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技术路线
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技术路线
生态市规划应以景观生态学、生态承载力和城市生态学作为规划的基本理论依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作为技术手段进行生态市的规划。规划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规划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阶段、规划基础研究阶段和规划编制阶段(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资料收集与调查阶段
此阶段主要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几种手段,获取规划所必须的有关社会经济环境特征,为规划的编制提供基础资料。资料收集主要通过走访深圳市的有关管理部门收集当地有关行业的基本情况资料和相关规划,包括林业、农业、水利、国土、海洋、旅游、园林、环保等方面。通过对重要地区的现场调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解,为遥感解译建立地面标志。遥感解译主要利用法国SPOT5卫星遥感数据,通过现场调查建立的地面标志,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解译,并提取有关规划所需的生态信息。
2.规划基础研究阶段
此阶段通过对有关资料的研究,开展生态环境现状与变化趋势分析、生态承载力研究和当地发展定位研究,判断出制约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地可持续发展宏观战略,并开展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为各专项规划研究提供宏观约束条件和分区控制要求。
城市生态,景观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市建设规划研究技术路线
根据可持续发展宏观战略研究和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的要求,针对宏观发展战略所确定的发展对策和生态功能区划提出的各分区控制要求,开展生态经济体系构建与调控研究、污染防治与环境安全体系构建研究、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生态型社会培育研究、绿色交通与清洁能源研究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保障措施研究,并分别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规划对策。3.规划编制阶段
根据规划基础研究所获取的成果,开展规划成果的编制工作。首先确定规划指导思想与战略方针、规划战略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规划指标体系及规划战略部署。根据以上所确定的规划指标体系、目标、战略方针与部署,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方案。并提交当地有关部门及公众提出有关意见,进行规划方案优化调整,确定最终规划方案。根据最终规划方案,编制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并进行投资分
析,开展生态市建设效益分析。
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最终编制完成《生态市建设规划文本》、《生态市建设规划图册》、《生态市建设规划说明书》、《生态市规划研究总报告及专题研究报告》,并开发基础GIS技术的《生态市建设规划实施决策系统》和《生态市规划Intenet发布系统》。
第二篇: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
《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专家评审意见《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于2008年4月24日在成都举行,会议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持,成都市政府相关委办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出席会议,特邀7位专家组成评审组(名单附后)。
专家组成员和与会代表听取了编制单位对“规划”的介绍,审阅了编制单位提交的《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文本》、《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说明书》和《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图册》,经过认真讨论形成专家评审意见如下:
一、“规划”体现了成都市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成都”的要求,是四川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规划为成都生态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规划”以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先进理论为基础,运用遥感与GIS等技术手段,以最小生态用地、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问题为研究重点,科学地提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高效的经济发展体系、安全的环境支撑体系和生态的社会保障体系等4大体系,为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生态城市提供了发展蓝图。
三、“规划”总体思路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正确,方法科学,结构合理,内容全面,数据翔实,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规划”对成都市的环境现状和生态问题分析客观,生态功能区划科学准确,提出的战略目标、实施部署、建设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针对性强、切实可行。
专家评审组一致同意通过《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评审。《规划》还应在以下方面补充完善:
(1)中心城区做专章规划;
(2)对科技发展、生态文化建设做适当补充;
(3)补充成都所辖生态区(市)县的达标规划。
专家组长:
2008年4月24日
2004年6月16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辽宁省环保局在北京共同组织有关专家(专家组名单附后)对《抚顺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以下简称《创模规划》)进行了评审。专家组听取了抚顺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的汇报,并对抚顺市《创模规划》进行了讨论,形成如下评审意见:
一、抚顺市对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结合城市发展等各项规划的实施,编制了《创模规划》。该规划文本规范,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且专项规划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编制纲要》的要求。其中城市生态功能区划、水、气环境容量计算、矿业城市转型案例分析等具有鲜明特色。
二、《创模规划》兼顾了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已有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规划,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对创模差距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分析,对下一步创建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三、《创模规划》结合矿业城市特点,从宏观层次上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明确了各区域的主导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有利于指导城市合理布局,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四、建议对《创模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1、鉴于目前抚顺市创模工作难度较大,建议适当调整创模达标年限,并针对创模各项指标差距,进一步完善具体措施、项目清单,落实部门分工,使《创模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2、按照国家禁止、限制和淘汰设备、工艺、技术目录等国家产业政策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调整和补充社会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和污染治理项目清
单;将水治理、废水回用类项目归类到流域综合整治内容中,并与《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相结合。
