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交通秩序管理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1:1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区交通秩序管理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区交通秩序管理调研报告》。

第一篇:城区交通秩序管理调研报告

xx建区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日均出行次数和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导致城市交通需求急剧增加,交通秩序管理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如不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加以解决,必将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一、xx城区交通秩序管理现状

(一)城区交通秩序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

1、管理机构。目前,城区交通秩序管理以交警xx区支队管理为主,区交委为辅。交警xx区支队负责辖区内道路交通的组织、指挥和疏堵工作,道路交通执勤执法工作,道路交通行政许可项目审批;受区市政委委托,负责停车占道、停车标识设置、占道收费管理。区交委负责管理交通运输行业,尤其是机动车辆的运营管理,包括营运车辆审批、营运线路审批、交通规费征稽等。

2、管理方式。xx城区交通秩序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督促检查、集中整治等方式进行。

3、交通秩序管理成效估价。近年来,通过对环城车、大巴车的公司化和公交化改革,城区客运市场秩序日益规范,无序竞争大为减少。通过规范停车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得到遏制。通过文明创建等引导和交通执法,车辆和行人闯红灯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二)xx城区交通秩序现状

1、道路畅通状况。龙溪锦红小区-电子校转盘-华新分流道时常发生堵塞。特别是龙华大道的电子校转盘和机电院转盘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拥堵十分严重。机场路始建于八十年代末,当时的设计通行能力为每天3000辆次。目前此条道路日均车流量6万余辆次,达到设计通行能力的20余倍,高峰时段混合断面流量达到7000台次/小时,机场高速路成了经常堵车路。两路城区主要“堵点”为双龙东路金港段、区粮站处、五星路、汉渝路、观岩路、工贸汽车站(63队车站)等。特别是63队路口,过境车辆只能穿城而过,几万车辆往来,每天必堵车。

2、机动车停放状况。目前,机动车增长速度迅猛,停车需求十分巨大,由于历史欠账太多,xx城区,特别是两路地区固定停车场(室内、室外)严重不足,并且还存在原有停车场被占为它用的情况。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交警支队采用在道路边上或人行道上设置临时停车场。现已在城区设置了9000多个临时停车位。公路两侧和人行道上划线停车,已成为xx城区一大特色“景观”。

3、汽车营运市场秩序状况。城区客运线路现有30多条。营运车辆共计500多辆。客运站台现有40多个,新站台110个(还未批)。城区客运市场秩序总体较正常,但也存在客运车辆随意上下乘客现象。

4、摩托车非法营运和影响交通秩序状况。摩托车非法营运和违反交规是交通秩序管理中的顽疾。虽然经过连续多年的整治,但目前xx区摩托车无牌无证营运、乱停乱放、肆意闯红灯等现象仍十分突出。特别是在渝航市场、重百门口、水土路口、南区路口、四号桥、三号桥、一支路、二支路、三支路、丁字路口、园区转盘、空港转盘、平伟路口、绿梦广场、63队车站、双凤桥、碧津公园、红旗河沟公交总站、龙脊小区等路口和双龙大道、金龙路、松石北路等路段,情况十分严重。

5、行人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情况。市民交通意识淡薄,交通执法不到位,行人随意横穿公路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相当严重。

二、影响xx交通秩序的主要原因

(一)交通基础设施先天不足

1、xx城区交通网络系统存在一定缺陷,缺乏有效分流通道。城区组团之间交通衔接不畅。两路老城区与新城区、其它组团、xx主城核心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主要集中于机场高速公路。目前两路片区与港城、寸滩港区的交通联系,主要通过机场高速、渝邻高速、金开大道这三条道路与渝长高速的交通转换来实现。过境两路城区的绕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路“中环线”等东西向干道均未建成。机场高速和渝邻高速之间缺乏有效联系,城区周边又无快速环行通道,不能有效实现过境分流、进出城分流和客货运输分流,加大了车辆在城区内的绕行距离和交通压力,从而形成堵点。受地形和历史上城区建设的影响,两路旧城次干道过少、支路过于狭窄。城区内部分路口与路段通行能力不匹配,部分重要车辆、人行交叉路口的交通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交通需要。道路立体交通配套设施缺乏,人行过街系统配置不完善,红绿灯设置疏密失度,导致路网整体通行能力下降,堵点不断增多。

2、城区道路路面过窄,远远能不能适应车流膨胀需要,成为交通瓶颈。特别是在老城区街道以及商业繁华区、餐饮娱乐区,此现象尤为突出。

3、停车场库建设滞后。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xx城区现应配建公共停车场40~50万平方米,约合16000~20000个停车位。而xx城区内公共办公场所、商业繁华地带、居民小区实际固定停车场地配套明显不足。虽然交警支队划定了

临时停车场,缓解了部分地区(商业繁华区、餐饮娱乐区、办事机构等)停车难问题。但是,由于占用公路边或人行道停车,加上部分临时停车场划分不合理,反而又加重了交通拥堵。

4、公交站点建设不到位。xx公交从无到有,大型公交枢纽站点建设滞后,公交线路设置与居民出行要求匹配失当,导致居民出行线路延长、时间浪费。加之城区规划滞后,公

交线路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使得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建设不到位,从而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段,形成市民出行无序状态。

5、城区道路开挖影响。目前,对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占道施工或开挖道路已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但是,由于各自的建设施工工期和维护周期各有不同,加上由于其自身原因(如经费没能落实),常常不能协调在相对统一的时间实施,甚至不能按计划实施,结果造成道路建设周期延长、道路反复开挖,导致道路通畅率大大降低。

(二)交通执法不到位

1、对闯红灯的车辆、行人执法不严。两路地区的红绿近乎于摆设,谈不上对闯红灯车辆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区级机关车辆和工作人员,时有闯红灯、酒后驾驶、无牌无证驾驶、违反禁令标志、随意调头、乱停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碍于情面,执法部门没有严格执法。由于路面执勤警力普遍不足,对行人闯信号灯,不走人行横道,横穿公路,翻越隔离护栏等违章行为,没能及时查纠处罚。

