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 它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从生态系统层次上, 反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是根据人类的具体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性质及变化状态的结果进行评定。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类型主要包括:
1、生态安全评价;
2、生态风险评价;
3、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6、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一般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种方法。定性评价一般选取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该指标的大小或优劣程度评价生态环境的好坏;而定量评价则采取一定的公式或模型对指标系统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通常有脆弱度计算法、距离计算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模型法和生态足迹法等。2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以环境质量目标为基本依据,对区域内各污染源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实施控制的管理制度。在实施总量控制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应小于或等于允许排放总量。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步骤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规划区域范围内的环境现状分析,包括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次是规划方案分析,对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确定规划中环境敏感问题。
第三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对环境现状和规划的方案分析后,从空间战略、产业用地布局、功能定位、区域协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风险、卫生防护距离等方面进行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第四是提出规划方案调整及改善措施。在前述基础上评估不同规划方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确定需要进一步采取改进、调整和完善的领域,并对各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述;尤其是对于一些环境敏感问题,需要给出适当的改善措施和建议及其阶段性目标和指标。
第五是规划方案修改、再评价,直到最终方案确定,对规划方案本身进行一个综合评价,并需要确定影响生态环境的敏感点进行重点分析,提出环境建设的综合性措施和敏感区的管理措施。
规划环评的核心是规划方案比较和优化,通过建立在各子系统、各种方法的综合,对方案的反馈、规划调整、再分析。规划方案的比较核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规划目标的比较,将各个发展目标的分析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数学模型进行方案比较。二是对用地方案的比较,主要包括各项用地之间,尤其是对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的环境影响,以及不同的布局方式所产生的交通对环境的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各个方面,其结果也是复杂的。其结果可以建立一套指标体系进行描述分析。
第二篇: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大纲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大纲
1.总则
1.1任务又来
某新建林业一体化浆纸业公司项目
1.2编制依据
1.3评价目的和原则
1.3.1评价目的1.3.1评价原则
1.4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1.4.1污染控制目标
1.4.2环境保护目标
1.5评价采用标准
1.5.1质量标准
1.5.2排放标准
1.5.3卫生标准
1.6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1.7评价工作重点
1.8评价因子
2.建设项目概况
2.1基本情况
2.2工程给水排水供电及供热
2.3辅助生产设施
2.4工程分析
2.5污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2.6.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核算
2.7.厂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2.8.本项目产业政策
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3.1自然环境概况
3.2社会环境概况
3.3环境质量现状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4.1 污染物的排放量清单
4.2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3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4.3.1 噪声污染源分析
4.3.1.1 噪声境调查前期工作
4.3.1.1.2 基础资料收集
4.3.1.1.2现场准备工作
4.3.2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3.2.1 噪声环境现有监测资料分析
4.3.2.2 噪声环境现状监测
4.3.2.3 噪声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4.4 工程影响环境因素分析
5.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
5.1一般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5.1.1评价地区地形、地质、地貌概况
5.1.2水文及水文地质情况
5.1.3气象与气候
5.2社会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5.3 评价区噪声环境质量现况调查及评价
5.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况调查评价
5.5 地下水质现况调查评价
5.6 土壤现状调查评价
5.7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评价
5.8评价区内人体健康及地方病调查
5.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环境现状调查
6.环境影响预测
6.1水环境预测
6.2声环境预测
6.3大气环境预测
7.评价工作成果清单、拟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内容
7.1评价工作成果清单
7.2提出的结论
7.3建议的内容
8.评价工作的组织、计划安排
8.1组织
8.2计划安排
9.评价工作经费概算