3、按照国家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完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专项规划,保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标准;增加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内容,明确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工程建设进度,保证危险废物能够得到无害化安全处理。
4、补充有关的经济政策,完善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制度,逐步建立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市场化建设及运营机制,以保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稳定达标运行。
5、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考虑矿山生态恢复并纳入规划中,从国家、地方和企业等多方筹集资金,保障抚顺市的可持续发展。
专家组组长:过孝民
专家:李友虎 潘家华 王 琪 柴发合汪 键 陈永清
二零零四年六月十六日
安徽省旅游总体规划评审意见(书面)
200年5月13日,安徽省旅游总体规划评审会议在北京安徽大厦举行。全国人大财经委、中科院地理所、国家计委、国家旅游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经济研究所和安徽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厅、交通厅、旅游局共11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并推选厉以宁教授担任主任委员,郭来喜研究员担任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旅游总体规划领导小组组长田维谦,省计委副主任、省旅游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朱先发,省建设厅副厅长、省旅游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陈素伟参加了会议。会议先后听取了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吕斌教授关于规划主要内容的介绍和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关于规划监理情况的介绍。专家评审委员会经过认真细致的评审,形成如下意见:
1、《安徽省旅游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安徽省人民政府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由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中标编制,并由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监理和咨询。在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旅游局以及各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大力支持、协助下,规划编制单位、咨询监理单位和规划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经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编制设计、反馈完善、协调衔接等多个阶段,历时7个多月完成的一部分省级旅游发展规划。《规划》的组织模式创新,规划工作扎实,符合省情。
2、《规划》依据充分、资料详实、思路清楚、内容全面、体系完整、手段先进、创意新颖。具有宏观性、战略性、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3、《规划》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旅游区与重点城镇以及安徽旅游与周边地区旅游联动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思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安徽省的旅游市场、旅游形象、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和旅游发展的时空布局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设计。
4、《规划》注重对安徽省未来旅游发展趋势的预测,市场客源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战略和措施。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产品的策划、旅游促销方式、旅游管理模式、旅游企业运行机制以及支撑旅游发展的概念性的旅游建设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特色。
5、在规划编制方法上综合运用了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旅游学和规划学等学科的先进手段,图件质量高,方法种类多。
总之,该《规划》在方法和体系上有创新,是成功的规划,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对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建议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会同安徽省有关部门对专家提出的建议和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出的咨询意见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然后提请安徽省人民政府及早批准实施。
安徽旅游总体规划评审委员会
主 任:厉以宁
副主任:郭来喜
2002年5月13日
第三篇: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
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
2010-03-12 10:17 字体: 大 中 小
一、《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的基本情况
2008年10月,市政府根据市城市规划局的请示,批示将原由市城市规划局承担的组织编制《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工作移交市环保局,并要求10个月内完成。市环保局受领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与市城市规划局对接,经过调查询问,在市城市规划局预选的三家编制单位的基础上,再函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加投标。2009年2月,经招标筛选确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编制单位。
2009年2月至8月,以中科院地理所张义丰研究员为组长,约30人的《规划》编制专家组,前后5次到湛江实地考察,时间逾100天。专家组调研了各县(市、区)的生态敏感区域和各类经济开发区,走遍了重点乡镇,听取了各县(市、区)领导和各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分别与市四套领导班子、市直各局、驻湛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座谈交流,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100余次。完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包括文本、说明书等总计约70余万字。
2009年9月至10月,《规划》进行了公开征求修改意见,发出近150份征求修改意见函,征求对象涵盖了所有座谈的单位和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成员,收回征求意见书143份。反馈意见显示,各单位(个人)除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外,均对该《规划》给予较高的评价。《规划》经编制专家组修改完善后,于2009年12月27日,顺利通过了由环境保护部主持,李文华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论证。
二、《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的主要亮点
(一)湛江城市发展定位的突破。长期以来,湛江城市的发展都定位在滨海城市,忽略了城市发展的整个自然空间特征和发展趋势,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湛江城市的科学发展和布局。本《规划》经过详细的实地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提出了湛江建设“生态型海湾城市”的发展定位,实现了湛江城市发展定位上的突破。
海湾是指弯曲的海岸线形成的被陆地包围的水域面积要等于或大于以湾口两角连线为直径的半圆面积。海湾城市首先必须要具备海湾的基本定义,其次城市的发展要以海湾为基础进行城市规划和开发。不具有海湾特征的城市不能称之为海湾城市;具有海湾特征,但城市发展空间上没有按海湾进行组织的,严格意义上也不能称之为海湾城市,但随着城市的拓展和功能的转移,这类城市是可以发展成为海湾城市的,比如厦门就成功的从海岛型城市转变成为了现在的海湾城市。海湾城市是滨海城市的一种,但受到其定义的严格限制,我国海湾城市在滨海城市中所占的比例极少。
