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时间:2019-05-15 07:5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篇: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

一、我们的约定做游戏讲规则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游戏,体验、了解规则。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有规则。

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活动;准备:

1、人头像;

2、卡片;

3、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喜欢玩这些游戏吗?

2、师:按着这些规则我们来玩《画鼻子》游戏好吗?

3、学生做游戏。

4、师:你们高兴吗?茹果不按这些规则做会怎样?

师: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没有了规则,就没了趣味性。除了游戏中有规则,生活也有规则,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交流第一单元第一课《做游戏讲规则》。

二、新授

1、师:让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学校,看看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有灸些规则?

2、谁来给讨论订规则,同桌之间讨论。

3、汇报。

4、师:我们学校根据这些规则制定了学校规则

5、师:这些规则有什么好处?

6、出示图片师:同学看这些图片(读)

①师生问好②爱惜粮食,文明就餐

③按时上课④在电影院里⑤荣誉照

7、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在这所学校里学习自豪吗?

8、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除了学校生活、还有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在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作叶,去寻找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有灸些规则?下面我们前后讨论、交流好吗?

学生汇报(鼓励学生)

最后由一位同学表演、指挥交通手势同学一起做。

师:我们既然学会这些手势,就要按着这些规则去做。我们一起说:“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我们要宁等一分钟,不抢一秒钟,茹果违反规则:轻,不仅会失去健康;重,还会失去生命。

师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探讨、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活处处有规则]

三、巩固

1同学们看图片找错误?想一想违反了什么规则?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这类情况发生?

①公园、马路等②乒乓球、课堂、草坪③饮水处

④楼梯⑤乱涂、乱画,破坏了城市风貌,环保

师:茹果你看到有人正在违反了这些规则,你们应该怎样做?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感受到了什么?(要遵守规则,找规则,方法很多,生活处处有规则)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做游戏讲规则》

师问:在哪里?

学生答: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处处有规则。

那么这些规则在人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假茹没有这些规则行不行?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交流。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2公共场所守秩序

教学目标

1、以在“公共汽车上”为话题,初步体会各种公共秩序的双重作用(即约束作用和发展动能),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做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

2、向闻舅和榜样学习,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3、学习有关公共场所的行为准则。

教学准备:课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小调查;教师搜集一些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正反事例让学生展开讨论。开展调查,了解人们(家人、同学等)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事例;也可以从图书室借悦这方面的故事(了解一些闻舅的事迹)

活动过程

谈话:

一、回忆自己乘车的经历

1、师述:你乘过公交车吗?在乘车的过程中,你遇到过令人难忘的事吗?(让你气愤、让你感动或感到惭愧?„„)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乘车经历。

二、续编并交流小故事。

1、师叙述“故事开头”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这时会出现哪几种可能?请你按照你所设想的几种可能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

2、学生动笔编故事;

3、交流小故事;

4、实话实说:假茹你是曹阳,你会怎么做?你为什么这样做?当时是怎么想的?

三、交流“我知道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秩序”

师导入:通过刚才的交流和故事续编,我们知道了,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小乘客,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不在车上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

1、你还知道哪些公共场所,各有灸些规则需要我们遵守?

2、在公共场所,茹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芯,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在公共场

所要有纪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纪律要求就叫“公共秩序”。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四、朗诵诗歌,课外延伸

1、评一评: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文明顾客„„

2、布置作叶:再去收集一些公共场所的行为准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有关公共场所的行为准则。

2、向闻舅和榜样学习,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关键词:品德

第二篇: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二学期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的第一单元是放眼看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三课:1.世界有多大2.多彩的世界3.与世界同行。着重介绍了世界政区、世界的大洲大洋、世界上的国家的多少、伟大的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多彩的居民和生活;走出国门、走进国际组织、并以这些子课题为突破口,导入学生对世界的探讨和学习。

第二单元“珍爱和平生活”是“认识世界”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一单元的继续。有三课:1.战争的回忆2.和平卫士3.放飞和平鸽。使学生了解战争的炮火给人们带来的死亡和流血,带给被侵略民族的耻辱,带给人的心灵的创伤„„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人民的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无论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捍卫着祖国的安宁和幸福„„了解友爱、和平和幸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梦想,应该让和平鸽永远飞翔在世界上空。

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着重介绍了地球是人类唯一适合生存的家园,但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和破坏,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危及到地球生命的生存许多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的高度重视,保护地球拯救人类共同的家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共教学三个单元,九课。第一单元 “放眼看世界” 第二单元 “珍爱和平生活 第三单元 “只有一个地球”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世界政区、世界的大洲大洋、世界上的国家的多少、引导学生对世界的探讨和学习。

2.使学生了解战争的炮火给人们带来的死亡和流血,带给被侵略民族的耻辱,带给人的心灵的创伤,了解友爱、和平和幸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梦想,应该让和平鸽永远飞翔在世界上空。3.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唯一适合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拯救人类共同的家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世界政区地理位置分布大小等特点。

2.在世界地图上正确地了解世界的大洋和大洲以及他们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世界地理和世界之最。

3.放眼世界了解灿烂的古代文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4.了解中国正在迈开大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全面走向世界,与世界同步,了解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和一些相关的世界组织。

五、教学进度

第二学期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一 《世界政区》

二 《大洲和大洋》

三 《国家有多少》

四 《金字塔的遐想》

五 《多样的居民和生活》

《走出国门》

七 《走进国际组织》

八 《不能忘却的记忆》

九 《我看战争》

十 《保家卫国》

十一 《和平之师》

十二 《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十三 《共同的渴望》

十四 《地球哺育了我们》

十五 《地球哺育了我们》

十六 《地球的伤心事》

十七 《地球的伤心事》

十八 《为了地球的明天》

十九 《为了地球的明天》

六、教学措施

a)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教材的知识结构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c)从学生年龄出发,教学力求生动活泼,趣味性强。d)注意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e)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知识的能力。

f)经常与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以便采取相应教学手段,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一单元

放眼看世界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形成热爱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2.对不同文化尊重欣赏的态度。能力

1.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专题研究问题的能力。2.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能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研究的能力。知识

1、了解地理历史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引导学生对实际的初步了解和认识,了解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世界的大洲和大洋;了解世界地形概况。

2、了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培养学生热爱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3、初步分组了解阿拉伯人、非洲黑人等生活习俗,知道世界上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对不同文化应该确立尊重形式的正确态度。

4、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深刻理解我国与世界的密切联系,我们必须与世界同行。

5、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过程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第一课

世界有多大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大洲大洋。

2.交流世界大洲大洋的面积人口和国家的基本情况 3.了解多种多样的地形并交流地球地形的世界之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大的教学用的地球仪,并动员学生准备一个小的学习用的地球仪。2.地形图 3.相关课件 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的大洲和大洋 教学难点

对于经纬线的理解,对于地球形状的理解

第一课时

大洲和大洋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了解海陆面积比例;

(二)运用多种媒体使学生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三)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三、师生准备: 课件、世界地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浩瀚的宇宙》(解说:在茫茫的太阳系中,八大行星都按各自的轨道„„从容的、日复一日地运行着。在八大行星中,只有我们人类的栖息地----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上大洋和大洲的有关知识。

师:其实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魅力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水球。”

二、了解洋、洲及其分布。我们人类的家园有多大呢?假如一个人日行50千米,从地心走到地表,要走127天,绕地球赤道一圈要801天,假如想把地球团团围住,需要2300万人手拉手站成一圈才行。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学生介绍资料: 1.了解海陆分布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简单复习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陆地是人类生息的繁殖地,从图上看,陆地和海洋的面积那个大?