2、对乱停乱放执法难到位。对于车辆乱停乱放的行为,仅靠一时的宣传和处罚,治标不治本。

3、对摩托车非法营运难以有效执法。由于摩托车非法营运涉及面广,弱势群体多,机动性强,执法难度较大,难以有效执法。

4、对汽车营运不正当竞争执法不完全到位。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对非法营运现象的专项打击,以及规范设置公交站点和公交线路,加强对汽车营运的执法管理。由于少数客运公司存在管理不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

(三)体制机制不完善

由于现行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存在部门分割、职能交叉等问题。如:道路及客运的管理由区交委负责,城区道路的建设由区建委负责,日常管理维护由区市政委负责,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和秩序管理由交警支队负责等等,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综合协调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各唱各的调,甚至是互相推诿,管理合力难以形成,致使行政管理效率不高。

(四)驾驶人员和市民素质亟待提高

近年来驾驶人员队伍日益壮大,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少数驾驶人员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不高、安全观念不强等问题非常突出。同时,由于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相对较窄,市民的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不遵守交通法规现象难以避免。

(五)交通管理的手段乏力

目前,xx区的智能交通管理现状和渝中区、九龙坡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区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电视监控系统、闯红灯违法记录系统等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实时监视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对意外事件难以及时预警、及时处理现场、及时疏导交通;也不能实现系统控制、单点联动,自动调节交通信号灯,使路段及交叉路口停车次数和排队延误至最小;更谈不上能对闯红灯的车辆进行自动监测、自动拍照等实时取证,实现非现场执法。

三、加强xx城区交通秩序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交通管理机制,强化统筹协调配合建立跨部门的交通秩序协调管理中心。由分管副区长直接领导,负责制定城市交通管理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相关政策,指导和协调相关部门的道路规划、建设、管护、运输规划、交通秩序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理顺工作关系,整合管理资源,形成管理合力。同时,要加强交通流量、流向的调查分析和有关问题的专门研究,提高交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二)强化交通规划建设,夯实交通秩序硬件基础

根据xx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应重新审视xx城区道路交通现状与建设发展规划。根据xx城区发展趋势,适度提高交通建设设计标准,可将交通容量提升至管用30年以上。依据新的交通规划建设标准,重新审定交通方式、交通通道网络、道路等级、道路枢纽、道路(人、车)立交节点、道路景观、道路附属设施、停车场地等的规划布局与建设标准,建立良好交通运输平台。适度加大道路交通工程建设的提前量,并结合xx可能提供的和可能借助的道路建设资源,分步骤实施。根据xx城区各片区的经济功能和由此产生的人车交通特点,加强道路规划建设与交通运输管理的衔接。在城市片区之间建设对外快速直通通道,在各片区边缘建设快速环形通道,在片区内部合理布局内线通道。科学合理地布局车辆立交通道和人行立交通道,疏通交通“硬件瓶颈”。

(三)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创造良好交通秩序软环境

要动员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参与到遵守交通管理秩序,创建文明城区活动中来。使遵章守法、文明交通成为xx的时尚,化为群众自觉的行为。

(四)坚持科学管理,严格执法

1、坚持科学管理,实施循环分流。实施外线交通大循环,禁止大货车在机场路行驶,公交客车分流到金开大道,以缓解机场高速路的压力。实施城区过境交通外循环,在两路城区周边,划出一条环行快速车道,实施单向循环行驶,以加快两路过境交通的速度和进出两路城区的速度。实施客货运输时段分流,在两路城区南北各划出一定区域,建立南北货运停车场,将进出两路的货物运输时段限定在晚上7点至早上7点之间,实行客货运输时段错峰分流。实施片际公共交通线路分流,在两路城区南北各划出一定区域,建立南北两个片际公交运输枢纽站;并对进出两路地区的所有公交客运运行线路进行均衡运输调整,分别经南北机场高速路口、回兴机场高速路口、西政机场高速路口和金开大道进出两路城区。并增开一条直达龙头寺、五里店方向的公交线路,通过线路分流方式减少客运车辆在两路城区内的绕行空间和时间,加快客运车流速度。实施城区内公共交通循环分流,根据两路城区呈东北—西南纵向狭长布局特点,建议适度减少城区内部公交线路,按“8”字形、“中”字形、“0”字形开设三条的双向循环线路,减少城区内交通交汇点,既保障公交客运的覆盖面,又降低城区内部公交车辆的绕行空间,使居民出行方便、快捷。实施人车分流,在交通繁忙路段和堵点路口,抓紧完善交通护栏、交通标志标线、行人过街通道、红绿灯、智能交通等交通辅助设施的建设,有效解决人车分流难题,努力创造人、车不愿违章、不能违章的条件。

2、实施规范停车管理。将那些把地下停车场改为其他用途的场地一律恢复原停车功能。区内各固定停车场地一律在早上9点—下午5点之间实行对外开放停车。确保固定停车场日均车位停靠率达到80%以上,以提高其有效利用率。限制在非繁忙路段和非公交运行线路上开辟临时停车场,严禁道路两边同时开辟划线停车。凡新建或新开辟商业、餐饮娱乐休闲业、公共公务办理场地,必须自备停车场地。

3、有效整治摩托车非法营运和违反交规行为。对摩托车非法营运,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疏堵结合的办法进行坚决有效的整治,允许符合条件的摩托车在服从管理、强制保险的情况下,可在城区部分交通不便的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地区营运。对无牌照营运的摩托车、以及摩托车乱停乱放、闯红灯、超速行驶、搭蓬打伞、超载搭人等违反交通法规行为,要在广泛教育基础上严管重罚,坚决纠正。

4、施法制交通、文明交通工程。借建设文明城区之机,加快制订新的交通秩序管理规则。加大对驾售人员和居民的交通法规、交通道德宣传教育力度。加强交通执法队伍建设,建议向市里争取大幅增加交通警察队伍编制,区里及时配足交通协勤队伍和交通志愿者队伍。重拳出击,加大对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整治。务必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减少城区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发生,争取将xx城区建设成为xx市交通交通秩序典范区域。

