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单融资的风险规避
8月底,老牌P2P平台红岭创投自爆4单坏账,涉及金额达1亿,一时引得业界哗然,**尚未结束,大单融资的危机与转机一时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本次贷款是否最终形成不良拨备损失,还得看后续资产受偿以及交易所的股权净资产作价,现在来评估也许为时尚早。这起事件也对业内人士再次敲响警钟,风险控制仍是这个行业的核心。
很多P2P平台在未来发展之路的寻求上,都有自己的选择,而大单也是一个选择方向。对于红岭创投大单模式的未来走向,是否增资成功成为关键因素。在世界各国对银行单个存款人的贷款要求中,欧洲联盟建议对单个借款人的贷款不超过总资本的25%,美国联邦限制为总资本的15%,州的规定为12%—25%,IMF货币和汇兑事务部(MAE)建议对单个借款人或一组关联借款人的贷款不超过25%。
此外,在该起案例中,纸业属于国家规定的“两高一限”行业,这种行业本身不属于银行授信的增量用户,而且纸行业最近两年市场非常不景气,新闻纸价格在世界上又是一个比较透明的价格体系,一些造纸业上市公司出现比较大的业绩下滑。所以,P2P平台对这类企业授信存在风险。
中金贷相关人士认为,大单对风险的规避要求应该更为严格,对借款行业也应该有所限制,而银行对行业授信的指导方针对目前P2P行业来说是愤恨困难的,那么P2P在大单方面的风控就要更为严格。
第二篇:风险管理规避
一位IT管理专家这样说到,很多风险管理工作失败,不是因为风险管理的软件程序不运行,而是很多IT管理员不了解风险的由来,未深入了解风险的症结,仅仅是单纯的尝试管理,那么风险管理注定失败。以下总结了风险管理失败的原因:
首先,风险的定义不一致。一些从业者似乎认为风险来源于风险的不确定性,有的人认为风险来自于造成损失的频率和幅度。而这两种观念有本质的不同。理论上的风险代表不确定性,但是很多理论却不能应用到信息安全中去。
其次,使用的术语不一致。很多管理员正在尝试做风险管理,他们努力的解决风险出现的原因,并建立明确的定义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很多威胁并不是按照常规的手段和正常的方法都能解决,因为它们不是使用正常的数据代码就能够解决问题。因为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威胁”,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风险”,而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漏洞”。就如同,物理学上的质量、重量、速度的单位各有不同是一个道理。再次,漏洞评分系统(CVSS)不同。很多风险评估需要相关的计算公式和测量工具。如果选择的工具和变量不同,测得的风险也有所不同。目前风险评估分几个等级,很多时候企业风险被夸大,或者风险被忽略,就是因为风险评级时的失误。
规避风险培养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人才是关键
德勤一项调查报告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现阶段缺少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企业对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案例积累尚需进一步加强。
“我们对风险管理很重视,但目前还是比较依赖外部的人才力量,虽然对于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兴趣也有耐心,但不得要领。”一位参与此次调查的大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表示。
目前,企业获得风险管理人才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从外部挖人才,不少咨询机构派到企业协助开展风险管理建设的人员也会成为企业追逐的“猎物”。另一个是在企业内部培养,外部风险管理人才具备相关知识储备与能力,但忠诚度不如企业内部培养起来的风险管理人才高,并且对企业情况的了解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企业内部人员一旦掌握了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性内容,凭借其对企业的了解,会做得更好。”根据多年的经验,谢安还表示,企业中具有综合业务功能部门的人员更适合培养成为风险管理人才,比如财务部、审计部或内控部等。
据国内知名管理会计培训机构华领国际市场总监尹璐璐女士介绍,随着国资委开始提出基层企业的风险管控问题,并首次要求在2013年年底前在央企建立系统、全面覆盖集团各子企业、各层级责任主体的管控体系,企业对风险管控问题越来越重视,懂得风险管理的人才也由此变得热火起来,国资委2009年引进的CMA正是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的一大国际型财经认证。
CMA认证是财会专业人士在业务领域的一个重要资格证书,持有者可以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看到它的价值。当向全球的CFO们和财务控制专业人士问起当前财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时,他们举出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业绩评估管理、财务计划及分析、以及其他更多财务领域。而这些正是CMA所专长和注重的领域。在企业做任何决策之前,CMA人才会利用已经发生的财务数据进行预测与规划,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的准确信息,以此来减小甚至是规避遇到的风险,此外,CMA人才还可帮助企业评估在威胁发生前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或检测措施所可能导致的损失。
第三篇:试用期风险规避