2.展示《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出海洋71%,陆地 29%。俗话说:三山六水一分田 3.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四人一组合作: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地球共几个大洲和大洋,看清它们起止的位置. 4.集体交流,并指名指出. 5.了解大洲和大洋的面积:

6.七大洲和四大洋哪个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呢? 结合自己的资料和地球仪,请大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7.学生自学资料并排序。8.交流结果: 七大洲面积

以录像的形式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使用相应工具,感受大洋和大洲的大小位置等。继续训练形成合作意识,交流中取得收获。

板书设计 大洲和大洋

陆地29%

七大洲

海洋71%

四大洋 课堂检测

1、分别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国家有多少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次我们了解了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这次我们来一起了解各个大洲上的国家。那位同学说说,你课下了解到世界上共有多少国家?(200多个)二.了解各大洲上的国家。

1.仔细观看地球仪和地图,每个大洲上你都看到了哪些国家?

2.指名说说大洲上的国家(每个洲说2、3个国家,讲清楚它在大洲的位置)3.在亚洲上的国家哪个国家是最亲切的?找到他的首都了么?

三、了解地球的地形

师:同学们,地球的表面并非是一马平川的,而是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你们在课外预习中知道了地球的那几种地形?

四、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齐努力吧!我们会更多地了解我们生存的地球。

4.四人一组合作,看看祖国四周的国界线都到哪儿,你们能找到祖国的那些邻国? 5.结合自己的资料选几个邻国,说说你对这些邻国的了解?

a.俄罗斯:面积多大?大约是中国的几倍?人口有多少?中国是他的几倍?„„ b.日本„„ c.……

6.南极洲上有几个国家?

1.课件展示平原高原盆地山脉等多种地球地形,简介相关的概念。2.课前大家都对世界地形之最作了一些准备,说说你们到找到了哪些? 3.指名介绍相关资料

4.教师课件补充多种世界地形之最 谈话导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谈一谈对世界上国家的了解。1.结合世界政区图,查找各国的位置

2.以大洲为分布界限,查找各个大洲的国家。3.了解地球地形的基本特点

板书设计 国家有多少 亚洲:中国、韩国、新加坡

欧洲:俄罗斯、英国

非洲:„„ 课堂检测 1.请你们说出几个“袖珍国家”。教学反思

第二课

多彩的世界

教材简析:

“多彩的世界”是本单元第二个学习主题,包含两个主题活动—“金字塔前的瑕想”和“多样的居民和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没有世界历史知识的公民,不会具有完善而敏锐的世界意识,其人格也必然是缺损的。设置本单元的目的是使学生从分解人类古代文明开始,感受历史的厚重,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初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意识。其中,古埃及人是最早步人类文明社会的民族,所以世界文明社会的历史多从古埃及开始谈起。教科书首先设置了“金字塔前的遐想”这一主题活动,以“金字塔”为切人点,展开对世界古代文明的研究,学生根据兴趣自愿结合成小组,分别去研究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文明。教科书首先呈现一幅讨论图,一位男生展示“姑姑在埃及金字塔前的留级影”,引起大家对金字塔及其他古代文明的探究兴趣。“走近古代埃及”小组在进行研究活动之前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计划,包含研究内容、方法、时间、成果的展示等方面,基本呈现了研究计划的制定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样本。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资料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从书中查找资料,有的进行讨论分析,有的访问学者等等。总之,教科书在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资料的获得是多方面的,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途径。

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研究兴趣。

2.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体会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3.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培养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调查研究,能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一课时

金字塔前的遐想

教学简析:

本活动主题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走进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从古埃及的概况和各方面的成就入手,了解人类的文化遗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以探究古埃及的奥秘为主题,带领学生有效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学者专访、归类收集等手段与方法,将课本知识与个人收集整合于对金字塔、对古埃及、对历史的探究中。以求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使研究性学习呈现出强大的教育功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世界史文化的兴趣。2.对不同文化持有尊重、欣赏的态度。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专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1.运用多种渠道,探究金字塔的奥秘,理解古埃及的古老文明。2.了解古埃及的概况以及各方面的成就。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利用各种方法搜集(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学者专访等)查阅有关古埃及 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提起四大文明古国,我们都知道它们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那么,这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几个国家呀?

师:有谁能为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课前,老师已经请小组同学在示意图上标注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你们完成的情况?

师:先让我们走近古代埃及吧。在埃及,金字塔大的有三座,小的若干座,那么我们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的浓厚兴趣一直不减,同学们,让我们来想一想,它究竟有何神秘之处值得世界各国的人们如此的关注?她和古代埃及的文明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用同样的方法介绍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

生1: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生2:老师,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不能直接回答为“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而必须加上“古代”二字呢? 生介绍。

第一小组派学生代表将示意图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并分别指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学生展示或讲解自己所收集到、接触到的人们有关胡夫金字塔的研究成果,在合作的氛围中主动探究胡夫金字塔在建筑、工艺、物理、天文、数学、运输、吊装等等方面显示出的辉煌成就,并将这些成就与古代埃及的社会文明程度联系起来。学生分组上台介绍,全班互动交流。

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明古国的内容和相关的地理位置。问题放给学生深入探讨。

锻炼学生介绍资料与同学交流的能力。

板书设计 金字塔前的遐想 四大文明古国 课堂检测 1.学习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多样的居民和生活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二)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三、教学方法:自学与交流

四、教学准备:课前调查资料、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导入:

出示《西亚北非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

二、介绍6~7世纪的阿拉伯社会:阿拉伯半岛内陆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原,其中夹带着一些绿洲。大部分的阿拉伯部落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各部落都有自己信仰的神,部落间常为争夺牧场掠夺财富而发生战争。人民渴望半岛尽早统一。这说明统一是当时历史的必然趋势。让学生理解伊斯兰教创立的社会背景及必要性。感受宗教的创始并不神秘,任何一种文化的生长都离不开其社会土壤。

三、同学们,我们搜集一些有关世界各地节日的图片、节日饰品,了解各地节日的时间和意义,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传说、习俗和庆祝活动,看看从节日中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文化现象。

四、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待客方式、礼尚往来等,同时知道其中的一些礼仪习俗。

学生找出相应位置。

引导学生,了解伊斯兰教创立的情况:创始人,创立时间,经典著作,主要教义。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查找资料, 介绍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宗教节日,习俗忌讳。1.让学生谈一谈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播放课件、视频资料)2.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西方节日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3.汇报:圣诞节在西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4.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5.总结: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就像中国过春节一样。

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了解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 民族在民俗风情、生 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 同,懂得对不同国家 的生活习惯、不同的 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板书设计 多样的居民和生活 生活习俗

信仰

节日习俗 尊重

宽容

欣赏

课堂检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

与世界同行

教材简析:

“与世界同行”是本单元第三个学习主题,包含两个主题活动—“走出国门”和“走!近国际组织”,分别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说明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愈来愈密切,世界越来越像个“地球村”,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也日益增多。因此,了解和认识世界,掌握初步的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知识,不仅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因素。“走出国门”这一主题活动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间的联系,关注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中国不仅是一个有影响的大国,是近年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联系日益密切,大量外资进人中国。中国企业和产品进人世界市场,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更紧密的经贸联系。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周围居民使用海尔产品和进口产品的情况。

第一课时

走出国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导入

播放海尔冰箱的一则广告,引起学生的兴趣。

将统计数字呈现出来。这么多人知道海尔,使用海尔,为什么呢?

