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文章
区政协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委员会调研组
规划建设管理是城区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改革开放以来,xx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遗憾。为了不断提高城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改善城区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区政协城环委对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状况进行了精心调研。
一、xx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一)xx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1、规划管理体制。
(1)规划编制。1980年时,两路镇、龙溪镇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由江北县人民政府编制。1985年起,这两个镇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由xx市规划局与江北县人民政府共同编制。从1992年两路城南开发开始,各开发园区、新城管委会分别编制其辖区内的开发建设规划。
(2)规划管理。xx城区规划管理经历了三个时期。
县管时期。1955年至1980年,xx城镇规划工作由江北县计划建设委员会管理。1980年成立江北县城建局后,由其所属的城建股具体管理。1985年城乡建委成立时设规划科,按照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片区规划、地块规划和详细规划,对建设活动实施规划管理,城区规划管理工作逐渐加强。
市县共管时期。1990年,江北县建委与xx市规划局联合成立龙溪镇规划办公室,共同实施在龙溪地区的规划管理工作,两路城区建设规划仍由江北县管理。2001年成立xx市xx区规划分局,城区建设部份规划职能从区建委转移出来,由区规划分局负责龙溪地区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管时期。从2003年起,xx市规划局不再委托xx区管理规划工作,由xx区规划分局对城乡规划进行一体化管理。
(3)规划审批。xx城区建设规划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体制。从2001年起,两路镇、龙溪镇城市建设规划、xx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须经区人民政府同意,区人大常委会决定后上报xx市人民政府批准。2003年,为了把好全区规划建设审查关,区委、区政府成立了xx规划建设委员会,由区委书记任规委会主任,在区人大和区政府决策之前进行审查把关。各开发建设主体的局部规划由区规划部门、区规划委员会、区人大、区政府逐级审议或批准后才能实施。
2、建设管理体制。1980年前,建设管理工作归江北县计建委。1980年成立江北县城建局管理建设工作,归计建委领导。1984年成立江北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管理职能大幅增加。1985年成立江北县城乡建设委员会。2001年将xx区城乡建设委员会更名为xx区建设委员会。目前,区建委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建筑管理、开发企业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建设工程招投标、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小城镇建设、施工许可审批、初设审批、勘察市场监管、建设市场秩序规范、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城建档案管理等工作。2007年分别成立了区属国有投资公司—―港投公司和建龙公司,分别负责两路地区和龙溪地区的基础设施的融资和项目建设,区建委不再直接从事城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只负责指导和监督各园区、公司等实施主体的建设工作。
(二)xx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职能运行状况
1、行政审批管理现状。上世纪60年代,规划建设行政审批尚未诞生。从70年代开始,规划建设管理逐步实施行政审批。在xx开发建设早中期的行政审批中,有建设工程,选址意见通知书等22项建设行政审批项目。在整个行政报建流程中,共需提供各种资料1000余项,其中多数为重复提供,企业负担重,行政审批效率低下。2000年后,区建委不断调整和改革行政审批和制度,使用“xx市xx区建委行政管理信息化平台”软件,将诸多审批项目进行整合,减少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等8项。
《国家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前,无论是划拨用地还是出让用地都必须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相关规划行政许可手续。《国家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以划拨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要向规划部门申请选址意见,经核准备案后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出让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规划部门则直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行政执法管理。规划行政执法只对行政区划范围内的行政审批程序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对违章建筑物进行认定。自2001年开展规划行政执法活动以来,基本没有违规项目开工建设。建设执法主要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无证施工、无资质或超资质施工等违法违规行为,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签订阴阳合同、不履行监理职责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区建委在1995年成立建筑执法队以来,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3、规划建设服务。2006年,区规划分局开始启用新的电子政务平台,
第二篇: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在我市推进农贸市场建设的过程中,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市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做法,更新观念、开拓思路,进一步加快我市城区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工作步伐,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X带队,市人大财工委和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一行7人,于XXXX年XX月X日至X日,先后对江苏省XX市、XX市和山东省XX市、XX市、XX市等五地市的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此行调研亲身感受了上述五市在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超前理念,目睹了他们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农贸市场成功范例,从中看到了我市在市场建设管理上存在的差距,也看到了我们今后在市场建设上大有可为的乐观前景,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很受鼓舞。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五市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主要特点