第二篇:关于城区交通秩序管理调研报告

关于城区交通秩序管理调研报告

某区区建区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日均出行次数和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导致城市交通需求急剧增加,交通秩序管理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如不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加以解决,必将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一、基本情况

2011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某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工作,不断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管理,狠抓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全区交通秩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通安全形势基本平稳,交通事故“四项指数”稳中有降,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为创建“幸福某区、和谐某区、平安某区、生态某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某区区交通秩序管理现状

1、初步建立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机制,努力推进道路

交通社会化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大事,区政府对这项工作一直予以关注。为积极推进道路交通管理社会化进程,某区分局交警大队充分调研论证,积极探索创新,主动建议区政府及时成立了区、乡、村三级交通安全管理机构,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机制,社会化管理工作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2、重视宣传交通安全法规,注重提高全民交通安全和守法意识。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社会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遵守交通法律的意识和交通文明的意识,某区分局交警大队坚持以交通安全“五进”为主题,通过平面媒体、电视网络、广播电台、报纸新闻、主动上门、手机短信、警示教育等各种宣传阵地,并创建全省首家“交通安全宣传画廊”,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得到提高,营造了警民共建和谐交通的良好氛围。

4、坚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道

路通行条件。某区分局交警大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实现交通管理人性化目标,从方便群众出行、提高通行效率的目的出发,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堵现象。积极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建立了电子警察、交通工具、无线通讯、智能监控、信息录入五大系统。科技信息化工程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一年多来,城区路网结构不断优化,交通安全管理更加规范,道路交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5、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树立公安交警文明执

法的良好形象。某区分局交警大队坚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先后组织开展了“五大”(大学习、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大走访)教育活动,严格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公安厅“六条警规”,努力提高干警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文明执法意识。逐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不断推进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为服务全区稳定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交警队伍形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某区区交通秩序现状

1、道路畅通状况。210国道由于车辆多时常发生堵塞,特别是北环路口和高速路出口在高峰时间容易发生拥堵。210国道当时的设计通行能力为每天6000辆次。目前此条道路日均车流量2万余辆次,达到设计通行能力的3余倍,每天几万车辆往来,所以容易发生堵塞。

2、机动车停放状况。目前,机动车增长速度迅猛,停

车需求十分巨大,某区城区,特别是两路地区固定停车位严重不足,并且还存在原有停车场被占为它用的情况。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某区交警大队采用在道路边上设臵临时停车位。现已在城区设臵了许多个临时停车位。公路两侧和人行道上划线停车,已成为某区区一大特色“景观”。

3、摩托车非法营运和影响交通秩序状况。摩托车非法

营运和违反交规是交通秩序管理中的顽疾。虽然经过连续多年的整治,但目前全区摩托车无牌无证营运、乱停乱放、肆意闯红灯等现象仍十分突出。特别是乡村集会时,在国道、城区内道路上超速行驶、非法载人,情况十分严重。

5、部分交通参与者交通法制、安全和文明意识比较淡薄,仍然存在不遵守交通法规的现象;不少进城务工的农民缺乏交通安全知识,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较为严重;阻碍交警执法甚至暴力抗拒的事件时有发生,执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加强某区城区交通秩序管理的建议

1、完善交通管理机制,强化统筹协调配合建立跨部门的交通秩序协调管理中心。由分管副区长

直接领导,负责制定城市交通管理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相关政策,指导和协调相关部门的道路规划、建设、管护、运输规划、交通秩序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理顺工作关系,整合管理资源,形成管理合力。同时,要加强交通流量、流向的调查分析和有关问题的专门研究,提高交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2、进一步加大交通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市

民交通文明意识。

某区分局交警大队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持之以恒地开展交通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并深入到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倡导文明出行,引导市民支持和参与交通文明建设,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杜绝交通违法行为。并邀请新闻媒体随警作战,设立专版专栏等进行宣传,努力增加公益宣传广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有效整治摩托车非法营运和违反交规行为。对摩托车非法营运,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疏堵结合的办法进行坚决有效的整治,允许符合条件的摩托车在服从管理、强制保险的情况下,可在城区部分交通不便的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地区营运。对无牌照营运的摩托车、以及摩托车乱停乱放、闯红灯、超速行驶、超载搭人等违反交通法规行为,要在广泛教育基础上严管重罚,坚决纠正。

4、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创造良好交通秩序软环境 要动员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参与到遵守交通管理秩序,创建文明城区活动中来。使遵章守法、文明交通成为xx的时尚,化为群众自觉的行为。

5、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力度,加快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强警步伐,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校车、客车、出租车驾驶员和电瓶三轮车主的管理,教育这部分人员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维护文明城市形象。公安交警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强化管理,进一步整治市区道路交通秩序,继续加强对出租车、摩托车等机动车的监督管理,加强对电瓶电动车的管理,加大对违反交通法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改善市区道路交通环境。要继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交通安全管理高科技装备,努力提高交通管理科技水平。

6、施法制交通、文明交通工程。借建设文明城区之机,加

快制订新的交通秩序管理规则。加大对驾售人员和居民的交通法规、交通道德宣传教育力度。加强交通执法队伍建设,建议向市里争取大幅增加交通警察队伍编制,区里及时配足交通协勤队伍和交通志愿者队伍。重拳出击,加大对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整治。务必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减少城区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发生,争取将某区区建设成为铜川市交通交通秩序典范区域。

第三篇:关于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的调研报告

构建三网合一管控网络夯实交通安全防控体系 ——关于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的调研报告

交通秩序管理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其管理目的主要通过交谈执法的手段实现。交通秩序管理对确保交通安全、通畅、有序,维护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治安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如今,中国正在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交通流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交通秩序管理在整个社会管理中的地位越发重要,民众关注度越发提高,这些客观需求对交通秩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交通秩序管理的现状