小结:海尔产品„„它不仅在国内是知名品牌,而且走出国门,冲向世界。

二、走近海尔,了解海尔

1.(播放海尔凭着实力不断扩大势力的影片片段,出示海尔在美国、欧洲的厂区)看了这段资料,你能说说海尔凭什么能走出国门吗? 小结:是的,海尔凭的是实力

2.像海尔这样出口到国外的产品还有哪些?师投影出示出口到国外的知名品牌。

小结:出口到国外的产品,不仅有这些品牌产品,还有大量的外贸服装、日用品、玩具等。其实,有很多中国产品出口到国外,价格十分低廉,我们所取得的利润也相对较低。这些产品为什么便宜?

小结:是的,有些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中国的劳动力相对较便宜,因此价格也不高,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因此,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保证质量,才能增加品牌实力,使其更有价值。

三、进口产品大调查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与世界的经济贸易往来,在我国产品出口的同时,国外的产品也不断涌进国内市场。

(播放课件,商场里,营业员为大家介绍进口手机、化妆品、电器等,提示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调查)

进口产品是否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我们来听听营业员的说法。”

播放访谈经过:从质量上讲,进口产品的确功能先进,使用期长,让消费者感到放心,但同时价格也相对较高。

小结:进口产品对国产产品的影响的确是很大的,加大了企业间的竞争,有些产品因此被淘汰,但竞争又使得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要。面对竞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将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

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场统计:知道海尔产品的请举手。记下人数。自己家的家用电器有海尔品牌的请举手。学生谈感受。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介绍出口到国外的产品还有哪些。

学生交流讨论找出答案。

你们家有国外的进口产品吗?质量如何?这是一份调查表,下面我们就到商场里,随着营业员的介绍,把进口产品记下来。

数一数,你记下了几种产品?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问题? 探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产品进人中国市场?

讨论:进口产品对同类国产产品的影响正面大还是负面大?面对竞争我们应该怎样做? 谈谈感想和收获

首先从学生生活入手。

尽量让学生了解前沿信息。

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出口到国外的知名品牌。深入探究,了解究竟。

通过交流让学生深入思考,谈出感受和收获。

板书设计 走出国门

家电

食品

交通工具„„ 课堂检测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受? 教学反思:

走近国际组织

一、教学目标:

(一)知道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二)知道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三)了解联合国在当代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四)热爱世界和平,对世界人民的友好合作表示赞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难点:理联合国在当代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课件、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1、简单叙述联合国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产生过程。知道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国际性组织。

2、介绍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3、看课文插图: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面迎风飘扬。介绍中国是联合国51个创始会员国之一。

4、介绍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安理会的作用,说明我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5、归纳小结。(民族自豪感)

1、学生搜集资料进行介绍:

提问:a.联合国组织成立于什么时候?

b.联合国的会员由多少个创始国发展成为多少个成员国? c.联合国的总部设在哪里?

2、看插图:联合国大厦,大厦前飘扬着180多个成员国的国旗。交流:联合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1、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

2、联合国在这些活动中起到什么作用。

3、归纳:联合国的宗旨。

知道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知道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了解联合国在当代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热爱世界和平,对世界人民的友好合作表示赞同。

板书设计 走近国际组织

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课堂检测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珍爱和平生活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爱好和平。2.热爱解放军。能力目标:

1.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分析战争问题,尝试做出正确的判断。

2.在交流中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知识目标:

1.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2.知道和平给人类带来的美好生活。3.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4.知道国家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单元课时建议:5¬--10课时 主题目标:

1、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愿望。

2、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3、对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残杀无辜的罪行感到愤怒,同情在战火中受煎熬的人们。教材简析:

“战争的记忆”活动主题共设计了“不能忘却的记忆”和“我看战争”两个主题活动。“战争的记忆”这一活动主题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不同渠道了解近代发生过的战争,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知道在饱受战争创伤之后,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创造和平环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并为之进行了 不懈的努力。

在“不能忘却的记忆”主题活动中,教科书首先通过介绍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进行的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让学生j知道纳粹帝国主义的凶恶残忍。- 教科书在“永久的创伤中”,记述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亲眼见证的屈辱历史。学生

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再怀着满腔热情抒发自己的看法,可以使情绪得以高涨。教师可安

第一课

战争的记忆

教学目标:

1.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懂得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3.对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残杀无辜的罪行感到愤怒,同情在战火中受煎熬的人们。教学准备:配合教学内容的电脑课件 第一课时

不能忘却的记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1.提问:大家知道当前世界上哪里还在发生战争吗? 2.课件:战后景况

提问:你们看到这战后的景况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我们看到战后到处是一片废墟,尸横遍地。无辜的儿童成了孤儿,在那里啼哭。我们感到这情景十分悲惨,为他们难过。

3、了解战争对中国的创伤。课件:南京大屠杀片段

三、小结:

看到我们的同胞,被集体射杀、火焚、活埋,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我们心如刀绞,愤慨万分。但是,在战争中惨遭不幸的又何止南京一座城市!

学生谈感受

学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生: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创伤,中国人民饱受了太多的战争之苦。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是大家都知道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日军又进一步侵占了我国的华北,同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开始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学生介绍提问:看了这段录像,大家有什么感想?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 谈话导入。从真实入手,让学生的眼睛直击战争。用课件引发学生们的思考。牢记历史,感受国耻。板书设计 战争的记忆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课堂检测

1、哪些战争给你印象深刻?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我看战争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区间的一些战争及冲突。

(二)进一步感受战争所带来的苦难。

(三)激起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感受战争所带来的苦难。

三、教学准备:

(一)搜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影响比较大的一些战争及冲突。

(二)小组合作,重点研究战争的一方面灾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谈话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聊有关“战争”的话题,首先想请大家来看一组我最近从网站上下载的新闻标题——(点击课件:播放近期的新闻标题)2.看了这组新闻标题,你最想说什么?

目前国际形式还十分复杂,世界上还有战争。课前我请同学们分小组去收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影响比较大的战争,现在就请你们来汇报一下吧!