。《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的精神是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解除试用期的员工的劳动合同,言外之意,用人单位与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不能依据第40条第3项(即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双方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能依据第41条的规定(即经济性裁员
试用期辞退员工风险防范
案例:,案例解析:,(一)败诉原因分析,(二)预防措施,1、招聘时:变“事后考核”为“事前考察”,2、录用前:将“录用条件”具体化、书面化,3、录用后:严格试用期考核,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4、届满前:杜绝延长试用期,案例:
某公司因需要上马一个新项目,决定从社会上招收一批工作人员,从事公司新项目的开发工作。周先生经过层层面试,最终被公司聘用。经双方协商,公司与周先生等人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然而,合同履行后不到2个月,公司因经营战略调整,决定撤销该新项目,包括周先生在内的许多人员都被列入了裁员范围。当身为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刘先生将这一决定通知周先生时,周先生却要求单位补偿2个月的工资,理由是:公司先提出解除合同没有提前30日通知,应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此外,公司在试用期没有理由辞退他,属于违法解除,应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对这一“无理要求”,刘先生当场予以拒绝,并说:“试用期双方关系不确定,双方可以随便解除劳动关系,是不需要提前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周先生在办理完离职手续后不到两周就将公司告到了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周先生的请求。
案例解析:
(一)败诉原因分析
在试用期内辞退员工,是许多公司在解聘员工中经常使用的杀手锏,在公司管理层的概念中,公司并没有承诺员工什么,想让你离开就可以让你离开,如案例中那位人力资源经理的理由,“试用期双方关系不确定,可以随便解除劳动关系”。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的精神是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解除试用期的员工的劳动合同,言外之意,用人单位与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不能依据第40条第3项(即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双方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能依据第41条的规定(即经济性裁员)。
用人单位要想解除试用期员工的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6种和第40条规定的2种情形的8种情形之一,否则就是违法的。案例中公司败诉的原因就在于把辞退试用期的员工想象得过于简单。
(二)预防措施
在上述用人单位可以用来解除试用期员工合同的,比较常用的就是用人单位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也是法律赋予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辞退劳动者的一项特权。但是,这也是最容易被用人单位忽视的关键点。用人单位要避免试用期辞退员工的败诉风险,必须在这一关键点上下功夫。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招聘时:变“事后考核”为“事前考察”
在实践中,很多企业招聘员工不太注重录用前的应聘员工评估和考察工作,习惯于把工作放在事后考核,即先把员工招进来再说,如果不合适就在试用期辞退。其实,这种做法是危险的,尤其是在《劳动合同法》背景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尤其是试用期的劳动合同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在这种背景下,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必须转变观念,变“事(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后考核”为“事前考察”,尤其是对一些重点员工,招聘时要慎重,要做好员工的背景调查工作,把好面试关,重要岗位由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联合面试,确保能招到合适的人员。