我市地处山西的中部,是省城太原的南大门,是晋煤运的重要门户,又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通道,经济发展、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条件十分特殊。全市共有国道4条,省道12条,城市街道344条,县乡道路951条,村道2527条,公路通车里程达15000余公里。我们现有正式民警493人,协勤警1277人,共有1770人的管理力量,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任务十分艰巨。加之道路基础设施薄弱,路网结构和道路通行条件参差不齐,机动车和驾驶人增长迅速,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意识偏低,以及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同步推进,越来越多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不断显现,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形势十分严峻,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工作难度很大。我市交通秩序管理面临的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警力严重不足。我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5000余公里,而正式民警只有493人、协勤警1277人,除去必要的内勤、行政人员,能够投入到一线进行交通秩序管理的正式民警人数仅有300余人,协勤警为900余人;平均每个正式民警管理道路50公里。因管理对象的特殊性,车辆通行的不间断性,在管理中,民警必须合作管理、轮流值守,这样就造成实际可用警力资源更加的紧张,警力配备再科学、警力调配再高效,也远远不能满足日常的管理需求。二是隐性交通违法行为无法高效查处,只可守株待兔。所谓隐性交通违法行为是相对显性而言,是指交通违法行为不是显见的,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核实、查证才能发现的交通违法行为,常见的有车辆逾期未检验、使用他人机动车号牌、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等。在管理中,只能通过对路面嫌疑车辆的排查,才可发现隐形交通违法行为,打击的精准度很低。而隐形交通违法行为正是因为不易被发现,交通参与者普遍存在侥幸心理,隐形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较显性交通违法行为高出很多。同时隐形交通违法行为当事人往往野蛮驾驶,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安全隐患较大。三是对交通安全隐患无法做到时时、处处可控。交通安全隐患大部分往往来自于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重点路段;在警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为保证效能最大化,日常工作中我们加强对这“三个重点”的管理,然而虽连续作战,仍旧不能将隐患时时、处处进入我们可控范围。原因是车辆和人都具有流动性、且具有去向不确定性,固定的警力资源无法进行跟踪管理;而对于重点路段的管理,我们只能做到警力倾斜,根本无法实现时时管控。四是农村地区管理薄弱。近年来农村地区超员、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显见,农村地区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普遍薄弱,野蛮驾驶时有发生,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然而受道路、交通、物质等条件的制约,对农村地区的管理难度大、成本高,再加之警力资源匮乏,农村地区流量相对较小,有限的警力资源向城区倾斜,造成农村地区交通管理薄弱。唯有科技强警才是出路,构建警控网、技控网、协控网三网合一的管控网络,建设起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

本着目前交通管理的现状,着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及交通管理巨大需求的实际,交警部门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的、有效的管理方法,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管理需求,什么才是出路,唯有“科技强警”。而现代化立体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正体现了这一核心,警控网、技控网、协控网无一不是以科技为支撑,进而实现“守株待兔”式管理模式向“天罗地网”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有限警力资源效能最大化,实现交通隐患可控可管,是一个能以不变应万变的交通管理方法,是未来交通管理的主体。

警控网是:依托交通安全服务站通过设点、布线、建网形成路面防控网,通过定点执勤、路面巡逻、统一指挥对发现的即时、历史交通违法行为实现及时有效的人工干预。晋中支队充分考虑路网布局、交通流量、警力状况及生活保障等因素,设有交通安全服务站24个;考虑到重点车辆行驶路线、缉查布控拦截需求等因素,在主要干道、主要节点处均设置了服务站,并且通过各站点间信息互通、联动协作,对重点车辆实施有效管控。各服务站实行定点查控、巡逻管控有机结合的勤务机制,根据站点各时段流量分布以及缉查任务情况等因素,确定定点查控、巡逻管控的时间段,实现由点到线的有效延伸。同时通过系统应用和指挥中心的调度将各服务站联系起来,保障区域联动,实现扁平化指挥,形成全市公路交通安全警控网。

技控网是:以全省交通监控卡口及缉查布控系统为主要依托形成空中监控网。卡口布局主要考虑预警拦截需求、补充警力管控不足、省市际出入交通流监控等方面因素。而缉查布控系统除日常的缉查非正常车辆外,还有很多衍生功能,缉查布控卡口提供的海量过车数据为公安交管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相互碰撞、云分析,可以得到很多原先不易掌握的信息。例如利用卡口抓拍的车道过车数据进行货车行车秩序整治,同时还可通过数据分析研判,对某个区域路段的货车行车秩序进行考核、评价、监督。科技手段的应用改变了以前路面抽查发现交通违法车辆、违法驾驶人的原始工作模式,实现了事前掌握、及时发现、精确管控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路面查控工作效率和覆盖面,极大地提高了路面管控严密度,同时也将海量数据的分析研判、图像巡检等工作提高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协控网是:利用广泛的社会管理资源,通过与高速公路公司、路政、运输企业、媒体等单位协作形成社会防控网。该网通过基础信息摸排、协作机制、信息直通等方式初步完成了布线建网工作,形成了社会联动防控的格局。例如,通过与高速公路各收费站、各客运站点的协作,实现客运车辆夜间限行的管控措施,通过与媒体协作实现了实时交通诱导等等。特别是山西省重点车辆管控平台,实现了与客货运企业的信息直通,加强了相关部门和道路运输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构建起了公路防控体系中的第三张网——协控网,从而形成了对警控网和技控网的补充,增强了对公路交通安全的管控力度。

以上三网合一形成了现代化的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将人防、物防、技防集于一身,是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的现实选择,是路面交通管理治标又治本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实现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长远规划。

全面落实,深入推进,逐步夯实晋中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

晋中交警支队谋篇布局、长远规划,准备先用半年时间实现全市省市县际、国省干道、出城口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的全覆盖,预计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市所有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全覆盖。

