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章 交通运输规划调查与交通需求预测
第三章 交通运输规划调查与交通需求预测
概念:交通运输规划(Transportation planning)是指经过调查分析,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规划交通网络,并加以实施和修正的全过程。
目的: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在可能的资金、资源条件下,对交通系统的建设、布局、营运等方面从整体上做出最后的安排,以适应社会 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地位:具有战略地位
§3-1 交通运输规划调查
交通运输规划调查→科学预测→交通运输规划
概念:交通运输规划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现象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供给以及交通量等方面的综合资料。
目的:采集规划区域及其毗邻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输供给以及交通量等方面的综合资料。
一、交通运输规划调查内容
社会经济系统、运输服务系统和交通活动系统是运输系统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
交通运输规划的任务:建立这三者之间的定性及定量关系,求得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平衡发展。
1.土地利用调查
2.
第二篇: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一、培养目标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培养掌握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学科知识面,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
1、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
2、交通运输经济与环境影响评价
3、现代物流管理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不超过4年。一般课程学习时间为1-1.5年,论文工作的实际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
四、培养方式
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德教育。导师要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要求他们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时事政策学习、形势教育和公益劳动等活动。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一个硕士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培养计划。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实验技能。采取导师和系集体培养的基本方式,在指导方面可采取导师负责指导或以导师为主的小组指导等方式。硕士研究生以自学为主,导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应有适当的体育锻炼。
五、课程设置、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总学分掌握在30-40学分,其中讲课20学时为1学分,实验课30学时为1学分。研究生对培养计划内规定的课程如已掌握可申请免修,但必须通过考试合格可取得学分。
学位课要求18-20学分(按二级学科设置)。选修课(10-12学分)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向的要求以及研究生原有基础、特长及专业爱好,共同商定,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择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培养适应能力。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与公共选修(指数学、计算机语言),规定3-4门补修课。
六、实践教育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教学实践或进行生产实践、技术服务和社会调查,时间不少于120学时或20个工作日,以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学实践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参加本科、专科相应的教学辅导,批发作业,参加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辅导等。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环节由导师和系负责安排、检查和指导,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有考核的公益劳动累计为2周,公益劳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导师和系应积极要求并组织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创新精神,这是加强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此项活动应纳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七、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课题文献综述、选题、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或科研调查、工程设计)撰写论文等部分。课题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是很重要的两个环节,最好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准备工作,于第三学期举行开题报告,在一定范围内广泛听取意见。开题报告通过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计划,正常开展研究工作。具体要求:论文选题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选题应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应有新的见解或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应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能力。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际工作量不少于1年,论文一般在3万字左右。
