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数学下册要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要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一、单项式、单项式的次数:
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二、多项式
1、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项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四、整式的加减法:
整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五、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的乘法:a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同底数幂的除法:
六、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1、零指数幂:
2、负整数指数幂:
七、整式的乘除法:
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5、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八、整式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一、余角和补角:
1、余角:
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补角:
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二、对顶角:
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直线AB,CD与EF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八个角。其中∠1与∠5这两个角分别在AB,CD的上方,并且在EF的同侧,像这样位置相同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3与∠5这两个角都在AB,CD之间,并且在EF的异侧,像这样位置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3与∠6在直线AB,CD之间,并侧在EF的同侧,像这样位置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四、平行线的判定: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补充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定义。
五、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六、尺规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
一、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一个绝对值较小的数可以表示成a10的形式,其中110,n是负整数。
二、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近似数:
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2、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
n
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三、形象统计图:
第四章 概率
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人们通常用1(或100)来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0来表示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游戏是否公平:
游戏对双方公平是指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三、摸到红球的概率:
1、概率的意义
P(摸到红球=摸到红球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摸出一球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2、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率:
(1)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
1(2)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P(不可能事件)=0
(3)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
3、概率的求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个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
m n
第五章 三角形一、三角形及其有关概念
1、三角形: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的表示: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4、三角形的内角的关系:
(1)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6、三角形的分类:
(1)三角形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2)三角形按角分类: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7、三角形的三种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2)三角形的中线:
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3)三角形的高线:
定义: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它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是它的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在它的外部;
8、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1×底×高
2二、全等图形:
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性质: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三、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及有关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DEF,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注: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边边边: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3)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4)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第六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1、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2、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1)关系式法
(2)列表法
(3)图像法
第七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一、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
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3、性质:
(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四、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五、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第二篇: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
本章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本章难点: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正确运用
不等式基本性质3。
本章关键:彻底弄清不等式和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区别.
(1)不等式概念:用不等号(“≠”、“<”、“>”)表示的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解不等式的理论依据.
(3)分清不等式的解集和解不等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4)不等式的解一般有无限多个数值,把它们表示在数轴上,(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
(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7)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以由几个(同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8).利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第六章:
1.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它的解,明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对未知数的值,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一次方程组的两种基本解法,能灵活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3.根据给出的应用问题,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三元一次方程组,从而求出问题的解,并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查结果是否合理.
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加减法以及列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问题.
本章的难点是:
1.会用适当的消元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2.正确地找出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次方程组.
第七章
本章重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特别是对幂的运算及乘法公式的应用要达到熟练程度. 本章难点是:对乘法公式结构特征和公式中字母意义的理解及乘法公式的灵活应用
1.幂的运算性质,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
2.单项式乘以(或除以)单项式,多项式乘以(或除以)单项式,以及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3.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4.熟练地运用运算律、运算法则进行运算,5.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用字母表示式子的意义.通过式的变形,深入理解转化的思想方法.
第八章:
1、认识事物的几种方法:观察与实验 归纳与类比 猜想与证明 生活中的说理 数学中的说理
2、定义、命题、公理、定理
3、简单几何图形中的推理
4、余角、补交、对顶角
5、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一个公理两个定理。
公理: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数量关系)两直线平行(位置关系)定理:内错角相等(数量关系)两直线平行(位置关系)
定理:同旁内角互补(数量关系)两直线平行(位置关系).
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由图形的“位置关系”确定“数量关系”
第九章:
重点:因式分解的方法,难点:分析多项式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分解方法
1.因式分解的概念;
2.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运用因式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图形习题)
第十章:
重点是:用统计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是: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统计初步的基本知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计算、2.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绘画三种统计图.
3.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解决与统计相关的综合问题.