(一)构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主要任务是实现监控、发现、取证、传递、处理、反馈、修正的要求,有手段、工具、设施、设备、警力、制度、机制等方面的保障。一是紧紧围绕建设工作总目标。2014年3月6日晋中交警支队制定了《2014年全市公安交警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和应用工作实施方案》,阐述了“一六六”的体系构架,明确了“三四三”的建设应用目标,细化了各部门、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性。各大队、各部门高度重视,紧密围绕总的目标任务和各阶段任务分工,逐条逐项对照落实,保证我市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进度。二是精细化服务站管理。24个交通安全服务站是全市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的“前哨”和“实战平台”。各大队全面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实服务站警力,科学安排服务站勤务,规范配置集车辆检查、违法查处、宣传教育、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服务站职能,形成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严密的道路管控网络。三是强化考核评比。2014年月6日晋中交警支队制定了《2014年晋中公安交警建设应用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工作考核办法》,对全市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进行量化考评,积极推进全市建设工作。四是改革勤务机制。各大队不断改进勤务巡逻方式,由以往人工巡逻向监控巡逻与人工巡逻相结合,再到以监控巡逻为主,由过去的单纯依靠警力上路巡逻、人海战术向科技化、信息化、人机结合转变,节约警力资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五是提升民警素质能力。各大队重视防控体系的深度和规范应用问题,组织对所有公路执勤执法民警进行六大系统使用的培训,让民警懂运用、会操作,充分发挥防控体系的作用,做到全警用网,全警熟练。

(二)把握主线、找准重点、强化支撑,加快推进警控、技防、协控“三大网络建设”。一是以静动态监管整治为主线,深化警控网建设。各大队以人为主体防事故、抓管理、抓谋划,瞄准事故高发点、高发路、高发时、高发车,以车管为源头基础,以路面为主要阵地,有针对性地查、控、管、罚。针对“五类重点车辆”,全力落实“三四三”重点要求。二是以科技管控深度应用为支撑,完善技控网建设。各大队结合实际,切实做好规划,大力加强科技管控设备、设施建设,增大对路面的监控密度,更充分地发挥好科技装备的监控效果。三是以社会化管理为依托,推进协控网建设。各大队利用广泛的社会管理资源,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强化与各单位、企业、媒体的协作配合、信息沟通,向部门借力、向社会借智,积极构建社会防护网络,推进“协控网”建设。

(三)提高建设高度,努力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构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仅凭我们交警的力量很难完成,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的思路。各大队就本地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形成了专题报告,向党委政府汇报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目标任务、面临的困难等,在资金来源、资源共用、信息共享等方面上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社会各界支持”的工作格局。

目前,全市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现已如火如荼的展开,全市已建卡口70个,可正常使用46个,故障的24个现正在积极维修、更新中,各大队规划建设卡口65个,到2014年底全市将有135个卡口覆盖,为防控体系应用提供坚实保障。现阶段防控六大体系已全部形成,全面应用,成效显著。截止到目前,全市缉查布控系统布控信息4892条,预警信息283412条,签收信息283412条,签收率达100%,成功拦截车辆4815辆;客货车登记核查预警系统登记重点车辆119978辆次,重点车辆管控平台下发隐患整改率达68%;服务站八项功能已全部具备,并有效发挥。自防控体系应用以来,重点车辆违法行为数量显著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交通管理成效显而易见。晋中交警将紧紧按照原定计划,积极做好体系建设应用工作,以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调研、广集民意、整合信息,为体系的高效应用寻求出路,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晋商大地创造文明、和谐、畅通的交通环境。晋中市交警支队

第四篇:城区环境保护管理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为加强xx城区环境保护,增强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区政协统一部署,农业委调研组就城区环境保护管理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xx城区环境保护管理现状

(一)xx城区环保体制演变状况

xx区环保管理体制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初创期。1980年,始设“江北县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隶属县计建委,这是最初的环保管理机构。1984年,江北县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与江北县城建局等合并成立“江北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5年,江北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撤销,成立“江北县环境保护局”。二是调整期。1980年,市环保局设立xx市环境污染检查管理所江北县管理所。1984年,撤销江北县管理所,成立江北县环境监测站,负责为县城环境管理提供各种技术依据。1985年,成立江北县环境监理所,负责排污费征收、污染源监管、污染事故纠纷查处。2002年,机构改革后,设立xx区双凤桥、双龙湖、回兴、龙溪环境保护站,承担各街道小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小规模排污单位监管、排污费征收和污染事故纠纷查处。2005年,四个街道环保站经整合成立两路城区、龙溪城区环境保护站。三是稳定期。目前,xx区环保局有办公室、综合科、行政审批科、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管理办公室、区环境监察支队、区环境监测站、两路城区环境保护站、龙溪城区环境保护站等内设机构,职能和机构已经趋于稳定。

(二)城区环保工作重心逐步转移

1990年以前,城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工业污染防治,主要是监督工业企业防治废气、废水、废渣污染。从1989年启动两路镇烟尘控制区建设开始,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上来。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技术的手段,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对城市大气、噪声等面源进行了治理。实施了双龙湖、宝圣湖等城区湖库的污染治理,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先后开展噪声达标区、清洁燃料区、基本无煤区、无煤区域建设。2000年,将160多户皮鞋、服装、家具等加工企业迁出了城区居民楼院,有效改善了两路城区人居环境质量。

(三)城区环境保护运行机制基本成型

经过多年探索,xx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以下工作机制。一是全面规划、综合决策的引导机制。将“环境立区”作为全区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意见》、《xx市xx区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xx市xx区保护环境三年大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08年又启动了《xx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园区在开发建设、重大项目引进时,必须征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意见。二是“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责任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开展环境执法监督,查处和纠正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考核机制。出台了《xx区镇街开发区和有关部门党政一把手环保工作绩效考核办法》,不断强化对镇、街、开发区和有关部门党政一把手的环保工作考核。四是统一监管机制。即由区环保局依法对全区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提供服务。五是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协作机制。根据环保法律法规规定,规划、建设、国土、安监、公安、交警、文化、卫生、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密切配合、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对违法排污、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以及侵害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危害环境安全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近年来,已联合开展蓝天行动联合执法、城区禁煤整治行动和娱乐业噪声污染整治行动。六是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的治理机制。鼓励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将高能耗、高污染、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和工艺拒之区外。