八、课程说明
1、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2、第一外国语
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3、高级物流学 学时/学分:40/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基本思想和国内外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掌握现代物流理论、技术和方法,以及物流的战略和决策问题。并针对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信息化、物流与供应链集成等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4、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5、数值分析 学时/学分:48/
2本课程介绍数值分析的基本概念、方程和理论。着重介绍工程计算中的常用算法,包括方程组数值解法、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法、插值与曲线拟合、数值微分和数值积分、带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要求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的高级语言将上述常用算法编程完成调试。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语言,高等数学
参考教材:《数值分析引论》,易大义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6、交通系统仿真
7、专业英语
8、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专论(Transportation Planning Monograph)学时/学分:40/
2旨在拓宽研究生在专业技术领域中的知识面,以研究生选取的研究方向为主线,介绍所属领域近10年来的科技发展动向和新成果。阐明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思路和方法,并指明今后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先修课程:无 参考教材:无
9、多元统计分析 学时/学分:40/
2主要内容除参数点估计理论、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等当个随机变量的常用统计理论、方法的推广之外,还包括主分量分析、主坐标分析、判断分析、聚类分析、典型分析和线行模型理论。
先修课程: 参考教材:
10、最优化理论与方法(Optm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s)学时/学分:40/
2优化的基本原理。非线性优化的基本理论(非线性规划的模型、相关概念和定理)、非线性优化问题的主要方法(一维搜索方法、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有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多目标优化的基本理论(多目标数学规划的模型、相关概念和定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主要方法(多目标数学规划的主要解法)。
11、交通流理论(Traffic Flow Theory)学时/学分:40/
2本课程主要介绍反映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简称为三参数)的测量及其相互关系模型、交通流参数的统计分布、车辆的跟驰模型、流体力学理论模型、交通流排队模型、交通影响模型。
先修课程:《概率统计》、《运筹学》、《计算机模型》
参考教材:[1]王殿海,《交通流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Traffic Flow Theory》,TRY,2000,USA(光盘)
12、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学时/学分:40/
2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有关理论、思想和方法体系。内容大体分成4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基本思想和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形势;第二部分介绍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现代物流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有关知识;第三部分介绍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信息化的有关理论、技术和方法;第四部分介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三篇:交通运输规划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823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交通运输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3、具有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沿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科学研究等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与管理技术
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道路及公路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管理理论与方法,城市停车规划与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需求管理,城市交通GIS和ITS的应用,交通仿真模拟技术应用等。
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及模式。
3、交通安全工程
