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装配检查岗位规范
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岗位规范
装配检查员岗位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装配检查员岗位工作目标、主要职责、工作权限、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主要工作内容、关键控制点、工作时间特征、考核标准、上岗资格、以及体能要求等基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各直属厂装配检查员工作岗位。
2工作目标、职责与权限
2.1工作目标: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在确保人身安全前提下,保质、保量、按进度要求完成检验任务,完成各项考核指标。
2.2主要职责
2.2.1负责及时领取装配(试车)检测记录卡。
2.2.2负责热装零部件各部配合尺寸的复检及记录。
2.2.3负责对产品待装配零部件合格证的确认,防止不合格零件进入装配。
2.2.4负责产品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记录,禁止不合格部件进入产品组装和试车。
2.2.5负责产品外观质量(包括清洁度、油漆)、装箱质量。
2.2.6负责依据装配工艺、试车大纲、检验记录卡,作好检验与记录;
2.2.7负责不合格零件开出《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及返修、返工零件的复检及标识变更;
2.2.8负责检验合格的部件及时办理《装配车间包装完工票》;
2.2.9负责转序资料的及时传递。
2.3工作权限
2.3.1按图纸和各项工艺要求对上道工序提供的毛坯、半成品等进行复核。
2.3.2指导装配钳工装配。
2.3.3对错误或有疑问的图纸、工艺有责任提出异议或要求解释,但无权自行更改。
3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3.1使用量具:卷尺、钢板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尺、角度尺、卡尺等量具。
3.2危险性: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其他伤害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不安全因素。
4工作内容
4.1产品零部件装配技术检验
4.1.1工作综述:使用量具在规定参数范围内对工件进行检验,不合格的零件开具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检查合格的零部件,及时确认产品包装标识和办理《装配车间包装完工票》,并负责“装配(试验)检测记录卡”的填写及相关资料传递到位。
4.1.2工作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4.1.2.1审阅图纸,分析图纸及工艺,掌握检验要点。
关键控制点:分析本工序与上道工序、下道工序的关系,本工序对上道工序的依据,本工序应对下道工序提供的条件;清楚本工序所有装配精度(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工艺流程;分析本工序检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向装配钳工详细交底。
4.1.2.2按装配和工艺要求准备好量具
关键控制点:选择适宜的量具,正确、合理使用量具;确认检验量具、工装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专用量具、工装是否符合工艺、图纸要求。
4.1.2.4按图纸、工艺文件、技术标准以及其他的有关技术文件对工件进行本工序的检验
关键控制点:装配前应认真检查零部件清洁度,确认待装配产品零部件的合格证,复检热装零部件的配合部位尺寸、精度。在装配过程中随时巡检,装配工件完工后检测装配精度、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图纸、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清点装箱的零部件,监督其摆放合理,做好零件标识,并在装箱清单上签字。厂内无装配试车的配套件须直发的由供应部门出具直发单。检查过程中发现加工错误或毛坯有质量缺陷时,开具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交相关单位评审。
4.1.2.5按图纸、《装配钳工工艺守则》要求检查倒角、倒楞,毛刺,铁屑、飞边的清除
关键控制点:按图纸、《装配钳工工艺守则》要求检查直角是否倒钝。
4.1.2.6填写检验记录。
关键控制点:按“装配(试验)检测记录卡”的项目,尽可能的量化填写,逐项盖章签字,且字迹工整、清晰。记录原则上不允许涂改,如确需更改时,可
在原始记录上采用“划改”的方式,并在更改处签名,但应保留原有记录的可识别性。
4.1.2.7开具不合格品处理单
关键控制点:确认不符合图纸、工艺及技术条件要求的零部件及时开具《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一式四份),不合格品状态描述应注明缺陷部位、等级,报废原因、材质、损失工时等准确、清晰,交加工车间。并负责返修、返工零件的复检及检验标识的变更。
4.1.2.8检查产品包装标识
关键控制点:成台产品检验和试验合格后,监督其将产品标牌按要求安装在产品上。
4.1.2.9办理转序手续。
关键控制点:检验合格的零部件及时办理《装配车间包装完工票》,并及时将相关资料传递到位。
4.1.2.10 检验员对已检零件的全部内容负全责(包括毛刺、磕碰伤、锈蚀铁屑杂物等)。
关键控制点:专检合格的工件必须干净、清洁,无锈蚀、无污垢、无夹杂铁屑、无毛刺、飞边等。
4.1.3工作联系:上下道工序或班次,车间、技术科、生产科、起重人员等。
4.1.4工作过程权限:对图纸、工艺有疑问,应向操作者、技术员直至技术厂长提出并要求解释,无权自作主张改变图纸、工艺;发现提供的合格证或工序转移证不对时,检查员有权拒绝最终产品验收。