3、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这么短短的二十几年,世界上就爆发了这么多大规模战争,(点击课件:点燃战火)但事实上,世界上发生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还远远不止这一些,当今世界还很不平静。这里我还收集了其他一些二战结束以后的一些比较大的战争。(点击课件)

4、看到这团团的战火,可能有很多同学都要问,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战争呢?其实战争的原因非常复杂,有长期的领土争端问题,宗教派系对立的问题,但更多的是能源争夺问题。

5、但不管是哪一场战争,也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的灾难。这一点,我们在上一节课的两次世界大战的课堂中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课前我也请同学们重点研究了战争所带来的一方面的灾害,并且分小组进行了重点的研究,现在就请你们派代表来汇报一下。

6、是呀,我想对每个人来说都希望能和自己的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战争却破坏这人们的原本幸福的生活,罪魁祸首就是那些战争的发起者,现在就请你们给那些发起者写一句话。

8、播放和平之歌

战争是罪恶的,战争也是残酷的,此时此刻我想我们每个人最想说的一句话便是不要战争,现在就请同学们来看我从网上下载的一首FASLH动画。(点击课件)生谈感受。(1)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黎巴嫩

(2)海湾战争

伊拉克——科威特——美国1991年1月17日

(3)两伊战争

伊朗——伊拉克自1980年9月爆发,至1988年8月20日(持续了8年之久)。

(4)阿富汗战争

苏军——阿富汗

1979~1989年(历时10年)

(5)波黑战争1992年——4月~1995年12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三个主要民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而进行战争。

(6)科索沃战争美国及北约军队——南联盟军民1999年3月24日—6月20日

(7)伊拉克战争2003年(8)车臣战争1999年

(9)马岛战争1982年英国——阿根廷 1.学生汇报

从经济、生命、心理、儿童、环境、文明、难民营这几个方面来汇报。(适时点击课件)

刚才同学们从各个角度汇报了战争所带来的灾难,汇报应该说比较详细,既有图片,又有解说,我想在你们的心灵深处一定受的了很大的震撼。这里我想给大家看一段文字,这是一位阵亡士兵的母亲镌刻在儿子墓碑上的战争的控诉:

在别人眼里你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在母亲心中你却是整个世界。(点击课件)

7、给战争的发动者写一句话

从课件入手,让学生了解近期的新闻。

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区间的一些战争及冲突。进一步感受战争所带来的苦难。

小组合作,重点研究战争的一方面灾难。激起热爱和平的情感。

板书设计 我看战争 热爱和平

维护和平课堂检测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四年级思品学科现状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等相关学科有机的结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自己的认知、情感和体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四年级的孩子是喜欢上思品课的,有的孩子认为有少许课本话题无法调动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则认为教师上课的形式可更为多变,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让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社会责任。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第二单元:《健康的生活》

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年级下期

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以交通工具和路线的历史演变、未来交通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感受祖国的迅速发展,并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不但自己要注意交通安全,还要向周围的人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及交通的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课本每单元的话题,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将学习延展到生活中

3、通过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4、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5、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切实的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观

6、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五: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6课时第二单元:《健康的生活》9课时

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9课时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教 学 计 划

徐 爱 芹

2011.2

第四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五、穿越时空的生活

3、多资多彩的传媒世界 第一课时

怎样看电视 教学目标:

1、学会处理学习与看电视的关系。

2、懂得怎样有效、合理地看电视。

3、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4、提高调查、发表和探究能力。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三者102~105页。走访、调查周围的人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的对象及情况,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按照不同的类别

写在黑板上。待学生回答完后,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看来由于年龄不同、兴趣不同,人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也不同的。例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与你们的父 母喜欢看的就会有所不同,也曾因此而产生矛盾。在看电视的时候,你们与父母 常常因为什么问题闹别扭?当你与父母因看电视而产生矛盾的时候,你是怎样 做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办法吗?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针对问题各抒己见。

3、探究讨论。

引导学生看书上下班53页的一组画面,请学生讨论:它反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如果像他那样,会产生哪些危害?

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请学生阅读书上53页下方的课文。

4、总结。

教师对整节课进行小结,评优励差。家庭作业:

将课上所学的内容向家长做介绍。第二课时

荧屏前后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08~109页。教学过程:

1、导入。

从教科书上的导读图引入。

2、小组讨论。

讨论问题: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哪些工作?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全班交流。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论。教师注意将学生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人员的比例,并通过实例向学生做具体说明,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进行了解。

4、总结。家庭作业:

每人从书中搜集一个故事,并准备讲给大家听。第三课时

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1)教学目标:

1、知道书籍、报刊和杂志是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2、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3、形成健康的阅读兴趣。

4、学会在书报杂志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14~115页。教学准备:

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学校来。教学过程:

1、导入。

以问题引入,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大众传媒’这个词,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大众传媒’?”“除了前面讨论过的电视外,还有哪些大众传媒?” 从而导出书籍、报刊、杂志。随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他们经常阅读的书报杂志有哪些。

2、故事会。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人讲一个从书上看到的故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故事,准备向全班做介绍。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

3、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把自己推选出来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4、总结。

教师肯定学生所讲的故事,并提议:“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把自己的藏书拿到学校来,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与班上的同学分享让我们班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更多的好书。” 家庭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57页的“读后感”。

2、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

第四课时

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2)教学目标:

1、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2、形成健康的阅读兴趣。

3、学会在书报杂志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教学准备:

1、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杂志,特别是少儿类和科普类的。

2、准备剪报本、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1、导入。

从区分报纸、杂志和图书的问题上引入,并让学生明确报纸、杂志的特点和功能。

2、全班交流。交流:我家订了什么报纸或我看过什么报纸?我最喜欢的报纸是什么?哪些信息是从报纸上获得的?报纸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帮助?

3、剪报。

首先介绍剪报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好方式,然后介绍剪报的分类和剪贴技巧。一是学会选择,选择自己有用的或感兴趣的题目做剪报;一份剪报应当围绕一个题目进行制作。

二是剪报时要把报纸的名称和出版日期同时剪贴,或者写清楚,以便查证。三是是注意顺序,或按时间排列,或按内容性质、按来源排列。四是注意美观,根据剪报的大小进行配、插、折、压处理。

五是注意剪报道德,公用或他人的报纸,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用来剪报。让学生自己制作剪报,根据情况,可个人制作或小组制作。

4、总结。

鼓励学生订报、看报。并养成剪报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强调剪报的道德。家庭作业:

1、请家长欣赏自己的剪报,或者向他们介绍自己小组的剪报。

2、自定题目,制作一份剪报。

第五课时

电脑网络-----我的新伙伴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对于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网络的两面性。

3、了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网络。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18~119页。教学过程:

1、导入。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入。

2、探究讨论。

分析讨论。让学生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说出电脑网络都有哪些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必生活都有哪些帮助;又有哪些消极的作用。

3、演示活动。

把电脑网络的现代化功能以及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帮助展示给学生看。

4、阅读与讨论。

让学生阅读书上第58~59页的文字和图画,并进行讨论:(1)怎样在电脑网络中安全、有效地获取知识和信息;(2)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陷阱”。

5、制订公约。

在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引导学生制订公约,并举行签名仪式。家庭作业:

把所学知识介绍给家长。

六、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1、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

第一课时

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

2、感受交通事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

3、进一步学习制定调查方案。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24~127页。教学过程:

1、导入。

从60~61页的导读图引入。

2、全班讨论。

教师出示交通事故图并提问:“看了这张图,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请几个学生发言。学生根据教师上次布置的任务,进一步讨论了解到的交通事故。

3、阅读讨论。

请学生阅读书上62页的课文和“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统计图及“在交通事故中不同年龄死亡和受伤的人数”的统计图。教师针对两张统计图的内容做适当的提问,帮助学生读懂统计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从‘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的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什么?从‘在交通事故中不同年龄死亡和受伤的人数’的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教师出示本地区的交通事故图,引导学生将其与书上的图进行比较,并就此图发表意见。

4、探究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呢?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5、小组准备。

教师布置调查任务:就上述各个方面,调查本地区的交通设施。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制定调查计划。

6、小结。家庭作业 :

根据课上准备,各个小组利用上下学或休息日的时间进行调查。第二课时

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和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2、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

3、掌握报警的方法。

4、对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提出建议。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30~131页。教学过程:

1、导入。汇报调查情况

2、发表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将汇报的重点放在交通设施的设置对于交通安全分别起哪些作用,都发现了哪些新的交通设施等方面。

3、全班讨论。

讨论: 对比书上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住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施有哪些不同?体现了什么?