(一)布局完善优化,市场交易繁荣
虽然江苏、山东五市处在农贸市场建设的不同阶段,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但从数量到规模均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了总量充盈、布局合理、蓬勃发展的农产品购销体系。如:XX市以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圈”为目标,加快农贸市场建设步伐,城区建设农贸市场98个,总建筑面积约30万㎡,每万人拥有农贸市场标准达到1000㎡,实现年农产品零售交易额120亿元,承担了全市80%以上的农产品流通任务;XX市新建、改建城区农贸市场46个,总营业面积23.6万㎡,年交易额38亿元,承担着城区90%市民的“菜篮子”需求,左右着城区90%的菜价形成。XX市提出“市民买菜不超1000米”的工作目标,持续加大农贸市场新建、改建力度,完善农贸市场布局,切实做到了农贸市场覆盖全城,目前共有农贸市场71个,总营业面积37.9万㎡,年交易额近60亿元。
(二)标准化改造深入、取得成效显著
农副产品关乎国计民生,农贸市场事关城市形象,上述各市都高度重视农贸市场对服务市民、促进就业、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作用,以市场硬件设施标准化改造为突破口,狠抓规范管理,已根治农贸市场“破、旧、脏、乱、差”等顽症,打造了农贸市场“齐、畅、亮、美、静”的亮丽风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如:XX市按照商场化、超市化的标准对农贸市场场地环境、设备设施、卫生状况、经营管理和消防安全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2010年将57个标准化农贸市场新建、改建项目列入市重点工程,目前已新建市场32个,改造提升市场22个,回购改造3个;XX市在第一轮升级改造完成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3年计划,每年计划改建或新建20—30个农贸市场,力求2018年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达到110个;XX市自2011年起,经过3年多的推进,共完成32个城区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改造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计划开展第2轮提升改造,用2年左右时间,采取内部提升、原址翻建、搬迁移建3种形式,重点对关键区位的35个农贸市场再次提升,改建面积14.5万平方米左右。
(三)菜篮子地位突出,公益性落实彻底
五市都把农贸市场建设作为“市长菜篮子”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牢固树立了“抓农贸市场就是抓民生”的意识,采取不同方式确保市场的公益性。如:XX市连续4年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列入“市办实事”,按照市区两级财政1:1配套、每平米500元的政策标准入股农贸市场,但财政股权 “计红不分红”,红利主要用于摊位费补贴、价格补贴、摊位回租、增资用于设施设备维修改造,以此降低经营户成本,降低菜价。城区60个公益性改革后的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周边10%。XX市始终坚持市、区两级财政投资控股,新建项目按照每平米1500元的标准先期投资,建成后先期投资未达到51%的,由市、区两级财政同步追加。对现有农贸市场采取回租、回购的方式确保政府控股。有效解决了政府在农贸市场建设管理中“指挥棒”失灵的问题;XX市为进一步体现农贸市场公益性质,根据农贸市场改造方式不同形式给予财政资金补贴,市场内部装饰装修的补贴200元/平方米,翻建和迁建的补贴500元/平方米,室内钢结构的增加补贴300元/平方米。同时,免收改造项目的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登记费,规划咨询费等市本级财政收费项目。
(四)现代化程度高,市场前景广阔
各市均积极探索创新农贸市场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和交易方式,推动农副产品交易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呈现出传统型农贸市场向信息化、网络化转型升级的良好趋势。如:XX市大力推广微信二维码摊前公示制度,消费者通过微信扫描可以准确查询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场摊位各环节信息,实现了食品安全方便快捷追溯。同时还可以通过微信实现在线预定或送货上门服务,极大便利市民生活;XX市推行“农副产品购物一卡通”,市民办理IC卡后充值,可在任何农贸市场刷卡消费,由市场主办单位对农产品经营户统一结算,有效避免了市民小额消费找零的麻烦;XX市民生商贸城成功打造“农副产品大宗交易网站”,为农副产品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目前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占到市场总交易额比重的30%,实现了农副产品从“摊位批发、现钱现货”到“轻点鼠标、物流天下”的现代商贸格局。
(五)大型农批市场蓬勃发展,龙头带动作用凸显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中,大型农批市场是龙头、是关键,直接左右着当地农产品零售价格,更是食品安全保障的源头。各地市靠资源整合和大手笔的项目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农批市场小、散、弱的问题。如:XX市共有粮油、蔬菜、水果等大型农批市场40个,占地面积60亩以上19个,年销售额503亿元,仅城阳蔬菜水产品市场年销售额就达280亿元,年交易量158万吨,在全国农批市场名列第五;XX市大型农批市场10个,实现年交易额190多亿元。重点培育的四季农产品交易中心占地80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投资10亿元,年交易额29亿元,拥有蔬菜、水果、粮油、禽蛋等十大功能区,是目前苏北、鲁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现代化管理程度最高的大型农副产品交易集散地。二、五市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市都成立有高规格的领导机构,普遍由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强有力的办事机构,办事机构人员普遍高规格配备。如:XX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任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抽调发改、财政、建设、环保等部门业务人员集中办公,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同推进农贸市场建设管理;XX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任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XX市专门成立了由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等15个部门和各县区“一把手”为成员的市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区政府、园区管委会也全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牵头单位和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了工作责任体系。