(四)xx环保管理富有成效

一是抓创建提升环保层次。十多年来,先后开展了创建卫生县城、xx市环境保护模范区、xx市山水园林城区、国家卫生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国家园林城区、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系列创建活动,最后均通过考核验收,实现全面达标。二是抓联动整合管理资源。通过形成和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促进了夜市扰民、加工企业扰民、双龙湖污染等系列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三是抓预防争取治理主动。通过严格执行环境准入规定,近几年共否决了近100亿元的建设项目,减少了大量污染源,减轻了环保治理的工作压力和难度,留下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容量。

二、xx城区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主要问题

1、城区湖库污染严重。城区湖库水体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但xx城区湖库水体污染却十分严重,已经成了无库不污。5个湖库中红岩水库长期处于劣五类水质;双龙湖、宝圣湖、木鱼石等湖库一度出现劣五类水质,碧津湖水质污染亦不容乐观。

2、大气污染日趋加剧。由于开发建设规模大、速度快,城区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成了大气污染的祸首。加之主次干道车流量大幅提升,监管执法乏力,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餐饮业快速发展,金港国际餐饮一条街、龙溪龙华大道餐饮一条街等餐饮业集聚区,以及居民住宅楼下餐馆的油烟污染相当突出;小餐馆燃煤禁而不绝,容易反弹。

3、噪声污染愈演愈烈。居民住宅楼中开设的歌城,尤其是以两路一支路卡厅一条街噪声污染最为严重。市民在居民楼院办丧事,在户外跳院坝舞等造成的噪声污染时有投诉。汽车鸣笛、餐饮、宾馆酒店中央空调噪声污染等对周围住户正常生活都造成了一定干扰。

4、城乡结合部环境面貌堪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家庭作坊多,环境设施不全,市政管理不力,往往垃圾乱倒、污水乱排,人居环境质量较差。

(二)问题成因

1、规划失误。一是城市规划未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如位于回兴的原空港工业园A区,由于规划不当,在引进工业企业同时,又在其周围兴建了大量居民住宅楼,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严重,民企矛盾尖锐,政府不得不对污染企业进行搬迁买单。二是高密度、高楼层的建筑物与湖库零距离接触,过度“亲水”的建筑规划,开发商急功近利的雨污混排,不但破坏了湖库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而且增大了污水收集难度,难以使污水离开湖水,无湖不污、无湖不臭在所难免。三是对文体设施规划布局不科学,群体性文化体育活动和商业性文化活动,难免产生让人无法忍受的噪声。

2、体制不顺。目前湖库管理的体制,是湖库水环境保护工作由区环保局监督管理,而水体由水利局管,岸边植被由建委管,岸边道路及卫生管护由市政委负责,形成多头管理,谁都难以对湖库水质保护负责的困境。又如城区噪声污染防治,区环保局负责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噪声监管,而社会生活噪声主要由公安部门管理,机动车鸣笛管理的执法主体则是交警支队。对歌厅的噪声管理,公安、环保、文化、工商都涉及,但产生噪声污染以后往往都推诿给环保部门处理,互不配合。体制不顺导致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长期无法根除。

3、重经济轻环保。我区在发展上更多强调的是快,先发展后治理的潜意识从未改变。因此,要求环保让路,让项目建设先上车后补票,往往造成环评、“三同时”等措施不到位,留下环境污染后遗症。

4、监管能力建设滞后。环保事业人员不足,且人员结构不合理。区环保局57名在职职工中,学环保专业的仅5人。同时,管理任务过分繁重。城区面积与几年前“创模”相比扩大了1倍以上。区环保局要承担全区1700多家排污工业企业、4300多家生活源、6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督管理。过去市环保局监管的重点企业也将全面下放到区环保局管理。另外,执法工作压力太大。2007年,仅区环保局处理环保投诉案件达2100多件,今年已处理投诉案件近1100件。环境监测任务也越来越重,我区监测站属二级三类,需要配备监测人员30人,目前人员差距太大。

5、环保执法不严。为了改善发展环境,促进我区招商引资,有关部门在环保执法方面往往只能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没有发挥环保执法遏制环境违法、推动环保工作的应有作用。

三、提升城区环保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统一认识,坚持环保基本国策不动摇

牢固树立城市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观念,在推进城区发展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区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不断强化环保“高压线”意识和“红灯”意识,彻底转变重经济轻环保的观念,全面贯彻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巩固和发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成果,努力把xx打造成为xx宜居名区。

(二)开拓创新,不断完善环保管理体制

面对城区湖库、大气、噪声三大污染难题,必须要有超乎寻常的管理体制,按多头管理的现行体制,是难以治愈这三大顽症的。一是创新城区湖库管理体制。建议城区湖库定位为城市公园,并按城市公园进行管理。为此,城区湖库可全部归区建委管理,区环保局负责水质监测,水农局、市政委的管理职能可依法委托区建委履行。二是继续大力开展“蓝天、碧水、宁静、绿地”四大主题活动,针对突出问题重点实施城区水体治理、建设施工环境整治以及对交通噪声、工业污染排放的长效管理。逗硬实行牵头部门负责制,相关执法部门必须无条件配合。三是各街道设置环保站,具体负责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

(三)科学规划,从源头上预防污染

一是区政府应出台《xx区湖库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建筑物与水面距离(30米或50米以外为宜)、容积率和建筑物高度、排污管网建设要求等,防止有关部门乱作为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发生。二是群众健身广场、歌厅、夜啤酒街等应纳入控规和建筑规划,防止面源性噪声扰民,打造符合“使用清洁能源、保持宁静洁净、绿化美化较好、餐饮管理达标、建设施工文明”等要求的人居环境。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防止城区污染向周边郊区和广大农村扩散和转移。

(四)夯实基础,着力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将环境保护的投入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保证其增长幅度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社会各方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积极推进环保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股份化、运营市场化和服务专业化。健全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监测网络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加快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和应急能力建设。

(五)依法行政,继续强化环境保护执法

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持严管重罚不动摇,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行为,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对环保执法人员、执法单位和有关领导,在环保案件执法中不作为或乱作为,给环境保护造成严重危害的,应严肃追究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执法环境和社会氛围。

第五篇:城区人口管理调研报告

xx城区人口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而有效的人口管理,对维护治安稳定,构建和谐xx,推动xx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xx城区人口结构及管理状况