4、阅读讨论。讨论: 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阅读书上65页的课文并观察教科书中呈现的照片,进一步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警察工作的辛劳。然后提问学生:“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现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

5、交流与建议。先让学生交流“在调查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或缺少设必要的交通设施的地方?” 再让学生提出建议。

6、总结。家庭作业: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交通标志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制成图片。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第三课时

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调查和课堂学习能辨认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并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2、了解一些过去不太熟悉的交通标志和国外的交通标志。

3、在认识交通标志的活动中,进一步内化和深化有关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教科书分析:参见面134~136页。教学过程:

1、导入。谈话导入。

2、小组准备。

“你们都发现了哪些交通标志?它们的的颜色和形状有什么特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各小组或个人进行准备,整理修改图片,设计汇报形式。

3、发表与交流。

各小组或个人展示调查结果。将图片张贴在黑板上,并说明它代表的意思。然后教师提问:“黑板上这些反映交通标志的图片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请学生分别将有共同之处的交通标志排列在一起。教师就整理后标志的含义进行提问,随后教师应在强化各种标志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共性。可提出“颜色、形状基本相同的标志都有什么相同的意义”的问题,并在黑板上写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说明所有的交通标志都可以分为这三类,并让学生就这三个类别对交通标志进行归类。教师提问:“哪些标志是我们需要特别遵守和注意的?道路上没有这些标志行不行?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本地区比较少见的,以及其他国家的交通标志,也可引导学生看书了解,知道这种“道路语言”在许多国家都得到有效应用。

4、设计活动。

让学生在对交通标志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后,自行设计交通标志。

5、总结。家庭作业:

1、调查行人和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2、收集或设计交通安全用语。

第四课时

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1)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交通规则。

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

3、初步运用统计的知识,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教科书分析:参见面礼141~145页。教学过程:

1、导入。谈话导入。

2、阅读讨论。

“你知道哪些哪些交通规则?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结合书上69页的四幅图片进行讨论。教师加以补充。

3、小组交流。

以“我们身边的交通隐患”为题,对课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综合小组同学的调查结果,准备向全班汇报。(可采用统计图形式)

4、全班交流。各小组简单汇报。

5、全班讨论。讨论:

“什么人会发生交通事故?”

“许多人不守规则,他们是怎样想的呢?”

“你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吗?你是怎么想的?” “这样一些想法的危害在哪里?”

6、小结。家庭作业:

完成教科书“我们的约定”。

第五课时

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2)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模拟体验,做“我们一起遵守交通规则”的游戏。活动准备------进行游戏-------活动小结(思想教育)家庭作业:

1、给家长讲一讲今天活动的内容。

2、调查自己所在地区曾经发生的火灾,以及发生的原因。

2.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 第一课时

无情的火灾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灾的严重危害。

2、知道火灾发生的原因。

3、初步具有防火意识。

教科书分析:参见148~149页。教学过程:

1、导入。以图引入。

2、阅读讨论。

阅读书中有关火灾发生的的报告和统计图,并引导引导学生讨论: 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告诉我们什么?

3、全班讨论。

根据课下了解的情况和书中75页的“火灾原因调查报告”,讨论火灾发生的原因。

4、探究活动。

5、小结。家庭作业:

向家长了解有关火灾和防火的事项。第二课时

防患于未然(1)教学目标:

1、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懂得预防火灾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2、知道哪些是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及防火措施。

3、知道在火灾中保护自己的自救和逃生的方法、技能。学会在火灾中保护自己和寻求帮助。

4、了解消防设施的种类及作用,懂得爱护消防设施。

5、巩固绘制平面图的知识和技能。教科书分析:参见154~156页。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阅读讨论。

让学生阅读书上76页的课文。教师提问:“什么叫防患未然?上次老师布置大家向家长了解有关火灾和防火的事情,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读76页的三幅图,然后提问:“你家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家里或其他地方还有哪些火灾隐患?”

“哪些地方应该特别注意防火?” “什么时候应该特别注意防火?”

“哪些措施可以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人们的防火能力?”

3、全班讨论。

“一旦发现火灾,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自由发言。怎样报警?怎样自救?

4、小组活动。

制定消防设施调查计划。家庭作业:

小组活动,调查学校、街道或商店等地方消防设施的分布。第三课时

防患于未然(2)教学准备:

1、检查和督促调查活动的完成情况。

2、详细了解各种消防设施的作用。教学过程:

1、导入。

检查学生上次课上学过的自救方法。

2、小组准备。

让各小组把自己的调查结果画成平面图。

3、小组汇报。

各小组要按调查计划介绍调查地点、时间,消防设施的种类、数量、安置地点。

4、探究活动。

(1)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消防设施,它们有什么作用?(2)它们有什么主要特征?

(3)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这些消防栓?为什么?

(4)在调查消防设施的分布时,有没有消防设施被损坏、破坏,一些地区尤其是居民区有没有消防通道不通畅、不利于逃生的现象?对此,请提出你的建议。

5、小结。

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概括并强调在探究活动中讨论的要点。家庭作业:

观察自己居家附近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第四课时

当火灾发生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火灾发生后社会各部门是如何做出反应的,知道灭火是一项多方面协作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

2、了解消防队员的工作,萌发对消防队员的敬意。教科书分析:参见159~163页。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引入:“当接到火灾发生的报警时,有哪些部门是参与救火的?它们各自的任务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2、讨论与讲解。

请学生阅读书上79~81页后进行讨论,教师适当讲解。

3、全班讨论。

“你对消防队员工作怎样看?他们的职责是什么?面对熊熊大火,消防队员是怎样做的?”(思想教育)

4、小结。家庭作业:

向家长介绍今天在课上学习的内容。3.走进健康文明的生活

第一课时

学会安全自护 教学目标:

1、懂得安全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

2、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自我保护的常识。

教科书分析:参见166~168页。教学过程:

1、导入。

开门见山,提问引入。

2、探究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上84页,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3、全班交流。

以“我给同学提个醒”为题进行交流,提示同学安全自护。

4、模拟表演。

5、阅读与讲解。

6、小结。家庭作业: 请家长观看自己在书上86页图上所画的标记,并征求他们的意见。第二课时

感受健康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健康生活的概念和内容。

2、体验健康文明的生活,初步养成向往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教科书分析:参见171~172页。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引入:业余时间你最喜欢做什么?

2、探究讨论。

请学生阅读书中87~88页,并讨论“你觉得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

3、小组活动。

4、全班交流。

各个小组发表自己的体验活动计划,师进行适当点评。

5、小结。家庭作业:

1、利用休息日,按计划实施各小组的体验活动,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利用上下学或外出活动的时间,观察公共场所中的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并做好记录。第三课时

创造文明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道文明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2、感受文明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需要。

3、能够区别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并能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科书分析:参见175~179页。教学过程:

1、导入。

检查前面学习过的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2、发表与交流。

请各小组汇报本组健康生活方式的体验活动,特别要讲述自己的感受。

3、阅读与讨论。

先让学生阅读书本89页的内容,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四幅照片上的人在做什么?”

“所展示的行为和文明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清除小广告?”