第三篇: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城建局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规划建设管理是城区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遗憾。为了不断提高城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改善城区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区政协城环委对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状况进行了精心调研。
一、*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一)*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1、规划管理体制。
(1)规划编制。*年时,两路镇、龙溪镇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编制。*年起,这两个镇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由*市规划局与*县人民政府共同编制。从*年两路城南开发开始,各开发园区、新城管委会分别编制其辖区内的开发建设规划。
(2)规划管理。*城区规划管理经历了三个时期。
县管时期。*至*年,*城镇规划工作由*县计划建设委员会管理。*年成立*县城建局后,由其所属的城建股具体管理。*年城乡建委成立时设规划科,按照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片区规划、地块规划和详细规划,对建设活动实施规划管理,城区规划管理工作逐渐加强。
市县共管时期。*年,*县建委与*市规划局联合成立龙溪镇规划办公室,共同实施在龙溪地区的规划管理工作,两路城区建设规划仍由*县管理。20*年成立*市*区规划分局,城区建设部份规划职能从区建委转移出来,由区规划分局负责龙溪地区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管时期。从20*年起,*市规划局不再委托*区管理规划工作,由*区规划分局对城乡规划进行一体化管理。
(3)规划审批。*城区建设规划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体制。从20*年起,两路镇、龙溪镇城市建设规划、*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须经区人民政府同意,区人大常委会决定后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20*年,为了把好全区规划建设审查关,区委、区政府成立了*规划建设委员会,由区委书记任规委会主任,在区人大和区政府决策之前进行审查把关。各开发建设主体的局部规划由区规划部门、区规划委员会、区人大、区政府逐级审议或批准后才能实施。
2、建设管理体制。*年前,建设管理工作归*县计建委。*年成立*县城建局管理建设工作,归计建委领导。*年成立*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管理职能大幅增加。*年成立*县城乡建设委员会。20*年将*区城乡建设委员会更名为*区建设委员会。目前,区建委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建筑管理、开发企业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建设工程招投标、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小城镇建设、施工许可审批、初设审批、勘察市场监管、建设市场秩序规范、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城建档案管理等工作。20*年分别成立了区属国有投资公司—―港投公司和建龙公司,分别负责两路地区和龙溪地区的基础设施的融资和项目建设,区建委不再直接从事城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只负责指导和监督各园区、公司等实施主体的建设工作。
(二)*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职能运行状况
1、行政审批管理现状。上世纪60年代,规划建设行政审批尚未诞生。从70年代开始,规划建设管理逐步实施行政审批。在*开发建设早中期的行政审批中,有建设工程,选址意见通知书等22项建设行政审批项目。在整个行政报建流程中,共需提供各种资料1000余项,其中多数为重复提供,企业负担重,行政审批效率低下。*年后,区建委不断调整和改革行政审批和制度,使用“*市*区建委行政管理信息化平台”软件,将诸多审批项目进行整合,减少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等8项。
《国家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前,无论是划拨用地还是出让用地都必须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相关规划行政许可手续。《国家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以划拨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要向规划部门申请选址意见,经核准备案后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出让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规划部门则直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行政执法管理。规划行政执法只对行政区划范围内的行政审批程序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对违章建筑物进行认定。自20*年开展规划行政执法活动以来,基本没有违规项目开工建设。建设执法主要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无证施工、无资质或超资质施工等违法违规行为,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签订阴阳合同、不履行监理职责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区建委在*年成立建筑执法队以来,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3、规划建设服务。20*年,区规划分局开始启用新的电子政务平台,所有新报建项目均在新的电子政务平台中办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年,成立*区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规范招投标工作,完善了有形建筑市场。从20*年开始,所有国有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实行廉政监督管理。20*年,在*全市率先统一全区招标投标市场,将水利、交通、移民等8个部门的建设项目纳入有形建筑市场依法招标。区建委着力服务建筑行业,引导企业抓内部管理,壮大企业规模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目前,现有国家一级建筑企业有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35家,其中一级企业1家,全区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形成了以龙湖地产等为龙头的一批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
(三)*城区发展定位演变