4.2安全操作
4.2.1工作综述:树立安全第一观念,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4.2.2工作要点
4.2.2.1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4.3现场清扫、清洁、整齐
4.3.1工作综述:对现场摆放和停滞的物品要进行分类;对需要留下的物品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在最快的速度下,准确取得所要物品;要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检验过程中不得污染环境。员工本人要做到个人清洁卫生。
4.3.2工作要点
4.3.2.1对现场不需要个人生活用品(包括下班穿戴的衣帽)、垃圾等要坚决、及时清理出现场。
4.3.2.2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物品摆放要目视化,做到物品过目知数。
4.3.2.3要及时清扫灰尘、垃圾等。
4.3.2.4员工个人要做到工作服清洁、仪表整洁;待人礼貌,尊重别人。5工作时间特征:该岗位实行白班工作制,并根据生产需要安排加班。6工作完成标准及考核办法
6.1工作完成质量标准:按图纸、工艺要求考核错漏检率。
6.2工作完成数量标准:按所在直属厂基本工时定额规定计算。
6.3考核办法:按公司、所在直属厂考核办法执行,并与薪酬挂钩。7上岗资格
7.1教育背景:技工学校及其以上毕业。
7.2专业技能、证书与其他能力
7.2.1专业技能要求:能看懂产品装配图、零件图;
7.2.2专业证书要求:具有高级工及其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7.2.3特殊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管理、指导能力。
7.3工作经历
7.3.1专业经历要求:应有5年以上操作实践经验。
7.3.2相关知识经验要求:了解检验基本知识。
7.4专业培训:接受过机械识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公差与配合、装配工艺、刀具与夹具的专业培训。体能要求: 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9其他: 本规范为岗位的职责规范,不具备操作指南和工艺守则等效能。
附加说明:
本规范由中信重型机械公司人事教育部提出。
本规范由中信重型机械公司重型机器厂起草。
第二篇:装配钳工安全操作规范
装配钳工安全操作规范
1、所用工具应齐备、完好、安全可靠,方能开始工作;
2、设备上的电气线路及电动工具发生故障时,应交由电工修理,自己不得拆卸。不准自己动手敷设线路和安装临时线;
3、工作中,使用大小锤时,严禁戴手套和对面打锤。多人操作时,不得用手指示要打的地方。应注意周围人员及自身的安全,防止因挥动工具、工具脱落、工具及铁屑飞出造成伤害;
4、高空或双层作业时,应戴安全帽,要先检查梯子、脚手架是否坚固可靠;工具要放在工具袋里,不准放在其它地方;要捆扎好安全带,并要系在牢固的结构架上或专设的绳索上等;不准穿硬底鞋,不准往下仍东西,不准打闹;
5、登高作业的平台,不准置于带电的母线或高压线下面。平台的台面应有绝缘垫层,以防触电,平台上应设防护栏杆;
6、装配的零部件,要有序地放在存放架上或装配工位上,并应放置牢固。在地面上摆放的零部件,要摆放整齐牢固;
7、使用移动的钻床或台钻钻孔时,应严禁戴手套,不准用纱布或手清除铁屑,不准用嘴吹。工件应夹牢,小件要用虎钳、夹具或压铁紧压牢,以防工件转动或甩出伤人。机床未停止转动时,禁止装换钻头或夹具;
8、压配零件时,零件要放在压头中心位置,底座要牢靠。压装小件时,要使用夹持工具夹持;
9、使用手持砂轮机时,首先检查砂轮是否有裂纹和松动现象,检查防护罩是否完好。打磨工件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压力不得过大、过猛,不准对着人磨,要距易燃易爆物品10m以上。使用完后,立即关闭电源或风门,并放在干燥和安全的地方,以防砸碰坏砂轮片;
10、装配大型零部件,多人一起操作时,要有专人负责安全和指挥,与吊车工、挂钩工等人员密切配合。停止装配时,不许有零件吊、悬于空中或放置在可能滑动的位置上。中间休息时,应将未安装到位的大型零件用垫块支稳;
11、进行机组试车时,应将各安全防护、保险装置安装牢固,并检查机器内是否有遗留物。严禁将安全防护保险装置有问题的产品交付试车。应指定专人负责指挥和采取安全措施,试车现场应设围栏或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应设试车专用电门,找电工人员接线,不得在一个电门上有2台设备同时使用;
12、不准在吊车吊挂着的物件下操作。必须作业时,应设支架垫好或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方可操作。当吊着零件装配时,应站在安全的位置,防止吊车或零件移动造成挤伤;
13、钳工台,应紧靠墙壁。大型钳工台,对面有人工作时,钳工台应设安全挡栏,防止铲下的飞刺伤人;
14、手工研磨工件内孔时,中小件要夹紧,大件要安放平稳,以免操作中滑脱或翻倒。用力不要过猛,防止研磨棒脱出工件而跌伤。不准将手插入孔内推研;
15、两人或两人以上一起操作,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要有专人负责安全和指挥。注意勿使工具落地伤人;
16、拆下包装机器的木板,要整齐堆放在一起,把钉子拔掉或打倒;
17、用千斤顶顶工件时,下面应加平垫木。受力点要选择适当,柱端不准加垫,要稳起稳落,以免放生事故;
18、使用二类手持电动工具,应使用漏电保护器。要注意保护好导线,防止轧坏、割破等。用完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放到固定位置,不准乱放;
19、使用常用工具时,应遵循以下规程:
(1)用虎钳夹持工件时,只许使用钳口最大行程的三分之二,不得用管子套在受柄上或锤击打手柄。使用转座的虎钳时,应将紧固螺丝紧固牢靠;