第三篇:赣州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赣州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空气质量现状与评价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引用赣州市环境监测所的一些资料。
2013年2月9日至15日是春节法定节假日,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春节期间赣州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赣州市站改变往年春节期间停止对外公布数据的惯常做法,做到每天加班采集和分析各空气子站的数据,并及时在市环保局、省环保厅网站上向社会公布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春节期间监测数据显示,赣州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二、水环境现状与评价
评价区内地下水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水质标准。
三、声环境
项目所在地周围无重大噪声源,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第四篇: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定量评估与分析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定量评估与分析
摘 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效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定量评估其影响水平,以苏州市吴中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生态承载力、土地利用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生态因子指数等4个指标对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1)苏州市吴中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73 4~0.104 4 hm2,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生态赤字。在2005―2012年间,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分别下降62%,48%和46%,但从生态足迹和承载力来看,生态赤字现象仍较为严重。(2)2000―2013年间,苏州市吴中区植被NPP平均值以C计减少了0.12 g?m-2,固碳总量减少了0.8×109 g?a-1,表明吴中地区各类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和生产能力呈现下降趋势。(3)2000―2013年间,苏州市吴中区共有406.41 km2土地覆被发生转化。其中,共有139.53 km2土地转化成人工表面,主要来源于农田、植被和水田,转化面积分别为76.16,30.01和24.25 km2。(4)虽然吴中区自然生态绿化面积在增加,但植被厚度、生物多样性、生态能力和碳汇量在减少,其生态环境质量呈变差趋势。因此,最终结果是吴中区因受到经济开发和城市化的影响较大及生态保护措施不利,近10年来其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其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仍很尖锐。
关键词:苏州市吴中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承载力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生态因子指数分析;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19
Abstract: Eco-environ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Rapid economic growth improves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but brings som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a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eco-environment of city and rural,in this study,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land use and change,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and ecological factor index were selected as indexes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Wuzhong District of Suzhou.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uzhong were 0.273 4~0.104 4 hm2,which appeared to be the ecological deficit obviously.In 2005―2012,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deficit decreased by 62%,48% and 46%,respectively.However,in the terms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carrying capacity,the ecological deficit was still serious.(2)In 2000―2013,the average vegetation NPP of Wuzhong decreased by 0.12 g?m-2(C),and the total carbon sequestration storage decreased by 0.8 × 109 g?a-1(C),which implies that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and productivity of ecosystems in Wuzhong have been declining.(3)In 2000―2013,406.41 km2 of land cover changed,139.53 km2 of lands changed into artificial land,which are mainly from farmland,vegetation and paddy lands with 76.16,30.01 and 24.25 km2,respectively.(4)Natural ecological green area was increasing,but the vegetation thickness,ecological capacity and the amount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decreased,which showed a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Wuzhong.In conclusion,the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uzhong have been becoming worse in 2000―2013.Key words: Suzhou Wuzhong City;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land use and change; ecological factors index; vegetation NPP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随之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突显,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带来了极大影响。