宋何罪之有?

5.这几段文字最主要的描写方式是:

6.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大意。

公输B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请说之②不可谓知类.③方五千里④为与此同类.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宋何罪之有?

②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3.联系上下文说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内容。

我的理解:

4.根据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墨子从哪几个方面劝阻公输盘攻宋?

我的概括:

5.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写出两句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不能出自同一首诗)。

②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

我选第题:

《公输》答案A1.A2.B3.①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②对人亲善、友爱③称为④劝阻、劝谏4.①宋国有什么罪②坚持道义不杀少数人却去杀害众多的人,不能称为明白事理5.对话描写6.墨子巧言说服公输盘《公输》答案B1.①解释;②事理;③方圆;④类别。2.①宋国有什么罪过呢?②这好像是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3.指舍文轩窃敝舆、舍粱肉窃糠糟、舍锦绣窃短褐。4.智、仁、忠、强、知类五个方面。5.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②远离战争,让和平的阳光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下载中考之文言文练习(三)[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之文言文练习(三)[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言文练习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而观其辟丸也 C.三进及溜D.衮职有阙 解析 B项“辟”同“避”;C项“溜”通“罶”;D项“阙”通......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题。(22分) 杨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时方用兵,总督驻高要。师行征民夫,吏......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25、任末好学勤记 原文: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题 姓名学号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

    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擢泰定元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丁内艰,未赴。改景州蓚县尹。差民户为三等,均其徭役;刻孔子象,令社学祀事;每岁春行田,树畜......

    文言文练习

    课外文言文练习(一) 曹彬仁爱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自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

    广东中考之课外文言文(2006-2018)

    广东中考之课外文言文(2006-2018) 刘沈处世(2006年课外文言文原题) ①刘凝之为人认所著履②,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 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

    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提高学生文言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