经过专家组的考察和研究,根据湛江湾内部和外围存在着硇洲岛、南三岛、东海岛、东头山岛、特呈岛等众多岛屿,称之为“湛江群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湛江独特的“岛—湾—港—城”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目前湛江城市出现了“拥湾发展”的空间态势,提出建设“生态型海湾城市”的发展定位。《规划》对湛江市的定位完全符合湛江城市发展的自然本底和空间特点,将对湛江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意义在于:(1)提升湛江城市的资源禀赋价值和优势特色,为湛江市在“十二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争取省、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吻合湛江城市“一湾三岸,拥湾发展”的基本空间态势,顺应了湛江经济大发展的趋势和发展阶段要求,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的耦合优化和市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建立了一套符合湛江特色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本规划打破了传统生态市(县)建设规划指标体系制定的传统,突破了环保部制定的相关参考指标体系,在生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上进行了创新。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1)综合性:以国家级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指标体系为指导,参考国家、广东省、湛江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构建市—县—乡镇—村四位一体的综合指标;(2)可比性和特殊性:既能反映湛江热带海陆一体化的特点,又具有横向可比性;(3)可操作性:能够通过统计数据收集、调查和监测获得,并能够通过对本规划决策执行和项目的实施实现达标;(4)阶段性:能够动态地反映本规划动态执行过程,并与规划的阶段目标相一致。
在此基础上,将指标体系分为基本条件指标和建设指标。其中基本条件指标包括湛江市范围内的生态区建设规划编制情况、环境保护机构建设情况和生态示范区创建情况等3大类12个指标;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3大类28个指标。
目前湛江市已有10项指标基本达标,达标率为35.7%;按规划至2015年末可望有20项达标,达标率将达到为71.4%;至2020年末,所有生态市建设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参考性指标达标率达到80%以上。2020年至2050年为生态市建设指标完善和维持阶段。
(三)生态城市形象建设的创新——湛江彩龙。本规划把生态城市形象建设纳入到生态市建设的基本框架内,在全国生态市规划领域属于首创。通过对湛江市自然、资源、经济、产业、文化等禀赋优势的分析和研究,《规划》以视觉传达的方式展现并突出了湛江生态城市建设的品牌形象。
通过对“湛”的挖掘,发现“湛”字里面包含着“江”字,同时结合湛江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在粤西区域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对“湛”字进行了形象化设计,配上湛江传统的“蓝、绿、红”三色,形成“湛江彩龙”形象标识。
(四)坚持环保与生态建设并重主题思路。传统的生态市建设规划往往把重点放在环保方面,而对涉及区域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关注不够。本规划坚持生态建设与环保建设并重的思路,加强了影响湛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重大生态问题的研究和规划。(1)提出生态市建设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市建设的观点,对影响湛江市经济发展的若干重要产业类型的生态化发展进行了研究和规划,弥补了传统生态市规划只重环保项目,而忽视生态产业项目,只重生态保护,而忽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足。(2)从陆地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及生态信息化建设等角度,加强了湛江生态安全格局系统建设的规划,提出了保护和建设“湛江群岛”、“红树林绿色屏障线”、“沿海防护林绿色生命线”等重要概念和理念。(3)从生态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加强了湛江生态县(市)、生态镇(乡)和生态村建设的规划内容,提出了建设生态城乡人居环境体系建设的空间架构。同时提出要重点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打造“人地和谐”的生态意识。
(五)加强项目建设,突出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为实现湛江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围绕生态产业、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生态文化、生态城乡人居环境和生态形象等专题,分别设计了近期和中远期建设项目。同时,还重点规划和设计了影响全市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和各县(市、区)重大工程,其中包括:湛江市生态与环境建设重大支撑项目13个,生态市发展战略研究项目5个;县(市、区)优先建设项目30个,重点建设项目23个等。突出了项目建设,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在生态市建设中支撑作用。
(六)因地制宜提出湛江生态市建设的七大生态带工程。生态带是保护湛江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线和防护线,《规划》结合湛江产业发展和区域布局规律,提出了七大生态带建设重点工程,即:沿海防护林、滩涂红树林、森林公园、交通绿色长廊、江河水源涵养林、城区公园绿地和工业园绿化缓冲区等建设工程。
(1)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是湛江市生态市建设的绿色长城线。要以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加强以木
麻黄为主体的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恢复和建设,提高防护林防风固沙、绿化美化等作用。
(2)滩涂红树林建设工程。湛江市红树林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湛江生态市建设中最具有特色的生态资源之一,保护和建设好红树林这道绿色屏障线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建设通明海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工程、特呈岛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工程、雷州九龙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和沿海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等四大工程。
(3)森林公园建设工程。重点以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为核心,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若干不同层次和主题的森林公园,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城乡生态环境,同时开展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提高森林公园的生态教育价值和经济效益。
(4)交通绿色长廊建设工程。构建以环岛绿色交通线为主体的交通绿色长廊是湛江生态市建设的重大任务。只有建立环岛绿色交通线才能使湛江真正实现海陆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发展。环岛绿色交通线总长度为538.4千米,可借助现有公路的长度为73.09千米。涉及乡镇43个,路经两个大的港口(海安港和湛江港),小港口42个,出海口11个。
(5)江河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重点以鉴江、九州江和南渡河三大流域为主体,加强以水源涵养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流域建设,构筑湛江市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命线”。同时要加强鹤地水库等重要水源节点周边的水源涵养林建设。
(6)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工程。重点加强湛江市区及各县城环城绿带建设、居住区绿地建设、交通干道绿地建设、城市密集地带屋顶绿化及单位庭院绿化美化建设等。加强对城市公园的美化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公园的观赏和休憩价值。
(7)工业园绿化缓冲区建设工程。湛江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大发展的时期,将不可避免地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为了保持湛江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尤其是大气环境的稳定,缓解城市环境与人口之间的矛盾,《规划》提出了在产业聚集区域与人口居住区域之间建立生态缓冲区的概念。重点在东海岛及各主要工业园区周边建立绿化缓冲区。