1、龙溪城区发展的定位。龙溪地区现在建成区面积为16.19平方公里。龙溪城区与*城市中心区紧密相连,主要承担市级商贸、行政、居住功能,也是未来市级行政中心。将龙溪城区的发展定位为*主城区的汽车销售城、美食娱乐城、商贸流通城、高档住宅城。
2、两路城区发展的功能定位及规划。*年的两路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将城市性质界定为“*的航空门户,*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商贸、会议、旅游为一体的卫生城、花园城、旅游城、会议城。20*年,两路城区规划范围包括双龙湖街道、双凤桥街道、回兴街道、悦来街道、木耳镇、原王家、石坪镇。规划两路城区的主要功能是: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最佳生态环境宜居区、都市风貌展示区。
(四)*城区规划建设现状
1、*城区板块规划编制及建设状况。*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基本实现全覆盖。开展了城市形象设计工作,编制了《*空港新城城市设计》和《*龙溪地区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目前正在开展两路“空港广场”,及老龙溪镇区域旧城改造策划。两路及周边地区交通建设规划方案已通过评审。对城区教育设施、环卫设施、市政排水系统、加油加气站、消防站等设施的位置和数量做了合理规划。
20*年*城区建成区(不含北部新区)总面积48.6平方公里。其中两路城区面积由*年0.5平方公里扩张为现在的31.6平方公里,龙溪在一片农田上崛起一座16.8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客观地看,*城区整体规划建设水平处于较低档次。
2、城市功能规划与建设现状。*城区现有城市道路210余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12平方米以上。*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工程已投入使用。城区配套有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医院、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一批档次较高的公益设施。基本配建水、电、气、道路、公厕、路灯、垃圾场、桥等基础设施。*区共规划建成小游园11个。截止20*年底,建成区绿地率达38.2%,绿化覆盖率达42.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3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100%,达标率90%,干道绿地率大于25%。20*年底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区。
二、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建设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1、规划管理网络不健全。各镇街无相应人员编制,由市规划局、区规划分局、乡镇规划办构建的三级规划管理网络还难以真正向镇街延伸。规划管理缺位,导致一些地区违法违规建设现象大量存在。
2、规划编制审批监管缺位。市政府及市规划局、区人大、区政府、区规划委会和区规划分局等规划编制审批机关,对各类规划几乎是一审了之或一批了之,没有相应监管规范和查处机制,从而助长了以权破规,以情乱规歪风。
3、未建立起有效的民主监管机制。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由于缺乏法律依椐和监督权威而显得苍白无力。
(二)规划建设的法律规划体系不够健全
1、与新的《城乡规划法》配套的*市地方性城乡规划法规还不完善。
2、现有规划管理法规对违法违规建设的处罚偏软。开发商可以从违法违规建设中攫取巨额利润,现行法规难以起到有效遏制开发商违法建设行为的作用。
3、*区细化规划法规不够。现有规划法规体系对道路标准、居住建筑间距等的规定较为简单。对山地条件下建筑间距、建筑退让、容积率和绿地率等指标的规定,需要结合*城区实际出台具有操作性的细化政策。
(三)规划实施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
1、城区建设规划不够科学。从总体来看,*城区发展战略定位缺乏前瞻性;规划方案缺乏大气势;规划设计缺乏地方特色和风格;对产业规划、房地产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公共事业设施规划,政权建设设施规划等缺乏统筹,普遍存在重大漏项。
2、城区规划没有权威性。一届班子一套规划,换一个人就改一次规划,一年可以调整几次规划,甚至领导一个电话也可以撼动一个规划。此外,规划执行单位也往往从某种利益出发,常常自乱规划。有的开发商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千方百计地冲破规划。
(四)城区规划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1、整体规划经费严重不足。对规划是第二财政缺少认识,政府舍不得花钱搞规划。每年区财政只是按照规划部门的申请从财政中安排经费用于规划,并没有规定安排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全区的规划费用。以20*年为例,规划经费只有209万元,在区级财政收入中可以是忽略不计。
2、*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多,区财政每年只有8%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加之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资金缺口大,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所项目缺钱上马,导致城市功能不完善。
(五)城市建设品味不高
城市形态塑造不精,环境品质有待提升。*是*国际空港所在地。在规划设计手法上应与其它地区城镇明显不同。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高品质的城市设计来控制和引导,城区建筑物格调单一低俗,公园游园文化底蕴不足,雕塑小品没有精品,城区风貌特色严重丧失。城市的整体感觉就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森林,城市开敞空间严重不足,竖向景观给人以压抑的感觉,街头户外广告设置混乱,整体形象不佳,离空港国际新城的城市品质差距较大。
三、加强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规范规划管理,严格规划监督
1、完善规划管理机制,提高规划编制水平。一是要确定*城区规划编制的标准。一般地讲,*城区建设总规、区域板块规划、重要基础设施和建筑重大专项规划应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标准,50年或更长时期不会实施旧城改造。二是提高规划编制审批水平。区内规划编制人员和审批人员,必须具备与规划编制的国内外专家在相同平台对话的能力。为此,需要加强区内规划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改革区规划委员会。应把规划委员会定位为“为政府决策服务的高层次专家议事咨询机构”,并按此定位优化规委会人员组成结构。三是规划编制审批应该经常化。规划编制应成熟一个审批一个,不能让规划审批工作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机制障碍。