第三篇:初一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不等式:用符号lt;,gt;,le;,ge;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分类: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
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gt;,lt;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于号(小于或等于号)ge;,le;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
3.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4.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5.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用不等式表示:一般的,一个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有无数个解,其解集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可用最简单的不等式表达出来,例如:x-1le;2的解集是xle;3(2)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形象地说明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两点:一是定边界线;二是定方向。6.解不等式可遵循的一些同解原理
(1)不等式F(x)lt;G(x)与不等式 G(x)gt;F(x)同解。(2)如果不等式F(x)lt;G(x)的定义域被解析式H(x)的定义域所包含,那么不等式 F(x)lt;G(x)与不等式H(x)+F(x)(3)如果不等式F(x)lt;G(x)的定义域被解析式H(x)的定义域所包含,并且H(x)gt;0,那么不等式F(x)lt;G(x)与不等式H(x)F(x)0,那么不等式F(x)lt;G(x)与不等式H(x)F(x)gt;H(x)G(x)同解。7.不等式的性质:
(1)如果xgt;y,那么yy;(对称性)(2)如果xgt;y,ygt;z;那么xgt;z;(传递性)(3)如果xgt;y,而z为任意实数或整式,那么x+zgt;y+z;(加法则)(4)如果xgt;y,zgt;0,那么xzgt;yz;如果xgt;y,zlt;0,那么xz(5)如果xgt;y,zgt;0,那么x÷zgt;y÷z;如果xgt;y,zlt;0,那么x÷z
(6)如果xgt;y,mgt;n,那么x+mgt;y+n(充分不必要条件)(7)如果xgt;ygt;0,mgt;ngt;0,那么xmgt;yn(8)如果xgt;ygt;0,那么x的n次幂gt;y的n次幂(n为正数)8.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顺序:(1)去分母(运用不等式性质2、3)(2)去括号
(3)移项(运用不等式性质1)(4)合并同类项
(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运用不等式性质2、3)(6)有些时候需要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10.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
一般先求出函数表达式,再化简不等式求解。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2)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一般利用数轴)(3)用代数符号语言来表示公共部分。(也可以说成是下结论)13.解不等式的诀窍
(1)大于大于取大的(大大大);例如:Xgt;-1,Xgt;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gt;2(2)小于小于取小的(小小小);例如:Xlt;-4,Xlt;-6,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lt;-6(3)大于小于交叉取中间;(4)无公共部分分开无解了;14.解不等式组的口诀(1)同大取大
例如,xgt;2,xgt;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gt;3(2)同小取小
例如,xlt;2,xlt;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lt;2(3)大小小大中间找
例如,xlt;2,xgt;1,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4)大大小小不用找
例如,xlt;2,xgt;3,不等式组无解 15.应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审清题意
(2)设未知数,•根据所设未知数列出不等式组(3)解不等式组
(4)由不等式组的解确立实际问题的解(5)作答 16.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其公共解不一定就为实际问题的解,所以需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最后确定结果。
为大家推荐的初一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参考复习资料尽在。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2016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
第四篇:初一数学下册测试题
初一综合复习
1.墙上有一面镜子,镜子对面的墙上有一个数字式电子钟。如果在镜子里看到 该电子钟的时间显示如图所示,那么它的实际时间是()
A.12∶51B.15∶21C.15∶51D.12∶
212.小强和小敏练短跑,小敏在小强前面12米。如图,OA、BA分别表示小强、小敏在短跑中的距离S(单位:米)与时
间t(单位:秒)的变量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判断小强的速
度比小敏的速度每秒快()
A.2.5米B.2米C.1.5D.1米 12B8t(秒)64S(米)A O03、下列事件,你认为是必然事件的是()
A、2004年2月有30天B、如果今天是星期三,明天一定是星期四
C、明天会下雨D、小彬明天的考试将得满分4、2m3,2n4,则23m2n等于()
92727A、1B、C、D、8816
5.乘某城市的一种出租汽车起价是10元(即行驶距离在5km以内都需付10元车费),达到或超过5km后,每增加1km加价1.2元(不足1km部分按1km计),现在某人乘这种出租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支付车费17.2元,问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km?