“你认为随意张贴小广告是文明的行为吗?为什么?” “为什么要参与扫雪?它说明什么?” “‘一米线’是做什么用的?” “为什么不能随意乱扔废弃物?”

4、全班讨论。

“为了拥有一个健康文明的环境,你都做过哪些事情?你发现班里的哪些同学做过哪些文明的事情?我们还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观察和阅读书上90页的三幅图画及文字,并提问学生:“你经历过或看见过这种现象吗?你有什么感受?在生活体验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文明或不文明的现象?你有哪些感受,有什么好的建议?”

5、小结。(思想教育)家庭作业:

完成生活体验小报告,并拿给家长看,听取家长的意见。

第五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四,土地养育着我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一切都是源于土地,增强他们对土地的热爱。

2、让学生简单了解什么是需要,人们的需要有哪些,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试过挨饿?饥饿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学生举手回答。)

我们饿一两顿就已经觉得很难受了,下面我请同学们看看这些在饱受饥荒煎熬的人的故事。(展示图片并讲述图片里的故事。)

二、讲述什么是需要。

在这些饥饿的人群了,你们说,他们当时最想要的是什么呢?(粮食!)对,他们需要的是食物!他们不会在这样的时刻里想要穿名牌、去旅游,对他们来说,任何可以维持生命的食物比什么都重要。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书本第3页豆博士的话,并把它读一读,然后告诉我,什么是需要。(学生自行阅读,并举手回答。)

好了,看来同学们对这个定义的理解还是不错的。我们接着要了解一些关于需要的课外知识,这是关于需要的心理学知识。(简单介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例子,如,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baby到现在的需要的不同来解释不同的需要层次。)

三、探讨我们的食物来源和变化。

学生讨论:我们的食物有哪些呢?它们分别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它们来自哪里?从古到今人们都是吃这些食物吗?为什么?

讨论以后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四、课后作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食物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却有一些传统的耕作方法流传了下来。你知道吗?回去问问长辈,或者自己亲自试试种一棵葱(蒜),感受一下传统的种植方法。

简单讲解种植的方法。

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种植的条件和过程。

2、感受传统的农业种植方法,学会和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种植的经验,学会聆听别人的经验介绍。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检查上一节课所布置得作业:种一棵蒜或葱。)同学们,请把你们所种的蒜或者葱放到桌面上,我现在看看那个同学种得最好。

二、根据同学们种植的情况,引导学生了解种植的条件和过程。

评出种得最好的五位同学,请他们介绍一下他们的种植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感受。这五位同学介绍以后,其他愿意发言的同学也可以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展示他们所种植的植物,并结合课文“萝卜的故事”介绍农作物的种植。

三、小结。

从种植到收获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的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3、理解农业生产具有的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有一定的规律。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农业生产是有季节性的。

导入: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植物是在夏天生长,那些是在冬天生长的呢?(学 生举手回答。)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季节,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一样,荷花不会在冬天开放,梅花也不会在夏天盛开。农业生产也是一样,不同的季节,农民们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麦、玉米的生长季节吧。(学习书本6页的内容。)

二、认识节气。

只有某一段时间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所以,人们种植作物,就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节气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背一下这个了不起的发明吧。(学生齐读节气歌。)教师简单讲解:大约15天为一个节气。

三、农业生产是有地域性的。

教师提问:广东有种苹果吗?(学生集体回答。)那北方有种荔枝吗?(学生集体回答。)为什么不在北方种植荔枝,在南方种植苹果呢?

学生讨论:为什么植物分布不同的地方?讨论完毕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倾听学生发言,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四、一起找找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在哪里。

学会看“中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四、小结。

从传统到现代

——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2、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以下这些都是传统的农具,你能说出它的作用吗?(展示各种传统农具的图片:铁锹、耙子、镰刀、锄头、镐子等,学生举手发言,教师适当指引。)

除了这些以外,你还认识哪些传统的农具?(学生自由发言。)

二、了解各种农具的使用方法。

教师展示在人们使用各种农具的图片。通过这样的图片使学生了解传统农具的使用方法,了解这些简单的农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三、现代的农业机器。

展示现代农业机器的图片,简单讲述它们的作用。了解它们是在传统农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农业工具,它们更加方便人们的耕作了。

四、小结。

几千年来,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畜力耕作,发展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农业在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中走过悠悠的岁月,生产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

劳动者的创造

教学目标:1、知道四川的都江堰和新疆的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明而自豪的态度。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从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农业机械的伟大成就。其实劳动者的 创造远不止这些,下面我们一起再去了解更多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吧!

二、了解都江堰。

教师展示都江堰的图片,并详细讲解都江堰是怎样防洪导水的。(展示竹笼、杩搓和古代人民利用都江堰的情况。)

观看都江堰视频。

三、了解坎儿井。

学生阅读书本内容,了解坎儿井的独特构造。教师讲解坎儿井怎样为新疆人民带来珍贵的水资源,使得在沙漠中的吐鲁番能够生产出水灵的葡萄。

自由探讨:为什么在新疆取水要用坎儿井的办法,而不直接开辟一条河流,从雪山把水引到新疆呢?

学生自由讨论,讨论完毕后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四、教师总结。

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的新成就。

2、知道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解决了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3、简单了解我国农业产品进口与出口情况,以及我国与世界的农业交流,增强国际了解。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集体回答。)

对了,我们上一节课了解了我国两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坎儿井。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伟大工程,它们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今天,我们来了解现代的农业,农业科学家们把最新的科技应用到农业上,提高我们农业的生产。

下面请同学先阅读书本16——17页,了解一下,书上给我们介绍了那些先进的农业技术。

二、学习课文内容。

考察学生阅读的情况。提问:书本上告诉了我们那些农业上的新科技呢?(学生举手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一下内容:

1、简单介绍袁隆平。

观看介绍袁隆平的影片,了解袁隆平为了杂交水稻的奋斗史。

2、了解温室技术,重点了解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温室技术的一种。了解什么是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有那些有缺点等。

3、知道“水上放牧”,规模养禽,科学养畜等。

二、小结。

农业孕育着文明

教学目标: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都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土地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祖先在土地上种植,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配合农事生产,它们编制了各种各样的历法,建造了很多伟大的工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在《农业孕育着文明》这一课将要学习到在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

现在请同学们先阅读书本20——21页,并回答,这里提到了有关我国的在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有哪些?