2、健全规划监管机制,严防实施乱作为。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完善和强化区政府对规划分局的城区规划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完善城区规划工作报告制度;落实区政府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报告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有关规定。完善城乡规划巡察员制度。强化市区人大、政府、政协对城区规划实施的监督,定期开展城乡规划工作调研、检查。对关系城市发展的重大专项规划,如行政中心的选址、组团隔离绿带规划等,应尽快报请区人大以法规形式予以确认并保障实施。要注重强化规划实施的公众监督,依法保障公众对规划实施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要严格规划决策和实施效果的监督制约,对各级各部门严重违反规划的行为,要启动问责制。对不经过原规划审批机关批准,擅自废止、调整规划情节严重的,责成纪检监察机关予以严肃查处;对以规划谋取私利的,应该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加大规划编制统筹力度,确保规划方案科学可行
1、开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调整总规和适时增大用地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完善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如中小学布点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建议由规划部门牵头,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各项专项规划的协调,逐步完善城区功能。
2、搞好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抓紧研究*城区规划建设统筹模式及机制建立问题,努力从制度上解决规划建设系统性和统筹性不强等问题。要统筹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加快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合理确定路线走向。加强气、水、电、讯等设施的共同沟建设,避免出现城市“拉链”现象。进一步调整优化给排水规划,积极开展地下停车系统规划。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应采取专业部门与规划部门合作方式进行。重大基础设施的选址要科学,同时要考虑城市长远发展需求。基础设施的设计标准要符合实际,既要为城市发展留有余地,又要杜绝盲目提高设计标准,造成浪费。
3、做好产业发展的规划统筹与引导。加强*城区功能定位研究和产业研究,为承接中国东部和*主城区的产业转移与分工提供指导,并预留相应的承载空间。要做好产业布局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真正从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上,引导和控制产业的合理布局。按照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原则,在工业园区要增加城市建设综合用地,要加快研究制定工业项目土地利用强度规划管理办法,提高工业用地的容积率。
(三)搞好规划建设的实施,建设*对外开放第一门户
1、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建设*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城区的发展应利用好*机场这一*独有的空港资源,按照“西移北拓”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积极塑造*对外开放第一门户。高度重视城区形象设计,要根据*城区总体规划,可将*城市形象总体定位为:*对外开放的第一门户,*建设国际性城市的主引擎。城区定位为:*市主城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与对外开放的门户;以空港经济为特色的强势增长极;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名区。
2、坚持“经营城市”的理念,推动城市滚动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实施市场化,努力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瓶颈”。利用港投公司、建龙公司、渝港公司和各开发机构等融资主体,争取国债资金补助和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灵活采取BT和BOT方式,大力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城区旧城改造、城市道路建设、公园建设、城市地下公共管网建设。
3、正确处理新旧城区关系,依托新城改造旧城。要解开旧城改造破题难的死结,应坚持“依托新城改造旧城”的方针。要加大各开发园区和空港国际新建设力度,通过启动区行政办公中心迁建工程,带动旧城区居民在拆迁中自愿向新区迁移。
第四篇:对城区桥梁规划建设的调研思考
我市“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特水城风貌,构成了路河交叉、彩虹飞渡、棋盘分列、纵横交错的城市建设格局。近年来,我市适应这种城市建设格局在城区规划建设了大量造型独特、内涵丰富、独具水城特色的跨河湖桥梁。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城区桥梁规划建设,突出水城特色,体现桥的实用与艺术、建筑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我们就**城区河湖的桥梁规划建
设进行了调查,并查阅了有关资料,对桥梁与水城及**历史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形成了本篇调研报告,以期对我市城区桥梁规划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我市城区桥梁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因四面环水,水绕城中的奇特美景而被誉为“中国江北水城”。城区有北方最大的城市内湖——东昌湖,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及宽阔优美的徒骇河穿城而过。另外还有二干渠、青年渠等多条河流经过城区,使城区水域面积达三分之一,形成了城区湖河桥梁大小不
一、数量众多,造型精美、风格多样,桥水相依、景色宜人的各式桥梁,基本实现了桥与水、水与桥的和谐统一,水城桥乡、桥城水乡的城市特色逐显雏形。具体表现在:
(一)桥梁大小不一,数量众多。我市特殊的城市格局形成了众多大小不一的桥梁。东昌湖环绕古城四周,面积近5平方公里,其中西面古城墙距湖西岸有400多米。京杭大运河在**境内全长97.5公里,其中城区段15.6公里,像一条玉带穿城而过。宽阔的徒骇河平均宽近100米,最宽处约150米,水深4-5米,像一轮巨大的弯月,簇拥着南部、东部的半个城区。东昌湖、铃铛湖等众多大小湖泊及大运河、徒骇河等城内多条宽窄不一的河流把城区编织成一个巨大密集的水网。而水城的一座座桥恰是这一张水网的一个个网节,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城区共有大小桥梁近百座。其中跨越东昌湖西岸的东昌大桥,总长322米,桥宽15米,整座桥共有21孔,又称21孔桥,中孔跨度为30米,是我市城区跨度最长的水上桥梁,被誉为“中国江北最大内陆湖泊石拱桥”。另外,比较大的桥梁还有徒骇河上的陈口路大桥、聊阳路大桥、聊位路大桥,古运河上的振兴路运河桥、一中校门西运河桥、中通时代豪园内运河桥、兴华路运河桥、向阳路运河桥、双力路运河桥、卫育路运河桥、王口桥、利民路运河桥、东关街运河桥、健康路运河桥,跨东昌湖的南关大桥、东关大桥、北关大桥等40多座桥梁。密集的水系,涓涓的细流也形成了城区数量众多,长短不一,形态各异的水上小桥,长的有10米8米,最短仅有2米左右。