生态环境质量是指与人类有关的自然资源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优劣程度,它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2个部分[1]。自然环境质量是指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质量,而社会环境质量则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环境质量[2]。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系统性研究工作,涉及生态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社会及人文等学科的许多领域,是资源开发利用、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依据[2]。目前,国内已有多个省市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如新疆、贵州省、江苏省和广州市等[3-7],并从政府管理、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措施,倡导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加强各类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生态发展道路。
苏州市吴中区是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近10年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促使经济迅猛发展。但进入21世纪以后,吴中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能源消耗较大、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增多,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下降[8]。部分学者对苏州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8-12],沈钰峰对苏州市吴中区的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吴江的第一和第二产业对环境影响较大,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和优化空间[13]。郑?D则利用层次矢量分析法研究苏州市经济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认为2000―2009年间,苏州市环境质量连续多年处于强载状态,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后,将有所改善[11]。马育军等借助DEA模型对苏州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苏州市10年来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良好[14]。
本研究基于年鉴数据和遥感数据,通过分析人均生态承载力、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因子指数等4个指标,对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估,以期为吴中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吴中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南部(东经119°55'~120°54'、北纬30°56'~31°21'),北与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接壤,南衔太湖,与无锡市、浙江省湖州市隔湖相望(图1)。全区陆地面积745 km2,太湖水域面积1 486 km2,占太湖水域的61.28%。下辖1个国家级太湖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园区、7个镇、8个街道和穹隆山风景管理区。201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0.5万人。当地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温度为16.9 ℃,总降水量911 mm,总日照数为1 773.1 h,相对湿度为70%。
1.2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方法
1.2.1 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表示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计算时引入“产量因子”,表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产量与世界平均产量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的产量因子参考江苏省数据:耕地为1.79,建筑用地为1.66,林地为0.91,草地为1.90,水域为1.00[15],计算公式如下[16]:
式中,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hm2?人-1);ai为人均i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hm2?人-1);Ai为各地区的第i类土地现状面积(hm2);yi为产量因子;N、γi含义同上。计算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建议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17]。
1.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利用遥感资料和光能利用率CASA模型估算2000年和2013年苏州市吴中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18]。
1.2.3 生态因子指数 生态因子计算主要是将植被指数(NDVI)、陆地表面温度(LST)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3个指标通过归一化,将各项指标范围界定在-1~1之间。生态环境越好,生态因子指数越高,反之则值较小(水域除外),其计算公式如式(2)和(3)所示。
1.3 土地利用与遥感数据来源及加工
本文所用遥感数据是2000年和2013年landsat TM 影像数据,波段按 4、3、2 波段合成,最适合用于植被分类,几何纠正模型采用 polynmmial 模型。
本研究的其他数据来源于《吴中统计年鉴》、苏州市吴中区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地面现场实际调查与观测。
全文数据处理使用Excel2007;全文图表绘制使用Arcgis 10.1和Origin8.0软件。结果与分析
2.1 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估与分析