主要研究道路运输方式的安全特性,道路交通系统安全管理、设计、规划和评价,交通安全检测与事故诊断技术,交通事故模拟分析,安全技术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推广与应用,交通减灾与防灾的理论与方法等。
4、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研究运输枢纽总体规划、枢纽总图设计及优化,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协调,各种港站设计、港站作业能力等。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一年(或半年),在职硕士生可延长二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
学分要求:硕士生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2学分实践性环节)。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12学分(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生需补本科生课程,其成绩可减半登记学分,不占应学32学分的总学分)。
1、学位课
公共基础学位课(7学分)
(1)自然辨证法2学分
(2)第一外国语5学分
基础理论学位课(选≥5学分)
(1)矩阵论3
(2)应用数理统计
(3)数学建模与算法3
(4)高等运筹学3
(5)模糊数学
专业基础和专业学位课(选≥6学分)
(1)交通工程学理论2
(2)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2
(3)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2
(4)交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5)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2
(6)交通系统仿真技术2
(7)交通运输经济理论22、选修课(约选12学分)
(1)智能交通系统2
(2)交通需求管理2
(3)城市交通网络分析2
(4)交通环境工程
(5)交通流理论2
(6)道路交通控制工程2
(7)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2
(8)高速公路导论
(9)智能交通系统2
(10)城市规划原理2
(11)公路网规划2
(12)交通运输工程专论2
(13)交通系统工程2
(14)交通可持续发展导论1
(15)交通工程设计2
(16)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2
(17)车流组织理论与方法2
(18)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2
(19)工程经济学2
(20)道路绿地景观2
(21)工程计算机应用2
22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2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1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2(22)学术研讨(必选)1学分
(23)文献检索与利用1学分
(24)第二外国语2学分
(25)道路线形分析与设计2学分
3.学位课程说明:
(1)交通工程学理论
主要讲述交通工程学的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包括道路交通工程学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交通流参数、交通特性分析、驾驶员行为特性、跟弛理论、连续流模型、宏观交通流模型、交通影响模型和交叉口理论等内容。
(2)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讲述交通规划引论、交通调查理论与模型、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型、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法、非集计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平衡交通分配模型的扩展、组合模型、交通需求快速预测模型、动态交通分析模型、交通规划方案的评价、交通规划方案评价的基本思路、指标、方法等。
(3)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
该课程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公共交通系统的构成(公共电汽车、城市轨道、出租汽车、公共交通枢纽)、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管理与技术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的票制与票价、城市公共交通法规、城市交通系统智能化及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等。
(4)交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主要讲述交通系统安全规划的基本原理,交通系统安全规划方法,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可靠性分析,综合交通安全评价,交通安全管理规划计算机管理系统,交通安全规划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方法。
(5)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讲述交通枢纽及规划设计的概念及新理念、交通枢纽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交通枢纽设计的主要内容、铁路枢纽、公路主枢纽、航空枢纽、水运枢纽、城市交通枢纽、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方法及具体案例分析等(以公路和城市交通枢纽为主)。
(6)交通系统仿真技术
主要讲述交通运输系统仿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全面介绍国外交通系统仿真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交通仿真的关键技术和具体应用,掌握交通系统仿真中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评估的技术及相关的知识与能力。
(7)交通运输经济理论