(二)造型精美、风格多样。在我市城区众多的桥梁中,不乏有设计独特,艺术精湛的桥梁精品。其中东昌大桥当属城区桥梁精品的典型。该桥共21孔,象征着跨入21世纪,所以又称世纪拱桥。中间5孔为悬链线拱,两侧为圆弧拱。主孔通航净高9米,可供大型游船顺利通过。拱圈、桥身采用花岗岩嵌面,桥面青石铺砌,桥上筑有优质汉白玉拦板266块,汉白玉栏杆上雕刻着《水浒》人物故事图案,图案人物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漫步东昌大桥,就如同进入了义旗招展、英雄辈出的年代。从远处观望西关桥,白天气势恢宏如白龙戏水;晚上华灯闪烁似长虹卧波。另外位于隆兴寺铁塔以东古运河上的廊桥,是我市吸收广西廊桥的建筑风格在城区建设的唯一一座廊桥。她连接古运河与铃铛湖。桥上黛瓦朱柱,亭内彩绘藻井,仿佛一根秀美的腰带束着运河的腰肢,雍容华贵而又庄重秀丽。还有位于古运河与东昌路交汇处的王口桥,桥上的护桥狮及护栏柱头上的小狮子神态各异、憨态可掬。有的怀抱绣球顽皮好动,有的抚摸幼崽安静慈爱,有的外身扭头窃窃私语,使过往游客忍俊不禁抚摸一下。可谓虽卢沟石狮千变万化、闻名于世,但亦应可圈可点。
(三)桥水相依、景色宜人。**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景,桥因水而纤媚,水因桥而灵动,水桥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水城一幅幅艳丽的图画。姜堤乐园百亩果林与亭、廊、榭、碧水、绿树交相辉映,拱桥、平桥、曲桥各显风采,小桥流水平添无限情趣。水城广场、湖西公园一座座石桥、木桥、竹桥;拱桥、平桥、弯桥,似游龙戏水,如出水满月,造型各异,姿态万千。亭台、回廊、楼阁、假山、喷泉、雕塑,精巧别致,融南方园林和北方风情水韵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二、我市城区桥梁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市城区桥梁规划建设虽然取得了以上骄人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简单,形式单一。在跨湖河的大、中型桥梁中,桥梁结构基本上是板桥和拱桥两种。拱桥按照拱圈形式的变化可分为直拱桥、曲拱桥、蛋尖拱桥、圆弧拱桥、半圆拱桥、瓣形桥、高拱桥、坦拱桥等多种,按照孔的多少又分为单孔桥、双孔桥、三孔桥、多孔桥等形式。我市的拱桥主要以圆弧单孔拱桥为主,结构相对单一。另外,除及少数桥梁在栏柱、栏板上雕刻的图案有所变化外,其余桥梁基本上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图
案和雕刻。在同一座桥中每一个栏柱或每一块栏板都是相同的雕刻或相同的图案,形式相对单一,少有变化。
(二)缺少文化内涵。我市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历史故事、人文典故、神话传说举不胜举。在桥梁的建设中,没有深入挖掘我市传统文化,并体现在桥梁的设计和建设中。像鲁班传说、仁义胡同传说、堠崮冢的传说、武松的故事、运河秧歌、山陕庙会等很
少在石拱桥栏板中进行雕刻体现,栏柱柱头也大多以盘龙、翔凤图案为主,很少有体现我市文化特色的人物或其它雕塑。大多数桥梁让游客看到的仅仅是一座供人通行的普通建筑物,无法感受到桥梁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实用与美观应有所侧重。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是一种高度理想化的境界,桥梁设计建设很难达到二者的高度完美统一。在桥梁实际规划设计中,二者应有所侧重。城区所有的桥梁都无非具有通行、观赏两大用途。处于景区且通行量较小的桥梁应重点考虑桥梁的美观与艺术性。处于交通要道的桥梁应首先考虑桥梁的实用性,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再考虑桥梁的美观性,以避免给城区居民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我市城区桥梁规划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对城区桥梁规划设计的管理。城市规划是指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手段。桥梁规划要突出水城特色,体现我市特殊的历史文化,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城区桥梁规划要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统一组织设计实施,不得分散和下放;桥梁规划建设项目的审批要独立进行,不得与其它审批事项一起进行。要认真进行公示,广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桥梁规划的积极性,提高人民群众进行城市规划的参与度,吸取人民群众对桥梁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规划确定后,要严格按照确定的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建设,不得随意变更规划设计内容。
(二)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由建设、规划、水利、交通、旅游、文化、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对城区每一座桥梁进行规划设计,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吸收文化和旅游等部门的意见,尽量使每一座桥梁都能体现我市的传统文化和水城特色,使每一座桥梁都成为我市的一道风景、一件艺术精品、一段历史佳话。
(三)加强对桥梁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开发。积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对我市及我国桥梁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尽快恢复重建城区段运河的古桥梁、涵闸及码头,再现**古代运河的繁荣景象。积极开展对现有桥梁的命名和提名活动,以突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展现“江北水城”现代化城市的风采。
(四)积极吸收绍兴、武汉等南方水乡桥梁设计的经验。我国古代和现代很多桥梁设计的精品都产生于江南水乡。特别是浙江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被誉为“万桥市”。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自适应于小江小河的木梁桥、木拱桥,到适应于大江大河的浮桥,继而发展到石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形石拱桥及至跨入当今世界先进拱圈结构的准悬链线拱桥,构成了一个极其完整的古桥系列,成为中国古代桥梁发展,演化的一个缩影,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武汉得长江、汉水之便,近年来陆续建成了十几座大型桥梁,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且数量位居全国之最,武汉因此享有“桥城”之美誉。为进一步增加江北水城内涵,建议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吸收绍兴、武汉等南方水乡桥梁规划设计的精髓,建设一批既具有水城特色,又具有异域风味的桥梁艺术精品,使江北水城、江北桥乡同城齐秀,同负盛名。
(五)加强对徒骇河桥梁的规划和设计。古运河、东昌湖主要位于老城区,为体现我市古城文化的深远与厚重,主要建设了以拱桥为主的桥梁。徒骇河风景区位于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交界处,将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主要地带,也是江北水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徒骇河风景区的桥梁规划和建设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城未来的规划和发展。建议跨徒骇河大桥建设应主要考虑以斜拉桥、悬索桥等大跨度桥梁为主。其中斜拉桥按照塔的数量分为单塔、双塔、多塔结构,按照索面不同形式又分为单面索、双面索、多面索、空间索和辐射形、竖琴形、扇形等多种,气势大气磅礴、雄伟壮观,像巨轮扬帆、似长虹饮涧、如鲲鹏展翅,正好适应我市的城市建设布局,体现我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展示**古城现代化风貌,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另外,我国斜拉桥、悬索桥建设中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世界十大斜拉桥、悬索桥中,我国斜拉桥占8座,悬索桥占5座。在不远的将来,如能在徒骇河上飞架起一座座高耸的斜拉桥和悬索桥,并施以灯光设计,徒骇河风景区将成为我市继东昌湖、古运河风景区之后的又一处亮丽的风景。远处高楼林立,两岸绿树成荫,河中游艇穿梭,水上桥梁纵横,彩虹飞渡,一派现代水城景象。使游客泛舟古城与新城之间,真切体会到江北水城“一城览古今,不觉五百年”的时空跨越。