2、录用前:将“录用条件”具体化、书面化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比较常用的是,员工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因此,企业要想利用这一法律规定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就必须在招聘时对录用条件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对录用条件一定要明确化、具体化。切忌一刀切以及将录用条件空泛化,抽象化,比如说符合岗位要求,就不能仅仅说符合岗位要求,而应该把岗位要求是什么,怎么衡量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固定下来。“录用条件”应该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所谓“共性”即所有岗位的员工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比如诚实守信,在应聘的时候如实告知自己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包括自己的教育背景、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等。所谓“个性”即每个企业、每个岗位或者职位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有的有学历的要求,要求获得相应证书,有的有技术的要求,比如能符合企业招聘时对岗位职责的描述等等。“录用条件”的共性可以通过规章制度进行明确,“录用条件”的个性可以通过劳动合同、单独的协议等进行明确。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用人单位还必须事先对录用条件进行公示。公示,简单说来,就是要让员工知道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就是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员工知道了本单位的录用条件。那如何进行公示呢?方法有以下几种:(1)通过招聘公告来公示,并采取一定方式予以固定,以便为诉讼保留证据;(2)招聘员工时向其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3)劳动关系建立以前,通过发送聘用函的方式向员工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其签字确认;(4)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录用条件或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等。
3、录用后:严格试用期考核,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
录用条件明确并向劳动者公示后,接下来就要进行试用期的考核。因为用人单位要解除试用期员工的劳动合同,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而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需要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当然,考核需要围绕事先设定的录用条件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可以采用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届满前:杜绝延长试用期
经过试用考核,如果暂时还难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的,不能通过延长试用期来继续考核,因为“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仅仅限于在试用期内可用,一旦超过试用期,用人单位就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故试用期届满前,必须对试用期的员工去留做一个选择,如果不太符合录用条件的,需要按照“从严控制”原则在试用期内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当然,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找出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地方
第四篇:规避审计风险
改制上市公司的三年业绩审计是一个风险较高的的审计领域,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充分重视并积极介入改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则是减少了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注册会计师介入资产重组的必要性
就改制上市公司审计而言,主要的风险不在其资产不实,而在于业绩不实。这是因为公司改制上市时,除注册会计师对其作至少三年的业绩审计外,其资产还须经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全面评估,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存在比较重大的不实资产不被发现的可能性是相对较小的。与此相反,鉴于目前急需改制上市企业的普遍状况和公司上市必须达到的条件,改制上市公司普遍面临着提高业绩的巨大压力,因其业绩不实导致的审计风险也远较其它企业为大。
公司改制上市的过程,通常也是其资产重组的过程。因为公司要成功上市,其业绩必须满足—定的条件,这些条件相对来讲是不变的,而改制上市公司的业绩则往往是可调节的,调节的途径就是资产重组。这是因为业绩良好的公司内部可能存在部分不良资产,而业绩一般甚至亏损的公司中,也可能存在部分优良资产,在—些大型公司或公司集团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通。因此,通过资产的优化组合,结合经营管理观念的转变,无疑将会增强改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近年来国内公司改制上市的成功经验看,资产重组是业绩—般的公司改制上市的必由之路。