(2)使用手锤或大锤时,应检查锤头是否松动,是否有裂纹、锤头顶是否有卷边或毛刺。如有缺陷,应修好再用。两人击打锤时,站立的位置要错开方向,扶钳、打锤要稳,落锤要准,动作要协调,以免击伤对方。手上、手锤柄上、锤头上有油污时,应擦干净后,方可使用;(3)使用扁、尖铲和冲子等工具时,不准对着人操作。顶端如有卷边时,要及时修磨,操作时,视线集中在工件上,不得四顾或与他人闲谈;
(4)使用锉刀、刮刀时,应用装有金属箍的木柄,无木柄的不得使用。推锉要平,压力与速度要适当,会拖要轻,刮削方向禁止站人,防止刀出伤人;
(5)使用的扳手,与螺帽要紧密配合,严禁在扳口上加垫或扳把上加套管。紧螺帽时,不可用力过猛,特别是在高空作业时,更应当注意。3 使用活扳手时,应将死面作为着力点,活面作为辅助面,否则,容易损坏扳手或者伤人。扳手不准当手锤使用;
(6)使用手锯时,工件应夹紧。锯割工件时,锯要靠近钳口,方向要正确,压力和速度要适宜。工件要割断时,压力要轻,以防止压断锯条或工件落下伤人。安装锯条时,松紧要适当,方向要正确,不准歪斜;
(7)使用板牙、丝锥和铰刀时,功套丝和铰孔时,要对正、对直,用力要适当,以防折断。不准用嘴吹孔内的铁屑,以防伤眼。不要用手擦试工件的表面,以防铁屑和飞刺伤人;
(8)使用梯子时,梯子顶端应有安全钩子,梯脚应有防滑装置,梯子距离电线(低压)至少保持2.5m,角度以60°为宜。登梯时,下面应有人扶梯,禁止两人同登一梯。人字梯的高度不得超过2.5m,中间应设可靠的拉索或者其他防滑设施防止滑动;
(9)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准超过42v,容器内不准超过12v,同时要有可靠接地保护。
20、凡组装高大设备时,距吊车横梁和吊车司机操作室较近,人在上面作业。有碍吊车运行时,应设醒目的安全警标、派专人监护、同时通知吊车司机停止运行,待作业完毕后,再通知吊车司机运行;
21、工作完毕后,应将设备和工具的电、气、水、油源断开。应清理好工作场地卫生,将工具和零件整齐地摆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第三篇:装配技术员岗位的基本职责
装配技术员岗位的基本职责
工作内容:
独立完成___小时~___小时的复杂设备的装配工作;
对装配过程中的故障、异常进行基本的分析与处置;
利用基本的机械、电器知识,对常见的零件缺陷进行检测与处置;
使用检测设备对产品进行2~___小时的基本测试,并排除检测过程中的故障;
对操作工进行岗位培训与基本技能培训;
日常生产设备维护保养、治具夹具点检;
岗位要求:
___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大专文凭,理工科相关专业;
熟悉常见钳工工具,量具或常见电工工具;
有基本的机械图纸与电路图纸阅读能力;
有基本的英语阅读能力;
会使用常用办公软件;
篇二
工作内容:
1、熟悉产品装配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
2、协助岗位其他同事或独立完成机器装配、调试工作;
3、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任职资格:
1、学历: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2、做过装配、操作安装的有相关装配工作经验可优先
3、具有较强的读图识图能力如CAD图,能正确的理解各种结构装配关系及装配顺序;
4、有较强的品质意识、责任心和动手能力;服从安排有团队意识。
篇三
工作内容:
1.负责非标自动化设备的生产组装装配和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加工件的修改、设备的装配、电路和气路原件的固定和装配工作;
2.负责非标自动化设备的客户端安装定位、试生产的调试和技术支持;
3.负责部分生产物料的检测和验收工作;
4.领导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
1.中专(或等同)及以上学历,机械类、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相关专业优先考虑;
2.熟悉电路原理,能够看懂电气线路图,熟悉PLC、变频器和计算机者优先;
3.熟练操作一种制图软件(比如CAD、PROE、SolidWorks等),能深入阅读机械图纸细节、独立操作铣床者优先;
4.有___年以上自动化设备的装配与测试或者安装与调试经验,能独立完成自动化电气柜的安装、配线与调试工作者优先;
5.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软件;
6.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吃苦耐劳,服从分配,适应短期出差。
第四篇:检查规范
普通X线摄影操作规程
1.阅读检查申请单: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病区、床位号及收费情况;详细了解和观察患者的病情,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机器设备检查:按检查申请单的检查要求,检查确认机器的功能运行情况。3.确定摄影位置: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征求申请医师的意见后摄取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
4.摄影前的准备:去掉一切影响图像的物品,如发夹、金属饰物、膏药敷料等。有条件者应换上专为患者准备的衣服;投照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平片时,应确认患者肠道准备情况。
5.技术选择:根据申请单要求和患者体形情况进行摄影技术选择和器官程序选择。
6.安置患者:引导患者进入检查室并安置于检查床上。
7.训练患者动作:根据摄影要求训练好患者的呼气、吸气或屏气动作,要求患者尽量配合。