(七)重视县(市、区)生态建设,从更大的视野考察区域的生态发展问题。《规划》不仅在湛江市域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而且充分考虑到了湛江11个县(市、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规划中专门加入县(市、区)生态建设专题,分别从发展定位、生态产业培育、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信息化建设和重点项目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总篇幅占到了全部说明书的四分之一,这是全国其他生态市建设规划所没有的。
第四篇: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生态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城市。开展生态市建设,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为基础,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统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天津在全面实现“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任务,成功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后,市委、市政府与时俱进,于2005年底作出了开展生态市建设的重大决策,并将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列入了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天津,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指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围绕实现天津市“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定位,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抓住发展生态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推进生态文化四大重点,突出特色,创新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统筹协调;依靠科技、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策引导、公众参与。
(三)目标指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市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先进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将天津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城市。
启动和重点突破阶段(2006年-2010年)目标:巩固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市中心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率先建成生态城区;全市建成7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30个环境优美乡镇、60%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同时建设一批生态宜居小区;生态产业初具规模,环境污染有效控制,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全面推进和基本建成阶段(2011年-2015年)目标:全市80%以上的区县建成生态区县,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完成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趋向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更加和谐进步,生态市建设总体达到国家考核标准。
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大类共33项指标组成。
二、优化发展布局
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在天津市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容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原则,将全市划分为四类开发区域,即: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
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这一区域包括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在优化开发区域内,坚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率先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做到增产减污。
在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这一区域包括:滨海新区除核心区以外的各产业功能区、中心城区外围地区及郊区、县政府所在地区、津滨走廊地区。在重点开发区域内,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
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禁止开发。这一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在禁止开发区域内,依法实施保护,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开发活动。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限制开发。这一区域包括:除去上述三类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如津西北平原、津北平原和津南平原农业生态区等。在限制开发区域内,坚持保护优先,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与保育,逐步恢复生态平衡。
三、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
(一)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以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为重点,根据资源禀赋,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自然资源的需要。
水资源保障:推进多源供水,构筑以本地水资源为主,引滦和南水北调为重要补充,海水淡化、雨洪水利用和中水回用相结合的多水源优化配置体系;控制水资源总需求量,逐步减少工农业生产用水比例,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增加生态用水;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实施饮用水源保护系列工程;节约水源,建设节水社会。
土地资源保障:严格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储备制度,解决乱占、滥挖土地问题,实施退耕还林、还湿,以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退化土地的生态修复。
矿产资源保障: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监管,整顿矿山开采秩序,科学合理控制矿产资源开采范围与规模,划定禁采区,搞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
能源保障: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进一步改善一次能源结构,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加大节能力度,实现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建设节能城市。
