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新中国的成立》导学案教师用

时间:2019-05-15 07:4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5《新中国的成立》导学案教师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5《新中国的成立》导学案教师用》。

第一篇:15《新中国的成立》导学案教师用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自主教育建构学习

问题导学型学习模式工具单(十一册)太白县黄凤山小学六年级品德组设计

15《新中国的成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记住开国大典的时间,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记住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有关的人物、意义。

2、通过学习,感知今天幸福生活来自不易,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感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懂得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2.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自主预习】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并写出有疑惑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2、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民族、人民团体代

教师寄语:我参与 我快乐 我自信 我成长

表等这说明了;

3、大会的内容:(1)通过了《》①制定《共同纲

领》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新中国的性质;《共同纲领》性质:起了作用,(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

央人民政府主席;(3)大会决定以为国旗,以为国歌,以为首都并改名为,采用;(4)决定在首都广

场建立一座。

5、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

部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6、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②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开国大典。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取得胜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西藏和平解放:___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_为

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____西

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至此,除

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合作探究】

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列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主要决定。

3.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

从此站立起来了”。联系有关史实,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新中国成立,国家获得独立,民族获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落后挨打的局面,提高了国际地位。4.说说国旗的规范和它的象征意义。答:国旗的样式为:旗面为红色,长方形,长和高为3与2之比,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5颗,1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4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旗杆为白色。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1星较大代表中国共产党;4星较小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4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对党的衷心拥护。

5.国徽是谁设计的,说说它的内容和象征意义,齿轮和麦穗代表什么?6.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中国人民曾探索各种救国途径: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戊戌变法的改良高新、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建立的民主共和等,但都未能成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训练检测】

1、下列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共同纲领》 B.《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①国家独立自主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④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3、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D.世博亚运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

4、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板书设计】

15《新中国的成立》

【课后反思】

【教科组审核意见】

第二篇:中彩那天教师用导学案

课 题:

5、中彩那天导学案

第 一课 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1学习生字,有感情朗能读课文。【自主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我要把下列词语多读几遍,还能写好。

维持 财富 精湛 器重 属于 百货 情形 道德 号码 橡皮 拮据 奔驰 馈赠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梦寐以求

2、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财()牌()题()飘()捎()

村()碑()提()漂()梢()

1、我会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精湛: 器重: 拮据: 馈赠: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梦寐以求:

2.在学案上给划线字注音。

维 持 财富 精 湛 属于 道 德

拨 号码 橡 皮 闷 闷不乐 迷 惑 不解

二、小组展示

三、自学生字

四、合作探究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ǎng fú

cái fù

cǎi piào

yōng jí()

()

()

()ān wèi

bēn chí

hén jì

cún gēn()

()

()

()

二、根据意思选词语。

拮据 面黄肌瘦 闷闷不乐 梦寐以求 教诲 迷惑不解

(1).心事重重,烦闷不快的样子。()(2).缺少钱。()

(3).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强烈、迫切。()(4).教导。()

(5).辨不清是非,让人很难理解。()

(6).面色发黄,身体瘦弱,形容不健康的样子。()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信,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2、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重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一、预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1)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难”(2)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这样做值得吗?

(3)谈谈你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体会。

三、检测

1.本文通过写_______________,赞扬了父母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阅读短文,做下面的题:

母亲让我仔细(辨 辩)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 销)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 拔)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 悔)有了深刻的体会。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①、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②、我会写近义词。

痕迹()激动()富有()教导()

第三篇:敬畏自然教师用导学案

《敬畏自然》导学案

【学习目标】1.抓住文章的关键段和句,筛选相关信息,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2.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含义,体会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增强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学习重点、难点】1.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2.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

【学法指导】

1、抓住文章的关键段和句,筛选相关信息,理清论述思路。

2、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语言的哲理性。

3、自主、合作、探究。【文体知识链接】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论证论点的材料: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议论性散文: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

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导入:

同学们:我国第一大沙漠是哪个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世界上第一个徒步穿越这个大沙漠的人又是谁呢?(意大利女探险家 卡拉·佩罗蒂)

1998年51岁的她成功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后,双膝跪地,静默良久。有记者问她征服沙漠后为何还要跪下,她极为真诚地说到:“我并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沙漠允许我通过。”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沙漠的哪种感情呢?她对沙漠的敬畏之情。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卡拉·佩罗蒂是我们的榜样。今天,我们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严春友的《敬畏自然》,也许会带给我们更多一些的理性思考。【自主学习】

一..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咫尺 zhǐ

鲲鹏

kūn

蓬 蒿 péng hāo

混淆xiáo 深邃 suì

美味佳肴yáo

狼藉斑斑 jí

相形见绌chù

二、依据意思填写词语:

1.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自不量力

2.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沾沾自喜 3.乱七八糟,杂乱不堪-----狼藉斑斑 4.比喻距离很近-----咫尺之间 5.不过这样罢了------不过尔尔

6.和同类事物相比,显出不足-----相形见绌 7.无法想象,难于理解-----不可思议

8.精细巧妙,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精巧绝伦 怎样理解题目中的“敬畏”的含义?