主要介绍交通运输行业的性质及其生产特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交通运输成本构成及其计算,交通运输服务价格的形成,交通运输市场的运行与管制,政府对交通运输业的政策,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中的经济问题。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应加强硕士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导师和有关学科组要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要求他们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时事政策学习、形势教育、公益劳动和文体等活动。
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按每一个硕士生的具体情况制
定出培养计划。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激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注意培养实事求是、严格、细致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作风,严谨治学的态度。整个培养过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实验技能。
采取导师和学科组集体培养的基本方式,在指导方面可采取导师负责指导或以导师为主的小组指导等方式。硕士生以自学为主,导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
本学科硕士生在校期间应参加教学或生产实践、技术服务或社会调查。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或20个工作日,以培养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辅助导师参加大学生的某个章节教学、辅导、指导实习或实验、指导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等。硕士生的实践环节由导师及学科组负责检查和指导,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计2学分。
导师和学科组应积极要求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与创新精神。鼓励硕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每正式发表1篇论文记1个学分(此学分占实践环节的学分)。要求研究生必修学术研讨课,参加10次以上学术报告会或讲座,并写出研讨报告。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三学期进行。
考核内容: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业务考核主要是课程学习、外语水平、本研究方向的文献综述、实验操作能力、开题报告及写作表达能力。
考核由学科组组织专家5~7人结合开题进行业务考核。政治思想考核由研究生院组织进行。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才分流,考核合格进入论文阶段,考核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阶段,视情况延长学习时间,考核组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按学校规定进行处理。考核优秀者可作为提前报考博士生和获得奖学金的候选人。
八、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研究生在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其他各项要求,经考试合格(每门课程成绩及格,学位课程成绩总平均达70分以上)和中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论文阶段,论文工作不少于1学年。
在论文工作阶段,研究生应认真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路线和方法,并在中期考核合格、修完研究生课程半年内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答辩。应努力结合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开展理论论证、实验验证,总结分析研究数据,推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工程技术和知识创造有所贡献。
学位论文依次包括如下内容:封面、题目、扉页、摘要(中、英文)、目录、引言或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论文应着重叙述自己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成果,并加以分析讨论。对于科学论点,要有理论上的论证,或实验验证。对选用的研究方法,要加以严谨的论证。引用别人的材料,要引证原著。利用他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时,要加以附注。论文立题及主要论点要正确,应有新见解或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
取得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后可申请参加论文答辩。学位论文评阅、答辩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篇: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工程学2010真题
更多关于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考研复习资料可发邮件至389298267@qq.com
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填空题
1、交通工程学定义(课本的两句话)
2、智能交通车内设备
3、间断流涉及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4、交通标志
5、交通事故现场调查程序
6、SCATS、SCOOT、TRANSYT的具体内容
二、选择题1、04年选择第二题2、04年选择第四题
3、能预测交通量及评价服务水平的指标4、08年选择题第六题
5、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
6、OD调查对于过境车辆,应该用什么方法调查出行情况
三、问答题
1、K月、K日、Kd的用途
2、从技术方面交通需求管理的分类及其各自的措施
3、道路通行能力,以双车道公路为例,说明设计通行能力的方法和步骤
4、说明出入量法的原理及步骤
四、计算题1、08年计算第一题2、04年计算第一题
五、论述题
1、结合智能交通的内容及目的,针对 我国交通特点谈谈如何用智能交通改善我国交通现状