(二)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为前提,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为主要内容,以水资源、能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基础,以七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示范,以若干重要生态产业链为重点,形成以“两优、三源、七区、多链”为特色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和滨海新区现代化工业为支撑、国际物流集散中心为纽带、中心城区都市型工业和郊县区域特色工业相互补充的新的工业体系。对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超标排放、超总量排放的“三高两超”企业严格限制、逐步淘汰。建设七个生态产业园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大港区集约型、节约型、环保型石化生态工业园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生态型高科技园区;天津港保税区国家级节能、清洁、高效的国际生态物流业产业园区;汉沽电、热、水、盐、建材联产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海河下游冶金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天津子牙国家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业园区。形成重点循环经济产业链:包括以大型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为核心的石油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无缝钢管和优质钢材生产为龙头的冶金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一汽夏利和丰田汽车总装厂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链;以纺织工业园建设为依托的纺织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拟建北疆电厂和大港二站电厂为依托的高效燃煤发电、海水循环冷却、发电机组低端抽气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废渣制新型建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等。
实施清洁生产: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引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生产全过程中的废
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对高环境风险的重点行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和“三高两超”的重点企业依法推行强制审核。引导企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发展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特色优势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提高养殖业比重,加快养殖业向集约化转型。完善农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以及有机、绿色食品认证体系和市场推介等,引导农民和企业在农畜产品种、养、加工和销售中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高新技术发展领域,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掌握汽车、电子信息、生物与现代医药等十大产业的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重点突破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技术;重点解决人口与健康、城建与交通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关键技术。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前瞻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保险业、环境友好型旅游业、信息与科技服务业。
(三)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体系建设
着眼于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体系,提高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网络格局:以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河流和道路及其绿化隔离带、河口和滩涂等为依托,形成生态屏障、生态连绵带、生态防护廊道。
保护湿地资源:强化湿地保护意识和监管机制,实施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重点保护和修复七里海、青甸洼、大黄堡、黄庄洼、团泊洼和北大港六大湿地生态系统。
保护海洋资源:设立滩涂禁止开发区,强化海岸利用的规划与管理,实施渔船总量控制制度,实行封区禁渔制度,积极开展河口及海岸带生态修复。
保护森林资源:建立北部山区的生态安全防护林体系、西部的防风治沙体系、滨海沿海防护林体系,逐步形成三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三带(海河风景林带、津西北防风固沙林带、外环线绿化带)四区(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区、水源涵养林区、沙化土地固沙林区、污染土地用材林区)多点(森林公园、村镇及企事业单位绿化等点状分布的森林绿地)的城市森林格局。保障生物安全及生物多样性:开展物种资源调查,建立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和生态影响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对本地物种资源保护,防止有害物种入侵。建设天津植物园、蓟北原生物种基因库、滨海盐生植物园和品种库等。
2、环境污染防治
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工业污染源控制: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总量控制指标,实施区域与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巩固提高污染源治理成果,严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
推进水污染防治:实施碧水工程,加快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再生水回用率;完善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加强景观河道综合整治,改善水质,实现水清岸洁,促进水生生态恢复;有效控制陆源污染,加强沿海周边地区协作和海陆污染控制联动,改善近岸海域水质。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蓝天工程,加快燃煤设施污染防治,2010年前现有电厂完成脱硫除尘工程改造和建设,20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现高效烟气脱硫;控制工艺废气排放,重点防治化工、医药、冶炼等行业有毒有害废气和恶臭气体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防治,执行国家第三阶段标准(相当于欧Ⅲ),鼓励使用清洁燃料机动车;强化建筑工地、料堆场所、交通道路扬尘的污染防治,控制城市周边土壤风沙尘,加强扬尘污染控制。
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实施安静工程,加强环境噪声治理,严格控制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和工
业噪声,提高噪声达标区覆盖率,推动安静居住小区建设。
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及资源利用:继续实施铬渣、电石渣、碱渣等资源化工程项目,建立健全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管理监督体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健全城市垃圾分类和回收网络体系,强化垃圾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力度,继续完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加强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全面开展电磁辐射源的申报登记,严格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健全辐射环境监测网络。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药、化肥、农膜的科学合理使用,防止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四)生态人居体系建设
以实施生态市系列创建工程为载体,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乡社区建设,建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态人居体系。
1、优化城市人居建设布局
合理规划居住用地:依照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规划24个居住片区,外围组团和滨海新区各规划14个居住片区。居住片区规划配置大型超市、社区文化中心、综合运动场、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宜居生态社区:围绕海河综合开发和景观河道治理,结合河流、水面周边原有居住小区的改造,建设临河、临湖的“亲水宜居生态社区”;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成30个大型公园绿地和天津植物园等八大风景区,新增绿地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均衡绿地布局,建设临绿地、临公园的“亲绿宜居生态社区”;围绕建设蓟县、宝坻、武清、宁河、汉沽、西青、津南、静海、大港、京津和团泊新城11个新城以及中心城区外围西青、双口-青光、双街、小淀、大毕庄、津南、华明、新立、双港、大寺等外围城镇组团和中心镇及中心村,建设 “亲田园宜居生态社区”。
2、构建与保护城市景观体系