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的计算以2005、2010和2012年为研究对象,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苏州市吴中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73 4~0.104 4 hm2,其值远小于生态足迹,表现为明显的生态赤字。2005―2012年间,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均呈现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62%,48%,46%。虽然生态足迹下降使生态赤字状况得到一定的缓和,但从生态足迹和承载力来看,二者的比值已由2005年的9倍增加为2012年的12倍,因此,吴中区的生态赤字现象仍较为严重。
在生态赤字组分中,能源用地、耕地和水域的赤字比重较大。由于吴中区能源的承载力为0,导致能源的严重生态赤字。近年来,苏州市企业的能源结构逐渐转型,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利用逐渐降低,能源赤字状况逐步缓解。2005―2010年,耕地生态赤字从0.533 5增加至0.848 1 hm2?人-1,主要是由于吴中区耕地面积减少了35%,直接导致承载力的下降,而生态赤字骤然增加;到2010―2012年间,农业生产采用部分集约化,粮食单位产量增加,人均生态足迹降低,生态赤字有所缓解。
2.2 生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定量评估与分析
从表2和表3可见,吴中区2000年至2013年植被NPP平均值减少了0.12 g?m-2(C);农田NPP平均值减少了-5.29 g?m-2(C);水田NPP平均值增加了3.4 g?m-2(C);湿地NPP平均值增加了3.1 g?m-2(C);固碳总量减少了0.8 × 109 g?a-1(C),表明吴中地区各类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呈现下降趋势,生态生产量、生物量和生产能力呈现下降态势。总之,研究结果表明,吴中地区经13年后,其生物生产量和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呈下降态势。
2.3 2000―2013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定量评估与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3年间,苏州市吴中区共有406.41 km2土地覆被发生转化(表4)。转化面积大小依次为,农田转人工表面面积76.16 km2,转化强度18.74%;水田转为水体面积47.84 km2,转化强度11.77%;水体转湿地面积43.85 km2,转化强度10.79%;农田转植被面积37.70 km2,转化强度9.28%;人工表面转植被面积30.32 km2,转化强度7.46%;水田转人工表面面积24.25 km2,转化强度5.97%;水田转湿地面积16.47 km2,转化强度4.05%;水田转农田面积14.70 km2,转化强度3.62%;人工表面转农田面积9.21 km2,转化强度2.27%;其余面积转化均小于9 km2。总之,共有139.53 km2土地转化成人工表面,主要来源于农田、植被和水田。
2.4 2013年生态因子指数定量评价与分析
生态因子指数是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值越高,说明该生态环境质量越好,生物固碳和净化能力越强,生态服务功能也越强,生态价值也越高。利用综合生态因子指数计算出2013年吴中区生态环境质量结果(图
2、表5)。结果显示,吴中区自然生态绿化面积在增加,但植被厚度、生态能力和碳汇量在减少,平均每年按1.09%速度下降,其生态环境质量呈变差趋势。其生态环境质量越好的地方多分布在吴中的西部原始森林植被和东山西山岛,也是一类、二类保护区重要的生态重点保护单元,其中一类保护区的生态因子指数面积为5.97 km2,占总面积的1.09%,二类保护区的生态因子指数面积为8.91 km2,占总面积的1.63%,三类保护区的生态因子指数面积为18.80 km2,占总面积的3.43%。
从表6可见,苏州市吴中区2013年不同土地类型平均生态因子由大到小为:植被(0.189)> 农田(0.053)> 湿地(0.047)> 水田(0.023)> 城镇(0.009)。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因子指数的均值分析可见,各种植被的生态利用价值和生态质量最高,其次为农田生态系统,再次为湿地和水田,最低的为城镇生态系统,因此,重点生态保护区应主要设在生态植被分布区、农田生态系统区、湿地生态系统和太湖水源区;其生态保护价值应是植被(0.189)> 农田(0.053)> 湿地(0.047)> 水田(0.023)> 城镇(0.009),所以,一、二类重点生态保护区应设置在吴中地区的山地与丘陵植被地带、农田、湿地与取水口重要水域等地带。讨 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吴中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处于落后状态,离生态化还有较大的距离。粗放经营,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大,生产效率低下,单位产值污染物产生量大。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土地使用效率低。大气污染造成酸雨出现,对生物生长造成一定危害;农田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也构成一定威胁。在城市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吴中区耕地面积减少,由于吴中区河流湖泊众多,农田往往与之镶嵌在一起,因此,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影响和人们生产活动加快的影响,吴中区自然保护区内各种森林生态系统、湿地和湖泊生态系统都呈退化态势,尤其是濒危物种和有益碳汇物种大量减少,每年平均以5.3%的速度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明显。虽然近年来吴中区政府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但研究结果表明,吴中区自然生态承载力在减少,人们的生态足迹在加强、生态赤字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与人文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的矛盾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速度赶不上人们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速度,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矛盾加剧,尤其是表现在社会经济增长与人文生态保护及广大市民心态失衡和生活幸福感下降等方面。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还比较薄弱,经济建设单纯强调发展的观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生态预留空间未得到足够重视,生态资源储备和生态环境安全尚未提上日程[19-21]。结 论
(1)苏州市吴中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73 4~0.104 4 hm2,表现为较明显的生态赤字。在2005―2012年间,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均逐渐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62%,48%和46%,生态足迹的大幅下降使得生态赤字状况得到一定的缓和。但是,单从生态足迹和承载力来看,生态赤字现象仍较为严重。
(2)2000―2013年间,苏州市吴中区植被NPP平均值减少了0.12 g?m-2(C),其中农田NPP平均值减少了-5.29 g?m-2(C),水田NPP平均值增加了3.4 g?m-2(C),湿地NPP平均值增加了3.1 g?m-2(C),固碳总量减少了0.8 × 109 g?a-1(C),表明吴中地区各类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呈现下降趋势,生态生产量、生物量和生产能力呈现下降态势。