第五篇:六五普法规划调研文章
六五普法规划调研文章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职能部门,在“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必须切实增强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勇于开拓、不断探索、积极作为,继续在各行各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和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全面提升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一、正确认识当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们经历了五个“五年普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思想认识不足,基层领导重视不够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艰巨而又繁重,时间长、见效慢,不像一些短、平、快经济项目能够立竿见影,加之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较多,且各个部门都强 调十分重要,因此,广大基层领导干部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是“软任务”,正所谓“上面千条万条线,落到基层看不见”。普法依法治理便成为“开起会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还有少数领导干部认为,普法依法治理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责,是一项部门举措,理应由部门去做。
部门职责不明,协调配合不够
普法依法治理是事关全党全局的工作,必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当前企业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要是靠司法行政部门唱独角戏,其他部门尚未完全介入或鲜有参与,且各有关部门在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有哪些职能、要尽哪些职责,均不明确。司法行政部门召集、组织、协调的职能又较弱,因而制约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依法治理力度不大,工作实效不明显
虽然我们在普法期间开展了依法治理工作,但总体而言,表现为力度不够大、点不够多、面不够广、工作还不够深入,个别地方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书面材料里,贴在大墙上。
二、“六五”普法规划应强化的工作机制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机制。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全民工作,涉及面广。因此建立一个具有指挥全局的权威的领 导机制,是实现普法目标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所在。
二是要强化刚性保障机制。我国已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一基本治国方略载入宪法,但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无专门立法作保障,应尽快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立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其组织、机构、职能、责任、义务等,确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权威地位。
三是要强化考核评估保障机制。“六五”普法规划要在量化考核上下功夫,建立一种权威性的长效评估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标准,定期检查验收,公开评比结果,普法主管部门每年应根据工作安排,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对各部门,各单位实行百分制考核评议。
四是要强化监督激励保障机制。检查监督是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建立健全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机制。
五是要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普法队伍建设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六五”普法期间,一方面可以通过单独列编的形式,彻底解决普法人员不足、不专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新闻队伍、法制文艺宣传队伍、法制宣传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中坚作用。
六是要强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针对大部分地区都存在 普法经费不足的现象,“六五”普法期间,要将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当增加。
七是要强化理论研究保障机制。动员一切有志于普法工作的人士特别是基层普法工作者,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形成一套科学指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理论体系,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六五”普法规划必须坚持的原则
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参与原则
“党委领导”是指各级党委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党委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人大监督”是指人大对法制宣传教育负有监督责任。在工作监督方面,人大常委会要对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出决议,对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全程监督,定期组织视察,适时提出意见、建议,以促使法制宣传教育顺利进行。“政府实施”是指各级政府对法制宣传教育负直接责任。根据中央的规定,司法行政部门和党委宣传部门都是法制宣传教育的主管机关,负责制定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并做好指导、协调、检查、监督等工作。法制宣传教育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其他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也有配合、支持和参与法制宣传教育的义 务。这就是“全社会参与”的含义。
