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力戒形式主义 狠抓工作落实
力戒形式主义 狠抓工作落实
http://.cn2011年03月21日08:42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现在是“十二五”的起步之时,实践告诉我们,开局影响全局,起步决定进步。我们各级干部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尤其是要力戒形式主义,狠抓工作落实。
首先,抓落实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是什么?从根本上看,就是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毛主席在《党委的工作方法》一文中说过:“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强调“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凡事都要落在实处,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要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指出“要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求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着重强调,关键在于落实,领导干部要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现在一些好思路、好措施,落实不了、落实不好,根本原因还是领导没抓好、领导没尽责。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这是领导干部最根本、最重要的职责。
其次,抓落实是领导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作为领导干部来讲,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只是做到了一半;求真务实、狠抓落实,这是更重要的另一半。决策与落实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落实是实现决策意图的关键环节。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能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去落实就是“白条”。昨天的成就来自于落实,今天的任务更需要落实。一件一件地落实,才能构筑宏伟的事业;一步一步地落实,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毛主席曾讲到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同时还强调,离开了抓落实,“就无法检验决策之正误,无法判断干部之优劣”。这就说明,无论是“出主意”还是“用干部”,都离不开抓落实。
第三,抓落实是领导能力的一种实际体现。一个领导的能力如何,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作决策,一个是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能不能抓落实,是对一个干部的政治品德、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最实际检验。一个干部水平的高低、作风的优劣、能力的强弱,都会在抓落实中显现出来。人民群众评判领导干部,最简单、最直观的标准就是看领导干部是不是真抓实干、注重落实。现在,人民群众对少数干部的作风有意见,往往就是因为他们工作中抓落实不力、为群众办实事不够,既有愧于责,也失信于民。落实是一个充满艰辛的奋斗过程,也是一门富有智慧的领导艺术,还是一所培养干部的生动课堂。只有抓好落实,才能把科学的决策付诸行动,才能把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可以说,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真抓实干的结果;所存在的每一个问题,正是抓而不实的后果。实干是能力,落实是水平。抓落实是我们领导干部能力的一种体现。
现在,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不着力抓落实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存在。这既是形式主义的集中表现,又同形式主义的蔓延滋长有密切关系。
一是“唱功”好、“做功”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说固然很重要,但做才是根本。说得好,体现的是思路,表达的是想法,这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做得好,凭借的是作风,依靠的是落实,这是领导干部的能力。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应该是说的让人心服、做的让人信服。站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我们面临的机遇更多、肩上的责任更重,如果热衷于空谈、停留在表面,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错过发展的良机,贻误事业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解决问题上下工夫。”这里指的就是“说”与“做”的问题。说得好不如做扎实,常开会不如抓落实。现在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忙于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如果让这些现象成为顽疾和流弊,一个领导干部该管的事不认真管、该干的事不主动干,不仅会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更会诱发干部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助长好大喜功、不尚实干的歪风。
二是会上热、会下冷。正确的决策,来自于领导干部对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和深入研究;最终的成效,有赖于基层干部对上级决策的积极支持和自觉执行。任何一项工作从决策到落实,必须一级支持一级、一级抓好一级,形成上下联动、狠抓落实的工作合力。现在,我们一些工作,往往是上头热、下头冷,会上热、会下冷。一些地方和部门落实工作流于形式,把力量投入本身当成工作成效,把工作过程本身当成干部实绩,满足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这样的结果,不仅割裂了上级和下级、干部和群众的联系,而且在“上情”与“下情”之间也无法找到对接点、保证一致性,只能落空,不会落实。
三是前面紧、后面松。许多工作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既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也损害了干部的形象。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经常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从中央到地方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好思路、好政策、好措施不少,但很多事情往往提出来后只是热闹了一阵,并没有真正落实,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实践告诉我们,矛盾只有在落实当中发现,办法只有在落实当中寻找,问题只有在落实当中解决。我们过去有些事情办得不好,不是失之于会议开得不好、文件写得不好、政策定得不好,而是失之于落实抓得不好、执行不能到位,常常是好的文件、好的政策定在会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辜负了百姓的信任。这种抓而不实、做而无功的现象,不仅是最大的浪费,而且是最大的隐忧。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蔓延,其根子在于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作为一种主观主义的思想和形而上学的方法,从表面上看,只是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的问题,但从实质上看,它却反映了一个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如果任其泛滥,必然贻误事业发展,损害党的形象。抓落实,既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也是良好作风的重要体现。不抓落实,一切思想都是空想;不抓落实,一切高谈都是空谈;不抓落实,一切发文都是空文。如何来抓落实呢?