“敬”------有“尊敬”“崇敬”“恭敬”的意思。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之情。“畏”------“怕”之意。

“敬畏”------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怕”是由于“敬”---“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怕破坏”、“怕改变”。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崇敬、爱护、珍惜之情,折射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作者谨慎、谦虚的态度。

三.反复朗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依据段意填写序号: 一.引论:(第1段)否定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二.本论:(2段—10段)比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1层(2段—4段)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相比不过尔尔。2层(5段—7段)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3层(8段—10段)宇宙有生命,人类处处有弟兄。三.结论:(11段)人类应当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二.深入文本,探究问题:

1.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几句? 在第几段? ——(文章最后一段)结论:人类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2.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作者阐述了哪些“敬畏自然”的理由?

——(文章第一段)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教师:作者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提出了“人类应当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作者阐述了哪些敬畏自然的理由?研读课文2——10段

4.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三、品味语言:

(一)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请仔细体会,并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示例: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答: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说明人类对地貌和地层结构的破坏,很可能酿成灾难,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二).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的陈述句,比较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举例:

反问句: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陈述句:宇宙是有生命的。

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作用: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归纳: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

用否定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3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请写两句环境保护的广告语:

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3.自然界的法则不是竞争,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合作、节俭和艺术性;作为人类,我们伟大之处与其说是我们能够改变世界,还不如说我们仅能够改变自我。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绝望的泪!

5.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呵护我们的明天。

让每一滴水都变得清澈透明,让每一棵花草树木都长得茂盛。让天空更蓝,让百花更艳,让新鲜的空气永留人间。

第四篇:13《打电话》导学案 教师用

13《打电话》导学案(教师用稿)

学习目标:

1、听相声,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说话简明扼要、表达清楚的重要性。

2、了解相声语言精妙、幽默,对相声感兴趣。学习重点难点:

1.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2、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导入:

白板出示课题:《打电话》。(上课之前,我们先要明确学习目标,30秒默读学习目标,记清楚它。)师举打电话例子:(电话人人都会打,打电话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前两天老师就接到一个学生的电话,是这样的:“喂,老师,我请一天假。”我还没来得及问他是谁,电话就挂了,害我猜了半宿也没猜出他是谁来。)

现场模拟打电话:(他这样打电话合适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打这个电话?我们现场模拟一下。谁来?……这个电话不到半分钟就打完了,可是下面这位,因为一件小事,电话居然打了两个多小时。请欣赏相声《打电话》。)

自主学习:

听相声《打电话》回答问题。(师:相声很好听,关于相声你了解哪些?请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刚才的相声,完成下面的填空。)

关于相声你了解哪些?请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刚才的相声,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一个人说的叫()两个人说的叫()三个或三个人以上说的叫()

2、相声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师:看来同学们课前准备做得很充分,咱们回到相声《打电话》,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练习。)

1、听完相声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在生活中打电话应该注意些什么?

3、重要的常用电话号码你知道多少? 报警报案电话要打()交通事故要打()病人急救要打()发生火灾要打()

不知道号码要打()向电话局查询

课堂练习:

(师过渡:同学们的生活常识很扎实,下面咱们实践实践,看谁能把话说得既简明扼要,又清清楚楚。)

1.小华星期天去外婆家,路上遇到有两个年轻人正在向一个学生模样的人要钱,刚好不远处有一个电话亭,小华该怎样打电话报警呢?

2.你本来约好同学星期六去书店,可是周六的早上妈妈突然病了,你要陪妈妈去医院,你该如何打电话向同学说明原因呢?

3、放学回家时,在楼下看到一位老人晕倒在地,周围也没有其他大人,你该怎样打电话求救呢?

(点评重点:说话是否简明扼要、表达清楚)拓展延伸:

(师过渡:同学们电话打得都不错,只要说话简明扼要、表达清楚,就不会误事。那么只有打电话才需要简明扼要、表达清楚吗?联系我们的写作,写作也要像打电话一样,简明扼要、表达清楚。这里有一个作文片段,按照说话简明扼要、表达清楚的要求,该如何修改呢?)