2、北京实行优先发展轨道交通,且从09年实行两元钱地铁站内换乘,但北京不限制小汽车拥有量。小汽车拥有量增加了,公共交通分担率也没有明显提高,而上海利用政策限制小汽车拥有量,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了33%,针对北京上海的上面所说的情况,谈谈你对公共交通优先的策略建议
第五篇:兰州市城区规划与交通现状调查分析概要
第 24卷 第 18期 2008年 9月 甘肃科技 Vol.24 N o.18 Sep.2008 兰州市城区规划与交通现状调查分析 翟玲玲
(兰州市政工程研究所 , 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 :兰州市市区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东西向狭长走势 限制 , 道路交通较为混杂 , 路 网基础设 施相对落后 , 没有 形成畅通的路网环境 , 虽采取了一些交通管制措施 , 但无法改变存在的交 通矛盾 , 各路段 的通行能力 不均衡 , 能满足 通行能力的交叉 口少 , 绝大多数处于超负荷状态。
关键词 :兰州市;交通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F 299.21 兰州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 , 市区南北 群山环抱 , 东西黄河穿越而过 , 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 特 征。总 面 积 1.31万 hm 2, 其 中 市 区 面 积 1631 6hm 2, 建成区面积 163hm 2。现辖三县五区。兰州市城区规划布局特征及功能要素 1.1 布局特征
采用 带状组团分布 , 分区平衡发展 的基本原 则 , 将兰州市区功能区划分为四区、七组团 , 即城关 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和城关中心区组团、东 岗组团、雁滩组团、盐场组团、七里河组团、安宁组团 和西固组团。
1.2 各组团功能要素 城关中心区组团是兰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中心;东岗组 团在规划期内 主要发展大宗 物资周 转、批发、储运和商业贸易;3 雁滩组团要突出高新技术经济综合开发区之 功能;4 盐场组团是生物制品、药剂产品加工区;5 七里河组团将发展建设成以铁路交通枢纽站 场为主 , 石油机械和高新产业协调发展 , 并兼有生活 居住职能和第二市级中心职能的综合性功能区;6 安宁区组团因各地段现状和发展条件差别较 大 , 故分为六个地段分别拟定发展的主导方向;7 西固组团保持现有 两兰、三大合成材料及 烷基苯工程为主体的石化工业区功能。
兰州的新区主要包括雁滩、迎门滩、崔家大滩和 马滩。雁滩 , 主要以高新产业、商业贸易、生活居住 为主;迎门滩、崔家大滩、马滩地区规划建设城市第 二市级中心 , 主要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商贸、高新 技术等产业 , 以 带动安宁、七里河区 各项事业 的发 展 , 缓解城关中心区的压力 , 使兰州市平衡发展。兰州市城区交通现状调查
目前市区面积为 1632hm 2, 人口约为 200万人 , 人口密度为 1593人 /hm2。现有主次道路 201条 , 面 积 619.4万 m 2, 道路总长 420km。市区以建成道路 360.55k m, 占规划道路总长度的 54.2%, 道路用地 总面积为 1010h m 2, 路网密度 2.77公里 /平方公里 , 人均道路面积 6.23km 2, 道路用地率 仅占 7.77%。已建成大小桥梁 130多座 , 其中市区黄河段的桥梁 共有 8座。
兰州是黄河上游的河谷城市 , 受地形限制 , 市中 心区形成了东西狭长 , 南北不阔的葫芦地形。在城 市东西走向上 , 以东岗镇、盘旋路、东方红广场、南关 什字、西关什字、解放门、小西湖、西站什字、秀川、深 沟桥、西固为主结点 , 形成横贯东西的交通主干道网 和以西沙桥、银滩桥、七里河桥、小西湖桥、中山桥、城关黄河大桥、雁滩黄河大桥为连接点 , 形成跨越黄 河的南北干道网络。市内主要交通干道 , 东西向主 要有 :西津路、庆阳路、东岗东西路、白银路和民主路 及定西路、南滨河路、北滨河路等;南北向主要有 :天 水路、平凉路、皋兰路、金昌路、静宁路、酒泉路、中山 路、敦煌路等。
目前兰州市市区道路交通较为混杂 , 路网不完 善 , 没有形成通畅的路网 , 虽采取了一些交通管制措 施 , 但无法改变存在的交通矛盾 , 各路段的通行能力 不均衡 , 能满足通行能力的交叉口少 , 绝大多数处于 超负荷状态。市区内主要路段交通量详见表
1、表 2。
表 1 市内主要道路历年流量表
路段名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车道道 路断面 实设 车道数 应设 车道数 备注
滨河中路(小西湖 ***30182975914m 46路况较好 西津东路(文化宫 ***5702014m 46~8路况一般 白银路(解放门
***502259m 26路况一般 张掖路(西关什字 49219597***4m 44路况较好 中山南路(西关什字 ***2718814m 46路况较好 东岗东路(盘旋路 ***2791214m 46~8路况一般平凉北路(广场东口 654412397***4m 44路况一般 民主东路(铁路局 ***3353114m 46~8路况较差 天水南路(盘旋路 ***2807014m 48路况较好 表 2 预测跨河各桥交通量
西沙 桥
中山 桥 城关 桥 七里 河桥 银滩 桥 小西 湖桥 雁滩 大桥 雁青 桥 深安 桥 天水路 黄河桥 总计
20055553/2***5392***539167098 20105553/*********3 20205553/*********3 说明 :1 西沙桥距市区较远 , 流量按 2000 2005年平均流量计 , 并假定维持 现状 , 按 5553辆 /日计。2 中间各交通量按各桥车道数插值求得。
要彻底改变兰州市区目前的交通面貌 , 必须采 取 一是独立市区内交通 , 二是分离过境交通及长 距离运输交通 是社会经济及交通发展的需要。兰州市区现有路网的主要问题调查 1 市区道路用地指标偏低 , 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滞后。兰州市区已建成的道路总长度 541.68公里 , 道路用地面积 1010公顷 , 道路网密度 2.77公里 /平方公里 , 人均道路面积 6.23平方米 , 道路用地面积 仅占建成区用地面积 7.77%, 加之兰州市区的道路 尚未形成完善的路网系统 , 市区带状形态的用地结 构影响道路网利用率的提高等因素 , 造成了市区道 路交通拥挤的矛盾;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 机动车保有 量和交通量迅速增长 , 而道路交通设施增长缓慢也 加剧了上述矛盾;2 市区主干道功能分工不明确 , 导致城市交通 拥挤;3 过境交通系统尚未形成 , 6个方向过境车流 穿越市区 , 干扰市区内部的客、货运交通运输;4 兰州市 东西向交通走廊 东岗路 庆阳路和 中山路 西津路 西固路承担主要交通流量 , 虽然近年来东西间拓建了南滨河中路、新建了南滨河西 路、北滨河路(农沙段 正在建 设 分流了部 分交通 量 , 但南北向的干道网大部分尚未建成 , 联系黄河两 岸的桥梁仅建成 8座 , 而中山铁桥又禁止机动车通 行 的格局;5 市区主要道路交叉口均系平面交叉 , 且多数 交叉口的形成和尺度规模影响通行能力 , 加之路况 质量较差 , 路面开挖及铺装频率高等因素 , 严重影响 各类车辆通行 , 加剧了市区交通拥挤现象;市区道路缺乏公交专用车道 , 公交运行线路 过于集中在市区主干道交通走廊上 , 线路重复系数 大 , 运营能力和速度普遍偏低 , 公交站场简陋 , 停车 场、保养场面积不足且分布不均。