首先,要有积极负责的精神。抓落实,就是把决策付诸行动、取得预期效果,其间必然会碰到许多的困难、触及很多的矛盾,这个时候,落实就看我们是不是尽责、敢不敢担责。我们从2009年开始“两帮两促”活动,到今年是第三年。当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人们信心不足,特别是我们一些企业感到压力更大。在那种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机关的同志走出机关,帮助企业共渡难关,不仅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而且极大地提振了企业信心,使我们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然保持了又好又快、率先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基层群众和企业组织深刻地认识到,在关键的时刻,我们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是为企业着想、为人民办事的,从而赢得了他们的信赖和尊重。因此,我们要有负责精神。要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抓落实中。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重要工作,都要亲自指
挥、亲自操办;凡是重大问题,都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抓落实中大显身手,在抓落实中施展才华。要有担当勇气。对于矛盾和问题,要敢于碰硬、敢于触及,要相信敢碰敢触及,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不碰不触及,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矛盾只有在面对中化解,矛盾只会在回避中激化,这是我们这些年来的实践体会。在难题面前要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要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要敢于负责,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问题集中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办法、采取措施、打开局面。要有进取意识。事业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复杂的形势,面临艰巨的任务,必须坚决克服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的消极心态,坚决摒弃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骄傲情绪,敢与高的比水平,敢与快的比速度,敢与强的比干劲,以所向披靡的精神狠抓落实。
第二,要有真抓实干的作风。反对空谈、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真抓实干,就是要察实情、讲实话、用实招、办实事,在抓上求突破,在干中见实效。真抓实干,必须主动抓。我们任何工作,主动落实,就能抢抓发展机遇;被动应付,只会贻误发展大局。工作要早安排,早落实,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要一项一项地抓落实,一件一件地求突破;该干的工作要主动干,该担的责任要自觉担,切实把职责履行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真抓实干,必须深入抓。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一竿子捅到底。不能只满足于发号召、造声势,作指示、听汇报,更不能把决心当行动,把口号当实绩,说空话,做虚事。领导干部就是要领着干、带头干,在干中指导全盘,推进落实。真抓实干,必须具体抓。大事成于小事,小事成就大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抓落实的要义在于抓具体,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示范,掌握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措施,解决具体问题。
第三,要有锲而不舍的毅力。我们抓工作落实,就是要坚定而不动摇,坚韧而不懈怠,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真正做到决策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承诺说一个做一个,个个兑现;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要有这么一种毅力。首先要抓重点,重点抓。这既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工作方法问题。毛主席的《矛盾论》,现在我们很多干部包括很多年轻干部,尽管学历很高,可能学得不多、用得不活,建议大家好好读一读。没有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工作就无法突破。没有主攻点,就没有主动权。毛主席曾说,要以点带面,面上的工作要先抓好三分之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动全盘、活跃全局。其次要抓全面,全面抓。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统一。抓落实,我们既要找准结合点,主攻关键点,实现重点突破;同时要注重整体性、系统性,使各个方面的工作在抓落实的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重点突破来带动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再次要抓反复,反复抓。胜利往往在于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抓落实之所以成效不佳,往往与缺乏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有关。抓落实是一项经常的工作,不能紧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必须抓反复,反复抓,抓好工作的全过程,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第四,要有密切配合的态度。群策之为无不成,群力之举无不胜。抓落实,就是要立足实际,勇于实践,借助各方力量,整合有效资源。要做到思想上合心。我们要有山容万物、海纳百川的气度,扬人之长、补己之短,广开言路、择善而从,事业为重、团结同志。在解放战争中,我们共产党的军队为什么能够打败国民党的军队,最关键就是官兵的价值取向不一样。我们人民解放军是为人民翻身解放而战,而国民党军队是为长官晋爵发财而战,所以这就决定了胜败的结局。班子成员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特别是“一把手”对副职要放心放手,使他们有职有权。有的人说“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那是片面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要做到工作上合力。善于