(3)2000―2013年间,苏州市吴中区共有406.41 km2土地覆被发生转化。其中,共有139.53 km2土地转化成人工表面,主要来源于农田、植被和水田,转化面积分别为76.16,30.01 km2和24.25 km2。
(4)吴中区自然生态绿化面积在增加,但植被厚度、生物多样性、生态能力和碳汇量在减少,平均每年按1.09%速度下降,其生态环境质量呈变差趋势,近10年该区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仍很尖锐,有扩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晓秀.北京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自然资源,1997(5): 31-35.[2] 徐燕,周华荣.初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干旱区地理,2003,26(2): 166-172.[3] 马荣华,胡孟春,庞志书,等.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分析评价[J].农村生态环境,2000,16(4): 11-14.[4] 周华荣,潘伯荣.新疆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评价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1,24(1): 23-29.[5] 屠玉麟,何谋军.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1,19(3): 7-10.[6] 郑宗清.广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5,23: 134-137.[7] 杨秀春,朱晓华.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25(2): 25-29.[8] 朱焱,杨金彪,朱莲芳.苏州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气候变化关系研究[J].气象科学,2012,32(3): 317-324.[9] 周婧,王远,陈洁.基于能值分析的苏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估[J].四川环境,2010,29(4): 72-77.[10] 沈益婷,李新,朱贤婷.苏南河网地区乡镇产业结构与水环境污染关系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f直镇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4): 21-24.[11] 郑?D.苏州市经济与环境承载力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1.[12] 成国兴,王亚超.加强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3(6): 207-209.[13] 沈钰峰.苏州市吴江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J].绿色科技,2014(3): 125-126.[14] 马育军,黄贤金,肖思思,等.基于DEA模型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绩效评价――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6): 769-774.[15] 梅艳,何蓓蓓,刘友兆,等.江苏省动态生态足迹的测度和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5): 47-50.[16] 杨开忠,杨咏,陈洁.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6): 630-636.[17] 张志强,徐中民.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生态经济,2000(10): 8-10.[18] 朴世龙,方精云,郭庆华.利用 CASA 模型估算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5): 603-608.[19] 李建龙,刚成诚,李辉,等.城市生态红线划分的原理、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2):57-67.[20] 李辉,李建龙,杨悦,等.苏州地区近10年城市生态安全度的系统定量分析与管控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2):68-75.[21] 梁珂珂,李建龙,王艳平,等.苏州市吴中区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2):76-83.
第五篇: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考核方案
2012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
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环发〔2011〕18号)(以下简称《考核办法》),为保证2012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及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完成,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考核办法》中“附件3: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名单”涉及我省37个市、县、区。
二、2012年工作安排
按照《考核办法》,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1)2012年2月28日前:被考核的县级人民政府向省环保厅监测处报送本县自查报告。
(2)2012年3月31日前:省环保厅将我省被考核人民政府的自查报告和数据审核报告,上报环境保护部。
三、任务分工
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考核工作的技术支持,整理汇总和审核各省份报送的数据资料,编写技术审核报告。
被考核县域人民政府:按照环境保护部、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填报相关数据、编写自查报告,完成县域内水质、空气质量及污染源监测工作。
四、指标解释
(1)林地覆盖率:指标解释按照国家林业部门概念,数据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供。计算公式:林地覆盖率=县域内林地面积/县域面积×100%
(2)草地覆盖率:指标解释按照国家农业部门概念,数据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供。
计算公式:草地覆盖率=县域内草地面积/县域面积×100%
(3)水域湿地覆盖率:指标解释按照国家水利、林业部门概念。数据由县级人民政府水利、林业主管部门提供。
计算公式:水域湿地覆盖率=(县域内河流面积+湖库面积+滩涂面积+沼泽面积)/县域面积×100%
(4)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指县域内各类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县域国土面积的比例;指标解释按照国家农业、国土资源、城建主管部门概念。数据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国土资源、城建主管部门提供。