兰州市交通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道路功能不明确 , 机非混行现象严重。兰州市 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功能明确的完整路网系统 , 道路功 能混乱 , 货运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 这给本来已经十分紧张的城市路网带来了更大的压 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的城区面积的扩大 , 这个问题 将越来越突出。另外 , 一些交通性干道与商业性道路 重合 , 干道的 商业 功能要求机动车行驶速度慢 , 方 便行人穿越街道 , 但其 交通 功能要求限制非机动 车、行人穿越道路 , 减少机非干扰 , 保障机动车快速、通畅行驶。两种功能相互矛盾的需求造成的后果不 是严重制约了沿线土地开发 , 就是限制了道路功能的 正常发挥。兰州市中心城区道路偏向于商业功能的 开发 , 但由于断面窄 , 而且公交线路密集 , 行人以及非 机动车干扰严重 , 加重了本来已十分紧张的交通拥挤 , 7 第 18期 翟玲玲 :兰州市城区规划与交通现状调查分析 准偏差小于 1.17%。
2.5 实际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测定
在与标准曲线同等条件下对装置生产的十批液 体橡胶样品进行相对分子量及分布进行测定。结果 见表 5。
表 5 液体橡胶样品相 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的测定结果 批 次 M n Mw PD M n(vpo G PC /VPO HTPB-4-29106101991.1241852.18 HT PB-507748164852.1341131.88 HT PB-606601118161.7932652.02 ITPB07-6-1***.0317204.91 ITPB07-6-129953260992.6230853.22 CTPB07-7-128345155841.8739452.12 CTPB07-8-
***.9941582.15 CTPB07-8-79321177351.9041272.26 CTPB07-8-88601172022.0039982.15 CTPB07-8-98960172721.9340932.19 3 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 , 重复性好 , 已成功应用于 液体橡胶的中试成品分析;2 通过部分样品 GPC 和 VPO 测定试验 , 对于 HTPB 和 CTPB 样品 的数均分 子量 , GPC 结果 约为 VPO 结果的 2倍左右。
参考文献 : [1] 罗延龄.反 应性 段及 液体橡 胶的 结构与 性能(.石 化技术与 应用 , 2000, 360第 18卷 第 6期.[2] 成跃祖.凝胶渗透色谱法的进展及其应用 [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 1993, 194-195.[3] 成跃祖.凝胶渗透色谱法的进展及其应用 [M].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 1993:前言.[4] 曹 勇 , 金 关泰.丁羟 胶 的表 征 和 应用.弹性 体 1996, 4(6.[5] 焦剑 , 雷渭媛.高聚 物结构、性能 与测试 [M ].北京 :化 学工业出 版社 , 2003, 179.[6] 成跃祖.凝胶渗透色谱法的进展及其应用 [M].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 1993, 178-179.[7] 陈重臼.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的精度和准确度 [J].色谱 , 1987, 7(3:235.[8] 罗延龄.端官 能团液 体橡 胶合成 及应 用研 究进展.兰 州 :弹性体 1998, 8(2.(上接第 7页 缺乏先进的、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设施。兰 州市的人行过街设施有所改善 , 但仍不能满足人们 出行的需求 , 过街天桥、地下通道、人行横道灯等不 足 , 可以考虑在行人集中的路段设置行人过街设施 或施划行人横道线 , 安装过街横道灯。兰州市交通 诱导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也需要加强。非交通占道 现象严重。兰州 市目前交通占 道的情况比较严重 , 主要集中在建兰北路、农民巷、东郊巷、会宁路、和政路 , 另外中山路周六和周日非 交通占道的情况也很严重。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 造成了道路的有效面积减少 , 加剧了城市交通紧张 状况。城市道路的相当一部分被非交通目的侵占。商业摊点和集市贸易活动蚕食道路;在城市建设过 程中 , 占道堆放建材、占道施工等现象随处可见;管 线铺设无统一规 划 , 道路 被重复挖掘 , 路面破坏严 重 , 降低了道路使用率;新建、改建、扩建大型建筑、高层建筑特别是住宅小区、宾馆建设等有相当一部 分没有配建停车场 , 现有停车场所挤占严重 , 导致车 辆乱停放、乱占道、使原已捉襟见肘的道路面积进一 步减少 , 降低了通行效率 , 影响了城市景观。缺乏专 用的停车场地 , 随意停车问题突 出。兰州现有的停车场数量很少 , 随着机动车辆的发展 , 停车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现有停车场地有相当大一 部分为路内停车 , 占用了宝贵的道路空间 , 严重降低 了道路的使用效率。存在建设和交通管理脱节、规划和交通管理 不协调的现象。在兰州城市建设中 , 对于城市道路 建设高度重视。近年来也新建和改建了大量的的城 市道路 , 但同时也出现了道路建成后相应的交通管 理设施没有及时跟上的现象。在规划和管理领域 , 也存在相应的不协调现象。
参考文献 : [1] 赵林 , 邵长桥 , 李旸.北 京市交 通现状分 析及对 策研究 [J].中国交通工程 , 2007, 2.[2] 李旭宏.道路 交通 规划 [M].南 京 :东南 大学 出版 社 , 1997.[3] 王炜 , 徐吉 谦.城 市交 通 规划 理 论及 其 应 用 [M].南 京 :东南大学出版 社 , 19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17 第 18期 马翠芳等 :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液体橡胶分子量及分布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