做沟通协调工作,工作中要做加法,不能做减法,真正做到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做到步调上合拍。当前有的工作久推不动、落实不力,关键在于有的干部和单位,缺乏大局观念,无视全局发展,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有利的事争着干,无利的事推着办。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功夫下在推动工作、狠抓落实、提升水平上。
抓落实,既是一个思想作风问题,也是一个工作能力问题;既要加强教育引导,也要依靠制度保障,真正使形式主义没有市场。
第一,要强化抓落实的观念。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来讲,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的事业观。特别是我们要看到,干事创业,是党员干部的价值体现。中央一再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我们担任领导职务,担当发展大业,既是一种荣誉和使命,更是一种压力和责任。所以大家都要努力保持乐于吃苦、只争朝夕、敬业奉献的良好精神状态,集中精力抓落实,一心一意干事业。
第二,要浓厚抓落实的氛围。领导干部是抓落实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各项工作的落实力度,取决于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要用心干事业。一个人如果对事业无所追求,对工作无所用心,对人民无所贡献,就不配当党的干部。一定要把用心干事业作为一种修养来加强,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作为一种作风来锤炼。要用力抓落实。现在很多工作,关键问题就是在抓落实的方面力度不够。作为领导干部,要把职务当做干事创业的舞台、服务群众的平台,用尽职的责任心来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要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和好事,使我们的工作能够深入地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要用人树导向。导向是一面旗帜,导向是一股力量。我们在干部任用中,要以是否作风务实、工作扎实、敢抓落实为标准,把握好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褒奖贡献突出的干部,支持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老实干事的干部,教育跟风行事的干部,约束投机钻营的干部。
第三,要完善抓落实的制度。抓落实,必须形成人人负责、环环相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用制度的环环相扣,推动工作的层层落实。要完善跟踪督查制。跟踪督查是保证落实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领导干部,包括我们区县(市)的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要善于跟踪督查、抓好落实。要完善绩效考核制。绩效考核,我们要坚持下去,通过考核来分清干部优劣,来决定干部升降。要真正做到以实干论英雄、以发展论英雄、以绩效论英雄,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推动落实的合力。要完善工作问责制。要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既要有奖励和表彰,也要有问责和处罚。真正使安于现状的干部“不安”,四平八稳的位子“不稳”,让懈怠者受到鞭策、平庸者感到汗颜,有力地发挥问责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
(这是陈润儿同志在全市领导班子绩效考核讲评大会上的讲话)
第二篇:力戒形式主义
力戒形式主义 狠抓工作落实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陈润儿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实践告诉我们,开局影响全局。实现宏伟蓝图,关键就在落实。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必须狠抓落实、善抓落实。
落实不抓就会落空
抓落实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是什么?从根本上看,就是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指出“要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求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在一些好思路、好措施,落实不了、落实不好,根本原因还是领导没抓好、领导没尽责。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这是领导干部最根本、最重要的职责。
抓落实是领导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只是做到了一半;求真务实、狠抓落实,这是更重要的另一半。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能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去落实就是“白条”。昨天的成就来自于落实,今天的任务更需要落实。毛主席曾讲到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同时还强调,离开了抓落实,“就无法检验决策之正误,无法判断干部之优劣”。这就说明,无论是“出主意”还是“用干部”,都离不开抓落实。抓落实是领导能力的一种实际体现。一个领导的能力如何,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做决策,一个是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能不能抓落实,是对一个干部的政治品德、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最实际检验。一个干部水平的高低、作风的优劣、能力的强弱,都会在抓落实中显现出来。人民群众评判领导干部,最简单、最直观的标准就是看领导干部是不是真抓实干、注重落实。现在,人民群众对少数干部有意见,往往就是因为他们工作中抓落实不力、为群众办实事不够,既有愧于责,也失信于民。