计算公式: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县域内耕地(水田、旱地)面积+建设用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地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县域面积×100%。
(5)植被覆盖指数:反映县域植被覆盖程度,通过县域内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综合加权获得,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计算。
(6)生物丰度指数:表示县域生物物种丰贫的指标,通过县域内林地、草地、水域湿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综合加权获得,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计算。
(7)水源涵养指数:表征县域内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综合指标。通过林地、草地及水域湿地综合加权获得。
计算公式:水源涵养指数=A×(0.50×水域湿地覆盖率+0.35×林地覆盖率+0.15×草地覆盖率),A为归一化系数,A=100/A最大值,A最大值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8)SO2排放强度:指单位面积SO2的排放量,单位:千克/平方公里。计算公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 SO2排放量/县域面积 数据来源: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统计数据,县域面积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9)COD排放强度:指单位面积COD的排放量,单位:千克/平方公里。计算公式:COD排放强度=COD排放量/县域面积
数据来源: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统计数据,县域面积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10)固体废物排放强度:指单位面积固体废物排放量,单位:千克/平方公里。计算公式:固体废物排放强度=固体废物排放量/县域面积
数据来源: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统计数据,县域面积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11)污染源排放达标率:污染源排放达标率包括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达标率。污染源主要是指县级以上重点污染企业,包括国控、省控、市控和县控的重点排污单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指县城、乡镇工业区、开发区等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计算公式: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标排放的污染源数量/区域内污染源总数或县域内污染源监测达标次数总和/县域内污染源监测次数总和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环境监测数据。采用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严格按照地方或者国家颁布的行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监测,暂时没有针对性排放标准的企业,监测项目按地方或国家颁布的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监测项目由监督管理的环境保护部门确定。未按照《考核办法》要求监测的,未监测频次按不达标次数计算。
(12)水质达标率:指达到Ⅰ-Ⅲ类水质要求的断面占全部监测断面比例。数据来自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数据。
计算公式:水质达标率=认证断面达标频次之和/认证断面监测总频次×100%。数据来源: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数据。未按照《考核办法》要求监测的,未监测频次按不达标次数计算。
(13)空气质量达标率:指县域城镇空气质量优良以上的监测天数占全年监测总天数的比例。空气质量评价使用API指数法,用污染物日均值评价。计算公式:空气质量达标率=优良质量天数/全年监测总天数×100%。
数据来源: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数据。未按照《考核办法》要求监测的,未监测频次按不达标次数计算。
五、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见附件2)由被考核县级人民政府完成。自查报告包括被考核县域“数据指标汇总表”和“上报指标与2010年指标比较情况的说明”两部分。
(一)数据指标汇总表
数据指标汇总表分为考核指标汇总表和副填报表两部分。考核指标汇总表主要用于计算被考核县域2010年、2011年EI值以及EI的年际动态值(△EI)。副填报表作为判别县域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的辅助依据。
(二)数据填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1.县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准备,及时收集相关材料,客观填报数据,编写自查报告,保证数据填报规范性、可靠性及报送材料完整性。
2.自查报告“数据指标汇总表”中填报的每一项数据必须具有相应的数据证明材料。对于无法收集或获取的数据,需说明原因。
3.填报数据时须注意数据量纲的转换,避免填报出现差错。
六、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工作要贯穿整个考核评价工作。相关参与单位或部门都必须开展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
(一)被考核县域抽查
环境保护部负责组织开展结果抽查工作。抽查方式包括现场核查、高分辨率遥感核查、以及无人机监测等。重点抽查具有以下情况的县域:(1)与2010年相比,报送的指标数据或计算获得的指标发生明显变化的县域;(2)工作组织不力,数据填报不规范,存在数据编造嫌疑的县域;(3)填报数据来源不明确,未能提供有效证明的县域;
(4)未能按照《考核办法》或实施方案要求提供数据材料的县域。
(二)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被考核县域在收集数据资料或组织开展监测时,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规范及规定。各部门提供的数据(如自然生态指标数据),均需有相应部门加盖公章的证明文件。SO2、COD、固体废物排放量数据必须为上级环保部门文件认定的数据。
水质、空气质量监测严格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的有关要求,同时从样品采样、流转、分析测试、数据审核、监测报告都有完整的记录,建立电子或纸质档案。
七、数据报送
(一)县级人民政府数据报送(1)报送对象:省环保厅监测处
(2)报送内容:自查报告(见附件1)及数据证明材料、环境质量监测报告等(3)报送方式:电子版(光盘)和纸版(4)报送时间:2012年2月28日前
(5)报送地址:兰州市雁儿湾路225号606(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联系人:王莉娜
联系电话: 0931-8682935 ***
(二)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数据报送(1)报送对象:环境保护部
(2)报送内容:数据审核报告及各县级人民政府报送的相关材料。(3)报送方式:电子版(光盘)和纸版(4)报送时间:2012年3月31日前