﹙一﹚xx城区人口结构

1、城区总人口。1982年时,xx城区不足1平方公里,当时两路和xx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共计1.54万人。到2007年

底,两路和xx的城市面积扩展到近48.6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已达到 29.57万人,加上流动人口 20万余人,xx城区总人口已近50万人。

2、城区人口结构。在城区户籍人口中,男性 14.49万人,女性 15.07万人;非农业人口 26.50万人,城区农业人口 3.07万人;大学以上学历5.00万人,高中(中专)6.99万人,初中 7.94万人,小学及以下 6.58万人;就业约17.6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2万人;有征地农转非 6.83万人,购房农转非 2.65万人,三峡移民2.03万人,主城区旧城拆迁移民4.38万人。在流动人口中,有xx区籍农民工5.22万人,外地籍农民工 4.80万人。另外,还有外地籍学生2-3万人,他们不纳入流动人口范畴。

3、xx城区人口特点。一是征地农转非人口集中。由于征地补偿政策对失地农民不利,转非人员补偿低、就业难、社保较差,不稳定的因素多。二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多。xx城市化、工业化推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各地农民工纷纷涌入xx城区打工、经商办企业。由于农民工属非城市户口,在子女入学、社保、住房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对待,增加了管理难度。三是购房居住人口多。由于xx房地产迅猛发展,居住环境较好,前几年房价偏低,市级机关干部和大批白领入驻xx城区,旧城改造区居民和三峡移民也纷纷到两路和xx购房居住,购房居住者两极分化十分明显,这为城区管理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二﹚xx城区人口管理

1、城区人口管理体制。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由区公安分局管理。城区人口发展规划,即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自然结构和计划生育由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城区人口就业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人事局、区农业局、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共同管理。

2、城区人口管理内容。一是城区人口户证管理。区公安分局户政科和各城区派出所,对辖区内的常住人口进行户口登记,建立人口卡片,实施居民身份证管理,搞好人口统计工作。二是城区人口的普查与预测。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公安,民政为主组织专门队伍,各街道,社区居委会配合实施,xx开展了5次人口普查工作。三是城区的计划生育管理。此项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在区委,区府统一领导下,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共同配合实施。四是城区流动人口管理。对非xx城市常住户口而暂住或暂时逗留于城区的人口,由区公安分局对其管理。五是城区人口的就业管理。主要涉及征地农转非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和再就业管理。

3、城区人口管理制度。目前,xx城区人口管理的核心制度,是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其他若干人口管理制度都是这一制度派生的或配套的。这一城乡分割的户口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xx建设城乡统筹的直辖市的推进,已经有所改革和调整。

二、xx城区人口管理的重难点

﹙一﹚城区流动人口管理

对于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他们的进入,对xx新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要看到,他们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一些新问题。

1、城市设施压力加大。20万余流动人口聚集到48.6平方公里的城区,平均4100多人∕平方公里。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给生活服务、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等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很大压力。

2、社会治安隐患严重。流动人口来自各地,成分复杂,尤其是流窜犯罪分子夹杂其中,是社会治安的重大隐患。

3、登记办证的难度增加。流动人口受居住和从业条件的限制,且经常变化,人头难以掌握准确,因登记困难带来办证困难,造成管理上出现失控现象。

4、监管约束的力量薄弱。由于警力的严重不足,民警任务繁重,管理人口户数和人数严重超标。例如:双凤派出所,最多的一个民警管了2万多常住人口。投入外来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同时,目前仍然重打击轻防范,忽视基础工作。以两路组团为例,两路组团常住人口20万余人,而流动人口也有5万多人,比例接近4:1,急切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然而现有的管理机制大都是临时性的,一些工作还未真正管到位。

﹙二﹚城区弱势群体人口管理

xx城区弱势群体除进城农民工外,还有下岗职工、无业人员、较早退休﹙养

老金和退休工资不多的﹚职工、征地农转非人员、三峡移民和购房农转非的困难群众等。其特点是:

1、低职化或无职化。在社会担任的职业,属于较低或最低的位置,甚至连什么职业都没有。他们惟一所有的是劳动力,并且主要是体力,脑力和智力也不多。基本上是无产者,又是无权者和无智者。

2、贫困化。收入不多,处于社会平均收

入线下,一般只能维持基本生存和生活必需,生活质量不高,生活方式简单,谈不上发展和享受。无论吃、穿、住、行、用,高档商品与他们无缘。在某种情况下,还会陷入缺食少衣、饥寒交迫困境。

3、脆弱化。除了生活上有困难和风险,更在政治上、社会上缺乏竞争力。经济社会生活上的风吹草动,他们首先受害。如物价上涨,他们首当其冲;发生自然灾害,他们抵抗力极差。

4、边缘化。作为弱者,经常、长期甚至永远处于社会的边缘,与社会的中心有相当距离。在心理上也被人家看不起,即使舆论为他们打气,始终不能成为现实。他们有自卑感,有依赖心,有时会逆化为敌视社会和他人。

﹙三﹚城区计划生育管理

目前,xx城区计划生育管理的难点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流动人口、富人和名人的计划生育管理难以到位。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不明显,“超生游击队”难以消除,计生工作仍然处于失控的边缘。二是一些部门依照相关法规政策取消了对计划生育证明的前置审查,加上计生的联动机制没真正下到基层,工作合力还没形成,许多具体措施难以落到实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效果更是难以保证。三是基层工作力量十分薄弱。自从我区进行镇街机构综合改革后,原独立的镇街计生办与民政办合并成社会事务办(科),专兼职工作人员减少,工作量增大,平均每个街道都有2万以上的流入人口,基层组织对其计划生育管理力不从心。从2008年开始,xx区纳入主城区考核,以前未作为工作重点的街道纳入了核心工作,计生工作方式转变,对发现处置违法生育怀孕的流动人口,需要大量的计生执法人员开展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而现在每个街道都仅有2名计生专干,对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加之流动人口底数不清,基本情况不明,信息交换更新不及时,“躲生”、“跑生”现象较为突出,违法怀孕生育调查难、处理难,人口计生工作比较被动。