不抓落实的三种体现
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不着力抓落实的问题,在领导工作中主要有这样三种表现。
一是“唱功”好、“做功”差。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说得好,体现的是思路,表达的是想法,这是素质;做得好,凭借的是作风,依靠的是落实,这是能力。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应该是说的让人心服、做的让人信服。说得好不如做扎实,常开会不如抓落实。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忙于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如果让这些现象成为顽疾和流弊,一个领导干部该管的事不认真管、该干的事不主动干,不仅会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更会诱发干部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助长好大喜功、不尚实干的歪风。
二是会上热、会下冷。正确的决策,来自于领导干部对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和深入研究;最终的成效,有赖于基层 2 干部对上级决策的积极支持和自觉执行。任何一项工作从决策到落实,必须一级支持一级、一级抓好一级,形成上下联动、狠抓落实的工作合力。现在,一些工作往往是上头热、下头冷,会上热、会下冷。少数地方和部门落实工作流于形式,把力量投入本身当成工作成效,把工作过程本身当成干部实绩,满足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这样的结果,不仅割裂了上级与下级、干部与群众的联系,而且在“上情”与“下情”之间也无法找到对接点、保证一致性,只能落空,不会落实。
三是前面紧、后面松。许多工作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既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也损害了干部的形象。实践告诉我们,矛盾只有在落实当中发现,办法只有在落实当中寻找,问题只有在落实当中解决。有的事情办得不好,不是失之于会议开得不好、文件写得不好、政策定得不好,而是失之于落实抓得不好、执行不能到位,常常是好的文件、好的政策定在会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辜负了百姓的信任。这种抓而不实、做而无功的现象,不仅是最大的浪费,而且是最大的隐忧。
抓落实的四条路径
不抓落实,一切思想都是空想;不抓落实,一切高谈都是空谈;不抓落实,一切发文都是空文。
要积极进取抓落实。抓落实的态度影响抓落实的力度。积极进取,就是要主动抓。我们任何工作,主动落实,就能抢抓发展机遇;被动应付,只会贻误发展大局。工作早安排,3 早落实,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该干的工作主动干,该担的责任自觉担。要深入抓。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一竿子捅到底。不能只满足于发号召、造声势,作指示、听汇报,更不能把决心当行动,把口号当实绩,说空话,做虚事。要具体抓。大事成于小事,小事成就大事。掌握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措施,解决具体问题,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求突破,任务就在具体中落实了。
要锲而不舍抓落实。要做到决策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承诺说一个做一个,个个兑现;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在抓落实的过程中,要抓重点,重点抓。没有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工作就无法突破。没有主攻点,就没有主动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动全盘、活跃全局。抓全面、全面抓。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统一。既要找准结合点,主攻关键点,实现重点突破;同时要注重整体性、系统性,使各个方面的工作在抓落实的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重点突破来带动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抓反复,反复抓。抓落实不能紧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抓落实之所以成效不佳,往往与缺乏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有关。胜利往往在于坚持一下的努力。
要密切配合抓落实。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善于借助各方力量,整合有效资源,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落到实处。做到思想上合心,有山容万物、海纳百川的气度,扬人之长、补己之短,广开言路、择善而从,事业为重、团结同志。班 4 子成员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特别是“一把手”对副职要放心放手,使他们有职有权。做到工作上合力,善于做沟通协调工作,工作中要做加法,不能做减法,真正做到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步调上合拍,有的工作久推不动、落实不力,关键在于有的干部和单位,缺乏大局观念,无视全局发展,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有利的事争着干,无利的事推着办。抓落实,必须重视和解决这一问题。