113,求x22的值 xx
(2)已知x+y=-5,xy=3,求(x-y)2的值 6.(1)已知x
7.如图,在△ABG中,D为AG上一点,DC∥AB,交BG于C,且DC=DA.
(1)求证:AC平分∠BAG;
(2)过C作CE⊥AG于E,CF⊥AB于F,若BC=DA,求证:∠GDC=∠B;
C
B F
六、附加题(20分)
1、乘法公式的探究及应用.(1)如左图,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写成两数平方差的形式);
(2)如右图,若将阴影部分裁剪下来,重新拼成一个矩形,它的宽是,长是,面积是(写成多项式乘法的形式)达)
2、如图,已知AB//CD,猜想图
1、图
2、图3中∠B,∠BED,∠D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等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并证明。
(3)比较左、右两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乘法公式(用式子表
1.2.3.证明:
如图,在△ABG中,D为AG上一点,DC∥AB,交BG于C,且DC=DA.(1)求证:AC平分∠BAG;
(2)过C作CE⊥AG于E,CF⊥AB于F,若BC=DA,求证:∠GDC=∠B;
初一综合复习
(二)1、若4a
2+2ka +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2、若m
1m3,则m2
1m
2的值为_________.1、观察下列图形:
第1个图形第2个图形第3个图形第4个图形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20个图形共有个★.
2.如图①,△ABC≌△DEF,将△ABC和△DEF的顶点B与顶点E重合,把△DEF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与DF相交于点O.
(1)当△DEF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E)、C、D在同一直线上时,∠AFD与∠DCA的数量关系是.
(2)当△DEF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3)在图③中,连接BO、AD,猜想BO与AD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画出图形,写出结论,无需证明.
24、某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1)如果所挂物体的质量用x表示,弹簧的长度用y表示,请写出满足y与x关系的式子。(2)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3、如图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牛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牛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7分)
街道居民区A·
居民区B·
4.如图,在若
中,则
5.如图,则
.
6.如图,中,DE垂直平分周长为__________.
7.如图,如果点M在 的平分线上且 厘米,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分
.,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的周长为13,那么 的,你
1、室内墙壁上挂一平面镜,小明在平面镜内看到他背后墙上时钟的示数
如右图所示,则这时的实际时间应是---------()A.3∶40B.8∶20C.3∶20D.4∶204.A5n
22、若a2+ka +4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3、如图,图①,图②,图③,„„是用围棋棋子摆成的一列具有一定规律的“山”字.则第n个“山”字中的棋子个数是.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
A5n
24.分别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当梯形的个数是n时,用代数式表示图形的周长().A.3n+1B.3n+5C.3n+2D.3n-
15、如图,△ABC中,AB=AC,∠A=36°,DE垂直平分AB,△BEC的周长为20,BC=9
(1)求∠ABC的度数;(4分)
解:
(2)求△ABC的周长(4分)解:
21、72°
316、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间应是 8.21:0
58.今天是2003年9月1日,小明拿起一盒牛奶刚要喝,妈妈说:“儿子,牛奶保质期过了,别喝了”,小明从镜子里看到保质期的数字是,牛奶真的过期了吗?为什么?
9.(8分)如图,已知:△ABC中,BC<AC,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D,交AC于E,AC=9 cm,△BCE的周长为15 cm,求BC的长.10(10分)如图,已知P点是∠AOB平分线上一点,PC⊥OA,PD⊥OB,垂足为C、D,(1)∠PCD=∠PDC吗? 为什么?
(2)OP是CD的垂直平分线吗? 为什么?
P
D B
第五篇:初一数学下册计算
yz13,3(xy)4(xy)4,23
1、解方程组:(1)(2)xyxy 1.yz3;2634
2.(1)解不等式3(x+1)<4(x-2)-3,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3(1x)25x,(2)解不等式组x2 2x1.3
3x2ym13.已知方程组,m为何值时,x>y? 2xy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