二、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

早期陶器上面的图案反映了早期人们都劳动的重视,劳动人们通过把自己崇尚的东西刻画到生活用具 上,粗糙的文明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各地人民根据不同的耕作需要,创造了不同的历法:古埃及人创造了一年12个月,共365天;古巴比伦人创造了一个星期7天,中国人根据农事耕作创造了农历。这些都是在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

知识拓展:了解埃及的金字塔。(视频。)

三、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土地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1、土地崇拜:观看视频《五色土》 2、了解桑蚕文化。观看视频《桑和蚕》 3、茶文化:观看视频《茶文化》

每观看一段视频后教师进行简单讲解。

四、小结

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以及其它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2、了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

3、了解由于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各地所形成的饮食文化也各具特色。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孕育着文明》这一课,知道了在劳动的过程中,各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了解了古埃及人的历法、金字塔,古巴比伦人创造的“星期”,还有中国人的“农历”、五色土、桑蚕和茶文化等。

我们的祖先在土地上耕作,获得丰衣足食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所以说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祖先创造出来的灿烂的文化,又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习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习俗。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22页,阅读22—27页的内容,并思考,这一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哪些。

二、了解各国各民族的特色节日。

在一课里,我们要了解散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个是各个不同地方不民族的人民的节日,第二个是各国、各地区不同的饮食习惯,第三个是了解我国传统的食物——豆腐的制作过程。

1、简单介绍“洛萨尔”;

2、观看“火把节”视频,了解彝族、白族的火把节。

3、学生自己介绍感恩节的来历。

4、简单介绍过年,日本和中国有着相似的传统。

三、介绍各地的饮食习惯。

学生举手回答,我国南北的主要食物有什么不一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介绍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传统特色饮食。学生自己介绍世界各地特色的食物。

三、了解豆腐的制作过程。

阅读书本的漫画,并结合教师播放的幻灯片,了解豆腐的制作过程。

四、小结,五、穿越时空的生活

3、多资多彩的传媒世界

第一课时

怎样看电视

教学目标:

1、学会处理学习与看电视的关系。

2、懂得怎样有效、合理地看电视。

3、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4、提高调查、发表和探究能力。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三者102~105页。走访、调查周围的人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的对象及情况,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按照不同的类别写在黑板上。待学生回答完后,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看来由于年龄不同、兴趣不同,人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也不同的。例如,在座的每一位同 学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与你们的父母喜欢看的就会有所不同,也曾因此而产生矛盾。在看电视的时候,你们与父 母常常因为什么问题闹别扭?当你与父母因看电视而产生矛盾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办 法吗?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针对问题各抒己见。

3、探究讨论。

引导学生看书上下班53页的一组画面,请学生讨论:它反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如果像他那样,会产生哪些危害?

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请学生阅读书上53页下方的课文。

4、总结。

教师对整节课进行小结,评优励差。

家庭作业:

将课上所学的内容向家长做介绍。

第二课时

荧屏前后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08~109页。教学过程:

1、导入。

从教科书上的导读图引入。

2、小组讨论。

讨论问题: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哪些工作?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全班交流。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论。教师注意将学生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人员的比例,并通过实例向学生做具体说明,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进行了解。

4、总结。家庭作业:

每人从书中搜集一个故事,并准备讲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1)

教学目标:

1、知道书籍、报刊和杂志是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2、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3、形成健康的阅读兴趣。

4、学会在书报杂志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14~115页。教学准备:

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学校来。教学过程:

1、导入。

以问题引入,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大众传媒’这个词,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大众传媒’?”“除了前面讨论过的电视外,还有哪些大众传媒?”

从而导出书籍、报刊、杂志。随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他们经常阅读的书报杂志有哪些。

2、故事会。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人讲一个从书上看到的故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故事,准备向全班做介绍。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

3、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把自己推选出来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4、总结。

教师肯定学生所讲的故事,并提议:“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把自己的藏书拿到学校来,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与班上的同学分享让我们班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更多的好书。” 家庭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57页的“读后感”。

2、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

第四课时

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2)

教学目标:

1、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2、形成健康的阅读兴趣。

3、学会在书报杂志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教学准备:

1、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杂志,特别是少儿类和科普类的。

2、准备剪报本、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1、导入。

从区分报纸、杂志和图书的问题上引入,并让学生明确报纸、杂志的特点和功能。

2、全班交流。

交流:我家订了什么报纸或我看过什么报纸?我最喜欢的报纸是什么?哪些信息是从报纸上获得的?报纸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帮助?

3、剪报。

首先介绍剪报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好方式,然后介绍剪报的分类和剪贴技巧。

一是学会选择,选择自己有用的或感兴趣的题目做剪报;一份剪报应当围绕一个题目进行制作。二是剪报时要把报纸的名称和出版日期同时剪贴,或者写清楚,以便查证。三是是注意顺序,或按时间排列,或按内容性质、按来源排列。四是注意美观,根据剪报的大小进行配、插、折、压处理。

五是注意剪报道德,公用或他人的报纸,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用来剪报。让学生自己制作剪报,根据情况,可个人制作或小组制作。

4、总结。

鼓励学生订报、看报。并养成剪报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强调剪报的道德。家庭作业:

1、请家长欣赏自己的剪报,或者向他们介绍自己小组的剪报。

2、自定题目,制作一份剪报。

第五课时

电脑网络-----我的新伙伴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对于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网络的两面性。

3、了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网络。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18~119页。教学过程:

1、导入。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入。

2、探究讨论。

分析讨论。让学生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说出电脑网络都有哪些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必生活都有哪些帮助;又有哪些消极的作用。

3、演示活动。

把电脑网络的现代化功能以及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帮助展示给学生看。

4、阅读与讨论。

让学生阅读书上第58~59页的文字和图画,并进行讨论:(1)怎样在电脑网络中安全、有效地获取知识和信息;(2)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陷阱”。

5、制订公约。

在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引导学生制订公约,并举行签名仪式。家庭作业:

把所学知识介绍给家长。

六、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1、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 第一课时

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

2、感受交通事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

3、进一步学习制定调查方案。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24~127页。教学过程:

1、导入。

从60~61页的导读图引入。

2、全班讨论。

教师出示交通事故图并提问:“看了这张图,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请几个学生发言。学生根据教师上次布置的任务,进一步讨论了解到的交通事故。

3、阅读讨论。

请学生阅读书上62页的课文和“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统计图及“在交通事故中不同年龄死亡和受伤的人数”的统计图。教师针对两张统计图的内容做适当的提问,帮助学生读懂统计图的内容。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从‘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的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什么?从‘在交通事故中不同年龄死亡和受伤的人数’的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教师出示本地区的交通事故图,引导学生将其与书上的图进行比较,并就此图发表意见。

4、探究讨论。

教师提问,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呢?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5、小组准备。

教师布置调查任务:就上述各个方面,调查本地区的交通设施。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制定调查计划。

6、小结。家庭作业 :

根据课上准备,各个小组利用上下学或休息日的时间进行调查。

第二课时

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和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2、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

3、掌握报警的方法。

4、对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提出建议。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30~131页。教学过程:

1、导入。

汇报调查情况

2、发表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将汇报的重点放在交通设施的设置对于交通安全分别起哪些作用,都发现了哪些新的交通设施等方面。

3、全班讨论。

讨论: 对比书上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住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施有哪些不同?体现了什么?