8暗盒选择及摆放:根据申请单要求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尺寸的暗盒,将暗盒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9.摆体位对中心线: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为原则,依照检查部位及检查目的,摆好体位;调整中心线,调整照射野和焦片距;作好患者的必要防护。10.曝光:确认各步骤完成后,再次调整校正曝光技术条件,然后进行曝光;曝光过程中注意观察控制台各仪器仪表显示情况。
11.暗室洗片技术,片洗出后、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让患者离开。12.将照片登记整理后交由诊断报告医师出具报告。DR摄影操作规程
1.阅读检查申请单: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病区、床位号及收费情况;详细了解观察患者的病情,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机器设备检查:按检查申请单的检查要求,确认机器的功能运行情况。3.确定摄影位置: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征求申请医师的意见后摄取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4.摄影前的准备:去掉一切影响图像的物品,如发夹、金属饰物、膏药敷料等。有条件者应换上专为患者准备的衣服;投照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平片时,确认患者肠道准备情况。
5.患者信息录入:从计算机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摄影技术选择和器官程序选择。
6.安置患者:引导患者进入检查室并安置于检查床上。
7.训练患者动作:根据摄影要求训练好患者的呼气、吸气或屏气动作,要求患者尽量配合。
8.摆体位对中心线: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为原则,依照检查部位及检查目的,摆好体位;调整中心线、照射野和焦片距;作好患者的必要防护。
9.曝光:确认各步骤完成后,再次检查校正控制台各曝光技术条件,然后曝光;在曝光过程中,密切注意各仪器仪表的显示情况。
10.后处理:曝光结束后操作者签名,特殊检查体位应做记录;进行图像的后处理,确认无误后嘱患者离开。
CR摄影操作规程
1.阅读检查申请单: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病区、床位号及收费情况;详细了解和观察患者的病情,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机器设备检查:按检查申请单的检查要求,检查确认机器的功能运行情况。3.确定摄影位置: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征求申请医师的意见后摄取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
4.摄影前的准备:去掉一切影响图像的物品,如发夹、金属饰物、膏药敷料等。有条件者应换上专为患者准备的衣服;投照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平片时,应确认患者肠道准备情况。
5.技术选择:根据申请单要求和患者体形情况进行摄影技术选择和器官程序选择。
6.安置患者:引导患者进入检查室并安置于检查床上。
7.训练患者动作:根据摄影要求训练好患者的呼气、吸气或屏气动作,要求患者尽量配合。
8.IP板选择:根据申请单要求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尺寸的IP板,将IP板放置在合适的位置。9.摆体位对中心线: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为原则,依照检查部位及检查目的,摆好体位;调整中心线,调整照射野和焦片距;作好患者的必要防护。10.曝光:确认各步骤完成后,再次调整校正曝光技术条件,然后进行曝光;曝光过程中注意观察控制台各仪器仪表显示情况。
11.后处理:曝光结束后操作者签名,特殊检查体位应做记录;将IP板送至CR扫描仪进行扫描采集,确认无误后嘱患者离开。
12.在CR图像处理工作站上进行图像后处理。胃肠及造影检查操作规程
1.阅读检查申请单: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内,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门诊号、病区、床位号及收费情况,了解患者病情,明确检查部位、检查方法和检查目的。
2.机器设备检查:按检查申请单的检查要求,确认机器的功能运行情况。3.观察患者的病情: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严格掌握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准确评估患者接受检查的耐受程度;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征求申请医师的意见后确定是否继续检查、检查方法和检查时间。4.患者准备:根据技术要求确认患者的检查前准备情况,如禁食、清洁洗肠、造影剂过敏试验等;去除一切影响图像的物品,如发夹、金属饰物、膏药敷料等,有条件者应换上专为患者准备的衣服。
5.说明检查过程:向患者详细介绍检查方法和检查过程,以及有无不适的感觉。
6.药品准备:根据检查要求调配造影剂的浓度和总量;适当准备好急救药品以防不测。
7.患者信息录入:从计算机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根据检查部位和临床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查技术程序和器官程序。
8.安置训练患者:引导患者进入检查室,安置于检查床上;根据检查要求做好患者呼气、吸气或屏气、转体等动作的训练并交代注意事项,尽量取得患者的配合。
9.防护:调节照射野,在不影响诊断的基础上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量。