按照说话简明扼要、表达清楚的要求修改下面这段话:

天一亮,我妈妈就把我们叫起来,让我们穿上新衣服、穿上新鞋子、戴上新帽子,妈妈打算带着我和妹妹去姥姥家,也就是我的妈妈的妈妈家。我们到了十字路口,等了半天,公交车才来。我们上了公交车,车上有许多人,他们都坐着,没有座了,我们只好站着。

结课:今天我们既听到了幽默风趣的相声,又学会了如何说话,真是一举两得。希望有机会还能和大家共同学习,再见!

第五篇:3.《星星变奏曲》导学案(教师用)

3.星星变奏曲

【学习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3.体会诗歌语言的韵味。

4.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2.文体简介:朦胧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发起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

5.了解背景:文化大革命对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信仰有着沉重的打击,尤其是知识分子,所以在文化大革命后的八十年代,文学作品几乎不可避免的带上那种创伤。阅读这首诗,要体会经历了心灵劫难的人,对诗意人生和精神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内容导航】这首诗歌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表达的主题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自主学习】

1、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

静谧(mì)

闪烁(shuî)

朦胧(méng lïng)

憧憬(chōng jǐng)

......劫(jié)难

凝(níng)望

颤(chàn)动

覆(fù)盖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弥足珍贵:更加觉得珍贵。

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静谧:安静。

憧憬:向往。

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劫难:灾难,灾祸。

朦胧:不清楚,模糊。【合作探究】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2.两个小节中分别有这样两句对夜晚的比喻:“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和“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同时形容夜晚,诗人却用了两个不同的比喻,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主要在于作者选择了两个不同的喻体,前者用“湖”来形容夜晚带给人的是平静、柔和、温馨和安宁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恬静如梦的诗意感觉,而后者用“土地”来形容孤寂夜晚那种冰冷、贫瘠,“僵硬”的又何止是土地和夜晚,更是心灵劫难者所面临的内心世界。

3.结构分析(找出两节诗中的类似句式,再分析。)(1)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2)诗人选择这样的结构表达还有什么用意呢?

这和诗歌的题目“变奏曲”正好是相呼应的,上下两节,结构对称、句式、修辞、用语也相近或相似,但两小节的诗歌意境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符合“变奏曲”的基本模式。同时,这种模式所造成的强烈对比,让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深深体会到一个经历过心灵劫难的敏感诗人对诗意人生和精神自由的呼唤和珍视。可见,诗歌的结构并不是一种形式的责任,更承载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4.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那么诗中的星星有着怎样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寓了诗人在黑暗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诗节之间随句式的转换,意象的丰富,诗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氛围的对照中,表现了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5.多层次的意象迭加是朦胧诗的鲜明特征之—,请找出诗中其他的生动意象,并简要分析内涵。这首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诗人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6.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歌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表达的主题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拓展延伸】

请你积累几句有关星星的诗句,最少两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当堂检测】

1、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

静谧(mì)

闪烁(shuî)

朦胧(méng lïng)

憧憬(chōng jǐng)

......劫(jié)难

凝(níng)望

颤(chàn)动

覆(fù)盖 ....2.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下载15《新中国的成立》导学案教师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15《新中国的成立》导学案教师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0寓言四则导学案(教师用)

    重庆市合川区瑞山中学初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导学案 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 初中2013级学科:语文教师:唐亚利审核:备课组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学......

    6《现代诗两首》导学案(教师用)

    6《现代诗两首》导学案(教师用) 【学习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的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诗,了解其特点; 3、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

    鸿教案第一课时导学案教师用

    《鸿门宴》第一课时学案 【课时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整体感知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理清文章层次 3、积累课文1-2段中重点文言字词,能......

    导学案:9.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教师用)

    延安市第一中学导学案*校本教材高一政治备课组课题9.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编写者:刘 海_审核:屈承英班级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学......

    想北平导学案(教师用)[精选五篇]

    《想北平》导学案(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关于老舍的文学常识,记忆重点生字词; 2.反复研读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

    导学案:8.1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教师用)

    延安市第一中学导学案*校本教材高一政治备课组课题8.1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编写者:刘 海_审核:屈承英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教师用

    《奇妙的克隆》教学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

    麋鹿导学案学生用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27《麋鹿》第一课时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孟庄学校王满红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我会写本课生字,理解“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