在整个资产重组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扮演主要角色,但注册会计师以其所具有的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所能发挥的作用则是其他人所不能代替的。因此,通过积极参与改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方案的设计,实现资产的最优组合,使改制上市公司真正具备较强的赢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是规避因业绩不实所导致的改制上市公司审计险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目前执业环境下,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更是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注册会计师对资产重组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其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够,只是被动地参与改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的制定,其结果往往将事务所和自己置于十分不利的境地。因为公司上市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利益、时间紧、工作量大的一项系统工程,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往往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重大压力,如果不能通过资产的优化组合来控制审计风险,最后就可能不得不在某种压力下违心地发表审计意见,使自己陷于风险的漩涡。
注册会计师介入资产重组的途径
改制公司资产重组方案的设计是各中介机构、改制公司(有时还包括企业主管部门)共同合作的产物。注册会计师应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下,做好以下工作:
1、深入了解情况。注册会计师了解的情况越多,越具体,其在重组方案设计中发言的份量就越重。而了解和评价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又恰好是注册会计师的强项。在资产重组方案设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着重了解的情况包括:(1)改制公司的组织结构,包括分公司、子公司、联营企业等;(2)公司及各个组成部份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主要资产的质量;(3)公司的整体技术水平;(4)产品销售市场和主要原材料供应情况;(5)职工构成情况:(6)公司享受的优惠政策;(7)公司的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计划;(8)公司
所在行业的现状。通过对公司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的了解:就可能为资产重组方案的设计提供较大的调整空间。
2、参与资产重组方案的设计。注册会计师应运用掌握的第—手资料,结合其专业经验,形成自己对重组方案的意见。资产重组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满足公司上市条件的前提下,兼顾公司改制上市的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需要,结合公司上市的目标定位,尽可能把具有较好效益的优良资产组合进拟上市公司。对那些质地优良,但暂时不能产生效益的资产,则可暂时不作为组合对象(可考虑作为以后配股资源)。而对于那些亏损部门和劣质资产,则完全不应进入拟上市公司。
3、验证和评价资产重组方案。资产重组方案确定以后,审计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全面验证,充分评价其可行性。
首先,应根据资产重组方案,对改制上市公司作初步业绩模拟,业绩模韵应注重真实性和合理性,即在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税收等法规情况下,尽量使模拟结果如实地反映资产重组后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在此前提下,凡是公司上市后确实不会再发生的收入和费用原则上都应予以剥离。此外,注册会计师还应保持应有的谨慎,因为模拟的业绩和实际业绩之间往往存在—定的差距,例如,分离人员减少的工资费用就可能因人均工资费用的增加而部分被抵销。改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通常涉及公司资产、人员和业务的重组,故业绩模拟也就表现为对与这些分离出去的资产、人员和业务相关的收入、费用和成本的剥离,审计人员应合理确定有关收入、费用的剥离标准,据以初步计算改制上市公司的三年模拟业绩。
其次,应对模拟的三年业绩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公司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测算未来一定期间内改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测算时通常应考虑的影响因素有:(1)正在实施或准备实施的重大投资项目;(2)产品结构和市场变动的影响;(3)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的影响;(4)其它影响因素,如公司享受的优惠政策的变动等。
最后,应根据测算出的改制公司未来一定期间的经营业绩,结合公司上市的必要条件和公司确定的上市目标,对资产重组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评价。当测算结果高于上市必要条件但低于公司上市目标时,可考虑降低公司上市目标或调整资产重组方案,如测算结果低于上市必要条件,则必须对资产重组方案进行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注册会计师对改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关注并不仅限于资产重组方案设计阶段。如果经审计确认的经营业绩与原测算结果不—致时,同样应考虑对资产重组方案重新进行调整。