10.曝光检查:确认各步骤完成后,开始曝光检查;检查过程中要求操作准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曝光;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11.后处理:曝光结束后操作者签名,特殊检查体位应做记录;进行图像的后处理,确认无误且患者无异常后,交代注意事项,嘱患者离开检查室。12.书写诊断报告:严格按照诊断规范,仔细观察分析影像,认真书写诊断报告。
GE螺旋CT机操作规程 开机:
1.接通主电源。
2.开启CT操作台左下方正面“ON”键。3.程序启动后,自动进入自检界面。
4.自检程序完成后即进入操作界面,即完成开机。关机:
1.点击操作台显示器主界面“关机”主菜单下的“关闭”子菜单。2.在弹出的子菜单中点击“关闭”后按确认,进入自动关闭程序。3.等自动关机程序运行完成出现“system,halted”闪烁光标后,按CT机操纵台附带键盘左下方“OFF”键。
4.关闭主电源。
50mA上海产型X线床旁摄片机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
2.按下主开关至ON,校准电源电压。
3.松开立柱上机头固定旋钮,将X线球管旋转到所需位置后固定。4.根据投照体位按kv、mAs增减键设定曝光条件。
5.将暗盒(或IP板)安放在所需的位置,调整照射野、中心线和焦-片距。6.在操作面板上选择近控或遥控,按下曝光按钮第一档或遥控器曝光准备键,接着按下第二档或遥控器曝光键曝光。
7.取下暗盒(或IP板),按下主开关至OFF。8.松开立柱上机头固定旋钮,将X线球管转至移动位置,固定。9.断开电源。
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
根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精神,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科室成立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制定《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节》。
一.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影像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最佳影像质量,减少放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达到代价—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
1.提高各级影像专业技术水平;
2.改善影像科各专业人员间的关系,全面进行质量管理;
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为影像诊断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客观、正确的决策;
4.通过代价—危害—利益分析,以经营的观点管理放射科。
二.放射科“X射线防护与诊断质量保证管理小组”(下称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负责科室质量控制和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三.管理小组以下列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和准则,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包括《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儿童X射线放射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育龄妇女和孕妇的X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及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为贯彻执行以上法规而做出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认真执行医院的有关规定。
四.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影像诊断质量保证和减少差错的重要环节。卫生部医政司编撰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严格认真执行。管理小组要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并经常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五.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放射科分为普放及CT两个组。CT室由从事多年CT工作的医师和技师为固定技术骨干,其他医师技师采取定期轮换,以保证质量和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轮换医师的诊断报告由主治以上的CT医师审核签发。CT室医师要负责审查签发中、晚班的急诊报告。各专业组每天各由一名医师值班。六.CT扫描方案和是否增强由医师进行确定,原则上由原扫描医师书写诊断报告。在扫描中凡遇到疑难或不能确定的病例,应及时请其它医师会诊确定进一步检查方法。在增强全过程,必须密切注意病人情况,如发现过敏或毒性反应,应立即处理,同时联系急诊科派人参加处理。
七.坚持集体读片和会诊制度。每周四为读片时间,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并作好记录。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要主动请上级医师或其它医师进行会诊。凡是要求会诊的医师必须首先介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照片上的各种影像征象,并提出自己的初步意见。参加会诊的医师必须认真负责地阅读片,对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诊断意见。首诊医师综合分析会诊意见后写出诊断报告,并由参加会诊的上级医师审核签发。