要完善制度抓落实。抓落实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要形成人人负责、环环相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用制度的环环相扣,推动工作的层层落实。完善跟踪督查制,这是保证落实的重要手段。完善绩效考核制,通过考核来分清干部优劣,决定干部升降,做到以实干论英雄、以发展论英雄、以绩效论英雄,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推动落实的合力。完善工作问责制,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真正使安于现状的干部“不安”,四平八稳的位子“不稳”,让懈怠者受到鞭策、平庸者感到汗颜。
各级干部要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抓落实中。尤其是“一把手”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重要工作,都要亲自指挥、亲自操办;凡是重大问题,都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抓落实中大显身手,在抓落实中施展才华。矛盾只有在面对中化解,只会在回避中激化。在矛盾面前要敢 5 于碰硬,在难题面前要敢于开拓,在风险面前要敢于负责,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问题集中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办法、采取措施、打开局面。面对复杂的形势,面临艰巨的任务,必须坚决克服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的消极心态,坚决摒弃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骄傲情绪,敢与高的比水平,敢与快的比速度,敢与强的比干劲,以所向披靡的精神狠抓落实。
第三篇:送温暖力戒形式主义
送温暖力戒形式主义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是某部队文工团下基层慰问演出,有三个穿军装的女孩在一个执勤的军人旁边,让这位军人表情很尴尬。
姑且不说这个慰问时怎么进行的,单就这张图片就是耽误了执勤。春节期间,各部队领导机关给基层送温暖的活动渐入高潮。一些领导干部顶风冒雪,走边关、上哨卡、登海岛,嘘寒问暖,为官兵排忧解难。一些领导机关为了让基层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早安排、早准备、早动手,想得很周到,做得很细致。
在这道亮丽的“风景”中,偶尔也有一些不和谐的画面:个别单位习惯大张旗鼓地开展送温暖活动。领导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呼后拥,甚至要求电视有声、报纸有影;有的给基层送点慰问品,也要搞个赠送仪式,弄得既热闹又隆重,基层接待丝毫不敢马虎。这些做法带有表演和作秀的性质,加重基层负担,增加送温暖的成本,容易引起官兵反感。
上海市政协一位领导在看望基层党员、下岗职工和困难居民时,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困难群众送红包,而是在慰问活动结束后让工作人员悄悄送去,并要求媒体在报道时,注意保护困难群众的隐私。这位领导还诚恳地说,要将心比心,让群众感受到真正的温暖,而不是徒有形式带来压力。不在众目睽睽之下送红包的细节,让人感动,值得称道。
悄悄送温暖,是作风平实、务实、扎实的表现。隆重的慰问场面还是精减些为好,随行的人员还是少一些更好。把搞活动的精力、财力用在更实在的地方,用在官兵更需要的地方,即使没有“场面”,官兵也会暖在心窝,记在心里。
基层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领导机关在为基层服务上工作做得不够,是原因之一。因此,在给基层送温暖时,不仅要有诚意,而且要有歉意;不仅要与官兵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而且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如果把送温暖变成了捞取个人名利政绩的手段,那就与送温暖的本意背道而驰了,所送温暖的“温度”会大大降低。
逢年过节给基层送温暖,当然很有必要,也很受基层欢迎。但是,有的单位年终时热热闹闹,年一过冷冷清清,平日里无声无息。要是能让基层官兵随时享受温暖,岂不是更好!领导机关平时应多深入基层一线,心里始终装着官兵的冷暖,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机关的关心帮助,变年节性送温暖为经常性送温暖,使基层官兵的心里四季如春。
第四篇:力戒形式主义
齐卫平
形式主义的见怪不怪,决定了反对这个不良之风的艰难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把反对形式主义作为一根难啃的硬骨头,通过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取得转变党风的实效
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明确指出,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反对形式主义为什么位列反对“四风”之首?首先,形式主义之风十分普遍,大到政治生活,小到工作态度,包括思维逻辑、行为方式、办事原则,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经常碰到,甚至习以为常。其次,反对形式主义对于转变党风具有关键作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其实不可分家,“四风”不是孤立发生的,有的存在因果关系,有的互为表里。形式主义危害不可轻视。
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的遮羞布。一些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漠视群众利益的渎职行为、脱离群众的官僚作风,往往以所谓的形式来压人。一件关系老百姓生活的事情需许多公文流转,要盖数十个公章,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都可以用这样那样的形式作挡箭牌。GDP的政绩观、干部下基层调研蜻蜓点水、联系群众作秀表演,等等,都与形式主义脱不了干系。
有的领导干部抛弃理想信念,遵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人生哲学,寻求感官刺激,生活作风放纵,超越道德伦理底线,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有的领导机关办公楼房比气派,公务用车比豪华,办事效果比排场,公款吃喝比款额,领导出场比大小,娱乐活动比档次,奢靡之风在攀比之中恶性循环。值得指出的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之所以突出,世界观出问题是根本原因,但与形式主义也有一定关系。不难发现,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常常表现于某些会议形式、庆典活动、视察调研的场合,许多不成文的规格、套路以及潜规则为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提供了形式主义的保护伞。