建设城市道路、河网、绿地、林地景观带,形成“蓝脉绿网”的城市景观;保护历史文物古迹,维持原有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空间格局,体现城市景观多样性。
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绿色公交网络,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节能环保型公交车,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健全商业服务网络,创造城乡便利、信步可达的购物环境;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健全城市公用设施,全面提高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供热能力;健全城市应急系统,提高疾病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4、推进新农村建设
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加快农村道路、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实施农村集中供水、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农村居民饮用水全面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全市60%的村庄普及清洁能源;加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整治村庄河道、沟渠,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5、开展生态城市系列创建活动
巩固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开展生态区县、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积极创建生态宜居小区。
6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和空气、水、垃圾等环境污染及占用绿地、湿地等生态破坏问题。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医疗救济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全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完善公共治安、食品药品、生产交通、信息等多方面的安全体系。
(五)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环境友好观、培养资源节约观、发扬绿色消费观、培育创新型人才观、弘扬生态道德观为重点,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建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态文化体系,形成天津生态市建设的源动力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市建设的自觉行动。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丰富城市生态文化,保护与继承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加大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力度,特别是保护、弘扬、扶植具有生态道德特色的民间文化;加强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的保护。大力弘扬旅游文化,重视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完善文化展示等活动设施。培育产业生态文化,引导企业的活动方式和产品功能向产品绿色化、服务人性化和环境友好化转变。倡导管理生态文化,建立以绿色GDP为主的经济核算体系和以生态市建设指标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以及生态优先的政府科学决策的长效机制。推动社区生态文化,引导居民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建立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培育一批绿色家庭。
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教育活动,在党政机关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将生态市建设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管理干部学院的培训计划,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大、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
在生态市建设启动和重点突破阶段(2006-2010年),初步规划了生态产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综合保证能力6大类170项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455亿元,属于指导性项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市建设的深入,有些项目还需进一步调整和充实。
五、生态市建设保障措施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统一部署协调,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规划纲要实施。
组织保障: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推动工作;成立由相关领域高级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组,作为领导小组的咨询机构;建立生态市建设推动长效机制,将生态市建设各项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实行目标责任制,纳入政绩考核;各区县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建立相应制度。
法制机制保障:将生态市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由市人大审议并批准实施《规划纲要》;围绕生态市建设,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制定有关生态保护、生态补偿、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将生态市建设纳入市人大、市政协执法检查和监督视察工作日程。
资金政策保障:加大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建立生态市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统筹运用预算内资金,将环保专项资金和补助资金、城市建设、水利、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公益林补助等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实行倾斜,统筹安排;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科技人才保障:将生态市建设重大技术创新课题优先列入全市科研计划;积极开展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周边省市的科技合作;全方位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
社会监督保障: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政府社会监督平台,在网站、媒体开辟专栏,建立公告、公示和奖励举报制度,不断扩大公民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生态市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五篇: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方案
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方案
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是协调市域产业和区域发展关系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和行业、部门规划及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对于指导生态市的有序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作内容