八.从事放射诊断不满三年的住院医师的诊断报告要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所有住院医师的CT诊断报告需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低年资医师值中、晚班的诊断报告一定要注明“急诊报告,以正式报告为准”,并嘱患者第二天早上取正式报告,以免错、漏诊。在值班中遇紧急的疑难病例应及时要求上级医师回科会诊,或报告科主任。凡被要求参加会诊的同志均须无条件迅速回科会诊。九.凡是透视发现有异常X线改变的患者都必须摄片(复查病例或有旧片的例外),临床高度怀疑消化道穿孔的病例,经透视未发现游离气体,应嘱患者变换几次体位后摄包括双膈肌的立位腹平片,凡是怀疑肠梗阻的患者要拍摄全腹立位和卧位各一张。立位片要包双膈肌,卧位片包盆腔。原则上怀疑胸部病变的均要照胸部正侧位片,特别是肿块性病变、肺门区病变、纵隔处病变及心后方等处的病变,一定要照胸部侧位片,以确定病变部位和形态。外伤的要照全胸正斜位片,做胸部CT检查前一定要摄全胸正侧位片。中、晚班急诊照片由科主任或当班高年资医师审阅,中、晚班值班人员必须登记急诊病人的联系电话,以便复审发现问题时,能及时通知病人,修改诊断意见。
十.认真执行《病例随访制度》,病例随访制是检查诊断质量、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积累科研教学资料的一项重要措施。科内设有专门登记本,每月下旬派医师到病房和病案室查阅病历,核对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及最后诊断并进行登记。每月第四个星期四向科内通报随访情况,并进行回顾性读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十一.认真书写诊断报告书。诊断报告书是放射科最重要的医疗文件;是放射科工作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反映诊断水平高低的最终表现。报告书写要规范化,要按卫生部编撰的《放射科管理和技术规程》中规定的“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格式”书写诊断报告。
1.诊断室内保持肃静,室内光线适宜。严禁不用观片灯,在走道或不宜观片的地方随便看片,以免发生错误。读片时首先要认真查对片号、日期、投照部位及左右是否与申请单及片袋上一致。有旧片者要与旧片作比较。
2.书写报告时,有异常表现的要重点描述。病变描述要真实地反映观察的过程。对异常征象应描述其部位、大小、形状、密度、边缘、数目及其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或与正常组织的移行带等。有鉴别意义的阴性表现亦应描述,描述应尽量使用医学术语。复诊病例对诊断明确的,要指明病变演变情况,诊断不明确的通过随诊观察,可提出新的诊断,但应论述提出新诊断的依据。
3.承诺出报告时间:
⑴X线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1小时;
⑵CT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24小时(隔日上午9点30分前)。十二.放射诊断的思维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首先对每个病灶进行分析,确定其病理性质。
2.将全部病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意见。一般的诊断原则是将所有的影象所见用一个疾病去解释,解释不通时,才用两个或多个疾病去解释。
3.影像诊断意见与临床症状及临床诊断比较,不符合者应重复读片及分析。在读片时要认真阅读申请单,参考各种临床资料和检查,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询问并补充病史。如果放射诊断与临床表现和诊断不一致或差别很大,要重新审查X线所见或诊断意见是否正确,必要时重复X线检查,如果X线检查正确无误,应主动与临床联系,与临床医师会诊,以明确诊断。要求检查阳性率≥70%,诊断符合率≥90%。达不到者按考核标准予以扣分。
4.X线的诊断与临床诊断基本相符者,可作出诊断意见。诊断意见用简单的概括语句表达,其内容包括:X线检查方法、重要X线所见、病理基础和可能疾病。
5.因急腹症患者在不同时段X线征象可有明显变化,诊断医师应在透视或照片检查“阴性”的病人诊断书上写明检查时间。
十三.每月28日,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随机抽查20份照片,按《放射科报告质量要求及评分标准》对照片质量进行评定,规范诊断报告书写,对诊断质量进行评定,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医师,评定结果作为专业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废片、错、漏、误诊与当月绩效挂钩。
十四.摄片技术、照片质量是X线诊断质量控制的极为重要环节,也是作好受检人员防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应协助科主任组织本组业务学习、技术研讨、改进技术提高照片质量。
1.评片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照片质量的重要措施,每天由质控成员组织评片,全科人员都必须参加。实事求是地评判照片等级,作为技术考核依据。对废片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作好记录。为了能准确掌握标准,应定期组织学习《X线影片质量标准》,甲级片率要达到≥55%,废片率≤2%。达不到标准者按考核标准扣分。
2.摄片时要仔细认真,要求作到三查七对:
(1)查申请单:核对姓名、病历号、X线号、摄片部位和位置。(2)查患者:核对检查部位和脏器、胶片尺寸、照片范围。
(3)查摄影条件:核对电源电压、台次、程序、焦点和摄影参数(如kV、mAs等)。凡是复查照片的,应参考原照片及各种摄影条件。
3.CT扫描前要向患者解释扫描方法,训练患者按指令屏气。摄胸片和腹部平片应训练患者呼吸屏气方法。
4.检查完毕要认真填写各种记录,整理好申请单、照片和片袋,严格核对,发现不符要立刻纠正。同一病人,同一天同一部位第二次照片时应在X线片上标明照片顺序。
5.为了减少因取报告时间问题上的无谓纠纷,摄片人员必须在申请单上注明检查时间,并及时把影像传送到工作站处理。
6.为了缩短危重病人在放射科停留时间和减少搬动病人,凡是绿色通道的危重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即不管患者要照多少部位,均由首先接诊的技师完成,检查完后即刻进行影像处理,并将打印好的照片交给医师诊断。
十五.实行专机负责制与定期轮换相结合的制度,以利于专业技术的相对稳定、保证质量和培养人才,同时也有利于机器的保养和维护。
1.CT组与常规组人员定期轮换,原则上具有医师职称、持有上岗证人员方能进CT室单独操作CT机。
2.本科室的专机专人每周轮换一次。每周五下午为机器清洁和保养时间,责任人都要做好所操作机器的清洁工作。工作中发现机器故障应报告科主任,并记录故障情况及时填写维修申请单。
3.在使用前,技术员必须熟悉该机性能、操作方法和规程,以及适合该机的摄影参数。每台机应有相应的各种摄片参数表。不熟悉操作规程者,不能单独操作机器。
十六.影像投照技术是稳定和提高照片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各设备的基本结构、功能,熟悉主要部件的装卸、保养方法,能排除简单故障。2.严格执行激光相机及洗片机的操作规程,严防胶片曝光。装完胶片后要及时盖上储片箱的内外盒盖。保证胶片的绝对安全。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机器损坏或胶片曝光者,根据情节和受损程度按有关差错事故标准处理。
3.暗盒要保持清洁。禁止打开暗盒,将增感屏长时间暴露,禁止用手直接触摸增感屏,应保持无污染(如纸屑、毛发、纤维、指纹、蚊虫等),如发现有污染,应及时用无水酒精棉球清洁。
十七.做特殊造影或增强时,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处理抢救过敏及毒性反应的准备工作。特别护理人员思想上必须树立任何一个使用造影剂的病人都有发生副反应可能的意念。
1.检查前应详细了解和核实病人是否为高危人群,尤其是以往有过敏体质或过敏史,对危重病人(如恶病质、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害等),应与临床有关科室一起协商,决定能否进行增强检查。
2.检查前常规作碘过敏试验。方法是静脉注射30%泛影葡胺或优维显1ml,然后观察15分钟,看病人有无过敏反应。
3.检查前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或在造影剂中加进10mg地塞米松,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可能。
4.放射科护士负责管理科室内药品,及时更换补充,负责造影检查和增强扫描的药物注射。负责院感管理工作。
5.造影或增强检查时,操作人员应全程观察病人,不准离开病人,发现有异常情况即刻通知医师和护士处理。检查前应做好术前谈话及签字,了解是否高危人群,做好常规术前预防工作,造影或增强病人的过敏试验结果应认真核对并保存过敏试验结果。
6.每年一次请急诊科或内科医师对科室人员进行抢救知识和操作的培训和考核。
7.造影检查及增强扫描完成后,尽可能保留带连接管的注射针在静脉内,并在准备室观察15分钟后方可嘱病人离开,防止出现造影剂延迟反应。十八.CT扫描室和X线机房内应备有充足的医技人员和病人用防护用品,执行各种防护规程,做好医患的防护工作。
十九.登记室人员应严格执行登记室工作制度和借片制度,认真编写CT号和X线号,防止错号重号,并将CT号和X线号印在病人病历本上,以便以后查找旧片。要及时将旧片归档,严防归错档和遗失。预约造影时,一定要向病人或其家属解释清楚注意事项。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一份规范化的诊断报告书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一.一般项目:
1.病人姓名、性别、年龄;X线号、门诊号或住院号;申请科室、病室和床位号;检查设备、检查方法、造影剂种类用法和用量、检查部位和位置、照片序号;临床诊断、检查日期和报告日期等均应逐项填写清楚。
二.叙述部分:
1.应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分清主次,按顺序描述异常影像所见。阐明有否临床所疑疾病的表现或征象,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形态和大小进行描述,描述应简洁、形象、贴切,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者说明“未见”。如:肺癌的毛刺征;骨、关节病变的死骨、钙化和骨膜反应、关节面及关节间隙等。此外,还应对与疾病的定位和定性有关的表现或征象说明“见到”或“未见”如:肠梗阻有无充气扩张肠管有无液平,形态、位置如何,有无青鱼骨刺征,假肿瘤征等。
2.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疾病征象如:外伤发现骨软骨瘤、退变、各种正常变异等应在诊断意见里体现。
3.成像伪影、外影应在描述中加以说明;难于解释和不能据此作出影像诊断的一些表现等,应在描述后建议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这些表现的意义。
三.诊断意见:
在详细描述的基础上以影像表现为依据,结合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以得出客观的诊断结论。临床和影像表现典型者肯定诊断;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者,可结合临床诊断;影像表现和临床均无特征性而难于下结论时,可提出某种或某些诊断可能性以及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四.医师签署:
一份完整的影像诊断报告,应有医师签名。书写者在“书写医师”项签名,最好为住院医师或以上;另一医师在“核对医师”项签名,最好为主治医师以上。如有技师(士)和护理人员参与检查,则亦应签署或注明。医师签名字迹应工整,易于辨认和保存。
影像科“危急值”报告规程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及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急性脑积水;
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椎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3、呼吸系统:
①气管、支气管异物;
②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③肺栓塞、肺梗死
4、循环系统:
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 ①食道异物;
②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 ③急性胆道梗阻;
④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⑤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6、颌面五官急症: ①眼眶内异物;
②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 ③颌面部、颅底骨折。
7、超声发现:
①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② 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 ③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④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⑤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并胎儿呼吸、心率过快; ⑥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 ⑦大面积心肌坏死;
⑧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三)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报告。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医护人员接获电话通知的患者的“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生使用。
(四)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谁记录”原则。医技科室应建立检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五、质控与考核
(一)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第五篇:雷锋精神岗位规范
白山镇中学雷锋活动岗位规范和行为守则
一、岗位规范
(一)政治坚定。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行作斗争。体现雷锋精神的岗位规范和行为守则 岗位规范和行为守则
让领导和群众满意。
杜绝不作为行为。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细致、求真
造性地开展工作。
浪费
二、行为守则
(一)职业道德规范是干部职工在任职期间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行为准则。
(二)部职工应当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
(三)干部职工职业道德规范要以是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会公德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树立良好的公仆形
三、岗位学雷锋活动制度
(一)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周”主题实践活动。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周”主题实践活动,并认真组织举办弘扬雷锋精神座谈会、读书报告会,围绕“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开展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深刻内涵,不断探索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新内涵,实现雷锋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二)开展向身边雷锋学习活动。要广泛开展“学习身边的先进典立学雷锋先进典型,大力开展向身边雷锋学习活动。以不同岗位、不同领域、平凡人、身边人学雷锋的先进事迹,促进岗位学雷锋活动。
(三)要把学雷锋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单位“争先创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要切实把学习雷锋精神的成效转化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