4、阅读讨论。

讨论: 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阅读书上65页的课文并观察教科书中呈现的照片,进一步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警察工作的辛劳。

然后提问学生:“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现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

5、交流与建议。

先让学生交流“在调查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或缺少设必要的交通设施的地方?” 再让学生提出建议。

6、总结。家庭作业: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交通标志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制成图片。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第三课时

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调查和课堂学习能辨认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并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2、了解一些过去不太熟悉的交通标志和国外的交通标志。

3、在认识交通标志的活动中,进一步内化和深化有关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教科书分析:参见面134~136页。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导入。

2、小组准备。

“你们都发现了哪些交通标志?它们的的颜色和形状有什么特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各小组或个人进行准备,整理修改图片,设计汇报形式。

3、发表与交流。

各小组或个人展示调查结果。将图片张贴在黑板上,并说明它代表的意思。然后教师提问:“黑板上这些反映交通标志的图片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请学生分别将有共同之处的交通标志排列在一起。教师就整理后标志的含义进行提问,随后教师应在强化各种标志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共性。可提出“颜色、形状基本相同的标志都有什么相同的意义”的问题,并在黑板上写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说明所有的交通标志都可以分为这三类,并让学生就这三个类别对交通标志进行归类。教师提问:“哪些标志是我们需要特别遵守和注意的?道路上没有这些标志行不行?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本地区比较少见的,以及其他国家的交通标志,也可引导学生看书了解,知道这种“道路语言”在许多国家都得到有效应用。

4、设计活动。

让学生在对交通标志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后,自行设计交通标志。

5、总结。家庭作业:

1、调查行人和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2、收集或设计交通安全用语。

第四课时

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1)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交通规则。

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

3、初步运用统计的知识,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教科书分析:参见面礼141~145页。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导入。

2、阅读讨论。

“你知道哪些哪些交通规则?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结合书上69页的四幅图片进行讨论。教师加以补充。

3、小组交流。

以“我们身边的交通隐患”为题,对课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综合小组同学的调查结果,准备向全班汇报。(可采用统计图形式)

4、全班交流。

各小组简单汇报。

5、全班讨论。讨论:

“什么人会发生交通事故?”

“许多人不守规则,他们是怎样想的呢?”

“你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吗?你是怎么想的?” “这样一些想法的危害在哪里?”

6、小结。家庭作业:

完成教科书“我们的约定”。

第五课时

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2)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模拟体验,做“我们一起遵守交通规则”的游戏。活动准备------进行游戏-------活动小结(思想教育)家庭作业:

1、给家长讲一讲今天活动的内容。

2、调查自己所在地区曾经发生的火灾,以及发生的原因。

2.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 第一课时

无情的火灾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灾的严重危害。

2、知道火灾发生的原因。

3、初步具有防火意识。教科书分析:参见148~149页。教学过程:

1、导入。

以图引入。

2、阅读讨论。

阅读书中有关火灾发生的的报告和统计图,并引导引导学生讨论: 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告诉我们什么?

3、全班讨论。

根据课下了解的情况和书中75页的“火灾原因调查报告”,讨论火灾发生的原因。

4、探究活动。

5、小结。家庭作业:

向家长了解有关火灾和防火的事项。

第二课时

防患于未然(1)

教学目标:

1、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懂得预防火灾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2、知道哪些是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及防火措施。

3、知道在火灾中保护自己的自救和逃生的方法、技能。学会在火灾中保护自己和寻求帮助。

4、了解消防设施的种类及作用,懂得爱护消防设施。

5、巩固绘制平面图的知识和技能。教科书分析:参见154~156页。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阅读讨论。

让学生阅读书上76页的课文。教师提问:“什么叫防患未然?上次老师布置大家向家长了解有关火灾和防火的事情,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读76页的三幅图,然后提问:“你家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家里或其他地方还有哪些火灾隐患?” “哪些地方应该特别注意防火?” “什么时候应该特别注意防火?”

“哪些措施可以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人们的防火能力?”

3、全班讨论。

“一旦发现火灾,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自由发言。怎样报警?怎样自救?

4、小组活动。

制定消防设施调查计划。家庭作业:

小组活动,调查学校、街道或商店等地方消防设施的分布。

第三课时

防患于未然(2)

教学准备:

1、检查和督促调查活动的完成情况。

2、详细了解各种消防设施的作用。教学过程:

1、导入。

检查学生上次课上学过的自救方法。

2、小组准备。

让各小组把自己的调查结果画成平面图。

3、小组汇报。

各小组要按调查计划介绍调查地点、时间,消防设施的种类、数量、安置地点。

4、探究活动。

(1)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消防设施,它们有什么作用?(2)它们有什么主要特征?

(3)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这些消防栓?为什么?

(4)在调查消防设施的分布时,有没有消防设施被损坏、破坏,一些地区尤其是居民区有没有消防通道不通畅、不利于逃生的现象?对此,请提出你的建议。

5、小结。

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概括并强调在探究活动中讨论的要点。家庭作业:

观察自己居家附近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四课时

当火灾发生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火灾发生后社会各部门是如何做出反应的,知道灭火是一项多方面协作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

2、了解消防队员的工作,萌发对消防队员的敬意。教科书分析:参见159~163页。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引入:“当接到火灾发生的报警时,有哪些部门是参与救火的?它们各自的任务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2、讨论与讲解。

请学生阅读书上79~81页后进行讨论,教师适当讲解。

3、全班讨论。

“你对消防队员工作怎样看?他们的职责是什么?面对熊熊大火,消防队员是怎样做的?”(思想教育)

4、小结。家庭作业:

向家长介绍今天在课上学习的内容。

3.走进健康文明的生活 第一课时

学会安全自护

教学目标:

1、懂得安全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

2、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自我保护的常识。教科书分析:参见166~168页。教学过程:

1、导入。

开门见山,提问引入。

2、探究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上84页,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3、全班交流。

以“我给同学提个醒”为题进行交流,提示同学安全自护。

4、模拟表演。

5、阅读与讲解。

6、小结。家庭作业:

请家长观看自己在书上86页图上所画的标记,并征求他们的意见。

第二课时

感受健康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健康生活的概念和内容。

2、体验健康文明的生活,初步养成向往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教科书分析:参见171~172页。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引入:业余时间你最喜欢做什么?

2、探究讨论。

请学生阅读书中87~88页,并讨论“你觉得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

3、小组活动。

4、全班交流。

各个小组发表自己的体验活动计划,师进行适当点评。

5、小结。家庭作业:

1、利用休息日,按计划实施各小组的体验活动,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利用上下学或外出活动的时间,观察公共场所中的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并做好记录。

第三课时

创造文明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道文明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2、感受文明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需要。

3、能够区别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并能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科书分析:参见175~179页。教学过程:

1、导入。

检查前面学习过的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2、发表与交流。

请各小组汇报本组健康生活方式的体验活动,特别要讲述自己的感受。

3、阅读与讨论。

先让学生阅读书本89页的内容,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四幅照片上的人在做什么?”

“所展示的行为和文明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清除小广告?”

“你认为随意张贴小广告是文明的行为吗?为什么?” “为什么要参与扫雪?它说明什么?” “‘一米线’是做什么用的?” “为什么不能随意乱扔废弃物?”

4、全班讨论。

“为了拥有一个健康文明的环境,你都做过哪些事情?你发现班里的哪些同学做过哪些文明的事情?我们还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观察和阅读书上90页的三幅图画及文字,并提问学生:“你经历过或看见过这种现象吗?你有什么感受?在生活体验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文明或不文明的现象?你有哪些感受,有什么好的建 议?”

5、小结。(思想教育)家庭作业:

完成生活体验小报告,并拿给家长看,听取家长的意见。

下载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全册备课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一山 一水一圣人其中包括三个课题一站在泰山......

    山东出版社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消费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 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 初步形成民主......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品社与社会 四年级(上) 班级:四年级二班 姓名:杜鲁昌学校:马陵小学 1 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填空: 1、地球上的陆地分成()、()、()、()、()、()、()七个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 2、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北、南三面分别频临()、()、......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世界之窗》说课稿 一、《世界之窗》这一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取名为“世界之窗”是希望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世界、认识......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第一、二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处处尊重别人,得到的回报是(别人处处尊重你),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 2、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2011——2012学年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 一、四年级思品学科现状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 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