第五篇:创业如何规避风险
创业如何规避风险?
十年前我兼并了一个街道小厂,以偿还该厂欠信 用社70万元的贷款为条件获得了该厂的所有资产,生产高级板金腻子。半年时间也达不到质量标准。开始以为就是配方问题,就千方百计地进行试验,后来发现是 基本原料树脂的问题。又搞树脂。怎么搞也搞不明白。于是我坐着吉普车到处颠簸,到沈阳、长州等各地树脂研究所。跑来跑去发现根本突破不了树脂技术,人家搞 了几十年收效甚微。这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日本关东株式会社的腻子,可以卖180元一桶长期占领市场?根本原因是其核心树脂技术,我们中国人至今解决不 了。半年时间,70万元白扔了,如果最初的时候就注意到对技术的验证和证明,那么这个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为要避免创业风险,必须首先知道风险来自哪里,简单的就事论事不行,盲人摸象更不行。要挖出产生风险的根子,从源头上杜绝,靠科学的程序防范。
风险来自三个矛盾。创业者在面对一个具体的投资项目的时候,事实上面临着三个矛盾:
一是演习与实战的矛盾。在创业初期所做的事情都具有探索的性质,这便产生了一个矛盾:本来属于探索的对象,却当成了确定的对象,本来属于实验的内容,却当成了真实的内容来做。这是用实战的方式进行事实上的演习,用演习的本事去应对真刀真枪的实战。
二是能力与实践的矛盾。获得创业能力的唯一途径是实践,而投资者通常是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实践,这便产生创业投资的能力与创业投资实践的矛盾。矛盾决定了能力的获得与能力的应用同步进行,在尚不具备能力的情况下驾御、操作一个项目。
三是功能创造与功能决定的矛盾。不论是提供物质还是服务产品,都是提供一种效用给消费者。创业者是功能的创造者,而功能的有效与否决定于功能使用者的货币选票。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功能的制造者不是功能的决定者,这个矛盾是市场未知性的表现。
化解需要三个程序。如何应对这三个矛盾以化解风险呢?办法就是模拟――在创业的开始设置一个模拟程序。该程序由三部分构成。
一、解剖。项 目一经确定,立即着手实施是危险的。因为,对项目的考察再充分也是务虚。对信息的拥有不可等同对信息的理解,一个项目是一个蕴涵多种信息的一组码元,你要 将它解码,办法是把它分解开来,摆到桌面看清它内在的构成,为了理解唯有分解,才能使你的目光集中,才可以耐心地咀嚼,才能渗透其中。解剖是理解项目要素 的途径。解剖的办法是剥开皮后抓关键。什么是皮?举个例子:我的一位同学与我谈一个“电动扳手”的项目――给汽车换轮胎用的,其先进性在于省时省力。他介 绍了拥有该项目的公司如何正规,发明人有多少头衔,拿出一摞文件即专利证书、技术鉴定等,还有关于成本和销售价格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分析。我姑且认定这些 都是真的,可这一大堆“真”又能说明什么呢?关键是现在司机使用什么工具换轮胎,省下10分钟时间司机是否在意?用汽车电瓶里的电司机是否愿意?比脚踏扳 手多花200元钱司机是否乐意?这才是项目的关键。什么正规、头衔、证书和盈利等,都是“皮”。
二、验证。对 解剖后的项目要件逐一实施检验,证明其可行与否。如果能够在规模投资之前完成对项目主要内容的检验,直接关系到投资的成败。通过分别确证,如果认为是可行 的,也就大体知道了如何去做――用什么样的方式,多大的规模,在哪个地方做。如果认为不可行,当然就要放弃,避免造成重大损失。验证能够调节投资者的心理 ――初始阶段的迷恋心理。迷恋心理表现在对项目一见钟情,被想象中巨大的利润所驱使,潜移默化地滋生着对项目的迷恋情结,这是连自己都觉察不到的潜意识。它一旦产生,对一切有利于项目成功的信息,像海绵吸水那样乐于接受、放大、拔高。对不利于项目建设的信息,无意识地加以排斥,风险由此产生。对于制造产品 的项目,通常有两点是重要的:一是技术,二是市场。技术的检验对象:先进程度、核心所在、相关技术、相关工艺、所需设备、特殊工具、环保要求、具体标准、包装储运,还有技术引进的方式等。着眼点是,一旦涉及技术则务必搞懂弄透,否则后患无穷。对市场要先走测试之路,甚至对市场的测试要先于技术。市场测试的 目很简单,就是你这个东西行得通行不通――当然还要测试市场目标、入市渠道、价格定位、市场容量、销售方式、销售管理等。在这两个问题中,只要有一个不能 在分解和验证的阶段得到透彻的理解和较充的把握,任何投入都是死路一条。
三、综合。综 合是对项目解剖、检验成果的集合,是把经过考证的项目单元整合成一体的工作。在这个阶段,要把握综合的前提条件,懂得综合的策略,综合的前提是对项目的理 解和把握。理解到何种程度?怎样才是对项目单元的把握?标准为“行得通 ”,每个经过验证的对象,要达到行得通后才可以进行综合。什么是行得通呢?说技术上行得通,就是拿得出合乎目标的产品;说经济上行通,就是从市场销售价格 倒推到综合成本,看有无利润生长的空间;说标准上行得通,就要以最终用户的接受来论定;说模式上行得通,就是你创造的套路能够环环相扣,实现目的与方法的 和谐。综合的根本战略是“小”。不要小看了这个“小”,仅仅是这个“小”字,就关系到投资的成功与失败。“小”是新生的常态。刚刚整合起来的资源和要素构 成一个企业的雏形,就好像刚刚出生的婴儿,经不起市场的风雨湍流,不具有抵抗风险的能力,需要一个呵护、养育的过程,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只要支撑系统的 骨架,有健全的五脏六腑;小到可以称其为生命的个体,其基本功能能够发挥,系统能够运转;小到能吸纳所需资源,以滋养自己的程度。只要具备以上这些,能小 则小。
提醒须知三大忌――高起点;大规模;快速度。这些都是创业指导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大忌,不小心碰了哪一个都是高压线――必死无疑。它是许多创业难成的隐蔽的原因,违背创业投资的内在规律,这个问题在《民富论》中有详尽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