《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内容和深度,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要求,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指导,从邯郸市的实际出发,并与《河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及邯郸市各领域的发展规划相衔接,提出切合邯郸市实际的生态建设具体措施,力求实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在对邯郸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评价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生态市审核所设立的指标体系,针对邯郸市的实际情况优化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目标可达性分析;利用多时相、多波段中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通过解译获取生态环境信息,利用GIS技术,根据邯郸市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划分成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明确不同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阐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建议策略,为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产业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与管理手段;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写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资源保障、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领域,并设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主要包括生态产业建设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水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建设规划、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生态人居体系建设规划、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减灾防御体系规划等;规划基于RS/GIS/GPS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实现邯郸生态市建设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
1理,为后续其它规划的编制和生态环境管理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根据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步骤,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与投资;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组织、政策法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二、规划方法与技术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学理论、相似理论、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和环境承载力理论为指导,研究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关系,维持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确定当地区域环境承载力,规范经济开发强度,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保障系统的正常功能。
采用情景分析方法、相似分析方法、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时间序列分析、费用-效益分析、生态系统分析、RS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系统决策优化技术等。
三、规划的主要成果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技术报告和规划图件。具体内容在规划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将会有所调整。
(一)规划文本主要内容
规划文本(或称规划纲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生态市建设纲领性文件,是在生态市建设规划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为主体组成的规划技术报告(或称规划说明书)基础上提练而成的。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市建设的任务由来与背景、意义与作用、必要性与可行性、规划建设的范围与时限等;生态市建设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基础条件,创建生态市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与具体指标;生态市建设的区域生态与经济功能布局;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与任务,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资源保障、人居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等领域;重点建设项目与投资概算,分类别、分阶段列出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内容、范围、地点及投资等;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包括组织管理、政策法规、资金投入等。
(二)规划技术报告
规划技术报告(或称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内容的详细说明、分析、论证,是在生态市建设重点建设领域深入进行专题研究和专项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综合协调、平衡、汇总而成,规划内容按经费做适当调整。根据邯郸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与发展重点,拟设置以下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综合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评价;
2.生态功能区划;
3.生态工业建设规划;
4.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5.生态旅游建设规划;
6.水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
7.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8.森林保护与建设规划;
9.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建设规划;
10.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11.生态人居体系规划;
12.环境污染控制规划;
13、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4.减灾防御体系规划。
(三)规划图件
规划图件包括具有法规性质的规划图和为规划提供依据的规划附图。主要包括区位图、污染源分布图、监测点位图、生态功能区划图、重点生态保护区分布图、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图、城镇体系规划图、总体规划图等。
(四)生态市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决策信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包括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数据库、图形库、规划决策管理体系。
(五)生态市建设声像资料成果和多媒体演示资料
包括生态市建设成果声像资料和研究成果多媒体制作。
四、工作进度
(一)调查收集资料阶段(2006年6月15日-2006年7月31日)
1、规划编制单位拟定收集资料提纲,以会议或送达形式发放到有关部门(规划单位与规划办共同负责)。
2、规划编制组到典型区域现场考察,到各有关部门座谈和收集资料(规划单位、规划办和各有关部门共同负责)。
(二)编制规划大纲阶段(2006年8月1日-9月10日)
规划编制组在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关于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规划大纲。
(三)规划大纲论证阶段(2006年9月11日-9月30日)
由省环保局组织有关专家用会议或函审的形式对规划大纲进行论证,规划大纲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作为规划编制的依据。
(四)规划编制阶段(2006年10月1日-12月31日)
根据规划大纲和国家技术导则编制规划初稿。
(五)规划协调阶段(2007年1月1日-3月31日)
1、规划初稿以会议形式征询规划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以函审的形式征询有关院士专家的意见。
2、根据部门和专家意见修改规划初稿,必要时修改后再次征询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规划送审稿。
(六)规划评审阶段(2007年4月1日-5月31日)
1、由省环保局组织并主持专家以会议的形式对规划进行评审。
2、根据评审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报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