三、xx城区人口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1、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平等相待的意识。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在管理中,要充分认识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流动人口凭劳动挣钱、创业是主流,为我们的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要与常住人口同等对待、同等待遇,决不能歧视外来人员。

2、不断加强机制建设,健全完善管理网络。目前,我区应建立区、街、社区三级立体的、多层次的管理网络。真正形成政府带动、各方参与、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的组织网络。

3、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制定长效管理措施。为实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应制定和完善诸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流动人口依法管理教育实施意见》、《流动人口管理教育各部门职责分工》,《流动人口管理法规条例》以及办公室、流管站、协管员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抓好私房出租户、用工单位的登记办证制度落实。区级财政应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流动人口管理和协管员的工资,保证流动人口管理有力度,有专业管理队伍。

4、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我区应把110巡逻车扩展为流动派出所,深入流动人口集居地,为他们提供报警、求助、纠纷调处等服务。利用街道、社区“一站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实行流动人口各种登记办证手续“一条龙”集中办理。“管理服务站”还应提供劳务中介、家政服务、租赁房屋、法律咨询、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信息服务。进一步扩大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规模。同时,大力推进农民工公寓式管理模式。对流动人口进行法制教育培训,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

5、不断改进管理办法,健全自我管理组织。应重视流动人口自身的组织建设,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体系。针对流动人口老乡观念重、彼此易沟通的特点,挑选其中有威信、素质好、有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协管员、协教员;针对流动人口中有一定数量党团员的实际,建立流动人口党支部、团支部;针对流动人口青壮年多的现状,成立流动人口民兵连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这些组织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将是不可替代的。

6、不断加大整治力度,消除社会治安隐患。在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应经常组织力量对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不间断的清查整治,提高预防、发现、控制、打击犯罪的能力。切实做到出租屋登记不漏户、不漏人,保持查一块清一块,整一片建一片,发展一方巩固一方,不断向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难点地段循环滚动。通过不间断的“滚动式”清理整治,增强管理效果。

﹙二﹚进一步加强弱势群体人口管理

1、掌握情况。及时准确掌握城区弱势群体人口基本情况。由各街道牵头,摸清本辖区内征地农转非人员、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其他低保对象的家庭状况、就业状况、生活状况、思想状况等,找出特定时期不同弱势群体人口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为区委、区政府加强弱势群体人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完善政策。按照城乡统筹原则,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待遇平等政策。如完善征地农转非人员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并维护其长远利益政策;农民工享受城区市民就业、保险、子女入学等政策;农民工与城区居民政治上平等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帮扶弱势群体人口的政策。如建立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和创业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政策。如完善农民工“五险”到位的操作性办法﹔完善临时救助措施,对困难群众家庭给予救助;对流浪汉乞讨人员实施“主动救助”等。

3、加强投入和监管。政府要在财政投入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社会共同参与的救助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对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不被挤占、挪用、贪污等现象发生。要建立困难群众管理系统,不断提高救助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4、人文关怀。政府要在就业、培训、创业等方面,给予弱势群体人口更多的具体政策关怀;在医疗、教育、住房、司法援助等方面,应该采取更主动更切实的措施。对弱势群体人口,应动员全社会给予关注、关怀和帮助。要引导弱势群体人口树立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使城区弱势群体人口在发展中同步奔向全面小康。

﹙三﹚、进一步加强城区计划生育管理

1、抓住重点。城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流动人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难点在于流动性。由于居住地和职业的不断变换,使计划生育管理部门难以掌握育龄妇女基本情况。要有效控制城区计划生育,必须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2、各方配合。加大联动力度。严格按照各单位职责分工的要求,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城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区公安、民政、司法、财政、人事、劳动、建设、卫生、工商等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履行城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形成协调有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高效运作机制。与流入人口、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镇街和区外省市加强区域协作,定期通报反馈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共同处理。

3、严管重罚。一是对违法生育户和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要摸底,掌握准确信息。利用2008年实有人口调查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的有利时机,对城区居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一次彻底清理。二是严格按规定强制征收超生和不按规定计划生育的当事人的社会抚养费。对富人、名人还要降低或取消他的政治待遇。对漏报、瞒报出生人口的单位负责人和计生管理人员要加大处置力度。

4、搞好服务。成立单独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并负责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按流入人口的一定比例配设流动人口计生协管员。加大对流动人口的计生免费手术、药具发放和免费生殖健康等服务。

下载城区交通秩序管理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区交通秩序管理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城区调研报告

    走访城区客户的调研报告——******** 为了了解、掌握市场动态及商户信息,寻找工作不足,提升服务水平,拉近与零售商户的距离,为商户提供更加标准化、优质化的服务,提高零售商户对......

    城区商贸流通管理调研报告

    商贸流通业是城区产业的重要支撑。xx城区商贸流通业起步晚,但发展快、效果好。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城区商贸流通业,必须进一步强化商贸流通业管理,提高商贸流通业服务水平。—、xx......

    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在我市推进农贸市场建设的过程中,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市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做法,更新观念、开拓思路,进一步加快我市城区农贸市场标准化......

    全市城区非机动车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全市城区非机动车管理现状调研报告为全面、真实了解我市城区非机动车管理现状,巩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促进我市城区非机动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加富有成效,近日,xx市人......

    城区交通秩序综治大会讲话

    同志们:刚才6个单位的表态发言很好,听了以后感觉大家的信心十足,干劲十足,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感觉到只要几个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方案,按照各自的表态落实,我相信城市的交通......

    在城区交通秩序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城区交通秩序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我县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县城品位,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县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花大力气......

    城区交通秩序管理情况汇报及下阶段工作打算

    文章标题:城区交通秩序管理情况汇报及下阶段工作打算**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关于今年以来城区交通秩序管理及下阶段工作打算的报告区政府:今年以来,我大队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公......

    城区交通秩序管理情况汇报及下阶段工作打算

    文章标题:城区交通秩序管理情况汇报及下阶段工作打算**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关于今年以来城区交通秩序管理及下阶段工作打算的报告区政府:今年以来,我大队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