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原则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的时间段,目标任务有所侧重。坚持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从长计议,制定好长远的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又要立足当前,扎扎实实完成每一阶段的具体任务。同时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时段发展变化的形势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
(三)普遍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原则
法制宣传教育的普遍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接受法制宣传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从“一五”到“五五”普法的相关决议、规划等都明确规定普法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二是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其他与广大公民有密切关系的法律知识。
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性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重点对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二是普法内容突出重点。从全局看,宪法和与公民权利义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从局部看,各地、各单位可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 况有所侧重。只有突出重点,法制宣传教育才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实效性。
灌输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法制宣传教育的灌输引导是指采取多种形式向公民传授法律知识,指引公民守法用法。自我教育是指法制宣传教育对象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学习法律知识,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身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坚持灌输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注重对公民的灌输教育和引导,又要注重启发公民的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灌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达到最终的不灌输,即实现自我教育。灌输教育内容的层次性选择,要以自我教育的可接受性为依据;自我教育内容的层次性选择,又以灌输教育的要求为指导,两者相互制约,交替上升。这就要求,在灌输教育的启发性、渠道的多样性和对象的针对性上多下功夫,把科学的内容与生动的形式统一起来,把教育的要求与群众的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我们要说的和群众想听的统一起来,优化和创新讲堂、传媒及活动等灌输载体,多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多用大众媒体手段,多用群众参与、民主讨论的方法,多用让人折服的例证和道理,确立公民在整个灌输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法律教育工作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法制的思想、理念渗透到广大公民的头脑中。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我国法制宣传教育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进行了25年,效果显著、成绩斐然、经验丰富,值得肯定和继承。但时代在发展,法制宣传教育所承担的具体教育任务也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中要积极地创新,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任务。根据时代特点,采用多种方式。一是与现代传媒技术相结合。有效利用QQ、博客、电子邮件、论坛、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等宣传载体,开展以法律为主题的“动画比赛”、“视频竞赛”、“短信竞赛”、“短信有奖竞猜”、“网络游戏竞赛”、“图片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普法;二是与文艺宣传相结合。创作法律宣传歌曲,制作法律知识彩铃,编写法律顺口溜、快板、相声、锣鼓词、表演唱、小品等,组织拍摄法制专题片、法制电影片等。尤其是流动人口聚居区域,业余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要通过文艺宣传形式扩大教育面,更好地发挥普法效果。三是与文化广场相结合。广场是百姓日常生活聚集之地,开展法制文化广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除表演节目外,可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现场免费法律咨询,当场为群众解答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从而达到普法效果。
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原则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原则,必须从教育与实践两个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要在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并实施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镇、依法治理各行各业的规划,围绕地方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制宣传、法律监督、法律服务等环节,逐步实现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法治化;各部门、各行业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和特点,重点学好与本部门、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认真制定和完善依法治理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大力提高行业依法治理水平;要重点抓好村镇、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及基层单位依法治理章程,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实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强化基层的依法治理。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遵循其规律,与时俱进,才能促进法制宣传教育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