“认认真真走过场”是最大的形式主义
力戒形式主义,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题中应有之义。
反对形式主义,不是反对形式本身。形式很重要,没有形式,哪里来实效?以绘画打比喻,画家追求作品的效果,画什么的构思是内容,用什么画具、材料和色彩是形式。内容很重要,形式也重要,作品效果离不开内容和形式。同样道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内容,也有形式。总内容就是“为民务实清廉”,具体内容就是反对“四风”。总形式就是集中教育,着力抓好三个环节: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必须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形式和形式主义没有天然的屏障。形式选择得不好当然达不到目的,形式选得好不认真执行,就会陷入形式主义泥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不能取得实效,本身就是一个检验党风的问题,反对形式主义应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起。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内集中教育的整风开展过好多次,其积极意义不容抹杀。党的十八大部署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这些整风形式的持续和延伸。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群众不期盼表面的轰轰烈烈,反对“认认真真走过场”;群众期盼踏踏实实,希望“真真切切转党风”。对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来说,“认认真真走过场”是最大的形式主义。“党风经常整,问题反复提,规矩不断立,旧病老是犯”是大忌,应该远而离之。
“不虚不空不偏”是转作风的指南
形式主义的见怪不怪,决定了反对这个不良之风的艰难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把反对形式主义作为一根难啃的硬骨头,通过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取得转变党风的实效。
第一,严格按照党中央的精神和部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力戒形式主义,不要走过场,做到‘不虚’;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做到‘不空’;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做到‘不偏’,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沿着正确轨道健康深入推进”。这“三不”原则是力戒形式主义的指南。
第二,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事实告诉我们,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久拖不得解决,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有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力戒形式主义,应以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来贯彻“为民”的宗旨,体现“务实”的精神,展示“清廉”的表现。
第三,用积极的态度“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力戒形式主义首先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做起。党中央强调照镜子、正衣冠、洗澡治病、出汗排毒,以简洁明快的大众话语表明,转变党风即使不是伤筋动骨,也要改头换面。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对象倘若敷衍应付,形式主义就在所难免。
第四,建章立制必须落在有效的制度和可行的机制构建上。坚持群众路线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也不是经过一次集中教育实践活动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力戒形式主义必须防止制度形式化,使密切联系群众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可持续的机制。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
(原标题:力戒形式主义)
第五篇:践行群众路线力戒形式主义
践行群众路线力戒形式主义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领导同志强调,要从严从实抓作风、持之以恒改作风,“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引起群众强烈共鸣。要深刻践行群众路线,就必须割除形式主义的毒瘤。
力戒形式主义,要做到坚持实事求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基层部门和基层干部中开展,他们的业务更为具体,与群众的接触也更为直接,因此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避免思想僵化、作法生硬,才能发现每个部门、每个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真正问题,认真加以改正。
力戒形式主义,要做到坚持问题导向。要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问题,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引导基层干部加强学习,紧紧扣住服务群众的态度、能力、水平等问题,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力戒形式主义,要做到坚持群众路线。检验党的一切活动的成效,都应该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让每个部门、每个干部都结合基层和个人实际,来完善群众参与机制,让群众来评价活动的形式、过程、效果,才能让形式主义没有容身之地,切切实实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